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玩具的秘密(高H) > 第61章

第61章

听闻,细细想起来,也还有点道理。他的口才不错,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在网络上也有了不少的粉丝。 不过庄易这样的风格,却引起了一些老学究的反对,那些老专家认为庄易的心理学基础不扎实,很多言论丢出去只是为了哗众取宠,推论天马行空,是个屈从于现在媒体的小丑,根本无法运用到实际的破案之中。 甚至有人指出,庄易的学历有假,分析有电视台的台本的,主持人是他的托,很多让人听起来惊异的分析,其实都是节目效果,还有的观点是从国外的节目上,论文中抄改来的。 不过他们骂归骂,庄易依然很红,这次他来南城,就是来参加南城电视塔新开的法治科普节目的。正赶上这边发生了连环杀人案,顾局那边一筹莫展,就把这位专家请了来,看看能不能对案子有所帮助。 会议开始,首先林修然和徐瑶出示了第三位受害人现场所的各种证物以及尸检的结果,和前两个案子完全一样,被害人都是勒颈致死。 介绍到最后,林修然总结道:“我们现在采集到了凶手的指纹,还有精液和DNA,已经和现有的资料库进行比对,目前没有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和现有的资料库比对没有结果,说明嫌疑人没有被发现的刑事前科,指纹还没有被录入系统之中。 理论上,有过犯罪前科的话,都应该能够在资料库里查找到信息,但是我国地广人稀,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大,所以这资料库的正确性,也就只能够当作参考。 “我觉得,这个案子的凶手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可能是个惯犯,虽然我们在资料库里没有找到,但是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些民事诉讼,未入刑的裁判一类,最好也要排查一下。”顾局转头问,“田鸣,你们组追这起案子已经有几个月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起案子的情况吧。” 田鸣点点头,向着他们队的副队张子齐做了个手势,张子齐便把几位受害人的图片和资料在投影上投射出来。 一时间,投影仪上依次出现了几位受害人遇害的现场画面,都是一具一具的女性尸体,那场面不够血腥,却足够惊悚,让人震撼。 “第一位被害人,李铃,三十八岁……第二位被害人,张雅洁,二十七岁……第三位被害人,今晨遇害,刚刚确定了身份。名叫王晓培,二十二岁……” 田鸣把几位被害人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包括被害人的年龄,家庭情况,详细的遇害时间,遇害地点,被害过程,大部分和之前林修然所说的情况差不多,陆司语一边看着投影,一边在本子上把所有信息记录下来。 “……被害人都是女性,长发,穿了丝袜,夜晚独自一人时被害。嫌疑人的尸体上有侵害的痕迹,精斑却未在死者体内发现,仅在一些随身物品上被发现,目前考虑凶手可能有部分功能性障碍。三位受害人之间,没有发现任何的关联,我们的调查结果认为,这是一起针对年轻女性的随机犯案……” 田鸣说到这里,顾局有些面色不善地打断了他的汇报:“田队,这就是你们几个月的调查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就不用重复了,可以看卷宗,你们挑重点的说就行了。” 田鸣被领导问责,低头道:“这个案子没有目击证人,有效信息很少,我们一直是当作长线案子来查,目前已经获取了嫌犯的DNA、指纹、脚印等信息,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可疑的嫌疑人,但是比对结果都不符合……” 宋文听到这里,明白了田鸣遇到的难点在哪里,由于凶手行凶是在深夜,虽然留下了很多的物证,但是目击信息很少,他无法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南城城市里有百万的男人,适龄的,满足条件的也有十几万,想要从中找到那个人,不亚于大海捞针。 顾局哼了一声:“行为路线呢?凶手他一定在某些地点遇到了被害人。这里面的行为逻辑你们分析了吗?” 案件的发生,说明凶手一定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和被害人相遇,找到相遇点,是侦破的入手方式之一。 