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123章

第123章

重的。 对于大理,武植多少有点了解,大理现在这个时期依然是被高族的人欺压。 段誉能在遥远的大理将这些礼物运送过去,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信封下面还有字……”武植继续看着信封,琢磨一会儿后,武植明白了。 原来段誉作为大理皇帝,却一直被高家压着,他这次过来送这么多礼物,也是想要和武植搞好关系,希望借助武植的力量将皇帝的位置做稳。 如果能将大理高氏一族镇压就更好了。 哪怕是地位齐平,他这个皇帝当的也稳固。 因为高氏一族很难对付,所以才送来礼物,这样的心思武植已经完全明白了。 这几乎等于明说了段誉的处境。 当然,礼物武植是收了,至于要不要帮忙,或者是拒绝都在武植一念之间。 武植可以收了礼物不做事,毕竟武植还真就看不上这点钱。 他是开印钞机的,会在乎这点钱? 但人家这也是诚意,武植暂时没做出决定。 武植暗道:“如今的大理,怕是也不太平啊!” 第591章 其实在这个年代,本来就是一个战乱的世界。 之前大宋和金国辽国打仗的时候,也到处乱糟糟的。 其他小国之间的边疆亦是如此,很难真正意义上的太平。 如今大宋反倒是比较安稳。但不代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大宋强大,所以大理这些小国才会寻求庇护。 武植在大宋那是大名鼎鼎的宰相人物,段誉也知道和武植搞好关系,有助于他自己坐稳皇帝位置。 但想要攀附另外一个势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段誉想要灭掉高家一族,或者是镇压,武植不帮忙他们也没法。 根据历史,大理是段誉家族的人统治了十几年,只是随着其他势力的崛起,已经开始威胁到段誉家族。 尤其是现在,段誉的政权几乎要靠着高家来传达,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你传递出去的命令,受到别人的限制,这个皇权就有问题了。 武植:“如果我猜测没错,现在段誉不仅仅是向我送上了礼物,大宋说得上话的大臣估计都送了,还有宋徽宗!” 武植的猜测不无道理,只有告诉大宋他们那边的困境,在给予一定的好处,大宋这边朝臣拿人手短,替他们说话的机会会更多,到时宋徽宗同意,武植也同意,基本上这件事情就定下了。 其中武相是关键,如果武植不同意,可以影响宋徽宗的判断。 所以段誉送给武植的礼物要多的多。 接下来,根据武植的了解,果然,很多官员都暗中收了好处,这是武植的情报网获取的消息。 而这天上朝,宋徽宗更是将大理段誉送过来的贺礼告知了在场的朝臣。 “近日,大理皇帝送了几箱子礼物过来,表明他们当前的处境,大理高氏一族已经有架空皇权,造反的迹象,所以大理皇帝想要让大宋帮忙镇压高氏,诸位大臣可有什么要说的?” 郑居中:“陛下,大理和大宋一直都相安无事,两国经济交往频繁,现在每年也会向我们大宋上贡,作为友邦,帮他们一下也无妨,微臣赞同大宋出兵,帮助他们平定内乱!” 郑居中收了好处,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工部尚书王判站出:“微臣也赞同。” “只是我们帮助大理,总得有些好处,这件事可以商量一番!不能轻易出兵,得让大理付出一点代价。” 宋徽宗闻言笑道:“王爱卿,大理皇帝送来的礼物中,已经说明了,他们愿意全国购买纸币,让大宋货币和他们的货币同化,且愿意每年多上缴三成上贡!” 满朝文武议论起来。 购买他们的货币,意味着大宋可以用纸币交换他们的黄金财富,且他们的经济货币会受到大宋影响。 通过这件事大宋可以赚不少钱。 虽然四周邻国已经开始用纸币,但并未大面积普及,大理此举,无疑会让大宋受益匪浅。 其次,提高三层上贡,也不少了。 换成银两也有好几百万。 宋徽宗:“武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武植本来没准备这么快提及此事,毕竟要不要出手武植还在考虑,战争不是小事。 不过既然段誉已经运筹到这般地步,让宋徽宗都出来说话了,武植拿了人家的钱,自然不会拒绝。 