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冬天关乎木材等事,供应不足虽然原因不在他,但解决不了事情,就是无能。 莫非武植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情,将他搬倒? 王判觉得可能性不大。 见武植也不作声了,王判叹息一声,拱拱手:“既然武相也没有想出法子,下官也不打扰了。” 王判转身离去。 “方法倒是有! 武相道:“这件事情我想到法子了,不过得需要你配合!” 王判身躯一震,随后喜笑颜开,武植此刻的话他是最爱听的。 “武相尽管说,让我王判做任何事情,下官都会全力以赴!” “好。”武植点点头:“你工部的人有多少是在煤矿那边的?” 王判一愣:“工部管控煤矿的人并不多,大概三百多人。但是外招的煤矿工人就成千上万了,只是煤矿用的人不多,所以产量不太好,而且有毒,怎么……武相是想要打煤矿的主意?” “不错!” “这不行!” 王判直接反驳了。似乎觉得自己太武断了,他赶紧笑道:“武相,下官的意思是,我大宋虽有煤矿,但煤矿多少带点毒烟,往年在家中用煤矿毒死的人不在少数,若是真用煤矿,安全又是一个大问题。用煤矿解决这次季节的寒冷,恐怕会适得其反,死更多人。” 王判说的也不无道理。因为煤矿死的人不少,都是不注意被毒死的。 煤矿燃烧里面会释放大量的毒气,很多都是化学物质,人受不了。 但那是没有精纯的提炼技术,武植有,也知道怎么弄,如此一来毒性大大减小,事情就不大了。 “煤矿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你到底想不想解决问题?” “武相这话说的,下官找您就是为了解决今年的天灾,关于木炭料的问题。” “那你就听我的,现在吩咐人将煤矿聚集在工部,我教你们一些方法,保证煤矿可以用在百姓身上!” “好!” 武植想的方法必定是他没见过的,此刻虽然怀疑,但他立刻告辞。 回到工部后,他颁发命令,让附近煤矿负责人将煤矿运送到工部。 又召集工部官员开了一次小会,将这件事情说了,王判手底下的人有些惊讶。 甚至传来笑声。 煤矿根本无法普及,这点他们工部的人都知道,武相说要提炼煤矿让百姓用,这不是扯淡么。 不过是武相的主意,尚书大人吩咐,他们也不得不听,所以都去准备去了。 几天的时候,一车车的黑煤矿运送到了工部办公府邸院中。 院子很宽广,即便堆积如山的煤矿在此,也还有很大的空地。 一群工部官员围绕煤矿,窃窃私语。 他们聊的无非就是这煤矿毒性太强,给百姓用死的人恐怕不比冻死的差多少。 适得其反,那就笑死人了。 众人齐聚,武植来到了工部。 他正在画图纸。 武植没有按照大宋的提炼技术,而是按照他自己在系统购买的最好提炼方法进行。 首先,原生开采出来的煤矿有毒性,蕴含硫量和油量非常高。必须祛除掉这两种东西,在粉碎掺土,才可以制作成武植想要的蜂窝煤。 采取提炼方法过滤出来的这两种物质也是有价值的,能制作煤油和硫。 这院中已经建立了窑洞,为了集中传授技术所准备。 在场的都是工部官员,挖煤的高层管理。 武植不担心外传,现在也不是外传不外传的事,必须要将煤矿弄出来。 “这些煤矿你们都要先洗一遍,将其中的杂质去掉,其次在进行烘干碾成粉末,参合黏土,先这样吧!” 众人虽然不理解,之前还有所嘲笑,但宰相在面前他们还没这个胆子当面质疑。 王判什么都不问了,看结果就行。 万一问的武植烦了,跑掉就不好了。 院落中一群人开始忙活。 现场煤矿只是制作样板所用。 几天时间,武植交给工部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这些煤矿材料,做出了两千四百个蜂窝煤。 除了制作蜂窝煤之外,他们还打造了三十几个煤炉子,按照武植要求做的。 工部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这时候众人就看武植如何操作了。 只见武植走过来,将一块黑色的蜂窝煤放在炉子中,点燃旁边的木材放入炉子底部。 第一块蜂窝煤红了之后,武植又给煤炉增加了两块蜂窝煤。 随着时间过去,三块蜂窝煤在煤炉中发红,发亮了。 第618章 如同铁水一样红彤彤。 高温席卷,让人在寒冷的季节有了暖意。 最重要的是,居然没有毒烟冒出。 