在过去,摄像头缺失,各种的刑侦技术也不完善,这才导致了很多的案子成为了悬案或者是多年未破,但是现在,城市里到处都是电子眼,DNA快到几个小时就可以出结果。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找到嫌疑人,甚至没有有效的线索,这有点说不过去了。 田鸣更为委屈:“第一件案件发生以后,我们曾经花费一个月去找各种的摄像头,但是因为案发地点偏僻,仅仅有两段录像出现了单独的被害人。根本无法推断出相会点,第二位被害人出现以后,我们也进行了排查,还是一无所获……” 随后田鸣在投影出放出一张张路线分析图,进行叠加,南城地图上出现了三条毫无交集的路线。 “顾局,这几位被害人的行进路线完全不同,第一位被害人是外出回家时被害,第二位被害人是和男友吵架后离家时被害,他的男友有不在场证明,第三位临时回家,下了夜班公交后被害。这三位被害人除了第一位,剩下两位都是临时行程,甚至那天晚上都有可能不会外出,她们遇害的,都是城市里不同的地点……” 这三起案件,都有很强的随机性。 顾局听出来二队下了功夫却收获甚少,揉了揉太阳穴,语气缓和了下来:“三起案件中,一定有你们还没找到的共通点。”问到此,他转头问宋文,“宋文呢,你们今天去了现场,有什么发现吗?” “在今晨的现场中,我们发现了一块凶手掉落的纱布,上面有一些干涸的血迹,呈圆弧形,看起来凶手不久以前可能被什么动物咬过。具体的物证已经呈交给了物鉴中心。”宋文继续道,“其他的,我们刚介入这个案子,目前还不了解案情……就是觉得被害人面罩衣服,又被化了妆,这个现象十分特殊。” 田鸣他们查了几个月都没有什么有效的线索,宋文他们只接触了这个案子一个上午,难有更多进展。 顾局把手中的钢笔帽拔开又插上,一时低头不语,他心里也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了,这几个月,二队一直在加班加点,案情僵持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景象,这也是他把宋文他们几人引入的原因。 想到此,顾局叹息一声:“我希望,不要有新的被害人出现。”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庄易道:“顾局,听了你们这案件的情况,我现在倒是有一些想法,但是还不太完善。” 顾局听了这话,脸上的皱纹都散开了一分:“庄教授你有什么意见就别卖关子了。你最擅长那些心理分析,就算是不成熟,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思路,说不定方向是正确的,就能早日破案。” 庄易这才站起身,对田鸣道:“麻烦田队长把最初的几张现场照片再投影一下。” 田鸣急忙把那几张照片投影出来,三位被害女性,躺平在地上,她们的姿势几乎一致,都是衣服遮住了脸孔,脖子上凸显着勒颈的红痕,皮肤苍白,有些瘆人。 庄易轻咳一声,开始沉声分析道:“窒息而死,这是一个和别的死亡完全不同的方式,没有那么的血腥,但却足够暴力。特别是对于男性凶手而言,这是一种力量的展现。” “一直以来,这样的死亡方式也被各种杀人魔所亲赖,类似的连环案件数不胜数,其中最典型的,比如最近刚刚破获的H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还有之前著名的雨夜屠夫案。但是眼下的案子和过去的常规类似案件有一些不同,我一直在思考,衣服遮面还算是普通,帮被害人打理遗容这个特点又说明了什么。” 田鸣抬头道:“愧疚?” 一般的犯罪心理解读中,都对这类的行为如此解释。之前宋文也曾提起过这种观点。 陆司语听到此,停下了记录,咬着拇指的指甲,看向庄易。他也想听听这个人是如何分析这一点的。 庄易点点头:“是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愧疚未必是残暴的凶手所有,我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第110章 庄易起身,又放大了图片的细节:“我们不难看出,受害人的身上有各种的伤痕,其中有些非常的残暴,还原一下,可能有耳光,脚踢嫌疑人的腹部,头部的砸伤等。” 他又指了指一张图片,“这里的伤痕,说明凶手曾经暴力地拖拽受害人。” 说到这里,庄易又放大了几张受害人的面部图片:“但是再看这里,这妆容画得非常仔细,粉底掩盖了脸上的伤痕,口红涂得完全覆盖了唇部,里深外浅,过度自然,我可以说,大部分的男性,都达不到这种的熟练程度。” “还有这里……”庄易用手指了指第二个案子的细节图片,“凶手给受害人穿上了衣服,还细心地掖了进去。受害人的衣服上,有几根绳带,其中一个蝴蝶结的打法和其他的完全不同,由此可见,是凶手所为。” 