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果。 百姓饿了,为了吃东西会到处抢掠,聚集在一起成为叛军。 现在情况并非乐观。因为武植来这边的时候,其实已经连续下了十几天雪。 燕云和辽国许多区域都是如此。 雪不是小范围,而是大范围持续下。 他打探了许多消息。 辽国地界已经出现灾情,有些百姓储粮完了,却买不到粮食,这时谁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粮食。 导致一些人开始挨饿,吃稀饭充饥。 现在还只是初步阶段,武植幸好提前过来,否则一旦形成大面积这种情况,怕是又要出现叛乱了。 仅仅是此地锦州已经连续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 厚重积雪将一些百姓的房屋压垮,一般人家的房子不堪重负,倒塌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这就要挨饿受冻了。 如果有钱的还算好,没钱在这种情况只有等死。 其实在城内有治安维护,倒算是比较稳当。 有亲戚,关系好的街坊邻居,只要不过于拮据还是可以救济一下,一起熬过雪天。 此刻。 城外的百姓最糟糕,因为没人会管他们。 城门紧闭,外面无法进来。 武植见状,便迅速调动了周围城池的粮食进行防范,但运输过来没那么快,只能从城内调取。 之前他打探了这里的情况,燕云很大,有些地方粮食储备多,让他们调动一些去缺粮的城池,但燕云有些官员,并非是武植安排。 有一些官员想要耍心眼,本来不想拿出来,但因来人是武植,听说武植之前连蔡京的儿子都斩杀了,这些官员也不敢放肆。 纷纷配合。 不仅如此,武植来到锦州之后,便是召集了一帮粮商,告诉他们不允许抬高粮食价格。 以及本地的一些官员,若是谁敢官商勾结,武植会依法处置。 这些商人看到武植将三口巨大的铡刀都带来,一个个吓的脸色苍白。一个劲的小鸡啄米般点头。 比较胖的杨掌柜,皮笑肉不笑的道:“燕王说笑了,小人们哪敢呐,咱们都是守法的商人,不敢做这缺德的事情。” 另外一个精瘦商人嘿嘿笑道:“燕王放心,我们虽然是商人,却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绝对不会抬高粮食价格,保证和往常一样的价格出售。” 其实他们之前可不是这么想的,想要乘机发难财。 这是很多商人的通病,谁知道燕王从大宋过来了。 燕云,有很多人是大宋那边的商人过来做生意的。 有些则是本地人。 武植离开后,这些人又商议了一会儿。 “大家伙说,咱们这……” “听燕王的!你们不想死的话!”一名富商道:“燕王灭了辽国,之前在燕云斩杀了蔡京的儿子,是个狠人,若是我们不听他的话,很可能被杀掉!” “我之前是辽国人,燕王杀我,恐怕也用不着向他们大宋天子上奏!” 又一商人忌惮的点点头:“王掌柜说的对,大宋天子不会在乎一个辽国人,重要的是燕王这次还带了大宋包拯的青天大铡刀,好家伙,这可是斩官的,还能先斩后奏,咱们小小商人还是不要招惹燕王的好!” 一群商人达到了共识。 再者,燕王是燕云最大的王,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其他人过来管他们,他们或许阳奉阴违,但燕王名声太大,他们是一分风险都不愿意冒。 钱和命,他们选择命。 这时候又一商人摇摇头:“可惜啊,辽国都没了……” “我祖上本来就是大宋那边的人,这对我而言倒是没什么,大宋如此强横,统一辽国未必是坏事!” 反正这些在场少数辽国人,也没什么辽国皇室家族的,对于百姓而言只要能过好日子其他倒是无所谓。 大家伙都是熟人,什么话都能说。 此刻只要不说大宋的坏话,他们是没事的! 一商人笑道:“你们还别说,这个燕王……” “燕王怎么了?” “看起来真年轻!” “是啊,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燕王,有自己的封地,而且还是当朝太师,更是太子的老师!” “啧啧,这等地位和权利,是我等望尘莫及的!” 他们在燕王的面子,不值一提,燕王既然亲临,他们哪里还敢乱来。 当然,也有静观其变的。 