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 他能坐上太子之位,这些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赵恒目光一冷:“武植,我记下了,若是一直让他这么做大,到时候父皇压制不了他,他很有可能成为大宋的权臣,我这个太子他日登上了宝座,恐怕也要收到他的桎梏。” 赵恒也有赵恒的考虑,万一以后整个大宋都掌握在武植手中,他以后登基,岂不是处处都要被燕王管着? 除了是因为燕王弄死了他的老师,就是这种顾虑了。 燕王对于大宋的威胁太大,他不能将大局赌在燕王忠心大宋上。 父皇可以,但他不行。 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他希望自己上位之后,没有任何威胁,也能管得住任何人。 总不能让燕王这么发展下去,到时候大宋江山岂不成了姓武的了? 赵恒:“若是哪天我成了官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削掉武植的官位,收回燕王的地盘,将他们家族全部除掉,以免威胁大宋!” 现在赵恒已经将武植的印象朝着奸臣的方向靠拢,他无法想象,连他老师这样的老臣都被燕王给杀掉,父皇几乎什么都听他的。 再者,赵恒哪怕当初没这么多心思,旁边这些老臣一派的人,也开始打储君的主意。 今日赵恒提出了这件事情,又何曾没有这些老臣背地里灌输一些不同的观念有关呢。 他身后老臣是又有少的,耳濡目染,这段时间赵恒对武植也有了一定的敌意。 然而,赵恒太傻了。 如果他受到老臣的影响去对付燕王,那就是笑话了。 赵恒还太嫩。 他行动的时候,也便是他后悔的事情。 作为一名储君,他的想法未必是错的,但如果干不过燕王而执意冒险,这就很愚蠢了。 储君,应该要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怎么能被这些老臣左右思想呢? 而武植明显目前他是敌不过的,如果乱来,只会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 甚至刚才的那几句话,都不能乱说,万一传到燕王的耳朵中,后果自然非常严重了。 若是作为一个君王,那就更得利用好周围的一切,哪怕是你的亲人列祖列宗,如果能利用起来让大宋江山更繁荣,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真正掌控全局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要有很多种手段。 做大事的人,手段极其重要,人品只是其一,手段才是能坐稳位置的重要点。 如赵恒这般,被人轻易几句话影响,因为小时候的什么情分而无视当前的局势,以后他也只会成为别人的傀儡。 甚至是被人弄掉,改朝换代。 总之一句话,没有实力的时候,透露自己想要对付燕王的想法,就是一种愚蠢。 可以弄,但不能说出来。 你知道你的老师就一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还没登基呢,就要对付宋朝最强的燕王? 此刻的武植,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 街道上,武植和宋徽宗依然在一起聊着呢。 宋徽宗:“百姓对我的印象居然这么好,着实没想到啊!” 宋徽宗走到街道上,无论是什么地方,这些老百姓都夸赞他是圣君。 宋徽宗走路有些发飘。 只要听到说他好的,他就笑的很开心。 没什么比天下百姓夸赞他让宋徽宗更高兴的了。 宋徽宗彻底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也更加看中武植。 他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明白的,很多功劳都是武植做的,他就是捡了一个美名而已。 即便如此,他也非常乐意,有燕王在他不但省心还可以得到美誉。 特别是听百姓说他是千古一帝,功绩超过历代官家的时候,宋徽宗更是打心眼里高兴。 以前没有燕王的时候,他上朝感觉每天都是一些窝囊事情,不是被这个欺负就是被那个欺负,总之各种烦心事。 现在有燕王在,这些事情都变了,变成了好消息,好事情。 宋徽宗在街边上还买了一些包子之类的小玩意,看看一些百姓杂耍。 