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国二字还是有点太吓人。 肯定会遭受到群臣的非议。 关键这爵位是可以世袭继承的,他死了儿子可以继续接任。 这是宋徽宗自己想的主意,他觉得武植做出如此丰功伟绩,收回燕云十六州。 做了历代官家没有完成的事情。 让宋徽宗白捡这么大美名。 历史以后就会说,燕云十六州是他当官家期间收回,他的名声得多大啊? 虽然是武植做的,他也能跟着流传千古啊! 给这点待遇在宋徽宗想来这都不是问题。 不过,武植并没有发飘,因为他知道他的存在影响了很多人的利益。 让其他人没有机会,比如蔡京还有他的一帮心腹。 武植威信越重,打压他们就越狠。 除此之外还有商务司,武植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贸易,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户部。 还有他掌管禁军,占领了这么高的职位也会被很多人盯着。 他现在之所以这么位高权重,那是因为宋徽宗看中,一旦以后宋徽宗不在看中他,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武植也不得不为自己考虑。 现在他算是很稳固,他要趁现在站稳脚跟多建立一些体系安插自己的人。 一旦以后出现了什么变故,他也好应对。 武植建立的体系关系,以武植为首,他们和武植就是一体,不愿意武植倒台,所以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影响到朝廷。 所以,后路武植还是要弄的。 在朝中要多安排他的人为官。尤其是军中。 他的商务司建立了许多贸易,他自己大量敛财,过一段时间他就会拥有强大的资本力量。 商务局,殿前司,这些都掌握在武植手中。一个是财的力量,一个是军队的力量。 武植现在走的很稳。 而他被册封为镇国公之后,地位和身份再次提升。 就连他的府邸,本来是武太尉府,现在换成了镇国公府。 而他的夫人,丫鬟,地位也直接提升了一大截。 潘金莲之前是什么?一个丫鬟,现在呢? 现在她是镇国公夫人。 李师师和庞春梅她们只是小妾,现在是镇国公的小妾,这能一样吗? 这不一样。 所有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成为镇国公其中还有很多流程,而宋徽宗一连窜下了很多旨意,对于这些蔡京却没有丝毫阻拦,他知道阻拦也没用。 武植功劳巨大,宋徽宗就是要提拔他。 自己站出来反对只会适得其反。 蔡京还是之前的思路,我就看你武植能走到什么地步,你走的越高,到时候摔下来就越惨。 他就看着武植如流星一般窜起,总有他跌落下来的一天。 一旦掉落下来,那比谁都狠! 当然,这只是蔡京的一厢情愿,事实如何那还得看武植怎么走。 接下来武植要设宴,请了一些朝廷中比如曾布,曾布的一帮人,有地位权利的一些人。 还有童贯,杨戬等人,北宋好几个贼都请过来了。 即便是蔡京也来了。 虽然意见不合,有敌意,但在面子上多少还要过的去。 武植请了其他人,他蔡京不去,显得有点落群。 毕竟来的都是朝廷中的大人物。 武植也收了很多他们的贺礼,好家伙,这些果然都是有钱人,虽然其中不少敌对派,送来的礼物却也不少。 而且,宋徽宗也来了。 他是以赵公子身份而来。 蔡京知道武植在宋徽宗心中非常重要。 但看到两个人在酒桌上称兄道弟,也是有些震惊。 旁边朝臣一脸唏嘘。 在宋徽宗看来武植是他发现的人才,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两个人在一起喝过酒,吟过诗,还参加了李师师聚会,还一起票过。 关系很铁了。 武植可以帮助他解决岁币问题,辽国的问题,甚至是利用金国赚钱,还能研发新武器,这些都是蔡京他们做不到的。 不看重他看重谁? 武植能直接从辽国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他们行吗? 不行! 最近国库因为有武植逐渐变得充盈起来,修建万岁山的钱也是绰绰有余。 虽然有很多投入了新兵器的研发,但毕竟赚到了更多的钱。 朝廷中收商人的税和修建整个万岁山的消耗相比,虽然可以勉强维持,但国库多一点钱更好。 反正,宋徽宗眼中那真的是只有武植。 