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文是被一阵雨声吵醒的,似乎是因为小时候的那段记忆,只要是下雨的夜晚,他就睡得不太踏实,窗外的风声夹着雨声,唰唰地打在玻璃上,在他的意识里逐渐清晰,在一片漆黑之中,潮湿的空气翻滚涌动,温度倒是降了下来,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冷。 然后宋文去了个洗手间,习惯性地往陆司语房间看了一眼,就发现,陆司语不在床上。 宋文穿了拖鞋往出走,然后就看到三楼的书房亮着灯。他推开虚掩着的门,看到陆司语坐在写字台前,怀里抱着昏昏欲睡的小狼,一下一下地捋着毛。陆司语抬头看到了他,没有惊讶,也没有解释什么。 宋文指了指手机:“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 陆司语低了头,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对不起,我睡不着。” 开始下雨的时候,陆司语就醒了,是被饿醒的,晚饭果然没有吃饱,他怕犯胃病,爬起来热了杯牛奶,就睡不着了。 陆司语的一句话把宋文说愣了:“唉,没什么对不起的,我的意思是这才两点,再去躺会吧,总不能这么呆坐到天亮。”宋文揉了揉眼睛,“而且你下次别这么不声不响地出来了,你要是睡不着,把我摇醒了聊天都成。这大半夜的一个人在这里坐着,多无聊啊。” 陆司语有点心虚道:“我不想打扰你,让你觉得我累赘。” 宋文道:“我不是为了这个搬过来的吗?” 陆司语嗯了一声,这才起身,把在他怀里打瞌睡的小狼小心翼翼地放入它的窝里。两个人这次去的是陆司语的房间,宋文坐在床边道:“我陪你呆一会把,你刚才那么一个人在书房里呆坐着,想案子吗?” 陆司语嗯了一声:“有那么几个点,没有想通。” 宋文望着陆司语的侧脸,忽地严肃了起来:“你查案子归查案子,那些人——那些已经死去,或者是即将死去的人,像是漩涡一样,或者说,就像是黑洞,会把人吸进去的。我知道你喜欢把自己带入推理,可是这一次你千万不能把自己陷进去了。” 死亡和疾病一样,那种情绪像是病毒蔓延,是会传染的。 陆司语最近停了药,身体又不好,正是在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被这些人和事所影响。 “嗯。”陆司语忽然眼眶湿了,一定是最近缺乏药物的副作用。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关心他的。他翻了个身背过身去,手指还在微微颤抖。 宋文看了眼侧身躺着的陆司语,目光忽地沉了下去。刚才在书房里,他伸手摸了摸陆司语的笔记本电源,虽然看起来电脑是关着的,但是那电源却是温热的。对芜山敬老院的案子,对顾知白,对很多事,陆司语都有他的执着。 宋文忽然有点犹豫,是否要继续往前走,他离陆司语的秘密,越来越近了。 第89章 案件的调查已经进入第四天,他们查明了陈颜秋借尸还魂的手段,查到了一起精密策划的顶包车祸,却依然对陈颜秋的死亡一无所知。案件到了现在,还没有确定嫌疑人。 早上几人在市局碰面,交流了一下进度,宋文进行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傅临江老贾你们按照你们的方向继续,朱晓你跟进交通局那边。”然后他转头对陆司语道,“我们先查下游吧,去见见车祸受害者的家人,昨天已经和他们约了,十点左右我们过去一趟。” 现在能够确认的是,这场车祸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若是车祸的真正肇事人没有线索,他们就只能暂时跳过这一环节。目前能够直接联系到的,就是车祸死者赵又兰的家属。 南城太大了,七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几百万的人口,城市里消失一位清洁工,基本是无声无息的,人们也只有看到那些路边的垃圾时,才会想到为什么无人打扫。 赵又兰负责清扫的区域,是南城城西长寿路一段。