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49章

第49章

然没见过,就在这里污蔑镇国公,若是被镇国公知道,这可不是小事!” 李清照想道:“固然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堂堂镇国公,三元及第的人才,你觉得他连诗词还要去用别人的吗?如果他是这样的人,你觉得他能三元及第?” “这……”赵明诚也知道李清照说的有道理,能三元及第的自古少之,这样的人没人会觉得他没有才能。 李清照:“而且在朝堂上,他短短时间位列镇国公,并且掌握兵权,收回燕云十六州,培养岳飞,还有其他的事情就不一个个说了,这样的人,他会用这般下作的手段仅仅是为了在我们面前彰显一下他的才能吗?” “镇国公于情于理,也没有这个必要吧?” 赵明诚眉头一皱,的确,镇国公什么地位,什么身份? 他这样做的确对他没什么好处,反而泄露出去会败坏他的名声。 他们都是一些小人物,镇国公真没这个必要。 只是赵明诚就是觉得有问题。 李清照的一番话,也让他没什么反驳的余地。 也许是不想让镇国公在李清照心中形象太好,赵明诚还是在诋毁。 李清照:“够了,我不想听你说这些!” “就算他是照搬的,那在汴京樊楼之中所流传出来的诗词呢?镇国公的诗词哪一个不是佳作?难道这些都是照搬的?” 李清照也多少有所耳闻镇国公在樊楼留下的诗词。 一首可以照搬,但不能每一首都是吧? 李清照就是按照这个理论所以根本不会怀疑,无论赵明诚说什么。 如果武植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汗颜,因为他的每一首诗词,可以说全部都是照搬的。 可偏偏李清照相信他,这没办法。 赵明诚又没什么证据,也是无奈。 反而这么一弄,让李清照将赵明诚看轻了,觉得赵明诚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明诚也是没法。 这么一闹,李清照和赵明诚的事情,有隔阂了。 之前赵明诚出现在武植和李清照之间,就让李清照感觉此人有失君子风度,这次赵明诚在私下诋毁镇国公,让李清照更是不悦。 有本事当面说出来,在背后说这些有什么用。 而且他也不相信镇国公有必要这样做。 三元及第的状元之才,就算是写出女人这般细腻的诗词,也未必不可。 不过这件事情,她内心还是有些疑惑,但却并不怀疑。 接下来。 康王赵构回去府邸之后。 想到今日和武植在一起聚会,也算是有了一些熟络。 他目光转动,心思活跃起来:“将秦桧叫来!” “是!” 一个手下立刻出门,将一个皮肤有些黑,略显消瘦的年轻人找了过来。 此人就是秦桧。 他拱拱手:“殿下!” 赵构点点头:“我有一事想要和你商量。” 此人就是历史中有名的秦桧,不过他现在并没什么权利,他乃是黄州人,父亲是一个地方的县令。 他之前就是一个没什么地位的教书先生,是前些日子找了一些关系,才托人认识了赵构手底下的人。 谁知道秦桧也是有些胆魄和能力,很快被举荐到了康王这里。 赵构让他跟着自己,考验了他一番发现此人有用,就留在了身边。 作为他的班底。 赵构可不是什么善茬,他虽然小小年纪,但内心却是有官家梦的。 此刻叫来秦桧,是想要和他分析一下自己有几分可能坐上官家之位,要如何利用镇国公的关系帮他。 秦桧来了之后,赵构也是心思沉重。 秦桧看出了赵构心事重重,便是道:“殿下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第243章 赵构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和镇国公昨日聚会的事情说了出来。 尤其是赵构对于官家位置的想法。 秦桧听了之后,全身上下的毛孔炸开,一脸骇然。 他没想到赵构居然有如此胆大包天的念头。 赵构虽然身为皇子,但这事万万使不得啊! 秦桧骇然道:“殿下,千万不要有此想法啊!” 秦桧的回答,赵构听了之后却摇摇头:“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言下之意,实际上赵构也知道不可能。 秦桧道:“殿下如果想要通过镇国公巩固地位,甚至想要得到太子之位,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赵构:“你有什么见解,都说出来!” 秦桧严肃道:“殿下贵为皇子,但毕竟年幼,上面还有赵楷和赵恒。