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姓们要兑换黄金,意味着大宋国库的黄金都要兑换出去变成纸币。 市面上纸币不值钱了,买不到东西,他大宋国库都是纸币,这不等于将大宋充盈的国库变成了一堆废物吗。 国库岂不是全部空了? 这还了得! 蔡京立刻道:“陛下,市面上的纸币要兑换就让他们兑,国库的黄金您可以不换!” 宋徽宗点点头,这个他同意。 这时周迹站出来,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他内心有些得意,表面上肃穆凛然,随后整了整嗓子,开口的声音很洪亮: “陛下,黄金作为自古以来的锚定物和货币,最为稳妥,现在纸币出现了问题,微臣倒是觉得如果能将货币换回黄金,定可化解此次动荡!” 第543章 众所周知,纸币是靠信用发行。 用来交换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必须让对方明确,你的货币能够买到什么,能买多少,它的价值如何衡量。 没有锚定物,纸币就失去了流通和交换的基础。 纸币与之挂钩,能够为它提供衡量基础的物,就可以称之为货币的锚定物。 世界上货币的锚定物是非常多种多样的。 例如,现在有的国家以石油为锚定物,石油大涨,货币就增值具备了大量发行的基础,反之亦然。 而有些国家,国力雄厚,信誉做主,他就可以根据世界经济的情况凭信用发行。 锚定物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土地。 黄金的好处是,货币非常坚挺保值,信用高。天然保值,存银行就是增值。 锚定土地。就现代来说,华夏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是国家所有。特定情况下他可以大幅的涨价,这就为继续大规模的印刷发行货币创造了基础。 假设,一亩地,对应发行1000元币,当一亩地涨到1万块钱的时候,理论上货币发行量可以增加10倍。 总之,现在周迹创造了这个时机,他就是想要打压武植,将武植的国策搬回来,损害他的威信和功劳。 将纸币换回黄金,就是一条不错的手段。 为了不让大宋黄金出去变成贬值的纸币回来,必定要将货币换回成黄金,才能继续流通,维持经济稳定。 周迹又道:“无论陛下做任何决定,微臣都支持。” 蔡京:“陛下,这样下去,恐怕大宋经济会大乱啊!” 王黼:“陛下,现在换回来还来得及!” 黄川:“微臣附议!现在正是动荡时期,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赵枢:“父皇,儿臣今日也在汴京城观望,如今大街小巷都是要兑换黄金的老百姓,还是将货币换回来吧,不然必定大乱!” 耳边传来这么多嘈杂的声音,宋徽宗眉头一皱,有些纠结和苦恼。 纸币是他和武植运作许久,好不容易走上正轨,又出现这种事情。 武植又不在,不换回来形势很不利啊! 宋徽宗:“其余爱卿,可有什么想法?是换,还是继续维持现状?” 忽然王玮站出,拱拱手,语气坚定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王玮的话,引起现场朝臣们的注意,纷纷将目光投掷过来。 宋徽宗也在纠结中,便道:“王爱卿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王玮道:“陛下,纸币在咱们大宋已经流通,如果半途而废,以后的大好局面就全盘废掉了!” “微臣掌管户部,对于纸币目前的情况还是有所了知,现在大宋的钱庄已经越来越多,且发展日益壮大,就现在新增的银行就已经达到一万多家,这在以前可是没有的事情啊!” “这说明大宋的经济在稳定增长,货物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纸币提升了交易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大宋每年的税收,忽然断送纸币的前景,不但失信,且也阻碍了大宋经济发展!” “黄金是有限制的,而纸币却可以无限膨胀,且方便大宋百姓日常交流所用,目前只是暂时出现了一些不稳,也不至于要换回来!” “目前百姓要兑换黄金,陛下可以开放国库将黄金放出去,黄金也并非只能放在国库,如果兑换出去,信用还在,以后纸币还能恢复,利大于弊啊!” 