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103章

第103章

有皇帝寝宫,和上朝的地方。 甚至有太子,等皇室成员居住的区域。 现在这些都变成了大宋军队任意践踏之地。 来不及逃走的,全部被大宋军队给捆绑起来。 若是有重要的皇室嫡亲,大宋军队也会抓起来。 以前他们是皇亲国戚,这一刻他们连百姓都不如,就是奴隶。 战争是残酷的。 也是非常现实的。 若非大宋强大,说不定哪天就会面临这样的画面。 可惜西夏他们不行。 大宋在武植带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短短时间就将十几万大军打到了这皇城中。 现在该抓的人都抓了,全部押送大殿。 而宋徽宗这次是带头进来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宋徽宗不是想做千古一帝么,破入皇城,宋徽宗作为代表,想不成为千古一帝都难。 宋徽宗一脸感慨。 他站在西夏朝堂之上,看着外面,居然怔怔发呆了好久。 随后他看着外围西夏的山河,笑了起来。 宋徽宗:“如今西夏亡国,我大宋占领了西夏,朕也会成为超越历代官家的圣君,千古一帝啊!” “能扩张我大宋领土,即便到了黄泉,朕脸上也有光了!” “大宋曾经的宋太祖,太宗都没做到的时候,朕做到了。我替你们做到了!” 宋徽宗心中豪情升腾,心情前所未有的激动。 现在整个西夏皇宫都是他大宋的兵马占据。 很多地方都站着他们的军队,一片人头涌动的迹象。 西夏朝臣已经被带到了殿堂,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看着大宋身穿铠甲的将军们站在旁边,目光带着杀机,这些西夏大臣脑袋一片空白。 看到这一幕,武植也是非常欣慰。 大宋版图,再增一笔。 且纸币经济可以继续扩展了! 对于大宋的发展而言,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开始。 古代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相比现代,古代就是萌芽初期阶段,需要发展的经济,各种建设,民生,行业,道路的建设等等太多太多了。 武植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这次西夏攻占,这些皇室贵族首先要处理,交接西夏国土也要处理,而他自己回去之后的系统也要开始升级了。 虽然眼下西夏是武植带领打下来的,但武植让宋徽宗带人攻入皇城,给他留下了功绩。 现在宋徽宗非常激动和高兴,武植在旁边看着,心里却是想到了家人。 等处理了这些,我也该回去了! 第508章 大殿中。 一群西夏朝臣跪在地上,狼狈不堪,头发凌乱,身上衣服换成了普通百姓的衣服。 平日里他们光鲜亮丽,逃命的时候都知道伪装成百姓,穿的很普通。 只是他们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人逃,怎么能逃过宋军的眼睛? 所以这些人都被抓回来。 包括西夏皇亲贵族,无数后妃,太监,王爷,公主等人。 都是西夏的一帮贵族,此刻没有了往日的地位和身份,都成为了大宋的阶下囚。 武植看着这些人,听到他们在求饶,希望能放过自己的性命,不过他不动声色,自古王室破灭,没谁有好下场。 所以他们求饶无用。 这些人并没有立刻处死,而是等他们整顿好了西夏国库的银两在发出公告,找个很好的借口和理由大庭广众之下,将这些皇室成员给斩了。 此举也是为了震慑。 李乾顺,小梁太后跪在地上,曾经他们坐在上面,现在他们跪在地上。 武植走了出来。 李乾顺看向武植:“你就是大宋宰相?” “不错!”武植点点头:“正是我,你是西夏之王,本不应该是如此下场,不过你两次派出刺客行刺我,这也是你咎由自取。 我大宋不容侵犯,昔日你屡次冒犯大宋边境,大宋没找你们麻烦,你们西夏居然主动找死。” “这也多亏了你,否则大宋没这么快统一西夏。若是你愿意和大宋合作,哪怕不合作,只要不作死现在也不会是这幅场面!” 李乾顺听到这些话,高贵的身份让他不想低头,但面临生死他又有些害怕。 他是帝王,也是人。 他也害怕死亡。 他看向武植,道:“我们西夏投降,愿意合作,以后也不敢找大宋麻烦,更不敢行刺武相,可否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西夏愿永远成为大宋的附属国,俯首称臣!” 