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武植点点头:“那就让人去查,只是这蔡京是个老狐狸,修建万岁山的事情到现在他还没有漏出破绽,他既然将刘影给弄死了,找到他的把柄怕也不是那么简单,不过这也没什么!” 武植笑道:“我想要搞蔡京,有的是办法,只是现在没动他而已!” 武植:“现在我还要对付金国和辽国,蔡京倒是不着急,等这蔡京自己找死,我会一次将他搞下去!” 蔡京他迟早是要搞掉的。 不过相比蔡京,武植倒是对自己最近要研究的东西更有兴趣。 第299章 蔡京就让他自己作死,若是抓住了机会,武植会出手。 在武植眼中蔡京就是一个蚂蚱,弄死他跟弄死一只蚂蚱没什么区别,只是武植对他提不起什么兴趣。 蔡京之所以想要搞武植,是因为武植对蔡京威胁太大,而蔡京对于武植的威胁很小,所以武植才不是很在乎。 以前可能有威胁,现在么,武植已经是燕王了,手底下有军队,现在大宋还需要他去规划未来的版图,宋徽宗就算有猜忌,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也不会动武植。 换句话说,即便是有,现在宋徽宗也不能动武植,何况宋徽宗那性格,是没有的。 但就算有又如何?武植自有应对之策。 他和曾布交流了一会儿后,便是去了商务司。 武植来到这里,便召集了众人。 又传授了他们一种新的东西。 不过这东西制造起来技术很高,所以武植可谓是聚集了能工巧匠,让他们制作一种能飞起来的东西。 目的就是作为以后打仗空军所用。 想一想,和敌人开战的时候,天空忽然出现一大批热气球从上面扔炸弹,下面的敌军估计吓尿了。 关键这是很有可能的,只是制作出来没那么容易。 为此武植特意购买了许多制作热气球的配方还有各种领悟,包括气球材质和点火的东西都需要各种操心。 好在武植只要提供图纸,讲解思路和技术,可以让手下的人去运作,让他们去鼓捣,自己看制作出来的东西进行探讨改进就行了。 一批工匠听到武植说的这些东西,都是一脸懵逼,其中一个男子愕然的看向武植:“额,燕王,这真的行吗?” “飞起来的东西,这自古以来可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神奇物啊,真有这种可能吗?” “是啊燕王,这东西前无古人制作过啊,要是真能飞起来,不敢想象啊!” 一批工匠都议论纷纷。 领头的工匠男子打死也不相信。 “之前制造神威大炮的时候,咱们也不信,结果呢?” 一工匠说道。 众人一想也对啊! 之前燕王做了很多东西他们刚开始都是不相信的,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目前掌握的技术,然而呢? 什么东西经过武植的手都能搞出来,更让他们震撼的不是神威大炮和连弩,而是之前的玻璃技术。 这都能搞出来,还有什么是燕王不能搞出来的?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这不可思议,你说这东西怎么就能飞起来呢,制造一个圆球,然后在气球中点火就能飞了? 扯吧? 许多工匠尽管知道武植还真有可能搞出来,目前来说东西没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这太骇人听闻了。 他们尽管不信,还是闷头研究,仔细听武植说的各种技术,然后开始去各个制作,制作不出来武植来指导。 武植口中说了一大堆东西,他们听都没听过。 指导完之后,武植便离去。 这东西就相当于是研究制造,即便掌握秘方技术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没那么简单。 除了这些之外,武植去了皇宫,请示了宋徽宗。 他要做什么呢? 就是制造船只。 目前宋朝的船只在武植看来都太简单了。 没什么威力,武植要制造更强大的船只,以后走海陆。 毕竟这海洋可是有无尽的宝藏。 当宋徽宗听闻之后,一脸惊讶:“燕王,你说的可是真的?你能制造更强大的船只?” “是的!”武植点点头:“咱们大宋的兵力不仅仅是在陆地上,还要有更多更强大的船只,能携带更多的火炮,不但如此,还要有空中的威慑力,微臣还准备制造空军!” “空军?这什么?”宋徽宗听的云里雾里。 然后武植就给宋徽宗仔细讲解了一下自己的规划。 当听到武植要制造飞起来的东西扔炸弹作为空军的时候,宋徽宗一双眼睛充满了骇然:“燕王,你说的这些东西真的能实现吗?飞起来的东西,那不是神仙吗?” 武植笑道:“哪来的那么多神仙,陛下,咱这可是现实研究制造出来的东西,没那么玄乎,只是需要一些技术而已!” 