听到这话,赵枢眉头一皱,立刻反驳道:“王玮,如果纸币不值钱了,国库黄金放出去,到时血本无归,国库财富一夜之间清空,责任你负的起吗?” “父皇自有裁断,不需要你一个做臣子的来教父皇做事!” 赵枢知道王玮是武植的人,好不容易有机会打压武植,他肯定不愿有人阻碍。 没有武植,他铁定就是太子。 有武植,他的太子之位有些玄,因为赵构和武植走的比较近。这让赵枢不得不防,也不得不担心,所以能尽早弄掉武植最好。 站在他的角度,这未必就是错的。 赵枢接着道:“父皇,王大人的意思就是将国库的钱扔出去,将大宋的黄金统统变成废纸!国库全部亏的一文不剩!这怎么能行,简直荒唐啊!” 看到赵枢这么跳,武植的人知道不能让他们这么说下去。 李格非站出来:“陛下,微臣觉得王大人说的在理,纸币推广花费这么多精力,忽然换回黄金,纸币就彻底作废了,之前一切辛苦也变成了徒劳! 纸币只是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却也不至于如此严重,相比纸币以后的广大利益,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赵枢瞪了一眼李格非:“李大人,国库亏空,你觉得这不算严重吗?” “……”李格非对视赵枢那吃人的眼神,还准备说什么。 宋徽宗:“此事到底该如何?” 就在这时,康王赵构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话说!” “哦?康王,但说无妨!” “依儿臣之见,此事还需要查清楚情况,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想要废掉纸币,影响大宋经济。 现在百姓们都觉得纸币不值钱,此刻更应该坚持下去,一切等小岛那边战事消息传来,在做决定!” “如果武相能灭了小岛,自然也就不存在缺少黄金的谣言,纸币就会恢复价值!” “目前市面上有人到处散播谣言,这是有人故意如此,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蔡京:“小岛距离我们如此之远,又是海上,想要灭掉没这么快吧,恐怕到时候等废掉,纸币早就不值钱了,亏的还是陛下!” 赵枢点点头:“康王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两国交战,哪有这么快出结果,他武植又不是神,目前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做出抉择,否则到时候就晚了。” 赵构脸色很不好看,他还指望武相给他撑腰,自己要当上太子的。 武相出去征战,这帮人就开始作乱起来。 若是武相在此,哪里容的下这帮人放肆! 赵构有愤怒却也不敢发泄。 但他坚持道:“父皇,儿臣以为武相神勇无敌,昔日数次战役,他都能击败敌军,一个小岛算什么,攻打小岛,儿臣以为很快就会有胜利的消息,根本不需要等多久。还请父皇忍耐几天。” 听到这话,周迹笑了:“陛下,康王年纪尚小,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攻打小岛没这么快,而且就目前情况而言,事不宜迟啊!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货币换回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宋徽宗还是比较爱钱的,周迹,赵枢等人不断在朝堂言语加强国库会亏空的情况。 让宋徽宗也是有些焦急起来。 其中周迹是最为得意的,因为这主意就是他出的,市场也是他搅乱的。 他也没想到,大宋的百姓这么好糊弄,随便散播谣言就可以达到如此效果。 他知道,武植这次肯定死定了。 纸币出现问题,首先第一个问责的就是他。 之前不是说纸币推行没问题吗,现在就出了大问题,看武植如何收场? 至于小岛那边,周迹嘴角弯起一抹弧度,他不相信有人能这么快就消灭小岛,毕竟两地相隔海域,打仗没那么方便。 宋徽宗犹豫再三,道:“朕觉得,还是等武相回来在说吧!之前大宋派往了增援,武相的军队在小岛进行的非常顺利,说不定现在小岛已经灭了,若是小岛灭掉,民间那些谣言也会瓦解!” 蔡京笑道:“陛下,武相虽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但两地海域相隔,想要完全占领小岛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所以这期间还要至少等三个多月,恐怕到时候纸币已经不值钱了!” 