小梁太后却是倔强的看向李乾顺:“乾儿,事到如今你求饶也无用,莫要丢了我们西夏的脸面!” 小梁太后觉得羞愤。 她贵为太后,自己的儿子是皇帝,如今亡国却是这幅场面。 太惨了。 武植目光看向小梁太后,眼前这位就是历史中有名的小梁太后? 不得不说,这太后看起来非常年轻,长的美貌富有韵味,按照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风韵犹存的美妇人。 高高的头发盘起,身上衣服沾染了许多泥土灰尘,却也掩盖不了她那傲然的身材。 武植盯着这女人,着实没想到这小梁太后还是一个美妇人。 这一幕被旁边的宋江看到,宋江目光转动,暗道这小梁太后也不是凡俗之流,虽然是太后,但抛开这些身份,却也是一位不错的美人。 宋江想到了什么。 小梁太后:“武相,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我连活人都不怕,还怕鬼!”武植笑了笑:“事到如今,你们死路一条。” “来人,将他们带下去,明日问斩!” “是!” 一群西夏的文武朝臣,皇亲贵族全部被拉走。 朝堂充满了求饶哭泣的恐惧声。 可惜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小孩过家家,他们输了就是这个下场。 现在武植带着人去了皇宫国库,清理了一下他们的财富。 好家伙,虽然不如大宋富有,却也让武植感觉这次收获颇丰,大宋国库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的财富。 何况西夏的地盘,百姓,以后都将成为大宋的,纸币也可以直接推行过来。 除了国库之外,西夏皇城大批军队开始查封西夏朝臣的府邸,将他们的财富全部充公,归于国库。 这些朝臣的钱财还是非常惊人的。 虽然不如大宋的朝臣多,累计起来那也有两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地步,这还只是初步计算,仔细搜寻会更多。 这次攻占了西夏,给大宋增加了至少八个亿的财富,不算其他物资,兵器,铠甲,弓弩等等东西的价值。 对了,还有粮食! 现在整个西夏皇城,以及西夏的天下百姓们都无比的焦急不安。 “西夏亡国了,这可怎么办啊!” “我们西夏,真的完了吗?” “咱们现在收拾东西逃走吧!” “逃?逃到哪里去?大宋攻占了西夏,这方圆都是大宋的军队,以后都是大宋的天下,再说了没有了房子田产,我们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条啊,吃不饱穿不暖,说不定还遇到盗贼劫匪,性命都要丢掉!” “那你说怎么办?” “大宋的目的是西夏王室,又不是我们西夏百姓,从之前大军进城开始,他们就没对我们做过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走?” “而且听说大宋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若是大宋接管了西夏,咱们普通老百姓未必就不能过日子啊?” “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是西夏人,这样……” “现在这种时候,除非你有反抗的能力,不然还能怎么样?让我说,都是西夏皇帝迂腐,大宋本来就强,他居然愚蠢到派出刺客想要行刺大宋宰相,现在好了,人家打过来招架不住,都完了!” “他们完了,咱们日子还是要过的啊!” “那咱们还是西夏人吗?” “什么西夏不西夏的,西夏皇亲贵族,官员们三妻四妾的,他们日子倒是舒坦,关咱们屁事?再说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好货色,没少祸害老百姓……” 许多百姓争论不休。 有人觉得倒是有理,皇亲贵族地位高崇,日子潇洒,过好日子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们这些老百姓啊,现在他们完蛋了,也不关他们屁事。 除非大宋军队要对百姓出手,否则他们完全可以过自己的。 有的人想逃,甚至收拾了东西,但心里也不是滋味,而有的百姓打定了主意不走。 