700小说

700小说> 拯救黑化男主[快穿]_御书屋 > 第191章

第191章

先生最近真的出了两幅画作,就在二楼。” “我说你这人肯定是被坑了,山居先生的画作这么名贵。他都有四年没作品问世了,怎么可能一出就两幅,而且挂在铺子里。” “就是,早前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肯定是赝品。” 舒予听着这些书生叽叽喳喳的声音,嘴角抽搐了一下,站在台阶上笑道,“诸位既然心存怀疑,不如上楼去品鉴品鉴?” 众书生看了舒予一眼,倒是很有礼数的拱手,“想来您就是这家铺子的东家,文安县主了。我们确实是有疑虑,也担心县主被人骗。既然县主邀请我们上楼品鉴,那咱们就去看看?” 舒予,“……”我真是谢谢你们的担心啊。 她轻咳了一声,“诸位想上去看画也行,不过今日是路记店铺开业的日子,还望你们能保持秩序,不要惊扰了铺子里的客人。” “这是自然。” 得到主人的首肯,书生们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的进了铺子。 铺子里还有其他客人,此时纷纷扭过头看向他们,见他们都往二楼去,忙拉住伙计问道,“这二楼也卖瓜子吗?他们去二楼做什么?” 伙计笑着回,“二楼是茶室,这些读书人上去是看画品茗,交流学问的。” 客人们闻言有些惊讶,二楼居然是茶室?这构造怎么奇奇怪怪的。 他们对茶室没什么兴趣,但一直站在舒予身后的康氏戚家嬷嬷和那几位姑娘,此刻却满脸震惊。 (本章完) 第2223章 县主看中他的脸吗 她,她们听到了什么?山居先生的画作? 阔别四年的山居先生的画作居然就在这上面,还是两幅? 有位姑娘实在没忍住,一把抓住舒予的手,急切的问道,“二楼真的有山居先生的画作,我们,我们能上去看看吗?” 舒予一直以为孟允峥的画作只是在读书人和想用他画作赚钱的商人之间名气斐然,没想到,在京城的官家小姐夫人中间,也如此的出名。 她眨了眨眼,缓缓点了一下头,“是,你们想看,自然可以上去。” 几位姑娘等不及,立刻跟在那群读书人身后上了楼。 戚老夫人的嬷嬷则转身就回后院汇报去了。 而早一步上楼的学子们,在迫不及待的登上二楼楼梯后,却惊讶的发现前两日跨马游街的状元爷居然在场,而且就站在其中一幅画面前。 众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一一拱手见礼。 孟允峥笑道,“山居先生的画作就在这里,诸位可以慢慢欣赏。” 众人抬眸看向他所指的方向,一抬眸,就见到一片金灿灿的颜色,瞬间被吸引住了眼球。 孟允峥老神在在的在一旁的桌子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 来的学子有十来个人,有几个率先急切的走到画作面前,还有几个则走到孟允峥身旁。 对方毕竟是新科状元,还是史上难得的连中六元的状元,如今有机会面对面,他们同样激动不已,当下就壮着胆子上前,试探性的问起一些问题。 孟允峥请他们坐,顺势和他们探讨起学问来。 舒予领着几个姑娘上楼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几个姑娘也没想到孟允峥就在二楼,她们忍不住看了这位状元爷几眼,面色微微发红。 早前没见过孟允峥的样貌,还能八卦他同舒予岑宜之间的那点桃色事件。 可前几日跨马游街的时候,她们都看到了这位状元爷的真面目了。 一时之间,竟然觉得岑宜当初的眼光是真的好。看看,模样俊朗,才华横溢,这样一个青年才俊出现在她们面前,她们也会心动的呀。 可惜啊,现在名草有主了,她们最多就是欣赏欣赏。 她们不约而同的看向舒予,后者扬了扬眉,“怎么了?” 有姑娘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县主,您几年前和孟状元定亲的时候,是看中了他的脸吗?” 毕竟几年前,孟状元还只是个白身,没有任何功名。 舒予扶额,“当然不是,我是那么肤浅的人吗?” 但具体看中了人家什么,她就没必要和她们说了,又不是很熟。 正说着话呢,戚老夫人几人也过来了,老夫人笑着说道,“我听说这二楼是个茶室,在这上面能欣赏画作呢。” 戚老夫人一来,原本正在欣赏画作,以及和孟允峥探讨学问探讨得飞起的读书人都惊了惊。 这位,可是戚太傅的夫人。 孟允峥率先上前见礼,戚老夫人笑道,“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呢,孟状元。” 