蔡京倒是真没想到,自己手底下的人周迹,居然能做的如此优秀,将纸币一通搅合。 如今在朝堂上就差那么一口气,就能废掉。 蔡京知道只要陛下传出这样一道圣旨,那么大宋纸币所有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 而且附近国家已经开始用纸币作为交流货币,忽然换回黄金,是有巨大损失的。 信用这方面,几乎不可逆转。 但他们可不管,一群人站出来不断忽悠吓唬赵佶! 宋徽宗没有武植坐镇,此刻看着满朝文武众说纷纭,有些不知所措。 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蔡京他们说武相回来至少也要好几个月,必须要做出决断,不断就迟了之类的话。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搞的宋徽宗心神有些焦躁。 仿佛他再不下令,一切就不可挽回了一般,于是乎,宋徽宗有点压不住了。 周迹再次道:“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周迹跪在朝堂上,一脸我是为了陛下好的模样,仿佛自己是最忠诚的人,为了陛下,为了大宋好。 “还请陛下早做决断啊!” 其余朝臣纷纷跪地。 此刻周迹心里也是在冷笑:武植啊武植,你如此厉害,恐怕没想到有一天会栽在我周迹手中吧? 他周迹不过是一个户部侍郎,连尚书都不是,平日在武植面前,说话也是没什么份量的。 结果能弄掉武植的,居然是他。 如果武植真栽了,他功不可没,也是一项非常大的战绩啊! “朕也只能如此了……来人,速速拟旨,将货币全部换回黄金……” 宋徽宗还未说完,底下的文武百官,蔡京,周迹,黄川,赵枢,王黼等人都是一脸狂喜。 表面上他们也并未显现出多么夸张的表情,但内心恨不得跳起来。 这是他们第一次联合起来打压武植,而且还成功了! 没有武植在朝堂,他们忽悠官家起来那真是太简单了! 关键形势如此,官家也没办法啊! 武植啊武植,这次你没想到吧,老夫终于赢了你一回。 蔡京深吸口气,感觉前所未有的畅快,他已经迫不及待希望在纸币废掉之后,等武植回来看他的脸色了。 武植不是想要改革创新么? 现在他的人,废掉了纸币。 等你回来,你就不再是当初的武植了。 功劳越高,摔下来越狠! 一旦有一件事情做错,以后在想要做大事,有的是人跳出来反驳,到时候说不定弄的官家对武植不信任,那他就完了。 蔡京忽悠有一种畅快感,仿佛回到了之前朝堂上没有武植,他和曾布争锋相对掌握全局的感觉。 所有蔡京,老臣一派,还有赵枢的人高兴坏了。 而武植这边的人,还有赵构脸色很难看。 不过他们想多了,就在宋徽宗有些压不住内心急躁情绪,彻底下达圣旨,蔡京等人狂喜距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的时候,忽然有人急速进来大殿。 “报!……海上捷报!” 闻言,满朝文武纷纷侧目。 宋徽宗浑身一震:“速速报上来!” 来人跪在地上:“启禀陛下,武相带领全军已经杀入小岛仓幕府,斩杀了天皇,小岛实际掌权人藤山,目前已经占领小岛地界,此战大捷啊!” 满朝文武哗然! 那一道道扫视而来的狠辣目光,恨不得将眼前的人给杀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宋徽宗站了起来。 来人又道:“陛下,武相已经攻破仓幕府,斩杀了小岛天皇,击溃小岛所有军队,占领了小岛,小岛被武相给灭了!……” 第544章 他的声音,并非多么响亮,却如同晴天霹雳闪落在大宋朝堂。 满朝文武纷纷剧震! 对于打压武植的赵枢,周迹等人而言,这句话不亚于雷电劈在他们身上。让他们足蓝打水一场空,所有努力和运作都白费了。 众人目光中有着难以置信,惊骇,惊讶,也不缺乏喜悦的神采。 双方阵营中,武植的人自然是高兴的喝彩了。 此刻。 宋徽宗头脑惊喜之余,也清醒了。 朕真是糊涂啊! 居然忘了他的武爱卿是何等人物,如今民间发生这么大的纸币事件,他不应该听信这些人的谗言,差一点就废掉了纸币。 如果圣旨真的发出去,那将不可挽回,他自己也是看好纸币的,就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他真的有一种再不下圣旨国库所有的钱变成白纸的恐惧。 好在这个消息传来,让宋徽宗清醒了。 他应该相信武植,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等武植回来再说。 