此时投影上的女尸脸部妆容精致,身上衣衫整齐,应证了他的说法,田鸣听到这里轻轻点头。他们查这个案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细节都没有仔细分析过。 庄易说着话,把其他的一些细节也用红笔圈了出来:“这些……还有这些,都有可能是凶手所为……但是这不让人奇怪吗?这些行为,像是一个注意外表的完美主义者才会去做的,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一个残忍杀人的凶手,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他做这些事情,目的又是什么呢?” 无人应答,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在场的警察都陷入了沉思,案件中,这些细节的确是十分诡异,无法用常理解释。 陆司语看着投影,这些细节也是他之前曾经注意过的,只是他也一时没有想到很好的解释,此时他侧了头,等着听庄易继续说下去。 “看着这些图,我们不难想象出来,一个人跪坐在女尸的身前,帮她们画好妆容,收拾得仔细而干净……可是在此之前,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犯罪过程,正常的犯人到这一步,要么是满足地转身离去,要么是想着怎么隐藏尸体,是什么成为了凶手给被害人进行妆容整理的动力呢?”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一种粗犷暴力,一种细致入微。”看着投影的照片,顾局开口道。 他之前也觉得那些图片中似乎有些让人说不出来的诡异,现在被庄易分析至此,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异常之处究竟是哪里。 “关于这个案子……”庄易顿了一下道:“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我们的嫌疑人可能有两位。” “两位?”顾局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字,皱眉环抱了双臂。 这庄教授,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上来就丢出了这么骇人的理论。可是这样的结论,在他之前的铺垫之下,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提出这个理论,是因为我在这些现场照片中,发现了两种矛盾的行为逻辑。一种是肆无忌惮,毫无悔改,变本加厉的暴力;一种是后悔,怜悯,愧疚,懊悔……” 庄易侃侃而谈,像是一位在大学里面对学生讲课的教授,他走到前排,双臂支在桌子上:“诚然这两种情绪是可以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的,但是因为这两种情绪是矛盾的,按照常理来说,理应一种增强,一种就减弱。就好像一个人越发的伤心,就不可能同时越来越开心……”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三组被害人的照片,果然如他所说,三起案件,女孩们的年龄越来越小,受的伤害越来越重,相应的,她们的装扮也越来越精致。到了王晓培这里,更是一丝不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可是现在,随着这三起案件的递进,这两种相反的情绪,都在递进着。越发地暴力,越发地愧疚,到了最新的受害人,凶手甚至是冒着被发现的风险,给受害人补足了妆容。” 庄易说到这里,总结道:“所以,我才得出了一种可能的结论,我们要寻找的凶手也许有两名。” 然后他详细分析,“从各种细节我们可以得知,主犯是位男性,年龄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根据现场的鞋印测量,身高应该在一米七五左右,中等身材,肌肉发达,他足够的暴力,折断的肋骨,出血的眼眶,勒颈而亡,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辅助之人可能是更为瘦小的女性或者男性,负责诱骗,让被害人放松警惕。或者他干脆没有出现在行凶的现场,只等着案发结束以后,再来收拾残局。他可能是较弱的女性,也不能排除男性的可能性。他应该是被胁迫的,或者是半强迫,并非完全自愿,他细心,胆小,完美主义,他在用行为来弥补凶手对被害人的伤害。