武植就是大宋最厉害的人才。 今天武植成为镇国公,宋徽宗和武植把酒言欢,喝了很多。 宋徽宗喝醉之后话很多。 一个劲的夸赞武植是能人。 他宋徽宗的屈辱,他大宋的屈辱被武植洗刷了,他高兴啊! 他什么都没做,武植帮他摆平了一切,他就能名留青史,多好的事啊! 旁边蔡京,杨戬,梁师成等人看的非常眼红,武植得恩宠那真不是一般,他们也从未见过这么得宠的。 高俅在人群中喝着闷酒,看着宋徽宗和武植在一起谈天说地,可惜他现在都凑不过去了。 在喝酒的过程中,武植脑海中还有很多想法。 是关于辽国和金国将来规划的事情。 还有,其实武植想过迁都,但这事情很大,宋徽宗估计也不敢随便迁都。 汴京其实很繁荣,但都城在这里并不是最合适,很容易偏居,如果迁移北方析津府,也就是未来的京城。 迁都在这里可以让士兵驻守形成拱卫之势,很多方面比汴京还要好运转,不会出现汴京被金国直接打过来的情况。 武植也并不是很着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宋徽宗目前绝对不敢善做主张乱来,即便武植提议也会惊动天下人,不那么好执行。 一场宴会,宋徽宗和武植喝的勾肩搭背,还有说不完的话,最后实在是太晚了,宋徽宗才回去。 其他人这才寒暄一番也回去了。 第二天。 延福宫。 宋徽宗正在钓鱼,心情正好。 这时蔡京求见。 宋徽宗本来不想见,转念一想蔡京毕竟是宰相,应该是有什么要事,所以让蔡京进来了。 第200章 蔡京从远处走来,行礼:“微臣蔡京,参见陛下!” 宋徽宗撇了一眼蔡京:“找朕何事?” 蔡京:“微臣此次来是为了燕云十六州的事情而来,这是枢密院的一些章程,关于未来怎么治理燕云十六州的,还有关于官员委任的奏表!” 蔡京将手中的奏表拿了出来,虽然燕云十六州武植带了一些官员暂时接替,但地方毕竟太大了,很多州的官吏都需要安排,所以枢密院要规划。 蔡京怎么会放过燕云十六州这么大地盘,想要安插一些自己的人手。 宋徽宗看了之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叫来了武植。 武植看了之后,感觉这蔡京不愧是老贼。 有些和他想的一样,就是将里面所有官员,哪怕是最小的芝麻官吏都要换成他们大宋这边的人。 武植之前带过去的,只是暂时接替了大的管理权,里面一些细节官员位置,他并未做部署。 这是一个繁琐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安排。 如果武植要管,这件事情也可能落在他身上。 若是交给武植,武植虽然会换,但不会换的这么狠。 燕云十六州全部大换血,一个不留,其实会出很多问题。 这也是武植不想接手的原因。 宋徽宗追问武植的意见,武植则是无意见。 让蔡京自家去做,到时候出了问题,他再来解决,现在他提出建议没什么意义。 武植道:“关于燕云十六州所有士兵驻扎的问题,要划分到每个州还有边境之地,这些都需要人专门去安排,微臣觉得童贯比较合适!” 武植在这方面,就不让蔡京去弄了,这方面童贯比蔡京要靠谱。 因为北宋的禁军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没有战斗力在让蔡京去安排,只会更差。 而武植自己训练的军队,是不用过去的。 就在汴京。 在历史上,大宋和金国联手攻打辽国,但是金国一看大宋完全抵抗不住辽国的部队。 这才有了后面想要攻打大宋的心思,因为你太弱了嘛,人家一看,卧槽,比辽国还垃圾,不打你打谁? 现在是因为武植研究了新武器神威大炮,还有他之前和辽国战斗了一场,才让敌人感觉大宋不可敌。 但若让蔡京安排其他的禁军去,万一有了摩擦导致露馅了,被人知道大宋战斗力如此差,是很危险的事情。 让童贯去安排多少强一点。 总之尽量不要有摩擦,不显现大宋军队的弱是最好的。 武植的禁军在皇城附近,总不能天天往汴京跑吧。 当然,可以适当的弄一些神威大炮过去。 最近这段时间,武植也在制造更多的神威大炮。对于燕云十六州,武植有自己的防御手段。 他将要燕云十六州众多城池,主要的几个都安装十台神威大炮,甚至四个城墙都要安装。 好不容易拿回地方,自然要震慑辽国,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 这一点宋徽宗同意了:“武爱卿的主意甚好,这地方刚刚收回,要严格防范,神威大炮还可以震慑他们断了想要抢回的念头。” 