他们大宋制作的煤矿,燃烧会有火和毒烟,武植制造出来的蜂窝煤火并不大,温度却很高,几乎没有黑色烟雾冒出。 煤炭的上方一尺方圆由于高温而扭曲,非常热乎。 王判一群工部的人目光惊诧。 武植一边做,一边告诉他们:“这三个蜂窝煤有很多孔,知道为什么吗?” 王判摇摇头:“还请大人解惑。” “这些孔,是为了让空气更好的流通,提供煤矿的燃性。如果是实心的在煤炉中,第二块无法燃烧。 而且经过我这种方法制作的,也不会有大量毒烟,可以广泛使用!” “当然,如果百姓使用这种蜂窝煤,必须要开窗,空气不能封闭,否则时间长了还是会有中毒的危险,但相比之前完全不能用,强太多了。可以普及百姓!” 了解到这些,王判脸和旁边工部的人面面相觑。 “这煤矿似乎比木材,木炭更好用,而且时间也很长。” “下官佩服!”无论武植怎么厉害,再自己专业领域上被打败,才能让人感受深刻。 现在工部的人就是如此。 当然,之前水泥的制造他们就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 结果武植还有这种提炼煤矿的新方法。 煤炉上放了一个水壶,不一会儿开水冒了出来,咕噜噜水声响彻,众人高兴坏了。 王判此刻对着武植恭恭敬敬一拜,内心真的服气了:“工部将煤矿提炼了好多次都不行,我们都以为煤矿只能如此,谁知武相还能进行加工,佩服,佩服啊!” “这样我们木材的问题就解决了啊!” “嗯,这个冬天不用在死那么多人。” “还是武相厉害!” 众人议论的时候,王判道:“现在大家也别愣着了,赶紧去制作蜂窝煤,越多越好。” “对对对,赶紧吩咐下去!” 工部的官员都忙去了。 临走前纷纷和武植招呼一声,对其真是敬佩至极。 好在蜂窝煤制造起来并不算慢,而且大宋煤矿很多,在工部的指令下大量煤矿开始开采。 工部掌握了蜂窝煤技术人员去各地矿场原地制造。 制造好的蜂窝煤就可以直接拿出去卖。 是的,是卖,而非送。 很多百姓手里是有钱的,只是买不到木材罢了。 如今蜂窝煤上市,连带着煤炉也出现,老百姓一听这东西可以御寒,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毕竟蜂窝煤也是煤矿,煤矿他们都知道,这东西有毒,一个不好就容易丢掉了性命。 百姓们是有些抵触的,工部的人各种解释,还在亲自点燃适用,一些冻的不行的百姓也管不了那么多,纷纷出手购买。 随着第一批人用了蜂窝煤之后没出现什么问题,越来越多的百姓都炸锅了。全部花钱购买。 一个两个算不得什么,全国各地这样的销售就有点恐怖了。 百姓们有了蜂窝煤用,都直夸这东西真的太好用了,只要将第一块点燃后面放进去就可以保存很久。 整个屋内热了起来,也用不了多少煤,关键蜂窝煤也着实不贵。 朝廷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工部也不敢在这时候乱来。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蜂窝煤出现后,每家每户都基本买了煤炉,一大家子围绕在煤炉旁边取暖。男女老少皆宜。 当然,对于煤炉的使用,工部的人还是说清楚了,在室内要开窗,不然对人有威胁。 只要开窗问题就不大。 此刻汴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蜂窝煤是谁制造出来的?这么厉害,居然没毒!” “听说是工部的人做出来的!” “工部真是牛啊,可解决了咱们老百姓大问题了!” “嗯,不过我听说好像是武相做出来的蜂窝煤。” “这,是武相?” “对,听说是武相!” “那肯定就是他了,我说工部的那些官员怎么一个个变聪明了,原来是武相做的,这就可以理解了!” “这件事情听说是武相一直盯着,不然煤矿怕也没这么便宜吧!” “武相还是为咱们老百姓谋福,听说之前广山出现了一些恶霸,还是皇亲国戚,就是咱们武相给伸冤的。” “现在越来越好了,大宋如果多一些武相这样的朝臣不得了啊!” “呵呵,现在有一个武相就不得了了,哪里还敢奢望!”一个老伯笑呵呵道,双手放在煤炉上面暖手。 “说的也是!”一大家子都笑了起来。 今天早朝。 文武百官排成两列。 工部尚书启奏:“启禀陛下,如今大宋百姓都用上了蜂窝煤,武相制作的蜂窝煤已经取代了木材,为大宋谋福,为大宋百姓免除了这次天灾,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次王判是发自内心的服气,帮着武植说话。 