不出意外将来大宋官家的位置是太子赵恒的。 即便不是,那也是赵楷的,而且殿下想要笼络镇国公这件事情恐怕也行不通!” “镇国公乃是太子的师父,他是太子太傅,自然会巩固太子的地位,何必舍近求远呢?” “太子以后就是大宋官家,镇国公作为太子太傅,自然可以得到好处,顺理成章。 若是他调转过来帮助殿下,那首先就得让殿下得到太子之位!势必要和太子为敌!” “但这对镇国公风险太大了,两方取舍,镇国公一定不会帮助殿下,而且大宋向来都是立长为尊,即便太子赵恒不能,那也是赵楷!” “咱们官家最喜欢的可是那赵楷,即便如此,官家也没有动赵恒太子的位置,殿下比他们都小,就更不可能了!” “若是殿下安分,以后还能好好做王爷,若是有什么冒头的心思,恐怕不仅仅是官家不愿,就是那镇国公也是要出手阻拦的!” “这样一来,殿下反而会身陷困境,一旦惹得赵恒主意,等他登基,怕是连做这个王爷都有些困难了!” “秦桧都是内心之言,我知道殿下肯定不愿意听,但当下的局面,殿下还真不能想这种事情!” 秦桧冷汗直流,而那赵构听了之后,却也是苦笑一声:“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不过听了你的话之后,我更清醒了,你说的对!” “这个位置,怎么轮也轮不到我!……罢了!” 其实赵构也就是想想而已,也知道不可能。 毕竟他没什么势力。 镇国公是太子太傅,自然向着赵恒,怎么可能站在他这边。 一念及此,他也就不多想了。 不过,做不上去是一会儿,自己和镇国公还有朝臣的关系还是要处理一下的。 即便不是为了官家之位,和镇国公走近,对他只有好处。 因为以后赵恒当了官家,镇国公可能依然屹立在朝堂之上,和镇国公熟络也可以保他。 赵构:“明天,赵福金会邀请镇国公在飘香阁聚会,不知镇国公会不会去,如果去的话,我带上你见见镇国公,若是被镇国公看上,说不定还能给你引荐一个朝廷官职!” 赵构忽然笑道。 秦桧一震,镇国公他早就听闻了大名,但他这样的人平日哪有这个资格见镇国公,如果能见到镇国公,秦桧自然愿意。 而第二天。 赵福金果然邀请了镇国公,赵构,还有李清照一起聚会,交流一下文人雅士的诗词文化。 既然是公主的邀请,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当日在的人,基本上都在,还多了一些京城的贵人子弟。 武植本来不想来,这次是赵福金邀请,武植自会给一个面子。 赵福金可是大宋第一美人,又是公主,镇国公还是不能懈怠的。 众人在一起,无非就是探讨诗词,请教武植一些诗词文化而已,凭借武植脑海中的诗词文化,对于这些倒是手到擒来。 而李清照来这里,内心带着一些疑惑。 什么疑惑呢? 她还是将昨日赵明诚提出的问题,找镇国公问了一遍。 李清照微微一笑:“镇国公,昨日镇国公的诗词,小女子觉得甚好,昨晚都在想这首诗词,只是我有一点想不通!不知道镇国公可否能给小女子解答!” “哦?说来听听!” 武植点点头。 李清照笑道:“是这样的镇国公,我将昨日的诗词背诵了下来,只是我想到这首诗词,非常细腻精致,这首诗词更像是一个心思惆怅的女人写出来的。” 听到这话,武植瞬间明白了,她是看出来这首诗词像女人作的,因为这就是以女人角度写的诗词。 一个男人不可能用这种角度写。 所以李清照也是有些疑惑,这问题一出,昨日在场的人都竖起耳朵听着,他们也有这个疑惑,却是不敢问,其中赵明诚屏住了呼吸,心里一喜! 若是镇国公模糊其词,露馅了该多好啊! 武植笑道:“李姑娘说的有道理!昨日无人问,我便没有说,既然李姑娘提出来,我就说一下吧!” 武植心中微微一愣之后,便是想到了说辞:“这首诗词的原型并非是我,而是以女人的角度描写,说来,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对夫妻因为战乱分别他方各地,那女子的环境和心思,还有内心的惆怅,最后导致此人因为思念过度而自缢。 我读到这片文章,甚是感动,所以心血来潮便是为此女那段时间的处境写了一篇诗词!” “可以说这首诗就是以女人的角度写出,是有原型的!” 其实武植可以不用解释,但对他来说也并非难事,随便找一个理由糊弄过去就得了。 听到镇国公的话,众人才恍然。 李清照:“原来镇国公是可怜那女子而以她的角度写出的诗词!” “镇国公描绘的入骨三分,一个为情而死的女子,内心那种孤独凄凉,……镇国公作这首诗词极为契合,……小女子没有疑惑了!” 李清照这才知道,原来镇国公也是一个懂情的人。 感念她人之苦,触动了内心,才写出了这样的文章。 