宋徽宗激动道:“燕王啊,朕的肱股之臣总是能想出这么多好东西,这事若是别人跟朕提,朕一定以为他疯了,但既然是你燕王提出来的,那朕就期待看看,最后你到底能不能弄出这能飞的东西!” “若是燕王你能弄出飞起来的空军,朕何愁大宋不鼎盛强大,称霸四方啊!” 宋徽宗也兴奋了。 武植笑道:“陛下,微臣定然会制造出来!” “来,喝酒!” 宋徽宗举起酒杯:“大宋的将来还得靠你啊!对了,最近有很多奏折跟朕说,不能册封你为燕王,说你权利过大,以后功高震主,想必燕王你也有所耳闻。 不过你放心,我赵佶不是这种人,只要你能做出对大宋有利的事情,就是给你再大的权利,朕都心甘情愿,朕的愿景就是将来大宋越来越强大。如果能有人帮朕治理这天下,那朕每日可以琴棋书画,岂不快哉?” 宋徽宗还真是这种人,现在有了武植,他越来越放心了,自己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不必操心那么多繁琐的事情。 武植也是一愣,这种事情,宋徽宗居然当面跟他说出来,这…… 一般只要正常一点的皇帝,怎么可能当着面说自己可能功高震主? 这是很忌讳的。 想来这宋徽宗,还真是没什么心思。 接下来。 两人交流甚欢。 喝好之后,武植便走了。 不多时。 显肃皇后出现在宋徽宗的旁边,宋徽宗将刚才武植的事情给显肃皇后说了。 显肃皇后一张晶莹的双眼充满了惊讶:“这燕王会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臣妾都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凡人了!” “哦?”宋徽宗笑道:“你也这么想?其实朕也觉得奇怪,也调查过武植很多事情,只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武植懂得这么多东西,对朕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他能帮助到大宋,这有什么不好呢?” 宋徽宗摇摇头。 显肃皇后道:“陛下,……臣妾还是担心未来的燕王权利过大,会威胁到陛下的地位。” 宋徽宗闻言,摇摇头:“不是说过,以后不许在提这些事情吗?” 显肃皇后:“可是陛下,历来权臣篡位的不在少数,若是他的权利威望过大,陛下该如何?” “到那时在说吧,现在大宋需要的就是燕王这样的人!” 宋徽宗眉头一皱:“而且燕王乃是朕一步步提拔起来的,从他殿试的时候,朕就让他当了状元,后来一步步走上如今的地位,燕王不可能对朕不利!” 显肃皇后:“自古以来,发生过多次权臣篡国夺权的,比如王莽篡汉,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等等,很多权臣被当朝皇帝提拔起来篡位的也不在少数啊,陛下……” “好了好了!”宋徽宗揉了揉脑袋:“朕要休息了。你下去吧!” 目前的宋徽宗也懒得听这些废话。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 宋徽宗神清气爽,最近事情都解决了他睡的也安稳,上朝的事也都是一些小事。 不过今日,关于缴贼寇的事情又有消息传来了。 第300章 “启奏陛下,王庆贼寇已经被武将军和童大人在三日前联手剿灭,彻底瓦解。 武将军斩反贼大军三万人,其余人逃跑,俘虏四千。 王庆被武将军在战乱中一枪捅死,现在他们已经在整顿王庆的地界,共搜刮物资长枪三万柄,刀三万,剑四千,以及战马八千匹。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银票,银两,首饰,共价值八十三万两!” “如今王庆已平,物资正运送汴京,武将军请示陛下,他们是否继续缴方腊等贼寇!” 宋徽宗大清早听到这好消息,顿时龙颜大悦:“王庆被斩了?……这武松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燕王,你这弟弟好生勇猛,这打仗之事也是很有手段啊,已经前后消灭两个贼寇营地了!” 武植笑道:“陛下,既然王庆已平,何不一鼓作气,将方腊等人也一起消灭,微臣提议,直接灭了方腊等人!” “燕王说的不错,武将军现在势头正猛,士气高昂,此刻出击方腊,定有奇效,若是能将大宋境内的贼寇一举消灭,那大宋境内就在无贼寇扰乱天下百姓了!” “微臣附议!” “臣也附议!” 对于缴贼寇一事,朝堂中的人是没什么意见的。 这些贼寇早就该解决了,一直拖到现在让他们活这么久,也是该清理清理了。 