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其烦,周家早就想换个邻居了。 周守素也早就打过算盘―― 谢�E虽狠,郑獬却也不是草包,想要拿下陇右,总得耗去许多精力。到时候,即便战事上尘埃落定,谢�E想要在激战后稳定陇右民心,从朝廷那里拿到节度之权,名正言顺的占据陇右,也不是易事。若朝廷问罪起来,彼此内耗,他还能坐山观虎斗。 却未料,河东大军势如破竹。 非但在数月间拿下陇右,抚民安城之事上也颇擅长,竟令陇右未再生事。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朝廷居然许了节度之权! 不问擅自调兵之罪,竟拱手奉上职权! 这消息递回剑南时,几乎令周守素瞠目结舌,没想到谢�E的强硬手段出乎意料,朝廷的卑躬屈膝也超乎想象。 但事已至此,早就无从挽回。 周守素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止一次的跟儿子抱怨当初与谢�E联手的失策。 大约也是为此,周希远铁了心要拿下阿嫣,试图留下一枚周家牵制河东的棋子。却未料,谢�E此人非但手腕强硬,善于用兵,更是气焰嚣张胆量泼天,不止在周希逸兄弟俩的眼皮子底下救走了阿嫣,还反手设套捉走了周希远。 周家诸子中,长子的能耐还算佼佼。 他在自家地盘接连失手,落到谢�E的手里,着实令周守素大为震惊,数夜难眠。 从前的心气,也就此磨去大半。 周守素即便是个傻子,也知道谢�E既能在剑南肆意行事,闯破鹰愁关、掳走周希远,若他日真的翻脸结怨,谢家挥兵而来,剑南未必能够抵挡。且谢�E又在信中挑明了两手打算,他若当真不顾父子人伦,舍了长子性命,剑南的许多机要之事,大约也要被严刑逼供出来。 该如何选,不言而明。 他这趟亲自过来,便是为了和谈,愿以剑南半年之赋税,换谢�E留下周希远的性命,扣为质子,往后不再生事。 谢�E趁机敲诈,要了一年赋税。 以剑南赋税之富庶,这无异于狮子大张口,周守素起初不肯,连着谈了三天,才算松口答应。 谢�E收获颇丰,遂启程回魏州。 一路疾驰,寒冬将尽。 抵达魏州城的那日,正逢天气晴好,乌金高照,在腊月将尽的年终岁尾里,透露出些新春临近的暖意。 周希远和陆恪的车马留在后面。 谢�E只带了徐曜和几名来迎的王府侍卫随行。 阿嫣亦在身侧。 且夫妻俩并非各乘一骑,而是谢�E将她拥在怀里,共乘他那匹久经沙场的坐骑入城。 年关将近,满城都在准备过节。 街市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谢�E腰悬长剑玉冠束发,一身墨色织金的斗篷铺散,衬着那匹高头大马,极是威风凛凛。 他的怀里,阿嫣笑意婉转。 渐而温暖的日头照在她的脸上,极为盛丽的容色,似牡丹初绽,亦如蓬莱宫中拥出的神仙。 那一日,魏州满城皆知王爷携妻而归。 传闻中铁石心肠的男人将她搂在怀里,唇边噙着温和笑意。而那位大名鼎鼎的王妃楚氏,则泰然靠在他身上,姿容高华,千娇百媚。 第102章 惊喜 王府门前, 武氏亲自来迎。 自打阿嫣被陈半千设计掳走之后,她就没怎么睡过安生觉,生怕两个孩子在剑南出事。 好在如今一切无恙。 