不由让李清照对武植更高看了一分,其他人的事情都能描绘的如此生动,可见镇国公虽然位高权重,内心也是有情有义之人。 现场众人也是纷纷赞叹镇国公的才情。 赵福金也是点点头。 恐怕也只有赵明诚内心一脸不爽了。 这镇国公真是会扯,关键扯出来你还得佩服他的有情有义。 反正又没有什么证据,还不是任由他说? 这个问题过后,李清照还看了一眼赵明诚,仿佛在说,镇国公不是那样的人。 武植内心汗颜,真正的实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这些人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他口中的那个孤独寂寞的女人,实际上就是李清照,只是被武植改成了唐朝,添加了一份自缢而亡的悲情,实际上原型还是李清照。 众人继续交流,喝酒,聊天,倒是挺愉快。 反正现在大宋比较安稳。 岳飞在边境大宋很安全。 金国和辽国也在打,武植自己的事情也都有条不紊的办理,时间多的是。 在众人交流到一半的时候。 这时,康王将秦桧喊了过来。 第244章 赵构:“镇国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一位朋友,秦桧!” 秦桧:“参见镇国公!” 秦桧过来看到如此年轻的镇国公,内心非常紧张。 赵构是秦桧的恩人,让他在汴京落脚,若是能被武植看上培养,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虽然他对官家位置也知道不太可能,但多一点自己人总是好的。 他的目的是希望两人先混个脸熟,以后得到一些照顾,即便没有被镇国公看中,此举也有益。 只是,武植听说了秦桧名字之后,内心有些诧异。 “你是哪里人?”武植问道。 秦桧恭敬道:“小人是黄州人,目前在康王府中,也多亏康王引荐才能见到镇国公。秦桧对镇国公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是秦桧的荣幸!” 听到这话,武植一愣。 黄州人? 不就是那个害死岳飞的秦桧吗? 秦桧就是黄州人啊! 看年纪此人这个时候的确还未发迹,年纪不大。 没想在这里遇到了秦桧。 武植内心有些意外。 秦桧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 对于秦桧,众人说法不一,有人觉得他与金国谈和才让南宋继续生存了一百多年。 还有人说此人奸诈,非常自私。 站在南宋的角度上,他秦桧绝对是南宋皇帝的走狗。 杀了英雄岳飞。 可谓令人唾弃! 武植看到秦桧又想到了岳飞,毫不犹豫做出了一个取舍。 秦桧是一个奸臣! 岳飞是民族英雄,而秦桧……武植是现代人,既然已经收下了岳飞,对于秦桧这个奸臣他其实没什么好感。 印象着实不咋地。 此刻武植露出思维状,武植没想到的是秦桧知道是个机会,居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武植磕头:“镇国公乃大宋功臣,若是可以小人希望能跟着镇国公,愿为镇国公肝脑涂地!” 他来见武植,本身就是康王有意举荐,所以此举他只是想要抓住机会,康王倒是不会怪罪。 看着秦桧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期待武植给出结果,武植眉头一皱。 此刻。 秦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跪下祈求成为武植的人。 难免有点利用现场逼迫的意思。 但也得看他答不答应。 秦桧算什么呢? 岳飞才是武植敬佩的人,他可以不惜自己的性命去救下韩世忠。 甚至是为了天下百姓放弃了抵抗南宋政权,牺牲自己。 武植又怎么会收了这秦桧呢。 秦桧跪在地上脸色通红,他想来自己是康王举荐,镇国公多少要给一点面子吧? 康王赵构也是道:“镇国公,秦桧还是有些能力,若是能到镇国公手下也许有点用处!” “镇国公现在带兵,又建立了商务司,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多一些人手也好。” 赵构还准备说些什么,武植却是笑道:“不必了!” “既然殿下这么看中秦桧,他跟着殿下更有前途,我怎么能抢夺殿下的人才呢!” 武植算是直接拒绝了。 听到这话,赵构却也不好在说什么。 这…… 秦桧此刻则是有些尴尬。 