孟允峥笑道,“夫人可别打趣我。” (本章完) 第2224章 好多订单 戚老夫人来了之后,原本欣赏画作的书生们便乖巧的给她让出了一条道。 老夫人和国公夫人一边看一边询问,“这画的是什么花?” “这是向日葵花田,楼下卖的瓜子和葵花油,就是由这花产出的。” “哦?”众人诧异,“所以当真有这样一个地方?” “自然,山居先生就是看过向日葵花田,才做出这样一幅画的。” 众人忍不住又详细的问了问,问完后十分激动,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询问起这向日葵花田的具体地址,扬言回头也要去看一看。 还有人急切的开口说道,“县主,一会儿我走的时候,让你家伙计给我留十斤葵花油,十斤瓜子,我要买。” “我我我,我也要买。” 其他人愣了一下,随即争先恐后的开始下订单。 那几个跟上来的姑娘尤其热情,她们是姑娘家,想要去一睹山居先生曾经看过的向日葵花田不太可能,但是,这向日葵花田产出的东西,她们还是可以买的啊。 说不定,这里边就有山居先生曾经看过的向日葵里面产出的瓜子呢? 不止这些书生和姑娘,就连国公夫人也开口,“两样东西也给我留个二十斤。” 舒予看着众人狂热的姿态,突然想到现代明星代言,粉丝疯狂支持的事件。 这……就是名人效应啊。 舒予和孟允峥对视了一眼,笑容瞬间灿烂了许多,“好好好,大伙儿不要急,我这就让人记下来,保证人人有份。” 陈康泰果真机灵,此时已经拿着本子和笔飞快的记录下来。 姑娘们更夸张,她们不仅自己买,还要给同样喜欢山居先生的闺中密友买。仿佛落了谁就会被责怪似的,买起东西来十分凶狠。 等到所有人都记录完毕,舒予看了一眼订单上的数量,喜得眉眼弯弯就没落下来过。 京城的有钱人果然很多啊。 众人报完自己想要的订单后,终于安静下来,继续欣赏画作,以及和孟允峥探讨学问。M 慢慢的,看画作的人就只剩下几位姑娘了,其他书生全部坐在了孟允峥的周围,眼睛发亮的听着他侃侃而谈。 他们都是读书人,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难题,但和这位新科状元探讨过后,竟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一时之间没人舍得走了。 舒予看他们下了这么多订单的份上,十分大方的让人给上了茶水——嗯,今日就给他们免费了。 二楼这边有孟允峥主持大局,舒予看戚老夫人有些疲累,便陪着她下了楼。 戚老夫人只是来贺喜的,原本说会儿话就该走,因为山居先生的画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这会儿是要走了。 舒予送她到门口,又送走了同样还有事的姚夫人和惦记家里孩子的康氏。 出门的时候,她特地看了一眼对面。武苓和那位胭脂铺东家的马车倒是还在,不过薛蕴的马车已经走了。 舒予挺佩服她们的,窝在马车里这么久真是辛苦,好歹找个酒楼歇歇脚啊。 (本章完) 第2225章 姑爷不愧是状元爷 舒予重新回了铺子,没一会儿荆夫人常氏也过来了,她来得晚,没能和戚老夫人她们碰上面。 不过她来去匆匆的,送上贺礼,喝了半盏茶就走。 荆大人是大理寺卿,因着前两日琼林宴时‘劫狱’事件,想来现在忙得分身乏术。作为夫人的常氏,多半也不得空闲。 下午的时候,向卫南来了一趟,送了贺礼,又上楼和孟允峥打了声招呼,同样匆匆忙忙的走的。 只是他走之前,为了照顾舒予生意,当着一楼所有客人的面,订了三百两银子的货。 舒予劝他不必如此,需要吃的到时候再过来买就是。 向卫南只是留下一句要送人,就直接离开了铺子。 舒予无奈,只能将他的货准备好。 随后万家也让人送了礼过来,舒予知道这是侯姨娘让人送的。她担心自己姨娘的身份过来不太好,尽管舒予不在意,但她还是以万家的名义送的。 等到送贺礼的人都走了之后,舒予才重新回到二楼去。 没想到原本十来个书生的二楼,不知何时队伍突然壮大,现在已经是二十多个人了。 那几个姑娘也没走,不,不仅她们没走,好像也多了几个人。 她们倒是单独在雅间里面说话,喝茶,还……看书?M 舒予确实是在二楼放了些书籍,也留了不少话本子,这些姑娘手里拿着的就是话本子吧。 她看向两边泾渭分明的客人,若有所思了起来。 原本她以为喜欢山居先生的画作是这些读书人,现在看来是男女老少通吃啊。 二楼的地盘够大,若不然,雅间专门用来招待女子? 舒予正想着,就见陈康泰端着个托盘上楼来,上面放着好几碗方便面。 她愣了愣,“给谁的?” 陈康泰嘿嘿笑,“东家您不知道,姑爷不愧是状元爷,能说会道的好厉害。这不是晌午了吗?姑爷就让大伙儿自己讨论,说自己饿了,让我给他端碗方便面上来。其他人看姑爷吃得津津有味的,又舍不得走,问我能不能卖,知道价格不贵,一人叫了一碗。