现在兵荒马乱的,西夏短时间陷入混乱,沦落成山贼的百姓可不少。 这是趁乱搜刮钱财,谋财害命,他们出去哪里都很危险,没有了西夏法律在城里最安全。 就在百姓们焦躁不安的时候。 武植发了一则公告。 大致意思是,西夏皇帝不仁在先,大宋仁义之师将其消灭,以后西夏归于大宋,而西夏的百姓照样可以在城中生活,甚至西夏王公贵族的土地,田产都将全部充公,以及西夏百姓的良田全部收入国有,并且补贴一部分银两,在进行重新整理发放,采取大宋燕云十六州的新法国策,让天下百姓都有饭吃! 公告明显表示出,若是有谁不愿意的,尽可以离去,大宋士兵绝不阻拦,如有良田回收国有,还可给予一定的补偿。 不让百姓们吃亏。 百姓放下心来,至少他们生命不会有问题,只是这良田收为国有,这靠谱吗? “良田没了,那我们岂不是没田可种了?” “没了田,我们怎么办?这,这大宋刚来就要抢夺我们的田产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许多百姓听说这个,顿时有些恐慌起来。 不过有人听说过燕云十六州的情况,一百姓道:“据说燕云十六州就是大宋宰相施展的新法在治理,他们那里原本每年粮食产量都不高,百姓们也就是个温饱,有时候要饿肚子,但自从新法施展之后,百姓们丰收很盛,不但仓库堆积了粮食,还有多余的钱财进账,日子过的很好啊!” “你听谁说的,可是真的?” “绝对是真的,我一个亲戚的好友是燕云十六州的,信封来往得知,应该不假!” “再说了,西夏王宫贵族霸占了老百姓多少良田,充公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还有这些皇亲国戚,如果他们的良田也一起充公统一划分,咱们老百姓还占便宜呢!” “若真如你所说,那我们的好日子来了?西夏灭国,我们反倒是可以过好日子?这不荒唐吗?” “这个也说不准,不过咱们老百姓手中本来就没多少良田,到时候分配说不定还能多点,未必是坏事啊!” “说的也对,每年也就刚刚够吃的,年年都发愁,说不定大宋管理起来真的变好了呢!” 许多西夏百姓们,他们关心的是有没有吃的,每年能不能积攒点余钱和粮食,至于王室的覆灭。 他们心里虽然有些愤怒,但和生计比起来这算什么。 那些王室都是高高在上的人,都没了才好呢。 随着时间过去。 这天西夏到处都乱糟糟的,而西夏清点的财富也已经完成。 做完这些之后,夜晚的一场庆功宴也在西夏皇宫举行。 士兵们有酒有肉,将士们和宋徽宗更是坐在宫殿中把酒言欢。 除了宋徽宗,武植在其中最受人尊敬。 宋徽宗:“诸位爱卿,这次西夏之行大家辛苦了,来,朕敬大家一杯,回去之后,各个论功行赏!” 将士们心中喜悦。 举杯痛饮。 大家喝的好,吃的好,议论的也是关于这场战役中的事情。 其中夸赞武植的非常之多。 今天,武植喝的也比较多。 脑袋有些晕眩。 宫殿中还有留守的大批士兵,倒不会有什么问题。 众人喝的高兴,一直到了半夜时分。 武植便休息去了。 武植休息之后,浑身酒气,睡到一半,忽然门外有人影晃动和脚步声。 “谁?” 武植睁开眼睛。 “武相,是我,花荣。” “大半夜,有什么事吗?” 花荣旁边跟着宋江,宋江声音传来:“大人,陛下说您最近领军打仗日夜奔波辛苦,今晚让大人好好放松一下,这是陛下送来犒劳您的,大人放心,都洗干净了!” 也不等武植回应,宋江和花荣便是扛着一个卷起来粽子似的东西扔在了武植床上。 宋江和花荣便是赶紧关门,也不等武植说什么便走了。 武植看到里面的人,顿时惊呆了。 第509章 武植看出了他们此番举动的意图。 不过也是,他们大老远过来一趟,士兵们和将士们也非常辛苦。 宋徽宗最看重武植,如今他给宋徽宗带来了这么大利益,将西夏国色天香的小梁太后赏赐武植一晚上,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自古以来,都有战胜之后犒劳将士们的传统,这不是什么稀奇事。 犒劳要么就是好酒好肉,或者加点军饷,再者就是女人了。 目光掠向被子中已经打开的一副刺眼画面,武植发现此人的确就是小梁太后。 年纪虽然不小,但风韵犹存,那代表女人的资本之大,似乎快要蹦到武植脸上。 武植宛若在夜空中看到了天上的颗颗红色星辰。 看的无法挪开。 这…… 卧槽! 赵佶怎地如此啊? 我武植看起来像是这样的人吗? 不是吧? 武植由于喝酒有些多了,此刻夜深人静,小梁太后似乎被灌了酒,所以整个人也是迷迷糊糊的,也许是很久没有得到有些方面的滋养,加上醉酒,小梁太后已经开始发出声音了。 