他虽然知道镇国公厉害,在朝堂中影响力肯定大于康王,但他没想到武植这么不给面子,直接拒绝了。 秦桧想到这里心里有些恼火,却也不敢说什么,今日算是丢人了。 他站起来,尴尬笑道:“既然如此,小人就不强求了!” 众人表面上都是笑容满面,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他们继续交流诗词歌赋。 而此刻的秦桧,却是对镇国公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情绪。 他自认才能少有人能比,连康王都看中自己,镇国公却不屑收下他。 目前他也没这个能力反驳什么,一场聚会他不在说话。 倒是赵福金和李清照两人在现场很是活跃。 她们和一些才子佳人谈论诗词,有时候会笑出来。 她们在谈论一些关于花的诗词,李清照写了一些好的诗,引得众人叫好。 嗯? 而此刻赵福金忽然想到,之前武植好像作过一首桃花庵吧? 她身上还带着抄录的诗集,便是拿了出来。 众人一看桃花庵的诗词,顿时全场震动。 这一大长窜的诗词看起来似乎很押韵啊! 而且很有味道,很洒脱。 李清照看到之后,也是惊讶:“公主居然作得如此美妙的诗词,清照佩服!” 李清照对赵福金肃然起敬。 第245章 赵明诚也是点点头:“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诗挺有意思的,公主大才!” 赵明诚看到福金公主脸色红润,似乎被众人夸赞的有些不好意思。 关键是赵福金白皙的脸蛋上显现出了这一抹红润,本身又是公主,有大宋第一美人之称,让赵明诚看到赵福金这幅娇羞表情后有一瞬间的愣神。 这一幕被李清照看到了,顿时心中感觉赵明诚简直就是人渣,他本来是有意追求自己的,居然看到福金公主却是这般神情。 这让李清照情何以堪? 哼! 李清照内心有些不悦起来,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人……罢了。 提前看清楚总比真在一起后看清楚要好,所以李清照又笑了起来。 众人都夸赞这诗词好,尤其是赵明诚,连连称赞。 他心里更是在想,这首诗词也不比昨日镇国公作出来的差,看来赵福金比之武植也不低吧。 何况昨日武植的诗词未必是他自己写的。 对于这一点,赵明诚一直深信。 然而就在这时,赵福金笑道:“让诸位见效了,其实这首诗词不是我写的!” 李清照一愣:“公主,这不是你写的,那是谁?” “不是公主写的?”赵明诚有些不明白了:“这么好的诗词,不知是出自谁手呢?” 就在这时,赵福金看向远处正在喝酒的镇国公:“此诗是镇国公一日聚会时献出的!出自镇国公之手!” 这话一出,李清照一双晶莹的目光中充满了愕然,看向远处的镇国公。 今日之诗词,她觉得甚好,谁知居然也是出自镇国公之手? 一时间,李清照目光掠向镇国公武植,内心仰慕之情更深了! 反观旁边的赵明诚有些傻眼。 这是他写的? 这…… 他刚才还连口夸赞,他是真心觉得不错,但如果知道是镇国公,他可能就会收敛点。 赵明诚很是无语。 自己刚才还拿这首诗词和昨日镇国公的相比,还觉得不比昨日的差,结果居然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这时候李清照笑道:“镇国公实乃大才,随意出手的诗词便是佳作,小女子佩服!” 她无意之间扫视了一眼赵明诚,此刻赵明诚低下头,不在说什么了。 昨日赵明诚怀疑武植的诗词,但现在呢? 这桃花庵和女人可没什么关系吧? 人家能写出这样的诗词,怎么可能会照搬呢? 赵明诚此刻内心也怀疑自己的判断了,在一想,可能自己真的想多了。 在场的才子佳人都纷纷称赞镇国公,镇国公起身道:“一点拙作,让诸位见笑了!” 李清照捂嘴一笑:“若是镇国公的诗是拙作,那这天下便没什么好诗词了,镇国公太谦虚了。” 李清照此刻对武植佩服之至,甚至主动道: “镇国公之才,清照佩服,小女子自幼喜欢诗词歌赋,最喜才华之人,镇国公身为朝廷大臣,我本没有这个资格,但如若镇国公不嫌弃,我想拜您为老师。不知道可以吗?”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李清照。 这李清照胆子可真不小啊! 居然敢拜镇国公为老师? 镇国公是何人? 那是什么人都能拜老师的吗。 此人可不单单是镇国公,还是武太尉,更是太子太傅啊! 这可使不得! 不少人觉得李清照有点没搞清楚,是不是太激动了,没想明白啊! 你拜镇国公为师,这绝对是攀高枝吧? 