不止他们,雅间里的姑娘也闻着香味都叫了一碗呢。” 舒予扬了扬眉,抬眸看向孟允峥的方向,让陈康泰赶紧端进去。 随后夏延也提着食盒上来,给大伙儿都分了餐。 舒予静悄悄的下了楼,没多大一会儿,陈康泰就过来了,对着云掌柜说,“楼上的客人们都要买方便面,我给记下了,掌柜的您看看,一会儿给大伙儿先备着,我等下来拿。” 云掌柜看着上面的订单,眉开眼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不错嘛。” 陈康泰不好意思的笑道,“这些可都是姑爷的功劳,那我先上去忙了。” “去吧。” 等他一走,舒予就凑过来看上面的订单,好家伙,最少的也买了二十块面饼,最多的买了五十块,这能吃得完吗? 舒予摇摇头,继续招待客人。 二楼的客人订单下得猛,一楼的客人也不遑多让。 (本章完) 第2226章 好多钱钱 开业第一天,晚上打烊的时候,舒予看了一眼账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二楼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冲着山居先生的画作来的,但一楼的客人完全是云掌柜运作后闻讯而来。 只不过二楼的客人,人少量却多。而一楼的客人,虽然量少但人却多。 两相一合计,好家伙,比起东安府她们费心思又是抽奖又是大半个月的宣传,所赚的利润还要多一倍。 虽然京城这边的定价要稍微贵一点,可还是不得不说,京城百姓的消费能力,真的超乎人想像,富人是真多。 再加上孟允峥和山居先生这两个名人效应,舒予在京城的铺子开业第一天,以大获成功结束。 舒予高兴,看来京城这边有云掌柜看管着,她是不需要担心了。 更让舒予惊讶的是,第一天生意红火,第二天来的人却更多。 尤其是二楼的茶室,一大早就来了不少人,不仅有昨儿个的学子和姑娘,还有一些年纪颇大的儒商和文人。 就连荀盛和谢博也过来了。 还有那日跨马游街时候舒予看到过的榜眼和探花? 是了,舒予差点忘记,因着会试结束也没多久,好多人都没急着回去,在京城这边寻找门路,因此这段时间,京城里的考生依旧很多。 昨儿个那些人过去一宣传,众人知道山居先生最新的画作出来了,可不就一窝蜂的往这边跑了吗? 因此第二日的营业额,比起第一日居然有增无减。 晚上回去后,舒予一边翻着账本一边对孟允峥笑,“你可真是我的财神爷,以后要不要再画两幅?” 孟允峥在一旁喝润喉茶,这两日留在铺子二楼和人探讨学问,说话说得多了,嗓子都有点哑。 他看着她那副财迷的样子,忍不住摇摇头,“物以稀为贵,多了,他们就不稀罕了。” “说的也对。”舒予点点头,“不知道明日能不能再创一个新高。” “不可能了。” 舒予一愣,“为什么?” 孟允峥走到她身边,将她面前的账本阖上,亲了亲她的脸,“明日要授官了。” 舒予原本还被他偷袭想要报复回来,听到他这话时瞬间忘了动作,“明日就授官了?” “嗯。” 这是大事,也是文人们十分关注的事情,大概率心思会放在授官上。 舒予好奇的问道,“劫狱的事情解决了?” “差不多吧,就算没解决好,授官的事情也不好再拖延下去。反正二皇子没被劫走,耽搁了这么几日,也可以了。” 舒予点点头,转念想到孟允峥不打算接受官职的打算,就往后仰靠在椅背上。 “明日过后,你肯定是要出名的了。” 连中六元的孟状元,竟然在授官当日毅然决然的表示自己要回家当个教书先生? 想想也知道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孟允峥捏着她的发尾玩,轻笑道,“这种话题,议论一段时间就没了。” “那可不一定,毕竟绝无仅有。你信不信,过了明日,又会有很多人会找上门来。” (本章完) 第2227章 他要回家开书院 第二日,便是新科进士授官之日。 众学子再度站在紫宸殿上,已然和早前惴惴不安的神态有了极大的不同,更多的是一股意气风发,想要大干一场的姿态。 皇上坐在龙椅上,很满意的看到众人的神色。这是他登基以来举办的第一次科举大考,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然而,当他的视线落在孟允峥身上时,原本高兴的表情一僵,有种微微心塞的感觉。 今日授官主要是针对一甲前三名的,其他进士虽然已经过了殿试,但还要再参加朝考,最终选择擅长书法文学的为庶吉士,其他人再授主事等官职。 众进士上前行礼后,除了一甲前三名之外,其他进士都退守到一旁。 皇帝这才看了身旁的太监一眼,说道,“宣旨吧。” 