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就是三个波斯使臣也是一脸懵逼。 他们来的时候就知道大宋没有这么好的镜子,才好将那里虽然算好却也不是他们口中说的价值连城的东西拿过来糊弄大宋官家。 谁知道武植站出来,让他们计划落空。 他说自己会制作,这怎么可能。 这种技术大宋是没有的好吧? 三个波斯人一脸怪异,这是他们波斯那边的技术,不会轻易外传,大宋根本不可能制作出来。 曾布:“武太尉,这种琉璃你能制作?” 武植:“五天时间,我就能制作出来!” 宋徽宗问道:“武太尉,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 宋徽宗有些摸不清,他们看了琉璃镜都觉得神奇,研究之下也无法琢磨是如何做出。 但忽然朝臣中的武太尉说自己能做出来。 众人更加好奇了。 这时候,那阿特斯笑道:“既然武太尉能做,我们就等五天,只是到时候你做不出来怎么办?” 宋徽宗:“既然武太尉说能做,朕相信他!若是他五天做不出来,朕给你们的赏赐翻倍!” “好!” 三个使臣听到这话,面容一喜。 搞了半天,这武植是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利益的。 之前看武植有些不爽,现在阿特斯内心可高兴了。 翻倍的赏赐,可真不少啊! 不少朝中大臣着急了。 也有朝臣站出来:“若是武太尉做出来了,你们怎么办?” 对啊,若是武植做出来了呢? 既然是赌注,那肯定要公平才对。 阿特斯道:“如果武太尉真做出来,陛下的礼物我们就不要了!这些东西就送给陛下。” 宋徽宗点点头,如果能白得那也是不错的。 这可不是他们不讲礼节,是他们自己输掉的。 他们也承诺了能做出来回礼翻倍,也不会丢了大国风范。 三个波斯人倒是拭目以待。 更多的是一种看笑话的心思。 开玩笑。 他们那边的顶尖技术,你一个啥玩意就能做出来? 研究了不知道多久才制作出来的工艺品,一个武官几天就能弄出来? 就算是制作这方面的行家,忽然碰到新鲜东西也不是几天就能弄。 在三个波斯人看来,这武植简直就是来搞笑的。 这样也好,他们可以多得一些官家的赏赐,说来,他们还要感谢武植啊。 嘿嘿。 阿特斯有些高兴。 他们走出大殿后,他盯着两个同伴笑道:“这次运气好,碰到傻子了!” “嗯,官家说出的话一定会作数,我们可以得到两千两黄金,还有其他的东西。我倒要看看五天他能做出什么来!” “他太小瞧我们波斯国了,虽然我们不如大宋繁荣,大宋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比我们厉害!” 三个波斯人离开后。 不少朝臣也议论起来。 输掉钱倒好说,丢了面子传出去可不是小事情啊。 到时候别人会说他们大宋不自量力。 关键官家还信任了武植。 “你们放心吧,五天够了!” 武植保证之后,便离开。 并且他让宋徽宗给了他最好的工匠。 来到一座制作房。 武植让几个工匠等着。 他点开系统购买了玻璃的技术杂全领悟。 武植做这些可不是为了简单的收割情绪而已,他一不让那些波斯人将大宋人当成傻子,第二就是制作出来他可以和陛下合作,开一个玻璃制造场赚钱。 毕竟大宋官家有渠道,武植提供技术,他既赚了钱又能建功。 何乐不为呢。 武植领悟之后,便笑了。 和谁打赌,都不要和挂壁打赌,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开挂的人生多么恐怖。 武植嘴角上扬。 说实话,他虽然是现代人,但你让他制作玻璃,那也是扯淡。 现代人又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会,也不是专家。 但武植有系统啊! 之前武植扫视商城的时候,就看到过玻璃的东西。 他可以领悟技术。 系统在这些东西上还是非常全面的。 一群工匠站在武植这里,一脸懵逼。 他们来的时候,知道了武太尉的意图,感觉武太尉简直是在开玩笑。 不知道武植准备让他们怎么做,即便他们配合,恐怕也制作不出琉璃吧? 桌子上就有琉璃杯和镜子。 这是参考物。 他们看着东西百思不得其解,感觉这琉璃工艺的确非常高端! 其中一名工匠道:“大人,刚才的琉璃杯和镜子我仔细看了。 凭借我们目前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制作出这种精美工艺品的。 