历史上很多事情就是如此,耳边的话多了很容易被蛊惑,产生不少冤案,比如君王废掉太子,甚至杀掉皇后的君王,都是被一帮人蛊惑的。 现在大捷的消息,瓦解了一切不利后果。 如今打赢了,整个小岛的黄金都是大宋的,谣言传播的再厉害也起不了作用。 “快,速速传旨,将海上大捷的消息告诉天下百姓!” 宋徽宗一连说了很多,只要圣旨传出,大宋百姓就会稳定下来,不会在蜂拥兑换。 宋徽宗的喜悦溢于言表。 朝堂上那些不高兴的朝臣,此刻也只能顺应大势开始恭喜陛下。 周迹一张脸色就如同猪一样难看,搞了半天,他就如同小丑一样,做了无用功。 就差那么一点。 就差一点啊! 周迹心里将这个报信的恨不得用眼神杀死,如果他再晚来一会儿,圣旨就发了。 一旦圣旨发出,不可更改,即便海上大捷也无用。 等武植回来的时候,纸币已经作废。 可是偏偏他们没成功,宋徽宗此刻头脑清醒,已经将废掉纸币的事情抛之脑后,他们知道此刻在说什么没有任何作用。 再多的言语也抵不过武相占领了小岛。 赵枢更不用说了,他叹息一声,感觉功亏一篑了。 暗道这个武植怎么这么难搞? 如此好的机会居然没成功。 不说能将武植怎么样,废掉他一个国策,至少以后他就没这么猖狂了。 也是他们联合起来战胜武植的一个好兆头。 如今,他们如同打霜的茄子。 反观李格非,王玮这边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最高兴的莫过于赵构了。 赵构之前说武植一定能战胜小岛,实际上他只是想稳定局面而已,还遭受到了赵枢和周迹他们的嘲讽,如今,赵构说对了,他们才是最尴尬的。 不是说不能吗? 人家武相还真给打赢了,他赵构说的没错。 赵构有些得意的看向赵枢,赵枢内心不岔,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小岛金矿无法影响大宋经济,是周迹等人在其中运作才如此,现在大好消息传来,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 很快,在如此利好消息面前,整个大宋百姓稳定了。 不在如之前那般疯狂兑换,甚至有的又兑换了回来。 “哎,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都是谣言啊! 陛下发出公告小岛已经被武相所灭,不但金矿,就是小岛的铁矿,铜矿,所有资源已经变成咱们大宋的了。” “嗯,现在谁还敢说大宋纸币要废的?” “大家都别兑换了,换来换去累不累啊,我觉得纸币挺方便的,我不换了!” “对,我也不换了!” “我之前换了一些黄金,现在我要换回来!” “我也是!” 百姓们不在起哄。 纸币经过一些动荡,又恢复了秩序。 当所有人认为纸币不是问题的时候,它就会回归正轨。 何况很多百姓用纸币已经习惯。 其中,还有赵构的人在汴京城不断散播纸币没问题,大宋不缺黄金之类,武植的人也在一顿运作,很快这件事情就平息了。 之前朝堂要将货币从纸币换回黄金,现在稳定下来,所以依然是纸币作为流通。 本来银行已经堆积了大量纸币,短短几天内又发放了出去。 重新回到百姓手中。 百姓们可以继续安居乐业,该赚钱的赚钱,该种田的种田。 而此刻南方勋贵们得知消息的时候,都傻眼了。 “小岛这么快被消灭,这武相也太猛了吧?” “去的途中就要不少时间,他攻下小岛岂不是一月不到?” “会不会是武植谎报军情,他根本没打下来,只是为了稳定纸币呢?” “小岛如果这么好打,哪能等到今天,两地有海域阻拦,我们的海军什么时候这么强大了?” “呵呵,有消息称,武相已经返回途中了,恐怕是真赢了!” 南方不少官员对于武植的神速,刚开始抱着怀疑态度,以为武植是在谎报军情,但随着武植回来,也自然不存在谎报。 海上。 武植站立船头,已经快靠近岸边,他的身后跟着一群官员。 武植派了不少政务司的人主持小岛事宜,要在他们那里改造学校,传播四书五经思想,小岛那边的祖籍,文化书籍,已经被武植全部焚烧。 现在可能没什么,将来许多小岛的孩童接受的是中原文化,灌输的是中原历史,以后长大了自然也是这边的人。 至于他们的历史,可以编造改册,说是大宋中原航海的船队在小岛那边留下的中原血脉。 让所有小岛未来的孩子从小接受中原教育文化,历史,长大他就是大宋人。 最好的统治,便是文化的同步。 武植船上带着一些清缴的国库财富。 还有天皇的玉溪,藤山等一些高层的将军印。 都被武植收集起来。 周阐看着远处海边,感慨道:“这次我们出征,如此短时间就拿下小岛,谁能想到,这次跟着武相我也长了不少见识啊!” 