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支持武植,大宋一些局面就不可能改变。 所以他没说话。 现场文武朝臣吵的火热。 曾布这边,由于武植和他是一伙的,曾布本身就一直想着改革,不管改什么,反正改革大宋,曾布就很支持。 他的一帮人都是支持整治大宋的,所以此刻听到武植一系列的计划,也是欣喜若狂。 以前他们说过,但同样遭受到很多人的反对,宋徽宗也不是那么支持,导致他们这些主张改革的都没怎么行动,也很无奈。 但现在不同了。 人家燕王站出来要改革变法,这份量,宋徽宗肯定会支持。 也只有武植说要变法,这样有份量的人物才能推动大宋的改变。 看到这么多人反对,甚至比当初他们提出改革的时候更激烈,曾布一帮人也是有些吓坏了。 主要武植提出的这些更犀利,针对的就是士大夫的利益。 暗道燕王还真敢弄啊! 反正他们是绝对支持。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毕竟武植成功了,政务司以后出来的人,都是武植一派的。不受蔡京他们控制,这可不是小事。 此刻王黼道:“蔡大人您说句话啊,燕王的改革太荒唐了,您是宰相,唯有您才能给陛下谏言呐!” 这时,有一位御史官朝臣猜测蔡京一定不会同意,会坚决反对,所以他站出来想要讨好蔡京,因为他是蔡京的门生,不可能跑到武植那边,那就只能抓着蔡京这一条路。 此刻,他神色激动愤慨:“陛下,燕王的新法不利于大宋稳定,微臣以为,此法绝对不能通过!如果陛下要实行,微臣坚决反对,哪怕是撞死在这大殿上……” 武植目光掠向这人,像他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此人带头,立刻就有一群言官站出来,表示要撞墙明志。 我擦…… 武植有些汗颜,这群人动不动就尼玛撞墙,反对的也太激烈了吧? 也没看你们真敢撞啊! 你倒是撞啊…… 其实,他们不是真的撞,只是在这里比较激烈反对用来讨好蔡京,装装样子罢了。 当然,也有怕得罪燕王的不敢出声。 然而,众人以为蔡京要极力反对的时候,蔡京站出来:“陛下,微臣觉得燕王的改革之法,也不是不可实行!” 听到这话,一群言官傻眼了,顿时愕然看向蔡京,怎么回事?难道他们搞错了? 合着他们装了半天,并不符合蔡京的意思,这样他们岂不是白弄了! 一群言官尴尬至极,感觉有些丢人,又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低着脑袋也不在说话了。 宋徽宗有些意外:“蔡爱卿何出此言呐?” 蔡京和武植一直都是争锋相对的局面,此刻出来支持武植,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蔡京继续道:“大宋之前反贼很多,有些事情的确存在问题,加上现在辽国土地归了大宋,也是需要采取新的方式整治了,微臣觉得可以先试一试,若是不行,在停止也不迟!” 王黼看向蔡京有些难以置信,蔡京怎么帮武植说话了? 这怎么回事? 王黼,梁师成,李彦,还有许多朝臣都是一脸惊愕。 按理说蔡京不应该出来坚决反对武植搞什么新法吗? 由于蔡京站出来,许多朝臣也是一脸懵逼,最后居然打退了不少准备出来说话的朝臣。 曾布目光一亮,看到蔡京又看了看武植,他心中明白,恐怕是武植劝说蔡京成功了。 或者说威胁成功了。 不然蔡京绝对不可能这么好说话。 在朝臣中,燕王虽然势大,但蔡京这些年不知道培养了多少人,很多朝臣上来都与他有关系,这是扯不掉的关系,即便蔡京没有武植强势,但他的那些门生受到提拔照顾的人,都是蔡京的人。 他们是一个团体,很难分开。 蔡京支持,反对的声音还有,却也小了不少。 宋徽宗看到这种情况,便是站了出来:“现在大宋吞并辽国,新法实行已经不可阻挡,为了整个大宋的千秋万代,天下百姓的稳定,必须采取新法。 这新的法就从燕云开始,若是行不通则罢了。若是能行便开始逐步扩散全国,诸位爱卿也不必有什么异议,如果在燕云新法走不通则会停止,如果对大宋有益,自然也不能阻拦!” 宋徽宗说了几句话,曾布立刻站出:“陛下所言甚是!新法有利于江山社稷,值得去试,咱们大宋这些年也的确要用新法来治理了!” 