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45章

第45章

来的,包括金国和辽国的事情都是武植在策划。 他的策略,倒是让曾布等人比较信服。 毕竟他做出了功效。 蔡京一帮人说的在有理,没有做出实际上的功绩,说的再好有什么用。 宋徽宗:“武爱卿,你意下如何?” 武植沉默少许,便开口道:“陛下,微臣认为,大宋不但不能停止对金国出售兵器,还要加大对他们出售的武器数量!” “如今金国购买宋朝兵器数量已经与日俱增,随着他们军队的人数扩张,战事上的消耗需要的量也是极为惊人的,与他们交易可以增长我们大宋的国库!” 此话一出,蔡京一帮人无法理解。 还增加武器数量? 曾布不发一言,之前那位朝臣道:“如果按照镇国公所言,金国会越来越强,万一他们攻破了辽国,反过来打我们宋朝,这该如何是好?” 众人再次看向武植,武植笑道:“以金国目前的势力和辽国目前的局势来看,金国攻破辽国的城池相比辽国而言,不过弹丸之地!” “停止对金国出售兵器,会增长辽国对金国消灭的力度,现在金国再强也处于萌芽阶段。 若是我们停止出售兵器,最后辽国将他们击溃,只要一次两次战事失利,金国将再无回头的余地。 而辽国大胜就会重整军队,修生养息,辽国依然是辽国,金国却不复存在,如果是这样,我们大宋何时才能灭了辽国?” 满朝文武不可思议的看向武植。 武植的意思很明显,他打的是消灭辽国的主意。 这就有点吓人了。 蔡京的一帮人只是担心敌国威胁大宋,武植想的是如何消灭辽国。 甚至是金国。 双方角度根本就不在一个高度上。 武植又道:“陛下不用担心,等金国将辽国半数州地全部占领,辽国根基毁半的时候,才是我们大宋最好出手时机!现在出手为时过早,白白浪费了金国这个先锋!” 武植公开说这些言论,其实关乎大宋的国策机密,但武植这是阳谋,根本就不怕消息传到辽国和金国。 “现在出手金国必定遭受重击,一旦覆灭,我们就没有了帮手,到时大宋想要消灭辽国,自己也会损兵折将,并不划算!” 武植:“大宋想要占领周边诸国,必须要利用金国,所以兵器不但不能停止出售,还要继续大量提供!” 蔡京的人面色骇然。 这个武植,心也太大了。 “镇国公,万一真到了那时候,但金国势不可挡,我大宋岂不是更危险?” 这时蔡京也忍不住站出来说道:“龚大人说的有理,镇国公此举,稍有不测就会让大宋陷入困境!” 听到这话,武植笑道:“我大宋有禁军数十万,神威大炮上千台,并且,我最近研究了新的武器,别说他金国还没成长起来,即便发展壮大,大宋照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 “我武植自然会替陛下分忧,将大宋发展富强!” “难道你们忘了辽国对我们大宋这么多年的欺压和纳岁了么! 大宋,注定是中原上国,只有不断的进取才能变得更强,否则昔日燕云十六州的耻辱再度来临,靠你们能镇得住么?” 武植一番话,说的蔡京等人面色通红。 他的意思是,燕云十六州就是他们中原的耻辱。 是武植收回来的。 靠他们能吗? 既然不能,那就闭嘴。 少操点心吧。 听到朝廷的争执,宋徽宗是站在武植这一边的,听到武植有新的武器,宋徽宗心里有数了。 宋徽宗:“好了,诸位爱卿都不要吵了,朕觉得武爱卿说的在理,这事就依了武爱卿!” 宋徽宗就是看谁本事大,就听谁的。 蔡京等人想要和武植斗还没这个资格。 他们的想法固然也有道理,但武植的角度跟他们不一样。 他要做的是功绩。 让大宋更加富强,这样才有意思。 蔡京一帮人干不过武植,就只能等着看笑话了。 内心那个气啊! 他们现在越发觉得,官家太信任武植了,若是这样下去官家就是昏君了啊! 不能事事都听一个人的,这样下去,他们这些大臣存在有什么意义? 但宋徽宗有他自己的想法,谁有用就听谁的,做不出功绩都是扯淡。 比如蔡京,你说的再好让你去收回燕云十六州都不敢去,还不是得靠朕的武爱卿? 所以,宋徽宗自然是相信武植的。 现在武植在朝廷的影响力和权利,已经直接超过了两个宰相。 蔡京身为左相,却也是奈何不得,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等着看武植的好戏,等着看武植有朝一日跌落下来。 他们在来看笑话。 你现在能,但你总不会能一辈子吧? 纵观历史,那些权臣很少有好下场的,他们就不想相信,即便武植做的都是对的,到时候你功高盖主,官家就会怕你。 一旦官家怕你,你还能好的了吗?