其实李清照倒没什么其他的想法,即便武植不是位高权重,若是见得如此大才,她可就不是拜老师了。 就是因为知道和镇国公不太可能,所以她才希望拜老师,以后可以在诗词方面请教一下镇国公。 倒是没其他想法。 比较单纯对于有才之人的崇拜! 不过刚说出口,李清照也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有些唐突了。 此刻的赵明诚也是一喜,若李清照拜师镇国公。 这名分问题上,两个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学生和老师怎么能在一起呢? 赵明诚还有些小高兴。 见镇国公短时没回话,李清照脸色羞愧:“镇国公,是小女子唐突了,我……” 谁知武植笑道:“你与我年纪相差不大,既然你想要请教诗词,何必这么麻烦?你可认我为兄长,以后你就做我的义妹吧!” 听到这话,李清照脸色瞬间呆滞。 义……义妹? 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第246章 作为镇国公的学生,和作为镇国公的妹妹这可是两个概念啊! 学生可以有很多,义妹却是很少的。 如果李清照真的拜镇国公为兄长,关系可就非同一般了! 作为学生还不一定能常常打扰老师,但作为义妹,关系就更近的。 谁能想到镇国公居然如此看中李清照。 反观旁边的秦桧,脸色有些不好看。 他刚才想要成为镇国公的下人,镇国公不愿意。 现在李清照一个什么东西,居然成为镇国公的义妹? 秦桧心里是有些不高兴的。 更不高兴的则是赵明诚了! 学生和老师尚且有一层名分隔阂,义兄义妹就不一般了。 义妹就是干妹妹。 这干妹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谁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 赵明诚有些着急了。 他不知道镇国公是什么心事。但一般来说收一个女人作为干妹妹,这能随便收吗? 赵明诚赶紧站出来:“镇国公,李清照乃是吏部员外的女儿,您是当朝镇国公,更是殿前司武太尉,李清照何德何能,成为您的义妹……” 赵明诚此刻有点作死。 赵构眉头一皱,虽说镇国公没有收下秦桧,实际上这也在他意料之中,他虽然心里不高兴,表面上却是不敢得罪镇国公的。 眼看镇国公如此雅兴,这赵明诚怕是个傻子? “赵明诚,收不收乃是镇国公的事情,岂容你在这放肆!” 赵构一开口,将赵明诚吓醒了。 他父亲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在镇国公眼中蝼蚁一般的小角色。 而他还只是御史中丞的儿子,此刻出言有些不妥,他清醒后赶紧跪在地上:“康王息怒,镇国公息怒,是小人多言了!” 众人在一起聚会欢声笑语,好似什么话都可以说,但说到底镇国公和康王的身份在这里。 还真不是什么话都能乱说的。 意识到错误之后,赵明诚跪在地上。 镇国公看到赵明诚如此激动,也是看出了此人想法。 不过赵明诚和李清照之间最后也是闹掰了。 受到李清照厌恶,两人结果不太好,也并非良配。 而且赵明诚如此,倒是让武植内心觉得好笑。 他并未和赵明诚说话,而是看向李清照。 武植:“若是不愿,我也不强求!” 李清照此刻哪里是不愿,她只是被这忽然的惊喜冲的脑袋有些发懵。 反应过来之后,李清照忽然弯腰行礼,脸色激动:“小女子愿意!” 赵构笑道:“既然是义妹了,还不改了称呼?” “哥哥……”李清照点点头。 当李清照喊出哥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她内心瞬间有一丝悸动。 和武植的关系也在此刻拉近好多。 别小看一个称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称呼就可以拉近距离,也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此刻李清照变成了武植的妹妹,称呼他哥哥。 武植则可以称呼她为清照妹妹。 哥哥妹妹的,你说关系近不近? 那可太近了! 武植笑了:“清照妹妹,既然我现在作为你的兄长,你以后若是对诗词有什么疑惑,都可以上我府邸去找我,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我对诗词也是很喜欢的。” “好的,哥哥!”李清照声音甜美,此刻白皙的面容表面泛起了两朵红晕。 此刻。 