这一点是我在瓷器中研究多年得出的经验。除非掌握这方面的核心要领才有可能。” 武植点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琉璃我知道怎么做!” “什么?大人知道制作琉璃的方法?”为首的这名工匠还以为武太尉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所以才会那么说。 可如今,武太尉居然说自己会? 武太尉难道还学过这方面的工艺吗? 第164章 看到他们的疑惑武植也能理解,毕竟这些人都是比较出色的工匠。 他们做这个多少年了,却被告知一个大宋的太尉武官,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会做玻璃? 这牛马不相干的事情,自然很难让人理解。 而接下来,武植便告诉了他们如何制作。 当然,不可能一次就成功,有了最完美的方法试验几次就行了。 对于系统中的领悟书籍武植是不会怀疑的,里面的东西都很完整,工艺水品绝对很高。 关键武植领悟的不是什么信息上的,还有关于制作领悟经验。 这就有点厉害了。 这些工匠都在看武植如何能将琉璃制作出来,在他们心中,刚才那桌上的琉璃简直是完美的艺术品。 如果武植真会,他们看一遍虽然不能学会,也对制作陶瓷有很大的启发。 其实制作琉璃,没想象的那么难。 重要的是里面的火候以及材料的搭配,这些没人告诉你就很难。 武植开始教导他们一步步来。 很多方法和他们制作陶瓷是不一样的。 武植让人去购买了一些制作琉璃的材料,比如纯碱,方石,还有一种石英砂之类的材料。 对了,还有一种石灰石。 为首的工匠男子听到这些材料后,问道:“武太尉,这些好像不是什么稀有的材料,在我们大宋有很多。用这些普通材料就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琉璃吗?” 一群工匠有些怀疑。 也有些激动。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意味着大宋可能要诞生新的琉璃物品了。 这可是改变整个大宋生活起居物品的方法啊! 就仿佛学武的人碰到了高手,高手随便展现指点一番就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年弯路。 现在武植就如同这个高手。 他们死死的盯着武植如何制作。 购买材料之后,就是数量比例搭配。 这些东西,说实话,武植不真传给他们,他们看了之后想要掌握精髓很难。 而且他制作的只是玻璃的其中一种,真正好的东西,他不会传授。 即便是一般制作出来的玻璃,已经足够吊打那三个波斯人了。 自己这次成功后,为大宋朝廷增光。才能将这种物品推广开来。 还有其他的一些制作东西都准备后,武植此刻指挥一群工匠开始按照他的流程制作。 第一天,武植一顿操作猛如虎,试验多次之后,第一批玻璃出来了。 看到结果,武植松了一口气。 虽然制作出来的玻璃质感不是那么好。 但证明自己系统中的方法是对的。 工匠们很是激动。 有些程序,比例的搭配他们虽然看不懂,却也觉得神奇。 继续! 第二天再次试验,又有一批材料出来,但武植不满意,一直到了第四天。 一群工匠忙的热火朝天。 下午的时候,武植感觉问题不大了。 质量越来越好,接下来武植要亲自操作,制作出超越波斯人的琉璃镜和琉璃杯。 而此刻,皇宫中。 宋徽宗在延福宫吃着一些点心,拿着笔墨正在绘画四周的树木河流。 画到性质浓厚处还发出一声感叹。 这宋徽宗绘画还是有些水品,画上栩栩如生,充满了一股水墨的意境。 童贯笑道:“陛下的绘画造诣又提升了不少啊!” 宋徽宗笑了笑,依然低头绘画,这时宋徽宗忽然问道:“对了,那武太尉现在进行的如何了,都第四天了,明天就要交东西!” 童贯:“回禀陛下,现在武太尉还待在制作房中,听说已经有了一些成效,我昨天去看的时候,他说马上就能出结果了!” “哦?武太尉真的会做琉璃?”宋徽宗目光凝聚:“走,我们去看看!” “是!” “对了,将金儿也叫来!” 宋徽宗知道金儿肯定喜欢看这种稀奇,也很疼爱自己这个女儿,做什么都会带着她。 不过当赵福金来的时候,不只是她一个人。 还有一个少年。 这少年锦衣华服,俊秀不凡,面容白皙,和宋徽宗五官有点相似。 此人是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 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被册封为康王。