实际上武植也不用他帮着,但多一个人也是好的。 宋徽宗龙颜大悦,声音响彻大殿:“武爱卿这次做的很好,工部也有功劳,如此一来,大宋一直困扰的木材染料问题解决了,此乃大功一件,是大宋百姓之福。” 木材问题,一直存在大宋国,谁能想到就这么轻易解决了,宋徽宗以前也为这个问题烦恼。 似乎只要有武植在,朝堂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满朝文武窃窃私语。 “陛下,微臣家里也购买了煤炉和蜂窝煤,的确比木材要好,而且更持久,也便宜。今年这个冬天好过了!” “微臣也是。” 文武大臣赞不绝口。 而宋徽宗笑道:“武爱卿,这次你立下大功,朕要重赏你!” 武植知道自己地位已经很高,宋徽宗也没什么可赏赐的,他也并非要什么赏赐:“陛下,微臣身为大宋宰相,为百姓忧虑,也是分内之事,无需赏赐!” “诶,武相切莫客气,应该的,只是朕也不知道该如何赏赐武爱卿,正好昨日高丽来了信使,有意和大宋联姻,如今朕思来想去,觉得武爱卿最合适不过!” 第619章 这话将满朝文武说的愣住了。 高丽公主什么时候要联姻了,他们也不知道啊! “高丽来使,你出来将事情告诉他们。” “是!”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身穿奇装异服的男子。 这男子看起来和宋朝人差不多,除了衣服宽大,有少许区别之外看不出什么来。 所以朝臣都没怎么注意,此人就是昨天的信使,也是高丽派出的使者。 他说道:“大宋天子,以及诸位大人。外臣今日来也是高丽国王嘱咐前来联姻的,众所周知,我高丽国和大宋向来交好,高丽国王有心想要和大宋联姻,共同发展,这也是外臣来这里的目的!” “不过刚才天子所言,想要将高丽公主与武相联姻,此事外臣还得回去和国王商议。” 高丽使者来的时候,国王说的是想要和大宋天子联姻,毕竟大宋天子是皇帝。 谁知道大宋天子直接开口将这事情弄到了武相身上,这他可做不了主了。 宋徽宗自然是想要高丽公主,听说高丽公主长相美艳,在高丽是除了名的美女。 在高丽属于四公主,今年十八岁。 实际上是高丽担忌惮大宋过于强大,所以想出的这招,他们不想被大宋攻占,想要维持好关系。 武植自然是要拒绝,毕竟这是天子的事,与他无关,宋徽宗将这事弄在他头上,武植可不会抢夺官家的女人。 所以在朝堂上直接决婉拒了。 但宋徽宗还是执意如此,并且让使臣回去商议。 高丽使臣也是一脸郁闷,此事没办成,回去也不知道怎么交代。 此事由着宋徽宗的要求,他还是回去如实禀报。 他离开之后,现场朝臣议论了好久。 有人觉得高丽联姻,是畏惧大宋的实力,想要求全。以免和其他小国一样被大宋所灭。 有的人认为,联姻是好事,可以让大宋和高丽关系更甚。 在场可谓众说纷纭,王判却是表示同意,既然官家想要将高丽公主推给武植,这有何不可呢。 说实话,武植对于高丽公主,他都没见过,贸然答应谁知道是什么情况。 一旦答应,想要反悔就不好了。 万一是个恐龙,或者是个刁蛮女子,武植可未必会喜欢。 在说也不想和官家抢夺女人。 但王判等人却是打趣撮合,反正武植家里女人多,不差这一个。 武植几句话,将这话题给带过去了。 他道:“陛下,联姻之事可以后在谈,倒是现在,虽然大宋有了煤矿,但因为天气寒冷得流感的人越来越多,这件事情也马虎不得!” “武爱卿说的有理,感冒伤风在冬季在所难免,只是今年更甚,各地医馆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难道武爱卿有什么办法嘛?” 武植:“现在大宋有了煤矿,取暖问题解决,但这医疗问题还要稳妥处理,微臣最近在研究一种药品!” “什么药?” “感冒药!” “专门医治这种小感冒,可以减轻百姓的痛苦,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出来了,不过再次之前,微臣新做的辣椒也能派上用场了。 在寒冷的冬季,有了煤炉,如果配上火锅,定然可以让这个冬天增加一些趣味。也可以祛除寒气,减少得病的几率。” “辣椒?大宋之前不是有武相种植的辣椒吗?” “微臣说的是一种新的辣椒。” 对于武植提出的这些,众人倒是兴趣不大,毕竟就是个吃的东西。 