今日恰逢小年, 各家各户忙着扫尘祭灶, 有心急的孩子已经偷偷拿了爆竹, 在巷口点着玩儿。往年这时候, 王府里也极为忙碌,不过今年因有谢瑁的丧事,不宜太张灯结彩的太过热闹,加之局势渐乱,便没打算在年节设宴。 不过年总是要过的,武氏帮着操心军政之余, 将诸事打点妥当, 又让人给府邸内外换了簇新的灯笼。 此刻暖风拂过,宫灯轻摇。 谢�E在府门前勒马,门房赶来行礼迎接。武氏和谢淑、谢奕母子原本在厅里坐着喝茶, 听见动静迎出来,恰见谢�E翻身下马,将阿嫣抱了下来。他原就生得身姿颀长, 斗篷摇动间抱起阿嫣, 姿势熟稔之极,在阿嫣站稳时还不忘帮她打理衣裳。 这做派于阿嫣是司空见惯,在旁人而言,却能窥出谢�E这两年的悄然转变。 武氏大为欣慰,谢淑亦抿唇轻笑。 阿嫣瞧着暌违甚久的面容,觉出婆母和小姑子的牵挂,瞧着小侄儿蹬蹬跑过来的模样, 心底亦涌起浓浓的欣悦。 岁月辗转,曾经被视为龙潭虎穴、只想拿了和离书告别的府邸,如今已悄然成了归处,成为她的新家。 阿嫣望着熟悉的匾额,笑意漫起。 她快步上前,朝婆母见礼问候,觑向谢淑时,少女的眉目间已不是初遭变故的黯然,不由放心了些。而小谢奕站在腿边,那声甜甜的“婶婶”听得人心都能化了。忍不住抱着他掂了掂,笑道:“奕儿长得真快,都快抱不动了。” “祖母说,过年要长这么高!”谢奕往脑袋上方比了比,语气不无得意,“祖母院里的灯笼还是我挂的呢。” 说话间跳跳蹿蹿,想去够府门的灯笼。 一看就是玩得意犹未尽。 阿嫣瞧着莞尔,便听武氏笑道:“好了,快进去吧。你们这趟绕得太远,府里都担心坏了。近来你祖母喝了药嗜睡,晌午不好去打搅,咱们先去用了饭,再去给她报平安。” 说话间,众人进了内院花厅,仆妇迅速摆饭。 玉露和卢嬷嬷也来了,只是碍于身份不好到府门前去,在花厅里焦灼等着。 见阿嫣安然归来,毫发无损,两人眼里都快高兴出泪花儿来了,又不敢在人前失态,只噙着笑殷勤伺候。 饭毕,谢奕母子和谢淑各自回院,武氏则屏退仆从,带着夫妻俩进了旁边暖阁。 窗畔腊梅盛放,屋里炭火暖热。 这趟入蜀的曲折与收获,谢�E早已遣人递信于武氏,好叫她和贾恂等人安心。武氏纵知其中凶险,瞧着夫妻俩都已无恙归来,自不会多说什么,瞧着阿嫣气色虽佳,脸蛋却比走前消瘦了些,心疼得很,只问她可曾受委屈,路途颠簸后要不要请医调理。 阿嫣只说无妨,身体亦无大碍。 末了,谢�E又道:“魏州这边没张扬吧?” “这种事谁敢张扬。”武氏最怕的就是谢�E不在而后方生乱,当日与陆恪搜捕陈半千时,就已压着风声,对外只说王妃身体不适,仓促回府调养。等谢�E折道剑南,只派徐寂携书回来后,愈发提心吊胆,半点风声都没泄露,只跟贾恂、谢巍和陆恪透露内情,旁人一概不知。 至于裴家人,原就酿成大错生怕获罪,得了武氏吩咐后,更不敢多说只字片语。 随后,陆恪奔赴陇右准备接应谢�E。 她和谢巍则坐镇后方。 “阿嫣许久没露面,难免有人问起,我也说有要事去办,没人敢打探。不过你们既在岷州露了面,且调的人手不少,日子长了终归瞒不住。”武氏不在乎虚名,但自家王妃被人设计掳走,传出去终归引人恐慌。 谢�E却已想好了由头。 “事情瞒不住,背后缘故却没人知道。”他徐徐斟茶,给婆媳俩各分一杯,眉宇间已恢复惯常的沉着威仪,“魏津一称帝,明眼人都能看出日后的局势。皇帝昏聩、失尽民心,谢家自不能坐以待毙。