现在十六岁。 赵构行礼:“父皇!” 宋徽宗点点头:“你也来了,正好一起去看武太尉如何制作琉璃!” 赵构:“来之前我听公主说了,武太尉正在和波斯人打赌,所以儿臣好奇也过来看看!” “嗯,那就一起走吧!” 赵构和赵福金一起跟着宋徽宗去了。 赵构目光平静,倒是有点好奇那武太尉是否能真正制作出琉璃。 武植他听说过,此人才华横溢,乃是大宋三元及第的人才,还会领兵,不是一般人。 他刚才和赵福金刚好碰到一块。 就一起来了。 说到赵构,此人是一个颇有隐忍能力的人。 换句话说,这家伙是个人才。 北宋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府时,金军下令宋朝的亲王,宰臣前去军中议和。 宋朝拟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地,派宰辅前去交割土地,亲王前去送金军过黄河。 但这赵构不畏生死,居然自请前去当人质。 于是使臣与赵构同去金营。 金军元帅扣留赵构在金营十余日,赵构对金帅毫不畏惧。 忽然,有宋军在夜里袭击金人的营垒,事后金人责备宋朝使臣,其余人十分恐惧,伏地痛哭,赵构则不为之所动。 金军元帅便对此感到诧异,以为赵构不是真正的皇子,于是请宋朝廷更换五皇子肃王赵枢来当人质。 赵构居然被神奇般的放回去了。 也是那年冬季,金兵再次南侵,赵构被奉命出使金营求和,在磁州被守臣宗泽劝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虏。 最后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他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 朝廷主张率宋兵救援京师,但赵构有了大权,却是移屯大名府,继又转移到其他地方以避敌锋。 宋徽宗和钦宗为金兵俘虏北去,他于次年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南宋皇帝。 这赵构的人生,也是经历不少凶险。 但在危险中他淡定自若,不惧生死。 反而金军以为他不是皇子,将他给放了,换了人质,才有了后来他成为南宋皇帝的一天。 若是他在作为人质的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很恐慌,金军不怀疑他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放他回来。 可见人的命运是很难琢磨的。 也不知道是这家伙隐忍自己的情绪,还是真的不害怕,反而最后因祸得福,也算是比较惊险的人生际遇。 路上,赵福金问宋徽宗:“父皇,武太尉真的会制作琉璃吗?” “目前还不清楚,但武太尉能力很强,说不定他真的会,不过想要制作出那三个波斯人的水准,朕看有些困难啊!” 宋徽宗想到那镜子如此清晰,显然里面蕴含了很多高超的技术。 赵构这时笑道:“父皇,我倒是听说我们宋朝的工匠,有不少也会去西域那边,但回来的没听说谁掌握了这种技术,若是我们大宋有会制作的,肯定早就传播开来了!” “武太尉可能想的太简单了!” 赵构自己看过那玻璃,的确非常精美。 若是武太尉连这个都会做,也是有点不太可能。 赵构又道:“琉璃是西域那边的特产,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可能轻易外传。武植如果会制作,他是如何得知的呢?” “你说的也有道理!”宋徽宗点点头。 赵福金笑道:“父皇,我倒是觉得武太尉既然说会,他一定能做到,上次军演的时候,他不就说了自己能击败高大人吗,结果呢?” “他还真击败了高大人!” 听到这话,赵构也是想了想,的确。 只是赵构还是有些无法理解,毕竟这是西域那边的特产,人家根本不可能将这种方法告诉你吧? 很快,宋徽宗他们来到了制作房。 顿时便看到一群工匠,在火热朝天的火炉旁边忙碌着。 武植也神色认真的拿着手中材料端详。 武植没想到官家来了,还带着赵福金,还有一个年轻人。 此人他不认识。 当初赵构有事并未观看武植的军演,所以武植没见过。 工匠门看到官家来,一个个赶紧过来见礼。 宋徽宗:“不必了,手中的事不能耽搁,武兄,东西制作出来没有!” 