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到处都是明亮的,仿佛能驱散人心头的阴云。 洛婵有些怔怔地看着那碧色如洗的天空,一双燕子掠过,敛翅落在了屋梁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檐下也跟着传来了一阵叽喳轻鸣,几只圆乎乎的小脑袋争先恐后地从巢里探出来,长大了鸟喙,等着父母投喂。 不远处,一只老母鸡咕咕叫着从后院转过了,一群嫩黄色的小团子在它身边扑扇着翅膀,唧唧咋咋地叫着,声音清脆活泼,给这方小小的院子添了许多的热闹,恰在这时,灶房里传来了一阵菜饭的香气,洛婵回过头去,只见迟长青端了一个陶碗走出来,见她坐在那里,便道:“醒了?” 洛婵点点头,他用筷子从碗里夹了一块菜,递过来道:“尝尝?” 洛婵看了看那块玉白色的菜,顺从地吃下去,顿时蹙起眉头,鼻子轻皱,好酸! 见她这般神态,迟长青顿时大笑起来,还笑吟吟道:“好吃么?” 洛婵摇头,拉过他的手写:酸。 迟长青道:“这酸笋才刚腌好,我还没尝,有多酸?” 洛婵指了指他手里的碗,示意他自己尝,迟长青却道:“我不想尝这个。” 他说着,按住洛婵亲了一口,笑道:“哪里酸了?这明明是甜的。” 第88章 但是无论如何,都会慢慢…… 眨眼间, 四月便悄无声息没了影, 再回过神时已是五月了, 院里的桃树枝叶变得葱郁起来, 村里的槐花开落,檐下的小燕子们也能跟着父母离巢觅食了。 院子里, 少女坐在树荫下, 手里正拿着针线一针一针地绣着花,清风徐徐吹拂而过,将婆娑的树影投落在她身上,光与影明灭不定, 安宁静谧。 当最后一针绣完时, 她低头咬断了绣线,将布料从绷子上拆下来, 仔细展开,上面是一丛郁郁青竹,枝叶清瘦, 韵味十足, 大将军的衣裳终于要做好了。 洛婵心里有些高兴,举起衣裳左右看看, 检查哪里还没有完成的地方, 正在这时,院门被叩响了,她转头看去,却是迟柏媳妇来了, 笑着招呼道:“阿婵。” 洛婵连忙放下衣裳请她坐下,迟柏媳妇道了谢,这才坐下来,看着绣架上放着的衣裳,笑吟吟道:“你给长青的衣裳做好了?” 洛婵点点头,迟柏媳妇摸了摸那绣花,夸道:“绣得真好,哎,我同你学了这么些日子的刺绣,也比不了你的手艺。” 洛婵抿着唇,笑容羞涩,连连摆手,迟柏媳妇赞不绝口,夸了好一会,才又道:“我今日来还有一桩事情,这阵子多亏了你教我绣花,早上大柏去了城里,那布庄的掌柜看了我绣好的花样啊,当即就给了工钱,还说以后也要我继续绣。” 她说着,拉住洛婵的手,诚恳道:“这次还真是要谢谢你,若不是你教我绣花,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虎子一个月吃药就要用掉一千二百钱,这两年为了给他治病,都要掏空家底了,阿爷还卖了两块地,我甚至想过不给他治了,活着实在是太难了……” 大概是因为心酸感慨,迟柏媳妇突然红了眼圈,又勉强挤出一个笑,道:“我同你说这些做什么,没的扫了你的兴致,主要是我心里高兴,实在高兴,以后又能继续绣花赚钱了,阿婵,你是个好人,以后一定会有好报的。” 洛婵不知她竟这样难,也不知如何安慰,只是回握住她的手,以示安抚,然后又从旁边拿起笔来写了几句话,递给她看:人活着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难处,但是无论如何,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一想起从此见不到爹爹娘亲了,心里就会难过,可是即便再难过,日子总是要过下去,柏嫂嫂,你也很好,以后也会很好的。 迟柏媳妇看了,用力点点头,揩了一把眼角渗出的泪,又带着怜悯之意问道:“你阿爹阿娘都过世了么?那你不是只剩下一个人了?” 洛婵点点头,又摇摇头,继续写:有两个哥哥,我还有我的夫君。 迟柏媳妇唏嘘不已,又庆幸道:“女儿家嫁了人,若是没有娘家撑腰的话,就容易吃亏,不过好在你运气好,长青是个好的,对你也是百般的好,以后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她说完,又问:“你那两个哥哥呢?你老家在哪里?好像从没听你提起过。” 洛婵犹豫了一下,提笔答道:老家是在京师,哥哥也在那里,我再过一阵子就回去看他们。 迟柏媳妇读完,笑道:“原来你竟也是皇城来的,我早就觉得你与咱们这的人不一样了,乡下的泥巴里哪能养出你这样的人物。” 洛婵被她夸得红了脸,羞涩一笑,迟柏媳妇又道:“你嫁了这么远,自家兄弟还是要多多往来,毕竟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有什么事情他们也能帮你做主,回去看看也好。” 她又热络道:“可要带些什么礼回去?我家里倒也有些土产,笋子鸡蛋什么的,都是自家的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带回去也是一番心意,你要什么只管与我说,我给你拿上。” 洛婵连连摆手,示意
相关推荐:
莫求仙缘
深陷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一梦三四年
和徐医生闪婚后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毒瘤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