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叫道。 “武相说的没错,造反的是他们,而非武相,武相兢兢业业为大宋建立不世功勋,怎么可能会造反?如果武相要造反何必出去打仗回来却被你们这些人有机可乘!” “我们相信武相,郑大人,你若是迷途知返,投降于武相,放弃兵马,说不定还能戴罪立功,若是执意如此,怕到时候我们的大军进入京城,你连同皇后都要下狱,甚至执行死邢。该投降的是你们!” “吼吼!……”在场的士兵们纷纷叫嚣了起来。 “别跟他们废话,给我轰了这大门!” “是!” 随着武植的命令,神威大炮出现,直接对准了城门轰击。 轰隆!——才不过几炮,那城门就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但这显然还不够,武植继续派人轰击。 砰砰砰!很快内城的大门被轰的稀烂,与此同时,上方城墙上,也有士兵准备放神威大炮。 只是神威大炮的炮口一般都是朝着上面的,只有隔着远距离,亦或者是口朝着下方才能开炮轰击武植他们。 而他们的神威大炮,从角度上无法轰击武植,所以他们的炮没作用。 这点武植的大军占据了优势,他们的大炮对准城门口,近距离就能轰击城门! 轰隆!随着最后的几炮,城门直接全部被捣毁,木屑横飞,炸开了! 与此同时,天上的空军也开始对着城墙上轰炸。 他们并没有伤到城内的建筑,只是针对城墙上的士兵,被轰炸开后。武植一挥手,十几万大军就这么闯入了城池中。 “快,拦截他们,拦截他们!” 城门口有火铳队伍开枪,然而,在先锋部队,并排的有三个人拿着连发枪,他们刚刚瞄准就被连发枪给打死了。 连发枪,这是武植核心的东西,即便是在商务司,储备之地都是武植掌管,其他人没有钥匙,根本就进入不了库房。 那库房都是钢铁打造而成,想要轰开是不可能的,这是武植专门在商务司建立的仓库。 如今拥有资源最多的,最强的依然是武植。 再多的人在门口都会被武植的军队射杀,以至于他们都不敢出来,武植的大军就这么进入其中,将内城占领了。 那之前说话的郑居中此刻抱头逃窜,跑的远远的,已经离开了城墙。 武植的凶悍,给他心里造成了很严重的阴影,这还没怎么打,他们连城门都守不住。 比如天上的空军,不但有武植这边的,也有郑居中那边的。 只是双方还未接触,武植天上的空军队伍就拿出了连枪,对着郑居中那边的空军扫射而去。将他们的气球打穿了。 武植对着天上道:“上面的听着,你们都是本相培养出来的,之前你们在地上被胁迫那是迫不得已,现在你们已经飞到上空,本相也回来了,你们不必害怕他们,都归队吧!我们一起进攻皇城!” 武植声音高高传递而出,对方的空军果然都停止了攻击。 并且武植这边默认没有伤害他们,所以导致对面的空军开始帮着武植他们,轰击对方。 这一幕让郑居中脸色铁青。 “杀进去!” 武植骑着烈马,两边如鱼群窜出大量士兵,疯了一般的砍杀。 在武植统领下,他们打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很快,城池的门口已经突围,一直朝着前方深入了上千米,所过之处郑居中的队伍不断后怕,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忌惮和骇然! 武植的战斗力,比他们强多了。 此刻他们的心情,大食国和拜占庭帝国国王就感受到过。 太猛了!这样的军队,谁能抵抗啊! 还没开始就输掉了一个门,连守的时间都没有,一直被人家碾压着打。 郑居中有些慌了。 “快,通知皇后,让他派兵增援啊!” 第665章 内城一片乱哄哄的,到处都是双方厮杀的军队。 武植这边连发枪打的他们无法靠近。 密密麻麻大军所过之处,遍地倒下的士兵。现场惨烈,响彻冲锋的声音,烈马奔腾,火药爆炸,人群涌动。 没有人能抵挡的住这边的火力,大军刚刚进入城池,就冲入了一千多米,打的郑居中官帽掉落,骑着马带着人疯狂逃窜。 有十几个士兵快速冲入皇宫内城,一路城门打开,最后进入了皇宫深处。 皇后此刻依然在延福宫。 房间中,躺在榻上的官家已经不省人事,一动不动。 皇后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在房间中来回走路,有些许不安挂在脸上。 就在这时,门后声音传来:“皇后娘娘,不好了,武植带着人打破了内城大门!” 皇后神色一变,武植的行动太快了。 她能听到远处吵闹的声音。 这种时候皇后能做的就是增兵。将武植抵挡在外面,如果能斩杀最好。 接下来,皇后一系列的命令传达下来,皇宫所有军队全部涌现内城附近拦截武植。 