大太监打开圣旨,扬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新科进士一甲二名,洛州府褚邱平,新科进士一甲三名,顺天府金霖,文采出众……现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望你二人尽心竭力,效力朝廷,勤政爱民,钦此。” 众人听到此处齐齐一愣,为何圣旨上面只说到了榜眼和探花,对于这些天一直都是话题人物的孟允峥却只字不提? 褚邱平和金霖同样满脸狐疑,但他们好歹反应及时,上前几步后跪下谢恩。 皇帝颔了颔首,“起身吧。” 两人起来重新退了回去,皇帝这才看向孟允峥。 然而两人都没说话,偌大的紫宸殿内,安静的只剩下满朝文武百官的呼吸声。 还是戚太傅忍不住,从队列中出来,拱手道,“皇上,孟状元他……” 皇帝却抬起手,“太傅先不急,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孟允峥的官职,朕也很为难。不如,你听听他的意思如何?” 戚禅只能放下手,蹙着眉头担忧的看向大殿中的人。上次皇上说的话,让戚禅一度以为皇上和孟允峥是关系不错的旧识,然而如今皇上给另两人授了官,独独少了他,究竟是何意思? 孟允峥已经上前一步跪下,“皇上厚爱,臣有负皇恩,请皇上恕罪。” 戚禅不解,其他人更是满头雾水,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孟状元,你这是何意?”戚禅低声问道。 孟允峥抬起头来,“臣打算回老家,建立一间书院,作为书院的山长,从此教书育人,远离朝堂。” “什么?!” 戚禅愕然的扭过头看向他。 大殿之内更是一片哗然,除了皇帝向卫南这种清楚他本身计划的人之外,所有人都一脸震惊的看着他。 “允峥,你疯了?”姚天勤不可思议的低呼出声。 不说本就对孟允峥百般关注的官员,就是原本并不将他放在眼里,早就修炼到遇事处变不惊的一些一二品的重臣,都忍不住诧异的扭过头去。 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孟允峥的想法和做法,他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寒窗苦读多年,好不容易取得功名,如今竟是要回去当个教书匠? 姚侍郎说的没错,这人真是得失心疯了。 (本章完) 第2228章 他竟然是皇上的人 有那看不惯孟允峥的,当下从队列中出来,沉声道,“皇上,孟允峥刚考中状元,还未授官就扬言要回家教书,分明就是将科举考试当做儿戏。如此行径,根本就是藐视朝廷,不将朝廷科举放在眼里,应该重惩。” 相较于其他人的反应巨大,皇帝反倒平静许多。 他只是看着孟允峥,声音并没有起伏,还想再努力努力,“孟允峥,你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一甲状元按照惯例,本该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之职,然你早前立下不少功劳,就是连升两阶也不为过。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朕还是希望你能留下来辅佐朕。” 在场朝廷百官听得面面相觑,连升两阶???他们突然觉得皇帝大概也疯了。 不对,皇上刚才说,孟允峥早前立下不少功劳?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知道。 据他们所知,最出名的就是他几年前找到宫丘的罪证,将他绳之于法。 可那是先皇时期的事情了,要说功劳,也该是先皇赐下奖赏才是啊。 大伙儿满脑子问号,那位早前站出来想踩孟允峥一脚的官员,听完皇上的话后十分尴尬的悄悄又回到了队列。 然而孟允峥却依旧坚持,“皇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臣更应该回去教书育人,为大宿培养更多栋梁之才才是。臣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纵然勤于政事,殚精竭虑,也始终只是一人而已。若臣作为夫子,可以为朝廷教育千千万万的人才。这也是为朝廷效力的一种方式,甚至对臣来说,这样的方式更适合臣。还望皇上成全。” 皇帝感觉糟心的很,这家伙真是死脑筋。 “罢了,既然如此,朕便应了你就是。” 戚禅一惊,忙上前,“皇上,事出突然,孟状元或许还未考虑清楚。不如再给他两日时间,好好想想,以免朝廷错失这样的肱股之臣啊。” 再给两日,他想办法劝劝。 