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通脉尽头门槛的张行正在家里堂屋廊下与李定研究《易筋经》,扯到中午的时候,秦宝和月娘打着伞从外面买米买菜回来,而月娘一进来第一句话就有些让张行懵住了。 “涨了多少?”回过神后,张行蹙眉来问。 “据说都涨过十文了,我们在坊内买的,知道咱们家是当官的,只要了八文……”月娘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箩筐拎入了厨房。 “其实不光是米,其他的油盐酱醋茶,还有肉,还有布什么的,全都涨了。”秦宝闷声接口,然后也放下伞单手将一大袋米送入厨房。 “但是鸡蛋没涨价。”从厨房出来的月娘溜达的廊下,迫不及待的补充道。“鱼也没涨价,柴火也没涨价,昨天送柴的那大爷刚来送了半车柴和半车草料……”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听到这里,张行恍然大悟。“这是开店的商家被勒索了,迫不及待想回钱,所以自发涨价,而鸡蛋一般是农户自家的,鱼是渔夫打来的,柴是樵夫自己砍得,根本没被集中勒索……我确实是有些糊涂,还以为这事只会止步与商户,却忘了官差固然会勒索商户,可商户却也知道会转嫁给所有人。” “确实。”月娘赶紧点头。“那些涨价的都在私底下骂净街虎、金吾卫和县里的差役,说他们没完没了刮地皮,架势像是要吃人……街上有人不想给,直接被金吾卫带到刑部大牢去了。” “老百姓这一波有点难受了。”李定喟然以对。 张行面无表情,一生不吭。 “为什么没人管?” 跟着从厨房出来的秦宝似乎有些难以理解。“我知道这事会收不住,知道那群人会勒索商户,但是上头为什么不管?” 张行怔了一怔,终于反问回来:“上头为什么要管?” 秦宝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们两个……”李定终于失笑,却又看向站在了雨水中的秦宝。“秦二郎,你想让谁,管什么?” “上头的宰执们、尚书们,管下面的官差肆意勒索。”秦宝立在雨水中,愤愤难平。“那些官差几乎是当街劫掠……净街虎劫一遍,金吾卫和县衙官差再劫一遍,不光是给自己凑金银,还要给同事凑,给整个衙门凑……我路上遇到熟人,他告诉我,不光是北衙已经准备要给金吾卫摊派了,连靖安台都要再给净街虎摊派,让他们到街上‘帮忙兑换’金银!我去到店里,便是坊内的熟店熟人,看到我的白绶,个个小心翼翼说话,生怕得罪了我!走在街上,更是被人当成贼人一样躲闪。” “秦二哥今天走路上被人啐了。”月娘不失时机的在旁补充。“那人以为下雨秦二哥没看到,其实是秦二哥假装没看到……我都看见了。” 堂屋前一时沉默了片刻,主要倾诉对象张行并没有吭声。 随即,略显尴尬的李定顿了一下,到底是顶着黑眼圈接上了这个话题:“其实据我所知,六部和诸寺监也在找法子,都是在摊派……刑部、工部不说了,平素就有门路,兵部就准备让各地驻军找法子,吏部和民部也准备让地方上帮忙……也就是礼部尴尬了些,据说为这事礼部内中已经闹了好多场了,甚至可能让官仆赎买的价格翻倍。” 好嘛,都勒索到官仆了。 “尚书、侍郎们都不知道吗?”秦宝愣了许久,都没有从雨水中走上来的意思,直接继续在小雨中发问。 而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张行总觉得他声音有点打颤。 “肯定知道。”李定干笑躲闪道。 “那为什么不管呢?”秦宝追问不及。 “因为……”李定愈发尴尬,干脆看向了张行。 “首先是难查。”张行无奈接过话来,努力解释。“这是诏令,是官方文书,必然有他正大光明的地方……你查下来,不许勒索,那好,官吏们家里委实没有金银,就是兑换,找商人官价兑换……商人不愿意按照官价兑,到底是谁犯法?所以怎么查?” 秦宝登时有些喘气发粗。 “其次,是没法查。”张行继续认真讲道。“这事,是上头的诏令和下面的利市,还有中间的和光同尘……你查了,对上头来说就是对抗诏令和旨意,就是反对圣人和南衙;对下面来说,就是拦着大家发财;对中间来说,就是你一??人沽名钓誉,让其他同等级的同列们平白担上沆瀣一气的名头……所以为什么要查?” 秦宝摆摆手,一声不吭,转回自己的偏院去了,甚至都没有去后面看自己的斑点豹子。 月娘明似乎也意识到气氛的不对,她吐了下舌头,然后跑去对面侧院看书了。 “为什么跟秦二郎说这么透彻?”两人一走,李定便低声来问。“他毕竟年轻,懂太多容易伤心伤身。” “怎么说也是个挂印绶的了,总该晓得一些事情才对……”张行摇头以对。“没人告诉他,他还以为这朝廷是讲道理的呢。” “问题就在这里。”李定苦笑道。“秦二郎是个老实孩子,一心一意要出人头地的,出人头地自然是要在朝廷里当大官,可朝廷要是个不讲道理,他要怎么办呢?