武植:“陛下,微臣觉得此事可以帮,大理乃是大宋的藩属之国。他们那边内部出现问题,我们有足够的出手理由。” 藩属国实际上也是近年来大宋强大后才在名义上有的。 毕竟大理还是很强,以前两国交好,都不会轻举妄动。 宋徽宗点点头:“既然武相也赞同,那么大宋就出兵吧,只是派何人前往,武爱卿……” 宋徽宗看向武植。 “父皇!”不远处赵枢赶紧站出:“武相连连战功,多有劳累,现在又要负责修建铁路,官道,制造火车等事务,不如让武相好生休息,儿臣愿带兵前往,帮助大理平乱!” 其实现在大理还没有打起来,但他们完全可以借助这样的名义去消灭高氏一族,重新换权。 旁边赵构听到这里,眉头一皱,本来赵构是想要出征的,想到武植在此,万一武植想要出征,自己抢夺了武相的风头,岂不是得罪了? 这赵枢抢先一步要出征,他还不如站出来争夺一番。 这件事情如果成功,也是一项政绩。 对于他将来争夺太子之位也是一种资本,可以让父皇对自己刮目相看。 赵枢本来就是大皇子,有继承太子位置的资格,可谓是不二之选,如今要是在建立军功,那可了不得。 太子之位就稳妥了,到时候没他什么事。 赵构有些着急,也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也愿意领兵前往大理平乱!” 嗯? 赵枢撇头看了一眼,这赵构也想要和他争夺? 赵枢亲王头衔因为上次的事情被废掉,但他作为皇子依然可以议政参政,此刻正是他表现的机会。 在赵枢看来,平定大理内乱不是什么难事。那武相带兵出去,连辽国金国这等大国都能轻而易举的消灭,他就不相信自己带兵过去,还平不了一个大理。 何况还只是平定里面的内乱,毫不夸张的说,他赵枢即便是平了大理都有信心,一个内乱算什么? 立功机会在眼前,自己不争取就不会有机会。 赵枢:“父皇,还是让儿臣去吧!而且上次儿臣犯错,儿臣愿意将功补过,还请父皇成全!” 宋徽宗一看赵枢跪在地上可怜巴巴的祈求这次机会,又看了看赵构。 他叹息一声,想了想,毕竟赵枢是大皇子,不出意外就是将来的太子,让他历练一番也并非不可。 不过他还要询问武相的意见,到底让谁出征,是个问题。 赵构此刻正满心欢心,等待武植举荐自己,然而,他失望了。 “既然殿下想要亲自出征,微臣无异议!就让肃王去吧!” 虽然赵枢肃王的称号已经没了,不妨碍武植这么称呼他。 而且,武植不认为赵枢能做好这件事情。 大理不是一个小国,而是比一般国家要强大的多的国度,既然高氏一族能威胁到皇权,可见军权还有许多政务他们都能插手,段誉都不可奈何。 到这般地步,直接过去平乱,那就是和整个大理对抗,稍有不测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赵枢还真以为打仗有这么简单,武植能行,那是因为他有挂。 他有挂吗? 没有吧? 有武植强横的体魄吗?也没有。 既然如此,从来没打过仗的赵枢,哪来的底气和自信? 所以武植不但没反驳,还同意了。 推荐的是赵枢,并非赵构。 此刻赵构懵了,脑海一片空白,原来自己当初讨好武植,到现在半点作用都没有,谁出征都是武植一句话的事情,但他不帮自己! 这让赵构一脸难以置信,难道武相不想扶持自己当太子吗?这…… 他不明白啊! 赵枢可是和武植作对的人,让他建立军功这样不好吧? 赵构却也没说什么。 知道武植的态度,赵构心一下凉透了! 没有武植帮忙,他根本不可能当上太子! 接下来其他朝臣也没异议。 当然也有推荐武植去的,但武植都同意了,说其他也没用。 赵枢大喜,他真没想到武植会帮他。 所以当即征求领兵六万过去平乱,宋徽宗也答应了,不过军队不是从武植这边调取,而是从童贯禁军中调走的。 童贯心里有些不爽,这赵枢会打仗吗?带走自己六万士兵过去全军覆没了怎么办? 听说赵枢要领兵六万,一名大臣站出来:“陛下,殿下没有领兵经验,贸然带领六万,如果不发生战事倒无妨,一旦爆发战争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微臣建议派一位将军过去协助。比如岳将军!” “岳将军曾经在西夏边境战争中,屡战屡胜,派他去协助最好!” “嗯,有道理!”宋徽宗:“岳飞!” “臣在!”岳飞站出。 “你随赵枢一起,平定大理内乱!” “遵旨!” 赵枢一愣:“父皇,只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内乱,微臣一人足矣!” 