武植酒过三巡,气血旺盛的,出来也有一段时间,管他三七二十一,直接就将这有些高冷的小梁太后给办了。 顺带在后花园玩了一会。 一夜无话。 当第二天的时候。 小梁太后和武植都醒了,武植醒的更早一点,他浑身放松的躺着,小梁太后睁开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人。 她惊呆了! 她只记得自己被灌酒,然后被一群女子给洗干净,再然后就不知道了。 期间过程她隐约有印象,但神志模糊,也控制不住自己。 现在她半天没反应过来,她是太后,西夏的一国太后,位高权重,谁敢动她? 西夏满朝文武谁敢盯着她看? 看都不敢多看,何况是这样的一副画面。 而且,小梁太后发现自己的嘴非常疼,包括有些地方。 得。 有搞头。 现在已经受到古代熏陶的武植,根本就不会顾忌其他什么,任何世界都是强者为尊,有资源有能力,就可以拥有很多。 在古代,这绝对是正确的事情。 武植没有和她多说什么。 武植出来的时候,小梁太后已经被人抓走了。 武植并不会因为怎么样而动情。 毕竟这些并不是他妾室,武植转身忙其他事情去了。 他见到宋徽宗的时候,宋徽宗笑道:“武爱卿,昨晚如何?” 宋徽宗问武植昨晚如何,武植要怎么说呢? 一国太后,风韵犹存,这样的角色,普天之下能有这样待遇的恐怕没几个人了。 武植嘴角上扬:“多谢陛下,昨晚我喝多了,早上才知道的事情,不过,却是够味!” 宋徽宗笑了起来,拍了拍武植的肩膀:“昨天宋江在朕面前提的这事,朕想到你建立如此功劳,所以擅自做主了,对了,朕给你挑选了好几个,那只是第一个!” “只是第一个?” “不错,今晚,还有一个?” 武植愕然。 首先不说这些,原来这事是宋江那斯撮的,武植暗道这宋江怎么能胡来? 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呢! 这么好的事,怎么不早点…… 武植觉得宋江这斯深得他意。以后得好好培养。 宋徽宗笑道:“武爱卿劳苦功高,这算什么,建立如此功劳,这只是一点小小的犒劳,回去之后,你想要什么尽管说,朕都会答应你!” “陛下说笑了,微臣什么都不想要,若非想要什么,就是希望看到大宋越来越好!” 武植这话倒不假。 改变大宋,会让武植感觉很愉悦。 做的越多,他心里越顺畅,如果他可以大展手脚,看到未来大宋的变化,着实是一种乐趣啊!…… 这天,本来一些皇亲国戚是要全部斩头的,不过宋徽宗让他们迟了几天。 为何? 因为宋徽宗要犒劳武植,所以一天换一个。 这一天是西夏的皇后! 也被武植拿下。 第三天,是西夏有名的一个贵妃美女。 也被武植拿下。 武植在想,自己这是专门捡别人的啊! 弄了几天之后,感觉也没啥意思,就拒绝了。 而武植拒绝的时候,这些人也在第二天全部处斩。 玩玩而已别当真,谁当真谁傻子。 在临死的时候,李乾顺似乎知道了点什么,他心里那个气,母后居然让那个人给…… 噗嗤! 李乾顺吐血啊! 行刺武植的代价太大了! 我草你祖宗! 李乾顺在临死的时候,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咆哮。 是对武植发出的。 他还能看到武植那淡淡的笑容。 可惜他咆哮的骂声武植做到了。 嗯。 草他祖宗…… 其实西夏的小梁太后,在西夏暗害宰相,杀大臣,为了巩固权利杀了不少人,也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甚至灭人一族,现在这个结果也并不冤枉。 让她就这么直接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武植临死前,对李乾顺说了这样一番话:多亏是我,不然,你祖宗可就不是我一个人了。 武植说的没错,像西夏太后这样的人物,你说很老那也就得了,关键还很漂亮,若非武植霸占,其他人都要走一遍,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武植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自己拦下了。 这几天将最后的西夏财富清点,人也处理掉,且武植已经接管了西夏。 在西夏户部查清楚了许多良田的情况,以及文武百官的土地,房子都查的一清二楚。 他很快就开始收田地,准备重新分配,在此地施展新法了。 