比如身材比较胖,皮肤很白的杨掌柜,他一双眼睛闪烁,暗道若是他们都不涨价,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商机,若是抢在前面,绝对是暴利! 不过杨掌柜也就是想想,刚才见到了燕王,他还不敢这么做。 此刻。 武植召集完事之后,便出去了。 除了一系列的命令之外,武植还在观察这里的情况。 站在城墙上,旁边武松问道:“哥哥,看下方,似乎有不少灾民过来城下,只是这城门不开,他们也进不来!” 武植目光微微眯起,看了过去,果然看到城下有一些衣衫褴褛单薄的人冻得瑟瑟发抖,想要到城内来躲着。 之前武植也是经过城门进来,只是这里的官兵听说是燕王,立刻打开了。 这些灾民却是无人管他们。 在燕云地界,武植地位最大。 在武植的旁边,还站着一名男子。 锦州的知州大人,这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精瘦男子,他的身躯在武植面前不由自主的矮了半截,恭敬笑道:“大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理?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武植看向旁边的知州大人:“依你之见呢?” 知州大人惶恐:“若是依下官来看,应该将他们放进来,外面如此冰寒地冻,他们在外面怕是会冻死,熬不过两天!” “这些应该都是其他地方的灾民,想要到城内寻得庇护!” 武植闻言点点头:“你的想法很好,但这些人不能放他们进来!” “哦?”知州男子脸色愕然。万万没想到武植不让进? 燕王不是来救灾的吗? 不过这样也好,正符合他内心真正所想。 管这些贱民做什么呢? 第390章 刚才他准备燕王同意后,说燕王仁德是百姓之福! 谁知武植过来救灾不按套路出牌。 倒是让他一时间语塞。 接下来知州大人继续道:“大人考虑的极是。这些流民是从其他区域的县城跑来,或是附近郊区村民。 雪灾导致他们家离子散,才来寻求庇护,但若是放他们进来,人数一旦多了很容易造成内乱!” “如果他们饿的狠,导致发生变故,城内也是防不胜防,反而会危害到城内百姓! 大人的考虑是很正确的!” 武植点点头:“这些流民身上估计也没什么吃的东西,天气也冷,以后化雪只会更冷,这批人怕是熬不过这段时间了!” “现在粮食运输也不方便!的确很难!” 武植道:“但本王过来救灾,放着他们不管也不可能,这样,你去组织城内的村民还有士兵去城外砍伐树木,以最快速度搭建一座临时难民区。 还要让城内的厨子熬粥在棚中给予这些难民,再添置一些衣服御寒,尽可能帮助他们度过这次雪灾!” 嗯? 听到这话,知州男子一愣,随后道:“大人这个办法下官怎么没想到?哎,燕王仁德,真是百姓之福啊!” 刚才没说出来的话,此刻知州说了出来。 他以为燕王不管了,谁知燕王还是要安排他们。 得到命令,知州立刻准备了一些衣服和热粥出来安置这些难民。 知州大人去忙活,旁边武松道:“哥哥,这个知州大人,据我们的调查是一个颇为自傲也无情的人,以往城内的百姓出事他都不怎么管,这天寒地冻的,他根本不会这么好心放外面的难民进来!之前他的提议,怕是违心之言。” 武植目光掠向下方雪地中的知州,此刻他正顶着大雪纷飞,一脸笑容的让那些难民喝粥。 武植笑道:“这些官员无非就是做给我看的!这些难民在他们眼中无足轻重,反而会消耗城内的粮食,若非我来,他们怕是不会管!” 武植摇摇头,这种事情也是没法。多的是。 碰到好心的官员会照顾一番,碰到懒得管闲事的看都不看一眼,让他们自生自灭。 武植其实是准备将他们放进来的,但并非上策。 流民一两个也就算了,若是成百上千在城中一旦引起了暴乱可不是小事,拦都拦不住。 他们穿的是普通百姓的衣服,他们乱来,到时候抓人很麻烦。 不像两军对战,双方衣服颜色不同,很好区分。 所以为了城内百姓的安全,城外这样做最为妥当。 武植的命令发出后,很多人开始动员起来。 人多力量大,所以问题不大。 那些灾民也不会立刻就死,有热粥和衣服供应,短时可以熬过来。 这时知州上来,恭敬道:“燕王,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不过燕云还有其他地方该如何处理?” 