曾布最为激动。 他等这一天多少年了? 他没这个能量,也推不动,但燕王此刻站出来形势已经不可阻拦了! 也不由让曾布感慨,还是燕王厉害啊! 曾布又道:“陛下,微臣建议既然是在燕王封地实行,政务司便由燕王建立,掌管,比较稳妥!” 宋徽宗点点头:“嗯,这个是自然,燕王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一切事宜你全权做主!” “多谢陛下!” 武植内心笑了。 这相当于宋徽宗批准了自己建立政务司。 建立的不好,政务司就是他燕云那边的,建立的好那就可以管理整个大宋。 第365章 到时候,他就是政务司的领袖,天下官员的头。 所有从政务司走出来的官员都是他的门生。 这种开创一个新法,掌管众人利益的权利,还是非常不错的。 此刻。 退朝后。 还是有很多人议论纷纷,对于新法褒贬不一。 蔡京一帮人聚集在一起。 王黼道:“我就不信新法能行得通!到时燕王也只是白折腾!天下士大夫的利益哪这么容易动的!” 又一朝臣笑道:“这个事情也说不准,不得不说燕王的胆子很大,敢动士大夫的根基,怕到时候整个天下官员都要与他为敌!” “呵呵,那曾相的人可不这么看!” “他们?”王黼:“他们本来希望推动新法,不管是什么法,只要是改革他们都支持,这帮人以前一直没行动,现在攀上武植倒是有这个机会了!” 蔡京:“新法没那么简单,想要推行也是万难!呵呵,让燕王去折腾吧,以后他会知道有些东西是推翻不了的!” 蔡京被威胁,不得不如此,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只有曾布还有他儿子。 其余朝臣是不知道的。 他们只知武植去过蔡京府邸,却不会想到是威胁蔡京答应这件事情。 如今,武植的事情顺利进行。 就他看怎么弄了。 弄不好这事就到此为止,弄的好,士大夫们肯定还是会反对的。 接下来武植便去做自己的事。 由于得到了宋徽宗的准允,现在武植要开始组建属于政务司的班底。 这些人自然都是武植的人。 比如以前在阳谷县的县令,县丞,以及花子虚等人,这些都是可以在他身边做事的。 即便他们本身有职位,却也不影响。 还有曾布推荐的人,以及武植在朝堂中挑选的人。 武植将他们找过来,给他们灌输新的理念让他们开始运作。 首先要知道大宋是如何运转的,还有接下来燕云十六州要如何治理。 在武植的制度中,就算是知府,他都可以通过考核后直接提拔。 也就是说,以前是通过科考的根基,没有资格想要提拔也是不行的,武植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审核考察,能直接任免。 比如,以前很多只能是秀才的书生,如果进入了政务司,做几年之后有机会发放出去升官。 或者连秀才都不是的,都能有机会。 他的政务司就是一个做官的地方。 重要的是在政务司出去的官员,只能依靠政务司。因为他们不是科举出身,脱离政务司别人是不会接受他们的。 这就导致政务司的凝聚力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的烙印从开始就打上,且无法摆脱。 一辈子都是政务司武植的人。 你想要脱离,别人也不会认可你,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认可。 这才是政务司可怕的地方。 新的升迁制度,科考出来的人肯定瞧不起没有经过科考就升官的。 武植在培养这些人的时候,会不断给他们洗脑这样的观念。 让他们更忠心。 但也让他们不能妄自菲薄,因为科举说白了就是专门考题的一群人,而政务司是靠功绩走上来。 一个是干事的,一个是做题的,虽然做题的也有不少能人,但在大宋,很多都没有作为。 为了处理这些事情,武植专门去了一趟燕云。 由于去一趟需要耗费一些时间,武植离开之前,将赵福金,李师师,还有扈三娘等人都喂饱了。 将她们榨干之后,武植这才启程赶路。 到地之后。 他在燕云考察一番,随着时间缓缓而过,他便聚集了一帮政务司的人。 一处府邸中。 武植:“在场的诸位都是本王找的人,你们也去过燕云一些地方看过了,现在燕云要播种新的粮食,这些都可以作为你们的政绩。 