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43章

第43章

。 而武植呢,他压根就没提这件事情。 也不是说没提,而是现在不是时机。 他虽然答应了,也没说一定要立刻运筹这件事情。 换句话说,武植将高俅忽悠了一顿。 此刻高俅气的七窍生烟,在营地中左右窜步,眼看时间越长他便越是焦急,不知道该如何办的时候。甚至还辱骂镇国公不讲信用。 “这个镇国公太过分了!怎么能这样?” “这都过去半个月了还没有消息,再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啊?” 高俅急的冒汗。 就在这时,有人进来递过来一封信:“高大人,这是镇国公托人送来的信!” 第214章 “镇国公?快,拿来看看!” 高俅迫不及待的接过信封。 他现在骑虎难下,实在是有些扛不住了。 他赶紧拆开信封,便看到武植写的字。 高俅盯着上面的字迹,看完之后大致意思是,武植已经和官家交流了这个问题。 但他并没有说诏安的事,而是告诉官家剿灭山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让官家耐心等待即可,反正有高太尉镇守,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之类。 听武植这么一说,宋徽宗也没着急结果。 武植又将宋徽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金国和辽国身上。 现在金国已经又攻破了辽国三座城池。 因为辽国的武器出现了问题,被金国抓住机会一举连攻,拿下了三座城池。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是怒火攻心。 知道武器有问题,却拿大宋没有办法。 只能继续购买大量武器,而武植还是将那些劣质的卖给辽国。 你就说要不要吧? 你不要,我还不卖呢! 再者,你要了还能抵抗一段时间,你不要,只会被金国打的更狠! 武植这一招,气的辽国皇帝在皇宫吐血,却还只能拿出钱财继续购买。非常憋屈。 这样他们还能抵抗金国,若是没有了大宋的兵器,他们形势更严峻。 这就是技术上的领先,所造成的优势。 现在武植是坐山观虎斗,辽国明知镇国公的想法,却也无可奈何…… 另一边。 高太尉这段时间就在营帐中待着,不求有功,只要没过即可。 这是武植的意思。 只要官家不着急,他也能缓一段时间,但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高俅:“镇国公说来说去,就是不说诏安的事情,难道让我自己提吗?” “怕是我和官家提,官家会说我无能吧!哎!” “我也只能等着了!” 高俅也是无奈。 旁边副官道:“大人,现在梁山的人也等着呢!” “让他们等吧!他们既然想要诏安,那也不是我说了算,我们不会攻打他们,他们也不敢打本官,就耗着吧,什么时候镇国公来信了在说!” 高俅叹息一声。 旁边副官严重怀疑高俅的办事能力,搞了半天就这样耗着,那他们来这里是做什么? 打又不行,诏安还得看镇国公的脸色。 这高俅真是够废的。 副官摇摇头,反正他就是个跟班的,顶头的是高俅,他无所谓。 而宋江那边一直等不到消息,朝廷军队也没有进攻的意思,宋江也很着急。 朝廷好像不是很重视他们。 既然如此,梁山的人也坐不住了。 “这样等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那高俅我们也别管他了!梁山也要发展,这么多人人吃马嚼,不能就一直待在这里吧!” “不错,我们得活动啊!” “现在粮食酒肉,坐吃山空,不能就等着朝廷来消息,附近还有曾头市,此地我们也要拿下!” “我们的势力越强,朝廷才能重视我们。” 梁山的众多兄弟们开始议论起来。 即便没有朝廷,他们本来就动了对曾头市出手的意思。 毕竟打下一个地方他们资源就能更加丰富。人也能增多。 至于曾头市,他们也了解,曾头市的首领是曾弄,年纪不小了,他原先其实是女真部落的人,也就是金国人。 年轻的时候做买卖,非常有钱。 后来跑到这里来霸占了一块地方,召集一批人将此地改为曾头市。 由于势力大,很多官员都不敢得罪。 这曾弄年纪不小了,他有好几个儿子,还请了两个江湖之人,一个是史文恭,还有一个是苏定。 请他们当此地的教头。 宋江双眼闪过光芒:“曾头市方圆至少百里区域,他们的人口很多,兵马也有五六千,地盘更有五座大寨,想要打这个地方恐怕有些艰难!” 