剑南与我比邻且心怀鬼胎,大举用兵前,须及早除去隐患。” “所以――”武氏微怔。 阿嫣笑而提醒,“所以捉了周希远。” 这两者一串,武氏顿时恍然。 “所以阿嫣不是被捉走,而是以身为饵!”武氏领会谢�E的打算后,顿时抚掌大笑起来,“陈半千与剑南合谋,欲挟持王妃,咱们将计就计,让周希远误以为诡计得逞,亲自来迎。趁他得意忘形,掉以轻心的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反手将他劫来!” “而后以周希远为质,换剑南丰厚赋税,拱手称臣,早早的摆平隐患。” 这般解释倒是颇合情理的。 否则,谁能相信谢�E单枪匹马闯进剑南,仅凭为数不多的眼线和暗卫,就闯过关隘救回王妃,还反手擒了周希远? 且行事迅速,亦未受重伤。 这般火中取栗的事,哪怕悍勇如萧烈裴缇,都不敢去想。唯有将其归于早有预谋、里应外合,听着才真实些。 有周希远在手,堪称铁证如山。 不管那几位老狐狸信不信,寻常人家得知此事,定是要深信不疑的。 武氏大悦,最后一丝顾虑随之消弭。 夫妻俩陪她坐了会儿,又去照月堂报个平安。因老太妃这半年精神不济,加之谢�E一去数月,难免多绊了半天。等回到春波苑的时候,日色都快西倾了。 …… 年节在即,春波苑喜气盈盈。 甬道旁几株腊梅盛开,深冬时的厚帘换成开春的薄软绣帘,鸟雀腾跃之间,虽不见青嫩草芽,却隐有春意渐生。 斜阳淡金,阿嫣先去瞧她的兔子。 谢�E从前很少碰这种小家伙,如今倒是随了阿嫣,瞧那两只毛茸茸的长耳朵颇为可爱,忍不住伸手捏了捏。过后又搓搓指腹,觉得兔子再乖巧柔软,都不及阿嫣娇软。她那耳朵尖泛着红,轻声哼哼的时候,当真能诱得人把持不住。 一时间就有点心猿意马。 谢�E成婚甚久,好容易尝到销魂滋味,途中赶路怕她难受,食髓知味了几回,却仍觉不足。 如今回到自家院里,难免惦记。 不过时辰尚早,太阳都还没落山。 他将旖念暂且压下,陪她逗弄小兔子,过了会儿掀帘进屋,就见临墙的博古架上,又添了两样摆件――是先前他和阿嫣在揖峰轩捏的那两尊。 一个是憨态可掬摆弄小猫的少女,一个是并肩而坐心有灵犀的情侣。 在他押送谢砺的那段日子,阿嫣都精心描画起来,形神兼备,色彩浓淡相宜。 他拿在手里观玩,暗生赞许。 旁边阿嫣挑了挑眉梢,“画得好看吧?就凭我这手艺,哪天若是不慎流落街头,总还能混口饭吃。” “岂止混口饭吃,能独成一家。” 谢�E知她在书画上的才情,若往后多用心思,哪怕没法跟先太师那样的名家比肩,也是能自成一体的。若配上他这手泥塑,夫妻俩双剑合璧,捏出来的东西没准儿能跟惠之大师一较高下。 这念头冒出来,谢�E饶有兴致,忽然想起了上次夫妻俩寻常小情侣般上街闲逛、喝茶听曲的事。 “往后若有空暇,不如一起去卖艺?” “怎么卖艺?”阿嫣觉得有趣。 谢�E随手取了她捏的一只小胖老虎,在她鼻尖轻碰了碰,“我捏泥,你描画,银钱也不多收,要个三两银子,肯定有人买。”他少年时在街头闲逛,大约也清楚这些小物件的价钱,凭他这手艺,三两银子还算要低了。 阿嫣嗤的一笑,发愁道:“那可就亏了。” “嗯?” “我若认真泼墨,一幅画就算不要百两,几十两总能有的,落在夫君这泥塑上反倒跌了身价。可惜,真是可惜。” 她故意轻叹,似不甚满意他的手艺。 谢�E笑着一把将她抱起,进了里屋压在榻上,捉了两只腕子威胁,“这才成婚多久,就嫌弃起我来了!” 