当然,也少不了去风花雪月的地方,不过他们去也只是吃了个饭。 然后继续出去游玩。 但是走着走着,就到了武植的府邸。 “陛下,既然已经到家门口了,不如进去坐坐吧!” “嗯!”宋徽宗抬头看了一下燕王府邸,还是挺气派的。 几人进去之后,也没大张旗鼓,坐在一起又开始喝茶。 武植从出来就喝茶,现在又喝上了。 宋徽宗经过一路被人夸赞,此刻笑道:“百姓们都说朕是千古一帝,注定流芳百世,就是历代官家也没有朕所做的功绩高,……不过也是!” “朕在位期间,收复燕云,平了金国和辽国,现在更是要改革新法利益天下百姓,功绩卓越啊!哎,这说来,还真是如此啊!” 宋徽宗:“虽然这功劳都是燕王打下来,也算是朕的功劳嘛,来燕王,朕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宋徽宗的表情武植看在眼里,暗道这挺好。 就是要让宋徽宗有这种感觉,他才好做事情。 让他坐拥美名,自己做的事情美誉也不差一分,还可以继续改革他的新法,可以说双方都不怎么妨碍,也算是互利的事情。 旁边李彦则是心中好笑,暗道官家啥也没做,有啥功绩啊? 要说功绩,那就是他在这个位置,是他在位期间燕王做的事情。 也可以算在他头上一笔吧。 听到宋徽宗吹牛,李彦心里不以为然,但口头上他是不会这么说的。 拍马屁也是他的强项。 李彦笑道:“陛下不但对大宋有巨大功劳,抛开这些,您个人对于艺术那也是有很高造诣的,这一点微臣对于陛下可谓是佩服至极啊!” “哦?”宋徽宗笑道:“说到功劳嘛,朕是沾了燕王的便宜,但要说这书法绘画,嗯,咱别的优点没有,这书法堪称一绝了,现在朕的书法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流派?”李彦问道。 “嗯,那就是瘦金体!”宋徽宗:“朕这段时间对于笔墨也有倾注心血,可以说,古代的一些书法家,朕已经在他们之上了!” “在书法上,朕要说是天下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说到对大宋的功劳,宋徽宗其实没有参与,感触不是很深,但要说到书法他就来劲了。 宋徽宗还特意从怀中拿出一幅字画来,他居然随身带了。 “你们看看,这就是朕新写出来的字体!” 武植和李彦在宋徽宗打开之后观摩,果然,武植观看之后,发现宋徽宗的书法取众人之长,运笔挺劲犀利。 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自成一家,别有一番味道,相比当初更立体,更有那种韵味了。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武植此刻才算是看到了真正瘦金体的出炉。 这和历史上宋徽宗的笔墨是一模一样的。 之前宋徽宗写的也是瘦金体,不过味道还差了一点点,现在是完全的瘦金体。 即便是武植看到那一排排黑笔墨写出来的字迹也是惊叹宋徽宗书法才艺之高。 这家伙若是活在现代,必定是一代书法大家了! 啧啧。 武植看的啧啧称奇,要知道,这样的字出自眼前昏君之手,还是挺让人震撼的。 武植感觉人的天赋果然是有所侧重。 书法这一块,宋徽宗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 武植自认想要写出这等瘦金体,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这比模仿张令铎他们的字难多了。 当然,武植要用心去模仿,也并非不可,但这毕竟是模仿的,不是出自他自己笔法,写出来肯定没有原创的自然。 现在,武植和李彦就听宋徽宗不断的吹牛逼。 说自己的书法多么多么厉害,多有风格之类的。 虽然宋徽宗在吹牛逼,武植倒也不反对。 人家的确有这个能力。 字迹一流。 武植也会时不时的赞誉一两句,而武植的赞誉,让宋徽宗更是大喜。 宋徽宗还是挺在意武植的观点的。 实际上武植说的也不是假话,在书法上武植的确发自内心的欣赏。 几个人在一起交流,就在这时,门外有大夫走了进来,武植一愣。好端端的府邸怎么会有大夫进来? 莫非是什么人生病了吗? 武植不免有些担心起来,自家的夫人和小妾若是身体出了问题,武植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将大夫带进来的是赵三,武植立刻招呼了一声。 第429章 武植问道:“是不是谁病了?” 赵三:“今早二夫人身体不适,所以才叫来了大夫!” 嗯?宋徽宗听到是自己的女儿,顿时脸色微变。 