他会给被害人穿好衣服,整理好妆容,他心存怜悯和愧疚,会把衣服遮盖在被害人脸上,他可能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无法独立生活,和主犯是依存的关系。” 庄易说到这里,进行总结:“这两个人,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像是一对狼狈为奸的组合。” 他说完之后,田鸣等几个人的表情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推断,是他们这几个月中从未考虑过的一种情况。可是庄易说的,却又似乎很有道理。 “勒颈,侵犯,都是很私密的犯罪,很少出现共犯。”顾局的眉头深皱,“那么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庄易继续道:“人们的关系错综复杂,这样的组合,可能是有亲情或者是某种内在关系,比如被家暴的妻子去帮助丈夫,或者是哥哥帮助失控的弟弟收拾残局,或者是母亲无法控制自己暴力的儿子,甚至还有可能是父子……” 庄易回转身道:“如果你们觉得不可思议,我可以举一些例子,在过去,曾经发生过怀孕的妻子去帮丈夫猎艳的案件,温哥华的养猪场杀人案就是兄弟所为,至于父母帮儿子掩盖杀人事实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庄易的话说到这里,回身看向投影:“当然,这些只是我看到图片以后的个人想法,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只是一种假设,具体的还得等各位刑警去进行调查。我希望能够有实际的物证,或者是证言证词能够应正我的这种理论。” 本来众人还不太相信,但是等他举出那些例子后,几个人纷纷点头,接受了这种可能性。这种行为模式,可以让人理解。 陆司语在一旁默不作声,在纸上记录了庄易的说法。 宋文低头沉思了片刻,还是觉得双人作案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他的脑中忽然灵光一现:“那个……这个案子的凶手,有没有可能,是双重人格?” 一时会议室又安静了下来,就连顾局也开始皱眉沉思,如果凶手是双重人格的话,似乎也可以满足庄易之前的分析。 田鸣那个直肠子却觉得这种论述有点不可思议,“宋队,你这个说得有点情况太特殊了吧……” 庄易却是打断了田鸣的话,对宋文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个想法非常好,而且我也曾经考虑过这种情况。” 庄易到了这里又转身面对众人,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双重人格,学名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其实,双重人格虽不多见,但也绝不少见。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是非常全面的。只不过……” 庄易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双重人格,并不可以自主选择或者是随时切换人格。” “大部分的人格转换,是随机进行的。而有规律可循的转换,又是和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在遇到大的刺激、应激性事件,或者是极为放松的情况下,比如临近睡眠,催眠后,才会发生固定转变。” “这个案件之中,那个较为温和有愧疚感的角色的出现,是在案发以后。如果我们假设这个凶手真的是多重人格,那么这个时候,往往是情绪回落而又不够放松,神经紧绷的时候,我在这一处反复推理,也找不到他的人格应激转换点以及应激转换的原因。” 说到这里,庄易拉过了白板,:“我分析了凶手犯案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动力学家勒温的理论,我们把心理动机分为六个基本环节: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平衡。” “这六个阶段,可以很好地套用到本案之中去。需要,是生理需求。紧张,是内部张力。效价,是主观体验。矢量,是对冲突的衡量。障碍,是我们的法治,法律,阻碍行为的力量。最后是平衡,凶手得到了满足。” 庄易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圆形,分别写了这六个状态。 “人们的行为,就是在这种从需要到平衡之中发展。我认为到受害人身亡之时,最后的平衡状态已经结束。只有到下一次行凶前,才会出现下一个轮回。