第165章 武植笑道:“快了,只要在过一会儿差不多可以出成品了!” 武兄? 赵构神色微变,如果他没听错,自己的父皇这是和武太尉称兄道弟了么? “那好,我就在这里看看你怎么制作出西域的琉璃!” 接下来,宋徽宗还给武植介绍了一下赵构。 武植这才知道原来眼前的年轻人是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啊? 那个当南宋皇帝的家伙? 现在还很年轻嘛。 武植一看,此人倒是仪表堂堂。 武植知道他,胆子很大,敢主动去金国当人质,只是在历史上风评不太好。 很多人都说他是逃跑皇帝,根本就不想消灭金军。 不过那时候宋徽宗被金国囚禁,若是他让岳飞灭了金国,就要将宋徽宗接回来,他的皇帝位置就没了。 此人是害死岳飞的南宋皇帝。 武植对此不予评论。 那是之后的事情,何况武植已经操练了禁军,未来的事情充满了变数。 有没有南宋还不一定。 不过按照历史上来讲,赵构恐怕也没想到他以后会当皇帝吧? 毕竟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嫡长子赵恒在,还有宋徽宗最喜欢的赵楷在,他赵构是没这个资格的。 不过人生就是这么奇妙,说来即便是此刻的宋徽宗,其实他也没资格当皇帝。 但是呢,他运气好。 宋徽宗当皇帝之前,被封为端王。 在哲宗崩逝之前,已有八位皇子短命夭亡, 而宋徽宗每日到慈德宫朝见向太后,曲意逢迎,讨太后的欢心。也拉拢太后身边的人。 久而久之,赵佶的仁义孝悌,风流蕴藉传遍了整个宫廷,向太后也对赵佶刮目相看,认为端王贤于其他诸王。 哲宗崩逝当天,宫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向太后力主迎立端王。 朝中有人坚决认为按照年长的排序来定,而赵佖是神宗第九子,比赵佶年长,由其继承帝位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巧的是,他幼时患有目疾,一只眼睛瞎了。 堂堂一国之君,岂能选这样的人当皇帝。 总之,在太后的霸权下,还有其他几位皇子都夭折,要么有问题,所以宋徽宗便登基了。 本来还是太后掌权,好巧不巧的是,宋徽宗刚刚登基不久太后就去世了,所以宋徽宗独揽大权。 他是众人认为最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人,然而,他就偏偏走上了这个位置。 要是九泉之下的太后知道她当初推上皇位的宋徽宗,是导致大宋灭亡的昏君,不知道怎么想。 宋徽宗即位的时候,宋国正处于顶峰,当时宋国的GDP占全世界的80%左右。 宋徽宗即位后却整日吟诗作画,玩物丧志,并且重用奸人蔡京,高俅,杨戬等人,一个比一个更荒奢无道,闹得国势衰落,民不聊生,最终葬送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 总之,宋朝是一个很乱的国度。 继承关系非常混乱。 加上敌国打来,导致不可能当皇帝的赵构也当上了皇帝。 当然,在这里,依然是叫做官家。 只是历史上按照武植这个现代人角度看,他和皇帝没什么差别。 当初,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他是在陈桥兵变中被身边的将士们怂恿拥戴当上皇帝的。 估计赵匡胤也觉得自己的皇位来得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所以他继位之后,就让大家都叫他官家而不是皇上。 因为官家一词听起来比较平易近人,不会像天子,皇上那样显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赵匡胤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凡自我朝始初,乃君与士共治天下”。 官家也体现了皇帝和官员本是一家,具有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此刻,制作房非常的炎热,到处都是火炉。 宋徽宗坐了一会儿感觉有些燥热。 但他想要看武植做出琉璃,所以忍了。 武植此刻一边指挥工匠,自己也添加各种材料控制火候,比例方面的问题。 武植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这时武植命令工人将很多材料全部敲碎然后放进火炉中。 