哦?武植听到周阐这么说,倒是笑了笑:“你长了什么见识,可以跟我说道说道?” 周阐拱拱手:“武相,这次下官受益匪浅,跟着武相,我才知道原来打仗根本就不是靠人多人少,靠的是武器,是技术,这些才是真正取到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这次我们能成功,靠的是这些空军和神威大炮,还有战船,我们的人员损失几乎是零,敌人连碰我们的机会都没有,这便是实力!” “若非这些先进的武器,恐怕即便是一年时间,也很难真正将小岛拿下。” 听到这话,武植点点头。 “你说的很对,真正的实力来源于武器!我这些都是小意思,其实真正强大的武器,你还没见过!” “什么武器比神威大炮还强?”周阐问道。 武植笑了笑:“现在没有,但将来就有了,有一种武器只要少量几颗,就可以将整个小岛炸平,你相信吗?” “这……这么厉害?”周阐知道武相不会开玩笑,只是小岛虽然不大,面积也不可能被一种武器直接轰平吧? 那这武器得有多可怕啊? “时代在发展进步,一切皆有可能,你以前不也没见过飞在天上的空军吗?现在你看到了!” “嗯,武相这么一说,确实,以前下官想都没想过还有这般杀伤力的空军存在,若真如武相所言,有如此厉害的炸弹,那真是太可怕了!” 周阐唏嘘不已。 武植笑了笑,没在多说,他心想小岛不过一弹丸之地,若是有现代化的杀伤力武器,打他们比现在还简单。 只需要一个按键,无数弹药会锁定他们的位置,直接将这群高层轰死就完事了。 当然,武植只是想想,这些东西想要搞出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此刻。 武植等一行人,随着赶路已经回到了汴京城。 这次,城外又是一阵热闹的阵仗。 宋徽宗又亲自出来迎接武植凯旋归来了。来的还有文武百官,赵枢,赵构,周迹,蔡京等人。 还有赵福金公主,李清照,扈三娘,潘金莲等人抱着小孩在远处遥望。 密密麻麻的目光注视而来,周围无比热闹。 第545章 家人为武植感到骄傲。 百姓们也翘着脑袋观望,对于百战百胜的武相,他们内心佩服。 当今官家不是第一次亲自出城迎接武相了,每次这样的场面百姓们也热于看现场。 现场锣鼓声不断,为了欢迎武植做的准备。 朝堂上不喜欢武植的,自然内心不岔,武植这边的人则各个兴高采烈。 出去的这段时间,朝堂上那些压制武植的人还是不少的,连同他的部下也备受打压。 没有武植,根本就撑不起来对抗的局势。 现在好了,武植回来,还是大胜归来。 宋徽宗龙颜大悦,自从有了武植,他便有了万古功绩,不但平复辽国金国,西夏,现在金矿产量丰富的小岛也被拿下。 何等的荣耀啊! 他做官家的期间,几乎什么都不用操心,就做到了自古以来很多皇帝想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地图的扩张,收回失去的地盘,镇压附近的国家。 宋徽宗除了艺术什么都不会,也正是因为他什么都不会,反倒让他做到了一切。 有一句话叫做,无为而无所不为,做君王的只要让朝堂有能力的人放手干,那就是好的君王。 就如同刘邦,他曾经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 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现在宋徽宗也是什么都不会,按照正确的历史,他就是一个亡国之君。 然而他却做对了一件事情,就是钦点武植为状元,一路提拔,放权让他大刀阔斧的干。 他做不到的事情,武植替他做了。 其实,武植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大能耐,他的优势在于是穿越者,有一个系统傍身。 加上宋徽宗不管束他,所以武植发挥起来还不错。 武植有时候想想,自己来大宋还真是不错的命运走向。 在前世他是一个厨子,日子也算是不错吧,但哪能和现在成为宰相相比。 武植也没有骄傲,他乐于改变大宋的经济和局势,这样他的人生才有意义。 尤其是消灭了小岛,这让武植觉得比消灭辽国金国更让他兴奋。 毕竟这可是小岛,臭名昭彰的地方,能提前将其教训收拾一顿,作为现代华夏人,武植很痛快。 其实武植应该将天皇不杀,带回来游街一番,那样更有感觉。 不过想想也就算了,反正现在武植已经消灭了小岛,相比这个,其他都不算什么。 消灭小岛,才是他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眼前这么多人围观,亲自迎接而来的文武百官,武植倒也是满脸笑容,告诉了宋徽宗自己在那边的事情。 