武植笑道:“微臣就是如此想,有我大宋的神威大炮坐镇,尤其是在边境之地神威大炮越多,他们就越是忌惮!彻底让他们死了在抢的心思!” 武植又道:“陛下,燕云十六州收回来,陛下可以去那片地方看看,顺便去析津府看一下!微臣准备在这里布置三十台神威大炮!” “哦?”宋徽宗还真没去过这些地方,武植提起,他倒是有些心思:“只是这地方刚刚收回,会不会过于危险!” 武植:“陛下不用担心,微臣的大炮已经在路上安置去了,等陛下到的时候,每个城池都有神威大炮坐镇。这期间童贯的禁军也可以提前到达那里安排!” “嗯!朕也想去看看燕云十六州!” 宋徽宗想到这心里有些激动。他决定要去看看。 不过是在神威大炮安排到位之后,他们才出发。 宋徽宗动身之前,很多禁军都在盘查地界,提前安排去了。 还有武植的禁军跟随。 武植让宋徽宗去的目的是看看析津府。 看能不能说动宋徽宗对于迁都的想法,当然这还得慢慢来。 很快,宋徽宗便是上路了。 他们走的是水路龙舟。 一直沿着大运河走了很远,这才从涿州上岸,换了马车在一路前往。 当他们来到城池的时候,看到燕云十六州的地盘。 城墙上宋徽宗看着四周的土地感慨万千。 又看到神威大炮已经放在城墙上,对准了外面,非常有气势。 宋徽宗一路都很喜悦,当他们来到析津府的时候,这上面大炮更多,每一面城墙上面都有一排排的神威大炮。 尤其是在燕云十六州的边境之地,也安排了许多神威大炮。 站在析津府的地界看着广袤的山河大地,武植笑道:“陛下,觉得这析津府如何?” “此地甚好!周围有城池拱卫,水路,大陆,物资也很丰富,也是周围比较大的一座城池,很是繁荣,武爱卿为何有此一问?” 武植笑道:“只是微臣看了地图,觉得此地如果能作为大宋的都城,比在汴京更有优势。” “哦?武爱卿说来,这地方到底有什么优势?”宋徽宗有了一点兴趣。 武植:“这析津府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海一百五十公里。 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西部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 北部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此地乃是交通要道,北进高原,东进东北南进华北。 从战略角度来讲,这是个绝佳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对周边的布局统治。” 宋徽宗听了之后,有些愣神,感觉武植分析的着实让他震撼。 这些他都不懂。 听武植这么一说,这析津府还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宋徽宗在思考,若真是这样,迁都在这里肯定更有利于他们大宋的发展。 对于武植的想法,宋徽宗是绝对信任的。 第201章 蔡京也是想了一番,不由对武植的分析也相当认同。 此地之前他看过地图,他隐约感觉也不错,却没武植知道的这么具体。 也不得不佩服武植眼光的确独到。 但迁都之事,他却是不认同。 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武植也知道宋徽宗不可能一下就到这里。 这只是武植的第一步而已,他还说了如果迁都此地,以后对于辽国,金国,还有其余周边的优势之类。 宋徽宗动心,却还是不敢轻易动,武植也就没继续多说,只是扇风了一把。 以后会有奇效。 现在时机不成熟,加上燕云刚刚收回来就迁都也的确不合适。 今日说了一番,就够了。 当他们一行人回去的时候,宋徽宗则是对于析津府有了深刻的印象。 但他又想着自己正在修建的万岁山,万岁山他还没看到,着实有些不舍啊。所以显得犹犹豫豫。 但回去后。 第二天。 武植正在家里和潘金莲她们在院落中烧烤,吃烤鱼,烤鸡。 忽然一道圣旨降临了。 原来是宋徽宗册封了武植的夫人潘金莲为一品诰命夫人。 听到这道圣旨,整个府邸中的人惊呆了! 诰命夫人啊! 虽然没什么实权。却也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毕竟是官家亲自册封的! 其实只要到达四品的诰命夫人就已经非常之高,何况是一品。 