相比这些,煤矿解决了才是大问题。 众人兴趣不大。 但武植肯定要做下去。 这是一种火锅的配料,除了辣椒之外还有其他材料的配置,现在由于武植种植了大量的材料,所以不需要在系统中购买,就能调配火锅配方。 这东西可以御寒。 吃的百姓如果浑身火辣冒汗,自然可以将寒冷驱散,对身体有好处。 “阿切……”此刻,退朝之后的宋徽宗,也有些感冒了,直打喷嚏。 这让宋徽宗很是郁闷。 他在延福宫,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在外面绘画冬天的景象,亦或者是在万岁山走两圈。 现在感冒动不动就流鼻涕,也是有些烦躁,只好躲在房间中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喷嚏。快烦死了。 好在皇宫现的窗户都换成了玻璃,风吹不进来,屋内的暖气能更好的保存温度。 即便如此,感冒了也很是让人难受啊。 如今玻璃不但是皇宫在用,城中的百姓家里也都安装了这样的玻璃,玻璃卖的并不贵,百姓们也是用的起的。 宋徽宗有些烦躁,鼻涕不断,他只好躺在被窝中。 就在这时,武植求见。 “让他进来吧!” 宋徽宗虽然不舒服,武植来找,他还是很高兴的。 这是他们大宋的国士,马虎不得。 两人见面,武植发现了宋徽宗有点感冒,他笑道:“陛下,正好微臣最新研发了火锅配方,可以驱寒,陛下最近感冒,吃这种火锅最有效果!” “哦?”上朝的时候武植就说过,此刻宋徽宗点点头:“好,朕也想要看看武爱卿说的火锅辣椒到底有多厉害!” “端上来!”武植手一挥,身后的太监将火锅架子,煤炉,还有准备的羊肉,各种火锅配方食材都端上来。 “这就是武爱卿说的辣椒吗?”宋徽宗看到火锅材料,很是好奇。 旁边台子上有一颗颗红色的辣椒,这些东西就非常的鲜红,如同血液一样。 “这东西能吃?” “这是配方所用,当然,如果想要吃也是可以的,陛下可以试试,很辣!” 武植拿起一根尖椒,此种尖椒是特殊品种,比平常的尖椒还要辣十几倍。 武植拿起来尝了一口,宋徽宗也跟着咬了一小块,顿时吐了出去,太辣了。 但余味在口中,似乎也很独特。 这东西他从未见过,甚是好奇。 武植笑道:“这是尖椒,有舒筋活血的作用,也可以祛除寒气,如今寒冷季节正是能吃的时候,当然,直接饮食人可能受不了! 但如果加入火锅中和食材一起煮沸,那味道就好了!” 第620章 “辣椒入体,可以让人身体起火,驱动体内的寒气,是很不错的御寒之物。” “这东西,微臣准备推广到全国,让天下的酒楼都有这样的火锅配方卖。对百姓无疑是不错的口福啊!” “哈哈哈!武爱卿就是有法子,那好,朕有点迫不及待了!要做第一个尝羊肉火锅的人!” 宋徽宗还从来没吃过这么辣的东西配合羊肉的火锅。 武植点点头,随后将火点燃,一个大锅里面用各种配料油水先弄好, 这大锅是铜制的,里面是肉汤和一些蘑菇等材料混合而成,还有鸡腿,猪肉进行熬汤。 最后等配料放入其中搅合,煮沸之后成了火锅配料。 里面当然不止辣椒,还有一些花椒,大蒜,刺激的调料。 最后在将新鲜的羊肉放入其中。 经过武植认真的鼓捣,随着火越来越大,一股羊肉火锅的味道飘散了出来,空气弥漫着辣的味道,也有肉的香味,看的宋徽宗食欲大振。 虽然他在不停的擦鼻涕,却也想要尝试一下这羊肉火锅。 还没吃呢,能闻到一股香气刺鼻的味道。 宋徽宗看到火锅表面出现了一层红油,沾染着羊肉,辛辣味让宋徽宗又打了个喷嚏。 幸好宋徽宗将喷嚏朝着旁边打,不然武植还咋吃啊。 随着热腾腾的羊肉火锅味蒸腾,宋徽宗连续打了好几个,顿时感觉浑身通畅,舒服极了。 他将鼻涕弄干净之后,赶紧凑过来拿筷子夹着一块羊肉吃了起来。 宋徽宗嘴巴哆嗦,又麻又辣,浑身发抖,辣的脸色红润了起来,大口踹气。 吃的时候,首先是辣的味道,而后是麻麻的味道,最后是羊肉的口感。 口鼻之间的辣椒羊味让宋徽宗大呼爽快。 咽下去一块,宋徽宗又吃第二块。不一会儿浑身,额头上都是热汗,辣出来的。 可谓是身体燥热,辣的很爽。 宋徽宗撸起袖子开干,很快羊肉吃了十几块,也不感觉到冷了。 “这味道简直绝了,真辣啊,吃了之后也不冷了,浑身发热! 武爱卿,你有这么好的东西不早说?朕还真喜欢这味,头一次如此痛快。” “好吃陛下多吃点!” “好好好,朕胃口大开,不过这肉还少了点,来人!在去弄点羊肉来。” “是!”门外的太监赶紧去忙碌。 