宋徽宗点点头:“依燕王所言,传令让武松继续进军方腊,将他们统统消灭。” 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而与此同时,也有人上报了关于刘影的死亡事情。 宋徽宗听了之后,颇为意外,他目光闪烁:“兵部尚书畏罪自杀了?” “是的,陛下,我们发现他的时候兵部尚书刘影已经死了,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犯下大错,所以畏罪自尽。” 蔡京的一帮人都站出来,说什么刘影是自尽的。 曾布:“陛下,刘大人怎么可能会畏罪自尽?微臣看应该是被人给杀了!怕刑部的人从他身上查处什么,所以灭口!” 嗯?宋徽宗道:“曾相所言有理,速速派人去查探刘影的死因,这件事情就交给曾大人。” 曾布闻言一愣,也只好道:“微臣一定查出刘影的死因!” 其实曾布上哪查去,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头绪,万一查不出来,这件事情也就只能这样了。 不过若是能查到点什么,倒是对曾布这边的人有好处,尤其是对燕王,真要查出来是蔡京所为,可以乘机弹劾一番。 此刻。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事情后便是退朝了。 武植回去后,便让人亲自去给武松传消息,让他告诉武松,这方腊一战是最后缴反贼的战斗,不必着急,缓缓图之,因为方腊的地盘最大,人也最多。 武植知道有宋江他们在,最后肯定会打赢,而打赢之后,武植还告诉弟弟不必着急回来,就说还有残留反贼在,需要士兵镇守,而童贯他们的兵马倒是无所谓。 武松的兵马要多留一点,解决方腊之后,在一个就是武松可以回来相亲了,成亲在出去也并不妨碍什么。 这是武植留的一点根基,大致上应该是用不到,只是武植要做两手准备,仅此而已。 嘱咐完后,此刻李清照来到了他府邸。 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人。 李格非。 李清照的父亲过来,武植是有些意外的。毕竟他上次就已经来过一次,这次又来是做什么? 我们知道,李格非乃是李清照的父亲,如今是大宋的吏部员外郎,这官职并不大。 在大宋,吏部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吏部主事四人,司封主事二人,司勋主事四人,考功主事三人。 员外郎不过是从六品,其实是没什么资格进入燕王府邸的,若是武植不愿意,根本就不会让他进来。 这也是看在李清照的面子,武植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这次李格非带来了很多东西,武植一看,里面是一些布匹,但如果他没看错,这些布匹价值不菲,如果卖出去也是价值好几千两的东西。 除了布匹,还有一些其他的特产之类,当然,里面还夹杂了三百亩田契。 武植一看,就知道李格非肯定是有事情要找自己。 而作为大宋官员,找他这个燕王能有什么事呢?无非就是升官或者是办事。 办事应该没什么大的情要找到燕王,恐怕就是升官了。 武植看到李格非一脸忐忑的给自己敬酒,武植也不绕弯子,直接道:“李大人,这次来是有事找本王吧?” 李格非笑了笑:“下官这点事也是瞒不过燕王,的确是有点小事,当然,对于燕王来说是小事,对于我李格非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武植:“哦?李大人尽管说!” 李格非毕竟是求人,倒是有些难为情,他笑道:“是这样的,下官在吏部员外郎这个职位已经有六年了,一直想要升上去,却是没有门路,如今吏部郎中出现了一个空缺。 其实下官的资格已经够了,但名额都被蔡京的人占领,每次想要升都上不去。导致下官这么多年还只是吏部员外郎的小官。燕王看,能不能……” 武植听到这里,笑道:“李大人,你想做吏部郎中?” 李格非感觉有戏,内心一喜:“是的,若是能做个吏部郎中,下官一定为燕王鞠躬尽瘁,以后您吩咐什么,我李格非就做什么,不过想要升任郎中,蔡大人他们在,可能有些麻烦。” 武植看了一眼李格非,李格非被盯的有些不好意思,这升官求人,这种事情他做的还是少,加上这事能不能成,还得看燕王同不同意,若是燕王不同意,他也没法。 虽然他女儿是燕王的干妹妹,但这个事是官场的事,燕王若是瞧不中他这个人,也是不会提拔的。 他虽然送了一点礼物,也知道对于燕王来说,那点礼物还不够燕王塞牙缝的,对于他自己来说,却已经掏了不少家底。 此刻就武植和李格非两个人。李清照不在。 