大宋那边还调过来了许多文官,帮着处理事情。 其中武植政务司最近培养了不少人,武植全权接管安排。 对于这一切,宋徽宗并不在意,武植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反正这里都是他打下来的,宋徽宗非常放心。 武植最近很忙。 光是清点西夏所有良田就不是一个小项目,不是短时间能完成。 而就在第八天的时候。 有探子过来传消息。 “启禀陛下,吐蕃,大理,还有耶律大石以及高丽,周边一些小国都传信过来,说他们愿意合作,接纳纸币,愿意购买大宋的粮食,希望能和大宋合作!” 太好了! 宋徽宗听闻消息,顿时龙颜大悦。 武植笑道:“之前他们不肯合作,现在西夏被灭,这些国家害怕了,合作对我们是好事,既然他们答应了,可以给他们兑换纸币……” 镇压了西夏带头反抗的,其余小国都担心自己的命运,所以不惜将白银换成他们的纸币。 周边国家都用大宋纸币,对于大宋全局来看,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宋徽宗:“西夏就是带头反对的一批人,消灭了西夏,其余人不敢妄动,都只能选择和大宋合作,这是大宋经济繁荣的又一次好消息! 朕太高兴了……走,武爱卿,咱们喝酒去。” 宋徽宗高兴的拉着武植,无话不谈。 和武植把酒言欢…… 等这里处理差不多的时候,武植他们估摸着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而与此同时。 大宋皇宫。 此刻的太子赵恒,正在处理大宋许多繁杂政务。 官家不在,他一个人处理事情还是很忙的,不过他也没忘了利用这段时间对付武植。 正在他忙碌的时候。 这时一帮郭飞明等老臣求见太子。 第510章 太子让他们进来,相当于是开一次小会。 这些都是太子的人。 他们平日里经常聚集在一起商议事情。 其中,王黼,郭飞明等人都在。 还有御史大夫沈卫。 郭飞明一干人等脸色是比较凝重的,因为他们在武植出去打仗的时候,私底下议论的都是这次打仗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这样太子可以长时间在朝廷中主持事务。 最好听到前线武植战死的消息。 或者,哪怕是官家没了,那也是很好的结果。 他们是太子的人,官家没了太子可以上位,他们都是一帮扶持的元老,肯定会得到重用。 总之,官家现在不听他们的,就相信武植一个人,他们就不能任由这么下去。 只是,谁也没想到西夏没多久灭国了。 大宋军队占领了西夏,得知消息的时候他们无法接受。 也很恐慌! 为何? 因为他们在冬季的时候,给前线断粮了。 本意是想要牵制武植,不让他建立军功,也是为了能让他们死在外面。毕竟这一来二去,没有粮食恐怕是回不来了。 可现在刚刚步入冬季,大宋军队一路进入西夏皇宫,打赢了! 发生的太快了。 让他们措手不及。 以至于断粮的效果没出来,后果已经要显现。 其实这帮老臣到如今,有这样的心思实际上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这和谋反没什么区别。 他们没想到大宋军队这么快打赢,断粮已经没了意义。因为占领西夏后,大宋军队可以在西夏得到粮食。 如此行为,反而露出了他们图谋不轨的意图。 这些人脸色非常凝重。 而挑唆断粮的是郭飞明一帮老臣。 郭飞明为首说要断粮,挑唆的理由就是,担心武植以后功高震主,意图造反夺取大宋江山。 是为了陛下好,也是为了太子好! 郭飞明说武植功劳太大,若是在攻占西夏,怕是无人能压制,所以要采取断粮,最好让武植死在战场上,反正不能打赢。 还说这次官家去西夏,都是听信了武植的谗言。 他们若是不做点什么,恐怕武植以后威望更甚,搞不好武植就要造反。 一旦武植造反,他们就完了。 他们不停的说这些,在赵恒耳边吹风,这赵恒头脑一热,还真就给批准,将前线粮食给拖延了。 断粮的理由和借口也找了,那就是运输问题。 说有一伙山贼将一条必经之路给摧毁拦截,所以粮食过不去。 他们打的算盘倒是很好,只是西夏被攻占,大军不缺粮食。 但这件事情兜不住。 此刻,这些老臣过来就是商议这件事情。 “殿下,咱们断粮的事情,怕是现在陛下和武相都知道了,现在西夏打赢,他们随时都可能回来问罪!” “还是让武植建立了功劳,这次回来他恐怕更加嚣张了!” 赵恒咬牙切齿。 “断粮之事没有效果,父皇回来肯定会兴师问罪,如何是好啊!” 