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的。 没什么偏差了。 这时高太尉右腿一抬,就要将球踢进去。 众人觉得此球怕是稳了! 忽然!——远处一道急速的影子冲过来,如同猛兽,一跃之下居然跳起来直接过来一铲,高俅脚下的球不见了。 被铲掉了。 随后被勾走,朝着反方向跑去。 一会儿的功夫就没影了。 此人正是武植。 他飞快而来,抢走了高太尉的球,实际上在他发动之前的时候,武植就已经冲来,等他抬起,武植已经靠近将球带走。 这是正常人做不到的拦截,武植做到了。 最让人震惊的是,武植疯狂跑去到了框口甩掉所有人,在高俅目瞪口呆的眼神中,居然不是正面踢进去。 而是来了一个倒挂悬空,将球在脚上整个人一翻空,三百六十度旋转,一个后踢,球飞了出去。 砰! 然后那球砰的一声,进入框中。 哐当! 现场传来裁判太监的锣声:“蓝队,得一分!” 即便是裁判太监也看的愕然。还好他反应快,及时敲锣。 宋徽宗再次拍手:“好!这鞠蹴的俊啊!朕从未见过这么蹴鞠的,让朕大开眼界啊!” 宋徽宗激动坏了,现场撸起袖子呐喊。 赵福金也是眨巴着惊呆的眼神:“这个武植蹴鞠如此了得,能在高太尉手中抢鞠?” 尤其是刚才的动作,让赵福金以为眼花,蹴鞠也能这么玩吗? 现场更是传来一片惊呼。 第105章 蓝队的人都笑开花了。 很多人球没碰到,刚开始被高太尉给带跑了,倒是被武植抢回来又进一分。 他们再次躺赢! “刚才的旋转一踢实在难得一见,这高难度动作武植蹴的炉火纯青啊!” “太俊了,原来蹴鞠还能这么玩?” 武植看到赵福金在为自己鼓掌,也是一番行礼,又朝着喝彩的进士们拱手表示感谢。 武植笑道:“高大人,承让了!” 这番话是说高太尉是让着自己,所以他才能进球。 不过众人看得出来,武植凭借的是真本事。 武植能在高俅手中赢球,的确是很有能耐的。 但谁也不会戳穿。 马上就要继续第三场了,但武植并没有准备继续下去。 因为他已经赢得了众人的喝彩,才刚开始他就连续进了两球。 若是在打下去,高太尉脸上无光,自己也没必要过于得罪高太尉,差不多就行了。 这时候武植走过去,找了个理由就说自己刚才蹴鞠的时候不小心将脚给扭了一下。 宋徽宗听闻之后,便关心道:“武兄受伤了?快,传太医!” 武植连忙道:“我只是小伤,不打紧,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武兄你休息一会儿,来,你坐这里!”宋徽宗也没强求,将武植拉到旁边,示意他坐他的椅子,武植没坐,这时候还真不能客气。 虽然他和宋徽宗有些交情,却也不能乱来。 宋徽宗便让人搬来了椅子。 太监搬来一把椅子,他坐上去,其实他啥事没有,就是觉得差不多行了,真要继续下去凭借武植的速度完全吊打高俅。 将人脸挫的太狠,让高太尉没有面子并不是很明智。 他的表现已经足够好了。 接下来他可以看比赛。 而旁边的赵福金距离他很近。 他也顺着多看了一眼这历史上有名的赵福金。 还别说,赵福金的确挺美。脸蛋找不出什么毛病,五官很端正,眼睫毛很长,下巴稍显圆丰,身材也是极好。 属于年轻貌美的妹子,至于到底有多大年纪,还真看不出。 不过现在她还没有嫁给蔡京的儿子,应该是不大的。 武植也不好老盯着人家看,那赵福金一双大眼睛也对视过来。 武植礼貌一笑,便不再多看。 赵福金却是主动搭话了:“你就是父皇钦点的武状元吗?” 赵福金说话,武植便站起来行礼:“是的!公主!” 赵福金笑道:“你的文章我看过呢,诗词写的真好。你蹴鞠也不错,以前经常蹴鞠吗?” 赵福金的声音很悦耳。 武植点点头:“玩过一段时间。” “对了,你怎么知道我就是公主呢!”赵福金忽然问道。 因为之前她和宋徽宗说话的时候,距离球场还有点距离,一般人应该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的。 也不会知道她的名字。 只是武植听力非常人,所以能听到。 武植笑道:“能坐在官家身边的,又如此美貌,自然是大宋朝的公主了。” 听到这话,赵福金点点头,女人嘛都喜欢好听的话,何况赵福金还是一个小姑娘。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赵福金的问题倒是很多。 此时球场上热闹不凡,没有了武植,高太尉在球场上纵横无敌,没几个人能和他争夺,很快便是又进去了一球。 现场传来欢呼。 “高太尉,蹴的好啊!” “不愧是高太尉!