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你越是优秀,到时候一定会出现问题。 哼! 蔡京不在说话。 他气的手指在颤抖。 因为官家根本就不听他们的。 而武植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关于宋徽宗是否到时候怕他的这个问题,武植根本不在意。 他首先做出一番功绩,若是到时候宋徽宗对他担心,忌惮,他武植也不是傻子。 目前来说,武植和宋徽宗的关系是极好的。 武植也相信,宋徽宗的为人存在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蔡京的人上凑无效,事情依了武植,继续对外出售武器。 这对他们的威信打击很大。 武植不在乎,接下来,他会整顿宋江等人,继续操练禁军,准备在金国和辽国时机成熟之时出击。 退朝之后,曾布一帮人和武植在一起商议。 蔡京等人路过,瞥了一眼,也没多说什么就走了。 大有一种看你神气到几时的味道。 而旁边的宋江等人,这才知道原来镇国公在朝廷中一言九鼎,连宰相都不是对手。 不由得内心震撼,自己这是跟了个什么样的人,如此大能耐? 从官家的态度中就能看出,官家是很依赖武植的。 他们再多的建议也顶不过武植的一句话。 内心也是对武植更为尊敬! 路过的一些朝臣看到镇国公都会行礼,武植的风光一时无二。 而回到禁军中后,武植便开始整顿宋江这批人马。 武植并未采取分散而制的办法。因为梁山这批人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有战斗力,若是分散就废了。 武植扩充了一个营,将梁山的人放在一起被武植操练,随时等待武植的军令! 也发放了兵器,铠甲,战马。 与此同时,武植最近也在密切关注岳飞的发展情况。 第224章 对于岳飞。 武植老早就派人去寻找了。 武植有明确的地址,找到岳飞并不是难事。 只是现在岳飞年纪不大,武植的人只是在观望状态。 什么时候召集过来,得看武植的意思。 根据时间,很快关于岳飞的下一次情报应该要送过来了。 武植也不着急。 而宋江一行人被武植安置之后,便留在了禁军中,武植还是让宋江带领他的人马,并没有剥夺他的权利。 宋江依然带领他的人,以后上了战场武植指哪打哪,他们也不敢反抗。 先锋炮灰的梁山,他们是当定了。 只是现在没有高俅从中作梗,所以梁山的人后面被毒死的局面,未必会出现。 他们的命运掌握在武植手中。 现在就先让他们自己去操练,发放装备后经过正规的训练他们的战斗力会更强。 等要用的时候,这些人都会上战场。 至于能活多少人,就得看他们的命了,武植不诏安他们,他们下场也不会好。 此刻。 武植回到营地。 忽然有人来报:“大人,有关于岳飞最新的消息!” “哦?”武植点点头:“说吧,那岳飞现在什么情况!” 探子道:“启禀大人,岳飞前不久从军了,所以过来询问大人的意思,是否继续观察?” 听到这消息,武植想了想,这岳飞年少的时候就已经从军好几次,这点他是知道的。 是让他去磨炼一番,还是直接招收过来? 武植想来既然是磨炼,直接找来在禁军中更好。 禁军有更好的装备和将领,而且凭借岳飞的悟性和本事,很快就能成为一代猛将! 想通了这点,武植便道:“不用了,你拿着我的令牌去那军营打招呼,就说本官点名要岳飞,将他调过来!不过也不能强迫,他若是不愿意,不可强求。” “除此之外,还有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三个你也一并找来吧!” 说话之间,武植给出了一块令牌。 “属下一定将人都带过来!”手下领命离开。 武植并不只是找了岳飞,宋朝时期的名将,武植都有所留意。 这四个人是南宋时期的中兴四将。 每一个都有不错的战绩和领兵能力。 现在他们很年轻,但武植需要的就是这些人。 武植双眼微微眯起,对于岳飞武植还是很佩服的。 只要是人才武植都要用,不管是北宋的还是南宋的。 人才多,才能聚集更强大的战斗力。 毕竟武植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去弄,那多累。 若是说打哪里,岳飞能打直接派出去就可以了。 去找岳飞的事情,倒也快。 此刻。 岳飞在河北路地界的一处军营中。 他还是一个年少的小伙子,至今看起来也不过十七八岁左右的样子。 刚刚从军,岳飞心中就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 希望能建功立业。 