赵恒也开始担忧起来,前线打仗,后方断粮这可不是小事情。 他们做了就会漏出马脚,现在消息应该被知道了。 赵恒现在忧心忡忡,随后他问道:“最近武植罪证查的怎么样了!” 王黼:“殿下,武植的府邸咱们进不去,所以不好栽赃!” “府中没了武植,此人居然放了这么多护卫,还有,他弟弟武松就在禁军中,时刻关注,上次我们要进入搜查武植的府邸,准备栽赃他意图谋反!却被武松带人拦截了,还抓了我们不少人!” 郭飞明:“武植在汴京安排了防卫,可惜啊……如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武植安排在汴京军中的人我们都可以撤换掉,但时间太短了!” “现在,我们该如何!”赵恒有些焦急。 郭飞明:“殿下,现在武植俨然成为了大宋第一权臣,此刻又攻占西夏,功劳甚大!历年来这样的臣子,发展到最后都会出现忤逆之心,从而造反!所以咱们做的是对的!” “陛下如果回来问罪,我们一口咬定是因为道路问题,非我们刻意断粮! 若真兜不住,殿下大可直言是因为听说武植要谋反,所以才出此下策!” 其实郭飞明的说辞,漏洞百出。 无论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极为放肆的。 但赵恒听就行了。 赵恒:“太傅说的没错,父皇什么都听武植的,在这样下去大宋江山就要易主了,我断他们的粮食,实际上就是为了打压武植。只是现在西夏已经拿下,我们做的好像有点多余了。” 与此同时,武植和宋徽宗在西夏,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要回来。 这时有人来报:“陛下,咱们大宋粮草断了!” 宋徽宗:“断粮了?现在西夏已经打赢,根本没有人阻拦粮食运送,大宋粮食也非常充沛,怎么会断粮呢?” 来人道:“陛下,听说是路上有盗匪山贼销毁了必经之路,导致粮食在路上耽搁没有过来!” 宋徽宗眉头一皱:“朕一路走来,这样的必经之路很少,也没听说什么盗匪之类的,这是假消息吧!” 来人跪在地上:“陛下,小的万万不敢,这是探子打探的消息,绝对不会有错!” “这种时候断粮?” 宋徽宗又不是傻子,立刻想到了其中的厉害之处:“这多亏现在西夏攻占了,若是没有攻占,此刻两军还在厮杀,忽然大宋断粮,我军必败!一个不好就会全军覆没,甚至饿死,到底是谁挑唆太子下发这种命令的?” 宋徽宗知道,粮食运送根本没什么太大问题,至于劫匪什么的更是笑话。 粮食运送是一个军队,有人护送的,大宋境内大的劫匪要么归顺,要么被杀了。 朝廷军队在,哪个山贼有这样的本事? 不但是宋徽宗想的到,武植更能想到。 这怕是一个借口。 武植:“陛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图谋不轨,想要加害于我,让我吃败仗!” “而且他们还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是路的问题,这时如果我们败了,也找不到他们头上去!” 武植目光微微眯起,立刻分析出了一些问题,然后道:“陛下,断军中的粮食是有人希望我军战败,但断陛下的粮食就过分了,他们这是想要饿死陛下,好谋权篡位啊!” 武植这一句话,当场说的宋徽宗双眼遍布血丝。 太可怕了。 他才出来多久,居然有人开始谋划篡位? 虽然这都是猜测,但很有可能。 到底是谁在挑拨太子?做出这种荒唐之事! 宋徽宗甚怒,当即和武植开始回汴京。 而此刻的太子赵恒。 大半夜他也睡不着,忽然想到了什么。 郭飞明口口声声武植祸国殃民,以后一定会谋权篡位。阻止他建立军功,甚至让他死在战役中,是他们的意图。 只是断粮,连同他父皇也在其中啊! 万一父皇遇到什么危险呢? 赵恒被郭飞明一帮老臣挑唆,此刻感觉不太对劲,便大半夜找到了郭飞明。 郭飞明还没睡醒呢,听说太子找,且亲自上门,他只好出来迎接。 赵恒:“太傅,我有些疑惑,之前我们断粮大宋军队,想来岂不是连父皇的粮也给断了,虽然太傅所言,再如何父皇也会有吃的,只是这好像并不太符合仁义礼智信吧,我这样做好像是不忠不孝啊!” 赵恒对于这些非常讲究,之前郭飞明就是利用这点,说武植是奸臣,要除掉他才断粮,现在想来,此举好像不太孝顺,不符合仁义,所以特地来找老师解惑。 倒是要听听老师怎么说。 