历史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就这么被武植收为了自己的妹妹。 众人也是羡慕不已,奈何其他在场的女子却是不敢开这个口。 李清照那是有名气的,而且本人姿色不是一般人可比,其他才女哪有这般胆子。 不过有一个人有。 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才子武植收了李清照为义妹,赵福金看在眼里,心里有点不乐意。 她虽然知道镇国公有家室,但在大宋这算什么。 她内心对武植情有独钟,李清照也是才女,不也想要亲近武植吗? 赵福金在宫中哪见过武植这样有才华的人,在她心中武植就如同明星一般。 看到李清照成了他的义妹,赵福金却是嘟着嘴:“镇国公,……其实我对镇国公的才华也很仰慕,既然今天镇国公收了李清照为妹妹,何不连我也一起收为妹妹吧!” “按年纪,我比镇国公小,镇国公可否同意呢?” 赵福金说完,这话落入众人耳中,让全场一片安静! 李清照仰慕也就罢了。 你一个堂堂大宋公主,要拜镇国公为哥哥? 赵构闻言也是脸色一变。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姐姐,你……”赵构道:“你身为大宋公主,见李清照拜镇国公为兄长,你跟着起哄什么,姐姐若是拜镇国公,那也得父皇同意才行啊!” 赵福金闻言:“父皇那么疼爱我,肯定会同意的,我现在就想知道镇国公能不能同意!” 赵福金小孩子一般的心性,倒是让武植有些愣。 赵福金是公主,她拜自己为兄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清照可以,赵福金不能胡来。 但是面对赵福金的询问,武植又不能装作听不到,他笑道:“您是大宋的公主,我是大宋的朝臣,这件事情恐怕……” 赵福金嘟嘴:“只要镇国公愿意就行了,我可以向我父皇说清楚,他一定会同意的!” 武植想了想:“好吧!” “就是同意喽?”赵福金咧嘴一笑,非常开心。 武植对于赵福金倒是没办法。他自己倒是无所谓。 毕竟能收赵福金为妹妹,对他又没什么损失。 但武植不会主动去这么做,若赵福金主动,他也没必要拒绝。 赵福金一张娃娃脸,笑的很是开心:“我回去后在去见父皇,既然镇国公同意了,今日我和李清照一起拜你为哥哥了!” 赵福金的脸蛋笑出了两个酒窝,居然是没有经过父皇的同意,直接就开始称呼镇国公为哥哥了。 “……”赵构对于姐姐的胡来,也是没办法。 赵福金是最受父皇疼爱的一个公主,她要这么做,谁能有办法? 武植笑道:“公主,现在官家还未同意,为时尚早了吧!” 赵福金笑道:“不早不早,你以后就是我哥哥了!” 赵福金内心尤为激动。 她一直仰慕武植,却知道自己和他怕是没什么机会,然而现在她赵福金看到李清照拜武植为哥哥,却想到自己也可以啊! 这一幕,使得在场其他人都是羡慕不已。 女子羡慕能成为镇国公的妹妹,男人则羡慕武植同时认了赵福金和李清照。 李清照也是有些愕然,暗道她要拜武植为哥哥,赵福金也跟着来吗? 她是万万没想到。 若不是她,赵福金可能不会出现这一幕。 公主既然也成了镇国公的妹妹? 现场最可气的就是跪在地上的赵明诚了。 无论是李清照还是赵福金,对于赵明诚来说都是眼馋的人物。 李清照就不说了,长相,家室,才能,一直就是赵明诚喜欢的。 而赵福金更不用说,大宋第一美人,当朝公主,他赵明诚也喜欢。而且是更喜欢。 但知道他和公主不太可能,即便如此能得一李清照,他觉得也不错了。 结果现在两个人都拜武植为义妹,对武植如此热情,他赵明诚不羡慕嫉妒是不可能的。 第247章 不过他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跪在地上。 忽然感觉自己和镇国公的差距犹如鸿沟啊! 镇国公看起来年纪也不大,却是位高权重,连公主都如此热情。 哎! 赵明诚内心真是感觉此刻自己丢人到了极点,他还跪在地上没人理会呢。 这时候,赵福金却是看向李清照:“以后清照就是我姐姐了!” “……”李清照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公主身份尊贵,我不敢当!还请公主收回刚才的话!” 赵福金摇摇头:“这有什么,你比我早拜哥哥,自然是如此了!没事的!” 此刻。 赵福金这一声哥哥,倒是让武植颇为享受。 感觉这丫头心性是比较活泼水灵。 今天的事情是武植没想到的。首先是李清照,其次是赵福金。 当然,之前还有一个秦桧。 