赵枢急切想要建功立业,不想岳飞跟着去。 宋徽宗却是摆摆手,给反驳了。 坚持让岳飞一起。 赵枢也只好领命,心里有些不爽。 凭什么?如果和岳飞一起,打赢了人家只会说是岳飞的功劳! 赵枢要的是所有的功劳,这将是他以后作为继承太子位置的资本,让岳飞去算怎么回事? 事到如今,赵枢也没法,但终究是他掌握了机会。 所以第二天,他便点兵点将,整顿军马,粮食辎重等物,在第五天就大军开拔,朝着大理出发了。 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坐在战马上,他身穿黑色铠甲,手持配剑,赵枢此刻心情前所未有的激动,眺望远方,他有一种驰骋天下的热血豪情,这种带兵打仗的感觉,真好! 是权利的味道。 也是赵枢的一种向往。 虽然以前赵枢也有过跟随大军出去见识一番,但一般都是在后方,也没有指挥权,根本没有这种感觉,而现在他领着队伍,指挥权在他。 即便岳飞也只是一个陪衬。 岳飞在旁边沉默不言,他知道这次之所以让赵枢去,很大可能是陛下想要让他建立军功,然后在一举册封太子,也算是一种磨练吧,当然这只是他的一种猜测,但大致不会有错。 平乱问题不大,可能不会动兵,如果是这点,功劳几乎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因为大宋很强,高氏如果但凡清醒一点,肯定不敢和大宋对抗,直接交权,如此大军就是震慑所用,不会真的去厮杀。 就看赵枢的运气好不好了。 第592章 与此同时。 一座宫殿院落。 一片片树叶簌簌的掉落,洒满了地面。 这个季节的树叶很难掉落,可想而知赵构几乎是发疯一般的出拳。 “这次机会错失,一旦让赵枢得到功劳,怕是太子之位我没得争了!” 树旁,赵构右手扶树干,神情低落,却也不敢找武植理论。 毕竟武植也没有义务要帮他。 旁边几名心腹出言安慰,对赵构也没什么作用。 虽然这些心腹说赵枢未必会成功,此事一旦成功是功劳,不成功则是败绩,对于赵枢是极为不利的事情,相反对赵构而言,是好事。 但赵构根本不相信,大宋如此强大,对方畏惧根本就不用打,直接就能拿下。 这白捡的功劳,有多大困难? 不同于赵构的低落心情。 此刻行军路上,浩荡的队伍前行,赵构意气风发,他已经在幻想着自己功成名就回去领赏的画面了。 甚至幻象自己建立军功之后,他手底下拥护他的朝臣站出提议册封太子之事。然后父皇直接便答应了。 距离上次太子被废掉已经有很长时间,也是时候该册封太子了。 太子之位,一定是他的! 这一点赵枢百分之一百的肯定。 这次赵枢带领的队伍不少,足足六万多人还是非常吓人的。 才行军一会儿,赵枢骑在马上有些疲惫,他下令道:“全军原地休息!” 作为主帅,赵枢的命令显然是极为有用的,何况他是皇子,即便手底下的将领对于这位没有领军经验的皇子稍显不服气,却也不敢公然抵抗他的命令。 岳飞说道:“殿下,一路上还有很长的距离,我们应该一鼓作气,尽快赶路,以免高家得到消息做出防备,而且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一鼓作气,至少还要行军两个时辰休息才最为稳妥。” 赵枢摆摆手:“岳将军多虑了,一个小小的大理能有什么能耐,本帅亲带六万大军,即便晚一点,对付他们也不在话下。 现在本帅累了,手底下将士们也有所疲惫,休息好了才好打仗嘛!” 闻言,岳飞不好说什么。 休息一会儿后,众人再次行军,然而行军没一个时辰,他又累了。 赵枢的身子骨显然不适合长期的赶路,他根本就坚持不了,这次倒好,还没到饭点,就开始埋锅造饭,只因为他饿了。 赵枢倒也大方,将军粮肆意挥霍,还没到地方就开始下令让手底下的士兵大吃大喝,在他看来这是收拢军心。 在岳飞看来,这简直就是糊涂。 看来咱们这位殿下没将此行当回事啊。 得。 岳飞也很无奈。 毕竟权利不在他这边,对方是皇子,他又顶不过。 众人吃喝起来,对赵枢还有些感谢,毕竟以前打仗那都是一口气跑很长时间的路程,饿的不行这才能停止休息有口吃的。 跟着赵枢那真是没得说,一路上将士们感觉自己这次不是出去办大事,仿佛是在游山玩水。 轻松的很。 由于赵枢的散漫态度,很快手底下的将士们都开始松懈起来,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有的甚至不顾赶路,喝的晕晕乎乎的。 