全长一共一千多米,路的两旁都是高大的梧桐树,此时正是夏末,树叶还是绿的,要是到了秋天,满街都是梧桐的落叶,一天要清扫两到三遍。 每天凌晨,这快区域就被一条马路分作两段,一段的尽头拐进去有几家热闹的酒吧,每天晚上都狂欢到凌晨三四点,是年轻人的极乐之地,而路的另一边,却是几处废旧的民国楼群。早就已经人去楼空,晚上经过这里,像是随时会有鬼神出没。 这样极端的两个地方,就这么隔了一条街,出现在这样的南城,犹如地狱与天堂。 人类为便捷交通的同时,也会为此付出代价,对比各种死亡方式,车祸是其中较为惨烈的,也是痛苦的。同样带给亲人的,也是难以释怀。 去年12月25日清晨,环卫工赵又兰遭遇了车祸,被拖拽后当场丧命,甚至没有去医院抢救的机会。 从那些档案资料,可以看到她的生平,赵又兰,女,54岁,初中学历,生前是南城环卫局的一名女清洁工。她的身高普通,长相普通,路过人们的身边,人们甚至不会多看她一眼,除了‘普通’宋文想不出第二个词来描述她,她就像是千千万万生存在南城的普通劳动者一般,普普通通却又兢兢业业。 赵又兰的家在江槐树小区,这是一处老旧的小区。这里不算繁华,从小区往南望去可以远远地看到南城塔,只有在这时,才让人有种感受,这里原来和那些现代化的高楼,是处于一个城市之中。 宋文几乎记不起,上次他来这种地方是什么时候。和现代窗明几净的电梯房不同,这种老户型的窗户都小巧玲珑的,似乎窗户也是占了面积,恨不得建成一个小小的‘日’字或是‘田’字。把人与人,家与家分割起来。 赵又兰的老伴叫张从云,比她大了几岁,今年60。他和赵又兰的女儿张丽丽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两年前和丈夫离了婚,有一位女儿,今天她正好倒班,也在家里。之前朱晓的电话联系的也是她。 宋文一进门,就表明了身份。 这套房子的面积不大,大约也就不到五十平,主要是一间客厅,还有一间卧室。客厅里堆满了各种的垃圾。凳子是旧的,桌子是旧的,桌子上还放了一个地球仪,也是旧的。那些摆设风格迥异,有的是中国风,有的是欧式,还有的甚至有点东南亚风格。 张丽丽看宋文和陆司语打量着那些东西,一撇嘴道:“都是我妈当年捡回来的,我说了多少次不要她捡,她却喜欢把家里变成垃圾堆,而且很多东西她都舍不得扔,只进不出,还总和我说,有的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保不齐有需要的时候。” 话说到这里,张丽丽似乎是觉得可能会让宋文他们会错了意,有些尴尬地苦笑了一下:“到现在,人没了,我也舍不得扔了。别说,有的东西还真的挺有用的,有一次妞妞的书包坏了,我来不及缝,手头又没有合适的东西,我就从我妈的百宝盒里拿了一个大号的别针别上了,正合适。”然后她又道,“我去给你们倒点水,我爸岁数大了,有点耳背,你们和他说话,声音大点。” 说完话,她起身去倒水,留着他们坐在客厅里,这里的客厅和阳台是连在一起的,不隔音也不隔热,甚至可以闻到邻居做的午饭的味道。在阳台和客厅的交界处,摆了一张双人床,地上摆了很多的瓶瓶罐罐。 窗台上摆放着一个南城塔的模型,清晨的阳光正好照射在那塔上,把那模型照射得更为精致。 张从云此时就坐在床边,借着窄小的窗户透进来的光亮,干着活。 陆司语侧着头,发现他是在修一个板凳。说是修,不如说是做,他要用两个废旧的板凳,拼凑一个小凳子出来。老人的手有些粗糙,却十分灵巧。 宋文正想着怎么开口,张从云就从老花镜的后面抬起眼扫了他们一遍,那目光有些警惕:“丽丽刚才说,你们是警察?今天你们来是干什么的?” 宋文道:“叔叔好,那个,关于半年前你老伴的车祸,我们有些问题需要核实一下。” 老头抬起头来,似乎是回想了一下,开口问:“我老伴的清洁车找到了吗?” 宋文耐着心给他解释:“清洁车要问负责的交警,我们是刑警。” 老头的嘴巴里鼓囊囊的,不知道塞了什么东西,口齿不清道:“那辆车我们赔了环卫局280块钱呢。”然后他吐了什么东西出来,陆司语才发现他嘴巴里含着的,是钉子。 宋文努力把案情说清楚:“这次是我们发现了一位死者,可能和半年前的车祸有关,而且那次车祸可能另有隐情,所以过来找家属了解情况。” 老头低下头继续研究着手里的破凳子,用尺子量了一下:“有什么隐情?人都死了,还能活过来吗?