宋徽宗说武植乃是大宋的不世功臣,还后悔自己这次差点做出错误决定。 关于纸币的问题。 武植笑道:“陛下一个人面对群臣,难免会有些动摇,而纸币这次出现问题,绝对不是偶然,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想要破坏大宋经济!” “嗯,武爱卿说的对,朕已经让人在查了,如果查出来是谁,绝不放过他!” 现在宋徽宗有些后怕,若是万一真断送了纸币经济,对于新法很不利啊。 宋徽宗是绝对支持新法的。 只要武植做的好,他没有理由不支持。 武植:“陛下,这就是天皇的玉玺,已经被我带回来了!” 有人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正是小岛天皇的玉玺。 非常的精致。 不过这玩意在小岛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并非权利的传递。 因为在小岛更重要的是三件神器,才是象征权利的。 也被武植带回来了。 在世界历史上,正儿八经来说,没有几个国家的历史比小岛悠久,当然,这个悠久指的是他们没有被征服过,也没有改朝换代过。 自大和国统一诸岛后,天皇一脉就一直流传下来。 虽然万世一系有点夸张,但时至今日,天皇也算是传承了126代。 虽然小岛历史上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战国时代、织丰时代、德川幕府,在这五百余年的时间里,天皇属于傀儡般的存在,但却是没有谁想过去取代天皇。 最多也就争个“征夷大将军”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小岛历朝历代的文物得到了极大保护,而在这诸多文物中,以传说中的“三神器”为尊。 其实有很多人质疑,三神器到底存不存在,其实三神器是存在的。 而且对小岛极为重要。 甚至可以说,小岛宁可割让领土,也不会损失这三神器。 因为这三神器是小岛天皇权力的象征,就如同传国玉玺对于中国古代王朝一样重要。 小岛传说中的三神器分别为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和八咫镜! 这三件宝物之所以叫神器,是因为它们乃是小岛的天照大神授予琼琼杵尊并由小岛天皇代代继承的宝物。 这天丛云剑又名草薙剑,乃是须佐之男斩八岐大蛇后,从八岐大蛇的尾部取出来的神剑,据说此剑曾让十拳剑都磕了个口子。 后来须佐之男将天丛云剑送给了天照大神。 而八尺琼勾玉又称八阪琼曲玉,是一颗尖辣椒形状的玉坠! 这块勾玉相传是天皇妹妹姬拥有,当时勾玉作为神石被收藏的。直至天皇派出儿子武尊征东国时。 姬担心侄儿安危,便假传圣旨把草剃之剑赐给武尊,又把神石给他护身。 本来是平安无事,但完成任务回到大和国时,他叔父欲夺皇位,便说武尊造反要杀之。结果当武尊被困死之际,他取出神石,将其石摩擦后得火焰脱困。 当然,有些是传说而已。 但这三件东西,武植在天皇宫殿中还真给找出来了。 也一并拿来。 看到这些宝物,使得宋徽宗非常兴奋:“这三样物品,做工非常精致,且是小岛的无上至宝,武爱卿真是能人,居然将这东西给朕带回来了!”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国家的荣誉和权利象征,居然被人夺了去,对于小岛来说这就是耻辱。 而对于大宋而言,这就是的荣誉啊! 草雉剑,看起来并不大,但锋利异常,绝对是一把好兵器。 而那八尺镜和琼勾玉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当然这也是宝贝。 宋徽宗拿着这几样东西,眼神中有些火热。 他想了想,武植建立如此功劳,自己总得奖励点什么,虽然这都是武植打下来的东西,但东西还是国库的,自己赏赐下去也说得过去吧。 宋徽宗顿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武爱卿,这些都是你打下来的宝物,朕看,你自己留着吧,尤其是这草雉剑,朕觉得不错,材质特殊,非常锋利,可当个随身小刀防身!”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宋徽宗手一挥:“不要在说了,都留着吧,这次武爱卿在外辛苦了,走……咱们喝酒去!” 宋徽宗也不多说,拉着武植的手便走了! 