为此,她特意派了一个队伍的火铳队专门去杀武植,只要武植一死,她就赢了。 如果武植不死,她是不会安心的。 “杀了武植,你们的目标只有武植,谁杀了武植本宫封他万户侯,赐黄金万两!” 到这种时候,皇后也有些坐不住。 听到这种赏赐,这队人马目光充满了贪婪的欲望和熊熊烈火。 内城厮杀中,一队人马疯了一般的想要冲过来杀掉武植。 然而他们发现武植在大军深处,处于中军负责指挥,想要杀武植必须冲过去。 但他们能冲过去吗? 武植大军的前面全部都是火铳队,还有连发枪不断扫射。 要冲过去就是拿人头拼,他们才多少人。 组织刺杀武植的才一百多火铳手,连带三百骑兵护卫冲锋。 那三百个骑兵虽然浑身甲胄护身,在连发枪的射击下,人都倒了下去。 那队火铳队,也早已经躺下了。 现场乱哄哄,大部分都是对方的人死掉,堆积的尸体其他人要绕路走过去。 半个时辰,对方的大军已经抵挡不住,被武植一路冲杀,内城有很多城门口,被神威大炮一个个轰击,大军就这样从一个个关卡冲入到了皇宫深处,一直打到了延福宫外。 延福宫四周有兵部的人,还有以前童贯统帅的禁军,以及从外面调动的厢军。 可惜没用。 武植在进城之后,势如破竹,出现在延福宫门外。 门外有密密麻麻的士兵守着,神色忌惮,他们人数还不少。 “你们听着,皇后连同六部大臣意图造反,所有人,全部投降,否则便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投降者,跟随我一起杀进去,本相可保你们无罪,若执迷不悟,就是跟着皇后一起送死了!” 一座巨大的宫殿门口,门口都是士兵守卫,武植的话传出,这些守卫面面相觑,随后全部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跪在了地上。 他们有些人是被迫的,有些人则是见势不妙,赶紧投降。 随后他们加入到了武植的勤王军队中。 武植的大军人数增加,将延福宫密密麻麻铁桶似的包围了。 随后,武植他们闯了进去。 延福宫很大,里面还有守卫的士兵。如果不听话的,武植就会直接杀掉。 在进来延福宫的一刻,皇后就败了。 此刻宫殿深处,郑居中也跑了回来。 包括工部尚书王判,吏部尚书冯巩,吏部尚书李田。 刑部尚书刘历,郑绅等人。 皇后在里面脸色难看,身躯开始抖动起来,旁边的十几个大臣更是神色苍白,有一种掉入深渊的恐惧! 他们在皇城守着,居然被武植打了进来,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就败了,非常彻底。 也让这些大臣意识到武植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对付的。 郑居中看向惶惶不安的皇后:“皇后娘娘,武植在外面微臣拦截不住,愧对于皇后!” 郑居中叹息一声。 皇后:“事到如今,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是本宫小瞧了这个武植,他的军队比我们强,而且他闯入殿前司,控住住大军这是本宫没想到的。早知如此,就不应该让他回来,应该下一道圣旨,让他一直在外面打仗!” “等本宫在京城彻底稳住了局面,在想办法对付武植,那时也许会好很多。 如今武植这么快回来京城,听最近消息,他似乎攻占了拜占庭和大食国。 是本宫没有计划周全。如今局势我们已经败了。好在我们有陛下!” 皇后将目光看向躺在榻上的官家:“有了陛下,武植不敢乱来。” “陛下都已经昏迷了,武植此刻不需要听陛下的旨意,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郑绅不理解道。 皇后摇摇头,右手伸出,旁边一个丫鬟拿出一个药盒子,皇后拿到一颗白色的丹药:“陛下中的是迷魂散,而这就是解药。一旦吞服下去陛下就会醒来,陛下一旦醒来,我们可以诬告武植举兵谋反!” “什么?”在场的大臣脸色微变。 王判道:“皇后娘娘,如果此刻陛下醒来,我等诬告武植造反,恐怕也激发了武植的歹心,此刻他兵权在手,此举怕是会让武植真的不顾一切。反而会连同陛下以及我们都杀掉。” 皇后沉默了,王判说的也不无道理。 现在此一时彼一时,皇后的大军没有了,武植手握兵权,外面都是大军,官家此刻即便醒来,他们诬告武植反而容易让武植铤而走险,真的造反。 宋徽宗如果相信他们的话,武植不得不反,所以反而不美。 “如此一来,我们应该如何?” 皇后拿着丹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外面的人很快就会冲进来,他们的大军肯定是抵挡不住的。 没多少时间了。 “不如出去和武植商谈,亦或者我们用陛下威胁武植,若是他忠心,必然会顾及陛下的性命!” 郑居中道。 郑绅:“若是武植依然不同意呢?” “如此,我们就没办法了。我们能用的只有陛下,武植不受威胁,我们没有反抗的能力!” 郑居中的话,让旁边的李田,刘历,冯巩等人一脸的惶恐和焦急。 郑绅此刻道:“皇后,我们此刻除了用官家的性命威胁武植退兵外,还有一种办法!” “什么办法?”众人看过来。 郑绅:“让陛下醒过来!” “这不一样吗?” “不一样!” 郑绅道:“我们可以说武植有弑君之心,所以派兵守候皇宫,是那武植乘机想要夺权,假借勤王的名义想要杀了皇家的人,自己登基成皇。” “陛下如果醒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挑明武植兵马的数量和威胁,陛下必定会好言相说,陛下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肯定会让武植将外面的大军撤离,到时我们可以在周旋。” “武植状告我们毒害陛下,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太监,或者是宫女让他诬告是武植暗中让人所为,目的就是为了好回来以勤王的名义造反。 反正这事说不清,主要是陛下不知是谁下的药,他也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陛下不知情。 您又毕竟是皇后,皇家真要造反这种事情传出去有损帝王威严,咱们说不定能保命!” “当务之急,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但凡有选择,我们也不可能冒这个险!” “郑大人此法似乎可行,皇后娘娘,如果您也同意,此刻便可以让陛下恢复过来了,到时候我们演一场戏!或许可以化解这场危机。 否则武植大军一旦冲过来,将我们控制住,就真的晚了!” “好!” 显肃皇后思维了一番,虽然这是下策,也的确是目前可行的办法。 皇后想到了什么:“之前本后下达了假圣旨,这事怎么说的清楚?还有六部官员被罢免,这……” 郑居中:“皇后不用担心,只要我们一口咬定武植在陛下昏迷期间,意图谋反就行。 我等也是迫不得已想要护住陛下,这才将武植的人换了下来。防止他做大,如此才能更好的保护陛下,非常时期,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您是皇后,陛下该相信谁呢?” “何况武植势大,陛下未必就没有忌惮,昏迷期间想要造反完全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郑居中的话充满了蛊惑性,众人一想,不拼他们被抓死路一条。 不说他们是真的意图不轨,即便没有,此刻被抓,什么事还不是任由武植来掌控。 宋徽宗一旦醒来,武植但凡忠心,也不会乱来。 所以此刻官家醒过来,对他们反而有利。 “好,就这么办吧!” 皇后下定了决定,随后将小丹药碾碎,放入碗中混合水一起胃进了官家的口中。 在喂进去的同时,皇后娘娘眼神示意,让在场的朝臣们全部跪下来,准备演一出大戏。 皇后此刻内心忐忑,她也很憋屈,她借助武植外出的机会控制了朝堂,就是想要杀了武植这个威胁。 没有武植这个威胁,宋徽宗一直昏迷下去,她就可以一直掌控朝堂,人一旦尝到了权利的滋味,是很难放弃的。 退一步来讲,只要武植死了,即便宋徽宗清醒过来,她也能接受。 因为朝堂中她有不少人。之前官家护着武植,皇后不好下手,也没有机会,这才是他昏迷的必须性。 可是如今闹到这种地步,皇后也只有这样来换取最后的退路。 众人知道皇后的意思,全部跪在地上开始痛哭起来。声嘶力竭。 第666章 宋徽宗服了药水,没多一会儿耳边便是传来了阵阵痛哭声音。 声音缥缈仿佛是在梦里。 他忽然睁开了眼睛,感觉自己睡了很久,头很痛。 这是…… 宋徽宗脑袋恍惚间,才清醒过来,看到四周跪着一排排大臣以及宫女太监,还有皇后。 “这是怎么了?” 宋徽宗醒来后,记忆有些断层,他只记得自己吃了午膳后有些发困,然后就睡着了。 在醒来眼前就是这幅模样。 而且肚子很饿。 皇后见陛下醒来,立刻匍匐过来一把抓住他:“陛下,您可算醒了啊!您在不醒过来江山都没了!” 宋徽宗揉了揉脑袋,坐起身来:“皇后,此话何意?” 皇后:“陛下,事关重大,臣妾……” “你说吧,看你们哭哭啼啼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朕睡多久了?” 