福金可是他的宝贝女儿,身体不舒服,莫不是生病了? “快,传御医!” 宋徽宗当即起身,让李彦去传呼御医。 在古代,很多小病都能让人死掉,所以一点点问题都要引起重视。 武植也询问了一番到底什么情况。 其实武植之前在系统中学过中医之类的东西,听到赵三说夫人清晨呕吐,武植根据症状,又给福金公主把脉,顿时心里一喜。 不过他毕竟不是明面上的大夫,所以还是等着御医过来。 而赵三叫来的大夫,也首先看了一下:“恭喜燕王,您夫人这是有喜了!” 有喜了? 武植倒是没意外,他刚才也把脉了一下,的确是有喜了,而大夫虽然是悬丝诊脉,但和他的结果一样。 这样一来,武植马上就要有第二个儿子了。 武植也是非常高兴的,其实他们武家子嗣不多,若是能多添一些人口,还真是不错呢。 宋徽宗也很是喜悦,马上他就要抱外孙了? 不过为了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们还是等来了御医。 当御医过来悬丝诊脉的时候,很快结果也出来了。 几名御医连忙恭喜:“陛下,燕王,公主有喜了!” 听到御医的诊断结果,宋徽宗更确信了。 “太好了!金儿你好好休养,千万不要累着了,朕还等着抱孙子呢!”宋徽宗嘱咐道。 赵福金躺在床上,有些脸色苍白却喜悦道:“我真的怀上了吗?” 一名御医:“是的公主,您有喜了!” “有多久了?”赵福金高兴问道。 御医:“根据脉象,公主已经有喜半月有余了!” “恭喜燕王,恭喜陛下!” 一群御医也乐意诊断出这种结果。 毕竟这是喜事,若是诊断出不好的病情,主人家也没什么好脸色,他们也不愿意看到。 武植也是很高兴:“来人,赏!” “是!” 武植让下人拿出了几百两银子,给这群御医和大夫分了。 他们连忙推脱,但武植几句话便让他们收下了。 尤其是那民间找的大夫,心中狂喜,其实他也没做啥,就得到了五十两银子的赏钱,这都快顶得上他一个月赚的钱了。 大夫摇摇头,暗道这有钱人家就是不一样啊。 随便一个赏钱都是几百两出去。 啧啧。 话说,这个就是燕王了!大夫心里对燕王还是非常尊敬的,没想到为人还这么大方。 武植家里陷入了喜悦的气氛中。 武家实际上子嗣凋零,算上武松还有他,也没几个了,加上之前的武植还是一个穷矮矬,都不能算一个正常人。 也就是说,就武松一个还算正常。 现在武植倒是各方面都提升,所以倒也不错,但相比其他家族,终归人数是少了一点。 若是武家能多添一些男丁,自然再好不过了。 要不然武植奋斗的这么多家业,谁来继承呢。 家里可有不少钱,武植自己一辈子都花不完,总得找几个后代帮着一起维持家族才是。 打发走大夫和御医之后,武植让公主好好休息。 而宋徽宗则是和武植走了出来。 宋徽宗笑道:“燕王,看不出来你身体不错啊!我女儿嫁给你没多久,就怀上了!” 宋徽宗说着还大笑了起来,对于他来说,这也是喜事一门。 毕竟福金是他的女儿。 只是想到自己这个女儿,其实本身年纪也不大,马上都要有儿女了,宋徽宗也是感慨不已。 “对了,你家武金现在一切还好吧!” 宋徽宗问的是潘金莲生的武金。 武植笑道:“一切都好,估计在过几个月可以开始学说话了!” “好好好!”宋徽宗点点头:“你家武金是个男儿,这以后若是长大了,和赵家在联姻,岂不是亲上加亲?” 武植目光惊愕:“陛下有此意?” “当然!”宋徽宗:“咱以后的外孙女多的是,到时候武金看中哪一个,尽管说,朕将其许配给他。” “那就多谢陛下了,陛下,等金儿长大,到时候您可别忘了!” “哈哈哈!” 宋徽宗和武植都笑了起来。 其实联姻,这样联起来就会越来越亲,几代之后武家和赵家估计是扯不开的关系了。 不过这对双方都好。 只是现在武金年纪还小,所以武植和宋徽宗说的这暂时只是口头上的约定而已,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 其实话说回来,武植想了一想,自己来宋朝也有好几年了吧! 之前来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卖炊饼的小老板,每日也就赚个辛苦钱。 现在一路走来已经成了燕王,位高权重,家中妻妾成群,而且各个都不是一般角色。 现在武家可谓越来越辉煌了。 子嗣越多,他们武家才会更加稳固。 而武植的二夫人怀孕,这件事情也传开了。 导致很多百姓都津津乐道。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议论这件事情的百姓。 之前,燕王带着人抄家张令铎等人百姓们就议论不断,也比较高兴,现在听说燕王夫人怀孕,许多百姓更是觉得这是好事。 