岳飞晚上躺在集体营中,旁边还有许多士兵,由于现在并无战事所以他们平日就是训练一下。 不用做什么。 晚上的的时候士兵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聊聊天。 旁边有几个新兵在聊天,而岳飞独自在想事情,没过多参合。 一小兵道:“喂,你叫什么名字?” 岳飞看过去:“岳飞!” “岳飞?”小兵道:“你这名字寓意很好啊!” 岳飞不在说话。 旁边几个人则是继续议论。 “听说金国和辽国打的火热呢!” “谁说不是呢,金国之前还是女真部落,现在已经建国。他们刚开始人数并不多,现在越来越强了,连续攻破辽国好多城池呢!” “哎,这金国厉害啊!” “你们说金国会不会有一天攻破辽国,将其亡国啊?”又一年轻士兵问道。 “我觉得这个不好说,毕竟金国再强还没有发展起来,但辽国就不一样了,辽国势力强大,兵马众多,虽然现在失利,但不可能会被小小的女真击败吧!” “嗯,有道理,只是我听说咱们大宋好像在卖兵器给金国呢!” “我倒是觉得金国强大,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大宋的兵器,想想若是哪天金国真的灭了辽国,在用我们大宋的兵器打我们大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切,能不能打败金国还不一定,但你说的兵器问题,咱们大宋应该也考虑过吧?” “其实我不赞同对金国出售兵器,这是资敌的行为!” 一小兵摇摇头。 听到这话,岳飞眉头一皱:“资敌?那得看是谁出的主意,若是一些庸臣,自然是,如果是镇国公那样的能臣,自然会处处算计,怎么可能会造成资敌的结果?” “这其中的程度把握,相信镇国公一定比我们更清楚!” 岳飞对于这些人的议论却是不以为然。 毕竟镇国公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如此雄才大略,谁人能比? 辽国这些年对大宋纳岁,如今呢? 辽国向他们大宋纳岁,可见镇国公的手段。 那年轻人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镇国公可不是一般人啊!” “嗯,这个确实,镇国公解决了大宋历代官家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我觉得镇国公的行为自有他的道理。 岳飞是吧,我赞同你的观点! 镇国公不可能做出对大宋不利的事情,说不定他留着一些后手!” 几个人聊天时间倒是过的很快。 他们聊到现在的局势,又聊到镇国公的能耐,以及现在大宋的情况。 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梦想了。 参军的新兵,来这里要么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要么就是想要出人头地。 毕竟普通人也没什么门路,做生意也没资本,当兵的确是一条好的升迁之路。 这个也很难,但好歹也是一条路啊! 眼下金国辽国开战,若是能建立军功那可不得了! 当然,不少士兵就是来混口饭吃的,真要打起来心里也害怕,怕死。 岳飞听到这些,却是很自信。 当那个士兵询问他为何从军的时候。岳飞直言道:“我想要建立功勋,自然也希望出人头地了。若是给我机会,我一定能成为统领数十万的大将军!” “哈哈哈哈!” 岳飞的话让在场的一些士兵都笑了起来。 岳飞自信的模样,旁边一个士兵道:“谁都想当将军,我就没这么大野心了,能当个小小的偏将就够了!统领数十万大军,岳飞你心够大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咱们哪有这个命哦!” “哎,谁不想成为将军呢!不过有这个想法是好的!” 几个士兵也梦想自己成为将军,但他们知道这几乎不可能。 比如十万大军中,谁不想当将军? 但能带领全军的,只能有一个。 这何其之难? 大大小小的战役能活下来,不受伤就已经是万幸,想要成为大将军还得上面的看中扶持你,或者你有很高的军事才能。 不然,万难啊! 大将军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没有点手段能力坐上这个位置也无法服众。 听到这里,岳飞笑笑也没生气。 