一下进去两个了!” 对于现场的情况,武植也就是看看,结果他已经不关心了。 武植也看得出来,高俅虽然踢的很风光。但刚才被武植压了一头,心里肯定是有些不爽的。 武植在想以后该怎么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 武植知道,不能仗着自己是官家喜欢的状元,便能乱得罪人,有时候一些事情就是败在细节上。 他虽然不喜欢高太尉,但朝堂上明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当然,若是没这个机会就算了。 武植想的事情有点多,他此刻还想着得找个机会将李师师从樊楼捞出来。 不能让她老待在那里,否则宋徽宗要是又去樊楼免不了一些麻烦,破坏了两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 接下来,球赛完了之后,众人对高太尉不停鼓掌,没有武植,高太尉赢了好几场。 宋徽宗看过热闹后,众人也该散去了。 至于打赢了有奖赏,那高俅也一言带过了,宋徽宗也没强求。 所有的进士都离开了延福宫。 武植被点名留了下来。 高太尉都走了,看到武植留下陪官家,他感觉武状元以后怕是要一飞冲天了,此人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虽然之前他有些不爽,但被官家钦点的状元前途是很大的。 高太尉蹴鞠之后,忽然便意识到武植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官职,也不可小觑,此人还是要笼络一番才行。 众人走后。 赵福金,童贯,武植,还有宋徽宗在现场。 宋徽宗将武植拉到了一处阁楼中,笑着看向武植:“武兄,没看出来蹴鞠你也很在行啊!” “以前玩过一些,算不得什么!” 武植笑道。 武植给宋徽宗带来了很多意外,他现在是越来越喜欢武植了。 两人坐在亭台上,旁边站着童贯,其余人都不在。 有宫女泡茶,两个人单独在一起喝茶。 宋徽宗:“若不是今日殿试,武兄恐怕还不知道我的真正身份!我和武兄结识以来,武兄的为人我很欣赏!” 正因为武植不知道宋徽宗的身份,却数次能帮助他,所以宋徽宗才非常在意和武植的这份兄弟情谊。 听到这话,武植想着此刻正是宰宋徽宗的时候。 之前陪李师师的钱,是宋徽宗出的。 现在他家的李师师要赎身,也得赵公子来买单。 想到这里,武植不由拱拱手,笑道:“赵兄客气了,我与赵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啊!” 第106章 武植:“若我之前就知道赵兄的身份,怕是我们就很难有这场缘分了!” “而且,不是赵兄,我也不会认识李师师!” 武植将话题直接转移到李师师身上。 提到李师师,宋徽宗便是道:“哎,李师师乃是汴京樊楼的名牌,我当初也是仰慕已久,不过才华不如武兄,武兄又帮了我,倒是促成了你跟李师师!” “对了!”宋徽宗有些忍不住笑问道:“那天,那李师师如何?” 武植知道宋徽宗这话什么意思,他笑道:“还行!” 宋徽宗大笑:“我跟你说,那个李师师我惦记了很久,谁知最后成了武兄的,哎……真是没想到啊!” 武植听到这话,心里一紧,这货不会是还惦记着李师师吧? 他可是答应过要给李师师赎身的。 所以这种担心还是很有必要,赎回李师师得尽快。 只有将李师师转移地方,两人无法碰面,宋徽宗自然会忘记这一切。 武植道:“赵兄客气了,只是当日在场之人听惯了一些诗情画意的歌曲,我那日忽然演奏特殊的才艺,歌曲,才有那样的效果,这若是论才能,赵兄可在我之上啊!” 武植笑道:“就单单那书法字迹,我就不如赵兄!” “哦?”宋徽宗脸上很是惊喜。 武植接着道:“我看了很多人的书法字迹,能比的上赵兄的怕是没几个人,在书法这一块,赵兄之才古今罕有!” 武植这一番话,将宋徽宗给整激动了! 他喝了一口茶:“武兄真这样认为?” 其实武植还真是这样认为的,这倒也不算是故意说好话,宋徽宗的书法艺术少有人能比。 武植点点头:“这个自然,我的书法真不如赵兄!” 眼看话题就要从李师师身上跑偏了,武植感觉拉回来:“对了,我与那李师师也探讨过一些书法上的问题,这李师师是个才女,哎,只是可惜啊!” 宋徽宗问道:“可惜什么?” 武植摇摇头:“算了赵兄,不提也罢!” 宋徽宗:“诶,武兄可是遇到什么事了?你尽管说,我们是兄弟,这有什么可隐瞒的!” 武植赶紧道:“赵兄说的对,我们是兄弟!