因为他们尊敬燕王啊,所以燕王家里有喜事,他们也跟着高兴。 “都说好人没好报,我看也不一定,人家燕王做了好事,家里这不添新丁了吗,还是公主怀的!” “嗯,燕王之前就有一个儿子,现在又怀了一个,以后就有两个了!” “我有幸见过燕王一次,你们说,燕王这么英俊的男人加上福金公主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称,他们两个人生下的孩子,那得多漂亮啊?” “这个倒是,不过好像燕王府邸的夫人妾室,各个都是貌美如花的吧?” “嗯,燕王真是好福气啊!” “燕王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生下的孩子,未来也一定是人中龙凤啊!” 许多男女老少议论个不停。 这些消息,除了是百姓们知道外,汴京的朝臣们还有郭飞明等剩下的一帮老臣,包括太子赵恒也都知道了消息。 郭飞明一帮老臣经常聚集在一起。 就因为他们是上一代的朝臣,所以他们自然会形成一个阵营。 郭飞明对于公主怀孕的事情,倒是觉得没什么可高兴的。 这时候,一个朝臣道:“那燕王,只不过怀了一个种,整个汴京的百姓却都在赞叹议论,对燕王的赞誉极高,还说他是做了好事,所以很快家里就有喜了。” 第430章 “呵呵,现在整个天下百姓都议论燕王的好,却忽略了陛下,自古以来物极必反,他总会有摔落的时候。” 一名老臣笑道:“从古至今,宠臣不少,然而纵观下来,不过是得意一段时间,总会有下台的时候。现在武植在百姓的心中已经超过了陛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好事!若是长期以往,陛下忌惮,惹怒了陛下,到时候自然就管不了燕王做多少功绩,盛怒之下,必定会杀燕王!这也正是他摔落的时候!” “是啊!” 郭飞明点点头。 在有些事情上,他们和蔡京是同一个看法。 他们都觉得武植不可能长久。 然而事实上呢。 他们想的有点多。 前不久,宋徽宗就想着和武植的孩子继续联姻,要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 燕王家里有喜,宋徽宗第一个为之高兴。 还要成为双层亲家。 只要宋徽宗没这个想法,其他人的猜测都是浮云。 而咱们这位艺术皇帝,几乎不可能去得罪燕王。 完全没必要。 他需要的是一位可以帮他管理天下的人,而他则喜欢研究诗词绘画。 消息传播的很快。 此刻太子赵恒得知消息后。 也是眉头一皱。 却也没说什么。在他看来,不过是怀了一个孩子而已,今日燕王的喜悦,他日,赵恒会让他从天上掉落下来。一切都是白搭。 与此同时,另外一座宫殿。 康王赵构也得知了消息,他站在阁楼上,看着远处汴京的高楼场景,笑了:“燕王还真是多福多子啊,前不久刚生下了一个儿子,姐姐又怀上了!” 这是好事。 赵构对于姐姐还是很有感情的。 他也为姐姐感到高兴。 所以准备了一份礼物送了上去。 虽然赵构举荐的秦桧,之前被武植拒绝了,而且最后死在武植手下岳飞手中。 但赵构并不忌讳。 秦桧虽然是他提拔的人,但中途叛国,这是死罪,怨不得任何人。 而且,现在赵构也看开了。 哎! 赵构负手而立,静立许久,却是叹了口气:“如今天下势力基本已经定了,太子赵恒稳坐东宫之位,我连想都不要想,燕王又是赵恒的老师,罢了,以后安心做个王爷,若是赵恒仁义,我还能活一条命,若是反之,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赵构摇摇头,有时候人的命运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他之前提拔的人根本排不上用场,即便是秦桧他觉得是个人才,但才没几年就死在了外面。 而太子赵恒,这些年根本没有任何把柄,做的很稳当。 他赵构作为小儿子,怎么轮也轮不上他。 然而。 就在这时,有人过来禀报消息。 “殿下,最新消息!” “说!” 手下神色有些兴奋:“殿下,这对您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据说太子当着他老师的面,说了一些对燕王不恭敬的话!” “嗯?”赵构目光深处一震,本能的捕捉到了最重要的信息,以至于他双眼开始兴奋起来:“快说!到底是什么,给本王说清楚!” 手下:“殿下,是这样的,燕王斩杀了张令铎一帮老臣,张令铎是太子的老师,从小感情深厚,燕王斩杀他之后,太子心怀怨气,所以当着郭大人的面说了不敬的话,他说若是有一天自己当上了官家,第一个除掉的就是燕王!” “什么?”