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但此刻深究真伪又能有何用处? 武氏手里捻着寒玉,缓声道:“女儿家畏嫁,倒也说得过去。只不过帝王赐婚,满朝皆知,昨日宣旨时宾客们的神情楚公子也瞧见了,实在有损谢家颜面。不知令妹回府后,打算怎么责罚?” 这话问得突兀,楚安微微一愣。 事出匆忙,楚家其实还没顾上这事儿。 但话头赶到了这里,他总得给个差不多的交代,遂拱手道:“舍妹行事任性,险些酿成大错,回府后定会罚跪祠堂,抄写百遍女戒女则,令她静心思过,痛改前非。” “仅此而已?” “太妃的意思是……”楚安迟疑。 “若是寻常婚约,楚家既不愿嫁女,我自不会纠缠,婚事作罢也就是了。但这件事牵系的是朝廷,楚家闷声不吭换了新娘,我们瞧着先老太师的面子才没抗旨,就连府里长史要上书问罪也被我劝下了。令妹捅这么大篓子,若只罚跪抄书,未免轻拿轻放。” “她既行事任性焦躁,不顾后果,不如寻个道观寺庙清修两年,静心悔过,能比跪家祠管用些。” “就连婚事也得过两年再议,否则她前脚嫌弃我谢家,后脚又嫁予旁人,置朝堂信义、王府威严于何地?” 武氏缓声说罢,举杯抿了口茶润喉。 楚安却被这番话惊出一身冷汗。 谢家雄踞一方,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王妃这样要紧的位子绝不是楚家想换就能换的。昨日谢家并未抗旨,必定是瞧了朝廷的面子,息事宁人。但若他们真的追究,命长史上书弹劾兄弟子侄都走仕途的楚家,皇帝绝不会坐视不理。 届时帝王降罪,可不止武氏说的这么简单。 楚嫱这祸闯得实在太大了些。 比起楚老夫人的偏私,楚安毕竟在意阖府前途,不敢讨价还价,只得恭敬应了。 武氏这才松口请他入座。 进屋之初的冷凝威压之感,在此时随之一松。阿嫣才要舒口气,就见谢�E忽而抬手,屈指轻扣了扣桌案。 满屋安静的间隙里,这声音万分清晰,立时引得众人瞧了过去。 楚安屁股还没坐稳,对上谢�E那轻飘飘投来的威冷目光,知道他还有话说,又忙弹了起来,强自镇定道:“殿下请讲。” 谢�E道:“楚公子觉得这就完了?” 楚安闻言头皮一紧,有点怕他提出更为严苛的惩罚,让楚嫱的日子更不好过。 哪料谢�E开口,说的却是旁的―― “令妹婚前临阵脱逃,是不愿孤身远嫁,无妨。只是她哪来的底气,认为她逃婚之后还能有好日子,可平安无事?楚家有太师之尊,她应该不至于蠢到枉顾后果,总会掂量一番。既决意逃走,定是有些底气。” “不知这底气是楚家给的,还是有人暗中撺掇,许了她退路?” 他问得轻描淡写,却让楚安脸色微变。 就连阿嫣心里都猛地悬了起来。 其实当时她也觉得疑惑,堂姐虽秉性自私任性,却绝不蠢,关乎自身利益的事上更是盘算得十分精细。皇家赐婚之初,堂姐也曾欢喜雀跃,怎么后来又怕成那样,闹出逃婚这样的事? 只不过当时她接了烫手山芋,自身尚且难保,也没多想。 听谢�E这意思,难道背后有人撺掇? 她下意识看向堂兄,就见他也神色骤肃,片刻之后,郑重拱手道:“这件事确实是我思虑不周。多谢殿下提醒,回府之后,我定会查问清楚。” “届时递个消息。”谢�E说完后没再看他,只将目光扫过阿嫣。 阿嫣瞧气氛差不多了,便仍敬茶。 …… 新婚头日的清晨,阿嫣可算提心吊胆。 