在关上之后,继续烧。 武植一系列专业的操作,让宋徽宗,赵福金,童贯他们不理解。 这样瞎搞能搞出来吗? 虽然好像很专业的样子。 只是怎么看,那干净透彻的琉璃也不应该是乱七八糟材料叠加在一起烧纸出来的吧? 武植身上有汗,而旁边的赵福金一双清澈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武植,感觉武植此刻的样子还真是英俊呢。 武植五官端正,此刻认真盯着火炉的样子,还有那有些魁梧适中的身材,身高,都非常的吸引赵福金。 赵福金坐在椅子上,一点没有公主的样子。 纤细白皙的右手托在下巴上,就这么盯着武植看。 旁边的赵构发现了这一幕,又看了看武植,赵构笑了。 赵构暗暗想道:“福金姐不会喜欢上了这个武太尉吧?” 赵构一双眼睛掠向那忙碌的武植。 的确,武植长的很是帅气,而且好像才三十多岁,看起来却只二十几岁,又是三元及第的状元,能诗词,能领军,现在居然还会烧制玻璃。 确实非常吸引人,只是姐姐怕是想多了。 武植乃是朝廷大臣,而且本身似乎是有家室的。 对这样不可能的人有想法,姐姐怕是会失望。 而且父皇绝对不可能让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去给武植当小的。 即便是当正妻那也不行,为何? 因为听刚才所言,武植和父皇的关系不一般。 自己的女儿嫁给兄弟,这成何体统? 再说无论是从私下还是明面上都是不可能的。 赵构看着自己的姐姐赵福金叹息一声,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也许赵福金是觉得好玩,不过那眼神怕是做不得假吧! 赵构摇摇头。 其实此刻赵福金还真是如此想,还有一点就是,她发现武植怎么越看越英俊,以前她见过武植。 一段时间不见,在看的时候,武植好像又变帅了呢。 这是怎么回事? 奇怪! 赵福金想不明白,好在差距也不是非常大。 赵福金平日里就在皇宫,没见过多少外面的男人,武植是他见过比较优秀,还帅气温和的人。 其实,女人对于武植这样的大帅比,有感觉那也是在正常不过。 不过武植可从来没想过自己和赵福金能有什么。 “陛下,波斯使臣来了!”这时,门外的人走来禀告。 “让他们进来吧,一起看看!” 宋徽宗同意让他们进来。 “参见陛下!” 三个波斯使臣走了进来,他们也是想要过来看看,没想宋徽宗在这里。 阿特斯一双深陷的蓝色眼睛盯着武植,看着四周的环境,工具,材料,倒是不错,只是方法似乎和他们有所不同。 这武植真能做出琉璃? 他心中好笑,若是武植做不出来,就让人笑话了。 就在这时,哐当。 火炉打开了。 喷发出一阵热气,里面全是红色的金属。 至少有一千五百度高温。 别看武植武力强大,这炉子的水若是将武植淹没,也很危险啊。 武植:“快,拿琉璃器物来,在把这些东西放入槽中!” 一群工匠双眼激动,随后那红色如岩浆一般的东西流入了进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那火热如铁水般的地方。 看到如岩浆喷发的一幕,众人内心剧烈波动。 那东西好像非常的模糊,居然被烧成这样了? 这是琉璃吗? 看着不像啊! 就在这时,武植拿起旁边放着的一根铁管子,然后放进槽中搅合,沾上了一团,提了起来。 似乎觉得不够,武植又搅合了几下在提起来,众人便看到那红色的一团挂在铁管上被武植拿起。 “武太尉要做什么?” “不知道啊,没见过这种东西……” 赵福金,童贯,赵构等人都是一脸好奇。 就看到武植双手抓住铁管子然后对准另外一头,忽然深吸口气吹了进去。 接下来。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那管子另外一头沾染的红团居然膨胀了起来,如同气球一样被武植吹大。 然后管子不断的旋转,维持圆形的形态。 武植再次吹气。 赵福金惊讶道:“难道武太尉是在制作玻璃形状吗?” “这……” 阿特斯和另外两个波斯人看到这一幕,一脸难以置信。 他居然将这东西烧出来了? 随着武植继续吹,那管子顶端刚开始一团东西,膨胀到了一尺方圆,变得很大。 一个圆球出现了。 圆球越来越薄,而且随着风干,开始出现透明反光的质感,逐渐变得硬了起来。 也不在随意变形滚动。 看到那快要定形的透明圆形琉璃,赵构也是脸色一变:“这不正是那琉璃吗?武太尉居然制作出来了?” “不可能!