谁知皇帝却摆摆手,“他都考虑了三年了,依旧初心不改,再给两日结果也是一样的。” 戚禅愣住,三年? 在场其他人豁然扭头看向孟允峥,所以孟允峥三年前就认识了皇上? 有那脑筋转的快的人更是心头一惊,三年前,在龙椅上坐着的,可还是先皇啊。 再往深了想,三年前正是孟允峥扳倒宫丘的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将二皇子的阴谋给扯了出来,二皇子被先皇软禁。皇位最强而有力的竞争者,就这么没了蹦跶的机会。 当时二皇子和三皇子斗得厉害,有那消息灵通的人也查到是三皇子带人去捉了宫丘和二皇子母妃的奸,甚至在宫门外徘徊的孟允峥也是三皇子带进来见皇上的。 所有人都以为斗倒二皇子的人是三皇子,后来倒是有那想法深的官员觉得出手的是五皇子,毕竟那之后五皇子的地位水涨船高,实权在握。 尤其最后五皇子竟然成了新皇,这种说法,就更是心照不宣了。 (本章完) 第2229章 皇上的条件 如今知道皇上竟然和孟允峥早早的认识,那岂不是…… 是了,孟允峥和向卫南是好朋友。 自打前年年底三皇子和二皇子勾结谋反,向卫南立了首功后,大伙儿都知道了向卫南虽是萧家的女婿却并非是三皇子一派的。 向卫南是皇上的心腹,那孟允峥,指不定也是啊。 此时此刻,众人看向孟允峥的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 卧槽,这小子居然藏得这么深。 还有,皇上到底还有多少心腹? 经过前年年底,好些人都知道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大理寺卿荆大人也早早就是皇上的人,向卫南祁烈不用说,还有好些个他们想都想不到的。 现在又出来一个连中六元的新科状元?皇上的眼睛可太毒了,找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的啊。 众人心情复杂,皇上就当看不见。 他看向孟允峥说道,“朕可以答应你回去教书,但朕也有个条件。” “皇上尽管吩咐。” “你既然说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那你将书院开起来了,就得真正为朝廷输送人才才是。三年后,你的书院,至少有五位考生通过殿试。且今后都要保证至少五人考上进士。否则的话,你就必须承认你并不适合开书院,老老实实的回来继续当你的翰林院编撰,如何?” 霍…… 五个??? 众人错愕,整个大宿朝那么多的州府,会试时贡院考生至少上千个,有时候上万个都是有可能的。这么多考生中,录取的人不过两三百。 而这两三百当中,江南和京城就占了一多半。毕竟这两个地方本身就是条件优越,读书人多的地方。 剩下的进士,就算均分到各个州府,那也只有寥寥几个而已。 甚至有些州府连一个都没有。 如今皇上竟然要一个现在还没开的书院,三年后就要至少五位进士?这确定不是在为难人?所以孟允峥到底和皇上是有缘还是有仇。 似乎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皇上又加了两句,“当然,朕也不为难你,你的书院现在还没有学生,就算现在开始教学,三年后能不能参加县试还不好说。所以,但凡这三年内,在你书院里借读过超过半年的其他地方的举子,都算在那五个名额里。” 其他人默默低头,这也很难啊。 哪个举子会去一个开办不到三年的名不见经传的书院读书,还半年?就算这书院的山长是个连中六元的状元郎,也难有吸引力吧。M 但孟允峥应下了,“可以。” 皇上扬眉,“你倒是很有自信。” 孟允峥笑道,“不瞒皇上,臣已经邀请了灵州的淮安先生来书院任教,届时淮安先生会带上他的几位学生一块过来。” “霍!” “你说谁?” “淮安先生?” “他居然会答应去你那书院教书?” 众人实在克制不住的发出声音,实在是淮安先生太过出名了。 这人是一代大儒,当年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以十二岁年纪拿下当年的状元之名。后在翰林院作为编撰,一路高升,最后成了太子少傅。 (本章完) 第2230章 峥路书院 后来,淮安先生的父亲过世,他扶灵回老家,三年孝期满了之后却没回朝堂,反而游走于全国各地。 他一生著作无数,收了不少学生。有些人走上科举之路,有些人则醉心于其他行业,总之这人在文人中的地位非常高。 据说先皇曾经想让他重回朝堂,但被淮安先生拒绝了。 可是现在孟允峥竟然说,他将人请到了他新开的书院? 不说别的,就冲着淮安先生的名气,就有不少学子趋之若鹜的赶到他书院去跟人学*******扬了扬眉,“如此,朕就放心了。