既然已经知道武植是为民而来,知州自然要站在武植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按照他自己,他才懒得管其他地方。 武植:“本王已经从其他有余粮的地方调动了粮食,燕云所有地方都会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城外灾民。 对了,你要注意锦州的粮价,若是有人抬高粮价要及时汇报,本王这三铡刀也得用上了!” “下官会注意!”听到铡刀,知州浑身一哆嗦。 一定会将燕王交代的事情办妥。 他只要管理好自己的地盘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武植会让人传令政务司底下的官员让他们照做,不但燕云地界,就是辽国那些被枢密院官员接手的地界,武植都会让他们照做。 实际在武植出发的时候类似的命令已经传出了,只是想要遍布整个地界,有所延迟。 让他们处理,武植到时候会审查,若有问题,武植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知州走后。 武松:“哥哥,刚才那个知州,好像不是政务司的人吧?” 武植点点头:“这个不是,燕云还是有很大的地界,政务司第一批培养的人没这么多,只能接管一部分,不过其他的政令都是按照本王的,相信他们不会乱来。若是不行,到时将他们全部换掉!” “包括政务司中的官员,若他们处理不好这次事情,或造成了严重后果,比如暴乱,饿死大批人,这些充分说明他们不合格,我也会将他们撤掉!” 武植:“既然我建立了政务司,每个官员都得做到本分,这点能力都没有,尸位素餐都是要不得的!” “哥哥说的是!” 武松看到哥哥脸上自信的笑容,不知道怎么的,武松感觉仿佛在哥哥面前,什么事情都可以轻松化解。 在武植身上,能感染到一种非常强大的自信。 莫名的有一种安全感。 好在他是男人,也是武植的亲弟弟,不然要是个女人,恐怕很难抵挡武植的这种气质啊! 现在锦州的情况,武植大致了解。 此刻雪灾,导致许多行业关门,显得很冷,已经不能运转,但是唯独粮店中的生意却是出奇的好。 武植在这里,粮食价格倒是没变化,所以武植也要准备离开了。 武植逗留了两天,见城外,城内有序的发展,便去了其他地方。 武植离去后。 才不过几天时间。 锦州。 这天清晨。 锦州南区街道上,有一家杨记粮店,是城内首屈一指的大粮店。 城内百姓要买粮,这里比往日生意火爆多了。 虽然城中也有官员发放一些稀粥,对于城内百姓而言还是不太够。 毕竟他们不是灾民,不像城外那些流落过来的人。 手里有两钱自然要储备一点。 哎,说来这大冬天没吃的,还真是挨饿受冻。 许多百姓感慨,在一个,粮食价格似乎有所高涨了。 已经到了一斗米二两银子的地步。 但买的人也是相当多。 钱在灾难面前,不如粮食顶用。所以这时候甚至有抢买的现象。 花钱买这个好说,慢慢来排队,但一些穷困人户家里没钱没米,眼看吃完之后要挨饿,现场出现了不花钱抢米的现象。 这样的人冲进去,会被店铺的几个伙计抓起来痛打一顿。 他们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此刻。 街道一名比较胖的男子,杨掌柜。 他从远处身穿一身毛茸茸的衣服走过来。 双手放在袖中依然觉得冷的慌,他穿的鞋子非常厚实,虽然冷,这一身装扮比普通百姓热乎多了。 杨掌柜看到街道这么多人排队,也是嘴角带着笑走了进来。 旁边一个伙计立刻恭敬道:“掌柜的您来了!” “今儿个生意太好了!” “这才早上,就有人排队买米了!” 掌柜闻言点点头:“买的人越多,咱们赚的越多!” 伙计笑道:“掌柜的您放心吧,早上这么多人,若是到了中午,怕是能排到城外去!” 排到城外是不可能的,但足以说明他们非常有信心。以及现场的火爆。 就在这时,杨掌柜看到这么多人排队,眉头一皱:“将粮食价格涨到二两三。” 伙计点点头:“早就该涨了!这要是换做以前都涨到三两了,不过掌柜的,之前燕王来咱们锦州可是有交代的,这……” 杨掌柜摇摇头冷道:“燕王在的时候自然不会涨,人都走了怕什么?咱们已经打通了关系,那燕王不过是来做做样子,人走了可能不会回来,咱们这摆明的钱不赚,岂不是白白溜走了?” 伙计:“掌柜说的对,那就涨价吧!” 伙计吆喝一声,立刻说了新价格。 那些准备买米的百姓都懵逼了。 “刚才不是二两吗?怎么现在二两三了?” “是啊,二两就已经很贵了!现在又涨价?” 一些刚排好队准备买粮的百姓叫了起来。 涨价消息刚刚传出,后方排队的百姓更是闹腾了起来。纷纷骂着,说商家缺德的有,草他祖宗的也有,上他妈的也有。总之就是非常暴躁。 有些人没多少钱,这一涨价粮食买的更少了,本来不够吃这下铁定要挨饿。 第391章 在百姓看来,这些粮商太不是人了。 摆明了百姓买不到粮食会饿死,他们却在这时候疯狂涨价,让他们买不起,或者花钱只能买到少量粮食。 百姓自然不愿意了。 偏偏这种时候你不愿意那还得饿肚子,所以没办法,很多百姓没多少钱,也只能硬着头皮买点。 这时不买,就怕到时候想买都没米了。 见到四周百姓起哄,伙计道:“大家伙,咱们这是自愿买卖,嫌弃价格高了可以不买,咱们掌柜又没有逼大家!” 杨掌柜躲在后面不说话,伙计继续道:“这不是强买强卖,愿意买就卖,不愿意就走,现在钱有什么用,还是粮食重要,就不要在意价格了!” 在场百姓不少翻白眼,没用你价格疯涨? 得。 他们是百姓,弄不过商家,即便涨价了还是很多人花钱继续排队。 只能接受。 掌柜见状笑了,让其他人忙活,将那伙计叫了进去。 在里屋有火炉,还有热茶,杨掌柜坐在椅子上端起桌上一杯好茶,烤着火炉浑身暖和。 杯中泡的是一些补药和茶叶,味道甘甜又带着少许苦涩,但能让全身暖和起来。 杨掌柜感觉非常的愉悦和自在。 外面冰天雪地,许多行业停止运转,他却可以大发其财。 顿感犹如在天上过日子般逍遥快活。 雪灾对于其他人而言是灾难,对他而言就是福音啊! 伙计笑道:“掌柜的,其实在给他们涨一两,百姓依然会买,这些人也就耍耍嘴皮子,让他们不买,他们也不敢!” 杨掌柜:“呵呵,现在这种时候粮食最重要,他们不买能活吗?” 杨掌柜笑了笑:“对了,最近盈利如何?” 伙计的说道:“这几天,锦州所有店铺一起有二十万两进账,不算其他兰州,幽州,顺州等地,如果一起算,恐怕一百五十万两少不了。这可比平日多了不少。” “嗯!”杨掌柜点点头,雪灾的粮食收益的确比以往要多。 但杨掌柜道:“还不够,要不是之前燕王在这里,咱们早就开始卖高价了,这个燕王挡我财路啊!他现在去了幽州,我只好让人将那里的粮食恢复了价格,这样算来亏了不少!” “但其他地方也要继续涨价了!” 杨掌柜有自己的考虑。 伙计看杨掌柜嫌弃这些不够多,还不满足,也是无语。 他们做工才能赚多少钱,这么多钱还满足? 果然,有钱人的世界他们不懂。 这是伙计经常感慨的情绪。 跟有钱人做事,有时候的确有些惊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要是抓住这次雪灾机会,粮食价格高涨疯狂销售,短短时间怕是杨掌柜可以赚千万以上的家财。 千万是什么概念? 那可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量。 当然,这也是因为杨掌柜是比较大的粮商,一般小粮商没这么多货,倒不会有这么多。 这种生意也并不是经常能碰到。 这次要不抓住机会,以后要很长时间才能赚这么多钱。 所以杨掌柜才觉得不够。 作为杨掌柜的伙计,他还是提醒了一句:“掌柜,咱们短时间卖一下倒没什么,如果长时间下去,很可能被燕王发现。 燕王正在实施新法,真被他发现,我担心燕王会对掌柜下手!” 毕竟还要靠着掌柜吃饭,所以他好心提醒了一句。 杨掌柜:“这个我知道,但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不会有了。燕王短时间不会回来,咱们只要利用这段时间赚够钱就行!” “知州大人会告诉燕王的行踪,真要回来咱们收手就行。而且粮食涨价不可能只有我,我总不会这么倒霉吧!” 杨掌柜也是采取浑水摸鱼的想法,因为最近涨价的除了他这家之外,实际上还有别家,其余的粮商也有偷偷卖的,只是没他们这么大胆。 况且,很多商人将粮食悄悄高价卖给杨掌柜,杨掌柜在更高价卖出去。 这样他们可以规避一些风险。 杨掌柜一家可谓是独大。 杨掌柜笑道:“燕王实行新法,将很多事情都交给了政务司,但他们政务司的人并非全部接管了燕云,据我所知,这里的知州就没换掉,没有燕王的人!” “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伙计道:“掌柜说的也是。