毕竟他也就是说说,能不能出人头地,还真不是靠嘴上说说,还得建立功劳,不然都没用。 忽然,就在这时。 大半夜的,忽然一名将领连夜拿着火把进来。 一名将领的旁边还站着一个人。 “怎么回事?大半夜的这……” 许多人看到这情况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谁是岳飞?” 忽然将领扫视众人。 岳飞立刻站起来:“大人,我是岳飞!” “哦?你是岳飞?”那将领男子打量岳飞一眼,着实有些搞不明白,镇国公专门找这个少年做什么。 “镇国公让你加入禁军,成为他麾下的一员,你可愿意?” 旁边一男子站出来,正是负责找岳飞的武植手下。 岳飞有些傻眼:“镇国公找我?” 他是听过镇国公的大名,但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和镇国公有什么瓜葛? “镇国公并不认识我,为何会找我?”岳飞还是问了内心的疑惑。 武植手下笑道:“镇国公行事岂是我所能知的,找你自然有镇国公的理由,当然,我们镇国公并没有强迫你,你若是愿意跟随镇国公,明日就可启程,若是不愿你可以继续留在这里!” 当然,他是希望岳飞跟随他回去的。 但武植给他的命令就是这个意思。 不强迫岳飞。 岳飞闻言,整个人呆滞了。 不但是他,旁边的人也是如此,刚才几个议论的新兵一脸诧异,那可是镇国公啊! 收回燕云十六州的镇国公亲自过来找岳飞? 岳飞居然有这么大靠山? 他们之前还聊呢,想要当大将军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就是关系了,没有关系也很难啊。 若是上面有大官,这个可能性就很高了。 不由得众士兵纷纷羡慕的眼神看向岳飞。 “岳飞,你还愣着干什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一名年轻士兵劝道。 第225章 “是啊,错过了这次机会可就没了!” 许多人目光火热,可惜不是他们自己,这个没办法。 岳飞反应过来后,惊喜道:“岳飞愿意,岳飞愿意追随镇国公!” 他虽然不明白为何镇国公会找他,他刚才仔细想了一遍,他家亲戚,朋友就没有一个能和镇国公搭上关系的…… 就这样。 岳飞在众人羡慕中,被带走了。 将领让他们继续休息,他虽然不理解,想来镇国公应该认识岳飞,可能是远方亲戚什么的。也没多想。 其他人若是在这里要人,他不给也是可以的,但有镇国公的手令,他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放肆。 随后,岳飞就这么被带到了汴京。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三个人。 都被武植的手下从各个地方找来。 殿前司军营。 其余三个人武植见过了。对于岳飞,武植更有兴趣。 第一次看到岳飞,武植也是有些意外。 真的很年轻啊! 十七八岁的模样,身高一米七八左右,还算壮实,人也比较俊气。 岳飞此刻一脸懵逼,盯着武植,没想到眼前的镇国公如此年轻,看上去比他大不了多少。 然而,武植已经是镇国公,统领禁军的殿帅! 而他只是一个小兵。 不知道镇国公为何找他。 “岳飞,参见镇国公!” 反应过来后,岳飞对着武植恭敬行礼。 不管怎么说,镇国公将他调过来就是在关注他,他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 “嗯,赐座!” 武植一句话,岳飞身躯一颤:“大人,岳飞没有资格!” “我说你有,你便有!” “……”岳飞。 小兵搬来一把椅子,岳飞推辞不掉只好坐下了。 岳飞如坐针毡,此刻他并不是大名鼎鼎的英雄岳飞,而是年少时期还并没有成气候的小岳飞。 武植在前世对于岳飞有所了解。 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 岳飞少年时期,喜读兵书。 且天生有神力,不满二十岁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在南宋时期,他战绩惊人,连破敌国数十州地,无人能挡,将金国打的如丧家之犬,最后只能求和。 岳飞是个狠人。 说来,狠人的背后多少会有不一样的父母。 岳飞的父亲名叫岳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但与普通农民不同。 