朕还想着,你若是缺人,朕可以介绍合江先生去你书院的。” 大殿中人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听错了。 合江先生??? 合江先生和淮安先生不同,他是书香门第出生,祖上都是清流文人,家学渊源。所以他也自小读书识字,学富五车。 但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至今还是白身。 然而即使是白身,也不妨碍他声名远扬。 凡是和他探讨过学问的人,都对他的才华能力赞不绝口。此人涉猎广泛,对不少生僻少见的知识都了然于胸。就连皇家寺庙的方丈大师与他谈论经文,都能聊上一天一夜。 皇上竟然要将此人引荐给孟允峥?看来两人的关系是真的十分密切。 殿内众人还在感慨之际,孟允峥已经反应迅速的跪下谢恩,“多谢皇上引荐。” “你不是有淮安先生了吗?” “据臣所知,淮安先生与合江先生从未见过面。两位都是学识渊博之人,想来都很期待见到彼此切磋探讨学问,共同寻求未知领域。若二位先生能成为书院的先生,定然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还火花?皇帝嘴角抽搐了一下,这都哪里来的说法。 但他本就跟合江先生说好的,孟允峥给了个台阶,他就顺势下来了,“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到底要不要去,还要看合江先生自己的意思。” 那边国子监的博士快要按捺不住了,皇上您到底怎么想的,既然跟合江先生熟悉,您倒是请到国子监来啊。 那么多的学子嗷嗷待哺的,多期待合江先生的到来啊,您竟然直接把人推到了孟状元那里。 国子监博士忍不住了,就要出来争取机会。 孟允峥眼尖,立刻磕头谢恩,“多谢皇上,臣一定会让两位先生宾至如归,不负皇上期望。” “但愿吧。”皇帝摆摆手,“那这军令状,就立下了?” “是。” “好。”皇帝拍了一下龙椅,“朕也不要你做白用功,你可还有什么别的要求。” 孟允峥还真有一个,“臣请求皇上御笔亲题。” “题何字?” “峥路书院。” 皇上,“……”满脑子问号?你认真的? 孟允峥还非常不要脸的解释道,“峥,乃头角峥嵘之意,路,乃读万里书行万里路之意。峥路书院,意指年轻人不畏艰难,崭露头角,显露才华,如同书院一样。” 皇上:你放屁,我看你是想当着所有人的面秀恩爱之意。 (本章完) 第2231章 齐齐找上门来 皇帝虽然很想吐槽孟允峥的书院名字,不过为了维持威严,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他扫了一眼底下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孟状元要回去开书院教书的事情,朕允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你们可还有何事启奏?若无事,便退朝吧。” 底下官员其实有很多问题想问,可皇帝说完这句话,根本就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直接看了太监一眼。 大太监心领神会,高声喊道,“退朝——” 众臣只能行礼恭送皇上,戚禅站在队列中,眉头紧拧的看着依旧站在中间的孟允峥。 不行,散朝后得和他好好聊聊,戚禅实在不想错失了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饱学后生。 然而皇帝刚走,大太监却走到孟允峥的面前,说道,“孟状元,您求的字就在后殿,皇上让您去取。” “好,有劳公公带路。” 于是孟允峥就这么被皇帝给叫走了,戚禅一口气憋在心口差点没下下来。 他在宫外等了半个时辰,都没将孟允峥等出来,只能皱着眉让车夫掉头回去。 回家换下官服,戚禅又重新上了马车,对车夫说,“去福泰街,就文安县主开的铺子那里。你前两天送老夫人去的那家铺子,知道地址吧?” “知道知道。”车夫忙不迭的应下。 戚禅闭着眼靠在车厢里,神情微微凝重。 等到马车抵达福泰街路记大门口时,戚禅撩开车帘一看,正好和同样下了马车的姚天勤对上了眼。 两人俱是一愣,姚天勤立即上前,扶着戚禅下来,“太傅大人怎么过来了?” “我来找舒予。” “那……一起?” “先进去吧。” 门口的伙计原本在招待客人,一看两家马车,赶紧跑进门给云掌柜报信。 作为京城本地人士,又是百家通,云掌柜一出门就认出了戚禅和姚天勤,想到早前东家的吩咐,当即迎了上来,压低了声音说道,“两位大人里边请,东家就在二楼,我领你们上去。” 