不过秦桧武植没要。 接下来,众人商议一番之后,赵福金便是回去了。 武植和赵构告别,旁边秦桧跟着赵构走了。 走到一半。 赵构停下脚步:“刚才镇国公好像有所犹豫,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收下你!” 秦桧点点头:“殿下,镇国公毕竟不是一般人,又岂会放心殿下介绍的人!” 嗯?赵构一听,秦桧这番话的语气和神态颇有挑拨之意,他赵构怎么会听不出来:“以后这种话,少说吧!” “是!”秦桧点点头,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不过秦桧内心是有些不爽的,他觉得镇国公看错了自己,也不是因为自己是殿下的人,恐怕就是瞧不起自己。 这让秦桧越发想要出人头地。 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给那镇国公看看,错过了他并非明智。 武植若是知道他的想法,怕也是会觉得搞笑。 他当然知道秦桧的能力,即便如此秦桧再大的能力,有他这个挂壁强吗? 所以秦桧的心思,在武植面前是没什么作用的。 连蔡京都被他压制的没办法,秦桧算什么? 无非就是单纯的不想收而已…… 此刻。 赵福金回去之后,便是去了延福宫。 远处巨大的草场上。 宋徽宗正在和一帮人蹴鞠。 其中就有高俅。 高俅在球场中那叫一个生龙活虎,一点也不像是在收服梁山被人抓起来那般的狼狈无用。 在球场上,他身子矫捷,一般人不是他对手。 和官家蹴鞠的时候还让着很多,官家也只是有时候险胜。 高俅知道,和官家蹴鞠要讲究好尺度,既不能一直让着官家让他一直赢,也不能一直输。 若是他一直将官家压制,官家蹴鞠就觉得没意思了,若是自己经常输,官家也会觉得没意思。 只有让官家险胜,才会有一种成就感。 高俅就是这么做的。 每次官家险胜之后非常的高兴。 童贯则是在旁边看着。官家若是蹴的好,他会现场助威。 一群人蹴鞠有些累了,便停下来喝杯茶。 就在这时,赵福金来了! “哦?金儿来了!”宋徽宗招招手:“来,快坐!” “父皇在蹴鞠啊?看来我错过了一场蹴鞠赛呢!”赵福金笑道。 宋徽宗:“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若是金儿想要看蹴鞠,明日早点来,我与高俅他们在蹴一场!” 赵福金笑道:“那倒是不必了!” 宋徽宗:“对了,金儿你这两天去哪里了!平日你来的勤,最近两天都不在啊!” 赵福金:“父皇,这几天我和康王还有镇国公在飘香阁聚会吟诗呢!” “嗯?”宋徽宗一愣:“和镇国公?” “对啊!”赵福金笑出两个酒窝:“父皇,还有一件事情,今天我拜镇国公为义兄了!” “什么?” 听到这话,宋徽宗脸色一变:“你拜镇国公为义兄?” “对啊!父皇不会不同意吧?”赵福金嘿嘿笑道。 宋徽宗:“金儿,镇国公乃是大宋朝臣,私下我又和他是兄弟,你怎能和他成为兄妹呢?” 宋徽宗汗颜。 他和武植是兄弟相称,赵福金是自家的女儿,现在赵福金拜武植为兄成了他的义妹,这算怎么回事? 赵福金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父皇这有什么啊!不就是拜了一个义兄嘛,我一直仰慕镇国公的才能,这不是什么大事吧!” “这……” “好不好嘛!”赵福金抱着宋徽宗的胳膊:“我这辈子可没什么仰慕的人了,不对,除了仰慕父皇的才华,就是武植了!您就同意了吧!” 赵福金可没说错,宋徽宗作为艺术皇帝,写的一手好字,绘画也是非常有造诣的,的确是赵福金崇拜的人。 但这是他父皇,武植不一样。 此刻见赵福金这样撒娇,若是换做其他人,宋徽宗怎么也不会同意赵福金拜其他人为兄长,想到是镇国公,又看到赵福金如此,他也是没法。 “好了,好了!既然你拜镇国公为义兄,那以后要跟他好好学学!父皇就不阻拦你了!” “太好了!就知道父皇对我最好!”听到这话,赵福金在宋徽宗脸上抿了一口,笑的洛洛响。 “……”宋徽宗对于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女儿,也是没办法啊。 高俅和童贯看在眼里,也是佩服那武植。 连赵福金这种宋徽宗最疼爱的女儿都成了武植妹妹。 就凭借这层关系,武植怕是以后在朝堂上很难倒下了。 不管这事到底是谁促成的,在他们看来武植也未免手段惊人了一些。 这时,赵福金道:“对了父皇,这次镇国公写了一首新的诗词,非常不错呢,要不要看看?” 宋徽宗:“镇国公的诗词从来没让朕失望过,念来听听!” “好!”