看皇后磨磨唧唧的,旁边郑居中道:“陛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事情,那武植造反了,造反了啊!陛下您快管管,他就要冲过来了!” “什么?”听到这话,宋徽宗有些反应不过来:“造反?朕的武爱卿要造反?” 皇后:“陛下,武植这逆臣贼子现在带兵十几万将皇宫包围了!此刻延福宫外面武植正杀过来。 陛下不知道,您昏迷这段时间,武相暗中策谋宫变,意图造反,他换掉了京城的守卫,臣妾发现他的意图,只好模仿了圣旨将他的人全部换掉,即便如此,还是阻拦不住那武植想要篡位的野心!” 皇后和郑居中,郑绅等人在宋徽宗面前不断的说这段时间武植如何如何运作。 重点就是此刻大军包围了延福宫,想要杀了他们,自己称帝。 其中漏洞很多,但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武植的大军的确是在外面准备杀进来。 宋徽宗有些迷惑,看到十几个朝中大臣都在说这件事情,他觉得不可思议。 朕的武爱卿不是出去征战大食国了吗? 这造反是怎么回事? 听到众人说的和他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武爱卿既然要造反,为何要出去打仗呢? 还有,朕为什么昏迷? 他记得是武植出去之后,他才昏迷的。 宋徽宗尽管听到在场的人说武植要造反,但他也不傻,结合一些情况来看,总感觉事情有些蹊跷。 “这二人是谁?”宋徽宗看向跪在地上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户部尚书,他们身穿的衣服是这个级别,但宋徽宗记得这两个职位应该是李格非和李树担任。 皇后:“陛下,武植意图控制整个朝廷,还想要将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强行换掉,是微臣借助您的名义发的圣旨,将这两个武植的人给革职了。 不但如此,其余武植的人都被臣妾革职,才削弱了武植的影响力,但武植一怒之下,带兵攻来,目前就是这样的局面。” “臣妾知道陛下昏迷,事关重大,眼看朝堂局势都要被武植控制,所以出此下策。” “不可能!”宋徽宗道:“朕的武爱卿怎么可能会造反!” “皇后,你到底做了什么?两个六部大臣你都给换掉了,你……” “陛下,武植就在外面,您要相信我们啊!臣妾是您的皇后,他们都是您的大臣,诸位亲眼所见,这还能有假的?” “陛下,皇后所言千真万确!植的确要造反!当务之急,陛下还请先稳住武植,让他立刻撤兵,才好从长计议!” 皇后他们所言,破绽很多。 而外面的确听到密密麻麻的厮杀声音。 宋徽宗不了解是皇后窜通了六部大臣意图控制整个朝堂,武植是来救驾的。 轰隆! 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人轰开,一队队士兵全部汹涌而进,以武植为首的人全部包围了这里。 宋徽宗此刻神色很是虚弱,他昏迷那段时间,的确是有些身体不舒服,还咳嗽了几声。 现场气氛凝重。 皇后身躯颤抖,此刻能保护他们的只有官家了。 只要官家让武植撤退,武植才有可能撤军,不然他们都要被抓起来。 “微臣武植,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武植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打的这些算盘,但即便知道也无妨,如今他军队在手,况且,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忽悠的。 “武爱卿,这到底怎么回事?”宋徽宗。 武植拱拱手:“陛下,微臣外出征战大食国,已经相继攻占了大食国和拜占庭帝国。然而,回城后才发现皇后窜通六部大臣,将许多大臣革职,连同殿前司的将领都换成了皇后的人,他们霸占整个朝堂,甚至还要诛杀微臣!” “陛下,这些人窜通一气,想要夺走大宋江山,微臣过来是擒拿他们的,不过见陛下已经清醒,此事还请陛下裁决!” 武植只是臣子,宋徽宗对于武植的照顾是有目共睹的,宋徽宗如果没醒过来,武植会毫不犹豫抓了这些人,现在陛下已经清醒,武植作为臣子,也不能一意孤行。 而且他知道只要宋徽宗醒过来,事情总是会查清楚。 看到眼前这些群臣跪拜哭哭啼啼的模样,武植隐约猜出了一些他们诬陷的可能,但他一点也不担心。 武植的话让皇后,郑居中,郑绅等人脸色狂变。 他们跪在地上极力反驳,嘶声竭力的说武植是造反之类。 宋徽宗看到武植带着大军过来,想了想便是道:“武爱卿,朕相信你!” 