因为赵枢带头喝酒,大家其乐融融,气氛和谐。 “咱们这仗挺轻松的,一路上有吃有喝,殿下仗义啊!” “不对啊,虽然一路是舒服了,但这粮草是有数量的,这一来一回得用上吧,如果在大理那边耽搁时间,更是消耗粮草,谁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从大局来看,这样不利于我们的行动啊!” “其他的甭管了,既然殿下都不放在心上,咱们该吃吃该喝喝。说不定大理的事简单的很。” “嗯!” 许多将士们也不管了。 当然,有的人会找赵枢谏言,但是赵枢不听,还觉得烦躁。 毕竟他是主帅,这才多久就有好几个将领出来说这说那,让他很不爽。 自己好不容易体会一把当主帅的滋味,这群手下怎么那么不听话呢。 好在这些人也没敢在多言,不然赵枢非要发脾气不可。 岳飞看的直摇头。 轻视对方是大忌,这还没开始打呢,不了解对面的情况就如此军纪涣散,还打个屁啊! 岳飞真是无语。 他感觉陛下派这个赵枢出来刷军功,有点太草率了。 随着众人继续赶路,一段时间过去。 好在面前终于出现了大理的地界。 在大理的区域地貌还是非常漂亮的,这里山清水秀,还有很多湖泊江河。 即便是到了大理地界外围,赵枢也没有当回事。 大理虽然不大,但里面势力还是非常复杂,想要拿下也并非那么难,但也不是说拿下就拿下。 随着天边的太阳西下,天黑了之后,众人来到一处山脚下安营扎寨,同时点燃篝火。 岳飞:“殿下,此地靠近大理边界,最好不要有明火,六万军队的明火晚上非常明亮,很容易被高氏家族的人发现!” 岳飞好心好意,赵枢之前都不怎么听岳飞的,不过此刻事到临头,他还是知道轻重。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要将事情办完,他点点头,便是传令让人将火给灭了。 不过他的这种听劝,并不是时常都有。 只是他们此刻无论有没有明火,实际上大概率也被敌军知道了。 没有明火也只是让敌军不好发现具体方位。 让人摸不清情况。 实际上高氏一族的人有探子在路上,他们已经收到了消息。发现外围有大宋军队。 而且也查探出来是大理皇帝派人去了大宋运作。 此刻大理境内一处宫殿中。 内屋站着几个身材高大的人。 其中一个四五十岁模样的高泰明,便是高家的领头人,他长着一张国字脸,鹰钩鼻,双眼凌厉,眉毛厚重,一看就很凶悍。 旁边站着高喜,高玉明两个中年男子。 门外进来了一个探子,半跪地上:“启禀宰相,大宋军队来了!” “嗯!”高泰明双眼微微眯起,闻言反而坐了起来,右手轻轻敲打着桌面,实则内心有些慌:“看来咱们的皇帝去大宋求救了,现在大理已经快被我们高家掌控,所有的军权,城门关卡都被高家掌控,他居然还能在大宋如此行动,可见他手底下还有些亲信,有一些人是我们没查清楚的。” “大宋出兵,看来是准备消灭我们高家了!” “我们还没造反,皇帝就已经要灭了我们,大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旁边魁梧男子高喜粗狂的声音,略带兴奋:“大哥,大宋其实根本就不在乎是谁掌权,他们在乎的是利益,只要我们提前将大理皇族灭掉,彻底掌控大局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退兵!” 高玉明,一个精瘦的男子,负手而立,左脸上有一个大痦子,他声音尖锐:“这点我赞同,只要在他们大军过来之前,将那狗皇帝杀了,就没事了!” 高泰明:“就怕大宋因为此事而想要吞并大理,给他们找了一个好借口,皇室被灭,大理被外人掌控,他们要灭我们并不难。” 高喜:“那就给予他们足够的好处,皇帝一定给他们承诺了好处,我们到时候一切照旧,在加一些利益,据我所知现在大宋在发展道路,教学,还有很多产业都在建设改造中,他们哪有功夫和我们大规模开战? 大理虽然比他们小,真要打起来路途遥远,他们也有损失,所以我们唯一的路,就是杀了皇帝!之后才有缓和的可能,绝对不能让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对了,这次领头之人是谁?可是那武植?” “不是,根据情报,是肃王赵构!” “哦?”高泰明闻言一喜:“不是武相,那咱们怕什么,别管他们,现在就行动,杀了狗皇帝,夺得皇位,之后等他们大军赶来,一切都迟了!” “是!” “速速行动!” “快!