随着羊肉送过来,一大股扔进锅中,很快就熟了,武植和宋徽宗两个人围绕火锅聊天吃肉,在来点小酒,有滋有味的。 宋徽宗感觉自己的鼻子因为辣椒的味道变得通畅了。体内一股湿寒之气涌现,似乎所有的鼻涕都随着这一次清理了出来。口鼻舒畅,再吃火锅。 “陛下,这里还有鱼片!”武植将旁边的食材鱼片放进去,熟了后宋徽宗也开吃。 发现只要有这火锅底料,什么鱼肉放进去都香味可口。 麻辣舒爽。 宋徽宗满头大汗,武植吃的也爽。 两个人没有任何形象,宋徽宗觉得这样不爽,本来是准备找刘贵妃,想到刘贵妃忌口,便找来了皇后。 还有后宫的其他几个妃子。 还询问武植有没有意见,武植当然没意见,吃火锅么,人多热闹。 于是乎皇后和几个妃子都来了。 皇后本来有些感冒,看到武植和官家躲在房间吃火锅有些意外,自己也矜持了一番,看火锅实在是眼馋,最后也加入了火锅大军。 吃的时候也和宋徽宗一样脸色红润,冒出热汗。 感冒在短时间似乎也好多了。 “这辣椒味道独特,以前大宋没有,应该是武相种植出来的吧!还有这些调料配方。”皇后虽然不喜武植,但为了避免现场尴尬,还是说了两句。 只要面临武植,皇后又想到了自己之前生产的时候被武植欺负的画面,加上之前自己家族的人被武植砍头。心里不是滋味。 现在还和武植一起吃火锅,仿佛没仇没怨一样,关键还吃着人家做的火锅。让皇后内心纠结。 武植点点头:“皇后说的对,这小辣椒大宋没有,是微臣种植而出,如今调了配方,以后可以在大宋销售,可以给大宋提供大量税收。” 火锅要是流行起来,不说卖配方花椒,辣椒的销量,就是生意起来,每年大宋税收就有不少。 尤其是冬天,应该是不愁卖的,宋徽宗和皇后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对火锅也情有独钟,觉得够味。 普通的百姓市场还是很大的。 体内的寒气被辣椒逼迫了出来,成了热汗流出,无疑对治疗感冒也有一定的效果。 宋徽宗赞不绝口,三个人吃的大汗淋漓,皇后肚子也吃的鼓胀起来。更不用说宋徽宗了。 宋徽宗和皇后本来都是感冒患者,皇宫内部都是有御医随时待命的。 皇上的御医看到外面太监拿着食材进去,好奇问了一下,结果知道官家在里面吃辣的东西。 一名御医顿时禀报,想要进来看看。 宋徽宗让他进来后,这御医看到官家吃的红油火锅,旁边还有酒,顿时直呼陛下感冒了,这样对身体不好之类。 要给官家把脉。 宋徽宗摇摇头:“哎,朕感觉吃了火锅浑身通透,这有什么问题?” 然后两个人就有所争执,最后御医不放心,给宋徽宗把脉,结果发现脉象和平日不一样,他有些惊讶。 “怎么样?”宋徽宗。 御医:“微臣觉得陛下的脉象和之前不同,体内似乎有些燥热,而且祛除了体内的寒气,伤风感冒似乎减轻,有逐渐好的趋势。奇怪,今天早上脉象都没这么好。” “哈哈哈!”宋徽宗笑了起来:“御医,来,你也一起吃,这火锅够味! 就是因为吃了火锅,朕才感觉浑身通畅,感冒也轻了,来来来!” 宋徽宗有点醉醺醺的,拉着御医一起,御医从刚开始的排斥,到尝试了两口之后,也是表情一愣,顿时爱上了羊肉火锅。 羊肉的味道麻麻的,香味可口,辣的让人哆嗦,但味道就是好。 还有鱼片在口中,味道也不错。 太好吃了!…… 不一会儿,矜持的御医吃的浑身大汗淋漓,脸色红润,哆嗦的同时不停的夹羊肉放进嘴里咀嚼,一脸享受。 之前他可是提醒宋徽宗不能乱吃东西的,结果他自己比谁都吃的欢快。 第621章 “诶,我说扬御医,你把朕的羊肉都夹完了,你刚才不是说不能吃这些东西吗,怎么比谁都吃的快?” “陛下,微臣该死,……但这火锅实在是太辣,太好吃了……微臣一时贪嘴,还请陛下恕罪!” 御医毫不掩饰对火锅的赞誉,还说请陛下赎罪之类。 宋徽宗笑道:“扬御医,朕只是开个玩笑,朕这里不缺羊肉,尽管吃,羊肉管够。” “谢陛下……”御医屁颠屁颠又吃了起来。 几个人吃多少,就有太监过来补充多少羊肉鱼片。 直到最后一群人喝酒吃肉实在是太饱了,才撤回。 而一群收拾现场的太监,将火锅,煤炉,食材都搬走到厨房进行清理。 这些太监并没有倒掉,而是躲在厨房找了几个小太监,偷偷摸摸的躲着,将火锅点燃,将里面添加食材,羊肉,开小灶。 因为之前他们听官家在里面吃的那声音,他们觉得这一点是难得的美味。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品尝到火锅的味道后,一群小太监激动坏了。 