见武植不说话,李格非起身,也不在打扰:“若是燕王觉得为难,下官也能理解!” 第301章 “为难倒是不为难!” 武植开口道:“不过你这个吏部员外郎只是从六品,即便升任郎中也只是五品,这提拔起来没什么差别。” “下官知道,但对于下官而言,提升一品那也上了一个台阶,也足够了!” 李格非内心激动,听燕王的口气,莫非是有戏啊? “行了,你先回去吧,你的事情本王会安排!”武植看了一眼李格非,刚才李格非所言,武植就能了解李格非目前的处境。 当了五六年的员外郎却还没有升迁,这按照以往的惯例,早就应该升任了。 可见李格非蔡京他们并未瞧得上。 并不是他们的核心人物,连提拔的想法都没有。 李格非只好求武植了。 不过武植要的是核心人物,李格非提升一品,实际上也没什么差别。 李格非是吏部的,相当于人事管理部门。而吏部尚书是蔡京的人。 武植在思维其中的利弊。 此刻。 李格非内心喜悦的拱拱手,便告辞了。 回到家里后,李格非也是来回走动。 虽然燕王答应了,但这事情什么时候办,他心里也没数。 而且官家会不会同意,蔡京的人是否阻拦?这些他都不好猜测。 晚上李清照回来的时候,李清照笑道:“爹,这次我可是带你进去了,能不能成,你可别怪我了。” 李格非笑了笑:“燕王也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和我谈了这件事情,怕是没有你,他根本就不会答应!” “燕王答应了?”李清照笑道。 李格非点点头:“嗯,不过还得等结果!” 李清照笑道:“爹你就放心吧,以燕王在官家那里的信任,举荐你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别说一个吏部郎中了,就是在大的官,燕王也可以提拔起来。” 听到这话,李格非笑了:“女儿,你呀,是真不知天高地厚啊!我一个李格非在朝堂中算什么,既没什么资历,也没什么关系,单凭燕王将我提拔升一级,那就是我李家的造化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朝堂每一个位置都争的厉害,别小看一个郎中,据我所知就有一大批人准备竞争这个位置。要不是刚好吏部一个郎中年纪大了,退下不久,我也没机会让燕王提拔。” “吏部是蔡京的人在管,在他这里夺位置,其实此举比较危险,但为了升任,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格非此刻心情既激动又高兴,拿着酒不停的喝,如果快的话,燕王明天早朝应该就会提这件事情。 当然,如果燕王不提他也不会催,毕竟人家说了算。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 众文武百官上朝。 李格非在人群中,站在角落后方显得很是不起眼,从他这个位置看上方的官家都隔着老远。 而他的目光掠向远处靠近前列的燕王,此刻的燕王几乎和宰相地位相当,就是在一列的。 李格非在老远处也只能看到武植身穿华服的背影。 在上首那就是当今官家宋徽宗了。 宋徽宗身穿的简约风格素袍,宽敞松软,头戴官帽,那脑袋上仿佛放了一根超长的尺子,看起来挺有意思的。 而武植,身穿的衣服规则也是极为高的。 在北宋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也就是红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站在最前面的官员穿的都是紫色,中间的是红色,最后面是绿色。 除了这个还有个小细节,就是身穿紫色和红色的官员,还要在腰间佩戴一个金银装饰的鱼袋。 不同品阶的官员,可以用鱼袋加以区分。 宋代规定,穿紫衣者带金鱼,穿绯衣者带银鱼,都系在带上而垂于后。 而武植身穿的衣服不但是紫色,也配着金鱼袋。 即便武植是外姓王,但一切规则都遵循了王的礼制,他的衣服颜色更为深沉,风格有些许不同,整个人看上去却是有一股极为高贵的仪态。 加上武植是个大帅逼,站在前面距离官家最近,而他一开口,那底气的声音传遍朝堂,有燕王身份笼罩,更显威严。 王的身份,实际上已经高过蔡京了。 即便是个外姓。 现在朝堂上首先议论了一些小事情。 再者,就是关于兵部尚书的事情。 之后,曾布站了出来:“陛下,之前兵部尚书职位空缺,陛下准备让燕王举荐,如今,燕王已经在朝堂中,可以安排此事了!” “嗯!”宋徽宗点点头:“之前燕王举荐的人,都为我大宋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兵部尚书管理事情重大,燕王可有合适的人选?” 