传令下去,让各大部门,皇城的亲卫军全部动起来,还有神兵卫,弩卫,全部准备好,咱们即刻将皇宫给攻了!” “是!” 这高泰明不愧是一个狠人,刚刚商议出结果,立刻下了一连窜的命令,四周他本身就隐藏的军队还有四面八方他的势力收到命令后立刻发兵。 直指皇城。 夜色中,一排排黑色铠甲的士兵疯狂的聚集,涌入皇城门口。 他们根本就不用攻城,随着高泰明一挥手,城墙上的守将一看,立刻让人打开城门。 希希索索! 皇城高大宽广,回廊九曲十八弯,抬头望去能看到一座座挺立的异域高楼风景,一圈圈似的坐落四面八方排列。 随着密密麻麻军队如同洪水一般涌入皇城。 顷刻间就将皇城包围了起来。 “不好,宰相大人造反呐!” “宰相造反了,大家快逃!” 大半夜的,皇宫中到处充满了砍杀声,求饶声,惨叫声,还有一些太监宫女嚷嚷的声音。 “都闭嘴,谁敢在叫,统统杀无赦!” 一名将领暴喝,虽然他嘴上这么说,其实不管对方叫唤与否,碰到都是一刀解决。 皇城内部有皇帝的卫军,他们冲出来守护,却也抵挡不了城外诸多造反的队伍。 此刻的段誉在宫殿中刚刚睡着,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喊声,然后冲进来一队士兵要将段誉带走。 段誉如今看起来比较年轻,顶多二十七八,他神色慌张,等来人告知情况他才知道,自己的一顿操作,让高氏一族提前造反了。 他脸色苍白,赶紧跟随卫兵逃离。 但四周都是高家的人,他们能逃到哪里去? 皇宫四处传来凄厉的惨叫,猖狂的怒吼,到处响彻密集的脚步,铠甲和金戈接触的声音…… 段誉男子虽然英俊,剑眉星目,是皇帝,然而此刻却慌了神。 此人,其实就是某电视剧中的原型,段正严字和誉,是大理国诸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有39年,在皇帝寿命中也是最长的,他活到了94岁。 历史上记载,乾隆是活最久的皇帝,实际上不是,大理段誉才是。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佐证了,绝大部分人都会忽略掉大理皇帝。 华夏历史,公认最长寿的皇帝是乾隆,活了89岁,没有段誉大。 段誉也是大理国比较关键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正好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时候。 与小说中不同的是,段正严的父亲段正淳继任皇帝为可没那么顺利,历史上的高升泰是个权臣,在段正明继位晚年,他直接逼迫段正明让位给他,篡夺了大理的政权,但是他两年之后就死了。 他临终之前知道他的儿子掌控不了局势,于是找儿子高泰明把皇帝的位置又还给段家,然后段正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继位的。 一般来讲篡权失败的权臣正常情况下都应该被满门抄斩,全部杀掉。 大理国是个例外,高升泰篡权失败之后,高家是一点事没有,原来是宰相(大理国的官名叫布燮)。 之后还是宰相,而且是世袭宰相,代代为相,这种情况真是见了鬼了。 当然这个应该是特殊原因造成的,比如说高家的权力过大,大理国的实力过于弱小。 也是皇帝害怕高家狗急跳墙引狼入室,因为大理国本身就是类似于部落联盟的形势。 如今高泰明年纪长了,又逐渐将高家经营起来,他想要和祖宗一样篡位。将位置夺过来。 段家很是担心,于是这才找了大宋。 结果派来了赵枢。 只是,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等后来赵枢带着大军过来准备收拾高家,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发现大理段家已经死伤惨重。 皇宫已经被清洗了! 段家发起的请求帮助,他过来就是帮助段誉家族的,结果还没开打,段誉家族没了? 赵枢可谓是出师未捷战斗已经结束了。 这…… 什么情况? 赵枢怔怔的听着消息,整个人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第593章 他还没打呢,大理皇族都没了? 