这…… 现场的朝臣看的无比眼热。 小岛的三神器,说给就给了吗? 对于小岛的耻辱,大宋的荣耀啊!官家脑子被驴踢了?这种东西也乱给? 天下人都知道官家有多看重武植了。 武植也的确有巨大功劳,小岛这个地方有很多矿石,对于大宋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未来大宋经济,也有不可撼动的推动力。 此刻。 一场酒宴在所难免。 期间武植就是主角。 尽管不远处赵枢,周迹,黄川,王黼等人羡慕嫉妒的要死,在武植看不到的地方那眼神恨不得将武植给吞了。 可惜武植就是比他们强,建功立业,一来就压制了他们。 只要武植在,蔡京,赵枢,什么周迹等人都得靠边站。 酒宴结束后,武植回到武府和家人团聚。 同时,他也把玩着手中的草雉剑,打量一番,笑了笑:“想不到小岛的神器在我手中成了玩物!要是让小岛的先祖知道,还不得气死啊。” 武植摇摇头,随手将草雉剑扔在一旁。 又打量其他两个东西,材质方面肯定是上等,更具备一种象征意义,这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宋徽宗送给他,相当于给了武植亿万财富。 因为这是一个小国的无上神器,无论多久,其本身的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 此刻潘金莲在旁边拿着一个苹果出来:“老爷真厉害,每次出去都能消灭敌国。” “夫人说的对,咱家老爷是谁呀,当然厉害了!”小舞和小蝶在旁边捂嘴笑道。 扈三娘道:“百姓们都说了,咱家老爷乃是天上派来的呢。” 李清照一身蓝色长裙,略施粉黛,绝代风华的姿容,走了过来:“再说,咱家老爷脸都红了呢!” “老爷才不会脸红呢!”李师师声音传来。 李师师还抱着一个婴儿武信。 武植听得出李师师的话外之音,武植的妻妾都是懂的。每到晚上武植各种操作不断,怎么会是一个脸红的人呢? 院落中大家说说笑笑,潘金莲则是让小蝶去找一把刀,准备给老爷削苹果。 这东西是武植去年就开始让人种植的水果。 现在已经成熟了。 “不用找了,用这个吧!”武植将手中草雉剑一扔,潘金莲惊讶道:“老爷,这可是小岛的国宝,用来削苹果吗?” “在我这里,他就是一把普通的刀而已,没事!” 不得不说这很奢侈! “好吧!” 潘金莲拿着草雉剑削苹果。 不知道小岛的祖先看到这一幕,会不会从棺材板里蹦出来…… “老爷,苹果真香呀。你也尝尝……” 潘金莲给武植尝了一口,和以前他吃过的苹果差不多的味道:“嗯,还不错,以后苹果得量产,再变卖到世界各地。” “老爷,这种苹果量产绝对卖的好,咱们大宋就需要这样的水果呢。”潘金莲又吃了一口苹果,咬的嘎嘣响,感觉甜甜的味道。 武植对于大宋的经济非常关心。 大宋经济增长,他达到一千经济指数,系统可以激发神秘属性。 对于一切可以增加经济的东西,武植都比较上心。 这方面他要好好谋划一番。 当然,在此之前,武植还要调查这次散播谣言的人,如果被他找出来,一定要严惩。 实际上,武植没回来之前,他手底下的人已经在查这件事情。 政务司虽然不是建立在大宋,但武植本身掌握有殿前司,商务司这些部门,还掌握了一个情报系统。 第二天早晨,就有人进来禀报消息。 房中。 武植洗漱完毕,正在查阅信封,他的面前半跪着一名手下。 看到上面的内容,武植严肃道:“这些消息属实吗?” 第546章 “武相,绝对属实,这是调查的结果,是周迹和南方官员一次在聚会中说出!” “当时酒楼有一名小二路过,听到了一些。这名小二也是我们暗影的人。” “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周迹带头。” 手下的话,让武植陷入了思考之中:“这么说来,是蔡京的人?一个户部侍郎居然想要扰乱大宋经济,此人既然被我们抓到把柄,绝不能放过他!” 武植目光微微眯起,大宋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石。 没有纸币的流通,之后大宋的很多新法就会受到效率的阻碍。 显然是不利于武植的。 了解后,武植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武植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不说政务司已经在辽国,西夏建立,已经有了相当的班底。 汴京城武植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暗影! 