好在有惊无险,终归过关了。 踏出照月堂的屋门时,阿嫣悄悄松了口气,借着袖中锦帕擦去掌心那层薄薄的细汗。 屋里武氏还在陪老太妃说话,各自雍容端贵。旁边谢�E寡言少语,才出院门就疾步往外书房去。就连坐轮椅的长兄和二房众人,在阿嫣瞧来也都各具威仪――谢家手握一方军政之权,是十余州豪门显贵之首,府里久经风浪,在内在外都威风端贵,纵横捭阖。 唯有她,像是不慎闯入虎狼窝的兔子。 遇事傻乎乎的。 阿嫣有点儿沮丧,怀着心事踏过游廊,才走到一处岔路口,就见十余步外假山矗立,二房的那位堂妹谢淑脚步匆匆,转着圈儿像是在找东西。 见她走来,谢淑也没客气,含笑抬声道:“二嫂,我那只卷毛黑狗不见了,能不能帮我找找?” “好啊。都找找。” 阿嫣想着假山附近谢淑都已找过,只命人在游廊周遭寻摸,半天也没见着什么黑狗。 倒是有个小丫鬟从假山那边慢慢找过来,同谢淑抱怨,“这黑狗子,也不知跑去了哪里,到处都不见影子。哎呀,姑娘!”她的声音忽然拔高,像是遇到了极好笑的事,“它不就在洞口蹲着么,你怎么就没瞧见呢!这眼神儿,往后可怎么办才好!” “是吗?”谢淑回头,像是没瞧见,又躬身去寻。 阿嫣循着动静瞧过去,差点也笑出来―― 假山洞口光线昏暗,有只小黑狗躺在那儿睡得正熟,就是个卷毛的。它生得极黑,混在炭堆里未必能辨认出来,若不是那丫鬟提醒,阿嫣险些也没留意。 不过她是离得远,谢淑站在跟前还瞧不见,非得躬身凑近了分辨,足见眼神儿实在不行。 谢淑显然已习惯了这种事,既寻到黑狗,便抱在怀里,朝阿嫣赧然笑了笑,道别离去。 阿嫣瞧着她轻快的背影,忽而释然。 兔子就兔子吧。 这般年纪的女孩子,谁不是这样? 她又没像谢�E母子那样饱经风霜,自然不及他们思虑周全、目光犀利。 看今日情形,老太妃虽态度倨傲了些,婆母却是见事极清的,即便心有不满,也是朝着闯祸的楚嫱兴师问罪,没拿她来撒气。 她只消谨慎些,应能暂时换得一方平安吧? 第8章 珍宝 在她心里的分量不言而喻。…… 从照月堂回春波苑,走了少说一盏茶的功夫。 进入苑中,又费了半盏茶。 阿嫣在家时喜静,除了跟徐元娥出城踏青赏春,或是上街挑个首饰玩物、笔墨纸砚,寻常多半懒得动弹。待字闺中时,每日去祖母跟前露脸,也不过跨院到正屋那么点牙长的路,养得那双脚丫绵软娇气,走不到片刻就想偷懒歇息。 今晨往返一趟,可想而知有多累。 更何况,敬茶之前还被楚嫱造的孽连累,白站了好半天。 撑着新妇初嫁的端庄姿态进屋,待门扇掩上的那一瞬,阿嫣的肩膀立时垮了下来,靠在卢嬷嬷肩上,让玉泉赶紧倒茶过来。而后躺进靠窗的美人榻,陷在厚软的锦被里动都不想动了。 玉泉瞧她这样,忙将茶盘整个端过来,边斟茶边失笑道:“姑娘这是爬山去了?” “这可比爬山累多了。” 阿嫣小声说着,接过卢嬷嬷递来的茶杯,赶紧抿了两口润喉。 旁边玉露也取了两杯茶灌进去,又让玉镜拿团扇帮阿嫣打凉,道:“你是不知道这王府有多大,后院都快赶上北苑了,走得人脚疼。暑气还没过去,这儿又比京城潮热,哪怕到处都是树荫,也走得人满身是汗。要不是田嬷嬷在旁边,姑娘这会儿恐怕还在青石板上赖着呢。” “往后晨昏定省,可怎么办呐。” “就是。”玉露也觉得发愁,“给长辈请安,总不能坐着肩舆去,姑娘这双脚可得练起来了。” 