换句常人可以理解的话说,此时凶手应该处于贤者状态,完全没有转换的理由和可能性。” “因此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太符合这三起已经发生的案件。” 宋文点了点头,接受了这种解释,没有应激点,就无法完成固定的人格转换,不进行固定人格转换的话,也就无法造成每次案件都形成的那些特征。双重人格这种理论假设,在本案中也就有了明显的漏洞,站不住脚了。 案情分析得差不多,顾局转头问田鸣:“田队,你对此怎么想?” 田鸣道:”虽然现在没有足够的现场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是两人,但是我觉得庄教授这种分析符合现场的情况。” “多谢庄教授。”顾局沉思了片刻开口道:“这理论有点意思,我觉得这种分析有其合理性,不能排除凶手是两人或者是多人的可能,你们在接下来查案子的时候,可以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进行调查,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 然后他看向众人道:“你们大家都是市局的精英,一定要通力合作,尽早抓到凶犯,必须争分夺秒,保证市民的安全。” 第111章 会议一直开到了中午快一点,傅临江留下来和二队拷贝资料,下午还要继续调查案子。 宋文先带着陆司语去了食堂。这几天李鸾芳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好不容易送走了老太太,陆司语也就难得偷懒没做饭。 陆司语对市局食堂的菜不太感冒,顾局拖了时间,他又不想点外卖,就过来打了两道菜。 队里的食堂都是大锅菜,而且大师傅有种本事,无论是炖煮熬炒,用的是什么食材,所有的菜做出来以后,都是一个味道。这食堂通风一般,每到开饭的点,食堂里布满了这种独特的食物香,让人闻着就饱了一半。 几样菜放在盘子里,陆司语像是小鸟一样挑挑拣拣,豆芽一根一根地吃。 过了一会,宋文打了菜过来,坐在他旁边感慨道:“我以前并不觉得这里的食堂有多么的难吃,但是现在……” “食堂里……还能有什么好吃的,总比饿着好。”陆司语说着话看着面前的食物,感觉如临大敌。 宋文转头问陆司语:“你最近身体觉得怎样?”虽然生活在一起,宋文还是怕他瞒报军情。 陆司语摇摇头:“也许医生说得是对的,我对止疼片的心理依赖比较重。”他最近在宋文的监督下,按时吃胃药,至少有几天没有犯过胃病了。 “那就好。回头等这个案子结了,再带你去开点药。”宋文说完话,手中变魔术般摸出来一个煮鸡蛋,“就知道你嫌弃食堂的菜,给你和师傅要的小炒。” 陆司语伸手接过来,在桌面上轻轻磕了两下,低着头神情专注地用白净的双手包着鸡蛋壳,然后他发现宋文拿着筷子并不急着吃,眼睛一直望向他,他忍不住问:“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宋文道:“我认为,论对罪犯心理的分析,那位姓庄的专家比你差远了。” 陆司语坐直了身体:“别这么说,人家好歹是心理学博士毕业。” “网上不是有个他的扒皮贴?说是国外野鸡大学心理学毕业的。”宋文开口道,“他过去的节目,我也看过一些,很多都是从结果再往前推断,现在这个案子还在调查中,他就加入进来……不知道最后会不会有帮助。” 陆司语说:“他的论述有一些的道理,结论推导却十分前卫,往好处想,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别的思路吧。” 宋文道:“庄教授这个人,太过正常了,我担心他无法触及那些罪犯的黑暗心理。” 陆司语听了他的话,面无表情地抬起眼来看着他:“宋队,你是在说……我才够变态吗?” 宋文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把话头往回拢,顺着毛撸着陆司语,“在我这里,这是褒义的夸奖。是说你聪明,破案神速,你多吃点,回头破案子还要靠你呢。” 陆司语停了筷子道:“不过,我今天是听出了一些别的。” 宋文问:“什么?” “我觉得……庄易有点着急了,好像急于证明自己,刚发现了一些细节,就急着总结归纳出来。这位专家,其实挺心虚的。他对于自己的理论,也没有把握。”陆司语说到了这里,加了解释,“在推倒过程之中,他加了很多,好像,大概,可能,之类的模糊词语,还有一些普通人觉得玄奥的分析理论,说到举例的部分,看起来举了很多的例子,可是其实细细品读起来,你就会发现他说的很多的案子与现在我们眼前的案子,无法类比。” 宋文点头:“你说的我也有一些感觉,怎么说呢,他说得花里胡哨的,我总觉得有些是纸上谈兵……和你平时分析那些案情感觉完全不同。” 