“ 人死自然不能复生,宋文有点尴尬:“我们说的不是那方面的隐情。当时交警提供的司机,有可能不是撞死你老伴的肇事人。” 老人皱眉抬起头,含糊不清地说:“啊?交警说肇事者不是早就死了?” 宋文想着怎么和他说清楚这其中弯弯绕的关系:“当时死的,也不是那位肇事者,而且那位肇事者,有可能是帮人顶罪……”话说出来,他就觉得有点不对,这话说得就和绕口令似的,宋文只能找补了一句,“具体的我们还在调查中。” 老头垂下头,似乎放弃了理解:“唉,绕得真晕。这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宋文轻咳了一声,却是被问住了,陈颜秋的死好像的确和他们的关系不大,他可能不是撞死赵又兰的直接凶手,只是一个一时鬼迷了心窍的顶包人。他继续问:“那你对车祸还有哪些了解吗?想起来什么都可以对我们说。” 老人道:“这么久,不记得了。” 宋文拿出了一张陈颜秋的照片放在了桌子上:“这个人你见过吗?” 老头头也没抬:“没见过。” 然后他又从嘴巴里吐出一枚钉子,在椅子上开始钉起来。 说话之间,张丽丽端了几个杯子过来,那杯子也如同家里的其他家具一样,四个杯子各自模样,其中还有一个破了个豁口。见了这个情况,陆司语完全没有伸手的意思,宋文也道了一句:“谢谢。”就把张丽丽递过来的杯子接过来放到了一旁。 张丽丽便自己拿了那个破口的杯子,坐在了一旁的凳子上,有点紧张地低着头。 一旁传来老人钉凳子的梆梆声,那声音还挺有节奏的。宋文给张丽丽简述了一下案情,开始问车祸当时的具体情况。 陆司语在旁边打开本子记录,在他的角度抬起头,可以看到一张赵又兰的照片,背景正巧是南城塔,他对照片有点好奇,趁着两人聊到了间隙问道:“那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张丽丽看了看道:“那是我妈年轻的时候拍的,那时候南城塔刚建成,还不许游客参观,她就在塔下照了这么一张照片。说起来挺惭愧的,我妈一直想去那边看看,觉得不上南城塔,就不算是真正的南城人,可是每次要去,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过了,她到最后也没能上成那座塔。” 在赵又兰这种外乡人眼中,那座塔是城市的象征,似乎没有上过,就不被接纳,直到她身死,这件事成为了遗憾。 宋文轻咳一声,开始问话:“那天阿姨是照常早上去上班的吗?” 张丽丽收回了目光点点头:“……对,我妈妈那天早去了一会,大约两点四十多就出发了,我半夜被她吵了一下。她早就说,想要回来参加我女儿的学校活动。妞妞练了两个月的舞,想给姥姥看,没想到……” “你们接到电话通知的时间是几点?” “大概早上不到五点吧。电话是警察打来的,人直接送到了医院,早就没有气了,那时候的交警都说,没见过被拖得这么惨的……” “当时出面的是对方公司吗?” “是啊,说是公司的司机撞了人,就逃走了,公司有个负责人过来和我们商量的赔偿方案。那边的人倒是挺客气的,后来交通局那边告诉我们司机病死了……” “你们那时候相信了对方的说法吗?就是……没有觉得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了,怎么能够这么凑巧?早不死晚不死,把我妈撞死了就死了?我那时候就说这事有问题……” 张丽丽的话正说到这里,张从云忽然站起了身,有些不耐烦道:“现在放什么马后炮?人都没了,这些有什么好说的?” 宋文听了这话,刚想解释两句,一旁的陆司语却是一拉他的衣袖,示意不要打断。 张丽丽一下子像是被点着了,站起身道:“是没什么好说的,我妈死得那么不清不白的,肇事的司机都没搞清楚是谁,你就收了人家的钱同意私了了!后来你签字的时候问过我没?现在警察又来查了你还不让我说,你就不想知道,究竟是谁撞死了我妈吗?” 老头反问她:“知道了又能怎样?这事儿早就结束了。过去了!都过去半年了!” 张丽丽道:“至少心里清楚明白,我连那王八蛋的面都没见到,如果见到了,如果见到了……” 老头哼了一声,怼了她一句:“见到了呢?你想怎样?” 张丽丽咬着嘴唇,表情狠戾地盯着自己的亲生父亲,忍了两秒没忍住,哇就哭了出来:“冤有头债有主,至少要听他给我妈道个歉,在我妈坟前磕个头。” 老头哼了一声:“有个屁用。” 