阿嫣愈发愁眉不展,钻进卢嬷嬷怀里。 卢嬷嬷失笑,抚着她肩膀,叮嘱玉露她们,“婚礼已成,今早又给长辈们敬茶改了口,不管怎么说,也是王府的人了。往后可得改了称呼,别叫人听见了议论。” “是,该叫王妃。”三个丫鬟齐声应着。 卢嬷嬷又低声问,“今早情形如何?” 这话问出来,玉泉神色稍肃。 “王妃和嬷嬷走后,奴婢跟玉镜收拾了屋子,试着探了探口风。她们的态度还算和善,说田嬷嬷是太妃身边的人,看着王爷长大的,听语气,大家都挺敬着她。瞧我俩是新来的,还带我们熟悉春波苑的布局,对咱们姑……王妃,言辞也挺恭敬。” 卢嬷嬷颔首,“毕竟是王府,总不至于错了尊卑。” “瞧起来规矩挺严的,只不过……” “怎么?” “陪嫁的人里面,除了咱们这屋里的和夫人挑的,还有几位是凑数摆排场的,今早都进来了。里头那个彩月,瞧着鬼头鬼脑,还想套咱们的话,问王妃嫁过来后处境如何,被奴婢私底下呵斥了。”玉泉提起此事,稍有些愤慨,“原是打算拿来做粗活的,她管得倒挺多的。” 阿嫣蹙眉,“那是伯母挑的吧?” “是啊,当日老夫人说谢家是王侯,咱们的陪嫁人手不可太简薄,特地让大夫人挑了几个做粗活的充数。”卢嬷嬷年纪最长,对这些也极留心,稍稍压低声音道:“这彩月原是大姑娘身边的人,不算亲信,却也能庭前伺候,不知怎就被塞到了充数的人里。” “自是伯母不甘心,想留个眼线。” 阿嫣很清楚王妃易人之后伯母有多不甘心,遂叮嘱道:“平时多留意些,她若不安分,寻个由头打发了。对旁人也留心些,没准儿还有存着二心的。” 玉泉应命,因时近晌午,先去安排午饭。 饭后午睡解乏,亦消尽满身疲惫。 阿嫣缓过劲儿来,瞧着偌大的庭院屋舍,便让田妈妈将近处伺候的仆妇丫鬟都召到跟前,算是彼此认个脸。 …… 当天夜里谢�E没露面,想必宿在了书房。 阿嫣见怪不怪,自管歇下。 次日从照月堂回来,阿嫣总算得空打理起了嫁妆。 既是嫁入王府,陪嫁自然不薄。 长房单独给楚嫱的东西她半点儿都没碰,如今的嫁妆大抵有三块。 头一块自是楚元恭和吴氏给的陪嫁,京城的几处铺面田产,早在跟乔怀远议亲时就备下了,都在长安城,仍由吴氏帮着照看。其二是皇家赏赐和谢家送聘添到嫁妆里的,多是魏州的庄子田产,阿嫣这会儿顾不上,交给了外头的管事去打理―― 那是卢嬷嬷的儿子,靠得住。 第三块么,如今就摆在隔壁院子里。 整整齐齐二十来个大箱子,里头有不少珍贵的器物摆件,是按着王妃妆奁的规制,由宫里和礼部帮着凑起来的,像是嵌着宝石的如意冠、饰以珍珠的熏貂冠、珊瑚翡翠、玉柄香珠、赤金簪、碧瑶耳坠等,不一而足。 当日楚嫱瞧见单子时,眼睛都直了。 如今都在阿嫣手里。 除此而外,还有几个箱子,是阿嫣连夜收拾出来的,里头有祖父单独留给她的书画,徐太傅送给她的名家书画,都是阿嫣心头的珍宝。还有两箱话本诗集之类的杂书,是她这几年攒下来的,特地带来解闷,过两个月徐元娥约莫还能再派人给她送些新搜罗的来。 最笨重的那个箱子里装了架箜篌。 阿嫣亲自过去,让人小心翼翼地抬出来,摆到她住的侧间里。 这箜篌是祖父留给她的。 楚章当年不止凭满腹才学位尊太师,也极擅书画,精通乐理,名气极盛。阿嫣幼时抓周,放着胭脂水粉不碰,独独挑了个精致小巧的箜篌摆件,每尝楚章得空抚乐时,还会听得入神。 老太师瞧着喜欢,特地让人造了这架箜篌,在她三岁时当了生辰礼,只等阿嫣长大后承他衣钵。 