当赵构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神色不可置信的看着手下,脑袋一片空白。 他被这突然的消息震的浑身每一个毛孔都在舒张。 这意味着什么? 他太清楚了! 赵构:“怎么知道消息的,确定属实?” 手下:“康王,属下不敢欺瞒,在太子的府中有一名我们的内应,那日太子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刚好就在角落没进来,听到这话后他当时没敢说,是过后才告诉属下!” “属下得知消息立刻告诉殿下,这对于殿下来说可不就是好消息吗!” “哈哈哈!”赵构一张脸色爬满了狂喜之色:“真是天助我也!本王着实没想到,太子在这种关键时候,居然说出这种对燕王不恭敬的话来,燕王是何人?” “那可是能左右大宋局面的重臣,太子不思如何笼络燕王,却对一个贪污老臣,一个罪该万死的张令铎报以什么感情思怀,以至于做出这种错误的决定!” “首先不说他是不是燕王对手,就这个消息,本王若是告诉燕王,他就会成为燕王的敌人!” “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显然这个太子被感情冲昏了头脑,从这一点来讲,他根本不配当太子!” “这件事情你不要到处声张,本王自有打算!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等等!” “殿下还有什么事情?” “去账房领二百两,和那个内应一起分了,让他继续盯着太子,若是获得更有价值的消息,本王重重有赏!” “若是以后本王成了气候,你们都将是本王的功臣,少不了你们好处,好好干!知道了吗?” “是,殿下!” 手下一喜,便是离去了。 赵构说的这话,还真不假。 他让手下去打探消息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存在事成之后他会杀人灭口的行为。 所以他对手下的承诺是真的。 现在赵构简直喜的无法自拔,不过他情绪管理的很好,即便此刻狂喜也只是身躯颤抖,并未疯狂的那种。 赵构双眼微微眯起:“本王怎么也没想到,机会居然是太子自己给我的!若是太子不犯错,我怎么会有机会?” “不过太子的想法,什么时候告诉燕王还得思量一下!”赵构还要好好想一想全局,不能得到消息就去燕王那里邀功。 他要做最好的万全之策,保证各方面没有遗漏。 说实话,他没想到那个赵恒这么愚蠢,为了一个什么所谓的老师如此。 不就是一个太子身边的臣子么。 什么老师? 都是扯淡。 你不是太子,他们会来讨回你,教导你? 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他们巴结你就是希望你有朝一日成为官家后,他们有个靠山,求个心稳。 并非真的是为了你好。 可笑这赵恒居然为了什么师生之情来这一出,犯下如此大错。 他康王就不是这样的人。 利益,才是至上的。 怎么能因小失大? 与此同时。 此刻的曾布也替武植感到高兴,公主怀孕,生下的就是陛下的外孙,无疑会让武植和陛下的关系更为紧密。 不过比起这件事情,曾布想的另外一件事,他觉得可以提上行程了。 曾布心心念念的就是怎么改革新法。 之前他在位的时候,虽然是右相,却也推行不了。 但曾布发现,并不是宰相的燕王却可以推行的动。 连一帮老臣张令铎等人燕王都能弄下去,无疑让曾布看到了巨大的希望。 也看到了燕王的能量,不是宰相之位尚且如此,若是成为宰相,掌握了更多话语权和地位,怕是新法改革势在必行。 所以曾布现在想的是这件事情。 此刻,他亲自写了帖子,邀请武植去他家。 想要和他商量一些事情。 武植并不知道曾布这次亲自写请帖所为何事。 但曾布亲下请帖,非常郑重,所以武植便是亲自赶了过来。 他到府邸中,曾布赶紧接待,热情的拉着他坐在一起。 第431章 武植坐下来问道:“曾相找我一定是有要事吧?还亲自写帖子,有事找手下招呼一声,我自会过来!” 听到这话,曾布笑道:“我找你来,自然是有要事,而且是关于你的大事!” 曾布笑的很神秘,随后道:“我这几天思考许久,决定归隐了!” 这话说的很随意,听在武植耳中不亚于惊雷。 曾布想退出朝堂? 武植目光略向曾布一张苍老的脸。 从年纪来讲,曾布现在年纪着实不小了。 但若是在过几年也并非不可以,对于权利看重的人,这几年也是不愿意放弃的,要知道曾布可是堂堂右相啊,若是能多做几年自然是更好。 