岳和轻财好施,常常为了救助本地那些受饥挨饿的农民,自己节衣缩食。 对于那些借他钱财的人,岳飞的父亲也从来都没有主动上门索要过。 如果他们有能力偿还,就等他们来还,如果他们没有能力偿还,岳和就当做完全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 甚至还有一次,紧挨着他们家田地的一个农民,仰仗着自己身体强壮,故意欺负为人和善的岳和,占了他们家一些田地。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侵占行为,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非常的愤怒,哪怕是斥之于武力。 但是,岳飞的父亲并没有因此愤怒,而是舍弃不要,白白给了那人。 在外人看来,岳飞的父亲完全是一个软弱可欺,毫无血性的男人。 但是,上天很快就对这个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老实人进行了丰厚的回报,赏赐给他一个了不起的儿子。 虽然这个儿子最后被害死,但他儿子岳飞的一生,也足够耀眼! 一般对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史书上都会在他出生的时候,故意进行一些虚构,不是有奇光异彩出现,就是他的父母梦见仙人。 但在岳飞出生的时候,却真的出现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奇异现象,有一只外形类似于白天鹅的大鸟,在他们家的房顶之上,鸣叫了好久。 岳飞的父亲感觉这是一种祥瑞的征兆,便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做飞。 大家知道,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字。 岳飞的父亲在给儿子取字的时候,依旧想到了那只大鸟,取字叫做“鹏举”。 身为父亲的岳和也想让自己的这个儿子像这只大鸟一样,将来可以展翅高飞,一展宏图。 此外,岳飞的母亲也不是一般人。 她在北宋危难之际,用针在岳飞的背后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此来鼓舞岳飞效国。 所以终岳飞一生他都在精忠报国,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挠他。 哪怕是皇帝对他百般阻挠,他还是一路把金兀术打得怀疑人生。 最后,为了南宋百姓能够安定的过日子,从战乱当中恢复过来,他放弃了推翻赵构统治的机会。 他是有能力做到的。 当时宋朝强敌环伺,他如果再起兵造反的话,可能南宋将会陷入更大的分裂和割据当中。 所以岳飞是值得尊敬的。 可惜后面,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 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 绍兴三十二年,孝宗赵育为之昭雪,后谥武穆,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岳飞最后结局不好,武植召集了岳飞,多少可以改变点什么。 武植要规划大宋的国策,这些人都要用的上。 他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战斗八方。 而且,想要大宋更强大,所有的名将武植都要召集。 武植盯着岳飞打量,看的岳飞浑身发毛,他本来就一肚子疑惑。 岳飞干脆直言:“镇国公,小人有一事不明,为何镇国公会将素不相识的岳飞,召入禁军中?” 毕竟岳飞现在是个小人物,这没道理啊! 听到这话,武植笑了。 随便找个理由,对于武植来说也不是很难。 即便岳飞不相信,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他能干就行了。 至于找个什么理由说的过去呢? 总不能说,诶,兄弟,我是地球穿越过来的人,知道宋朝的历史,也知道你将来必成大器,所以提前拉拢你为我效命? 估计岳飞打死也不信吧? 此刻武植想了想,倒是想到了一个差不多的理由。 