那我就直说了!” “说来,还真是,……要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见那李师师了……” 宋徽宗:“这是为何?” 武植笑道:“赵兄不知,我自从见了那李师师之后,我知道了她的身世,说来李师师也很可怜,而我与她有了瓜葛,也是实在放不下啊!” “我不忍他在樊楼整日不得自由。不妨赵兄笑话,我……想给李师师赎身,让其有个好的归处。” 武植此刻算是说道重点了。 宋徽宗一听武植要为樊楼女子赎身,还是李师师,也是一愣。 自古去青楼玩的,赎身的倒是也有。 不过那都是比较重情义的。 他想到武植的文章,大多蕴含强烈的感情。 想来武兄是一个有情义的人,这番举动也说的过去。 宋徽宗想了想,便是点点头:“武兄想要赎回李师师,这有何难?” 宋徽宗立刻道:“来人!” “立刻传我口谕,取四千金去樊楼将李师师赎回!” “遵旨!” 童贯立刻带着人出宫了。 宋徽宗笑道:“这件事情我替你解决了,武兄不必忧虑!” 武植一看,顿时有些愕然。 他原本还想要好好多说几句,实在不行就算了,结果宋徽宗如此干净利落,这前后不到五个呼吸,口谕都出去了? 而且,赎李师师至少五六千两金起步,四千金就解决了? 武植赶紧起身拱手:“那就多谢赵兄了!能认识赵兄这样的兄弟,是我武植的荣幸啊!” 听到这话,宋徽宗笑道:“武兄不必如此,快坐下喝茶!一件小事而已,以后你若是还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能满足的都给你准了!” 两个人交流的非常愉快,本来两人刚开始是在喝茶,结果宋徽宗觉得不过瘾,让人去拿了酒来喝。 武植想到自己和李师师的事情是宋徽宗出钱,如今他要赎回李师师也是宋徽宗出钱。 这不由让武植想到了一句经典台词:今天一切消费,由赵公子买单! 这可不是赵公子买单吗? 武植笑了笑,喝了一口酒,心里觉得还是挺爽的。 反正赵公子有钱,对于他来说这都是毛毛雨。 不过宋徽宗不知道武植心里怎么想的。 武植觉得宋徽宗当皇帝是不行,但做个兄弟还真是不赖。 而在宋徽宗想来,从武植诗词上就能看出武植是一个重情之人,几次帮他解围,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武植重情义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他能理解。 他很欣赏武植,尤其他是官家,四周都是溜须拍马的,哪有和武兄在不知道自己身份的情况下结交的朋友来的实在。 武兄有什么事情,他能帮的一定会帮。 最重要的是,宋徽宗非常欣赏武植,才华横溢,又会蹴鞠,还会弹奏演唱,这样的知己人才,上哪里去找呢。 如果在算上和武植一起竞争李师师,都可以算的上一起飘的铁友了。 接下来,二人继续喝酒,期间宋徽宗还提出了要武植将之前在樊楼所唱之歌还有词都留下。 之前宋徽宗说要歌词,不是开玩笑,他准备将其封为国曲。 武植也没拒绝,很快一首精忠报国的歌词谱曲都给写了出来。宋徽宗很高兴。 而此刻,另一边。 童贯已经带着人去樊楼办事情去了。 这一次童贯穿的不是普通衣服,而是宫中的太监服。 带着一群人过去的。 樊楼的范掌柜看到是宫里来人,哪里还敢怠慢,听闻消息后赶紧出来迎接。 客客气气的。 范掌柜甚至还认出了童贯,不是上次赵公子旁边的人吗。 他居然是宫里面的? 这让他着实是吓了一跳。 童贯见到范掌柜后立刻宣了口谕,同时让人抬了几千两黄金过来。 范掌柜一脸懵逼,听到是口谕之后,才明白是要官家要替武植赎回李师师。 “范掌柜,这是赎金!” 范掌柜脸色惶恐,同时内心有些不愿意,四千两就想赎李师师?这,这价格不够啊! 至少也得六千两啊! “怎么,你很为难吗?”童贯盯着范掌柜:“范掌柜,李师师这些年已经替你们樊楼赚了不少钱,该知足了。给你四千两那是官家大方,给你一个仁义,若是不接受,这四千两都没有!” 范掌柜听到这话,浑身一颤,赶紧道:“不敢,不敢,既然是官家说的,小的照办,快,将李师师姑娘请过来!” 第107章 范掌柜招呼一个老鸨子。 那老鸨子一脸愕然的表情。 之前她还和李师师说这个事情,不认为武植会赎她,谁知道那武植这么快,都惊动官家口谕来赎人了? 还是官家做的。 她赶紧过去找李师师。 不多时,李师师走出来,听到消息的她以为老鸨子逗她的,结果出来果真看到了宫里的人。 一抹难以置信从她清澈的双眼中划过:“武植真的让官家给我赎身了吗?” 