屋内传来欢声笑语,被辣的直哆嗦的斯斯声不断,一群太监在里面吃的不亦乐乎。 这些小太监将端下来的火锅汤料都给喝的精光,一个个面色红润,辣的同时还一个劲的夸赞真好吃。 与此同时。 吃了火锅的皇后,宋徽宗两个人回去休息,发现吃了火锅的确不一样,感冒有所减轻,浑身通常,这次火锅他们很喜欢。 第二天早膳的时候,宋徽宗吃了几口东西,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还是羊肉火锅好吃!给朕撤了!” 宋徽宗一挥手,上百道早膳全部撤掉。 大清早吃火锅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宋徽宗留着肚子呢。 早朝之后,他又召集了武植,将食材准备的更加充分,继续开火锅。 这次多了一些其他的肉品,蔬菜之类。 一伙人继续开吃。 这件事情很快让文武百官知道,大家听说官家和武相两人躲着吃火锅呢。 他们非常好奇,之前吃过火锅的御医将火锅吹捧的只有天上有,弄的文武百官心里痒痒。也想要吃。 好在没多久,火锅底料上市了。是商务司运营的店铺。 是的。 武植让商务司的人大量制造,在汴京城上市了。 不但如此,武植还召集很多酒楼的老板,或者是大商人开会。 首先请他们吃了一顿火锅,众人吃的火辣辣,都觉得味道很好。问火锅底料怎么来的。 汴京城已经有了底料,他们又真切吃到,所以他们都想要火锅底料的配方。 甚至花钱购买,但武植怎么会让他们轻易拿到配方呢。 武植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加盟。 但凡想要经营这种火锅的,都可以购买他的配料,但销售出去的火锅商务司要抽取两成盈利。 如果不同意,就不卖。 大家吃了火锅认为配方可以大卖,不会亏钱,这些老板们都同意了。 要知道,这些大商人手底下有的是连锁酒楼,只要底料上市好卖,他们不会做赔本生意。依然可以赚不少。 而且酒楼的食材更加丰富,有了底料,多的是客人愿意花钱。 于是乎,第二天。 拿到了配料的商人回去在酒楼销售。 由于天气寒冷,又听了火锅消息的百姓第一次尝试,结果就爱上了火锅。 很多酒楼经营了羊肉火锅,猪肉火锅等等。 每一桌销售都是大几百。 路上。 “什么味道?怎么有点刺鼻啊?” “很香啊!” “好像是酒楼飘出来的,走去看看!” 路过酒楼的百姓闻到味,进去一看,有人围绕一起吃火锅,辣的口里哆嗦,吃的很香的样子。 “掌柜的,这是什么?” “哦,这是咱们酒楼新推出的羊肉火锅!” “羊肉火锅?不错啊!太香了,我要尝尝!” “好嘞!”掌柜的赶紧招呼,将人安排好,让厨房忙活上菜。 这种情况很多酒楼都有出现,隔老远能闻到火锅独特的味道,让人食指大动。 一些百姓吃了之后出来浑身暖和,感觉这钱花的真特么值。 “这火锅够味,这次有口福喽。” “这个是真辣啊!怎么会有这么辣的东西,牛啊!” “听说这火锅还是武相做出来的呢?” “什么?武相?武相连这个也懂吗?这……”不少百姓知道是武植做出来的,有些不可置信。 堂堂宰相,做火锅? 怎么感觉这宰相啥都会的样子。太牛了! 接下来。 火锅在汴京城火了。 百姓们吃了辣椒感觉浑身有劲,也不那么冷。 如此又给大宋提供了巨大的经济促动。 如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火锅底料。 吃辣的人也越来越多。 酒楼还推出了火锅全羊。 由于这个冬天有火锅加入,百姓们找到了可以驱寒的事。 加上有煤炉,毛衣这些东西,虽然今年天气格外的冷,还是能熬过去。 武植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为了让百姓们熬过冬季,不影响经济发展。 见到如今天下稳定下来,武植也算是放心了。 “真不容易啊!”武植叹了口气。 其实还挺简单的,就是操作起来事多。好在现在都妥了。 与此同时。 后宫。 如今的显肃皇后觉得自己还是要做点什么,所以她一直在打听朝臣的一些事情。 显肃皇后觉得,现在武植虽然能力强大,但对于她是个威胁。 官家太信任他了,显肃皇后却并不信任。 如今的官家就知道吃喝玩乐,白天吃火锅,晚上和妃子在一起。 朝堂已经基本被武植把控。 现在她身边的人也不多,但那么几个都是大官,也不弱了。 比如郑绅,也就是她父亲。 还有右相郑居中,还有枢密院使郑龚。 