这一个月你们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现在我要将你们发放出去燕云各个地方治理,以后会对你们的功绩进行审核,甚至上报给大宋朝廷!” “这第一批人功绩至关重要,若是做的好,政务司越强你们以后的潜力越大,官职也越高,若是只能在这燕云,那你们以后也只能是燕云的官!” “如果政务司在大宋开始推行,那么以后你们便是整个大宋的高层官员,所以绝对不能马虎,为了自己的前途,要做出成绩来让他们看看!” 武植目光扫视一圈:“还有,你们都不是科考出生,我派发你们下去,每一个位置放在大宋都需要功名在身才能坐,在场因为是政务司的人,不需要功名,所以你们要对得起本王给的官位!” “若是发现有人坐着位置不做事,本王会随时收回,不但如此,还要让你们的后代不准在朝为官!” “只要做的好,政务司起来了,你们才能做大做强,明白吗?” 众人浑身充满了干劲:“明白!” “多谢燕王提拔!” “没有燕王,就没有我今天,我一定会做好!” 许多人都表示有信心,也愿意这么去做。 因为武植找的很多都是一些秀才,或者是连秀才都不是,却小有才能的人。 都是通过政务司审核的。 自然不能随便一个人就升任起来管理一方。 若是没有政务司,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做官。 看着这些人离开,明日就要到燕云各个地方去管理,武植目光闪烁:“不知道这群人行不行啊!” 毕竟武植也是第一次弄政务司,这群人虽然审核过,但一条新法能不能行的通,还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 好在,这是在燕云,若是效果不好就换人,换方法,总之,他的所有新法都要推行。 武植此刻坐在椅子上,喝着一杯茶,无论事情与否,武植都有一定的信心。 大权在手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若是以后真将政务司推行到大宋,武植就是政务司的首领。 天下这里走出去的都将是他的门生。政务司可谓前途无量。 这段时间,武植在燕云处理事情,除了政务司的人发放出去外,武植也将燕云所有士绅的土地收回来了。 以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但被武植用钱征收了。 武植并不会强行没收,会给钱。 以后这些都是他的田,产生的价值不可小觑。 实际上,武植是燕王,他就算强行全部收回来也无人敢说什么。 但毕竟要管理,武植没这么蛮横。 那些燕云的士绅得知燕王要收回土地,刚开始是极为反对的,但有一笔补偿金,最后看燕王势在必行,他们也实在不敢得罪,就妥协了。 于是乎,所有燕云的土地都成了武植的,然后发放下去,给天下的百姓以及士绅去种植。 士绅和百姓都是一体的了。 之前百姓手中本没有多少良田,将士绅的收回发放他们后,百姓可种良田反而多了。 当然,这些都是租的燕王的。 武植相当于是一个超级大地主,不过这地主已经变成了王的身份,所以不存在这些。是名正言顺的。 百姓种植后,来年会以粮食的方式还上来租金。 租金,粮食种子这些东西武植已经在燕云各地建立了大宋银行。可以借贷。 这些银行都掌握在武植手中。 总之,现在一切在慢慢实行。 与此同时。 真热啊…… 武植抬头望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的武植眼睛都睁不开,一轮烈日悬空,天地白茫茫刺眼一片。 现在已经到了夏日的季节。 武植在燕云一座最大的王府中,站在高楼凭栏,又望向远处的许多古楼,街道上的百姓,感慨不已。 现在燕云正在经历许多改革,武植只负责安排,很多事情都要手下去做。 武植知道很多地方的变法,要从基层官吏开始管理,这些人管理不好,再好的新法也是白搭。 所以武植出了一系列严格的律法,这里是燕云,武植说了算。 这些基层的官吏若是不配合燕王的新法,武植都要革职查办,严重者直接砍头。 大宋很多官员犯错都没有死刑,但燕云这里有。 武植要的就是强硬手段,震慑改革。 不然没效果,瞎折腾。 