张丽丽梗着脖子道:“反正,现在警察来是好事,不知道谁是真凶,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老头盯着她道:“你懂什么叫做咽不下气?” “至少给我妈烧纸的时候能够念给她!我妈白白伺候你几十年,她死了你就没伤过心……”张丽丽的泪水忍不住往下滴,过去就算家境贫寒,她从未觉得家里有什么缺失,可是母亲死了以后的这段时间,她的父亲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本来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父亲的冷漠让张丽丽的刺痛变本加厉,今天的这些话,她憋在心里太久了,“爸,……我小时候总是被同学欺负,笑话我妈是个扫大街的,那时候你不是告诉我,只要站的正,就没有什么可心虚的,要挺直了腰板,我们不输给任何人,我们不主动欺负别人,但是却要讨个公道,现在你岁数大了,那些教我的东西你就都忘了吗?你真的……真的让我太失望了。” 第90章 气氛一时尴尬,老人面色不快地从他们三个人面前穿过,走进了房间唯一的卧室,呯地一声把门摔上。 张丽丽哭得嘴唇都在抖:“我妈这辈子不容易,辛辛苦苦地干了一辈子,她就差一年就退休了……” 宋文递过去几张纸巾,张丽丽就用纸巾捂住了眼,嘴巴里还在不停地控诉着:“让你们见笑了,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我……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妈刚走一个月,我爸爸就忘了我妈,天天不在家,吃饭睡觉抱着手机看,晚上还去外面晃悠,很晚都不回来。这里都是老邻居,风言风语的,人家都跑来问我,让我管管我爸……” 张丽丽哭天抹泪着,仿佛眼前的警察可以做他们家的主。 宋文一时有点尬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好。 陆司语却是有些出神地看着刚才老人坐过的地方,那个小板凳已经初见了雏形,那么小的板凳,肯定不是给大人坐的,小孩子坐却正合适,老人还是疼爱自己的孙女的。 房子用的门很普通,无疑是不隔音的,张丽丽说这些话,就是为了给张从云听,可是那门里却安静极了,仿佛门里面的人什么也没有听到。 张丽丽又连哭带说地控诉了好多,什么她妈妈死以后,她又要工作又要买菜做饭带孩子,多么辛苦,她爸爸每天都不知道在忙什么,毫不关心她,常常回来以后,还发现洗碗池里泡着碗。 张丽丽哭着说,“我妈生前每天拉我爸下楼,我爸爸都不陪她,都是我妈一个人晚上下楼跳舞,她一去了我爸爸出去得比谁都勤快……” 陆司语顺着问:“阿姨是喜欢跳广场舞吗?” 张丽丽点点头:“跳,老太太就那点爱好,她说,平时是清洁工的打扮,人们都看不起她,可唯独晚上跳舞那时候,她换上一身漂亮的衣服,和那些退休的护士啊,老师啊,没有分别。对了,妞妞学舞蹈也是我妈的主意,说小女孩学舞蹈形体好,攒着钱让我去给妞妞报了班……她说就算家里穷,也不能穷了孩子……” 说到这里,张丽丽的眼睛一热,又有泪水往下流,“对不起,我就是……有点太伤心了……我妈刚死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的,被各种事情推着转,那时候不觉得太过伤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我没了妈妈了,心里就特别难过。” 她的话到了这里,张从云所在的里屋响起了一阵咳嗽声。 随后,屋里屋外都是一阵沉默,等张丽丽的情绪稍微平静,宋文又问了一些关于车祸之后的事。 对方公司确定赔偿了他们一百二十万,这在同样的事故中,算是赔偿金额较高的了。在此之后,对方公司和他们再无联系。张丽丽后来也辨认了陈颜秋的照片,说她从始至终都没有见过这个人。 差不多详细问了一个多小时,把想到的问题都问了,陆司语和宋文才从对方家里出来。张丽丽把他们送出去,出了楼道,陆司语忽然回头问她道:“叔叔过去是做什么工作的?” 虽然张从云的档案的里有记录,但是还是问下更为保险。