这…… 李师师从小身世可怜,如今获得自由,被自己的有情郎想办法给赎身,得知是真的后,李师师双眼湿润了。 她感觉这一切像是在做梦。 童贯笑道:“李姑娘真是好福气啊!被当今状元看中,还让官家替你赎了身。恭喜恭喜!” “状元?”李师师脸色一滞。 童贯笑道:“不错,武植已经中了状元。” 听到这惊人的消息,旁边范掌柜,老鸨子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随后无论是李师师还是范掌柜都激动不已。 李师师高兴的是武植中了状元。 范掌柜激动的是他之前举办宴会非常正确,武植曾经在樊楼中留下了诗词。 之前是进士,如今是状元,要知道,如果是状元给樊楼题词,以后樊楼名声更为大涨了。 会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即便李师师没有了,他这个地方依然生意爆满! 想到这里,虽然觉得李师师走了可惜,但武植中状元,给他们这里题过诗,范掌柜也就释然了。 从长远角度来看他的生意会越来越好,尤其是武植留下的诗词本身属于佳作,他可以运作一番提升樊楼的名声。 现在李师师喜极而泣,不过,她发现眼前的童贯有些眼熟。 这不是上次跟随那个赵公子参加宴会的人吗? 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宫里面的人? 不过她并未多问。 随后拿出一些钱财递给了童贯,童贯收下,脸色也是很高兴。 而李师师着实没想到武植能惊动官家,还让官家出面赎身。 如此能耐,她到现在都感觉不可思议。 此刻。 她便立刻带着东西离开了这里。 被安排在了武植的香水铺,只待武植回来。 童贯回去复命,武植还在和宋徽宗喝酒,还吃了一顿饭,下午晚点的时候他才回来。 他知道李师师在哪里。 武植也是有些激动。 而回来的路上,武植也知道已经放榜了。 他状元的消息已经传出。 一些认识的进士看到武植会打招呼,慢慢的许多人围绕了上来。 都来恭贺武植,街道上的一些掌柜,路过的人都来道贺,想要和武植混个脸熟,有些想要和武植攀上关系的要请他吃酒。 不过武植现在没时间,便推辞了。 现场人越来越多。 本来得了状元之后,朝廷是要在放榜的时候派人敲锣打鼓,派头很大的,但是武植待在皇宫,需要明天在进皇宫接受册封,才会被人拉出去游街。 即便还没游街,此刻武植已经受众人瞩目。 武植中状元的消息扩散的很广,附近的人都是一脸惊叹,看猴子一样的围绕。 “这就是状元啊!” “武状元!就是他!” “恭喜恭喜啊!” “能得状元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也是极为难得啊!” 许多人议论纷纷,现在武植的地位和以前大不相同。 如果说中了举人可以当一个有钱的地主,中了进士就可以在朝为官,而状元的话,怎么着以后也是一个二品官员,这份荣耀在身,很有可能还会成为当朝宰相。 毕竟是从民间走上来的状元,比较引人注意,加上官家又比较中意武植。 不过宰相已经有人做了,所以暂时是不用想。 武植应对着在场恭贺的人。 很多看到武植的人,都说武状元相貌堂堂,不愧是状元之才。 甚至更多围观的人说类似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话题。 现在武植很是风光。 而此刻赵三也已经赶了过来,看到自家老爷后,双眼恨不得飙泪。 他们家老爷中了,中了状元啊! 这些天赵三在店铺张罗生意,左等右等,终于等到武植回来了。 听到消息,他等不及,也跑来街上看热闹。 而且赵三最近还认识了一些人,只要谈论到科考的问题,赵三便笃定自家老爷一定是状元之类的话。 赵三口里这么说,心里也的确认为自家老爷着实厉害,但是否真能中,他也不能完全肯定。 但是遇到人他就说状元一定是他家老爷的,很多人听到还笑话他不知天高地厚。 还说他家老爷又不是三头六臂,说中就能中?结果那些人听说武植中了状元之后,也赶到现场看武植。 那武植还真中了? 内心非常震撼! 很多书生读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但这是很难的,而武植其实也没怎么用功努力。 他就成了状元。 四周的一切真真实实存在,但又如同梦幻一样,让武植感觉到不可思议。 他好不容易回到了铺子。 才打发走了这群人。 便看到李师师站在门口,看到武植后叫了一声:“武公子,你回来了!” “嗯!”