兵部主要掌管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土司世袭等事情,还有舆马器械的修建,天下地图的绘制等等。 而实际上的兵权在枢密院手中,兵部尚书说来,其实和蔡京手中的权利差远了,也比不上枢密院的。 但毕竟是一个高职位,手中有资源可以调配,也是小有权利的。 要说举荐,武植倒是对于枢密院使的职位更有兴趣。 这个拥有调兵权利。 不过是蔡京的人掌管。 当然,对于武植来说,其实也不算特别重要,因为一旦战事起来,宋徽宗信任将兵权给他,这个枢密院其实管不了。 只有在和平时期,调兵就比较麻烦。 之前武植带着军队去平反贼,就不存在枢密院的问题,山高皇帝远的,枢密院算什么。 既然宋徽宗问道他了,他自然要安排自己人。 他朝着身后看了一眼。 此刻人群角落不起眼的地方,李格非对视了一眼燕王的眼神。 他便是低下头,不敢和燕王久视。不明白这时候燕王看他做什么。 在他看来这兵部尚书和他没关系。 毕竟这可是兵部尚书,职位上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按资历他就是排一百年,这位置也不可能是他的。 再说,他李格非压根就没想过这么高的位置,因为一个朝中官员能做到这个位置,基本上就到头了,竞争的人之多,那是极为吓人的,他五六年连一个郎中都争不上去。 而郎中距离兵部尚书还远着呢,所以李格非从未想过,况且他所在的是吏部,此刻议论的是兵部。 两个部门不在一个区域。跟他压根没半点关系。 他只是希望武植能举荐他当郎中。 这样他的官场生涯就提升了一步,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想到这里,李格非有些激动。 莫非燕王准备将这件事情解决之后,就会提出提拔他当吏部郎中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第302章 武植看向李格非之后,出乎所有人意料,在场的朝臣还以为武植会推荐曾布这边的哪个官员。 谁知道武植看向李格非笑道:“陛下,李格非当了六年吏部员外郎! 微臣看此人做事认真,不骄不躁,手中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也颇具堪当大任的潜力,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如就让李大人升任兵部尚书一职吧!” 武植的声音不急不缓,但此话一出,全场沸腾了。 蔡京的一帮人也站不住了。 梁师成此刻道:“燕王,这李格非只是一个吏部员外郎,论资历他怎么能做这兵部尚书的位置呢?这不是胡闹吗?” 梁师成又道:“兵部尚书掌管兵部众多事物,李大人若是上任这个位置,一定会手忙脚乱,根本无法管理好兵部,微臣觉得任何一个人都要比李大人强!” “燕王,虽然你之前举荐的两个人都为大宋建立了功劳,但这李格非我们可是都认识的,他怎么能当这个职位呢!” 又一个蔡京的人站了出来。 “不错,微臣觉得兵部尚书职位重大,不能马虎定夺!” “微臣也这样认为!” 许多朝臣都站出来反对。 而此刻的李格非却是呆滞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让他当兵部尚书? 这,李格非心里有些骇然。 他做梦都想做一个吏部郎中,燕王却是一下让他做兵部尚书,这可是一下跳了好几级啊! 这个位置他想都不敢想。 朝中众人说的也不无道理,他哪里能有这样的经验,到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的。 当然,如果真让他做他也可以做,毕竟他办事能力还是有的,只是很难啊! 在场的人都在反对,基本上没有一个同意的。 李格非此刻内心有些紧张,不知道燕王为何如此提拔他? 而实际上,武植只是看在他是李清照的父亲面子上,在一个,李格非也可以成为自己人,他不是蔡京那边的,这一点很重要,若是能提拔,反正一个兵部尚书而已,在武植看来其实也算不得多大的官职。 现在武植是燕王,地位超过了宰相,一个兵部尚书武植想要提拔,那还不简单。 他几乎可以肯定,宋徽宗会听从他的意见,至于李格非上任之后管理的如何,这个武植相信李格非是有这个能力的。 而且他若是做兵部尚书,武植自然会给予一些照顾,比如打造兵器的东西,算成李格非的功绩这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可以让兵部的人过来一起制造更多的铠甲之类的东西。 