可惜阿嫣五岁的那年,老人家驾鹤西去。 家里儿孙满堂,阿嫣幼时最得祖父偏疼,小时候的记忆虽已模糊,四五岁时候的事却记忆犹深,对他感情也极深。且这些年承教于徐太傅膝下,他不时就会提起旧事,赞叹老友当年的风采,回忆老友偏宠小孙女的种种举动,阿嫣听得多了,都牢牢记着。 这架箜篌在她心里的分量不言而喻。 她浑身皮肉养得娇软白皙,却舍得了柔嫩指尖,冬不畏寒,夏不畏暑,在指腹练出层极薄的茧,每月总得抚奏几回。 指尖轻轻勾动丝弦,柔美的音调泠泠入耳。 一瞬间,阿嫣似回到娘家闺房,在祖父留给她的书画堆里阖目独坐,无忧无虑。 她翘起唇角,拿丝帕轻轻拂拭。 卢嬷嬷便在此时走了进来,“启禀王妃,表姑娘来了。” 秦念月? 她来做什么? …… 庭前廊下,秦念月巧笑倩然。 她的年纪跟阿嫣相仿,身量矮了稍许,生了张小巧精致的脸,圆圆的一双眼睛,笑起来很是甜美。虽说自幼丧母,生父在与靖宁县主和离后便远走异乡,半次面都没露过,她却被外祖母和三个舅舅悉心宠着,从未受过半点委屈。 长辈们提起她,也尽是夸赞之语―― 善良、天真、单纯。 因着身世可怜,秦念月自幼养在照月阁里,是老太妃的心头肉、掌中宝,看得比眼珠子还要珍贵。 阿嫣虽只去过照月堂两回,却也瞧得出这位表姑娘在府里的超然地位,似乎除了堂妹谢淑与她甚少搭话,旁的都颇夸赞。 听说她忽而造访,阿嫣心中微诧,吩咐玉镜将箜篌擦净,又让卢嬷嬷亲自将人请到侧厅,洗了手过去,就见秦念月站在案边,正抬目瞧墙上新挂的书画。那是楚太师的遗作,秋林读书,烟云峰岭,入目清静超逸。 甫一会面,秦念月开口就是夸赞,语气之中掺杂几分羡慕,道:“表嫂出身书香之家,这画瞧着真好。” 阿嫣眸色微动。 祖父的画固然有过人之处,但以秦念月在谢家呼风唤雨的得宠身份,何至于羡慕? 且那语气实在有点刻意。 阿嫣从前没少在楚嫱手里吃亏,瞧着谢淑对她的冷淡样子,就留了个心眼,此刻听见这话,也只笑了笑道:“书画之道,不过寄情怡性而已,比起以身报国护卫百姓的襟怀,还是逊色了些。大热天的,暑气还没散,表妹怎么过来了?” “想着表嫂刚来魏州人生地不熟,或许会想家,就过来陪着说说话,反正也是闲着。” “那得多谢表妹记挂。”阿嫣轻笑。 秦念月捧着茶杯,乖巧含笑之间,问起长安的风土人情,说她从未去过京城,心向往之云云。 后来,话题就转到了谢�E身上。 “……能嫁到表哥身边,这福气实在让人羡慕,你不知道表哥他有多好。”秦念月含笑说着,列了一大堆旧事佐证。 譬如她幼时生病,谢�E曾亲自熬药照顾;譬如她喜欢某个首饰,谢�E立时就买了让人送给她;譬如她爱吃鲜荔枝,谢�E就派人亲下岭南,千里送来;譬如她不小心闯了祸,只要稍微撒个娇,谢�E就能帮她瞒过去;譬如…… 总之一句话,谢�E外冷内热,待她极好,
相关推荐:
游戏王之冉冉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认输(ABO)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碧荷衍生文
仙道空间
我在末世养男宠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