这段时间操作下来,燕云在逐渐的正常运转,他也差不多该回去弄其他事了。 很快,武植便是回到了汴京。 回到府邸中后,最高兴的就是李师师,赵福金,庞春梅这些夫人小妾们了。 毕竟武植出去一个月时间。 庞春梅早就想老爷了。 至于赵福金,她初为人妇,也是知道了其中的滋味,尤其是武植身强体壮的,让她无法自拔。 第366章 看到武植回来,赵福金还亲自下厨给武植做了一些好的饭菜。 虽然赵福金不怎么懂厨艺,但做出来的是心意,吃起来还行。 而且,才刚吃完中午饭呢。 庞春梅小声道:“老爷,你过来一下。” “怎么了?”武植不解。 庞春梅脸色红了:“老爷你过来一下嘛。” “好吧!”武植跟着庞春梅走,结果到了庞春梅的房间。 刚关门庞春梅立刻动手动脚起来,在他身上乱抓,武植深吸口气,我擦…… 什么情况? 这金梅的主角之一胆子变大了? 居然敢主动了? 庞春梅看武植没有反抗,居然很快衣服都没了。 武植和她们在一起是没什么架子的,一点也不像是官家老爷,摆出那么多规矩和威严。 他们在一起更多的像是谈情说爱的年轻人。 这还没完,在期间扈三娘似乎知道似的,特意找上门来。 扈三娘本来就比较火辣,敲门之后:“老爷,我能进来吗?” 她知道里面在干啥呢,不过武植也不是没一起过,所以也无所谓:“进来一起!” 庞春梅开门后,扈三娘便走进来。 扈三娘:“春梅,老爷刚回来你就拉房间了?……我也要!” 哎。 忙完之后,武植也是感觉这一天天的,太忙了。 操不完的心啊! 这头刚刚忙活完,李师师也找了上来,这要不是潘金莲快要生产了,恐怕还得更忙。 不过李师师找武植是最近作画让武植来欣赏一下,同时给出一些指点。 但武植知道李师师是什么心思。 开玩笑,经过武植调教和镇压过的,就没有一个不惦记的。 李师师正在作画呢,武植从后直接开始了。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李师师求饶才算是好了。 李师师:“老爷这些天这么忙,又从她们的房间出来,怎么还这么厉害啊!” 武植:“因为我身体好!” 李师师:“老爷的身体真的太好了呢。只是这样下去老爷会不会累坏了,我听说一直频繁对身体不好,虽然现在老爷年轻,但时间长了,我怕……” 李师师此刻安静下来,忽然想到这点。 毕竟老爷只有一个,这么多人哪里受得了啊。 武植笑道:“师师,我还担心你这小身板受不了,你就不用操心我了。老爷身体好着呢。” 李师师点点头,也是…… 总之,武植回来每天都很忙。 当然,对于他来说这都不算事。 这都是他的日常。 此刻。 忙碌完之后,武植在院落中待着。 过过休闲日子,同时规划未来一些新法的想法。 没过多久,这时。 门外小舞忽然拿着一篮子东西过来。 武植:“小舞,你拿的什么啊?” 小舞双手提着东西,似乎还很重,笑道:“老爷您回来了,这是赵三从田里面采的西瓜,还是老爷前几个月中的呢!” “西瓜?”武植一愣:“你是说城外的西瓜?都这么大了?” 武植一看那篮子中的东西,好大的绿色西瓜,遍布了花纹。 “真种出来了,好大的家伙!” 武植之前在城外田地种了一些西瓜,就是等夏天的时候吃,这都是优良种子,种出来的西瓜又大又甜。 武植非常激动。 篮子中有三个大西瓜,小舞提不动,武植拿一个。 赵福金听到动静,从里屋走出:“这是什么啊!” “西瓜!” 武植笑道。 单手拿着一个大西瓜。 “西瓜?”赵福金作为公主,也没见过这种稀罕玩意。 赵福金打量一番:“这是吃的吗?” “当然!小舞你去将她们叫来,顺便拿把刀,咱们一起吃西瓜!” “好!” 小舞立刻进入里院将扈三娘,李师师等人叫了出来。 顺便拿了一把刀。 西瓜切开后,里面都是鲜红的果肉,很多西瓜子,看样子是熟了,有很多水分。 武植咬了一口,真特么甜。 西瓜被切成很多份,三个大西瓜很快就被李师师,赵福金他们吃完了。 “好甜呀,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水果!”李师师惊讶了。 赵福金吐出几颗西瓜籽:“这是哪来的,咱们大宋好像没这东西吧?” 武植:“这是我在田中无意发现的西瓜苗,种植出来的。” “真好吃!” “老爷真厉害啊!” 府邸中的人吃着新鲜的西瓜,着实没尝过这种东西。 其实,唐朝以前西瓜只能在西域见到。