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 ----- 在刘文吉眼中,只要将言尚送出长安,罗修的事情成了悬案,就会这么结束。 但罗修其实对刘文吉早有提防。 对一个为了上位、会下手杀死两个人的太监,罗修并没有觉得对方会对自己网开一面。 大魏长安因为户部的案子而闹得人心不稳时,南蛮之地,乌蛮王蒙在石的帐中,迎来了一位千辛万苦从大魏长安逃出来的南蛮人。 这个逃出来的南蛮人是罗修的亲随,此时浑身泥污地跪在蒙在石的脚边,饱含血泪和仇恨地诉说那个刘文吉为了掩饰过去,是如何追杀他们,自己是如何换装,如惊弓之鸟般逃出长安…… 蒙在石若有所思:“是嘛。罗修受苦了。” 他站在这个罗修的亲随前,心里想的却是罗修死了也好,反正对自己没损失。他亲切地关心这个亲随,俯下身作出要扶对方起身的样子。亲随低着头感动时,不知蒙在石的手搭在他肩上,手指弹了弹,不紧不慢地擒向他的喉结。 这是一个捏喉致死的的动作。 但是蒙在石动作到一半,中途停顿,将亲随扶了起来,语气沉痛地叹气。 而同一时间,毡帘被从外掀开,顿顿顿的大地震动从远而近,火气腾腾的南蛮王阿勒王声如雷霆:“罗修死了?大魏竟然把我们的使臣害死了?大魏是不把我们南蛮放在眼中么?!” 蒙在石便不动声色地退开,摊手表示了一下遗憾,任由气势雄伟的阿勒王一把掐住那个脸色发白的亲随,轻轻一捏就把亲随提到了他面前。阿勒王开始用南蛮语言大骂大魏的奸诈,骂大魏的别有用心。 蒙在石唇角噙着笑,观察着这位年轻的阿勒王。对方三十多岁,正是壮年时候,他身胖腰宽,走来如同一座小山,发上抹着油梳成鞭子,穿着貂皮大裘。正是南蛮王者的打扮。 蒙在石离开大魏投奔南蛮王,一方面发展乌蛮自身的文化,一方面用自己从大魏那里借来的小国讨好阿勒王,帮阿勒王南征北战,征服整片南蛮。如今乌蛮王蒙在石,成为了南蛮王身边最得力的肱骨之臣。 有人劝阿勒王说乌蛮王狼子野心,不能尽信。阿勒王一开始也怀疑,但蒙在石除了不肯让乌蛮陷入战局,他自己和属下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还有一次在战场上救了中箭的阿勒王……从此后阿勒王就极为信服蒙在石了。 此时蒙在石听阿勒王骂了许久,大有立刻和大魏下战书、双方开战的意思,蒙在石摸了下自己怀里的地图。正是那个亲随刚才给自己的——毕竟罗修派人去南蛮送地图,一直没有消息,当然也会产生怀疑,会做其他准备。 这一次的亲随逃出,身上就带了当日罗修和刘文吉交易的长安地形图。 只是可惜,罗修从刘文吉那里换来的长安情报,因为南蛮没有文字的原因,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蒙在石对盛怒中的阿勒王说:“大王,如今我们不适合和大魏开战。” 阿勒王冷静了下,说:“对,我们应先统一南蛮……但是如此放过大魏,让人不爽!” 蒙在石随口道:“派一些小兵,不断地去骚扰骚扰大魏的边关吧。大王再以南蛮王的身份,向大魏发一封国书,谴责他们的行为。告诉大魏,如果不交出杀害罗修的凶手,南蛮就要对大魏开战。” 阿勒王沉吟道:“不,我们既然知道大魏中是谁和罗修联系,以后应该能够运用。杀了可惜了。” 蒙在石心想这个胖子居然还有脑子,可惜了。 蒙在石便笑:“那就只发国书谴责吧。” 阿勒王同意了,毕竟南蛮现在确实抽不出太多的手对付大魏。 蒙在石出了帐篷,慢悠悠地从怀里掏出那个亲随方才给的长安地图。他低头看了半晌,发现和自己记忆中的长安地形图无差别。蒙在石啧啧两声,将地形图重新收好。 以后说不定有用处。 他待在南蛮王身边,当然不是为了效力这个人……而是为了寻找时机,取而代之。 ----- 大魏长安这一年的元日,过得气氛低迷。 因皇帝又病了,没有来参加盛宴。太子被关在东宫中,也没有主持筵席。春风满面的人是秦王,秦王主持这一年的宫宴,只是在和大臣们交谈中,所有人都能从秦王这里,看出一二分的忧虑。 