宋江经过一段分析,难以下定主意。 但晁盖却是执意要攻打曾头市。 晁盖想要通过攻打曾头市,重新建立自己的威望,否则他就要被宋江架空了。 这说来。晁盖和宋江是郓城县同乡,俩人是朋友,互为救命恩人。 上梁山前,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保正,宋江是郓城县衙押司,负责县衙文案工作。 先是晁盖带人在黄泥冈劫了梁中书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后被官府侦破,宋江冒死报信,救了晁盖。 后来晁盖上梁山,火并王伦,众人推戴晁盖当了一把手。 而宋江因在江州酒后题反诗被判死刑,晁盖带梁山好汉千里奔袭劫法场,救宋江上了梁山,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 上梁山后,宋江屡次带队下山征战,民心逐渐建立。 而在宋江攻打祝家庄之后,还发生了一件事情。 返回途中,好汉段景住从芦苇里跑出来拜见。 他跟宋江说,自己盗得一匹照夜玉狮子宝马,准备献给宋江。 路过凌州曾头市时,被曾头市曾家五虎抢去了。 宋江带段景住上山,然后派戴宗去曾头市打听情况。 曾头市他们不仅抢了马,还放出风来要捉拿梁山头领。 晁盖大怒! 其实他的怒,与其说是对曾头市,不如说是对段景住更多一些。 段景住声称要把马献给宋江,显然在江湖好汉眼里,已经只有梁山老二宋江,没有他老大晁盖。 晁盖决定亲自去征讨曾头市挽回威望。 以往梁山但凡有下山的军事行动,宋江都会主动请缨并阻止晁盖下山,一旦晁盖说要去,宋江就会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有什么事,兄弟替你去”。 宋江通过这种方式架空了晁盖。 当宋江这次又拿出这个理由阻止他时,晁盖说:“贤弟,不是我要抢你的功劳,你几番下山,厮杀劳顿,这次哥哥我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你在去。” 宋江的必杀技失灵,很郁闷。 说干就干…… 此刻,晁盖便是启请了二十位头领,带领五千军马下山。 他们大军前行,绕开了高俅的队伍。 呜呜呜…… 他们前往曾头市,忽然途中遭遇一股大风,将晁盖的旗吹折了。 一看到这种情况,吴用眉头一皱:“哥哥,这太不吉利了,要不哥哥别去了吧。” 听到这话,晁盖摇摇头。 他好不容易有机会重新建立自己的威望,怎么会因为风吹断了旗帜而返回? “曾头市,一定要打!” 晁盖加重了语气。 就这样。 当他们的人到达曾头市的时候,便开始袭击了。 两个势力的人陷入一片喊杀声中。 “梁山的人来了!快禀报大人,其余人随我杀上去!” “好一个梁山,居然敢过来偷袭我们,兄弟们,杀了他们!” 前方到处都是厮杀声。 而晁盖等人更是凶猛冲杀。 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威望,就看这次了。 刷! 然而就在这时,一支冷箭飞射而来,噗嗤一声,钻入到了晁盖的眼中。 身材魁梧的晁盖,顿时满脸鲜血,凄惨大叫。 “哥哥!”吴用脸色大变。 “不好,这是毒箭!”吴用发现箭矢上写着史文恭的名字。 “快,撤回,全军撤离!” 吴用赶紧下令。众人扶着晁盖赶紧撤了回去。 当宋江焦急等待消息的时候,等来的却是晁盖中箭的消息。 他脸色大变,内心却是一股狂喜。 晁盖一死,他就是梁山第一把交椅无疑了。 没几天晁盖就不行了,只是,宋江万万没想到,晁盖临死之前居然留下了遗言。 “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当梁山泊之主。” 宋江知道,晁盖这是摆明了不让他坐上第一把交椅。 因为他宋江如何擒拿的住史文恭? 他根本不会功夫。 但宋江是何人,他很快想出了对策之法。 既然他无法抓拿,就找一个能擒拿史文恭的人。 但擒拿了史文恭,就必定会坐上梁山之主的位置。 稍微有点威望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还真有可能坐上梁山之主。 宋江暗暗想道:“如果我找一个梁山没威望的人擒拿了史文恭,他虽符合晁盖遗言,却不能服众,这样晁盖的遗言就只能作废,到时候还是由我宋江做这梁山之主! 只是这个人找谁呢……听说大名府的卢俊义,此人身手不凡,家中富贵,倒是不错的人选……” 宋江目光闪烁,立刻想出了对策之法。 他将主意打到了卢俊义身上。 