宋徽宗看到跪下的一片群臣:“至于这些人,先抓起来关押大牢,待事情查清楚,朕自会定夺。” “陛下,是武植造反啊?难道陛下相信一个外人,也不相信臣妾吗?” 皇后面色怔住了。 郑居中;“陛下,我等可以为皇后作证,就是武植造反,他带着大军前往延福宫,这还不明显吗?” “陛下,应该抓武植啊!” 一群大臣此刻恐慌辩解。 但没什么用,既然宋徽宗发话了,武植的人立刻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 其中包括皇后。 “陛下,您要相信臣妾!臣妾怎么会造反,臣妾只是后宫一个女子,是武相要造反啊!千万不要听信了武植,他想要夺走大宋江山,他是逆臣贼子!” 皇后疯狂的嘶吼。 宋徽宗却是平静下来,扫视了这些人一眼:“知道为什么要抓你们吗?” 宋徽宗叹息:“朕对于治理国家,的确没有武爱卿之才,而且朕以前就说过,武相如果要造反,根本没必要这么弯弯绕绕,直接占据燕云称王便可。 众所周知,短短几年时间,大宋周边辽国,金国,大理,燕云,甚至是西夏,这些都是武植所收服,这样的能力,大宋其他人能做到吗?” “这些功勋都不是靠着武植,若是他真要造反,你觉得我们大宋何人能挡?” 宋徽宗:“朕昏迷那天,武爱卿已经前往大食国,你刚才所说的什么占据朝廷,换掉京城布防,恐怕都是皇后你所为吧? 正好那天有探子像朕禀报大食国的情况,武相远在千里之外,运作朝堂?你们觉得符合吗?” 皇后等人尽管依然在辩驳,却也显得很无力。 因为这本身就是无计可施才弄的瞎招。 “先关起来,朕会查出来你们的所作所为!” 宋徽宗似乎不想在多言。 皇后等人还是被抓走了。他们口中喊着冤枉,似乎跟真的一样,武植的人拖走他们可不磨叽。 他们想要忽悠宋徽宗,没能成功。 皇后想要的无非就是官家让武植撤军,但显然,宋徽宗更加相信武植。 “哎!” 宋徽宗此刻似乎苍老了许多。 他想到了什么,觉得无法接受。 自己身边的皇后,居然如此歹毒! 宋徽宗纵情女人,加上最近吃了太多的药,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 又经历这种事情,宋徽宗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皇后自然是很受他看中的,不然也不可能成为皇后。 他虽然不愿意相信,此事多半是皇后在背后搞鬼。 至于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要知道也并不是很难。 宋徽宗醒来后,便召集了他的贴身小太监,以及李彦,还有童贯。 当小太监过来,告诉他一切的时候,宋徽宗便什么都明白了。 李彦和童贯都被革职。因为这两个人是宋徽宗的人。 小太监告诉他皇后在武植出去打仗时期所作的一切。事情根本无法隐瞒。 皇后在做出了这一系列荒唐事情后,居然还想要在武植回来勤王的时候蒙骗他。 武爱卿是勤王的,却被她说成是奸臣,是造反之臣。 知道最近皇后所作的一切,宋徽宗脸色苍白,这可是他的枕边人啊! 更让他可气的是,刘贵妃,居然也被打入了冷宫。若非怕影响不好,恐怕刘贵妃已经被杀了。 这是赵福金的母妃。 知道这些情况后,宋徽宗是真的受不了了,这个该死的显肃皇后,内心之恶毒,不但害大宋的肱股之臣,还要害他的爱妃,这要是武植也被解决掉了,大宋岂不是被这毒妇掌控? “这个毒妇!” 宋徽宗吐出一口血来。 “陛下!”旁边太监惊恐。 宋徽宗躺在榻上:“传朕口谕,恢复童贯,李彦的职位,还有之前被革职的两个六部大臣,所有皇后期间的一切任职都还原。 将刘贵妃放出来……至于王判,冯巩,郑居中,郑绅,李田,刘历这等谋逆之臣,全部将其革职!手下侍郎暂代职位。 还有,显肃皇后朕要废掉,他身边所有亲近的丫鬟,宫女,关押大牢严格审问。” 宋徽宗一连下达了命令,旁边太监赶紧记下来。 看到这一幕的武植,知道事情妥了。 宋徽宗此刻看向武植,说道:“武爱卿,你受屈了!是朕疏忽这才有了宫廷之变!差点让这个女人祸害了!……朕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这个官家!” 第667章 宋徽宗喜欢艺术,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他不善于朝政,或者说他更多的是在意如何去游山玩水。 因为有武植,所以他更加可以放手,不用操心什么。 谁想到身边人居然因为自己重用武植而生出了这种心思。这多亏是武植及时回来,如果武植被皇后给杀掉了,这还了得? 他岂不是永远都醒不过来了。 宋徽宗脸色苍白,身体有些虚弱,胸膛和五脏微微不舒服,已经被酒色掏空了身体。 