其实他娘家任职的还有一些人,都是上面的官员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给安排。 只是级别都不会太大,作用不明显。 显肃皇后想要靠自己掌握一定的权势,因为官家如此夜夜笙歌,迟早身体有不行的时候,她要早做准备。 此刻郑绅在宫中。 显肃皇后问道:“爹,你觉得我们拉拢谁比较有把握?” “皇后怎么忽然这么问?”郑绅说了之后,想了想立刻明白了自己女儿的意思。 “皇后,后宫拉拢官员有些不妥!” “不妥?”显肃皇后道:“我们郑家的人武相都敢下手,丝毫不给本宫面子,本宫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本宫乃是一国之后,他一个宰相居然把持朝政,且不给本宫面子处死郑家人,发生这件事情本宫在郑氏家族颜面何存?” “这几天,郑家有几个人找本宫,他们的意思是武植权势太大了,不能让他做大,而本宫也是这么认为!” “爹,你现在是御史大夫,难道你就不想当宰相吗?” 第622章 显肃皇后冷笑道:“如今官家只知道吃喝玩乐,什么都交给武植,我们即便做了,官家也不会怎么样的,再者我们是为了对抗武植,陛下未必不乐意!” “武植的权势太大了,不应该打压一番吗?” 听到有做宰相的机会,郑绅脸色变了: “如果皇后想要拉拢朝臣,让我们郑家的地位提升也并非不可。 但要说拉拢,工部尚书王判,吏部尚书冯巩,还有礼部尚书李田,刑部尚书刘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拉拢的对象。 至于兵部尚书李格非和户部尚书王玮,这两个是武植的人,暂时先不考虑。 咱们可以先拉拢其余的人。 好在,武植此人自命清高,根本就没拉拢他们的意思,如果我们能联合朝廷这么多大臣,就可以主宰朝堂,皇后娘娘就在幕后,一切有我来操作即可。此事首先要和郑居中商量。” 显肃皇后目光闪烁,缓缓道:“嗯,你去办吧,如果郑居中也同意,咱们还是很有优势的。” “郑居中这个宰相是本宫提拔的,他若是不同意,本宫自然有办法将他弄下来,但话不能说的这么直接,这件事情你好好去商议!” 郑绅点点头。 显肃皇后又接着说道:“武相这个人并没有笼络谁,本宫贵为皇后,他在强,在有能力,也只是大宋臣子,所以本宫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拉拢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阵营,武相在朝堂上的局面就会减弱!” “而且官家天天纵情女人,时间长了他的身体就会垮掉。我们不得不提前提防啊!” “皇后说的是,我这就去!” 郑绅眼珠子转了转,女儿说的不无道理,现在朝堂上武相这么厉害,权势很重,虽然给大宋带来了很大好处。 相比这些,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权势在自己这边。 至于大宋好不好,反正也没有外敌,经济发展要不要武植都行。 郑绅领命之后离去了。 他先找到了郑居中,郑龚,因为这两人都是皇后的人,最好说服。 先说服了这两个人,在拉拢其他比如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等人那就好办了。 据郑绅所了解,武植从登堂入室开始为官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拉帮结派的想法。 这点是他们很好的契机,也是武植的破绽。 当然,武植也有自己的一帮人,比如李树,还有岳飞,以及之前梁山的一帮人都在他手底下,但朝堂中几个掌握权利的大臣武植可没拉拢啊。 梁山那伙人顶多就是武植的跟班,领着士兵的将领,没啥用。 禁军中有十几万是武植带领,但禁军还有很多士兵可都是在童贯,以及其他将领手中。 大宋除了禁军之外,还有厢军。 厢军目前也有数十万,都是其他人掌管。 换句话说,武植虽然权势滔天,掌握话语权,那是因为官家信任,他自己本身的势力也并非那么绝对。 这也是郑绅觉得可以试试的理由。 这天。 郑绅找到了郑居中和郑龚,三个人在一起商议。 郑居中和郑龚以为郑绅要说什么呢,几个人在一起喝酒,谈笑之间比较放松,当郑绅提出想要对抗武植的时候,他们脸色变换连连。 