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么高的位置。 年纪这一块,只要陛下不劝退,他完全可以继续做下去。 武植惊讶道:“曾相这是为何?” 曾布笑道:“我啊,现在年纪大了,其实老早就应该退了,只是看到新法迟迟不能实行,心里着急!” “如今看到燕王你已经开始推行新法,想给你增加一点话语权,以你当今的地位,若是能成为朝堂中的右相,在推行新法如虎添翼!” “在一个,老夫也算是看出来,这大宋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老夫也该退场了!” 这是曾布深思熟虑做出的结果。 以前他不想退,现在看到燕王出来,并且能推动新法,这时候他若是退位让燕王继续改革,无疑是大有可为的。 他知道凭借武植的能力成为宰相,朝堂中的官员会有更多依附燕王,听从他的整治。 之前武植官位毕竟不是宰相,有些东西名不正言不顺,哪有宰相身份带来的权威更有影响力。 其实曾布在位的时候,一直都压制不了蔡京一帮人,这也是他推行不了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武植虽然和他关系还不错,但他不愿意融合新派,实际上武植根本就没有拉帮结派,也没有加入他们。 所以,武植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势力。 如果曾布让位给武植,这就意味着武植的势力会越来越强。 对于新法更有用处。 曾布和武植有所交流,他知道武植的很多想法和他们都是不谋而合的,很多都更利于管理天下,利益百姓。 相当于武植在,他完全不用操心了。 武植比他更有能力。 只要武植能做下去,他曾布在不在这个位置没什么区别。 在一个,曾布是的确想要退出朝堂。 曾布笑道:“老夫现在已经接近七十了,现在改革已经有了气候,老夫没什么不放心的。到我这个年纪也争了一辈子,现在如果及时退,还能有个好的晚年。” 曾布叹息一声:“其实,若是没有燕王你,老夫可能还会坚持,虽然坚持也没意义,老夫的新派,根本就没什么用,斗不过蔡京他们,在过几年也是一样!” “之所以坚持,还是希望能改革新法,不想大宋走入困境,如今倒好,老夫争夺了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事情,结果燕王你一上来就开始实行了,既然已经有人能做,老夫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闻言,武植笑道:“曾相客气了,若非曾相哪有我的今天!即便没有我,相信新法改革也一定能实行!” 曾布摇摇头:“燕王就别安慰我了,朝堂中的局势什么样我还不知道,还得是你啊!” “再者,即便没有老夫,以燕王你的能力,进入朝堂有所作为那是迟早的事情!之前老夫觉得与我有关,现在老夫可不这么想了!” 曾布:“老夫退休后,刚好可以过过清闲日子,将希望寄托在新派这些人身上是没希望的,只有燕王你才行,你的势力更大,越利于新法的改革进度!” “燕王也深受百姓拥护,现在正是你往前一步的时候了,蔡京你不肯动,实际上你若是动了他,也可以当宰相!” 武植道:“若是曾相这么说,不如我将蔡京弄下来,您老依然是这个右相可好?” 对于曾布,武植心里还是比较感激的。 曾布笑道:“不可!蔡京如今有把柄在你手中,你若是将他弄下去,朝堂你一家独大,不利于朝堂稳定,官家即便不想,也必定会为了局势做出一些平衡,还不如留着蔡京,表面上他依然是你的敌手,你就当这个右相,同时还掌握左相的权利,这样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要知道这人心可畏,你不能全部掌握,那样就会有谣言说你架空了陛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当前完全有资格做朝廷右相!加上燕王和镇国公的身份,地位在蔡京之上,足够了。” 曾布停顿了一会儿,又问道:“不知燕王有没有这个想法?” 曾布询问武植的意见,他年纪大,的确不如让燕王来做更好。 他派系的人其实都没什么用,新法改革,只有让武植来做更妥当。 到时候武植身份地位达到宰相,那可真是位极人臣了。 不知道武植会不会乐意。 曾布感觉武植可能不会答应。 然而,曾布也没想到,武植稍微想了一下,便是点头道:“既然曾相有此意,我也是时候更上一步了!