戚禅看了云掌柜一眼,想起自家夫人提到过的铺子二楼,点点头跟了上去。 戚禅原本以为二楼会有不少客人,没想到走上台阶,却发现二楼安静的很。里面居然一个客人都没有,只有舒予坐在桌子后面喝茶。 他瞬间就想明白了,舒予是知道他会来,特地在这里等着呢。 姚天勤倒是没想那么多,他看到舒予赶紧上前,语气里都带着急切,“阿予,你知不知道允峥的打算?知不知道他放弃官职回去开书院,啊?” 舒予给两人都倒了茶,“戚先生,姚伯伯,你们别急,先坐会儿,喝杯茶润润嗓。” 戚禅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他现在哪有心思喝茶? 姚天勤就更没心情了,但还是给戚禅拉开了椅子,等他坐下后自己再坐。 一落座又忍不住考口,“阿予,你到底怎么想的?” “这事,我知道,我也支持他。” “你支持他,那你爹娘呢?你家里人也知道他的决定?” (本章完) 第2232章 这幅画就是书院 舒予点点头,“他们都知道,对于我们的选择,我爹娘和我奶都不会干涉。姚伯伯知道的,我们家人对功名利禄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对他们来说,一家子都平安健康就好。我现在已经是县主,在我们那里,足够庇护他们了。” 姚天勤原本还想问,舒予这话一出,他瞬间闭嘴。 路家人的性子他是了解的,路二柏和他一样,醉心于工事。阮氏又不强势,大部分都是听婆婆儿女的。最大的长辈是老太太,老人家只要一家团聚就好,更不会去干涉别人。 偌大的路家,最能做主的就是面前这个姑娘了。 她都没意见,路家其他人就更不会多说什么。 姚天勤叹了一口气,“我就是觉得可惜了。” 戚禅点头,“舒予,老夫过来,还是希望你能劝劝他。孟允峥饱读诗书又绝顶聪明,从他三年前扳倒宫丘就能看出来,他若在朝廷效劳,绝对大有可为。这样的人才,跑回去教书,简直暴殄天物,太过可惜。皇上今日在朝堂上也说了,他若是同意留下来,可以官升两阶,这是我朝绝无仅有的事情。不出几年,他说不准能成为朝堂第一人。” 舒予很是意外,皇上竟然开出这样丰厚的条件? 而且,戚禅对阿允的评价原来这么高。 看着两位长辈焦虑的神色,舒予抿抿唇,站起身来,缓步走到那两幅画面前,问两人,“你们知道这两幅画是谁画的吗?” 姚天勤只对工事感兴趣,对画作的熟悉就是各种工具的构图,这种风景画,他实在不会欣赏。 但戚禅却是知道的,他抬起头看向那两幅画作,心里暗暗的赞了一声,点头,“我听我家夫人说,路记二楼有两幅画,是山居先生所画。” “对,这是山居先生画的。”舒予说,“那戚先生知道这两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是你家的向日葵花田。” 舒予点点头,随即指着其中一幅,“这是我家的向日葵花田,这另外一幅,却不是。” 戚禅此时已经站起身来,看向她所指的另一幅画作,欣赏了片刻后点点头,“这画,虽说景色秀丽,仿佛向日葵花田的另外一个远景角度,实则这山头的宅子才是重点。” 舒予笑道,“那戚先生猜猜看,这宅子是谁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好像是人家的庄子,又……”戚禅猜测到一半,突然顿住。 紧跟着便听到舒予说,“这就是书院,阿允要开的那家书院。画中的书院虽然没有内里的景色,可外面却很清晰。门口的花坛,小道,竹林,石桌,还有院子里种的树,都是经过精心布置修缮的。” 舒予扭过头,面对戚禅欲言又止的神色,笑道,“先生,这书院是几年前就买下的,书院已经全部修缮好了,里面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是我们家和阿允一起挑选的。去年,阿允邀请了好多学子参观了这家书院。” (本章完) 第2233章 孟允峥这是疯了吧 “前年,阿允就已经开始邀请各地的饱学之士来书院教学。比如淮安先生,这位有名的大儒,是阿允费尽心思请来的。” “还有第一批学生,启蒙夫子都已经招好,所有的前期准备都做好了,就等着阿允考中进士,正式开课教学。” “先生,这书院不是阿允一时兴起冲动行事,是他深思熟虑了许多年决定的,为此付出的努力并不少。或许您说得对,阿允若是身处朝堂,能有一番大作为。可他在书院当山长,我相信他同样能够培养出许许多多对朝廷对大宿有所建树的官员,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戚禅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墙上的那幅画。 