武植笑道:“先关门!” 武植进去将门关上,而赵三则招呼生意去了。 虽然是租的铺子,但里面也有几个房间。 武植刚刚进来就楼住李师师堪堪一握的腰,两个人一顿秀。 李师师:“武公子,谢谢你!” 武植这么快就解决了她赎身的问题,而且还真的中了状元,也没有抛下她。 这让李师师很感动,加上李师师的头一次已经给了武植,所以对武植是真心实意。 只希望这辈子跟着武公子。 武植笑道:“我说过会赎你出来,自然会信守承诺,这不就让官家将你给赎回了吗。” 李师师喜悦道:“武公子居然能让官家出面,这点我们整个樊楼都没想到,我已经是自由之身了,以后我会好好跟着公子,希望公子不要嫌弃……” 武植笑道:“这什么话,我怎么会嫌弃你呢。好了,一路上我也累了,先休息一会。” 李师师:“武公子……” 武植:“别说话,我想听你吹箫。” “好!……公子想听,小女子这就给公子吹。”…… 第108章 李师师拿出长箫,立刻动听悦耳的声音响彻起来。 在音乐才华这方面,李师师还是很不错的。 上次就表演过,武植知道李师师才华一般人比不上。 听着悦耳的声音,武植整个人也极为的放松。 现在李师师是武植的内人了,不过这名分问题,却是让武植有些犯难。 因为宋朝可以允许一个正妻和多妾,大致上也是可以有很多内人,但正妻好像只能有一个。 这名分的话,潘金莲是正妻,他也不太可能将潘金莲怎么样。 毕竟潘金莲是第一个跟他的,但李师师因缘巧合下跟了他,他也不得不做好准备。 在一番放松过后。 武植:“师师。有件事我要跟你说一下。” 想了想,他将自己有正妻的事情说了。 李师师便知道武植有家室,老家还有一个正妻。 不过古代有点地位的人,家里内人很多,李师师能接受,只是她看武植认真的神色,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李师师:“难道武公子后悔了吗?我知道小女子曾经是樊楼的人,有些配不上你……” 李师师还未说完,武植便打断了她。 武植道:“不是,如果我不要你,又怎么会将你赎出来呢,只是我在想给你名分的问题!” 李师师听到是这个,她噗嗤一声,脸上有两朵红晕:“武公子,你多虑了,我这样的人能有个归宿我就很满意了!” “武公子乃是大宋的状元郎,能给状元做妾已是小女子的荣幸,既然武公子之前已经有了,我也不介意做小,只要武公子对我好就够了!” 李师师之前幻象着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出现,结果武植出现了,这个愿望能满足,其他的能有更好,既然不能,李师师可以退而求其次。 毕竟现在她也没有退路了,也只喜欢武植。 李师师让武植不用担心,其实李师师知道,武植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 即便之前没有正妻,以后到了朝堂上为官,时间一长,这些事情在所难免。 大宋的那些上层人物,家里哪个没有四五个。 只要武植对他好,有个落脚处她可以接受。 “我……” “武公子莫要在说了,小女子不会让你为难……” “师师,真是委屈你了!” “公子这是哪里话,公子是状元郎,而我只是青楼女子,不提这些了……,公子……你!”忽然李师师被楼着,李师师惊呼一声:“公子,有虫……” 武植:“别说话。” “公子…” 第二天。 李师师还在睡觉,今天是她睡的最安心的时候。 她终于有归宿了。 这种感觉真好。 而且他未来的相公还是状元郎,这何尝不是她的荣幸。 而她李师师虽然有名,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樊楼女子而已。 那么多人,武植还算有心的,在中状元后并没有让食言,这么快兑现了承诺。 是个很有信用的人。 她相信武公子是一个重情之人。以后不会对她差。 第二天,武植在李师师白皙的脸庞上靠了一下,李师师睁开双眼:“公子要走了吗!” “嗯!今天要去册封,还要去见官家呢!” “那你早去早回,在皇宫一切小心。” 武植笑道:“没事的,当今官家和我是兄弟!” “什么?兄弟……”李师师一愣,此刻武植已经出门走了。 大清早,武植便又去了宫中。 经过九曲十八弯,武植来到了大殿中。 此刻很多进士也都陆续过来。 这些进士都入了殿试,即便殿试表现不好,进士也不会退,都会得到册封,以后都是官员。 很多人还是很高兴。 什么叫做登堂入室? 从某种情况而言,他们这些进士已经入室了。 