第226章 武植道:“本官听闻你天生神力,喜读兵书,现在禁军之中缺少将领人才,便是将你召了过来!有神力的人,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 武植这个理由也能说的过去。 比如从小就能一个打几个人的这种人,本身就有学武的体格。 岳飞力气很大,史书记载岳飞十七八岁的时候可以开三百斤弓,开八石弩。 三百斤什么概念? 宋朝的一斤差不多快六百克,就比现在的一斤重,那么当时的三百斤和现在比将近两百公斤。 当时所有拉弓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拉开这种重量的弓。岳飞可以。 从这点来看,哪怕他只是骑在马上射箭,都能造成强大的杀伤力。 如果岳飞活到现代,那他挑战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什么的肯定没问题。 就比如古代的王重阳,王重阳都知道吧,就是那个全真教的创始人,武林高手。 历史上王重阳他参加过金国的武举,开一石三斗的弓可以拿到甲等。 王重阳参加武举就拿了个甲等优秀。 就是说王重阳只能开一石三斗,岳飞可以开三石,还挂零儿。 意味着从力量上讲,一个岳飞快顶上三个王重阳了。 除此之外,武植身边还有一个人,林冲。 林冲我们都知道,那也是顶级高手,能开四石。 岳飞是八石的弩。 单从力量上讲,等于两个林冲。 力量是古代武将打仗过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基本要素。 岳飞有这个力量,还能够使得动。 因为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岳飞使过枪,使过刀,包括使过锤,他都试过,所以他能够完美地驾驭这些兵器,和他这个天生神力是完全脱不开干系的。 武植是武官,对于天生神力自然格外关注。 他看向震惊的岳飞,笑道:“本官就是天生神力,战场少有人能敌,你也是天生神力,所以本官要培养你为大宋效力。” 武植似笑非笑的盯着岳飞。 岳飞从小天生神力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 原来镇国公是看中了他这一点。 这点倒真没话说。 力气大的人,在加上学武艺,本身就是好的领兵材料,只要这个人思维上再有一点谋略,是可以当一个将领的。 武植相当于关照他。 给他这个机会。 岳飞怎么能不激动。 不过想到武植也是天生神力,他打量武植一眼,不是很相信,因为在他们家乡地方,天生神力的就他一个。 这时,武植转移了岳飞的注意力,走到旁边兵器上,忽然拿起重一百多斤的长枪。 “本官想要看你真正的力量,我这里有一柄重一百五十斤的长枪,你单手舞动给我看看!” 武植将长枪扔了过去。 他就是单手。 一百多斤的东西扔到岳飞面前,岳飞看武植扔的如此轻松,还以为这长枪根本没这么重,他伸手一接,右手往下一沉,脸色大变。 这枪,真沉啊…… 岳飞目光散发不可思议的眼神,他拿在手中舞动了几下,即便是他的神力舞动起来也是感觉有些沉,但可以用。 只是刚才武植随手扔过来的姿态,就仿佛扔一根木棍,让岳飞心中着实吃惊。 “镇国公也是天生神力?” 岳飞才知道大宋的镇国公真不是一般人。 看到岳飞舞动长枪,随意简单,武植很满意。 一般人拿都拿不动,更别谈舞长枪了。 武植:“不错,你就是本官要找的人,这段时间你就在军营中好好训练,以后会给你用武之地!” “多谢镇国公!” 岳飞神色激动。 他自己天生神力就已经很强了,谁知镇国公和他居然不相上下。 甚至比他还强。 岳飞忽然对禁军有了强烈的信心。 加上镇国公似乎有意培养他,岳飞更有劲头。 岳飞下去后。 武植想了想:“现在金国和辽国还有的打,这段时间我都可以培养将领!” “一旦他们上了战场,发光发热,那就是大宋辉煌的时刻!我大宋版图的扩张势不可挡,什么金国,辽国,西夏,那都是大宋疆域!” 当然,武植也不会主动去侵略谁,但周围的国度对他们大宋本来抱着敌意,都是要消灭掉的。 岳飞他要培养,手底下之前找来的三个人,韩世忠,张军,刘光世,他也是要培养的。 中兴四将,武植已经聚齐。 韩世忠也是一个狠人。 只是没有岳飞名气大。 韩世忠打了三十三年的仗,战绩也是非常卓越,这几个都是南宋名将,都有一定的领兵能力。 话说,北宋时可用之人不多,南宋建立起来之后,强大的将领却非常多。 这是为何? 