这样对新法更有利!” 武植和曾布之间,没必要去绕什么弯子,他和曾布又不是上下级的那种特殊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你下我上,还要试探忠诚之类的。 听到这话,曾布有些意外,他原本想了很多来劝解武植的话,结果武植直接就答应了,根本就没他想象中那么复杂。 曾布有些高兴。 “如此就太好了!”曾布笑了起来。 武植问道:”不知道曾相准备什么时候向陛下说明,退了之后又准备做些什么?” 武植对于他还是充满了感激的,也适当的关心一下接下来曾布的生活。 闻言,曾布笑道:“我退下来没什么可做的,要说想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教书了,我想给大宋后代子民传授一些关于我的想法,而不是将书籍上的东西死记硬背,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有时候太过于迂腐了!” “现在的朝臣,哪一个不是读书出来的,但更多的都是腐败之臣,都没什么含量!” “读书真正有作为的还只是少数啊!” “比如现在大宋急需要改革,然而大多数官员就只知道自己,却不知大宋按照以往的发展趋势,一旦亡国,哪里还有他们的这份待遇?也就是燕王你在,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曾布对之前大宋的局势看的还是非常透彻的。 只是燕王出现,改变了这种隐藏的趋势发展。 这一点,曾布是知道的。 正因为看的透彻,所以他明白只要燕王这样的人在,大宋稳固的很。 如果自己在教书传授一些新的想法给后代子民,培养一些人才,那就再好不过了。 武植点点头,问道:“曾相准备去什么地方教书呢?” 曾布一愣:“这个,老夫还真没想过!” 武植:“既然曾相还没想好,不如这样!我不是燕云的王吗,曾相就在我那地方教书,我给您最好的教育环境,那些百姓的子民正缺少一位好老师,若是您能过去,也是燕云百姓的福气!” 当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曾布浑身一震,在燕云当老师? 他双眼一亮,他怎么没想到:“燕王,想当初燕云十六州没收回的时候,老夫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去燕云走走看看,这是多年未完成的心愿,若是真能去收复之地去当老师,这还真是老夫最好的愿景啊!” 第432章 曾布听到武植这个想法也是有些激动:“反正老夫也没有行程,若真能成为燕云的老师,教化那里的后辈,也是人生晚年的幸事了!” 武植点点头:“如此就这么决定了!曾相什么时候出发,我定派人护送,一切待遇都给曾相最好的!” “诶,燕王不必客气,老夫这一把年纪了,已经不看重这些了!” 曾布摇摇头,满脸充满了笑容。 他有时候在感慨,若是当初不认识武植,恐怕自己还没有这么好的晚年愿景。 燕云收回来的一天,他也不一定能看到啊! 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交谈,也非常愉快。 随着时间缓缓而过…… 曾布很是高兴,还聊到了一些以前的趣事。 打开了话匣子,什么都说上两句。 两个人聊的忘记了时间。 到深夜后,武植才从府邸离开……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 武植由于夫人怀孕,还没有到朝堂,外围广场陆陆续续的官员看到武植,都会过来表示恭喜。 对于武植夫人怀孕的时候,汴京的官员都是非常关注的。 他们排队去恭喜武植。 这些人很有意思,之前在朝堂中和张令铎等人一起的时候,不少人站出来要将武植给弄死。 现在跟没事一样恭贺武植,仿佛他们前些日子张口闭口要弄死的人不是武植。 如今恭贺起来倒是一个比一个勤快。 仿佛都是武植的亲戚一样,热情的不得了,各个脸上挂着笑容,弄的你以为他们还真是你朋友一样。 实际上这些家伙都是表面一套,内心想的和行为是不一致的。别看他们的笑脸,那都是见风使舵,只要你不行的时候,直接就能踩死你的角色。 当然,若非如此,在朝堂上也很难立足,这都是一群尔虞我诈的事情,武植对于这些倒是并不排斥。 这是人性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武植对于这些前些日子让他死,现在恭贺他的人也并不会冷脸,一张笑脸始终挂在脸上。 