郭飞明闻言,赶紧道:“殿下,非也,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天下和平,不让大宋和西夏开战,殿下想想,这每次战争,哪次不是血流成河,百姓民不聊生,给天下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和税务啊!” “而打仗消耗的军饷,支出的银两更是惊人,对谁都没好处,而我们断粮就是逼迫他们回来,不能继续打仗,这不是好事吗? 如果那武植栽了,殿下也可无后顾之忧! 再者,陛下什么都听信武植的,为了不让官家成为暴君,此举也没问题。 西夏虽然行刺大宋,但殿下想一想,行刺大宋,又没有发兵大宋,不至于非要战争,现在的陛下是越来越喜欢打仗了,这样下去就会变成残忍的暴君,咱们这不但是为了制衡武植以后谋逆,也是为了咱们的官家不成为暴君,天下和平,这哪一点不符合了?” “殿下,您就放心吧,您做的是对的!” “将来,您若是登基必定是一代贤君,不会造成战争,这才是我们要走的道啊!” 说到底,赵恒还是太年轻了,哪里是这老狐狸的对手,几句话就打发了。 太子点点头:“太傅说的极是,这样做是为了大宋好!” 太子放心了,感觉还是要多亲近老师,才能让自己受益匪浅。 他这样不是不孝,而正是因为他孝顺,才不希望父皇成为暴君,只会战争,也不想武植做大! 将他们逼回来。 当然,赵恒是这么想,实际上郭飞明一帮老臣是想要将武植弄死在外面,最好两个一起死,然事到如今大宋打赢了西夏,他们心里实际上都在想如何开脱自己的罪名。 而太子赵恒,既想要弄死武植,又想要保全自己的仁义道德。 所以才有此一问。 总之,这天晚上他们都没睡好。 而在赶路回来的宋徽宗,他是越想越气,他也没休息好。 因为断粮是他儿子批准的旨意,这还了得? 他在外面打仗,太子在朝堂坐镇断粮,这……这是要谋反,弑父篡位啊!!! 断粮的后果可轻可重,轻的是没粮食可以提前赶路回来,大不了休战。 严重的是如果正处于和敌军厮杀追逐中,断粮会被敌人全部杀绝。 他这个官家,也会死在这场战役中,如此一来,在汴京坐镇的监国太子就可以顺利继位成为新的官家。 武植和官家都死在外面,他可不就顺利登基了吗。 宋徽宗如此一想,他感觉太子绝对要谋反!这个不孝子!!! 他居然敢谋反! 第511章 宋徽宗转头问道:“武爱卿,你说咱们大宋朝是不是出现了谋逆之人?不然太子为何无缘无故下这种命令,断我们的粮食?” “难道真的只是粮食在路上被盗匪劫了吗?什么样的盗贼可以截走军队的东西?” 宋徽宗疑惑,他更希望真的是山贼原因,而非是太子找的借口。 他们已经派人去查这件事情了。 武植笑道:“也许真是山贼的问题!” 宋徽宗:“嗯,赵恒再怎么说也是朕儿子,他怎么能断他老爹的粮食,他没这么不孝,一定是有人挑唆的!” “但不管如何,他不管朕的性命乱来,实在不该,若是查清楚,朕决不轻饶!” 武植也在骄子中和宋徽宗一起喝茶,骄中很大,可以容纳好几个人。 武植也只能安慰一番,总不能当着宋徽宗说他儿子谋反吧,当然这一幕武植是愿意见到的。 太子对自己可没什么好面孔。 武植不会说的那么直白,而是折中的劝解。 武植:“太子可能一时糊涂!” 武植并没有否认,也没有当着宋徽宗的面说你儿子一定是造反,他想要谋反弑父夺位,如此逆子要除掉之类的话。 这样反而会激发宋徽宗对儿子的保护心里。 武植说他一时糊涂,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责怪,好像只是一个年轻人犯了些错误罢了。 宋徽宗心里却不悦了。 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要了他老爹的性命,这还了得? 逆子,假以时日还得了? 宋徽宗听到武植的话,心里更是对太子产生了一种愤怒。 为何他出来将大宋交给太子监国?那是因为信任,是因为赵恒是长子,他是嫡长子未来就要继承官家位置,是未来的君王,现在他出来也是为了培养给他一些磨炼的机会。 但这不代表太子在他老子还没死,甚至没老的时候就动一些歪心思,若真有这样的心思,那么宋徽宗肯定是心里堵得慌的。 宋徽宗喝了一杯茶,提到太子就生气,他说了点其他的话题:“武爱卿,这次我们匆匆出来,西夏那边能稳定吗?” 武植笑道:“陛下,西夏那边有宋江,岳飞等人把手,十万军队镇压,问题不大,而且有威胁的俘虏也被分散充入军中,分成两部被我和岳飞统治,所以西夏是安全的!” 听到这话,宋徽宗点点头:“朕担心多余了,既然你能消灭西夏王室,也不用怕什么。” 