暮晚摇见皇帝不来,干脆自己也称病,不来参加宫宴。 只有晋王依然和往年一样,老老实实。 这一年的宫宴人数降了一半,大臣们也稀稀拉拉。因户部全部覆灭,巨大的官位缺口出现。多年制考考不上的待诏官们捡了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这几个月正拼命活动,想方设法往户部挤,要补户部的缺口。 官员大调动。 为了应对出现这么多的官位缺口,新春的科考,要扩大一倍录用。而且这一次的登第,不用再待诏,直接就会当官。这对天下文人们,当然是个好消息。 更敏感些的人,则直接能从中看出,扩大了一倍的科考,代表的可能是寒门的崛起。 恐怕户部闹出这么一出,世家理亏,让寒门上位,才是皇帝的真正目的。 这一年的户部官位调整,出身寒门的官员大放异彩的机会,比之前多了很多。而在丹阳公主开始支持这些官员后,这些官员形成一股,和朝中那些世家出身的,隐隐形成对峙之态。 只是尚且弱小,不足为虑。 但来日可期。 ----- 暮晚摇按部就班地帮着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在朝上出人头地。 科考在她父皇这里才开始实行,如今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寒门还不足以和世家抗衡。但暮晚摇洞悉皇帝的态度后,又因为和太子反目,她便选择了走这一步。 况且和之前她帮太子不同,现在她帮自己的父皇扶持寒门,她不再像之前待在太子身边时那般急切,那般张扬。 只因那时候暮晚摇恐惧自己会被当做和乌蛮联姻的牺牲品,恐惧自己成为弃子。而今她虽然势力损失大半,那种被送去和亲的恐惧感,却已在一次次对皇帝的旁敲侧击下消失了。 她也没那么担心自己成为弃子。 只因为……她的哥哥们都向着世家,只有她帮寒门。就算为了这个,她的父皇也会为她保驾护航,支持她。 寒门上位嘛……是个漫长的过程,急是不能急的。慢慢来吧。 新一年的科考,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暮晚摇在新春之际,没有参加宫宴,府上的人情往来却不少。从大年初一到十五,不断地有臣子来拜访她,经她引荐。 而且暮晚摇知道隔壁府邸,言尚已经回来了。 他在府上养伤。 但是暮晚摇一次也没有问过,没有看过。她的情绪稳定,心情平静,侍女们也小心翼翼地不敢在公主面前提起言二郎。 暮晚摇处理这些事时,想到了太子,也是不禁沉吟,觉得有些难对付。 因在她忙碌的同一时间,太子借助身份的便利,也在皇帝的病榻前尽孝。 他及时断了自己的手脚,向皇帝认错。他几乎采用了和暮晚摇一样的方式,用亲情来打动皇帝。所以虽然损失了一些,但太子之位仍然得保。太子如今日日跟在皇帝身边,也不去监国,朝政被控制在了秦王手中。 朝中隐隐有秦王独大之势。 太子却当做不知。 如此当断则断的心狠,如何不让暮晚摇提防呢? ----- 斗争埋在一片平静下,新春过去,时入二月,朝中准备开试科举时,言尚也得到了吏部签下的正式调遣书。 升他官为正七品上,南阳穰县县令,兼少监之职。命他即刻出京,前往南阳上任。 言尚做了这么多事,韩束行看在眼中,心惊胆战。韩束行的怒火平消后,开始后悔,觉得是自己害惨了言二郎。 韩束行不知道在市集间怎么听到了流言,说言尚此行会不安全。于是在言尚从牢狱出来后,韩束行便非常坚定地要求做言尚的贴身卫士,跟随言尚一起去南阳上任。 言尚拒绝了几次无果后,就随他了。 二月上旬,长安城外,一些旧相识来送言尚离京。 其中包括林道与刘若竹,还有一些朝中新起的寒门出身的大臣,并一些在户部此事中、与言尚并未彻底交恶的旧友。 不光送言尚出京,也送以前的户部尚书出京。 不错,原本只差两年就能致仕的户部尚书,在户部全军覆灭后,也被中枢贬了官。年已六十多的户部尚书被朝廷派去当益州刺史,收拾益州现在的烂摊子。 两鬓斑白的户部尚书牵着马出现在城门外,身后跟着他那个来送行的长子。 