燕王的手下都在其他地方,咱们就算卖了他不回来,不会管我们!” 杨掌柜又喝了一口茶水,一抹光芒从双眼中闪过:“你知道吗?燕王掌管了燕云后,在这里收回了所有土地,我原本有三千亩田地,全部被收回了。让我损失不少!” “根据新法,土地收回以后会还回来,但依我看这只是一套说辞,谁知道以后是什么时候?这个燕王手段真是狠!” 伙计道:“收回土地,好像也赔了部分钱吧!” “哼!”杨掌柜摇摇头:“这点钱有什么用?我们要的是那些百姓替我们做工,将他们控制在手中,现在倒好,燕王将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种,按照功分给粮食和钱,这些百姓比以往过的更富裕了,而我们利益就减少了!” 杨掌柜:“这些也就不说了,他毕竟是燕王,有他制定的新法,但咱们是粮商,碰到这种机会不赚钱,什么时候赚?他燕王是厉害,但阻拦我财路,也是不行的。” “放心吧,有知州大人罩着,我们不会有事!” 杨掌柜对于消息掌握的很灵通,燕王回来,他不卖就是了。 “对了,知州大人还有那些上面的官员,该给的还是不能少,我得再打点一番!” 杨掌柜想到了什么,便是离开了。 锦州的官员果然吃这一套,之前就有所交流,这次他又送上了不少钱,得到锦州官员庇护,他这点事只要消息不传出去,能有什么事? 打点好一切之后。 过了几天,杨掌柜看着依然排长队的人,他笑了。 “现在粮食供不应求,很好,这样,你们将米中掺点东西,这样我们赚的更多!” 杨掌柜立刻吩咐手下,连夜在米中掺了沙子。 这下百姓炸锅了。 “米本来就有些馊了,现在还掺沙子,太不良心了!” 不知道是哪一个百姓嘶吼着,不公道之类的,然后就有店中的几个魁梧男子冲出去,直接抓住此人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这些闹事闹的厉害的,都被收拾了一顿,其余人也不敢说什么。 只能认了。 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人本来还有些钱的,但一家老小全要靠着米过日子,好不容易攒点钱,要高价买粮食,还是掺了沙的粮食。 百姓能积攒多少钱?何况现在米还涨的更厉害了。 现在杨掌柜越发的肆无忌惮,谁敢闹事,统统收拾掉。 因为他得知消息,燕王又去了其他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在回来。 有的百姓甚至被打的倒在地上,也无人管。 粮食价格也提高到了五两一斗,这已经是天价了。 杨掌柜嘴角笑开了花,看着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进账,他高兴的睡不着觉。 而就在他大发其财的时候,此刻武松回来了。 被武植派了过来,看看锦州这边的情况。 接待他的是知州。 武植先后又去了幽州,顺州,但他担心锦州这边的情况,所以让武松回来查看清楚,毕竟这地方没有武植任命的官员,他不放心。 武松是他弟弟,武植绝对信任他。 第392章 武松回来后,知州热情接待了。 一看是武松,知州内心松一口气,燕王没回来就不碍事。 武松也没废话,问道:“知州大人,今日城内可好?” 知州:“武将军,有燕王嘱咐,下官自然一切按照燕王的照办,如今城内一切秩序正常,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样最好!”武松又问道:“城内粮食价格可否正常?” 知州目光深处变化,笑道:“目前来说还是正常的,并没有什么变化!” “嗯!”武松点点头,便没在问,而是带了几个人去城内查看了一番。 地面雪依然非常厚,虽然期间雪停了两天,但后来又连续下,雪灾情况并未缓解。 如果这里没什么问题,武松会继续去其他地方查看,他观摩一遍,街道基本看不到什么人。 各大粮食商铺武松看了下,价格好像也正常,这里人倒是很多。 他也并没有看到四周有什么饿死人之类的事情。 表面上看来没什么问题。 很多百姓在房里面取暖,出来的少。 除了必须购买一些物资的外,街道上只有粮食店门有人。 见到武松的百姓,没多少人认识。 实际上,像燕王和武松这些人,他们来这里都是见这里的官员,很少在街道上。 即便见到,怕也认不出来。 此刻。 