陆司语的推理更为实际,能够感觉出他是在深入案情,把自己带入凶犯的世界,可是这位庄教授,就好像在堆砌和套入已知的理论,他在隔岸观花。 宋文说到这里转了话题,“对于这位凶手,你有什么想法?” 陆司语吃了宋文拿来的鸡蛋,觉得不说几句应付不了自己的领导,想了想开口:“我觉得,凶手他可能是亲戚、邻居口中所说的老实人,他的力气很大,是体力工作者,可能有一份夜间出去也不会引起人怀疑的工作。” 宋文想了想道:“事实上,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很多案子中,变态杀人狂被查问出以后,认识他的人都会得出老实腼腆的印象。” 陆司语把鸡蛋拿在修长的手指中,小口地咬了一口:“也许他们把沉默寡言等同于老实了吧。而作为一个变态杀手,脑中的动向还有真实的行动,这两点就足够了。” 很多变态杀手在生活中,并不显山漏水,往往最后查到头上,众人才会大跌眼镜。这样的特点也是凶手难以寻找的原因之一。 “关于杀人的方式呢?” “这个连环杀人凶手,喜欢勒颈……”陆司语说到了这里,摇了摇头,似是嫌弃鸡蛋的寡淡,“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因为他喜欢……” 有人杀人是激情杀人,有人杀人是报复性杀人,有人杀人是谋财杀人,而这个人杀人,就是因为他喜欢,勒颈杀人能够给他带来愉悦和快感。 陆司语进一步解释:“凶手喜欢女人,喜欢让她们死亡,喜欢让他们窒息,在死亡前,她们每一分的身体痉挛颤动,发出的每一声哀求,都让他流连忘返,引起兴致。杀人更能够让他的身体与神经都达到最高峰,只要尝过一次这种滋味,就再也难以忘记。” 宋文看着陆司语,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轻轻舔了一下嘴唇,长长的睫毛微颤,声音平静,俊秀的脸上神情淡然,像是一朵美丽的花,却含有致命而诱人的毒。 常人难以理解,这个凶手却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与满足,比千万的金钱,美味的食物,正常的男女关系,更能够拨动他的神经。 陆司语总结:“通常,人们把这种人称为变态。” 他们和夏未知那种杀人魔完全不同,夏未知是智慧的,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地实施犯罪,而他们,更多的是在依靠本能,犯罪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因为——性。 因为这种原始性与独特性,他们更为难以追查,难以控制,难以预测,难以捉摸。 陆司语继续说:“就像是每个人身体里的细胞,产生错误时就会产生癌细胞一样。几千几万的人类中,就有这样基因错误的人类出现,如果把现代社会比喻成程序,他们就好像是生活中存在的错误代码,对于自己和常人的不同,他们自己也会迷茫痛苦,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天生如此。” 宋文道:“这样的人成为凶手,感觉是不可避免的。” “不一定,很多有奇怪嗜好的人不会犯罪,教育与良好的童年生活可以减少这种人犯罪的几率,恶劣的成长环境将会激化变态的诞生。大部分后来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有不幸的童年。” 陆司语想了想,又问宋文:“你应该知道三角凳理论吧?” 宋文点头,那是较为有名的犯罪心理学理论:“三角凳理论,决定一个人变态心理的三个方面:基因,大脑损伤,以及环境因素。这条的知名度仅次于连环杀手三要素:尿床,虐待动物,纵火。” 陆司语道:“三角凳理论的提出者,就有犯罪的基因。如果他没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也许他也会成为一位杀手。其实这两条理论是相通的,只是分析的角度不同,这种变态凶手的成因可以简单分析为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大部分的连环杀人犯有着不完美的童年,以及他们本身就有着变态的基因。” 宋文有些无奈:“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小时候,对这些不太理解,可是等我长大了,发现就是有一些人渣,在自己的人生还没有活明白的时候,就成了

相关推荐: 鉴宝狂婿   旺夫   顾氏女前传   万古神尊   村夜   乡村桃运小神医   NTR场合_御宅屋   猛兽博物馆   篮坛大亨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