当潘金莲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有些愣神。 潘金莲怎么想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朝堂册封的诰命夫人。 绝对的荣誉头衔啊,也是地位的象征,虽然没权利没俸禄,地位和身份却是和以前大不相同。 对于这些武植没意外,因为他是镇国公,自己的夫人有这样的地位提升也不是什么事了。 潘金莲恭敬的接过圣旨,脸色激动的通红。 想到一路走来,从刚开始不愿意嫁给武大郎,到最后接受了,又到现在她家大郎一路高升,自己的地位富贵也是不愁,不由感慨自己嫁给武大郎真是太幸运了。 这天下女子,有多少人能有这份福气? 潘金莲喜极而泣。 若是她不嫁给武大郎,哪有今日她这般的地位? 武植就在面前,也是替潘金莲感到高兴,顺便给了宣读圣旨的公公一点赏钱,这公公看到这么多钱,嘴角都笑开了花。 一个劲的夸赞镇国公现在可谓是独得恩宠,镇国公也是大宋的栋梁之材之类的。 小蝶有些激动:“夫人升官了呢!” “太好了!”小舞这丫头也激动坏了。 一品诰命夫人耶! 以后她们也是诰命夫人的丫鬟了。 伺候诰命夫人的丫鬟,和普通丫鬟截然不同了。 两姐妹内心砰砰的跳动,感觉她们家老爷也真是够厉害的,现在老爷成为了镇国公,世袭公爵。 夫人也成了一品诰命。 老爷家蒸蒸而上,她们两姐妹也是一路看过来的,也跟着高兴。 之前她们在老爷家的时候,小蝶知道老爷还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人,虽然有钱,但和今日一比天壤之别。 随后考了举人,又成了进士,状元,然后继续升官。 这一切跟做梦似的。 现在她们也搬到了这汴京城,府邸也成了镇国公府,成为这里的丫鬟在外面也颇有地位和面子。 就是平常一些汴京的老板,达官贵人有知道她们是镇国公府丫鬟的也会主动打招呼。 潘金莲成了诰命夫人。 小蝶小舞两人很是激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老爷的妾就好了。 当然,这些主意除了是她们自己想的外,还有她们老家的爹托人送信过来告诉她们的。 现在她们那个老爹可高兴了,逢人就说他们家两个女儿都是镇国公府的丫鬟呢。 “恭喜夫人!”赵三也很激动。 自家老爷就是牛逼,自家升官,连带着夫人也成了一品诰命,绝对的光宗耀祖。 现在武植出行都是坐轿子,外面汴京城的百姓看到都会围观,议论纷纷。 而潘金莲成了夫人之后,偶尔出去也会受到众人的羡慕。 至于李师师,对于潘金莲的忽然荣誉加身,她心里自然也是有一点点失落的。 但总体上来说她也很满足。能跟着武植成为镇国公的小妾,李师师想来自己也不差了,人贵在知足。 所以李师师很快也没多想。每日吟诗作画,陶制情操其实也不错。 她比较悠闲,在家里基本也不用她做什么,不用应付那些所谓的达官贵人,李师师嘴角上扬,其他的事情她也不操心了。 而且老爷对她很不错,隔几天就会过来陪着她,有时候天天都会来彻夜都在。 只要有老爷在,她感觉自己生活很滋润,真的很满足,其他的她真没想法。 “夫人成了诰命夫人啊!”庞春梅则是内心有些嘀咕。 庞春梅在角落嘴巴撅着:“若是我也能成为诰命夫人该多好啊!” 庞春梅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她又不是武植的妻子,只是小妾而已,即便如此成为镇国公的小妾,她家的亲戚知道了,不少人还上门来找她。 不过庞春梅也还算热情,打发了一些银两,现在他们家亲戚各个都说她有本事。 可不是嘛,成了镇国公的小妾,虽然是小妾但那也是大人物身边的人了。 庞春梅还是有些羡慕的,同为女人潘金莲之前也是丫鬟,她也是丫鬟,一个是张夫人家的,一个是西门庆家里的。 她的身子也是干净给老爷的,但潘金莲遇到武植比较早,庞春梅在想若是嫁给老爷的是自己就好了。 庞春梅虽然羡慕,却也不是很嫉妒的那种,毕竟潘金莲是在武植穷的时候嫁给她的,而庞春梅是在老爷有钱之后才过去当丫鬟的,这么一想,庞春梅心里也好受多了。 只要自己伺候好老爷,如今她日子也过的不差,在老家也有了地位,身上也有了些钱可以补贴家里…… 晚上的时候,潘金莲非常感激武植,没有武植就没有她的今天。 所以潘金莲伺候武植老殷勤了,虽然之前也很殷勤。 但这次潘金莲想方设法的伺候武植。武植感觉这娘们真得劲。 