阿嫣两只细腕被捉,被他举过头顶。 霎时成了任人揉搓的小可怜。 她笑得花枝轻颤,赶紧软声讨饶,却被谢�E扯落帘帐,厮磨到外间开饭才放过。 …… 翌日清晨,谢�E去了外书房,阿嫣如常去照月堂。 问安之例仍在,却已跟从前迥异。 高氏随着谢砺离开之后,儿媳自知能留在王府,都是谢�E看了怀中稚儿的面子,自然格外收敛,凡事皆瞧着武氏和阿嫣的脸色。越氏自不必说,正经婆母是武氏,哪怕谢瑁在世时,婆媳间都无罅隙。剩下武氏和阿嫣、谢淑,都不是会对她讨好逢迎的主。 老太妃为此深感寂寞。 不过连遭打击后,她也没了从前强撑脸面的心气儿,知道拧不过阿嫣婆媳,问安便改成隔日,应个景罢了。 只要她不挑刺,厅中便颇安生。 阿嫣瞧着谢�E的不易,便知谢衮当年出生入死、拿性命守着边塞,是多令人钦佩的事。是以哪怕对老太妃有过芥蒂,瞧着沙场英烈的面子,也要敬着长辈几分。武氏也是一样的心思,只要婆母别跳窜,仍会代夫尽孝。 如此一来,气氛便颇融洽。 孙辈们陪着解了会儿闷,老太妃仍回屋里睡觉,武氏去长史府议事,阿嫣与谢淑去后园走走。 许久没见,俩人其实彼此牵挂。 谢淑担忧阿嫣的处境,阿嫣在脱险后,每尝念及府中众人,总要惦记谢淑几分――谢砺受惩之后,谢�E为收拾残局,费了不少心思。那等祸起萧墙的情境下,徐叔叔不好去提儿女亲事,只能无功而返。 小姑子与她年纪相若,先遭家中之变,又耽搁少女心事,内心愁苦可想而知。 好在谢淑看得开。 “父亲的事是他咎由自取,对不住二堂哥的信重,也对不住河东的兵将的追随,更对不住战死的祖父、大伯、姑姑。”冬末的风掠过地面,卷动少女的裙角,谢淑望着远处流云,眉间已是平静坚毅,“其实我很想做点什么弥补,却又没有姑姑那样的本事。” “你不必弥补的。”阿嫣握住她的手,“一人做事一人当。” 谢淑浅笑摇头,“不止是为这个。” “在王府锦衣玉食这么多年,其实本该为河东做些什么的。算了,不说这个,徐公子被调往南线,你听说了吧?” 阿嫣微诧,“他去南线了?” “看来你刚回来,事情太多,还没顾上这些细枝末节。”谢淑一笑,不自觉望向了南方,“魏津的动作,你肯定比我更清楚。听太妃说,梁勋这阵子蠢蠢欲动,河东发兵是早晚的事。他和谢�b都被调去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总得上阵磨砺。” 这消息,阿嫣还真不知道。 想起徐秉均刚来时,在画铺里靠着卖书画为生,书香门第养出的少年,骑射功夫被谢�b碾压得惨不忍睹。 却未料这么快,他就能上战场了。 少年意气,抱负远大,这是徐秉均自己选择的路,应该为他高兴。 只不知这一耽搁,谢淑又得等到何时。 阿嫣垂了眸,有点心疼堂妹。 几道墙垣之外的长史府,谢�E、贾恂、武氏和谢巍闭门围坐,也正商议这些事情。 魏津自立后兵分两路,一路去探江南等地的虚实,另一路则沿着当初流民作乱的路线,一路杀过去,想要拿下京城,尽早夺得玉玺。南边才经流民之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实习小护士
满堂春
薄情怀(1v1)
碧荷衍生文
失身酒
芊芊入怀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