这个卢俊义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 一定能抓住史文恭! 卢俊义原为一员外大户,家底非常富裕。出生在大名府繁荣之地,富贵之身,生活是极为有滋味的。 而他家有一家仆,就是浪子燕青。 这个燕青可不是一般人,在后来梁山诏安的事情中忙碌,并且认识了李师师。 燕青走李师师的路子去接近宋徽宗,最终成功招安。 民间好事之人往往演绎这个故事,有的称李师师最终和燕青一同归隐了。 有的称李师师最终入宫了,但赶上金兵入侵,为了不受欺辱,偷偷折断金簪,吞咽下去,含恨而死,而燕青被金兵乱箭射死。 前面的结局未免想象的太好,后面的结局则想象的太差。 而无论是什么结局,武植的出现注定了他们两人不可能在一起。 因为现在李师师已经在武植府邸中做了小妾,李师师已经喜欢上了和武植的那种味道。 即便此刻燕青出现,怕也是没有机会。 再者,没有武植出现,李师师和宋徽宗之间的关系,金兵的入境,大宋的结局,注定了他们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武植出现,他们反而能活着。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此刻。 既然宋江想出了办法,便和吴用商议怎么招卢俊义。 吴用也想到了一些办法。 接下来。 很快时间,军师吴用便是假扮算命先生,跑老远前往了卢府为其算命。 他自然有办法进入府中为卢俊义算命。 此刻,高大魁梧,仪表堂堂的卢俊义就在他对面。 吴用看了一眼,卢俊义说出生辰八字之后,吴用脸色一变:“卢员外……” 卢俊义问道:“先生可是算出了什么不好的?尽管直言!” 卢俊义也是在路上听说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路过的人都说他算的准,给出了不少解决方案,恰好被卢俊义看到,本来他看到之后,也没打算逗留。 但吴用看了他一眼,便故作疑惑,倒是勾起了卢俊义的好奇,便请到了家中。 他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吴用安排的人在演戏,专门忽悠他卢俊义的。 卢俊义此刻勾起了好奇,想要知道吴用算到了什么。 第215章 吴用摇摇头,叹息一声:“卢员外,这……根据我所推算,员外你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啊。” “什么?”卢员外脸色有些难看。 吴用说完,就要走。 这下卢俊义不干了,说他有血光之灾然后就走?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卢俊义拉着吴用,让他说个明白才能放他走。 吴用此人也是阴险狡诈,他道:“不是我不说,怕是我说出来,卢员外也不一定听啊,若是你不听,自然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还不如不说。” 卢俊义着急了:“先生尽管说来,若是我能做到的,自然会做!之前我听先生算命之言,很多百姓都被言中,并且也给出了解决方法,如此神算,我卢俊义自然会听从先生的吩咐。” 吴用:“既然如此,办法也不是没有!” 卢俊义赶紧道:“还请先生直言……” 吴用接着道:“若是……你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家中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诗句。或可解灾!” 这是一首藏头反诗。 每个字的开头连接起来,就是卢俊义反…… 这吴用也是一个人才,凭借自己的口才,硬生生将这卢俊义说的鬼迷心窍。 卢俊义还真中计了。 吴用也没要钱,卢俊义打死也没想到,和他隔着老远的梁山中人,会千里迢迢算计在他头上。 接下来,他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 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 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卢屈打成招下了死牢。 这其中,也有宋江他们的运作。 