最主要是皇后给他服用的药是有副作用的,对身体产生了损害,武植一看,就知道宋徽宗身体损害严重,恐怕很难在做这个官家了。 “武爱卿,你觉得谁做太子比较合适?” 宋徽宗忽然问道。 武植被这个问题一怔,谁做太子? 如果说谁的话,武植还真不知道到底是谁做。 这个事情还是要宋徽宗自己做主的好。 由于以前赵构建立过一定的功勋,加上其余皇子有的不喜欢当官家,还有一个赵枢犯下过错误,所以宋徽宗想好了。 “让赵构当太子,武爱卿觉得如何?” 宋徽宗问道。 武植其实更希望是赵楷,不过他不想参合皇家的事。 现在大宋周边诸国已经差不多平定,更远的暂时可以缓缓,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宋徽宗似乎已经不行了。 赵楷和宋徽宗一样热衷于艺术,而赵枢和武植闹翻,想来想去,还真只有赵构比较合适。 所以武植点点头:“赵构上次建立了军功,有些能力,他本身没有犯下什么过错,的确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如果陛下想要立他为太子,也未尝不可。” “好,那就立赵构为太子!咳咳……” 宋徽宗缓缓坐了起来。 武植看宋徽宗的模样,立刻让太监传唤御膳房准备食物,还传唤了太医。 接下来,宋徽宗要静养一段时间,武植和宋徽宗交流半个时辰之后,也就没打扰了。 由于宋徽宗经过自己的探子调查,基本上确定了这次重大事件的缘由,所以对于造反的这些人给予严重的惩罚。 武植回到府邸之后,将家眷重新结回到了府邸中,而没几天,汴京城就发出了公告。 这份公告对于整个汴京城,甚至整个大宋都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大致意思是,大宋右相郑居中,联合六部大臣以及郑绅,枢密院使郑龚,还有其他吏部尚书李田,吏部尚书冯巩,以及工部尚书王判,刑部尚书刘历等人公然意图谋反。 罪证确凿,将其诛灭九族!其中皇后被废,被打入冷宫!其余一干人等,全部该杀的杀,发配的发配。 对于这些六部大臣的造反,百姓们都觉得死的活该。 至于皇后只是被打入冷宫,这让众人颇有微词。 皇后怎么可能不知道内情呢,但百姓们也知道想要让陛下惩罚皇后,难道将其诛灭九族吗?那岂不是皇家的全部都要被斩杀,就连武植也娶了皇后的女儿,也可以算在其中,也要杀? 众人觉得这也不太现实。所以虽然颇有言辞,却也闹的并不凶悍,毕竟哪有审案的将自己都牵扯进来斩杀的,这不是傻子吗。 皇室毕竟是皇室,不可能因为皇后犯罪,将自己诛杀了。 皇后被废掉打入冷宫,也算是有了一个勉强的交代。 一旦被废掉皇后,在想要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整个汴京城风起云涌,一排排士兵前往六部大臣家里开始抄家,将连带的造反亲属全部拉了出来,密密麻麻加起来至少几千人,全部被公然斩头了。 那血流了一地。 这一天,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 对于造反的人,百姓们可没什么好感。 都说他们死的好。 “这些大臣造反,想要杀掉武植,简直丧心病狂,他们在位置上不做实事,却是要害为了大宋做出巨大贡献的武相,他们都该死!” “谁说不是呢?武相是我们大宋的功臣,没有武相哪有我们百姓今天的好日子,他们连武相都要杀,这是大恶不赦,这是要害青天大老爷啊!” “杀的好!这帮狗东西,一天天的好不容易出个好官,他们就想要谋反陷害,简直该死一万次!” 许多老百姓都仰仗着武植以后日子越来越好。 他们知道,有武相在的一天,他们会越来越好。 谁要杀武相,就是和百姓过不去。 现在大宋经过整治,各方面都好很多了,比如治安问题,那些山贼问题,还有官员欺压百姓的问题,很多都因为有武相在位都减轻了很多,真正让百姓们觉得身心比较安宁。 他们还有了自己合适的工作,有了很多良田,不想种田的可以去工地做工赚钱,也可以进厂。 总之,老百姓的生活好了,选择多了,日子越来越好这都是武相的功劳,所以他们心中的武相相当于青天大老爷。 谁要是害武相,他就是十恶不赦的人。 百姓们在他们行刑的时候,扔出大片的烂菜叶子,给猪吃的食物都扔过去。 即便他们的脑袋被砍了,还有人上去踩两脚。 右相郑居中的脑袋滚落在地上,双眼圆睁,死不瞑目,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而且如此迅速,他还想着和皇后一起杀了武植后,连同皇后一起掌控大宋,到时候他们这一批就是大宋真正的权臣,而那武植已经死了,没人能管得了他们。 