他此行岂不是白来一趟? 赵枢非常的惊愕还有愤怒! 岳飞看在眼里,一声不吭,之前他就说过大军要一鼓作气赶来,至少提前一点没有坏处,一路上拖拖拉拉,现在倒好,都结束了。 赵枢扭头问岳飞:“岳将军?现在我们该如何?” 岳飞摇摇头:“殿下,我们来晚了,对方已经攻了皇城,目前我们也没什么办法!” “那怎么行?”赵枢目光坚定:“即便大理皇族被灭了,说不定皇帝还在,即便不在,这高家我也不能放过,总不能白来吧?” “传我命令,现在杀过去,即便大理皇族被灭,高家我也要将他们击溃,这也是功劳一件,至少该我做的都做了!” 赵枢显然不想白跑一趟,岳飞也不好说什么。 于是乎,接下来在赵枢的带领下,全军继续前行。 而当他们进入大理深处的时候,高家派人出来谈判了。 高玉明带着一支队伍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坐在战马上,高声道:“对面,可是肃王?” “正是本王,你是何人?” “高玉明!”高玉明道:“现在大理皇族被我们灭了,大宋军队可以撤回! 如今我们高家是大理的真正掌控人,之前段誉承诺给你们的好处,我们也会奉上,还请肃王回去和大宋天子禀报这里的情况,我们高家,对大宋没有冒犯之心!” 赵枢:“大宋军队在此,你们却灭了大理皇族,还说不敢冒犯?你们高家若是识相,现在丢盔弃甲,全部跪下投降,本王可以放你们一条性命,否则,你们即便杀了皇族,大宋也不可能让你们掌握大理!明白吗?” 高玉明双眼微微眯起:“肃王,如今高家已经掌控大理,无意义的战争何必呢?我等无意冒犯肃王,也不想和大宋为敌,但让我们丢盔弃甲?即便是我答应,高家的其他人也是不会答应的!” “那就不要废话了,传我命令,给我灭了高家!” 赵枢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直接下令全军出击,杀了过去。 “你!”高玉明见状,也是有些恼火,既然如此就给他们一次教训。 “杀过去!” 高玉明的队伍和大宋的队伍冲杀在一起,发号施令的依然是赵枢,而岳飞只是斩杀敌人,并没有决策权。 而且赵枢此刻完全不听他的,他就不信自己六万军队,还对付不了对方两万多人。 不错,根据军情,他们也就两万多人。 这怎么打都不会输的。 岳飞作为手下将领,不能越权。所以没管。 双方战斗在一起,赵枢虽然主张战斗,但他人躲在后面指挥,不让人靠近。 岳飞倒是冲了过去。 可惜,双方交战,是阵法和战术的对决,虽然他们有六万人,却也经不过自以为是的赵枢胡乱指挥,对面的人打的有章法,还是在他们本土,各方面有优势。 现场厮杀声震天,不到一个时辰,赵枢就发现这边的人越来越少了。 甚至高玉明拿着一杆长枪,绕过了岳飞,直接朝着赵枢杀了过来。 “杀了他!”赵枢见状,手指着一队骑兵,他这边的人马冲锋拦截,然而高玉明还是冲了过来,他手中的长枪非常凶猛,岳飞已经深入敌军,根本就不可能过来支援。 在高玉明眼中,没有岳飞,他根本就不将眼前的赵枢放在眼里,几个冲锋下来,就直接冲过去将坐镇指挥的赵枢一脚踹在地上,他身边的护卫全部被斩杀。 高玉明魁梧的身材,这一脚如同大象践踏,当场让赵枢脸色苍白,倒在地上。 这还是高玉明有所留手,不然非直接一脚将他弄死不可。 他居高临下的目光:“肃王,你回去吧,我高玉明不杀你!” 实际上他也不敢杀,不敢真正得罪大宋。 现在大理局势已定,大宋除非真的不惜耗费大量资源过来攻打,否则大半是不会找他们麻烦。 因为不划算。 太远了。 一来一回的军费,一切资源消耗,攻打大理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好处。 赵枢起身之后,脸色铁青,浑身瑟瑟发抖,从未有过这一刻的害怕死亡。 高玉明刚才杀人的眼神,他知道如果不是因为他是皇子,此刻早就被杀了。 “告辞!”高玉明笑了笑,便带着人扬长而去。 也不等赵枢回答。 因为赵枢已经败了,在打下去没有意义。 当岳飞等人赶来的时候,吓了一跳,赵枢呵斥:“岳飞,那高玉明擒了我,你刚才人去哪里了?我差点被杀了你知不知道?” “……”岳飞。 “还请殿下赎罪,刚才我被敌方大军包围,想要支援却来不及……” “废物!” 赵枢瞪了一眼岳飞。 岳飞心量宽广,知道跟这种胡搅蛮缠,分不清事理的皇子没什么可说的。 旁边的将士们却是内心鄙夷。 