之后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由于被梁山所救,卢俊义走投无路,只好上了梁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在水浒传中,他的主要功绩有活捉史文恭,在没上梁山之前,个人生活也是如滋如味,不料被宋江设计,安排人到其府上假意写反诗,后大肆宣扬,让卢俊义身败名裂。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卢俊义已经上了梁山。 宋江大喜,众人齐聚一堂后,经过一番说道。 他们准备攻打曾头市了。 而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宋江努力给卢俊义创造生擒史文恭的条件。 他身边好几个大将都有机会冲上去抓了那史文恭,但都被宋江强行以各种理由拦截下来。 只让卢俊义过去,最后双方交战中,曾头市哪里抵抗的住宋江带人夜间偷袭的势头猛,最后史文恭还真被卢俊义拿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宋江的计划成功了。 卢俊义生擒了史文恭,晁盖的遗言可以作废。 在将曾头市的财富,马匹,各种资源拿回梁山之后,梁山好汉聚集一堂。 然后宋江在公开场合,推荐卢俊义成为梁山新的主人。 然而,卢俊义不断的推辞,四周众人反应也很淡薄,毕竟你卢俊义什么玩意,刚上梁山就因为晁盖的遗言,就想要做梁山之主? 其他人也不答应啊! 最后卢俊义推辞,众人不支持下,有人提议,晁盖遗言暂且不提,卢俊义是不可能当梁山之主的,既然晁盖的遗言作废,他们拥护宋江上位。 这件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即便还有晁盖的几个心腹不满,却也无话可说。 总不能让卢俊义当吧? 最后,宋江如愿以偿的从暗地里的一把手,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梁山之主。 至此。 晁盖死后,宋江就成为了梁山新的头领。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宋江成了梁山之主,自然也要改掉上一任老大在时的东西。 宋江刚上位,就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虽只是改了个名字,却大有深意。 梁山上的好汉各色各样,上山的理由也不一样。 有的本就是绿林草莽,有的是官兵落草,有的是犯罪上了山。 宋江为了治理梁山,就制定了很多规矩,要约束好汉们的行为。 聚义厅是晁盖命名的,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晁盖对梁山的主张是兄弟们聚集在一起,重情重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宋江的忠义堂,是讲究兄弟义气时,还要讲究忠心,效忠,向宋江效忠。 宋江说道:“如今山寨人马数多,非比往日,可请众兄弟分作六寨驻扎。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此言一出,现场好汉议论纷纷,却没有人反驳宋江的意思。 宋江改为忠义堂,行为上是改变了梁山未来走向,实行自己的主张。 晁盖还是头领时,他对梁山的主张就是占据一方,逍遥快活。 宋江还不是梁山头领时,就已有了诏安之心,所以晁盖不想将梁山之主的位置直接传给宋江。 聚义厅是松散的,自由的,好汉们不受束缚。 改为忠义堂后,宋江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就约束了好汉,梁山凝聚力大大增强。 以往的好汉们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之后的好汉想干什么时,就得先得到领导的批准。 宋江这样做,却没有人反对。 因为宋江是他们自己推上位的,他要干啥,只能支持。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梁山上的各大小头领,都替换成了自己的心腹。 比如兵权大部分在宋江手里,一小部分在花荣手里,连梁山第二的卢俊义都没有兵权。 宋江上位后烧的一系列火,使得梁山面貌焕然一新…… 而宋江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高俅过来诏安的意思。 所以宋江决定,主动出击! 