户部尚书家的长子看到言尚,便脸色冷淡,颇为不耐烦。 户部尚书对言尚的行礼倒很和颜悦色,笑呵呵:“无妨无妨,不过是去益州而已。为国效力,老当益壮嘛。” 他儿子眼泪差点掉下来:“父亲已经这般年纪,去那般穷寒苦地……” 户部尚书:“瞎说。我掌管户部多年,我不知道么?益州还是很有钱的,你们就别担心了。” 他拍拍言尚的肩,看着这个清瘦的年轻人,开玩笑道:“海内名臣言素臣么?名气不小啊。” 言尚心里并不好受,低声:“是我冲动,连累您了。” 户部尚书摆手,不让他们相送。他从自己依依不舍的长子手中接过酒壶,饮了一大口酒后,蹒跚地爬上马背。身边就跟着两个小厮牵马,这位老人家瘦小地坐在马上,迎着夕阳,走向未知路。 春风古道,杨柳依依,细雨如牛毛,沙沙作响。一众年轻人站在城楼下,他们没有一人撑伞,只静静站着,聆听风中传来老人家的沧桑歌声: “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 下了雨,雨水却清润,不让人厌烦。 暮晚摇和自己的随从们从城外来,骑在马上,远远看到了长安城楼下的一众年轻人。她眼尖,一眼看到了言尚。 暮晚摇沉下了脸。 为了躲这个人,特意出城,以为等自己回来,他应该已经离开长安了。怎么还没走,还在城楼下和人依依不舍? 方桐见公主不悦,便绞尽脑汁地想法子另走一路、好躲过言二郎;夏容则乖乖地坐在马上,一句话不敢多说。 没等他们想出法子,暮晚摇忽然手指一人:“那人是谁?” 方桐看去:“是……韩束行!啊,居然是他。看样子,他竟然跟随言二郎当卫士了?” 暮晚摇:“拿箭来。” 方桐:“……” 暮晚摇眼睛盯着背对着这边的言尚,语气加厉:“拿弓箭来!” 方桐:……这是要射杀言二郎? 至、至于么? ----- 城楼下,刘若竹目中噙泪,其他人也是依依不舍。 言尚好笑,道:“好了,再次别过吧……” 话没说完,他身侧后两步外的韩束行忽然背脊一僵,猛地窜起,扑向言尚:“二郎小心——” 伴随着这个声音,言尚听到了极轻的“铮铮”声。他被韩束行拽得一趔趄,林道在旁厉喝:“谁?!” 言尚回头,一只笔直的箭堪堪擦过他的脸,掠了过去。 言尚抬眸看去,一时间怔怔而立,眼睁睁看着暮晚摇和她的随从们骑马而来,暮晚摇手中的弓还没有放下。 刘若竹惊疑:“公主殿下?怎能、怎能……这样射箭呢?若是闹出人命……” 暮晚摇笑盈盈:“为言二郎送行嘛。这是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是祝言二郎一路顺风,开心一下呗。” 她俯眼看言尚,看到对方脸色略白,她仍慢条斯理地笑:“言二郎介意本宫这般为你送行么?” 言尚垂着眼,道:“殿下与众不同。” 暮晚摇道:“你也不差。” 他二人这般说话,一人尚立在地上,一人还趾高气扬地坐在马上。气氛变得古怪,且越来越怪。刘若竹在旁干笑一声:“下雨了哎。好像送别的时候都会下雨,说是挽留的意思……” 暮晚摇:“嗤。” 她头也不回地骑马走了,越过众人。言尚抬目盯着她鲜妍的背影,望了许久。直到城门关上,公主一行人彻底看不见。而言尚也不再和众人多说,上了马车,便也离开此地。 ----- 暮晚摇骑马走在长安道上,眼睛看着前方,忽然问:“隔壁府邸还是姓言么?” 夏容赶紧策马上前,来为公主解答:“是。言二郎一直想把府邸卖出去,但是咱们公主府对面的府邸,岂是寻常人租得起的。言二郎无法,便只好留下了这个府邸,但是他其他的房子院落,都已经卖掉了。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交流_御书屋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透视仙医
虎王的花奴(H)
弟弟宠物
篮坛大亨
我的傻白甜老婆
过激行为(H)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