现场众人也在轻声交流,武植进来后,许多人拱手:“武状元!” “武状元来了!” “恭喜恭喜啊!” “同喜同喜,诸位也都成了进士,以后都是朝廷的栋梁!” “哪里那里,和状元比起来我们不如啊!武状元才是朝廷的栋梁啊!” 众人难免要寒暄一番,客套之类。 而此刻。 武植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人,让他非常的意外。 那就是远处的蔡翛。 这家伙满脸都是包,鼻青脸肿的似乎被人给揍了。 谁打的? 他看到蔡翛站着似乎有些不稳,很显然被打的不轻。 昨天蔡翛也没有怎么样,只是摔了一跤,没这么严重啊? 武植只是稍微一想,便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武植想道:“怕是这蔡翛回去被蔡京逼问了一番,最后得知原因,知道自己的儿子挑衅了当今官家,所以才会一怒之下,将这家伙揍了一顿吧!” 好家伙,下手还不轻啊! 武植感觉蔡翛的眼睛都跟包子一样睁不开了。 感受到武植的目光,蔡翛偏过头去,不好意思和众人对视。 他昨天回去后,蔡京在府中左等右等,终于等到蔡翛回来,便问了殿试上的事情。 问他是不是触怒了官家,不然官家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给蔡翛难堪? 刚开始蔡翛不承认,但是蔡京也不是吃素的,强行逼问下将事情问出来,知道蔡翛敢出言挑衅和羞辱宋徽宗,蔡京当场差点气昏过去。 这个狗东西!他老爹在官家面前都不敢这般放肆,这蔡翛简直无法无天!所以蔡京当场气的将他打了一顿。 似乎还觉得不够,还让仆人也猛揍了一番。 即便如此,蔡京还是后怕不已。 而他打蔡翛也是有原因的,不这样做,在大殿上怎么能引起官家的注意,怎么能让官家知道蔡翛被自己揍了一顿,也好消除官家心中的芥蒂。 现在蔡翛老老实实,一个人待着。 四周不少人私底下在议论他。 “官家驾到!” 忽然一道声音传来。 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宋徽宗一身长袍,戴着官家的帽子,威严的姿态从里面走出。 众人赶紧行礼。 宋徽宗来了后,众人一声不吭。 四周还有许多朝臣。 宋徽宗也没磨叽,立刻让人宣读了旨意。 那太监在上面絮絮叨叨。 宣读这次封册的旨意花费了很多时间。 在场许多进士腿都站麻了,那太监还在上面叽叽呱呱。 废话大一堆,中心思想就是给这些进士表彰。 武植眼观鼻鼻观心。 说的大多就是客套,很高大上的话,很多意思就是当今大宋官家如何如何求贤若渴,在场的都是栋梁之类。 武植感觉这一定不是出自宋徽宗笔下,应该是某个文官弄出来的。 宋徽宗很直接,没这么多弯弯绕绕。 太监将这些念完之后,就要开始给众人宣读封官名单了:“诸位以后都是大宋的朝臣,要为大宋效力,这次的进士官家已经对其进行了册封。” 太监要宣读册封在场进士的官位了。 武植也很期待,不知道官家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 职位是高是地,是在外面,还是在汴京城任职,这些都关乎众人的前程,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听。 第109章 本来有些瞌睡的众人,也是立刻打起了精神。 内心激动不已。 刚开始进入仕途中的职位,决定了以后他们能走多远。 毕竟在一个职位上可能要做很久,刚开始职位高一些,以后升起来也相对顺利一些。 这关乎众人前途,都想要知道自己会被封什么官。 而大殿中的朝臣们更关心这次的榜首! 毕竟能写出如此精妙文章的状元,不知官家能册封什么品级的官呢? 他们觉得给武植起步一个从四品到五品之间的官就很不错了。 毕竟这是起步。 此刻武植仔细听着。 上方太监继续念道,先是给在场的其他进士封了一些小官。 大宋,中了进士是可以直接封官的,这比在唐朝要快的多。 隋唐确立科举制的时候就有了进士。 但在隋唐,考上进士只是获得了士的资格,也就是有了当官的资格,而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官。 能不能做官,还要看运气。 换句话说,考上进士是个人的努力,但能不能做官,这还要看历史的进程是不是给你这个机会。 很多人考上进士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在科举制比较成熟的唐朝,考中进士,当官叫释褐。 