武松旁边的副官道:“将军,看来这里没什么问题啊!” 武松点点头,笑道:“哥哥说了让我调查清楚,这些官员最会糊弄人,此事关乎人命,我还是要仔细观察!” 武松走在街道上。 不多时,他碰到了一个刚刚买粮食的人正在回家。 武松笑道:“这位老伯,可是刚刚买了粮食?” “是的。”老伯盯着武松,感觉这几个人有些来头,却不认识,将手中粮食抱的紧紧的,似乎生怕别人抢了去一般。 他屋里还有家人等着粮食下锅呢。 “老伯,您这粮食是多少钱买的?” 武松笑问道。 老伯:“哦,今儿个倒是便宜,一两二。” “嗯!”武松点点头,这个价格倒也还行。 不过武松眉头一皱,今儿个还便宜? 莫非之前不是这个价格? 武松又问道:“这锦州之前的粮价,应该不是一两二吧?” 听到这话,老伯神色严肃起来,赶紧改口道:“一样,一样的,哈哈,这位官人可是也缺粮?大可去前面买就是了!” 说完老伯赶紧走了。 走了一点距离回头又看了眼武松等人,暗道自己差点说漏嘴了。 这么一闹,武松有些怀疑了。 武松带着人赶往前面,他准备去粮食铺问问,结果那些人看到武松等人来,有人通风报信,然后关门了。 门口一些百姓看到武松来,之前他们还在议论纷纷,此刻不说话了。 主要是武松等人身穿的是官服。 见状,武松意识到自己失误了。 不应该穿这一身,只是这样一来武松越是怀疑。 他道:“诸位,城中最近粮食是否涨价?还有,这粮铺为何见我来,便关门了?” 众人不说话。 武松:“我是燕王的弟弟,这次过来就是调查粮食的,若是城中有粮商涨价,我自会处理还大家一个公道!若是有类似情况,诸位尽可说出来,我替你们做主!” 然而,众人依然不说话。 武松有些失望,也猜测出这些人应该被人威胁过,不然不可能如此。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一名身穿破烂的小孩道:“大人,咱家都吃不起粮了,是今天粮价才跌的。”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那小孩,旁边的一名大人赶紧捂住小孩的嘴巴,慌张道:“这位大人,我家孩子不懂事胡说的,他什么都不知道。” 小孩还准备说,却被他老爹捂住嘴巴。 武松明白了。 是看他来了,这些商家将价格给恢复正常了。 而且这些人肯定被威胁过。 武松道:“大家不要怕,既然本官来了,自会给你们一个公道,将这些奸商绳之以法,若是你们还不肯说,本官一走,粮食价格定然还会高涨!” 武松在现场劝说,此刻也有人憋不住了,一名男子道:“大人,之前粮价快接近六两了!” “今天粮店忽然降低价格,还承诺给我们一批粮食,让我们不要对你们说粮价问题,若是我们说了,他们就不卖给我们!” “大人,他们还威胁说若是告诉你们,就会找我们算账!要打断我们的腿啊大人。” 又一名百姓忍不住将情绪发泄了出来。 现场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当事情说开之后现场百姓也不怕了,喧闹起来。 其中有之前被粮店打过的人更是叫的厉害。 见状,武松内心感慨。 还是让哥哥说中了。 这些商人没那么好管理。 在了解中他才知道,原来哥哥前脚刚走,这些商人就没忍几天就开始涨价。 甚至数倍的增加。 若不是武松过来,怕是这些商人还会继续翻倍的涨。 武松:“之前哥哥说的是这帮人若是发现有这种情况,绝不姑息,这次就是要拿人开刀,震慑其余商家,如果这第一个不处理,之后就会有更多肆无忌惮的商人。” 也就是说,只有处理了这第一批商人。才有可能震慑其他地方的人。 如果这次姑息,甚至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那么其他商人也会效仿,反正抓到也会给机会,这样谁都不怕,反而会乘机赚一次钱,等抓到自己大不了不做了,反正钱也赚到手。 如果是这样,各地都会有这种情况,后果就严重了。 武植给出的命令就是,一旦发现,杀鸡儆猴,第一批人必须处理。 不但要处理这些商人,如果发现有包庇的官员也要处理。 当下。 武松在现场告诉他们,会给出一个交代,便离去。 武松知道锦州最严重的商人,是那杨掌柜! 武松暗暗想道,这些商人胆子简直太大了,他们难道不知道哥哥是动真格的吗?非要自己找死! 现场百姓一哄而散,他们不敢留在这里,怕有人找他们麻烦。 