到了唐朝后期,西瓜开始在契丹种植。 到了北宋时期,此时女真人也学会了种西瓜,可是宋人还没学会。 别说学,连西瓜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于是每当到了炎炎夏日,宋人只能眼红着金人,契丹人在那吃着西瓜借暑。 北宋灭亡后,女真人占据北方地区,这才使得北方有了西瓜。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奉命前往金国,路过河南开封,写了这么一句诗: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他描绘的是金国风景,开封已属于金国。 到了南宋高宗时期,高宗有次会晤金国使者时,金国为了奖励自己的儿臣国南宋,特意给南宋带来西瓜种子。 就这样西瓜开始在南宋的御花园内试行种植,高宗很有幸的成为南宋国的第一吃瓜人。 当然,金国都没了,自然不存在什么南宋。 现在武植弄来了西瓜,已经吃上了。 不但如此,这西瓜可以全面普及。 也可以用来赚钱,不过赚钱对于武植来说倒是没必要,他现在有很多赚钱渠道,西瓜倒是可以让大宋百姓种植起来,到了炎日夏季的时候可以解暑。 此刻。 武植成了北宋第一批吃瓜的人,武植吃完后,又带着李师师,赵福金,扈三娘她们去了城外的西瓜田地。 现在田并未收回来,所以在汴京武植自己就有很多田。 其中一些种植了西瓜,当他顶着烈日去看的时候,发现田地好多绿色的叶子,扒开看到许多大西瓜一个接着一个排列。 这里有武植安排的瓜农,看到武植后,老伯笑道:“燕王,您这西瓜真是让小人长见识了,我是看着西瓜一天天长都没敢动,刚才您府上的赵三过来给拿了几个回去,小人估摸着也熟了,您尝了没有?” 武植笑道:“嗯,这瓜的确熟了,你们照顾的很好!” “多谢燕王夸奖,您是不知道啊,我看这东西长出来好几天没睡好觉,西瓜太神奇了,居然可以长这么大!” 这里有几个农民都非常兴奋。 毕竟这是他们照顾种出来的,这种稀奇玩意着实让人看不透。 关键这也是燕王弄出来的。 武植很高兴,田地都是饱满的西瓜,这个夏天不愁西瓜吃了。 武植道:“带几个给陛下送去,你们也别愣着了,拿几个自己吃吧!” “这……”几个农民有些不太敢。 武植笑道:“让你们吃就吃!” “多谢燕王!”几个农民这才摘了个,一尝之下,惊呆了,这是真甜啊!…… “老爷,让我去吧!”赵福金笑道:“正好我去看看父皇!” “好!” 武植几个人忙活起来,摘了几个大西瓜,然后和赵福金去了皇宫。 宋徽宗看到这么大绿色果子,好奇道:“燕王,这什么?” “西瓜!”赵福金嘿嘿笑道。 此刻宋徽宗正热的慌,旁边有两个太监扇扇子,看到西瓜后宋徽宗惊道:“这么大水果?” 武植:“刚从田里面摘的,陛下可以尝尝!” 武植让人切开之后,宋徽宗瞪大了眼睛,看到那滴水的红色果肉,尝了一口后,顿时满脸的享受表情。 随后大口啃了起来,在这炎热夏天吃着这种东西,真是解暑啊! 宋徽宗几口吃下去,眼睛都亮了:“这是好东西啊!” 宋徽宗又吃了几丫,忽然感觉这天气也不那么炎热。 实在太好吃了! 宋徽宗:“这是谁种出来的?太神奇了,若是能推广到大宋,让咱这天下的百姓也能吃上西瓜解暑,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啊,朕最近听说好多百姓都中暑了,若是有西瓜肯定会缓和些!” 赵福金:“陛下,这是燕王种出来的呢。” 宋徽宗看向武植:“这也是你弄的?” 武植点点头:“陛下,微臣前些日子无聊发现了一些苗,便试种了,结果就种出了西瓜!这不正天热嘛,刚好吃上!” 宋徽宗非常激动:“朕是越来越不懂你了,你咋什么都会啊?” 宋徽宗双眼充满了不可思议。 你说科考吧,武植是状元。 做诗词吧,好像也没几个人能比。 研究兵器,武植是大宋第一人。 打仗吧,人家直接拿下了辽国,金国。 现在倒好,种田?又弄出了西瓜。他宋徽宗就从来没吃过这种东西。 好像武植这里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弄出来个一二来? 宋徽宗不知道武植咋啥都懂,反正他也不是第一天被武植震惊了,也就是念叨一番,又自己吃上西瓜了。