若非你不肯让岳飞指挥,哪有这么多人伤亡?自己也不可能被敌军抓住。 明明是自己废物,还说岳将军废,让一群将士们很气愤。 “殿下,我们还是撤吧!我们根本就不是他们对手!” 有将军提议。 赵枢:“撤?怎么可能!本王千辛万苦过来,就这么撤? 岳飞,你不是很能打仗吗?接下来我将兵权交给你,你替我打赢这场仗,否则,我要你人头落地!明白吗?” 赵枢目光看向岳飞。 岳飞摇摇头:“殿下,现在军中粮草只够回程,此刻逗留,可能全军覆没,岳飞,恕难从命!” 岳飞说的是实情,粮草已经在路上大吃大喝没多少了。 现在撤离他们还能活一些人回去,如果继续在大理和对方作战可能全军覆没,毕竟他们人已经所剩无几了。对方的大本营还有更多的军队。 没有粮草补给,岳飞不想冒这个险,毕竟这不是国破家亡没有后路的时候,没必要无畏的牺牲。 “你!” 赵枢胸口有些堵,他看向军需官:“现在我军粮食还剩几天?” “殿下,还剩二十天,此刻赶回还来得及!” 军需官和剩下的人陷入沉默中。 此刻赵枢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他在即将到达大理的时候,在路途中消耗了大量的军粮物资。 因为他想的是,自己等人一过来,高家投降,大理在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临走在送一批物资,自己等人回来根本不是问题。 但事情不是按照他想的这样发展。 等他们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变天了,而且高家并未害怕他们,还和他们打了起来。 赵枢想要继续传令攻打,手底下的将士们已经开始不听他的话了。 他们都主张回去,岳飞也是如此,赵枢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撤回。 于是乎,赵枢带着残兵败将开始了回城。 而当消息传回大宋的时候,延福宫,正在喝茶的宋徽宗听到消息,当场喷了出来:“你说什么?” 童贯:“根据那边战报,肃王已经战败,而且被敌方高玉明生擒,好在最后放了,而肃王等人不得已,撤回来了!” 宋徽宗:“赵枢战败了?这么快?” “这个废物!” 宋徽宗气不打一处来:“你将细节给朕讲清楚,朕要看看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童贯点点头,便将呈上来的军情一字一句的念给宋徽宗听,要知道,这份情报不是赵枢呈上来的,而是大宋的朝廷探子打探的情况上报,容不得作假。 第594章 赵枢行军过程中的所有事情都被知道了。 他中途频繁休息不赶路,反而大吃大喝不节约军粮。 更可气的是因为他散漫的态度,过去大理居然迟了一步,让高家得逞了。 还被高家的人给抓住,若非最后高家放人,赵枢早就死了。 听到这一切的宋徽宗脸色难看,显然赵枢给他丢脸了。 这是他的皇子吗? 是自己以后准备立为太子的赵枢吗? 怎么如此愚蠢? 这天下若是交给他,还不给败了? “这赵枢简直就是废物,不是打仗的料,他以为打仗这么容易?混账东西!这次大理高家还不笑话我们大宋皇族是窝囊废,将朕的脸都丢尽了!” 宋徽宗胸膛剧烈起伏,以前武植出去打仗,回来哪次不是好消息? 这赵枢倒好,头一次出去就打了一个败仗,还让人给抓了。 愤怒的是这次带出去的六万多人只剩下四万,其中有许多是伤员。 粮草也耗费没了,只够回城的。 这赵枢怎么不将粮食全部败光,全部饿死在外面? 宋徽宗恨铁不成刚。 童贯一句话不说,他心里也气着呢,因为赵枢将他手底下的禁军给整损这么多,他心疼啊。 虽然是官家的军队,但也是他自己带领的啊 哎! 真是不成器的东西啊! 童贯只能心里抱怨几句,不敢当面说皇子。 也不用他说,赵枢的废物和无能现在谁不知道? 人家大理求救是希望他们快点过去,既然已经动身,肯定要尽快解决,以免发生意外,他倒好,在路上跟旅游似的,哪像是打仗的人。 吃了败仗也是活该。 宋徽宗:“岳飞不是跟着一起去了吗?岳飞此人骁勇善战,有他在,不至于败这么惨,估计……是赵枢不肯将兵权交给他,不听取他的意见。” 宋徽宗稍微分析,也大概能知道情况。 童贯点点头:“陛下说的极是,肃王不肯听从岳飞建议,和岳飞反着来,他是主帅,岳飞没有领兵的权利,所以吃了败仗!” “哎……” 这一刻,宋徽宗忽然对册封赵枢为太子的念头产生动摇了。 