武植帮他,不存在其他问题。 此刻武植的提议,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宋徽宗也是觉得李格非好像还不够这个资格,因为尚书这个职位至少也要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升上来,李格非只是一个六品而已。 哪里有这个资格。 不过想到武植看人很准,宋徽宗看到在场这么多人反对,道:“诸位爱卿,上次朕已经说了,这个人选让燕王举荐,之前岳飞和武松都是燕王推荐,做出了不错的功绩,朕相信燕王举荐的人不会差,李格非!” “微臣在!” 李格非此刻战战兢兢的走出。 文武百官的眼神都扫视过来,他压力很大。 宋徽宗:“既然燕王举荐你,朕准了,就让你做这个兵部尚书,你能胜任吗?” 李格非听到这里,整个人脑袋一片空白。 兵部尚书啊! 在他眼中这是大官。 居然落在他这里了? 李格非有些愣神,随后猛然跪在地上:“微臣,能做到!” “好!”宋徽宗点点头:“这个职位朕就让你做!” “微臣谢陛下提拔!微臣以后一定会做好兵部尚书,不让陛下失望!” 随后,李格非退了下去。 武植看到这一幕,欣慰的点点头。 这件事情让满朝文武久久不能平静,依然有很多人反对,但是宋徽宗都已经决定了,谁也不好使。 加上很多朝堂中的大臣开始非常敬重燕王,蔡京之外的人都不太敢反对。 此刻武植笑道:“陛下,上次跟陛下提议的造船的事情,现在微臣要开始实施了!不过造船需要钱财的消耗,这还得从国库中拿一些。” 上次武植找过宋徽宗说过造船的事情,宋徽宗点点头:“燕王需要多少银两?” “一百万!” 武植开口。 听到这话,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开口就是一百万! 我的天! 干什么要这么多钱? 就是他蔡京修建万岁山,也只敢一部分一部分的要,武植一开口就一百万银两,这可不少啊。 宋徽宗:“朕准了!” “陛下,燕王所说的造船,这,是打造海上的船只吗?” 蔡京问道。 宋徽宗笑道:“正是,燕王要打造更强大的船只,将来组建一支海上军队,这有利于我们大宋的发展!” 蔡京:“可是陛下,造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武植:“这个就不用劳蔡大人操心了!” “我造船组建海上军队,对大宋有更大的利益,即便花费再多那也是强国之策,北宋边境就有一片广阔的海域,如果我们打造一支强大的海上船队,装上足够的粮草,到时候便可以往北方向进入金国范围,我们想从哪一个地方上岸,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取何种攻击手段,我们都掌握了主动权,让金国措手不及!” “这样一来,对方只能防守,就失去了很多陆地的优势!” 蔡京:“海上军队,船只,士兵,粮草,打造,这一桩桩都需要消耗国库养,如果从国库中拿出,多少能够? 微臣提议,停止修建,大宋的钱财要用在刀刃上,将来金国和辽国之间的战争,我们参合进去就需要消耗不少钱财,哪来的钱在去建造船只!” “而且根本就不需要走海上,你燕王不是会领兵打仗吗,直接从陆地上就能瓦解他们。” 蔡京现在看到武植就来气。 不让武植随心所欲,你说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太霸权了吧。 然而,武植道:“陛下,蔡大人不懂海上军队的重要性,但陛下只要相信微臣,到时候微臣自然会打造出大批的海上军队,增强大宋! 蔡大人阻拦我,恐怕是为了私仇吧?这分明是一条强国的路,为何蔡大人如此对反?莫非蔡大人不想让大宋变得更强?” “……”蔡京盯着武植。 可惜拿武植没办法。 最后官家道:“钱不是问题,朕让户部拨过去就是,燕王你尽管去做!” “多谢陛下!” 武植不在理会蔡京。 此刻的蔡京就仿佛满腔怨恨都发泄在了泥土中,毫无作用,他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憋屈。 有时候,他甚至不想干这个宰相了。 官家什么都听武植的,那还要他这个宰相干什么? 但他又不敢这么去说。 事情都是按照武植的来做。 最主要的是,宋徽宗知道武植能搞出利益大宋的东西,这没有理由不支持。 而且武植商务司在盈利,加上国库的钱是能维持消耗的。 众人退朝之后。 蔡京等人气的快步离去了。 而此刻,大殿外面李格非走了过来,双眼含泪,非常的激动:“燕王,下官万万没想到,燕王居然会提拔我为兵部尚书,而且还成功了!