之前武松等人来之前,城中早就传言让他们不要到处乱说,否则轻则被打,重则不给粮食,让他们活活饿死。 所以他们才不敢说,现在既然已经说了,他们赶紧跑,内心希望燕王靠谱,也希望燕王的弟弟靠谱,否则口头上说一番,拍拍屁股走人,他们就死定了。 很快,这里的消息传到杨掌柜耳中。 刚才的店铺并非是杨掌柜的,只是其他粮食店。 当杨掌柜店铺收到消息,便立刻关门。 本来他们就是做做样子。 不多时。 杨掌柜赶紧找到了知州大人。 杨掌柜:“之前大人和我们做的事情还是露馅!被燕王弟弟知道了!” 知州在府邸中听闻这些后,便笑道:“杨掌柜,你先别着急,武松并非燕王,他目前也只是知道,不代表他们会对你们如何!” 杨掌柜目光闪烁:“我也这么想,就算我涨价粮食,顶多被处罚,总不至于会杀了我吧?” 杨掌柜摇摇头:“哎,为了确保万一,我还得打点一番才是!” 知州:“嗯,毕竟他是燕王的弟弟,不是燕王,只要你钱出的足够多,相信他不会将你怎么样,事不宜迟,快去办吧!” 知州倒是很放心,他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对于杨掌柜的涨价没有管理,收到了好处,他自然不会较真。 好在是武松回来,而非燕王。 笼络一番并非不可以化解。 再不济,那也是杨掌柜的事,他可以说自己疏忽大意,以后注意就是了。 就在杨掌柜回到自家府邸的时候。 有人来报,自家粮食店被武松等人拆了。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杨掌柜面色一变。 下人道:“小人在远处看的一清二楚,那位大人见无人开门,将店给砸了,将躲在里面的管事找到,现在正赶来呢!大人,我们该怎么做?他们找来了!” 杨掌柜脸色凝重,赶紧回到房间准备了一箱子财宝银子,用来巴结武松。 他就不信,还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第393章 他刚刚将钱准备好。 与此同时,门外传来脚步急行的声音,院落外闯进来了不少人。 府邸内的下人刚把门打开,武松人高马大的闯入进来。 整个府邸的人看到武松七八个人来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官,是来找他们掌柜算账的。 都不敢说话。 武松手里抓着是之前杨掌柜店中的伙计。 此刻他慌慌张张,被武松提着,已经什么都招了。 杨掌柜赶紧出来,看到武松后,连忙拱拱手:“武大人!” “杨掌柜!”武松直接道:“听说你肆意乱涨粮价,来人,将他抓起来!” “大人,武大人,小民没有啊!” 杨掌柜慌了。 武松:“没有?我调查的清清楚楚,最近你粮食价涨的最厉害,接近六两,燕王之前怎么告知诸位的?谁若是敢乱涨粮价,必然严惩,甚至杀之!” “你已经触犯了燕王的律法!” 见已经无法辩驳,杨掌柜连忙道:“武大人,涨价是小人的错,但小人愿意将功补过,若是能放我一马,我定然将粮食免费发放给百姓啊! 我这里还有一点小小心意送给武大人,还请大人手下留情!” 说话间,远处有几个下人将一个箱子抬出来,打开之后里面全部都是金银财宝。 金色让人眼睛难以转移目光,这若是换个人怕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武松摇摇头,他像是缺钱的人吗? 现在是灾情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动乱,处理的不好对于他哥哥的新法还有治理下的燕云都会出现问题。 他怎么会在哥哥的地盘搞这些东西? 此人怕是搞错人了! 武松:“燕王有令,灾难期间有乱涨粮价的商人格杀勿论,一切粮食充公,发放百姓,家财没收!” 武松将这一条说出后,此刻的杨掌柜有些懵逼了。 他整个人瑟瑟发抖。 这是要杀他吗? 可是,他就只是涨了粮价,不至于吧? 但看武松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武松:“杨掌柜,只怪你当初不听燕王的命令!” “你真以为,燕王这次来是跟你们打马虎眼的?” 杨掌柜慌乱道:“武大人,小人罪不至死啊!我要见知州大人!” 武松:“你见知州也没用,这次燕王有令,凡是包庇商人粮食涨价的官员也要处死!” “来人,将他们带到外面,我要当众斩了这人!” 