赵福金立刻背诵了出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听到诗词后,宋徽宗,童贯,高俅等人都是点点头。觉得很不错。 “诗是好诗,但这更像是出自女人之手吧?”宋徽宗好奇道。 “父皇,才不是呢!”赵福金将武植讲的一段故事说了出来。 宋徽宗笑道:“原来如此,朕之前就说那武植是有情有义之人,能为未曾相识的人作出如此细腻的诗词,不愧是镇国公!” 宋徽宗很是欣赏。 高俅听到诗词,感慨也不知道这武植脑袋咋长的,好像他什么都知道一样。哎! 高俅现在也只有在蹴鞠上赢得宋徽宗喜欢了。 除此之外,他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啊! 当赵福金离开之后,高俅整了整嗓子,便开口道:“陛下,在过半月,就将近年关了!” 第248章 高俅笑道:“年关的一场大宋蹴鞠赛,微臣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过半月陛下就可以看到来自整个大宋最优秀的蹴鞠队赛。” 听到这话,宋徽宗点点头:“很好,到时我要让文武百官都观看这场盛大比赛。” 对于一场全国蹴鞠大赛,宋徽宗还是很有兴趣的。 现在高俅已经在汴京一处地方建立了一座蹴鞠场,很大,可以容纳不少人。 高俅在极力准备了。 就希望能举办好这场蹴鞠赛,至少自己在体育司这块,证明他还是有能力的。 并且,高俅还提议采取门票形式,还有奖牌制度。 比如获得名次的蹴鞠队,可以获得荣誉奖牌,还有钱财奖励。 对于这些,宋徽宗都同意了。 接下来半个月。 随着时间流逝,高俅准备蹴鞠赛的事情。 而最近金国辽国的情报也在不断的在朝堂上呈现。 武植目前知道金国又占领了辽国五六座城池,他们的速度很快。 辽国的耶律洪基因为最近连连失利的消息,已经整的焦头乱耳,数次吐血。 就在金国完颜阿骨打再次攻打他们一座城池,并留下狠话,说他们辽国必败,皇室家族都要被诛杀殆尽的时候,耶律洪基年老的身体,加上最近的打击,终于是承受不住。 病倒了! 这一病,耶律洪基就死了。 这个消息,让大宋朝堂哗然! 耶律洪基居然病死了? 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即便是武植也是有些意外,辽国皇帝死了之后,怕是辽国更加乱了。 这也是金国乐意见到的。 “这辽国耶律洪基居然死了!”武植感慨不已,不过这辽国皇帝年纪已经不小了,孙子都长大成人,加上最近的打击,他这年老的身体哪里承受的住。本来身体就不行了。 不过耶律洪基死后。 留下了遗诏。 册封皇太孙耶律延禧为辽国皇帝。 是的。 继承辽国皇位的是皇太孙耶律延禧,而并非耶律洪基的儿子。 因为辽国太子已经被奸臣害死了。 说来,这辽国也不平静。 在耶律洪基在位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奸臣。 比如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被封为太师,在朝中权威至此达到顶峰。 他极尽排除异己,打压忠良之能事。 为了扫除敌人,他指使皇后侍者,诬陷皇后与伶人赵惟一私通。 为了使道宗相信他的鬼话,耶律乙辛与同伙张孝杰在审案过程中,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对赵惟一和无辜人等严刑拷打,硬是把一桩无中生有的谎言做成板上钉钉的千古冤案。 耶律洪基也许是昏了头,居然无视太子耶律濬跪地哭诉哀求,命令皇后自杀。 接下来,耶律乙辛随后指使手下向皇帝诬告太子谋反。 在耶律乙辛处心积虑,重重设局的手法操纵下,耶律洪基一昏再昏,将太子宫中所有人员全部屠杀,太子也被废为庶人,囚于上京。 耶律乙辛再亮屠刀,他派人到上京杀死太子耶律濬,却向皇帝报告说太子是因病而死。 直到此时,太子的死讯才在道宗早已冰封的心湖中激起一点涟漪,他动了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虎王的花奴(H)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沉溺NPH   恶蛟的新娘(1v2)   万古神尊   我的风骚情人   镇妖博物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