这让下官如何才能报答燕王的恩情啊!” 武植笑道:“李大人,这只是小事而已,你女儿李清照是我义妹,这算什么,不过你在这个位置可得好好做,不要给本王丢脸!” “燕王放心,我李格非就是丢了这条命,都要将兵部尚书做好!” “这倒是不至于,你刚刚上任还要很多东西要熟悉准备,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本王!” “多谢燕王!” 李格非抱着忐忑激动的心情,拱拱手离去了。 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李清照问了他今日早朝的情况:“爹,今天燕王提拔你为吏部郎中没有?” 第303章 李格非笑道:“没有!” 李清照:“爹,没事,不着急,提拔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至少也要等一段时间,有个好时机燕王才能提出来让你做吏部郎中的位置!” 李清照笑了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提拔官职本来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总得找个时机才好说。 李格非摇摇头:“吏部郎中我没坐上,不过燕王提拔我为兵部尚书了!” 听到这话,李清照一双晶莹的眸子充满了惊愕。 兵部尚书? 李清照:“不可能吧,爹你真会开玩笑,吏部员外郎是属于吏部的,怎么会提拔到兵部?而且还是兵部尚书最大的官职!” 李格非双眼闪过一抹笑意:“女儿啊,爹还真的感谢你,我没骗你,不过,爹提拔的时候遭受到了蔡京他们的反对!” 李清照这才明白,看爹的样子应该不是在开玩笑:“爹若是做兵部尚书,宰相肯定会反对啊!结果呢?” 李格非感慨道:“朝堂上诸多大臣反对,但燕王一句话,官家还是同意了,那些人尽管反对也顶不过燕王的威望。说来,这官家对于燕王的信任,非你我能想象啊!” “所以现在我是兵部尚书了,几天之后就可以任职!清照,爹这次托你的福,若非是你认了燕王为哥哥,恐怕爹连个吏部郎中都坐不上了,何况如今的兵部尚书!” “爹真当上兵部尚书了?这怎么可能!虽然燕王深得官家信任,但你这样的职位提拔到兵部尚书,还是跨越部门,这难度之大,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李清照一双眼睛充满了不可思议。 李格非笑道:“你之前不是说只要燕王出面,再大的官都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吗?怎么,现在你爹我成了兵部尚书,你不相信了?” 李清照摇摇头:“我那说的是郎中,侍郎,这些就很大了啊,爹你可是兵部的尚书啊!这已经是一个部最大的官职了,我哪里能想到!” 李清照也是有些震惊! 虽然明白燕王的份量,但将她爹这样的一个普通官员都能力排众议提升到兵部的尚书,这着实让李清照感觉到武植在朝堂中的份量比她想象的要厉害的多。 李格非:“总之,你爹终于升官了,我也不能让朝堂中的人看笑话,要做好这个尚书,至于你,没事多和燕王亲近亲近,我算是看出来了,你爹努力了半辈子,却还抵不过女儿你认一个哥哥!” “时也命也啊……”李格非有些感慨:“可惜你只是他的妹妹,若你是他的夫人或者是……哎,那还了得!” 李清照闻言一红:“爹,你想什么呢?燕王是我哥哥,怎么还夫人去了,扯的有点远了吧,再说了,即便是我想,人家有夫人,这都哪跟哪的事啊!” 李清照白皙的面容带着一丝羞红,实际上她自然是中意武植的。 但人家有夫人,自己也只是一个妹妹,哪想这么多。 李格非倒是笑道:“我看燕王仪表堂堂,位高权重,而且现在他还很年轻,家里面虽然有夫人,但大宋的制度,又不是只能有一个女人,你若是能跟着燕王,倒也是你的福气。” “什么意思?”李清照道:“爹的意思是让我去做燕王的小妾喽?” 李格非笑了笑:“那倒不至于,不过若是真能……” “爹,你想什么呢?”李清照知道爹什么意思了:“我可是你女儿,你让我去给别人做小妾啊?” 李格非:“没,我就是这么一说,哪能啊!” 看到女儿的模样李格非也是笑了笑,知道女儿是不会同意的,李清照比较清高,怎么可能会做别人的小妾呢。 结果李清照却是忽然嘟囔道:“若真可以做燕王的小妾,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李清照一身雪白的衣服,乌黑的头发高高盘起,身材修长,在院落中说出这话之后,更是满面通红的转过身,露出一个俏丽的小蛮腰背影。 嗯?