不得不说,这西瓜是真甜啊! 宋徽宗双手捧着西瓜,吃的稀里哗啦的,连西瓜子都全部吞了。 大热天听到这声音就觉得解渴,旁边李彦看的恨不得流口水,眼馋的很,奈何官家不发话,他也不敢吃啊…… 第367章 宋徽宗吃了很多,赶紧招呼武植他们一起:“这些都是你自己种的,有多少?” 武植:“陛下,这样的西瓜可不少,农田里面至少几百个。” 宋徽宗一震:“这么多?燕王能不能给朕留一点,或者卖给朕,朕实在没吃过这么甜的西瓜!” 武植:“既然陛下喜欢,这有何难,全部送给陛下。” 宋徽宗:“诶,这倒是不必,这么多西瓜朕一个人也吃不完,而且这西瓜咱们大宋没有,若是拿出去卖的话肯定很贵重,朕也不要你那么多,拿些也就够了!” 武植农田里面几百个都是少的,毕竟他种了很大一片区域,当真拿去卖的话,的确能卖不少钱。 这种稀有东西,卖给有钱的富商或者是达官贵人,每个西瓜至少也要好几十两的银子,甚至更贵。 不过武植缺钱吗? 他不缺钱。 现在几个人吃着西瓜,李彦刚要拿一个,宋徽宗就抢走了。 实际上,这些西瓜即便拿过来,应该是由试毒的太监来尝试。 毕竟是新东西,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所以宋徽宗不应该是第一个尝,毕竟他是官家,不过宋徽宗因为信任武植和赵福金,听说能吃,他没犹豫直接吃了起来。 开的西瓜统统吃完了。 宋徽宗刚才感觉炎热,不知用什么解暑,此刻吃了西瓜觉得这风也不那么热了。 有一种浑身清凉的感觉。 宋徽宗:“燕王,你总是能给朕惊喜,朕打算在花园也种一些西瓜,想看看这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武植笑道:“这个没问题,我可以让人带一些瓜苗来,就在这里播种!” “好!” 此刻。 几个西瓜被吃完,基本上是赵福金,还有宋徽宗吃的,刚才李彦想要拿一个。 没拿到之后,他也不敢在拿。 李彦有些郁闷。 看着他们吃西瓜,没自己的份。 说到底他就是个太监。 宋徽宗看了一眼李彦:“李彦,你吃啊!” 李彦看着桌子上,毛都没了,还吃个屁啊。 不过李彦笑了笑,说自己不吃。 这时候武植笑道:“李总管。待会我托人送一些到你府上。” 听到这话,李彦一愣,没想到堂堂燕王给自己送西瓜? 这是空话?还是真的? 李彦可是真想吃西瓜啊。 对于李彦,武植知道他是六贼之一,之前杨戬已经被杀了,这小子上位。 毕竟是官家身边的人,武植很多事情都要处理好。 几个西瓜而已,若是李彦能在陛下旁边多说几句好话,他也不亏。 这时宋徽宗道:“燕王,你说这西瓜咱们大量种植后去卖,岂不是可以赚很多钱?” 武植:“是的陛下,如果大规模种植,的确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这是新鲜东西,绝对有市场。” “现在大宋各方面都要花钱,卖西瓜也不是不可以!” 宋徽宗笑道:“西瓜若是拿出去卖,值多少?十金值吗?” “……”武植感慨,官家这是不知民间穷苦啊! 十金对于大宋中上流人倒是不贵,对于普通百姓,那就是要他们的命,根本不可能吃的起。 既然要做大做强,普通百姓的市场才更大。 也更赚钱,所以老百姓的钱还是要考虑实际点。 宋徽宗:“如果卖十金,咱大宋的百姓应该是买得起的!” 在宋朝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很多地方都比较富有,富商多的是,对于他们来说的确不算什么。 可以先做上面的市场,让宋徽宗来吆喝。 他站出来出售皇家西瓜,大宋的官员哪一个敢不给面子? 但这些是富商,官员。要说百姓买的起,那是扯淡,宋徽宗明显生在富贵不知世间穷人的苦。 反正,能赚钱干就完了。 当下一商议,武植决定现在就开始大规模种植,让陛下去卖,能赚一点是一点。 反正多的也吃不完。 对了,农田里面就有好几百个,如果一个卖十金,一千个西瓜就是万金,就是十万两银子啊。 虽然武植的西瓜没这么多,肯定卖不出这么多价格。 不过一想,既然卖给朝臣官员,那就多一点。卖二十金也差不多是万金了。 宋徽宗当拉客的提供平台,武植供货,五五分成! 