至于官家已经昏迷,到时候天下就是他们坐镇,如此画面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武植回来,直接将他们拿下了。 如今落得个诛灭九族的下场。 郑居中的脑袋被百姓踩来踩去,其中还包括王判的,郑绅的,郑龚的,其余的几个六部大臣都没有逃过被百姓践踏的惨状。 他们临死之前,都充满了不甘心,但在不甘心又能如何,失败就是失败…… 尤其是在冷宫的皇后,听说了这些事情后,便知道她完了,她有疯掉的征兆,从高高在上的皇后,一下变成了打入冷宫,废掉皇后位置的罪犯,这种落差太大了。 会让人生不如死! 此刻! 本来这血腥的一幕,一般人无法接受,但百姓们更无法接受的是如果武相被杀了,他们这些百姓的日子,怕是又要回到从前了,对于这些官员他们实在恨的不行。将他们的脑袋都踩扁了。 抄家之后,大宋国库又丰了,也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比较顺和民意。 唯一的皇后只是打入冷宫这件事情,也在过了两天之后,被一道消息冲散的成了小事。 那就是皇后在冷宫畏罪自杀了。 他死了之后,无数百姓这才真正觉得此事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汴京城兵变,汴京城的百姓都看着呢。 当日火炮连天,包括很多士兵进城,这么重大的事情总是要有个交代的。 当天下百姓都知道犯罪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处罚,即便是皇后也死掉之后,算是彻底平息。 至于皇后到底是怎么死的,是他自缢的,还是被人毒害的,这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不过,在武植接下来的了解中,他知道皇后是怎么死的了。 是宋徽宗一杯毒酒赐死的! 当然,对外,是皇后自缢。 这也给了天下一个交代,也让武植松了口气。 府邸中。 武植看着抱着赵金罗,赵金罗在哭泣,武植只好好言相劝。 赵金罗道:“我知道是母后不对,母后畏罪自杀,这也是她最好的结果。……母后为什么要造反啊!……” 赵金罗并不责怪武植,皇后也不是武植杀的。 武植勤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母后造反落得这样的下场,赵金罗分得清是非,她只是觉得母后这样做不值得。 武植安慰着赵金罗,也知道赵金罗毕竟年纪不大,这件事情对她打击很严重。 武植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之后的结果都是宋徽宗处理,赵金罗对于父皇这样处理,也知道不能责怪父皇,因为母后将父皇下药,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最近这段时间,整个大宋天下的百姓,男女老少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酒馆,茶楼,街道,亭台,到处人头攒动,议论汴京城发生的造反大事,唏嘘不已。 而在这件事情之后,很快皇宫中又传出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那就是赵构被册封为太子了! 第668章 这个消息是在朝堂上公布的。 朝堂上宋徽宗拖着疲惫的身体,目光扫视两侧身穿官服各部大臣,声音很虚弱的宣布了这个事情。 武植,还有新上任的六部大臣以及一些皇子都在场。 当宋徽宗提及册封太子的时候,最为激动的就是赵枢,他毕竟比赵构大。 而上面的赵楷喜欢琴棋书画,无心做官家,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做这个位置,所以他应该是排除在外的。 自古立长不立幼,虽然赵枢犯过一些错误,他心里始终幻想着陛下会立他为太子。 当然,由于赵构建立了功勋,这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但不到最后一刻,他都不愿意妥协。 这段时间赵枢还有意近身伺候宋徽宗,父子两交谈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 当体型高大的童贯,那不像是太监的雄厚声音响彻朝堂,将圣旨内容宣布出来的时候,赵枢脸色苍白。 圣旨册封的是赵构成为太子,而非他赵枢。 他双腿发软,一脸难以置信,太子居然不是他? 