此刻。 众人上朝。 宋徽宗最近非常的高兴,所以脸色比较好。 大家经历过张令铎的案件后,许多朝臣都很安静。 他们还担心燕王事后追究当日说过话的人。 实际上他们想的有点多,武植没功夫去一个个对付他们。 只要不跳出来找他的麻烦,他也不想去清理谁。 但他的新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停止的。 要说这影响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武植是大宋的朝臣,是天下百姓的官,而不是为了士大夫而活。 前段时间朝堂上武植不在的时候,这里争论的极为厉害。 现在倒没什么大事。 就在这时。 曾布走到了前面。 忽然行大礼,跪在陛下面前。 宋徽宗:“曾相无需行此大礼,是有什么事情要上奏吗?” 曾布:“陛下,微臣想了很久,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知陛下!” 宋徽宗:“哦?曾相有何事启奏,快快请讲!” 曾布道:“陛下,今天,是微臣最后一次上朝,微臣已经上交了关于退休的奏折,微臣今年快七十了,这些年在朝为官,这一晃也有五十多年。 自认为官期间尽心尽力,无愧于心,然而最近几年,微臣越发感觉身体不行了,微臣占着大宋如此重要的位置,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所以准备将位置让给更合适的人。” “当然,微臣退了之后,还是希望能为大宋效力,准备去燕云当一名老师,教化那里的年轻人,好让他们为大宋效力!” “今日微臣是见陛下最后一面,也希望陛下成全,……如今燕云收复,能去燕云看一看也是微臣这么多年的心愿!希望陛下恩准!” 曾布一番话,震惊了整个朝堂。 宋徽宗听到这里,面色一怔,本能的就不想同意,只是今日看曾布的面容,已经如同核桃表面一般,的确显得有些苍老了。 如果曾布是真心想要退,宋徽宗执意拒绝,恐怕也是有些不忍心啊! 曾布对于朝廷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有他在,宋徽宗多一位有用之人,若是忽然少了曾布,宋徽宗还有些不习惯。 哎! 宋徽宗看向曾布几眼,便是道:“既然曾相想好了打算,朕若是在挽留,怕是显得不仁义,既然去燕云是曾相的心愿,朕准了……此去之后,曾相还要多保重身体啊!” “曾相为大宋兢兢业业这么多年,如今退下来,朕也没什么可帮你,只能承诺有朕在的一天,你曾家子孙便能利于朝堂之上……” 这其实对于曾布来说,是极为的看中了。 这种承诺,几乎可以保证宋徽宗在的期间,他曾布家族后代不会被打压,依然能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位置。 能保证家族的长久不衰。 这也是曾布为大宋做了很多事情,才有宋徽宗如此恩准。 曾布无言,跪下给宋徽宗磕了几个头,称呼了几声万岁万岁,万万岁,便是眼中含泪的起来。 曾布并不是就这么直接离去。 他走之前,还给陛下谏言,将位置举荐给一个人。 这个人自然就是武植了。 并且说了一堆武植做这个位置多么合适的话。 大宋有两个宰相,左右互相辅佐官家。 也可以分担一些繁琐的事务,更能互相制衡。 听到曾布的谏言,宋徽宗倒是挺乐意。 本来他就一直想要将武植提拔上来。只是蔡京和曾布,这两个人他只愿意动蔡京,但是蔡京动了,朝堂上的局面难免会发生很大的动荡。 所以他暂时也没动,显肃皇后也建议他不要动蔡京。 这事情还是记在他心里。 如今曾布退下去,又被曾布举荐,武植上来很名正言顺。 倒是不用他多说什么。 宋徽宗当即同意了,并且说道:“朕,也准了,燕王收服燕云,平了辽国和金国,为我大宋建立巨大功勋,深受天下百姓的拥护,朕觉得曾相的提议甚好,朕,即刻册封武植为大宋右相,正一品!” 旁边御史大夫,赶紧记下陛下所说之言。 蔡京看到这一幕,脸色稍微变化了一下。 但很快恢复正常。 右相? 蔡京内心有些别扭,武植如此年轻,就已经达到这种级别,自己又有把柄抓在他手中,怕是只能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了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镇妖博物馆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