武松面色严肃,他的手下将杨掌柜抓住,杨掌柜不断挣扎,却也无济于事,此刻他头上脸上,全部都是冷汗。 感觉武松不像是开玩笑,这是真的。 他居然要杀了自己! 杨掌柜此刻面色苍白,再也没有之前的从容。 他想的是,自己就是涨价,也不至于死啊! 可是现在,武松这架势明显是想要整顿这种情况,拿他开刀。 杀鸡儆猴? 他成了那只鸡啊! 杨掌柜此刻也看出来了。 意识到这点之后,杨掌柜只感觉天旋地转,双腿发软。 在锦州一座行刑台上,杨掌柜被捆绑在台上,不但如此,另外一家掌柜也被武松的人抓过来,也跪在台上。 行刑台的雪已经被清理干净,这大冷天的,两个粮食涨价最厉害的掌柜跪在这里,很是凄惨。 很快这里赶来了一大批百姓,他们看着这一幕,现场议论纷纷。 “这不是杨掌柜吗?” “是的,就是杨掌柜,他被抓起来了!” “这是行刑台啊,看样子这是要杀头,这……” 许多百姓有些难以置信,这杨掌柜虽然是一个商人但和知州大人关系很深,而且粮食涨价,怎么闹到要杀头的地步? 虽然这些商家很可恨,但以前也没这种事情发生啊,以至于一些百姓有些震惊。 这燕王弟弟真是狠啊! 看来是要动真格处理这些问题了。 对于百姓而言,绝对是好事啊! “奸商!” 许多百姓拿着雪球砸在这两个掌柜身上。 武松在行刑台上,忽然让人抬上来一道铡刀,这是狗头铡,专门惩罚恶霸的。 杨掌柜和恶霸无二。 狗头铡是武植专门让他带过来的。 还有虎头铡。 武松高声道:“雪灾期间,燕王有令,城中商人不得肆意乱涨粮食价格,这二人不听,触犯了律法,为了更好的治理雪灾。燕王有言,这样的商人当斩不赦,若是有其他商人效仿,也要杀之以儆效尤!” 斯…… 现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认真的啊! 真要砍头了? 燕王的律法,动真格的了! 狗头铡已经搬出来了,看起来极为凶悍。 就在武松一声令下,要斩了这两个掌柜的时候,忽然远处有人走来。 轿子中一个男子下来,是知州男子。 知州:“武大人!” 武松:“哦?知州大人,所为何事!” 知州:“武大人这是要将他们杀头吗?” “正是!”武松双眼微微眯起。 知州:“武大人,是不是过于严厉了,这些商人涨价固然有错,但下次他们不再犯,还是有缓和余地的,不一定非要将其斩头吧,若是这样,只怕天下人都会觉得燕王冷酷无情!” 武松冷笑:“怎么,知州大人的意思,这些奸商乱涨粮价,以至于百姓饿死,难道不是死罪吗? 如果天下商人都像这般,导致整个燕云,甚至是大宋国内叛乱四起,毁国之根基,难道这不该死?” “这……”知州顿时语塞。 武松接着道:“知州大人,我看你也是找死!” “大人这是何意?”知州男子面色一变。 武松:“我正要找你,刚才这杨掌柜什么都交代了,他贿赂你在城中粮食涨价,你不闻不问,当燕王的命令如耳旁风,现在还敢为他求情?” “燕王说过,官商勾结,一律严惩。来人,卸去他的帽子,衣服,一起押入刑场……斩了!” “是!” “武大人,这,大人下官知道错了,这不关我的事啊,下官根本不知情,下官不求请就是了!还望大人放我一马!” 此刻知州男子脸色苍白无血,吓傻了! 但武松不在理会。 手下将他按压在刑场,也一同行刑。 这一幕让四周的百姓看的寂静无声! 第394章 这,这可是本地的知州啊! 居然也被抓入刑场要斩头了? 刚才知州来的时候,他们还以为事情会有变故,谁知武松谁的情也不领! 知州又如何? 违反了燕王律法,照样杀。 武松道:“只怪你们太愚蠢了,燕王治理雪灾,你们是第一批被处置的人,不处置你们,何以镇压其他人?斩了吧!” “本官是知州,就算要杀,也要经过燕王同意啊!”那知州叫了起来。 他好歹也是一个知州,怎么能说杀就杀? 这个官职也不小了,不是随便能杀的。 只是他小看了这次燕王行动的严肃和认真。 武松就是带着燕王命令来执行的。 武松:“我是燕王弟弟,我在便犹如燕王亲临,不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桃源俏美妇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交流_御书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