我们波斯的东西,你,你怎么会?” 阿特斯也无法淡定了,看到那东西出来的一刻,他的眼珠子瞪的很大。 尤其是武植拿着管子吹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些无法想象。 他甚至怀疑武植去过他们波斯学过。 而且武植制作出来的琉璃,从质感上似乎更为清澈,更为光亮! 之前他们是无论无何也不会相信的,毕竟这东西不是你说会就能会的。 直到此刻看到这一幕,他们才知道原来大宋的武太尉还真会! 技术还比他们高! 这……他不是武官吗? 怎么还会做这个! 难道大宋的官员,连这个也懂? ……之前他们还以为碰到傻子了,可是没想到,这哪里是傻子,他们才是傻子啊,早知道不答应了,领一千两黄金等物回去不好吗? 现在啥都没了啊!…… 旁边的赵福金惊呼出声,童贯,宋徽宗都是一脸激动。 “出来了,他做出来了!” “就是这东西!” “武太尉真的会做琉璃!”宋徽宗大喜。 武植看到自己做出的东西,笑了。 这些滚烫如同岩浆一般的特殊材料,吹大之后在进行冷却就会产生变化,成为透明状态,先是将特殊材料烧纸,在这样吹,冷却,东西就形成了。 在场不懂的人,谁也没想琉璃是这么做出来的。 一群工匠更是目瞪口呆! 这神奇的一幕就如同戏法一般,但又真实存在啊! 第166章 此刻武植做出了琉璃,成色很好。 虽然只是一团圆形琉璃,并没有成具体的器物形状。 但琉璃质感已经出来,不影响众人看得出来这就是琉璃。 质量上甚至更有光泽和透明度。 这给众人内心造成的冲击很大。 武植:“只要用镜子或者是杯子的模子,就可以制造成品了!” “好!甚好啊,我们大宋也会制作玻璃了!”宋徽宗大喜。 此刻宋徽宗又看向那三个懵逼的波斯商人。 阿特斯等人也是无语。 “陛下,我们既然输了,就会遵守承诺,大宋太尉能掌握制作琉璃的配方,也是我们没想到的。” “大宋不愧是大国,惭愧啊!” 几个波斯商人之前说的他们琉璃是独有,现在想来也是有些尴尬。 聊了几句,几个波斯商人也是很佩服武植,最后离去了。 大宋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倒是更强大了。 宋徽宗当场要表示给武植赏赐,不过武植笑道: “陛下,现在我制作出了琉璃,我想全面推广琉璃在大宋变卖,和陛下合作如何?” “如果用大宋的官商进行宣传,售卖,琉璃不但可以卖给大宋百姓,甚至可以卖到其他国度!” 宋徽宗闻言:“这有何难,以后这玻璃就交给你了,只是要如何合作呢?” 宋徽宗知道这技术可是武植的。 没有武植,他们大宋制作不出来这东西。 武植道:“很简单,我拿出配方传授一批工匠,然后大量制作对外销售,相信大宋百姓对这种新鲜琉璃非常感兴趣,我拿两成,其余八成归陛下,如何?” “两成?”宋徽宗点点头:“这配方是你的,你只要两成岂不太亏了?” 宋徽宗也不是傻子,武植完全可以避开他进行制造。却只拿两成。 武植:“既然是合作,这些材料都是国库出钱,售卖的钱我拿两成也可以了。当然,如果我自己做可能更多,但微臣也希望国家富强,能多一条长远的收益!” 众人听闻,也是震惊。 宋徽宗颇为感动,走过来:“武太尉,你有心了,好!就按你说的办!” 宋徽宗感觉武植真的很仗义,帮助增加国库收入,就是帮助他宋徽宗。 自己提拔武植果然没有错。 赵构看到父皇如此兴奋,也是感慨,武太尉居然真的制造出琉璃,此刻还和父皇合作,却只拿两成。 难怪能官至太尉,无论是才能还是处事都很不错。 其实武植拿两成他也不亏,他要做的就是传授技术。 然后接下来是大宋的官商来运作。 这时宋徽宗想了下,也不能亏待了武植。 他道:“朕将大宋的渠道都交给你手中,你去运作,所有的成本,材料,人工,都算大宋的!” 听到这话,武植赶紧道:“陛下,不如建立全新的商务司,让微臣来运营管理,选拔人才,这样微臣也好管理,而且我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利用商务司管理,替陛下多赚点钱。” 商务司? 众人一听,如果建立商务司,武植全权管理,岂不是又有了新的权利? “哦?你还会什么?” 宋徽宗倒是没想过建立商务司,武植又多了一些权利。 他在意的是武植怎么会这么多东西。 武植:“臣还会制作精盐,比大宋市面上的更好,可以利用商务司进行大量制造变卖,我依然拿两成,其余的归国库!” 其实这东西,口头上是两成,真要建立了商务司,那还不是他说了算。 以前武植一直想着自己制造的盐如何大规模生产,之前是准备搞掉蔡京在弄。 