就是这个情报系统的代号。专门为武植提供情报。 就如同影子一样藏在暗处,搜查情报。 现在逐渐在完善中。相信以后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隐瞒不过武植。 只是这次纸币的事情发生的太快,武植远在小岛,消息无法及时传递,好在问题不大。 武植不但有暗影。 还掌握了军权,如今他又击败了小岛,周围已经没什么后顾之忧。 武植个人就是一整个势力,他没有拉帮结派之类的,很多都是他自己的人。 其余的朝臣,他没有蔡京,赵枢拉拢的多。 现在大宋不少朝臣都开始走像赵枢身边,因为他是除了赵恒之外最大的一个皇子。 很有可能成为太子。 据武植所知,这个赵枢也在反驳他的纸币国策。 “赵枢最近也在跟本相作对!看来他真的不能当太子!” 武植摇摇头:“本来我也不准备扶持谁,帮不帮赵构还是另外一回事,但这赵枢处心积虑想要和我作对,跟那太子赵恒一样,以为可以对付我。那就不能让他当太子了!” 武植一般不会主动去拿捏谁,但威胁他的人,武植不会无动于衷。 武植明天就会参周迹一本。 先搞掉他再说。 “此人可以作为人证,今天我要将户部侍郎周迹,踢出朝堂!” “武相,咱们仅凭一个人证,可以搬倒周迹吗?” “凭借一面之词,自然证据不充分,但本相说话还是管用的,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武相说的是。” 手下离开后,武植喝了一杯茶。 很快,一座酒楼中的小二在睡梦中被叫醒,本来小二有些不悦,听说是武相找他,他高兴坏了。 立刻屁颠屁颠的跟随一起,来到武府。 武植询问了他一些事情,小二都如实回答。 武植点点头:“在朝堂上,你要如实禀报,本相不会亏待你!” 小二道:“武相造福了大宋百姓,是大宋的英雄,但凡是我知道的都会说出来,再说了小人是您的人,这点事情肯定能做好。 而且,小人还从未进过朝堂,若非武相,小人这辈子都进入不了这种地方啊!” “嗯!”武植点点头,此人什么时候收的,武植并未在意,这都是他手底下的人要做的事情。 他只要领着几个暗影头目就行了。 但适当的拉拢一下人心是没问题的,武植离开了这里。 小二则是收到了一叠钱,非常高兴。 暗道大人出手真大方啊…… 上朝之前。 周迹他们几个人在路上聚集。 周迹骂骂捏捏:“想不到武植命这么大,跑到小岛安全回来了,还攻破了小岛,但凡再给我们一点时间,也不会是这样的局面。” 周迹小声和赵枢抱怨。 “诶,现在说这些没什么意义,你小心点,武植的人可能在查你,如果查出来事情就麻烦了!” 赵枢观望一下四周道。 周迹:“查到又如何?我有宰相,还有殿下撑腰,这个狗东西奈何我不得!” 周迹每次想到本来蔡京要搞掉王玮,让他做上户部尚书的位置,就因为武植的原因而不敢轻易动手,就烦的很。 武植就是他眼前的一块大石头,有他在,自己就无法弄掉王玮。 怎么能不痛恨呢。 “蔡大人在陛下面前的份量,也没以前那么重了,如今武植又建立功劳,以后再搞新法我们都吃不消!” 赵枢也在旁边咬牙切齿。 他们在小声议论,忽然看到远处武植走过来。 “散了吧,武植来了!” 赵枢看到武植,立刻摆出一张笑脸,随后拱拱手:“武相!” “嗯!”武植没多理会,径直走向朝堂。 赵枢脸色难看,现在武相已经不将他这个皇子放在眼里了吗? 赵枢明白,武植肯定调查了一些事情,但他毕竟是皇子,将来的太子,表面上的客套都没有了吗? 周迹看在眼里,心里倒是挺乐意见到。 这样赵枢和他们才会更加团结。 赵枢阴沉着脸,忽然问道:“你们密谋纸币的事情,会不会被他查出确凿的证据?” 周迹:“放心吧,没人会发现,商议的事情在包房,四周无人,再说了,即便知道又如何?他总不能将我和南方那么多官员全部抓起来吧!” 周迹有恃无恐,他想的也并非没有道理,这件事情不是他一个人做的。 人多了,责罚下来自然就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退一步讲,武植也顶多就是找个人诬陷他作为人证,而物证,他根本就没有显露什么马脚。 赵枢虽然不放心,却也没多想。 反正他只是背后支持者,并非参与其中制造这场混乱的人,而且他是皇子。 周迹都不担心,他怕什么?
相关推荐: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顾氏女前传
山有木兮【NP】
女奴的等价替换
村夜
篮坛大亨
树深时见鹿
乡村透视仙医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