两个核桃在手中任意拿抓,这核桃是武植经常盘的东西,质量很好,不过武植发现这核桃被自己盘,有些变形的效果。 感觉甚是有趣,不由加大了一分力气。 潘金莲:“大郎,核桃都变形了。” “哈哈哈,不会,这玩意哪这么容易坏。”武植越说越起劲。脸上表情也是极为精彩,感觉真特娘的得劲呐! 第202章 彻夜一晚上。 第二天武植上朝回来。 看了一下商务司和禁军。 如今禁军都在武植带领下严格操练,换了新兵器,布置了许多新的战阵。 对于骑兵,步兵,还有火铳队,神威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禁军中,马帅和步帅最近对于武植的命令和规划言听计从,武植暂时没动他们。 而武松,花子虚,还有鲁智深,林冲他们,最近这段时间武植都会想办法提拔。 一层层往上升,不用太快,但也不慢。 很快就会达到核心圈子。 进入商务司。 武植则是看自己大炮的生产情况,还有其余兵器的制造和废弃兵器的堆积处理,准备再次卖给金国。 除此之外,商务司武植还建立了情报系统,这不用请示,武植独立建立起来的。 负责收集天下消息。 尤其是关于水浒和岳飞的消息。 水浒的问题,有人来上报。 “大人,最新消息,梁山中,新来的晁盖已经杀了王伦,占山为王了!” 嗯?听到这消息武植一愣,这么说来虽然他收了林冲,但晁盖上梁山杀了王伦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是历史轨迹,并没有因为林冲而影响。 武植目光微微眯起,梁山还是起势了。 这样一算,宋江估计很快也要上梁山了。 武植:“知道了,给我继续盯紧梁山的情况,下去吧!” “是!”手下离去。 武植除了掌握这些消息之外,还掌握了最近辽国和金国的消息。 辽国的百姓们都在议论燕云十六州的事情,说这是辽国的耻辱。 有人说是耻辱,有人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金国威胁辽国,辽国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是大势所趋。 更多的人说辽国皇帝没用,应该退位了。 当然,这都是私底下流传的话,很多百姓很是气愤。 毕竟丢了这么大地盘,辽国百姓自然不服气。 但也无可奈何。 至于金国那边,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由于屡战屡胜,现在正在风头上,他们还在继续攻打辽国。 只是打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双方很多地方开始冲突,综合来看金国还是占据了上风。 直到辽国将神威大炮派到战场上,几轮轰击,这才暂时遏制住金国继续突进的趋势。 这倒是让完颜阿骨打以及金国的一帮人有些犯难。 完颜阿骨打坐在上首,下方则是朝臣。 有朝臣道:“陛下,现在大宋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和辽国开始合作出售兵器,这样一来对我们金国进攻辽国形成了很大阻碍啊!” “如果这事不处理,我们金国想要攻占辽国怕是有些难度!他们地图广袤,兵马人数比我们多,这如何是好!” “能有什么办法阻止大宋给辽国出售兵器?本来我们占据了优势,这样一来,我们还怎么打辽国!” 完颜阿骨打:“辽国放弃了燕云十六州,才换来了和大宋合作机会,这种事情朕看很难打破。” 完颜阿骨打看的很清楚,人家不但收回了燕云十六州,还多了一个赚钱渠道。 金国想要打破这种局面,难。 如果弄不好,将大宋惹怒了不提供他们兵器,反而他们彻底陷入困境! 当下的形势完颜阿骨打觉得是个死局,大宋他们招惹不起,也没谈判的资格。 除非和大宋合作联合攻打辽国,打赢之后分版图。 目前来说只有这个了,但大宋未必会答应,现在是他们金国和辽国矛盾,大宋没必要犯险。 完颜阿骨打也是有些头疼,只能硬着头皮先打着。 让完颜宗峻在去大宋购买更多的兵器,他们唯一的好处就是钱多,有金矿。 完颜阿骨打:“武植是大宋的人才,没有此人燕云十六州绝对收不回来,可惜啊,他不是我金国的人,若是有他在,我们金国面对当下局面说不定能打破!” 这时候旁边有朝臣笑道:“陛下,若是武植不在大宋,而在我金国,自然也没有这样的困局了,再者有这样的人才,我金国也不用愁了!” 众人摇摇头,这种想法不切实际,武植再好也是人家大宋的。 “大宋有这样的能人,对我们也未必是坏事,没有他们卖的兵器,我们金国当下的局面恐怕也稳不住,说来也是有利有弊,利更大一点!” “只是那武太尉这样一弄,我们金国反而又变得艰难了,说到底还是我们太弱小,受制于人!” “是啊!” 许多朝臣们议论纷纷。 兵器要买人家的,你没这个技术打造这没办法,若是他们自己能打造源源不断的好武器,就不怕得罪大宋,也不怕辽国。 人家手里拿着你想要的东西,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制约。 金国拿不出办法,只好派完颜宗峻又跑去大宋购买兵器了,顺便谈一下关于大宋卖给辽国兵器的事情,以及他们金国目前的局面,看武植能不能给出一些建议…… 这段时间。 武植则是和家人在一起。 不过今天。 他家门口停了一辆豪华马车。 赵三跑过来:“老爷,外面有人找您啊!好像是来接您的!” “哦?”武植刚要走出府邸,便碰到赵三。 听到这话,他走出去一看。 门口一辆马车看起来非常豪华,两匹非常好的马拉着,很高大精神,豪车的轮子也很大,木料上等,做工细腻,旁边还站着几名护卫。 一护卫过来,立刻笑道:“有劳镇国公了!” 这护卫很是恭敬。 武植有时候在皇宫走动,一些护卫偶尔见过,认得出镇国公。 武植笑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护卫:“是这样的,我们这次奉东宫太子之命来求见镇国公,如果镇国公没时间,我们可以改日再来。” 听到这话,武植才知道,原来是太子赵恒啊! 大宋第九个皇帝。 白捡皇位的赵恒。 上次武植见过此人。 想了想,反正现在无事,武植也好奇太子找他做什么,便上了马车。 护卫一喜,赶紧驱赶马车离开了。 前往东宫。 坐上马车之后,武植感觉里面配置不错,名贵的绸缎,布料铺制,还有很多毛料和特殊的隔垫,属于冬暖夏凉的那种环境。 在古代马车也是分了很多档次,就如同地球上的车一样,武植也做过一些马车,如果将马车分等级的话,这马车就是比较不错的宾利轿车。 坐着非常舒服,隔音效果很好,也很平稳,坐里面可以悠闲的喝茶。 马车一旦跑起来,里面没那么多噪音,甚至有一种很舒服的震动感。 武植:“不知道太子找我能有什么事?” 东宫就是给太子住的地方,赵恒也的确是当下的太子。 能被太子召唤的人并不多,何况护卫之前还说了如果自己没时间,可以下次再来接他。 可见太子对武植的看中。 武植好歹也是镇国公,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太子想要坐稳势力,对于有权势的朝臣也会很看中,没人拥护,太子是坐不稳江山的。 武植之所以去,也是因为闲来无事。也不想驳了太子的面子。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在皇城中没人阻拦,等他到了东宫的时候,下车便看到前方一座高大的宫殿,门前有四个护卫站立。 看到马车下来的人,几个守卫早提前收到了通知,怕失了礼数,赶紧齐声鞠躬:“参见镇国公!” 第203章 “嗯!” 武植点点头,也没客气。 “镇国公,我们太子在里面等您,请随我来!” 一名守卫带着武植进入其中。 不过还未完全走入,忽然一名年轻人身穿华服,从里面走了出来。 旁边一些宫女丫鬟也是有些震惊,毕竟太子一般都是坐镇东宫深处,有人来带进去就可以了。 武植过来,收到消息的赵恒亲自出来迎接。 看到赵恒后,武植礼数上也尽量不失,但太子赵恒哪里敢让武植对他行礼,赶紧道: “镇国公不必多礼,镇国公乃是朝廷重臣,为大宋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我这次找镇国公,也是有些唐突了!希望镇国公不要介怀。” 武植一听,客套了几句。 “请坐。”太子赵恒将武植引进去之后,便是让武植坐在比较上面的位置。 武植客气了一番,赵恒却是让武植一定要坐这里。 不多时,一个人也走来,竟是那太监杨戬。 “参见镇国公!”杨戬看到武植后,也是行礼。 武植知道这杨戬,不是啥好人。 看来太子和他很熟啊? 武植点头,也没客气,便是问道:“不知道太子找我是……” 赵恒笑道:“今日我和公主一起刚好聊到镇国公,便请镇国公过来,公主喜欢诗词,而镇国公对于这方面颇有造诣,所以就让人去请了镇国公!” “说来也是我们唐突了。希望没打扰到镇国公!” 