武植又和宋徽宗聊了一会儿。 武植说的倒是实话,西夏王室成员都不在了,其他人即便想要拥护也没个人。 就算西夏有起兵造反的,大宋也不会惧怕。 西夏王室在大宋面前不堪一击,更不用说其他人。 这次他们回去,主要是处理太子的事,不然也不会这么匆匆赶路,着急的很。 武植知道宋徽宗回去一定会查清楚,到时候武植也会添油加醋一番。 而且,他也要回去看看家人了。 武植虽然人在西夏,但一直有探子禀报家里的情况。 那太子果然动手了,只是武植的弟弟在殿前司禁军中掌握兵权,太子那点人不敢动,也动不了。 若非武植留下的防卫,还不知道那太子会如何。 与此同时。 蔡京的府邸。 蔡京坐在花园中赏花,旁边站着他的儿子蔡攸。 蔡攸道:“这次太子断了陛下的粮食,这事有点严重啊!” 蔡京闻言,笑道:“何止是严重,这太子毕竟太年轻,那帮以郭飞明为首的老臣年纪大了,有些老糊涂,居然挑唆太子做这种事情,也不想想,断粮对他们真有什么好处吗?” “想要通过断粮来除掉武植,甚至他们还想要弑君?简直愚蠢!” 说到这里蔡京脸色叹息:“可惜,仅仅只是断粮,不可能消灭武植,成功的几率并不大,而一旦他们回来,太子和郭飞明就危险了,这次老夫倒是要看看他们如何面对!” 其实蔡京对于太子的决定,还是有些惋惜的。 他也希望武植能死掉,武植死了没人抓住他的把柄,陛下无人可用,可能就会重新重用他这个宰相,对他来说是好事。 至于太子那边,他蔡京也没有得罪,退一步讲,就算宋徽宗也死了,他蔡京顶多就是位置被人替换,但终究不会太差,还是能留在汴京。 “太子监国,不出意外天子位置就是他的,他太年轻,太急躁了!” 蔡攸:“现在官家还很年轻,做出这种事情足以见得太子有些心性不稳。” “马上陛下就回来了,咱们可以看一场好戏!”蔡京感慨道。 随着时间缓缓而过。 这天。 宋徽宗和武植的军队回来了。 受到了全城的欢迎。 文武百官都迎接。 不过宋徽宗在看向太子的时候,脸色极为阴沉。 宋徽宗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并非是质问太子,而是去了太庙给祖先们汇报。 想到这次灭掉了西夏,看到列祖列祖的牌位,宋徽宗也暂时忘记了太子的事情,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列祖列宗,我赵佶没有辜负你们,如今燕云十六州回来了,金国也收了,就是那屡次挑衅我大宋边境的西夏如今也被消灭,共同归于大宋统治!” “大宋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强大,历代祖先的愿望,我赵佶完成了!” 听到这话,身后一些官员们忽然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大宋并非拿下了整个天下范围,对于此刻的大宋来说,就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此刻,宋徽宗说完这些事情后,回头看着文武百官:“这次朕和武爱卿在西夏打仗,冒死在沙场,然而大宋朝堂居然有人挑唆太子,断了大军的粮食,多亏大宋打赢了,没什么威胁,否则贸然断粮会害死所有人。” “若非这件事情,朕不会这么快回来,此事极为严重,朕要彻查此事,不管最后谁是主谋,朕决不轻饶!” 文武百官们瑟瑟发抖。 暗道好在自己和这件事情没关系。 此刻。 武植回到了家里。 见到是老爷回来了,府邸中的守卫才开门。 恭迎武植。 而潘金莲,李师师,扈三娘,庞春梅,小蝶小舞,赵三等人都在门口迎接。 潘金莲:“老爷回来了,恭喜老爷凯旋归来呀!” 之前武植回来汴京的时候,她们就想出去迎接,但想到武植说过,他不来谁也不能出去。 所以她们是等武植来到门口,才出来。 武植很放松。 家人都在,没什么事情。 回来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众人聚餐一顿。 好酒好肉,说说笑笑,聊的很开心。 还有武金也在旁边吃一点能吃的东西。 喝完酒之后,武植在一处房间,有下人进来:“大人,事情查清楚了,运送粮食的道路附近的确有山贼!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镇妖博物馆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