但也并非那么排斥,他们是皇后一派的人,这点无可厚非。 武植确实在朝堂上强势。 皇后看不惯,他们心里知道。 真要和武植站在对立面,郑居中和郑龚还是有些犹豫。 郑绅直接拿出皇后来压人,他们也无可奈何。 郑绅大致意思是他们是皇后提拔的人,理应效忠皇后,这点无可厚非。 而皇后想要对付武植,或者是防一手,形成自己的势力这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他们不同意,皇后会扶持其他人,他们的位置恐怕不保。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还是答应了。 现在也不是要做什么,只是形成自己的党羽。 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郑龚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皇后家族的人,也是皇后提拔,站在皇后那一边是肯定的。 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然后郑居中,郑绅,还有郑龚找到了吏部尚书冯巩,吏部尚书李田,还有工部尚书王判等人。 户部尚书他暂时没找,王玮就是武植的人,他们还是避讳一点。 拉拢王判,冯巩,还有李田这些大臣花费了不少时间,他们用了一个月,又是送礼,又是承诺好处,又是威逼利诱。 总之将冯巩和李田拿下来。 对了,还有刑部尚书刘历。 他们不是武植的人,之前武植改革,这些人站出来反对的不少。 加上右相郑居中,御史大夫郑绅,以及枢密院使郑龚都不是等闲人物,手握大权,这些人形成一股后的力量,丝毫不弱于武植。甚至更强。 这也是他们愿意结盟的原因。 何况,郑绅话里话外,如果他们不同意,后果很严重。 这其中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蔡京! 他们当初是蔡京的人。 本身就是武植的对立面。 蔡京没了,他们群龙无首,现在皇后跳出来,甚至比宰相还要有力,他们为什么不呢。 他们的良田因为武植的新法而丢失,心里多少是有点恨意的。 所以他们抱团了。 这几个人形成一个阵营之后,朝堂中一个新的党派出现,那就是皇后。 当然这件事情要保密,不能让官家知道,他们私底下形成结盟。 之前王判还犹豫了一下,他认为武植的确很有能力,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点又很真切,看到所有人都统一了,他再不同意就不识抬举了,以后肯定孤立无援。 武植不拉拢人,他不抱团,可能会被踢出局。 所以王判也同意。 也就是说,朝堂六部,皇后已经占据了四部。 这是非常可怕的。 武植和宋徽宗虽然在早会上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制定商议,但那是因为朝堂的人并没有全面反抗。 如果局面整合,但凡是武植提出的建议,甚至是陛下提出的想法,所有朝臣联合在一起反驳,这股无形的压力,让官家也很难做。 一次两次可以强行按照官家意思来,次数多了,文武百官更加可以抱团一起,给宋徽宗盖上昏君的名头。 到时候,迫于压力,宋徽宗也不能什么都听武植的,自然武植的影响力也会降低。 朝堂抱团,是很可怕的事情。 第623章 剩下两个就是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一个是李格非,一个王伟。 都是武植的人。 郑居中摸了摸自己少许的胡子,又抿了一口酒,然后缓缓道:“现在朝廷六部,我们占据了四个,还有我这个宰相以及御史大夫,枢密院使,已经不容小觑! 但想要彻底强大,还需要兵部尚书李格非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我的风骚情人
山有木兮【NP】
蝴蝶解碼-校園H
弟弟宠物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过激行为(H)
万古神尊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