武植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就是宋徽宗的儿子女儿们想要私下和他见面娱乐而已。 诗词文章,可不就是闲暇之余的事吗。 这时候,里面一身漂亮红色衣服的赵福金走了出来。 赵福金身高不错,稍微有点瘦,身材很好,一张面容隔远看让人难以移开目光,近距离在看,更是让人惊艳。 赵福金这次稍微画了一点薄薄的淡妆。 本来赵福金不化妆就已经很美,脸蛋和五官的比例还有那小嘴,乌黑的大眼睛和睫毛。 何况加上一点淡淡的薄妆容,即便是此刻武植看上去也是觉得惊艳。 他知道,北宋第一公主赵福金在颜值上的确是大宋第一美人,少有人能比。 当然和潘金莲,李师师相比,她们也不输给赵福金,但有一点能给赵福金加分,那就是赵福金的身份。 乃是大宋公主,加上皇室气质,看上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太子!” 赵福金过来之后笑道,然后又看向武植,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镇国公大人!” 武植微笑见礼。 “妹妹不用客气,来,快坐吧。” 赵恒年纪要比赵福金大一点。 赵福金点点头,随后又朝着武植看了过来,那水灵灵的眼神仿佛能说话。 原来这次找武植是赵福金提出的,只是通过了赵恒来说。 他们之前在吟诗作对,想到武植乃是三元及第的状元,而且又是颇有才能的人,便想请过来请教一番。 对武植也很是客气。 而谈到诗词,说实话,武植之所以弄诗词那是用来装逼或者是用来科考,显摆,有目的的。 他是现代人,不像赵福金这些古代人对诗词那么灼热。 不过既然是探讨,在赵恒这里也是一种和武植亲近的渠道。 武植是重臣,他赵恒也想要拉拢弄好关系,只是他们能谈什么呢,总不能一直谈论国事吧,再说他一个太子还没怎么处理政物,人家已经建立巨大功劳,也总不能老是交流这个。 这样一来,诗词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沟通题目了。 加上有赵福金在这里,几个人也有的聊。 旁边杨戬也时不时的搭上几句。 武植有文才杨戬是相信的,但看赵福金夸赞武植的词句多么多么妙。杨戬倒是不以为然。觉得有些夸过了。 赵福金言辞流露出对武植的恭维和欣赏,在杨戬看来无非就是武植乃是镇国公,位高权重,他们也想亲近一番,说的好听话而已。 杨戬也不会明说出来,即便他们不这么说,杨戬对于武植还是很佩服的。 毕竟功劳在身这才是实打实的。 诗词嘛,你说好便是好,你说不好那便是不好。 杨戬就在旁边听他们说古今中外,探讨诗词,还夸赞武植立下功劳之类,总之赵恒对于镇国公的那种亲近之意,谁都看的出来。 赵福金也是如此,甚至亲自给武植倒茶,武植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怎么说人家赵福金也是公主,皇室血脉,未免太客气了一些。 看到赵福金看向自己的那种眼神,让武植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他没看错,赵福金的那种眼神,仿佛有一种苗条淑女,看中意中人的味道。 他内心摇摇头,感觉应该不可能。 毕竟他家里有好几个,公主怎么会看上他这样有家室的人。 所以武植没多想。 众人交流中,也免不了拿出自己的诗词来提供大家欣赏议论。 赵福金也拿出了自己的一些诗词请武植指点,武植看了之后指点谈不上,倒是夸赞了几句。 而赵恒也献丑了,将自己的一些文章拿出来让武植看看。 武植看了之后,都会夸赞几句不错。 最后赵福金忽然笑道:“镇国公对诗词造诣很深,我看这院落中百花绽放,不如镇国公作一首关于花的诗词如何?” 赵福金倒不是为难武植,是因为她知道武植才高八斗,这种事情对武植而言那真是小意思。 他看过武植的诗词,非一般人能创造,她也是想要亲眼见一下这位大诗人的现场表现。 也能沾染一下武植的才气。 当然,武植也可以拒绝,毕竟他是镇国公,如果他不想也没人能逼迫他。 但大家出来玩嘛,也就无所谓了。 既然要装逼,武植也不客气,他看了一下四周的花朵:“我喜欢桃花,但这个季节没有桃花,不过其余花朵也绽放的景色怡然,既然公主想要听花的诗词,这有何难? 我便现场作一首关于桃花的诗词。” 武植站了起来,看着眼前的各种颜色花朵,笑道。 