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和价钱,信白,你帮我看看这些大概值多少?” 这些首饰是去年在漳县,撷芳园宴会上,秋华年从白彦文手里敲诈来的。 因为当时还不清楚背后的利害关系,秋华年一直没有出手变现。 现在钦差赵田宇都被抄家收押了,秋华年终于能拿出它们换钱了。 苏信白大致翻了翻,他也没有比秋华年了解太多。 “大多是银的和鎏金的,有几个上面的珍珠品相还不错,最贵的应当是这支累丝镶宝牡丹簪。我带回去帮你问问懂的人。” 秋华年道,“没什么问题的话,顺便卖了吧,换来的钱我办一个小宴。” 苏信白叮嘱,“这是你第一次以乡君的身份办宴,邀请哪些人,宴会上怎么安排都要想好。可惜我也不太擅长这个。” 新的身份带来了新的技能需求,秋华年点头,“还有些时日,不着急,我慢慢摸索一番。” 说到办宴,自然就要买人了。 苏信白告诉秋华年,虽然私牙手里也有不错的下人,但有可能来历不明,而且没有办事经验。 秋华年现在有资格去官牙买人,最好还是买官牙的,挑那种从罪官家里抄出来的,经验丰富的下人,而且按家按亲的一起买,别买孤仆,这样才治得住。 秋华年受教,挑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先去领了自己的月俸,然后找上官牙说明需求。 官牙的管事给秋华年行礼请安。 “乡君来的正是时候,这个月打南边和西边送来了好几波人,还没被挑完呢,我给乡君推荐几个。” 抄家被收走的下人和被没为奴籍的人,通常不会在本地附近处理,官牙会把他们按小家打散,送到远处发卖,让他们彻底翻不出水花来。 秋华年的要求简单,要一个厨艺好的,一个会赶车的,最好还会些女红,其余的便没了。 官牙的管事很快就想到合适的,“我们这里有一对刚过五十的夫妻,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孙女,之前是在南边某府的通判府上的,通判犯事被抄家,他们也被收官了。” “女人之前是在厨房里干活的,女红也会一些,男人是喂马的,自然会赶车。那小孙女也能干活,乡君家如果有年纪小的主子的话,可以先用着。” 官牙的管事对这些下人的情况如数家珍。 “怎么只有老夫妻和孙女?他们家其他人呢?” “他家儿子没等到抄家就死了,儿媳有几分姿色,被专门划到其他地方卖去了,怕是隔了十万八千里呢。” 管事见秋华年不说话,忖度着意思说,“那小丫头今年十二,长相不随亲娘,十分普通,人也老实听话,乡君不必担心。” 有的人挑下人专挑好看的,有的人却只要容貌普通的,管事见得多了。 秋华年当然不是担心这个,他在心里叹了口气,“你带我去瞧瞧吧。” 管事笑着应声,弯腰在前面引路。 这三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也没个特别擅长的手艺,要买还只能买一家子,其实并不好卖。 不过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对秋华年来说,这三人已经够用了。 官牙后院盖了几长排低矮的排房,里面一应是大通铺,等待售卖的下人们按小家庭住在一起。 毕竟是要卖了赚钱的,官牙的人没有刻意磋磨他们,里面的下人们都还算衣衫整洁,脸色健康,但神情具是惶恐不安。 管事领着秋华年过来,站在院中,所有人都规矩的低下头,忍不住偷偷瞄秋华年。 见秋华年年轻面善,不像那种爱折磨人的主子,许多人都祈祷他能把自己一家买走,别继续挤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吃苦。 如果一直卖不出去,官牙也不会养闲人,谁知最后会落个什么下场。 角落里一个形单影只的年轻姑娘咬了咬牙,漂亮的眼睛微微眯起,有些意动。 这个哥儿这么年轻,自己出来买人,肯定是已经成家了。他家男人年纪也不会大,只要能进去,总有办法往上爬,只怕这哥儿有些心计,不愿意买漂亮的丫鬟回去…… 她掐着辛苦留住的葱长的红指甲,犹豫要不要拼一把。 走神的时间有些长,被人从背后拍了一下。 “皂儿,管事让我们各自去干活呢,你愣在这里干什么?” 管事洞察般的目光已经看过来,皂儿咬碎一口银牙,只能转身离开。 太可惜了,如果今日这个哥儿的男人陪他一起来,她就能找个法子摔一跤扭一下,扑进怀里勾引对方带他走了。 下一次再有主家来挑下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她曾经可是像副小姐一样,从小陪着过去的主家小姐享福的,何曾住过这样腌臜的地方! 都怪那个人面兽心的宋太太,表面上慈悲心肠放她走,实际不过是演个戏让迟清荷宽心,转头就给县衙送了帖子告她偷盗主家财物,她去县衙消奴藉,被逮了个正着。 她被官牙收了后,运到西边去卖,好不容易爬上了小妾的位置,又得罪了正房夫人,被重新送回官牙,兜兜转转带回了襄平府。 皂儿长长的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 回到襄平府,这万里挑一的几率,何尝不是天意?如果有朝一日她能发达,绝对不会放过害自己沦落至此的宋太太和迟清荷! …… 秋华年没有亲眼见过皂儿,自然没认出这个当初为了自己能回家,教唆小姐迟清荷投河自杀的丫鬟。 他的目光放在被管事带来的那爷孙三口身上。 三人大抵知道自己不好卖,都有些忐忑,脸上堆着小心翼翼的笑容,祈祷能入秋华年的眼。 秋华年温声问了他们都会什么,与管事说的大差不差。 三人的脾气都很温驯,看手脚和身形,是常勤快干活的样子。 秋华年问管事价钱,三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小姑娘转身拉奶奶的手,年长的女人赶紧示意她继续站好。 “老的这两个一个二两,小的是三两,若是一家全带走,便宜个五钱,六两五钱银子就可以了。” 不是青壮劳力,不是美人坯子,也没有特别的手艺,一个人不值一亩好地。 秋华年沉默不语,从刚领的月俸中取出六两五钱银子,签了文书,拿过三人的身契,带着三个人回了自家宅子。 已经买了人,那巧婆子和周老汉就不用了,秋华年给他们结了月钱,周老汉干了不到一个月,也按一月的算了。 新来的三个下人见秋华年
相关推荐:
皇嫂
朝朝暮暮
恶女嫁三夫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蚊子血
先婚后爱
病娇黑匣子
爸爸,我要嫁给你
九品道士
凡人之紫霄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