武植一想:“陛下,咱们将西瓜二十金一个卖给朝臣,如果五五分成,咱们可以一人赚五万金。” “这个主意好!”宋徽宗点点头:“只是都卖了,咱夏天吃什么?” 武植:“陛下放心,给您留一些,足够过这个夏天了!” “嗯,好!”宋徽宗似乎对于赚钱还是比较有兴趣,他只是拉客就能赚一半。 最主要是看西瓜行不行。 宋徽宗:“这样吧,第一批卖的钱朕全部给你,你去大规模种植,以后所有西瓜赚到的钱,朕给你作为扩充军队的补给!” 武植双眼一亮:“陛下!……” 宋徽宗一摆手:“田大宋出,你尽管种植,第一批官员朕给你卖,老百姓的你自己想办法!” “行!”…… 商议好后,武植回去了。 一个新鲜的东西,肯定是有市场的。 当天武植就派人将田地的西瓜摘了。 除了留给官家,武植自家人之外,其余的全部拉到皇宫。 燕王和宋徽宗一起联合起来卖西瓜。 都卖到皇宫去了,也只有这个昏君才敢这么做。 第二天上朝。 宋徽宗以往不是很想上朝,因为上朝除了大事商议的头疼之外,许多小事也是让他很烦恼。 还有一些御史言官,总是会拿宋徽宗的人品,道德出来挑毛病。 他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宋徽宗不太愿意上朝。 但今天,他决定好好坑一下这些人。 武植上朝后,李彦扫视一圈:“诸位大人,可有上奏,无事退朝!” 众人互相看了一圈,现在要说大事,那就是关于燕王改革了,不过事情已定,燕王已经去执行,短时间看不出效果。 知道即便在说什么也阻拦不了,而且蔡京都支持这件事情,可以说是铁板上的事,很多朝臣也没自讨没趣,纷纷闭嘴。 倒是宋徽宗开口道:“今天朕倒是有一件事情,要和诸位爱卿说说!” 第368章 宋徽宗:“昨天燕王给朕送了一些西瓜,朕觉得甚好!所以想给诸位朝臣尝尝!” “西瓜?” “是什么?” 许多朝臣根本不懂。 就看到有人抬上来一些西瓜。 蔡京看了一眼那绿色的大东西,有些好奇。 李彦则是讲解了西瓜的作用。 众人才明白这是解暑的水果。 只是比较大而已。 宋徽宗:“这是前段时间燕王无意发现的瓜苗种植出来的西瓜!可以解渴。” 蔡京打量之后有些惊讶,从未见过这么大水果,他惊道:“陛下,咱们大宋以前从未有这样的西瓜啊!” 蔡京眼珠一转,立刻道:“陛下,现在正是炎热的夏季,却是忽然出现了这种解渴的西瓜,微臣以为这是上天赐给大宋的祥瑞,代表我们大宋土地来年收获兴旺,也意味着大宋必将成为最繁荣的强国,传递千秋万代!” 听到这话,武植觉得这蔡京拍马屁还真是时时刻刻。 一个西瓜都能扯出千秋万代来。 在场的朝臣们都纷纷议论,虽然他们带着帽子脑袋歪着很容易看出来,当初宋朝太祖做的这种帽子也是为了防止他们这样私下交流,可如今谁也没将这规矩当回事,整个大殿都在议论西瓜的事。 “炎日的夏天,大宋却忽然出现了西瓜,还是燕王发现,这正是上苍借助燕王的手将这祥瑞传递给天下的百姓,让大宋的百姓能度过夏季,不至于热死人。也预示着陛下治理下大宋会更繁荣。” “这是好事情啊陛下!” 蔡京虽然不知道宋徽宗拿这些西瓜干什么,总之说好的就行了。 还顺带说了武植。 蔡京有把柄在武植手中,他不敢放肆,甚至还要进行一些讨好。 “如今炎热之际,出现西瓜绝对是天降祥瑞,天佑大宋!” 蔡京一番激情慷慨。 宋徽宗点点头:“蔡大人说的很有道理,朕也是这么想的。” 武植暗笑蔡京真能啊。 这西瓜是他种出来的,到了蔡京口里就是祥瑞了。 不过西瓜若是普及开来的确对大宋百姓炎热季节有很大的作用。 这东西本来就是降暑的。 而且是不二之选。 如今大宋有了西瓜,还真是好事情。 但这祥瑞什么的实际上都是大臣为了讨好官家说的话,但没人不喜欢听好话。 宋徽宗立刻道:“蔡大人说的对,西瓜可以造福百姓,所以朕有一个主意,既然大宋出了这种西瓜可以降暑,为了更好的造福百姓。 朕觉得可以将第一批的西瓜给诸位品尝,只有诸位朝臣得到了上天的祥瑞才能更好的为大宋做事,为百姓做事。今日,这是你们的,大家一起吃!” “燕王,这西瓜你带了多少?” 宋徽宗问道。 武植笑道:“陛下,微臣已经让人去搬运了,足够诸位大臣吃个饱!” “好!”宋徽宗点点头:“那就呈上来,让所有大臣享受一下上天的福泽!” 诸位朝臣一听,这太好了! 免费的西瓜? 还是新鲜从未见过的品种? 