赵福金非常激动:“真的吗镇国公?” 现场作诗还是很难的。 武植点点头:“我观这些花朵有感,现场想到了一首诗,献丑了!” 武植可以赚到属性点,而且又不是他想诗词,轻松显摆一下娱乐娱乐就好。 赵恒也来了兴趣。 杨戬也漫不经心的听着,实际上关于这些场合他见多了,很多文人弄出来的诗词,说实话他听着想笑,因为也就那样。 杨戬对这些倒是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 而当武植将一首唐伯虎的桃花庵吟出来的时候,杨戬面色出现了少许变化。 不但是他,赵福金和赵恒也是如此。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这便是武植念出的诗词。 赵福金为了能更好的解析武植的诗词,还亲自拿着毛笔,请教武植,自己将其写了出来。 赵福金白皙嫩嫩的小手,写了一大首长诗。 看到这些诗词的时候,赵福金喃喃自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赵福金内震撼很大。因为这是一首大长诗。 武植现场作出来的,赵福金本来就喜欢这些诗词,如今更是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大才。 不愧是能成为镇国公的人,这文才…… 赵福金着实有些震撼。 赵恒看到后也佩服不已,有一种想要拜师的冲动。 不错! 赵恒很想拜师武植! 如果有如此大才成为他的老师,他赵恒不但地位稳固,自身的学识也能见长啊! 杨戬愣了一会儿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真有人能现场作出如此好诗!镇国公真乃大才啊!” 这对他的思想有很大冲击。 以前见到一些文人诗词交流,杨戬因为没见过多少妙句,好的都是古代诗人的,所以现场感受不深,如今武植可是现场作诗。 念叨了这些诗词,他才知道文人的魅力! 看向武植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 第204章 亲自感受和在书上看到的诗句是不一样的。 何况这首诗词很长,也很有味道。 赵福金问道:“镇国公,这首诗叫做什么名字呢?” 武植笑道:“……就叫做桃花庵吧!” “桃花庵……不错的名字!”赵福金点点头。 几个人在一起又开始交流,而此刻的赵恒却是想着要攀上武植这颗大树。 跟着武植能学到一点东西,还有对他地位的巩固。 他是太子,这些都是必修课,对于朝堂中的重臣他都是要拉拢的。 能不能拉拢上来,那得看自己的本事。 正好赵福金在这里,他们也有的聊,口头上是诗词交流实际上却是可以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 能和镇国公混熟。 大家高兴的喝茶,吃点心,吟诗作对,完了之后赵恒亲自将武植送到门口。 赵福金还要再送武植一程。 两人在路上武植还是有些别扭的,毕竟这是大宋的公主赵福金。 赵福金一双水灵的眼睛扫过来:“镇国公年纪轻轻,就为大宋做出了这么多贡献,对于诗词方面造诣也很深,福金佩服!希望有机会再向镇国公请教一番!” “请教谈不上,若是公主有什么想要交流的,微臣什么时候都有时间!” 武植笑道。 对于公主,自然也不能马虎了。 武植想来,赵福金就是单纯的喜欢诗词,他也听说赵福金的确喜欢这些东西,也没多想。 毕竟他怎么也想不到,赵福金堂堂公主会中意他一个有家室的镇国公,他和官家又是兄弟相称,所以武植虽然感觉赵福金对自己的态度奇怪,想来也是出于佩服有才华之人。 而其实武植哪里有什么才华,不过是将他们不认识的诗词拿出来装逼而已。 收割了一小波的情绪。 武植和赵福金交流一会后,赵福金离去了。 此刻。 回到庭院后,赵恒脸色激动:“难怪镇国公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回来,这写的桃花庵真是极好啊!能写出这样文章的自然不是一般人。” 杨戬也是笑道:“呵呵,殿下,镇国公在朝廷上做的一些事情,就足以见得镇国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风骚情人
镇妖博物馆
篮坛大亨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