不如册封赵楷? 宋徽宗之前册封长子为太子,是因为大宋的规矩是这样,立长不立幼,即便太子废掉了他想到的还是赵枢。 但赵枢实在是太不成器了,他不由想到赵楷。 这孩子非常有才华,和自己秉性附和,嗯,到时候可以商议一下太子之事。 宋徽宗心烦意乱,好在这只是一次小战事,还有补救的机会,等赵枢回来他一定要狠狠训斥一顿。 随着时间缓缓而过。 赵枢拉拢着脑袋,终于带着残兵败将回来了。 这些士兵都没什么精气神,去的时候好吃好喝,喜笑颜开,回来的时候各个气馁,最后他们认为就是赵枢的问题。 根本不会指挥,也不会打仗,这样的人当主帅简直不讲他们的命当回事。 第二天上朝。 赵枢拉拢着脑袋,低着头,被宋徽宗严厉呵斥,将他骂的体无完肤。 指责他为何如此愚蠢,打仗行军如同儿戏,还不肯听岳将军的谏言,简直给大宋朝丢人现眼。 也有站出来的朝臣说这场仗打的实在是不应该。 面对众人的指责,赵枢只能承认错误。 这次他造成众多牺牲的将士,朝廷也赔偿了高额抚恤金。 可以说他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带来了严重的消耗。 如今,最兴奋的莫过于赵构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赵枢居然如此失败,本以为他出去就是刷功劳,回来就能得到众人赞赏甚至直接成为太子。 谁能想到,他不但战败,还被人活捉? 要不是看在大宋的面子上,怕是性命都要丢在那里吧? 好歹,赵枢也是学过兵法的,不至于这么差,但事实上他就是这么差。 这,这,这不就是个蠢蛋吗? 赵构想笑出来,但他忍住了。 宋徽宗:“武爱卿,这次赵枢战败,你觉得此事该如何?” 武植其实早有所料,以赵枢的性格根本不适合打仗,打仗这么容易就不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了。 他笑道:“陛下,如今之计,不能让高家的人放肆,大理皇帝至今没有消息,高家占领大理,这就是冒犯大宋,此等小国顽劣之辈,必定要严惩!” “微臣觉得,应该在派人去消灭他们!找到失落的皇族,扶持大理皇室。” “这样周边邻国便会知道我们大宋不容侵犯!” “嗯!”宋徽宗点点头:“朕也是这个想法,依你之见,派何人去妥当?” 这时候赵枢不敢在请战,他也没有了资格。 反倒是赵构时时刻刻等待着这一刻,闻言,他立刻跪下:“父皇,儿臣愿前往,一定消灭高家,给他们一个教训!” “另外,微臣希望能让岳将军随我一起,定给父皇一个满意的答复,战胜归来!” “嗯?”宋徽宗眉头一皱,在他心里就没有赵构这个人选,他此刻想的是赵楷:“赵楷!” “儿臣在!” 赵楷出列。 “你可愿前往?” “儿臣……”赵楷犹犹豫豫,他不想打仗,便道:“儿臣从未上过战场,此等大事还是让康王去吧!” 宋徽宗一愣,他这是给赵楷机会,赵楷不知道珍惜…… “赵楷,你要想清楚,此事非同小可,朕派你去自然有朕的用意!” 宋徽宗苦口婆心,而此刻的赵构心里别提怨气多大了,他想去,父皇不让,赵楷不想去父皇劝说再三。 同样是儿子,差别这么大么? 赵构差点气死。 赵楷摇摇头,他一心喜欢琴棋书画,觉得在宫殿中写写字,弄点诗词,小曲,比在外面打仗要快活的多。 赵楷还是支支吾吾将此事给回绝了。 刚好这时武植道:“陛下,既然殿下不愿意去,就让康王去吧!” “……”宋徽宗叹息一声:“赵构,你真有信心?” “儿臣有信心!” “那好,朕即刻命你带领八万军队,前往大理消灭高家!不得有误!” “儿臣领旨!” 赵构将头磕在地上砰砰响,身躯也不由得颤抖,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满朝文武对此事也没有意见。 他们看出来,这次事情的结果,似乎和太子之位有关系。 退朝后。 路上。 赵枢一脸阴沉的和赵构碰面了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淫魔神(陨落神)   白日烟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万古神尊   鉴宝狂婿   篮坛大亨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