李格非一听,顿时一震,听这意思,女儿是有这想法啊? 李格非顿时激动了:“女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啊?我刚说什么了?我什么都没说,爹你听错了!”李清照结巴道,然后跑了。 李格非看着女儿的背影,顿时双眼散发出火热的目光:“清照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了?她居然说要给人当小妾,这她都愿意?” 这是好事啊! 李格非可不是那迂腐的人。 如果让李格非攀附权贵,强行将女儿嫁给人当小妾,他是不会愿意的。 但如果女儿自己心甘情愿,而这个人又是他的恩人,是如今权倾朝野的燕王,这有和不可呢? 想到这里,李格非非常激动,若是这事成了,那他们李家和燕王家就真的牵扯上了一条亲近的关系。 但自古以来,小妾的地位其实不太高啊! 不过看那燕王,似乎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李格非瞬间就有了主意,不过现在他刚刚上任,提这些事情还不是时候。 但女儿今天透露出来的态度,他算是看出来了。 只要以后找个好时机就可以将燕王谈谈。 这几天。 朝堂中没什么事情。 而根据情报,辽国和金国已经交战的十分激烈了,他们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武植估摸着在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网,干他们。 其实他之前提出的海上船只军队,那根本就不是为了对付金国,对付金国和辽国暂时用不上。 他只是建造这些东西,增强大宋的国力。 也有助于以后大宋统一后稳固江山。 在一个,看着自己打造出来的东西,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现在武植的商务司是最忙的,除了要制造神威一号,神威二号,连弩,兵器之外,还有制造空军的气球。 现在武植也开始召集更多的船工船匠,打造新的船只,反正有国库出钱,加上金国辽国在大宋购买东西赚到的钱,宋徽宗都让武植去管理研发东西了。 除此之外,由于李格非刚刚上任兵部尚书,所以武植要对他进行一定的帮助,否则他这个位置未必坐的稳。 这个职位,如果是武植的人对他肯定是有好处的,以后兵部的物资调配,武植便可以让李格非去办理。 若是掌握在其他人手中,难免会有些阻碍。 这些天,武植让李格非把兵部的人叫过来参合打造兵器的事情中,为兵部增强武器库,各种物资储备。 除此之外,武植这几天还上奏了官家,让兵部的人重新建立新的驿站体系。 第304章 驿站,相当于现代的邮局,在大宋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接收和传递军事消息。 而武植准备让兵部的人在全国各地打造一种新的驿站模式。 就跟现在的快递差不多。 也就是说,只要经过武植的改造,驿站不但可以传递军情,还可以传递货物托运。 古代交通不便,所以这方面是比较匮乏的,武植要建立一种模式将其商业化。 这样每年给国库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客观的。 驿站属于兵部,正是因为要搞新的东西,也是武植要提拔李格非的原因,他需要自己人,而提拔的人自然要对他忠心。 李格非是一个小官,被他这样提拔起来,自然会对他感恩戴德,加上李清照是他的妹妹,所以李格非这个人选是非常不错的。 只有这样,他才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恩情太大了。 当然,建立全新的驿站也要钱,而且很多细节方面要处理好。 武植今天就叫了兵部尚书李格非,拿出了一些图纸还有自己的模式告诉了李格非,让他去办。 这件事情处理好了,产生了利益,那就是大功一件。 而且武植和李格非的频繁接触,就是告诉所有人,李格非是他燕王的人,谁敢动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李格非听到这其中的想法,也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桃源俏美妇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交流_御书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