宋江:“兄弟们,现在高俅迟迟不诏安,我们不能一直这样等下去,我们得展现一下实力,让朝廷重视我们,才能派主事的人过来谈和!” “哥哥有什么想法?”吴用问道。 宋江笑道:“先攻破高俅,将事情闹大朝廷就会派人下来!” “哥哥考虑的有道理,那高俅一群人没什么战斗力,抓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诸位兄弟可有异议?”宋江看向四周的好汉。 所有人都已经被宋江洗脑,而实际上他们走上诏安之路,在此刻情况下的确是比较正确的。 因为你不诏安,就只能是贼寇,迟早有被朝廷消灭的一天。 若是诏安,还有一条活路。 他们毕竟是山贼,在怎么样也不可能抵抗的了大宋朝廷。 宋江对于朝廷并没有多少恨意,他要的就是诏安。 所以众人一商量,就决定了。 宋江率领大军,立刻开始上岸。 而此刻的高俅还在营帐中喝酒等消息。 结果宋江的人马冲了过来,三两下便将他们击溃,最后李逵便是抓住了高俅,将他衣服抓住,狠狠摔在地上。 “狗东西!”李逵骂了一句。 高俅脸色大变:“宋江,你们这是何意?” “不是说好了等消息的吗?” “这都几个月了,还让我们等消息?”宋江摇摇头:“我自有计划,高大人就委屈一下吧!” “来人,将高大人带上梁山!” “是!” “你,你们好大的胆子!……”高俅此刻狼狈不堪,被李逵踹了好几脚,整个人如同囚犯,一些将领被抓住全部带到了梁山。 那副官此刻吓的尿裤子了,不是诏安吗?怎么梁山的人打过来了?完了! 第216章 高俅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不但没有剿灭梁山一伙人,还被抓起来了? 高俅脸色苍白,内心有一种想死的冲动。 这下他是彻底完了。 一旦被抓起来,肯定名誉扫地。 他是来缴灭山贼的朝廷命官,这要是传出去他多丢人。 宋江他们可不管。 之前给过高俅机会了,现在高俅迟迟没有动静,他们决定主动出击。 以前高俅是高太尉,他们还高看几分,未必敢这么对待他,但高俅现在没什么权利。 宋江明显看出来指望高俅是没用的。 李逵将高俅教训了一顿,尽管有宋江呵斥,李逵可管不了那么多,给高俅揍的鼻青脸肿。 高俅有时候会出言威胁,但威胁李逵没用,李逵只会更用力揍他。最后高俅只能连连求饶。 很快。 梁山的事情便传到了朝堂中。 这也是正是梁山的目的。 只有上面重视梁山,他们才能更快诏安,等高俅诏安谁知道什么时候。 朝堂中。 有人禀报:“陛下,高大人被梁山一伙贼寇抓走了!” 此话一出,整个满朝文武哗然。 “高大人不是去消灭贼寇吗,怎么还被贼寇抓了,这……” “这高俅太无能了!” 许多朝臣愤愤不已。 他们朝廷的面子都被高俅丢光了。 听到消息的武植也是浑身一震,暗道:“这宋江一伙人胆子也太大了,根据水浒中他们可没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莫非现在高俅不是太尉,因为我参合里面的原因,导致梁山出现了变化?” 武植想来,应该是如此。 宋江已经等不及了,他要让朝廷看到他们的实力。 武植:“这么说来,梁山一伙人已经被宋江统一了,这正好是我出手的时候了!” 其实距离高俅出去到现在,也过去一段时间了,武植琢磨着现在差不过可以出手。 曾布站出来道:“陛下,那高俅没有能力消灭贼寇,反而被梁山的人抓去,这是朝廷的耻辱,那梁山贼寇还以为我们大宋无人!” “这次一定要派重兵将其镇压,否则,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到时我们大宋到处都是贼寇,这可要不得啊!” “曾大人说的有道理,陛下,如今之计,要派军队过去消灭梁山贼寇!不能让他们做大!” “这帮梁山的贼寇太嚣张了!” “居然敢抓大宋的朝廷命官,简直放肆!” 朝臣们议论纷纷,宋徽宗也是有些恼火。 高俅也太废了! 本来宋徽宗还抱着一丝希望,指望高俅能消灭贼寇,如今一看,简直无能啊! 等高俅回来,他一定要训斥一顿。 当然,高俅能不能回来还是两说。 此刻宋徽宗扫视众人:“诸位爱卿,谁愿前往消灭梁山贼寇?” 众人面面相觑,很多人只是说,这些文官对于打仗倒是没什么经验,只能看那些武将。 这时自然也是有人站出来愿意前往,但当武植站出来的时候,他们就没希望了。 武植道:“陛下,让微臣前去镇压梁山贼寇!” “哦?镇国公要去?”宋徽宗道:“你是镇国公,梁山贼寇不用惊动你,让其他人去吧!” 武植笑道:“陛下,切莫小看梁山贼寇,高大人几千兵马都不是他们对手,可见这伙人实力,而且,微臣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宋徽宗:“你且说来!” 