他怕张从云会起疑心,故意到了门外才问张丽丽这个问题。 张丽丽道:“我爹以前在工厂打工做叉车工,后来厂子倒闭了,就出来做了几年建筑工。再后来他耳朵越来越背,就不做了。” “他在清河南化工作过吗?”宋文顺着那个问题又问。那是陈颜秋尸体的发现地点,如果他曾经在那里工作过,那么张从云的嫌疑将会变大。 张丽丽摇摇头:“好像换过几分工作,最早的时候在城富化工做过一段,不过那还是和我妈结婚前,我还是听他们后来说的。这家清河南化工厂我没听说过。” 陆司语道:“那我给你留个联系方式吧,如果以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是有什么难处,都可以联系我。” 张丽丽点了点头,把他的手机号记录了。 走到外面,宋文就深吸了几口气,那房子太小了,鸟笼子一般,只有几个人待在客厅,就让人觉得空气稀薄。 两个人上了车,陆司语问:“你觉得这家人和陈颜秋的死有关系吗?” 宋文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我觉得张丽丽的态度还算是正常,张从云却有些奇怪,不太合乎常理的地方有几个。第一个,他的行为在妻子的死后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让我看不太懂,一个原本呆在家里的老头,为什么经常很晚回来?他那些时候都去了哪里?还有一点我想不通。他为什么选择私了?目的是为了钱吗?可是钱呢?难道是存在银行吃利息了吗?那笔钱,足够这样的家庭换一套房子了,就算不换房子,至少可以改善下生活的状况。他们为什么还住在这种地方。还有,他说知道了真凶也没用……这个没用,是在于他知道了真凶还是只是自己的猜测?” 宋文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什么问:“对了,你怎么知道,张从云可能在化工厂呆过?” “他手上的一些痕迹,是接触化工品才会留下的,过去很多化工厂的材料运输会用到叉车。”张丽丽的回答也应正了他的想法,话到这里,陆司语叹了一口气,“只是可惜,所在的工厂不是清河南化。” 宋文道:“我觉得,他虽然没有在清河南化工作过,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觉得他和那边完全没有关联,那时候的工人会经常在一些化工厂之间送货,也会有各种的交流,他也许年轻的时候去过清河南化。如果说,嫌疑人本身在清河南化工作过,我反而觉得太巧合了。” 陆司语咬着指甲,眉头微微皱起:“对了……还有,今天我们提起陈颜秋的时候,张从云明显地不耐烦。” 宋文回想了一下:“开始我给他看陈颜秋的照片,正常人多少会看一眼再否认,可他直接就否认了。我开始还以为他有些带着气,现在你这么一说,那反应有点可疑。”他顿了一下又说,“甚至后来的离开,都有点刻意。” 陆司语道:“我觉得有几种可能性。”他试着推理,“第一种,张从云真的拿了钱以后,不在乎赵又兰的死亡真相;第二种,他其实是在乎的,他知道一部分中间的隐情,所以才急躁地不想提。” 直觉告诉他,张从云很紧张,似是在用他的怒意掩盖着自己的紧张情绪,但是他是在紧张什么呢?他怕他们发现什么呢?怕他们发现陈颜秋死亡的真相吗? 宋文嗯了一声,陆司语就又继续分析,“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他不知道陈颜秋顶罪一事,认为就是陈颜秋撞死的自己老伴,在得知肇事者死亡之后,他没有相信,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发现了陈颜秋的踪迹,那时候陈颜秋正好身体虚弱,张从云就愤然杀死了他……” 宋文道:“说实话在来之前,我脑补过,因为家属义愤填膺,杀了陈颜秋的故事,但是现在看……嗯……不太好说……” 张丽丽是个女人,身形娇小,她虽然有对陈颜秋的恨意,但是很难去下死手,她应该是遗传自自己的母亲,刀子嘴豆腐心,说的话不好听,也只是一些抱怨。至于张从云……那样的一个老头,有些木讷古板,不明事理,就算陈颜秋是一位绝症病人,他也很可能没有能力用刀子杀了他。那刺入胸口的一刀需要很大的力气,很难想象是这样一位老人动的手。 