他来的路上,准备了劝服的话想要和舒予说,甚至还列了一二三四条的利弊。他对自己的口才很有信心,又觉得舒予是个见闻广博一心为孟允峥着想的姑娘,肯定能够理解他说的话。 然而此时此刻,他突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从这幅画里,从舒予的言语中,他知道了孟允峥开书院当山长的决心有多么坚定。 他想,他这次要无功而返了。 最终,戚禅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罢了,虽然可惜,但你说的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孟允峥这样智勇双全的人,不管在哪里,成就都不会低的。” “多谢先生的理解。” 舒予又看向姚天勤,后者揉了揉额角,“太傅大人都这么说了,我就更不劝了。总之你们两自己想清楚就行,别以后后悔。” 不对,就算后悔了,皇上估摸着也会给孟允峥留一个位置的。 这小子,退路很是宽敞嘛。 戚禅和姚天勤最终无功而返,离开了路记。 然而孟允峥在朝堂上拒绝授官一事,却在短短半日间瞬间席卷了整个京中权贵人家。 众人听到的第一个反应跟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一样——孟允峥这是疯了吧。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考上了状元,好家伙,眼瞧着青云直上,从此以后一飞冲天了,他却连一天官都没做,就要回去? 想不通,真是想不通。 向家。 萧若珺听到这事的时候直接一口茶水给喷出来,“孟允峥要回家当书院山长?那阿予呢?” 向卫南忙给她拿了块帕子擦拭,“自然是一块回去了。” 萧若珺:那她不是和阿予又要相隔两地了? 万家。 侯氏原本帮着万大人按额角的手突然一个用力,差点戳上他的眼睛。 万大人‘嗤’了一声,不敢让她再按,赶紧拉着她到一旁坐下。 侯氏还有些失神,“这,这是为什么啊?他不是六元及第吗?是状元啊,怎么就要回去教书了?” 说着她突然站了起来,“不行,我得去找阿予。阿予都在京城把铺子开出去了,他倒好,不当官了,那阿予以后怎么办?” 万大人一把拉住她,“这事文安县主肯定知道,我听皇上的意思,孟允峥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决定了。你想,那文安县主和孟允峥的关系,可能不知道吗?” (本章完) 第2234章 震撼的众人 荆府。 常氏狐疑的看向自家老爷,“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事了?” 荆大人老神在在,“知道是知道,不过我以为皇上会竭力将人劝下来,没想到他还是没改变主意。” 周家。 岑宜觉得不可思议极了,随即又释然,对着打听消息回来的嬷嬷喃喃说道,“其实仔细想想,又觉得好像并不奇怪。他要真的处心积虑想要一门心思往上爬,当年同我成亲就是最好的出路。后来他扳倒宫丘立了功,先皇想要赏赐他,他也拒绝了。” 一切,好像都有迹可循。 武家,薛家等官家姑娘们也在议论纷纷的。 不止他们,很快就连原本还没来得及离京的考生也听闻了这个消息。 长金府一众考生立刻找上荀盛打听,荀盛自己都一头雾水的,至今还处于震惊中,“你们问我也不知道,这种事情他也不会告诉我啊,我到现在都还不太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孟允峥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寒窗苦读多年,不就是为了授官这一刻吗?他倒好,临门一脚放弃了。” “不过,听说他开的这家书院,淮安先生和合江先生都会去任教。有他们两个在,这书院岂不是要被人踏破了门槛?” “反正这回我没考上,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迷踪(年下1v1)   高门美人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地狱边境(H)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莫求仙缘   [综影视]寒江雪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