武植笑道:“这伙梁山贼寇,根据情报他们很会打仗,眼下大宋也并非太平,在大宋境内还有其他的贼寇盘踞各地,甚至将来还有金国和辽国的战争,我们大宋也要参合进去! 这些梁山的人,微臣倒是觉得若先将其镇压,并且将他们纳为大宋所用,倒也不失一种良策!” “哦?”宋徽宗闻言,犹豫了一会儿,若是其他人这么说,宋徽宗不一定会同意。 但武植就不一样了。 宋徽宗:“既然武爱卿如此想,依你所言,这件事情交给你了!” “多谢陛下!”武植内心一喜。 终于要开始收梁山的人了。 只要收了那伙人,武植的禁军战斗力还能继续提升。 到时候无论是攻打大宋境内的贼寇,比如方腊那些人,还是金国与辽国的敌国战争都能用的上。 虽然武植对于这些梁山贼寇感觉不是那么好,若是将其消灭,也不是难事。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伙梁山贼寇的战斗力是极强的。 此刻。 蔡京看向武植,不知道武植想做什么。 又要建立战功? 蔡京现在对武植的策略就是,等着武植从高处跌落下来。 他知道自己出面阻拦武植的行动,宋徽宗根本就不会采纳,所以他闭嘴了。 什么都没说,即便他出来阻拦,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武植是去征讨梁山贼寇,他不去,也会有其他人去。 而且一伙贼寇而已。 相比金国和辽国,贼寇不足道也。 他倒是不明白武植为何要诏安梁山的人,这群人能有什么用? 蔡京想不通,也懒得想。 就这样,武植去准备了。 回到家里。 潘金莲也听说了这些事情。 潘金莲:“大郎,你真要去征讨梁山贼寇吗?” 武植笑道:“夫人,这是我主动要去的。夫人在担心我吗?” 潘金莲小手敲了一下武植的肩膀:“我肯定担心你啊!又要去那么远,和那些贼寇打交道,大郎要小心点,也要早点回来,免得奴家在这里天天想着你!” 武植:“放心吧,那梁山贼寇奈何我不得,去一趟就回来了,没什么危险!” 再说了武植如今的武力,谁能伤害他呢。 潘金莲撅着小嘴:“老爷此次去梁山,收服那些梁山贼寇自然不是问题,奴家就是担心老爷又在梁山找个什么妖精回来呢。” 潘金莲说话间,还俏皮的翻了一个白眼。 武植一愣,知道潘金莲说的是扈三娘。 此刻扈三娘就在旁边站着,听到这话,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 潘金莲口中的妖精说的就是她吧? 但她也不好反驳。 毕竟这是镇国公的原配夫人。 她肯定是不能乱来的,也不敢。 第217章 好在潘金莲也只是小小的抱怨,并没有针对她做什么。 武植笑道:“夫人可不能这么说,扈三娘对我有大用,这次我准备带她去参战,也是有危险的。” 潘金莲一愣:“她也要跟老爷去吗?” 潘金莲更是有些吃醋了:“我也要跟着老爷去!” 武植:“你一个弱女子去那里做什么?你就待在家里!” 武植小声在潘金莲耳边道:“我还舍不得你去冒险呢,听话!” “好吧!”潘金莲笑了笑,这时武植又拿出一些漂亮的首饰之类,潘金莲高兴坏了。 “谢谢老爷!” “这是金国的完颜宗峻给我带的,这些首饰都是黄金打造,还有这宝钗乃是上好的玉!价值少说也有几千两了!” 听到武植这么说,潘金莲脸色很是激动,对于武植找小妾的事情瞬间就没事了。 老爷对她好就够了。 “这些首饰真漂亮呢!” 潘金莲在手中打量。 扈三娘在旁边有些震惊,一出手就是几千两? 还仅仅是一件首饰宝钗,不算其他黄金打造的耳环,手镯之类。 扈三娘心中不由暗道不愧是镇国公。 即便她是扈家庄的庄主女儿,对她来说几千两也不是小数目。 小蝶,小舞她们看到后也只能羡慕啊! 其实武植对于家里人还是挺好的。 比如李师师,庞春梅,潘金莲她们。武植身为镇国公,权倾朝野,又住在汴京。 其他朝臣或者是汴京的商人想要拉拢他,都会送上一些礼品。 李师师房间中的笔墨纸砚,那都是比较名贵的,李师师喜欢作画,吟诗,这些武植也不吝啬。 她用的都是好的。 而庞春梅身上也有一些他送的首饰。 潘金莲自然是更多了。 扈三娘看在眼中,知道这里绝对是一个殷实的权贵家族。 这时武植看向扈三娘:“这次我带你去梁山,你可有意见?” 扈三娘闻言一震:“老爷,我愿意前往!” 扈三娘对梁山可没什么好感。 武植点点头:“梁山杀了你家人,但这次我们过去主要目的是诏安他们,但也不能让他们觉得朝廷无能,只能诏安,所以我在诏安之前会对他们进行一次镇压,建立朝廷的威严,以后还会带领他们平定其他山贼,甚至是敌国。” “所以这次目的首先是镇压,其次是诏安,并不会杀了他们!