意思是新进士行释褐礼,脱去了布衣而换穿官服。 但要释褐,需要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推荐才行。 所以很多人考完进士也不能马上当官,还要在京城参加各种圈子活动,结交权贵来获得推荐的机会。 而那些运气不好,或者性格不太好的人,就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 比如李白,考完进士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什么做官的机会。 也是因为这个制度性的规定,让当时的京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很多人都不满。 现在宋朝这些进士,就轻松多了。 众人竖起耳朵听着。 上面的太监念道:“河北路,东平府,贝州清河县,王韬,封为伊县县丞。” 这是一个小官。 听到这话,王韬内心当即沉到谷底。 这县,他都听都没听过,肯定很远。 在一个,他一个进士,跑到这么远地方做一个县丞? 王韬顿时想吐血。 越发觉得自己是不是得罪官家了。 之前册封的几个都比他好的多。 王韬虽然内心憋屈,表面却也是很欢喜,表现出对宋徽宗的感激。 他知道,自己完蛋了。 这芝麻大的官倒是没什么,以后升迁怕是无望了! 太监再次念叨:“汴京蔡翛,封为,犁县主薄……” 主薄? 此刻的蔡翛听到自己册封了一个芝麻小官,也是脸色苍白。 当场差点倒在地上。 要是这样,他还真不如不考进士…… 蔡翛不考进士还能留在汴京,以后他老爹可以举荐他,或者是让其他人举荐,多少还能混个在汴京的小官。 如今倒好,考上了进士,本来应该是光宗耀祖的,就这? 噗嗤! 蔡翛气的脑袋发晕…… 还不得不表现自己的兴奋,似乎得到天大的恩赐一样。连忙感谢官家。 若是别人自然如此,但他是蔡京的儿子,什么人没见过,这小官他还真瞧不上啊! 但也没法。自己得罪宋徽宗,不但爹揍了他一顿,官家也不喜欢。 就在这时,太监的声音再次传来,响彻整个大殿。 “李树,封为汴京任察院八品比贴士!” 太监说完。 李树惊呆了。 任察院八品比贴士? 这个可以啊! 首先对于李树来说,只要是官他都能满足,比以前地位高的多。何况这真的不错。 听到这个官职,李树差点激动的跳起来! 他狂喜! 手指颤抖,胸膛狂跳。抑制不住的兴奋。 虽然这是一个正八品的文官,并不是很高,但谁说一定官高就是好? 最重要你得是在哪里,如果你在偏远区域的高位,那还真不如在汴京。 而他李树这个正八品,就是在汴京啊! 天子脚下! 这意味着什么?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书员,那也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家族祖坟不冒烟,绝对不可能出这么一个官。 这和一县之首的地位差不多。而且在汴京,以后升官速度会更快,前途无量啊! 李树赶紧行礼:“多谢官家册封,微臣李树,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宋效力!死而后已!” 若不是此刻在朝堂上,他李树可以在地上兴奋的打滚。 不用怀疑,他之前就是这么做的。 他也算是终于出人头地了啊! 想到回去之后自己的风光,李树感觉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 现场有人喜,有人忧。 中了进士的人还是担心未来自己的官运如何,过了前面,这后面也是有很多关卡在的。 被册封了不满意的官职也无可奈何,册封好的此刻很喜悦。 现场每个进士的前途都在此刻划分了出来。 接下来,太监要宣读关于武植的了。 众人也很好奇武植能得到什么样的职位。 就在这时,那太监看向武植,念道:“河北路,东平府,贝州清河县,武植,册封为……侍读学士!” 轰隆!—— 这个旨意宣读而出,立刻在现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所有大臣面面相觑,这册封的也太大了吧? 侍读学士这个职位可是属于从四品啊!!! 官家这…… 可以说,武植册封是众进士中最为夸张的! 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个位置。 