现在好像有这个机会。 何不利用起来? “你还会制盐?”宋徽宗有些惊奇的看向武植:“你怎么会这么多东西,对了,朕想起来了,你为什么会制作琉璃?” 这一提问,众人都疑惑了,对啊,他怎么会制作琉璃的? 武植笑道:“微臣曾经跟着一个商人学习过,那商人会很多东西,微臣有幸救过他一命,所以跟着他学会了一些东西!不过那商人走后微臣也在也没见过。” 武植这是个借口,反正你也查不到,既然对大家都有利益,宋徽宗也不会真的追究。 听闻之后,宋徽宗点点头,你不信还没办法。 这些东西是别人传授的,比较有可信性。 总不能说,陛下,我有一个系统,我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系统来学习吧。 “嗯!”宋徽宗想了想:“明日早朝,朕会批准建立商务司!” “多谢陛下!” 武植大喜。 只要他掌握了商务司,就拥有了对官商的权利。 武植可是有很多东西的,老家种的红薯和辣椒,在过段时间就能看出成效了。 武植相当于有了管理大宋商队的权利和运转的特权。 既然是全新的商务司,官商都要听从他的安排。 这么看来武植可没有亏啊。 其实他无非就是出了一些技术,其余的都是大宋来兜底。 两成还真不少,因为这是他个人拿的,其余是归于国库,需要维持很多商队的开支。 宋徽宗此刻看向眼前的一批工匠,说道:“你们要跟着武太尉好好学学,以后大量生产琉璃!” “是!” 一批工匠恭恭敬敬领命。 宋徽宗高兴的走了。 而武植不但展现了技术,还得到了建立商队的权利,和调动大宋商务区域的权利。 这样给武植打开了巨大的财富之门。 接下来几天,武植将方法传授给了这些工匠们,他们虽然看了,却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懂得。 武植分批传授,反正这是大宋琉璃,印有官商烙印的才能对外出售,也不怕他们学了去。 除非他们不想活命了。 武植并没有离去,而是找了一些模子制作出了一堆玻璃杯和几面镜子。 毕竟明日早朝还要用。 当制作完成后,第二天。 武植带着东西上朝了。 今日,武植已经想好了早朝要发生的事情。 只要批准了商务司,武植便可以大干特干,将制盐也搞起来。 到时候自己赚的财富简直无法想象。而且他制盐经过了宋徽宗的同意,没有任何违法的风险。 还能大赚特赚。 在其中做点手脚,那也就是看他愿不愿意的事情了。 第167章 此刻朝堂上。 三个波斯人昨天虽然离去,却并没有离开大宋,毕竟还是要告别宋徽宗的。 当武植的东西拿出,满朝文武看了之后,惊叹连连。 三个波斯商人看到成品后仔细研究,不得不佩服,武太尉做的东西,的确比他们好。 波斯人只能将他们的东西全部拱手送上,也不要礼物了。 他们无脸留在这里,只好灰溜溜走了。 从此以后,三个波斯商人对大宋多了一些敬畏。 大宋有能人啊! 你以为人家不会,实际上人家都会。 不但会,还比你做的更好…… 哎! 三个波斯人在路途中也是感慨不已。 而武植因为赢了波斯商人,给大宋增加了脸面。 所以宋徽宗在朝堂上提出建立新的商务司,让武植掌管。 朝臣们算是看出来,这所谓的商务司也是大宋商务体系,是给大宋赚钱的。 朝臣们也无法反驳,人家有本事制作玻璃,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毕竟可以增加国库收入。 所以武植又有了新的官职,那就是商务司一把手。 蔡京准备要说什么,一看这情况,怕是说也没用,干脆闭嘴了。 现在武植不但掌握军权,还掌握了大宋商务司的权利,可以赚钱。 双线发展,一个不误。 他可以利用商务司制作盐,琉璃,在全国各地建立作坊进行生产。 就算武植不在其中做手脚私吞,两成也足够他赚的盆满钵满,因为这是纯利。 他不用任何成本。 接下来,武植笑了。 他掌握了新的体系权利,这样他又可以提拔人升官了。 由于他是商务司一把手,所以选拔人是不用宋徽宗批准的,自己有选人的权利。 这个体系内的官职早朝也商议了。有不少五品,六品,七品,八品官职,武植可以任意挑选人上任。 只是提拔谁呢? 武植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人选。 他想到了阳谷县的主薄,县丞,还有县令等人。 武植没耽搁,立刻让赵三写了一封信,交给信使送回阳谷县。 而当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主薄,县丞等人一脸激动。 