你明白吗?” 武植指的是李逵。 扈三娘点点头:“一切听老爷吩咐!” 扈三娘哪有什么资格做出决定,老爷说怎么样那便是怎么样。 即便她想要杀了李逵报仇,没有武植同意,她也是不能的。 “老爷,什么时候出发?”扈三娘问道。 武植想了想:“明天早晨随我点将,好了之后当天便要赶路!你今天准备一下!” “是!” 扈三娘说完就离开了。 准备一下自己的行李。 不知道梁山的人知道这次她扈三娘是跟随镇国公一起来镇压他们的,会是什么表情。 “可惜啊,只是诏安,若是能杀了他们,我扈三娘定报此仇!” 扈三娘双眼闪过一抹倔强。 李逵杀了她全家,她怎么能不恨? 第二天。 武植去了殿前司。 武植既然是去诏安梁山,自然要拿出绝对的实力,所以他带了八千人。 其中大半是骑兵,一小半是步兵,还有火铳队,神威队! 不错。 武植带了神威队。 八台神威大炮。 只要用大型的马车运送,能跟上脚步,所以问题不大。 武植有绝对的优势,并不想玩什么以少胜多,以弱搏强的技术战争。 他要的是绝对的碾压。 这次武植带的人中,有武松,花子虚,鲁智深,还有林冲。 因为这也是一场战功,弄好了也是有功劳的。 第二天大军出发。 武植在前方一辆大马车中。 马车里面只有武植和扈三娘。 扈三娘跪在马车内,给武植端茶倒水。 虽然她这次也负责带领兵马,却也是武植的小妾身份。 小妾是做什么的? 自然是伺候老爷的。 在马车内武植喝着茶,想着自己这队人马对付梁山的胜算。 结果他得出基本稳赢。 因为他的神威大炮可以放在船上,轰到梁山中心。 将他们一锅炸。 而在梁山四周他会征调一部分船只用来承载大炮和兵马。 当然,最好是在岸上决战就没这么麻烦。 一路车马劳顿,武植有时候会靠着休息一下。 “三娘,过来!” “是,老爷!” 扈三娘这段时间经过了庞春梅的教导,现在对于和老爷之间的事情也算是有些了解。 若是没有庞春梅教导,她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庞春梅是这方面的小能手,多次传授经验,弄的扈三娘最后也是习惯了一些。 老爷喜欢听箫曲。 老爷发话,扈三娘为了报仇,为了能留在武植身边,便是拿出长啸吹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赶路。 武植的大军很快就到地界了。 而沿途四周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朝廷又派大军过来了?” “呵呵,之前高大人被梁山抓去,这朝廷来的人好像也不多,说不定他们也要被梁山抓去了!” “我听说……这次来的好像是镇国公!” “你说什么?镇国公?” “对啊,我听说是镇国公亲自来了!” 许多百姓听到这消息,炸锅了。 镇国公他们知道啊,这可不是一般人啊! 在大宋朝廷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能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人,能简单? 一百姓激动道:“既然是镇国公亲自来,这事就好说了,如果梁山被消灭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毕竟周围生活着一群贼寇,也是心不安啊!” 许多百姓听说镇国公来了后,聚集在路上观望。 不过武植来的是大军,他们不敢靠近,也不容他们靠近。 只是很多百姓都在路旁欢呼:“欢迎镇国公!” “大人一定能铲除山贼!” 许多百姓对镇国公的印象是极好的。 毕竟这是大宋的能人。 做了很多实事。 不管男女老少都在路边热情观望。 只是武植在马车中,他们也看不到啊。 这时武植掀开窗帘,朝着外面围观的百姓挥了挥手,顿时四周的百姓沸腾了。 “快,快看,那就是镇国公!” “镇国公居然如此年轻啊!” “挺和气呢!” 许多百姓内心非常激动,而此刻武植一边挥手,一边享受着扈三娘的伺候,拍了拍扈三娘的头。 武植笑的很灿烂。 扈三娘默不作声。 镇国公这样有地位身份又年轻帅气的人,她扈三娘心甘情愿。 若是换做其他人,她还未必能这么听话。 当放下窗帘的时候。 不一会儿,武植便是到了地方。 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水泊梁山了! “大军安营驻扎,休息一晚,明日准备作战!” “是!” 大军原地休息,恢复赶路的疲惫。同时让人在四周放哨。 而梁山的一伙人知道消息后,却也没有慌乱。 