此刻的曾布听到册封,一张老脸兴奋的通红! 从四品,一开始就从四品?以后还了得? 最主要的是这位置的特殊性,能经常和官家在一起,你没事就可以和当今官家谈心,和官家混在一起。 这个就比较重要了,天子门前提拔是最迅猛的。 天下的任何位置,你离官家远了如果官家将你给忘记,想要升上来就需要看机会了。 说不定一辈子也升不了几层。但是陪着官家就厉害了。能和官家家长里短,得到宠信如日中天。 众人知道官家为何这么做,那是因为他喜欢武植,所以将其留在了身边,而不是像那蔡翛一样发配到武植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小地方。 宣读之后,武植也比较高兴,觉得宋徽宗对自己真不错啊! 他当即表示感谢。 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按照宋徽宗的性格,玩的好的兄弟,他都不会外放,多半留在身边大红大紫。 对于武植而言,是外面还是留在汴京其实都可以,当然,留在这里仕途更好。 宋徽宗这时候也站起身,对众人说了一番话。 其中主要是为了夸赞武状元之才,为了表示自己的看中,所以册封了这个位置。 侍读学士只要在过几年被放出去,那铁定就是知州之类的级别,也就是大宋的二品官员。 这就了不得了。 “这……武植起步就是四品侍读学士,还能留在汴京陪伴官家,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位啊!……” 蔡翛看向武植有些傻眼。 第110章 他内心的失落感更强。 自己只是偏远区域的小官,连个县令都算不上。 而武植却已经是侍读学士,以后平步青云。 看到武植一下成了从四品,而他则是到了偏远区域做一个芝麻小官,两人前途根本不在一条线上,让蔡翛很是无奈。 如果不是因为武植,还有宋徽宗去什么樊楼,他凭借和蔡京的关系自己怎么着也能做一个好位置。 就因为宋徽宗跑出去,自己又不认识,才造成后来自己对宋徽宗的挑衅。 是他自己葬送了前途。 如今老爹也将他揍了一顿,看他不顺眼。 以后怕是很困难了。 他的心里自然是非常不甘心的,但又能怎样呢,马上他就要跑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做芝麻小官了,想来也是生闷气。 王韬也是感慨:“侍读学士比我高太多了!估计我爬到这个位置至少也得兢兢业业十几年以上,还未必能到,哎!”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不过自己得罪过宋徽宗,现在能有个官位其实已经很不错,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甘心啊! “不愧是武兄啊!” 李树则是羡慕武植,却也没有失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武植之才他不如,他反倒是敬佩武植有如此能耐。 而现场朝堂的所有大臣都在议论纷纷,引起了不小的哗然。 他们中不少人做官不知道多少年才慢慢爬上来,爬到四品费了半生的精力,而那武植呢。 直接一个状元,后被官家册封为侍读学士! 和很多官员的级别差不多。 关键,这还是武植的起步阶段啊,不出意外武植以后是要重点培养的。 到时候升迁更快。 加上武植现在才多大? 很多四品官员到这个地步已经五十多岁了,而武植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说他是青年也不为过了。 只是想到武植乃是大宋三元及第的人才,古今少见,虽然起步高了一些,却也并非不可。 他们在场的很多官员,让他们去科考,大部分肯定不能三元及第。 只有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才是三元及第,这个几率很小。 此刻的武植,妥妥的朝堂新贵,上面有曾布,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村夜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顾氏女前传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