因为南宋军队敢于主动出击,其游击作战能力比北宋好上数倍。 自宋神宗之后,宋朝将射程超过三百步的神臂弓大量列装于军队。南宋也沿用了北宋武器装备,并且适当革新其战术打法。 北宋时期,主要敌人是西夏,还有其他西北少数民族与金国人。 而且作战精髓靠的是坚壁清野,闭门防御,等到敌退我进,再乘胜追击。 只不过北宋中晚期,士大夫们经常抢夺武将指挥权,以至于北宋军队作战模式有些反复无常,打胜仗的成功率就降低了。 定川寨,好水川等战役中,北宋军队之所以落得大败,还是因为他们远离了建筑工事,与对手正面硬拼。 南宋可不同,当金国接连灭掉辽国和北宋两大政权,金兀术趁着士气高涨时,出兵先攻击淮北顺昌城,而后南下进攻河南郾城。 此时南宋名将刘锜则是以钩镰枪,配合陆军战阵主动出击,与金国骑兵缩短作战距离,让凶名赫赫的“铁浮屠”无法发挥出优势。 所以,南宋战术方针是强调主动出击,根据有利地形展开游击战。 北宋太过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加之士大夫们外行干预内行,白白损耗军队锐气。 南宋诸位名将有了更多作战指挥权,便能灵活地施展弹性攻防,保住了南宋来之不易的半壁江山。 而现在,武植就是要解决将领兵权的问题。 只要将兵权牢牢掌握在将领手中,才能如臂指使,指哪打哪,而不是一个行为还需要一帮外行来指导,才能调动军队。 这样太繁琐,虽然兵权掌握在官家手中,这样的作法无疑削弱了朝廷的军队力量。 其中,枢密院就是主要掌管军令的下达。 武植现在身为殿前司,有时候是通过官家,有时候还需要通过枢密院。 当然,武植可以一人独裁,但北宋的制度在这里,那枢密院的人也不可能全部听武植的。 不过武植现在的权利若是出现了战事,他领兵的话,以官家对武植的信任,倒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对于武植而言却也并非那么严重。 而枢密院的问题,武植想来若是战事打开,他能做出功绩就不是问题了。 接下来。 武植让四大名将自己去训练。 从一开始武植就给了他们一些小小的兵权。 尽管有些不能服众,随着他们自身的武艺和领导能力,手下的人也不得不佩服。 知道镇国公的眼光,挑选的都是狠人。 也自然就服气了。 武植现在手底下有四个名将,还有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 作为武植的兄弟花子虚,现在也领兵几千人,跟着武植也算是小有地位。 花子虚也是感慨,若非武植他哪有今日。 宋江的一行人也在操练。 这帮贼寇平日里在梁山自由惯了,忽然到武植这里天天操练,也是有些怨言。 但宋江是他们的大哥,宋江诏安心切,好不容易有了今日这般局面,自然要在镇国公面前好好表现,争取以后做出一番功绩。 这样能提升他们梁山的影响力,告诉朝廷,告诉镇国公诏安他们是有用的。 武植在军营中,看着很多书简:“如今禁军有十五万人在我手中,现在梁山的几千人马也收集过来,不过禁军统治权,也并非完全在我!” “那童贯手中至少有二十五万兵权,看来官家对于兵权维护的很紧密。不可能让一个人掌握所有权利!” 武植想来,宋徽宗虽然很仗义,也是有基本原则的,那就是兵权。 宋朝对于兵权掌管的相当严格,基本集中在官家那里。 武植虽然得官家信任,但他还真不敢说,自己就能统领全军。 第227章 武植想了想:“虽然我只掌握十五万,却也够了。十五万发挥的好就能灭敌国!” 何况武植这边都是能将。 这段时间,武植每日都忙活在商务司,殿前司两个地方。 计划着关于大宋将来的发展方向。 而很快,金国的完颜宗峻又来了。 给武植带来了一袋子的黄金和珠宝。 又购买了武植的神威大炮,以及不少兵器,弓弩。 完颜宗峻的意思是,他们现在还很弱小,希望得到大宋继续支持。 而武植也告诉他,尽管打,兵器这边他会一直提供。 每次来他都能带回去好多兵器,增强金国的实力。 而辽国那边,他们也会派人来购买武植的武器。 他们也提出各种要求,刚开始让大宋停止对金国的武器出售,武植不予理会,他们现在只希望武植能出售一些好的兵器给他们。 武植依然不了他们。 你要不要吧。 不要连这些都没有。 所以弄的辽国没有脾气,买了还能抵抗,不买他们更为艰难。 武植却是在两国之间疯狂敛财。 现在武植身价早就已经达到数百万两了。 辽国对镇国公的这种手段,没有任何办法。 耶律洪基气的好几次吐血,但大宋是不会管他们的。 之前辽国的嚣张可见一斑,又怎么会因为对方处于弱势而同情对方呢。 