不少大臣们都是眼光发亮,这感情好,今天上朝,先白吃西瓜? “陛下所言甚是,这种天降福瑞的东西,大家应该都品尝才是!” “陛下圣明啊!” 许多朝臣都想要吃西瓜了,这时候有人开始挑着一筐筐西瓜上来大殿。 每一框里面装了五六个大西瓜,那绿皮西瓜遍布了纹路,看起来非常厚实。 让人想要切开品尝一下。 宋徽宗:“来,谁想吃的,都上来!” 宋徽宗让人去切开。 “蔡京,你第一个吃!”宋徽宗笑道。 蔡京第一个站出来,看到切开的红色西瓜,还真是让人眼馋。 “多谢陛下圣恩!”蔡京在众人目光期待中,也忍不住开始抱着一块咬了一口。 嗤…… 在口中咀嚼。 蔡京顿时双眼发亮:“陛下,甜,太甜了,这西瓜味道好啊!” 蔡京低着头继续吃。 旁边朝臣都看的眼热。 “大家也不要光看着了,都吃吧!” “多谢陛下!” 许多朝臣每个人都吃了一点。 一些朝臣连皮和子都给全部吃了。 看到一些朝臣抱着瓜皮啃,武植觉得好笑。 其实这瓜皮是可以吃,但一般都不吃这东西。 只是西瓜太稀有了,导致一些朝臣连皮也吃。 反正免费的,不吃白不吃。 一位朝臣:“别说,西瓜味道的确好!” “是啊,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 “还想吃啊!” 众人你一个我一个,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吃瓜大会。 还有朝臣看到一些小瓜,问道:“这小瓜是熟的吗?” “切开看不就知道了!” 武植笑道:“这瓜每一个都是熟的,保熟!” 众人继续吃了不少。 很快武植带来的瓜都吃完了。 不过还有一部分在武植田里面,即便如此这些他们已经吃的不少了。 宋徽宗在座椅上看着这些朝臣们狼吞虎咽,则是笑着。 吃过瓜的人都觉得味道很不错。 不过就在他们吃完拍拍肚子,一脸满足的时候,宋徽宗在上面道:“诸位爱卿,吃的可好?” “陛下,这瓜微臣觉得很甜,果然是天降祥瑞,真是好瓜啊!” “是啊陛下,今天咱们可是托了陛下的福了!” “呵呵!”宋徽宗:“这些可不是朕种出来的,是燕王种的。但要说天降福瑞嘛,倒也如此,往年夏天哪会有这种东西。如今这西瓜味道好又解渴,的确值得推广,这也是天降福瑞,给天下百姓解渴啊!” “不过!”宋徽宗话锋一转:“这福瑞乃是天降大宋的,咱们君臣都给吃完了,天下百姓怎么办?” “民以食为天,想来,这是上天赐给百姓的,咱们却自己瓜分了,恐怕有点对不起上天的祥瑞啊!” 什么意思? 众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 听宋徽宗的意思,他们吃完了,天下百姓没了,这事没完啊! 蔡京一听,就知道宋徽宗什么意思:“陛下,这西瓜是降临大宋,给予天下人的,咱们却都吃完了,陛下……可是要供天?” 第369章 宋徽宗:“不错,朕要供天,感谢上苍赐予了这甘露西瓜,但这其他朝臣是否供天……” 众人听到这话,就知道被坑了。 搞了半天,这西瓜是要钱的。 宋徽宗的意思,不是摆明了要钱吗? 草! 诸位朝臣内心感觉有些无语。 说好了赐给诸位朝臣免费吃的,现在倒好,要钱? 官家多少有点不要脸啊! 不过宋徽宗是何人,要脸干什么? 他在帮武植卖西瓜,若是不这样朝臣未必会买,但你们吃都吃了能不给钱? 武植:“这西瓜是上天降临下来的东西,即便不是,吃东西也得给钱吧?我这西瓜可是种植了好几个月,你们都是第一批吃瓜的人,总不能白吃吧?” 武植笑着说的这段话。 诸位朝臣更是明白了。 武植又道:“既然刚才大家说是祥瑞,吃了祥瑞的人都要拿出钱来供养上天,否则祥瑞白吃,上天万一怪罪下来,降祸于大宋,谁担当的起?” 这! 武植的话,让众人感觉燕王更不要脸啊! 他们怎么感觉这都是燕王弄出来坑钱的? 这时候武植笑道:“其实也没多少,每个人二十金吧,也就两百两!” 斯…… 全场朝臣脸色大变。 一个西瓜两百两,我特么…… 这是将他们当成猪在宰啊? 蔡京也是脸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风骚情人
镇妖博物馆
篮坛大亨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