而和他心情不同的就是赵构了,赵构一直有这个心思想要成为太子,成为官家。 奈何之前有太子赵恒在位,他也只是想想,甚至有时候觉得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自己也劝解自己还是老实一点,太子位置从小就定下了,是赵恒的,他多次有这样的心思也多次打消了这种念想。 然而,当赵恒被废掉的时候,他心思活跃了起来,所以也想过拉拢武植,奈何武植根本就不怎么理会他。 直到后来武植让他出去打仗,给他出谋划策,让他建立了一定的军功。 他才觉得自己有希望了,只是当真要宣布册封圣旨的时候,赵构还是不能肯定到底行不行。 现在圣旨内容宣读出来,赵构一颗活跃的心思彻底沸腾了。 有那么一刻,他想要激动的大吼,告诉天下所有人,他,一个小皇子,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赵构,居然真的成为了太子!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 当确定是自己后,赵构毫不犹豫的跪在了地上:“儿臣,谢父皇册封,儿臣一定做好太子之位,不辜负父皇对儿臣的信任!” 宋徽宗之所以册封赵构,是因为上次赵枢在战争中过于失败,本身就所动摇,如今被皇后这么一闹,他更希望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子来当官家位置。 赵构虽然是跟随岳飞出去,是岳飞指挥。但过程不管如何,结果是他做出了功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晋升资本。 大臣们即便有立长不立幼原则的说法,也会因为他建立了功勋而打消掉。 而实际上,对于这件事情众人都看着武植,武植并没有反驳,显然是默认了。 他们也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官家和武植商量好的,既然已经宣读出来,也没有朝廷会议,反驳也无效,敢出来说话的六部大臣早就被诛灭九族了。 刚刚上来的六部大臣都是下面的官员,他们想来想去,也不敢公然反驳太子。 毕竟此刻的赵构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说反驳可能无效,一旦反驳了,哪怕是一句话,也会被太子记恨。 那以后自己的前途可就毁掉了。 他们不像武植,武植若是反驳,肯定屁事没有,但武植都没有反驳,他们哪敢。 宋徽宗公布这件事之后,还公布了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武植成为当朝丞相,宰相左右制度废除,以后只有丞相。 管理六部官员,以兼国的身份辅佐太子。 至于宋徽宗自己,他知道身体已经不行了,有武植辅佐,他很放心。 他也知道,自己若是为了太子而削弱武植的权利,甚至将他打发走,那么后果就是一旦武植觉得自己对他不再信任,忌惮,反而适得其反。 宋徽宗索性以武植攻占大食国和拜占庭帝国为理由,册封他为丞相。 至于右相,本身就已经废掉了,没有人接替,以后这个制度也没了,只有丞相。 朝臣无人反驳。 宋徽宗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册封不册封,武植也不是他想要对付就能对付的了的。 他连一个皇后都防不住,凭什么对抗武植? 所以这也是宋徽宗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宋徽宗还是相当信任武植的。 他圣君的头衔,名誉,全部都是武植的功劳。不然现在大宋情况如何,还未可知。 接连几天发生了两件大事,传递到整个大宋天下后,天下人也都沸腾了。 一个是太子位置,一个是武植册封为丞相。 而赵构此刻并没有因为武植册封为丞相而有所忌惮,他知道自己能册封为太子,一定有武植在其中作为。 比如,武植举荐,亦或者武植不反驳。 只要武植不反驳,就等于变相的支持。 父皇才能将这个位置给他,但凡是武植反驳,列出条条框框的理由,父皇也不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虎王的花奴(H)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沉溺NPH
恶蛟的新娘(1v2)
万古神尊
我的风骚情人
镇妖博物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