陆司语也闭了双眼,摇了摇头,把自己刚才说的否定了:“不对,哪里不太对……而且完全没有证据……” 他的推理在哪里疏漏了呢? 陆司语有些气馁地靠在了车窗上,这样推理的巧合性太高了,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实际的物证人证。 宋文看他脸色不太好,关切问他:“没事吧?” 陆司语仍是闭着眼睛道:“还好。” 他也说不清自己哪里不对,从戒药开始就是这样,身体也说不上来哪里不舒服,就是不能专注思考,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很重要的事,可是那究竟是什么呢? 看陆司语沉默了,宋文开口道:“你别太着急了,有时候欲速则不达,我们先去看看陈颜秋的遗物吧,现在,我们找到了他最后生活的旅馆,可以试着进行复盘。” 第91章 陈颜秋的遗物是前一天傅临江带到市局里来的,物鉴那边已经进行完登记。午饭后,宋文走了个流程把些东西从物证室取了出来。 所有物品都塞在一个半人高的旅行箱里,按理说,进行登记拍照和核验之后,他们要把东西作为遗物还给陈思雪,不过因为案子现在还没破获,东西就暂为保管。 陆司语觉得宋文所说的进行复盘的理论是正确的,他们现在需要更多的线索。 复盘无疑是让他们走近陈颜秋的最好方式。要弄清楚他的人生最后发生了什么,首先要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宋文带上了手套,先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陈颜秋的形象,那是一个个子不太高的清秀年轻人,笑容有点腼腆,还有一颗小虎牙,他为人和善,疼爱自己的妹妹,很怕麻烦别人,工作和生活里没怎么和人红过脸。他这辈子的前半生,一直都循规蹈矩。这样的一个人,若是在生活里遇到,大家一定是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又会对他的悲惨经历心怀怜悯。 事情的转折点,就是那场顶包的车祸。 他在死亡前,又会经历什么呢? 陆司语也没说话,低头看着那个旅行箱,那旅行箱非常普通,一如陈颜秋那个人,陈颜秋像是早上地铁里擦肩而过的上班族,像是医院里能够遇到的普通病人,像是上班能够遇到的同事。 这个普通的年轻人,不像是那些癫狂的,变态的凶手,他超过了他熟悉而擅长的范围。 宋文伸出手把拉链打开,里面是一些年轻人的常用物品,和傅临江所说的一致,衣服叠得特别整齐,他喜欢穿朴素的衣服,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的样式,书包里有本书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本书现在不太好买了。”陆司语把书拿过来翻了一下,确认书中没有夹带东西,然后递给宋文。 宋文打开,翻看了几页,有一页有点折痕,他打开念道:“‘在你们的死之中,你们的精神和德性当依然熠熠生辉,犹如晚霞环绕大地,要不然你们的死就是不成功的。’” 陆司语道:“对于绝症病人来说,尼采的那种癫狂,相当于是安慰剂,能够给予他们勇气。我较为喜欢这个版本的译稿。”有时候翻译的不同,会造成文章的意义都有所偏差。 包里除了书和衣物,还有两条旧毛巾,一个杯子,一双密封在袋子里的拖鞋,尽管是住在旅馆里,陈颜秋还是带上了这些东西,由此可见,他出发前就做好了准备长住。最后出发时,他留下了手机的充电器和充电宝,手机却不知所踪,显然他没有打算再回来。 宋文又看了一下之前物鉴登记的表格,打来了书包的隔层,里面是一些证件,还有几盒药。 证件有部分是张瑞的,直接被他拿来使用。对于陈颜秋那样的绝症病人而言,药无疑是很重要的,他正是靠这些东西在延续自己的生命。宋文拿过那些药瓶检查着,拧开瓶盖看了看其中的白色药片。 看到那些药,陆司语不由
相关推荐:
鉴宝狂婿
旺夫
顾氏女前传
万古神尊
村夜
乡村桃运小神医
NTR场合_御宅屋
猛兽博物馆
篮坛大亨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