这有何不可? 这是好事啊! 首先,跟着武植肯定有前途。 其次,虽然是在商务司,但其中一些职位恐怕也不低啊,至少比他们在这里高的多。 主薄和县丞动心了。 而县令范严毕竟是一县之主,武植也没抱希望。 不过此刻范严激动的脸色通红:“你们是如何想的?” 他问主薄和县丞。 主薄道:“大人,我想跟着武太尉。” 县丞道:“我也是!” 他们在这里不过是八品小官而已,跟着武植至少都是七品官,还是在汴京。 “你们要去我没意见,人往高处走这是对的。而且你们跟着武太尉前途无量!” 范严点点头,支持他们去。 就是这两人跟了他这么多年,实在是有些舍不得啊。 范严叹息一声,也在想自己的事情。 他不过是七品官而已。 主薄道:“县令大人,信中所说如果大人也去的话,武太尉会给您一个六品商官!” “不过您在阳谷县做县令无人管制,到汴京那遍地都是大官的地方,而且还没有在阳谷县这么大权利,不知道大人是如何想?” 主薄和县丞他们当然是要去的,就是县令有些不好抉择。 是留在这里当自己的县令还是跟着武植? 范严笑道:“我仔细想了想,我打算去!” “什么?”主薄和县丞也是激动了:“大人准备去?” 县丞:“如果县令也去,我们正好可以一起,跟着武太尉绝对有前途,说不定以大人的资历,以后还能混到更高的位置吧!” “我也是如此想,主要是武太尉官正二品,信中所说他建立了一个商务司,若是我想要升任的话,跟着武太尉才有机会!” “大人说的对,跟着武太尉我们都有机会。我们不就升官了吗!” 县丞杨霍此刻内心无比激动。 主薄仲瑫也是如此。 他们收到信的时候内心狂喜,他们等这一刻不是一天两天了。 跟着武太尉有前途,范严县令不也要一起去吗? 放弃县令位置,也要跟着武太尉。 范严也不傻,在这里他一直是县令,若是到了武植身边就不一样了。 以前他想坐稳县令就够了,只是武植的连续升任,也激发的范严的上进之心。 所以三个人一拍即合。 立刻准备前往汴京。 不过主薄仲瑫问道:“大人,您要是去了汴京,那这县令谁做?” “这个就不用我们操心了,既然武太尉让我们去,对于他而言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府尹陈文昭会安排的!” “嗯!也是!” 现在武植有自己任命官职的权利,他乃是正二品官员,又得到陛下信任,一个县令官职随便安排个人就行了。 此刻县尉曹恒也听说了一些事情。 知道三人要走后,曹恒有些懵逼了。 曹恒就是当初和武松一样是都头的其中一个,当初他看到王大父子找麻烦,所以赶过去看了一下,由于花子虚出面,曹恒并没有对武植做什么。 也颇为震惊武植的身手,感觉此人不好惹。 后来,他倒是白捡了武县尉之职。 武松由于被调到了汴京,武植也走了,所以空出来的武县尉是他在做。 本来刚刚沉浸在升官的喜悦中,感觉日子还不错。 谁知道三位大人要走,他有些反应不过来:“这,武太尉没提到我吗?” 范严,县丞杨霍,仲瑫对视一眼,信中确实没提到曹恒。 曹恒脸色尴尬。 武太尉可能不记得自己吧? 不过也是,他和武太尉没什么交情。 曹恒立刻道:“希望三位大人在武太尉面前美言几句,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去!” “嗯,我们先过去,有机会帮你提一下。但最后结果还得看武太尉怎么想了!” “那就多谢了!” 很快,几人便上路。 曹恒看着他们离去,心里惆怅啊! 到汴京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武植的玻璃已经大量生产。 他利用手中权利,召集了皇宫附近许多工匠让他们制作玻璃。 出产了各种玻璃碗,玻璃花瓶,或者是玻璃镜子和杯子。 武植通过官方渠道卖给了附近的商人。 玻璃一经上市之后,直接被席卷一空。 许多百姓觉得神奇,纷纷购买。 一个玻璃杯价值十几文,数十文不等。 好的更贵。 武植看着账目,至少有八千两银子入账了。 自己进账一千多两,要知道这只是小试了一次。 这么多钱? 武植大喜:“要加大规模,将货物送往整个大宋去卖,甚至是周边的国家。” 武植白天除了忙玻璃外,也请了一批人开始制作精盐。 而禁军那边,武植已经将武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镇妖博物馆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