他若是同情对方做出一些不利于大宋发展的策略,就是将大宋这边的百姓沦为鱼肉,一切以大宋为主。 他现在可以不用管辽国和金国的事情,双方武器他继续出售赚钱就可以了。 他可以将目光转移到西夏那边。 或者是大宋境内的贼寇身上。 在一个,就是更新装备了! 商务司。 此刻武植来到商务司兵器制造坊。 新的大炮,正在逐渐产量而出。 这是武植之前提到过的新武器。 刚才宋徽宗找到了武植,要看新武器,所以武植这才和宋徽宗一起过来。 这新武器是什么呢? 其实是神威大炮的加强版——神威二号。 武植将神威大炮定位神威一号,加强版则是神威二号。 威力,射程,是神威一号的两倍。 宋徽宗看了眼神威大炮,又看到旁边一台大一号的神威二号,也是心惊肉跳。 神威二号长达三米的铜管,有两个巨大轮子,旁边框中放着黑色大弹药。 神威二号比人高出少许。 从视觉上来讲威力肯定要更强。 宋徽宗:“武兄,这东西威力岂不是更大?” 武植笑道:“这是神威二号,属于神威的加强版,如果神威大炮射程是五百米,那么这神威二号就是一千米,爆炸范围十米。” “……”宋徽宗神色震惊。 看到这大家伙,他双手抚摸,惊叹连连。 通体铜色,表面打造的非常光滑,这么大家伙炮管也非常粗壮,让宋徽宗爱不释手。 “这是国器啊!”宋徽宗当然知道两倍的威力是什么概念。 十台就可以顶之前神威二十台,持续发射下,那威力呈现的何止两倍了。 那简直恐怖啊! 此刻,武植让人将东西运往空旷的操场,随着炮弹轰隆一声飞射出去,一千米之外的区域,轰隆一声,炸开了一个巨大的坑洞,方圆十多米都炸的泥土翻飞,地面更是深几米。 宋徽宗倒吸一口凉气! 宋徽宗:“厉害啊!” 武植道:“无论将来金国和辽国趋势如何,我们大宋有神威二号,便是大宋的底气,陛下就等着收服两国,震动天下的时刻吧!” 宋徽宗激动的双手颤抖。 虽然不明白武植为何这么厉害,能制造这么多新鲜东西,但武植的确是个人才。 宋徽宗内心充满了信心,对于武植更加仰仗了。 宋徽宗:“武兄,我虽然身为官家,但能守护大宋和平就已经很艰难了,如今大宋有了你,我有了信心,也许有一天我们大宋镇压敌国,统治方圆诸国指日可待!武兄,我赵佶能认识你,何其幸运!” 宋徽宗此刻激动的将自己名字都报出来了。 一般官家的名字,是比较忌讳的。 可见此刻宋徽宗有多么高兴。 武植笑道:“客气了,我是陛下提拔,自当为大宋效力,这些只是我展现的冰山一角,以后会有更多的兵器被制造出来,我还准备制造一种新的弓弩,如果大批生产,更能增强禁军的实力!” “新的弓弩?现在制造出来没有?” “没有,但也快了!” “好!”宋徽宗很是期待,满脸的笑容,又问道:“对了,这些兵器你打算卖给金国和辽国吗?” 武植摇摇头:“出售给他们神威和连弩已经够了,这些是留给我们大宋自己用的。自然不能随便出售,他们两国还有得打,我们现在暗中发展,到时候收割结果就行了!” “好!”宋徽宗点点头:“这些事情都交给你做,你需要什么尽管跟我说,大宋国库你可以随意调动!” 宋徽宗这话,就不是一般的信任武植了。 武植笑道:“这倒是不必,从两国之间赚来的钱,陛下已经将钱的管理权交给我,根本不需要动国库的!” 宋徽宗:“好吧!不过武兄,咱们私下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别陛下陛下的!” “咱两的交情,在私下可不能乱了!” 武植点点头:“赵兄!” “哈哈哈!武兄我跟你说,我最近和我那刘贵妃,好像……又有点不行了!” 宋徽宗:“你上次给我的药丸还有吗?” “有!”武植知道宋徽宗沉迷这些,拿出来了三颗药丸。 宋徽宗大喜。 “多谢武兄!”宋徽宗将药丸放好。这可是自己纵横的资本。 宋徽宗一直有和武植要这些东西。他都习惯了。 而且武植最近时间也不完全是研究兵器,收集人之类的,他还在系统中购买了一些医药方面的书籍。 因为潘金莲跟他也有好长时间了,至今没有怀孕。 像李师师,庞春梅,扈三娘她们都没有潘金莲跟着武植早。 她们没有武植能理解,但是潘金莲跟随这么久,还没有,这倒是让武植有些着急啊。 不会是自己身体没有小蝌蚪吧? 如果是这样就没有后代,他可是世袭爵位,没后代怎么行? 再说了,在这个世界武植年纪也不小了。 但想来他的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镇妖博物馆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