第218章 因为他们将高俅带来的人击溃了。 除了高俅之外,还有一些将领和士兵也关起来。 这就是他们的自信和底气。 高俅此刻被关押起来,衣衫褴褛,官帽掉地上,脸上充满了伤痕,一脸的憔悴和恐惧。 高俅生死掌握在梁山手中,他也担心自己的小命。 若是朝廷和梁山的人谈不拢,他多半也活不了。 他现在居然最希望的就是镇国公过来消灭这帮山贼,或者是谈和。 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了镇国公身上。 因为除了镇国公,他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镇压这批贼寇。 四周有梁山的人路过,都会恶狠狠的盯着高俅。 高俅低下脑袋,老老实实的。 第二天早晨。 梁山忠义堂。 宋江,卢俊义,戴宗还有李逵等一帮贼寇聚集在一起。 吴用:“哥哥,现在朝廷大军又来了,我们得做好战斗准备!” 宋江:“这次他们的人数,比高俅带来的人相差不了多少,不必担心!” 这也是宋江比较放心的地方。若是朝廷大军人来的太多,他们梁山虽然实力强横,却也不敢保证能抵抗朝廷数量庞大的军队。 李逵笑道:“现在高俅被我们抓了,朝廷在派人,下场也会是一样!” “我们梁山四周水域环绕,他们想要打我们很难,即便我们正面冲突,他们也未必是我们对手,朝廷的军队都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行!” 李逵:“要不俺铁牛现在就杀过去,将他们击溃!” 宋江这时候道:“诸位兄弟,先不要着急,我们的目的在于诏安,我们只需要朝廷知道我们梁山的实力,他们必定诏安!” “哥哥,这次来的人,我听说是镇国公!”就在这时,有人进来上报:“这是刚刚得到的消息!” “什么?镇国公?可是那大名鼎鼎的武植!” 宋江听闻到武植,目光一凝。 此人可不好对付啊! 李逵:“管他是啥,俺铁牛两板斧就能劈了他!” 宋江:“铁牛,休要胡言,镇国公乃是朝廷重臣,此人若是杀了,朝廷到时候只会消灭我们,我们在想诏安也行不通了!” 吴用:“此人万万杀不得!” 宋江:“肯定不能杀,不但不能杀,还不能得罪。” “现在他们就在梁山附近,我们要不要过去?”戴宗问道。 一群梁山中人在一起商议,宋江犹豫了一会儿:“诏安之事得给他们一点厉害,才有可能。” “他们在岸我们可以不用理会,但一直这样拖着也不妥,现在我带一批人马上岸和他们会会!” “哥哥说的不错,什么狗屁镇国公,遇到俺铁牛,定叫他知道俺的厉害!” 在李逵眼中,管他武植是什么镇国公,来多少人,他冲上去干就完事了。 李逵身手力气极为惊人,一般人不可能是他对手。 外界传言镇国公如何如何,李逵根本就没将其放在眼里。 他眼里只有哥哥宋公明。 接下来,一群梁山中人立刻坐船汇聚在岸边。 一来,首先是和镇国公谈判。 摸清楚镇国公的想法。若是他们不想诏安,那就先教训一顿在说。 此刻。 时间已经不早了。 武植在军营中也没有着急。 听说镇国公来,附近州县的一些官员赶紧过来拜会镇国公。但都被武植拒之门外。 之前高俅来的时候,可没人这么见他。 镇国公就不一样了。 很多官员都想和镇国公见个面,奈何武植不了他们。 他们只能在远处等待。 也想看看梁山和朝廷的镇国公如何对付。 “大人,梁山人马已经聚集码头!”军营中有人来报。 武植:“他们有多少人?” 手下:“根据探子来报,至少三千人!” “才三千人?”武植听到这个数字,知道梁山也并没有真正要和他们打的意思。 不过梁山距离岸边很近,若是他们要打,全军出动也要不了多久。 武植站了起来,第一次交锋,武植准备给梁山一个教训。 让他们知道朝廷有能力灭了他,又对他们进行诏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绝对不是打不过,而被迫诏安。 这两种情况截然不同,第一种有利于武植将来统治他们,若是他们心中不服,肯定是个麻烦。 这时,武植带着人出来了。 大军在四周排列,武松,花子虚,林冲,鲁智深等人都在。 现在他们担任的是小头目。 都是武植的心腹。 其中,还包括扈三娘。 扈三娘身穿女子战甲,英姿飒爽,也是一个领头的人物。 扈三娘可谓是上榻能安夫,上马能打仗。 还是有几分威势。 武植目光掠向前方,旁边鲁智深道:“大人,我们是直接打过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镇妖博物馆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