这不是难为他吗?” “迟早要想这个问题。”张行目光灼灼。“都要想的,他迟早要过这个槛……包括这个不讲道理的根子在哪里,他都要想的。” 李定收起笑意,顶着黑眼圈认真来问:“你想过了吗?” “想过了。”张行坦诚至极,却又立即反问。“你想过了吗?” “我想的可能跟你想的方向不太一样。”李定有些扭捏答道。“不像你心怀天下的,我是有点功利和小家子气……” “什么时候想的?”张行追问不及。 “伍家被造反的时候。”李定叹气道。 张行还要再追问。 但是李定似乎早就料到一般,直接主动说道:“伍惊风去南阳落草是我的建议……我跟他说,你越是想报仇,越要留有用之身,还要把修为提上去,还要在民间、江湖、朝堂上留下点名声,让朝堂上的人害怕你,江湖上敬仰你,民间觉得你是个好人……这样,才能等到天时,等到时机来的那一天,才有机会把自己才能发挥出来。” 张行想了一想,点点头:“他倒是挺听话。” “他这人就这个好处,但说不得也是个坏处……太容易听人话了。”李定略显感慨。“我怕他将来会坏在这上面。” “确实有点浑,容易被忽悠。”张行也表达了一定赞同,顺便看向了对方的黑眼圈。“所以,万一有一条朝廷不讲理到你自己头上了,你的方案就是跟伍惊风一样?” 李定没有将自己的黑眼圈展示给对方,而是扭头看向了渐渐变大的雨水:“其实,我现在留在朝廷里不也一样嘛……等着呗。” “等着为大魏效力?”张行失笑道。“要是过两三年,你忽然转运,直接一任郡丞,再转郡守、将军,眼瞅着四十岁前能混到当朝大将、上柱国,说不得能够亲自指挥平定东夷、妖岛和巫族,是不是便要死心塌地为朝廷尽力了?” “留些面子。”李定不失时机的捂住鼻子,好像很尴尬的样子。“我这个族中局面……只要朝廷不主动找茬,总不能主动去造反吧?平白让陇西李氏为我一人绝了吗?” 张行似笑非笑。 而李定也是个体面的,始终没有问对方,“想过了”之后,又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就这样,雨势时缓时急,往后两三日内,物价飞涨,并且终于卷了回来――因为米面油茶等基础性物资的涨价,反过来带动了柴火、草料、鱼蛋以及一般***工作的价格。 最终就是全城一起涨价。 这一次,张行什么都没做,白有思也没有向张行讨主意,他们都清楚,事情源头在紫微宫,而紫微宫根本不是此刻的他们能动的,又或者说,白有思已经尽力尝试去阻止了,而张行也确保了伏龙卫能置身事外。 这些日子,白有思在研究什么古书、典籍,而且还申请过上琅琊阁三层,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弃武从文,明年跟阎庆一起考个进士。至于张行,他的注意力基本放在修行上,很多天前就已经进入第十二条正脉的张三郎正在努力锻炼和冲脉,以图早日突破最难熬的十二正脉阶段,进入更为灵活多变、效用更广的奇经八脉阶段。 然后去窥探一下,所谓任督二脉到底意味着什么。 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他愈发恨自己修为不足……真要是到了凝丹期,大不了大不了爷不伺候了嘛! 带着这种心思,如今的张副常检做梦都在想着突破,就连去南衙轮班上岗,为张含张相公做守卫,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可偏偏最后一条正脉委实艰辛。 当然了,人家张含张相公其实也已经不需要伏龙卫跟着他才能进入议事堂了,南衙的其他相公们虽然还是很冷淡,也不是一开始连话都不说的地步了……伏龙卫如今也只是守在议事堂外和张含的公房外,充当一种更高级的金吾卫罢了,也确实没啥可在意的。 人心懈怠,莫过于此。 “民部那里什么时候能把金银凑齐?” 这一日雨水依旧,张行正站在议事堂门外廊下看雨,虽然没有回头,但只听声音便是知道白横秋在说话。 “无所谓什么时候能凑齐。”张含的声音旋即在身后响起。“可以边修边凑……关键是设计方案和总构,本相的意思是,若方案得以通过,即刻开工。” “倒也不是不行。”停了半晌,方才有人出声,却似乎是首相苏巍在说话。“我觉得可以让北衙的人接手通天塔了。” “自然可以,但我有一些话要说在前头。”还是白横秋的声音。“通天塔非同小可,所以我们工部来修的时候,是精益求精的,只用一万人工,小心又小心,以至于现在才起了四层……北衙那里要拿走可以,但应该让我们
相关推荐: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毒瘤
他是斯文糙汉
地狱边境(H)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