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48章

第48章

怕是要落在你头上!” 听到这话,武植笑道:“老师,弄掉蔡京我倒是不着急,我关心的主要是金国和辽国的局面!” “嗯!”曾布闻言点点头,随后笑道:“现在你可不要在叫我老师了,我虽然身为宰相,但镇国公已经今非昔比,就不要折煞我喽!” 第238章 曾布现在对于武植是很佩服的。 他也知道眼前的这个青年,不在是以前那个考场的书生了。 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举重若轻的镇国公。 一系列的功绩,每一件常人想要做出来都难,不说其他,就说谏言岳飞之事,就是大功一件。 何况现在武植还是太子太傅,身份地位都很高。 未来那蔡京的宰相之位,如果也被武植得到,地位更不得了。 两人喝茶中,曾布对武植的态度已经不再是老师和学生的那种,实际上在之前武植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而且,曾布现在可谓是非常得意。 和武植这样的人在同一条船上,现在蔡京奈何他不得。 因为只要蔡京说什么,他武植一句话,宋徽宗就可以不听蔡京的。 这段时间上朝,蔡京也没少拿曾布说事,但那又如何? 只要武植站在他这边,宋徽宗不可能对曾布如何。 反而是最近蔡京表现平平,宋徽宗对他已经没什么太大指望了。 宋徽宗甚至已经在考虑这个宰相人选,是否由武植担任比较好…… 对于曾布的态度变化,还有不称呼老师这个问题,武植其实并未介意,曾布也算是他的引路人。 但曾布却是坚持自己的态度。 因为武植地位越来越高,自己在挂上个老师的名头未必是好事。 何况他对于武植也并非有多大的恩情,没有他曾布,凭借武植的能力照样能起来。 这也是曾布觉得受不起的原因。 见状,武植也没强求。 称呼,也仅仅是个称呼。 和曾布交流了一会儿后,武植便是回去了。 回到府邸后。 府邸中的人也早就听说了一些消息。 潘金莲在院落中休息,看到武大郎过来:“老爷!” 潘金莲在外人面前会称呼武植老爷,在房间这则是喊大郎。 武植笑道:“你不要到处乱动,好好修养身体!” 潘金莲身穿蓝色的长裙,长发散落,虽然目前怀孕了但看不出什么,潘金莲身材修长,缓缓走来,一脸笑意:“老爷,听说你举荐的岳飞在边境打胜仗了呢!” 武植笑道:“嗯!” 这消息并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汴京毕竟是皇宫附近。 现在汴京的百姓早就传的沸沸扬扬。 潘金莲婉转一笑:“前些日子我还担心呢,现在好了,之前汴京很多人都在质疑老爷举荐岳飞有些不妥,现在汴京那些人都在说老爷的好话呢。” 武植点点头,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做出了成绩,人家就会敬佩。 若是这次岳飞失利了,大家可就不这么说了。 但岳飞怎么会战败呢? 岳飞可是整个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那是一般人吗? 金国那些大将领都不是岳飞对手,西下一个边境的小武官,哪里是对手。 此刻。 李师师也一身白衣从里面走了出来。 “岳飞战功越高,对老爷的名声就越大!此次老爷推荐岳飞,更能让官家看到老爷的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手下的人!” 听到这话,武植点点头:“我就是有意提拔岳飞,让他成为我的得力助手,毕竟金国辽国正在战斗,我们大宋这几年没什么领军之人,岳飞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武植和李师师,潘金莲在院落中。 反正闲来无事,很多事情武植都是让手下人去做。 他们就在院落中聊天,晒太阳就行了。 几把椅子在这里,众人聊的倒是很开心。 这也是武植想要培养岳飞的原因,不然他就要去边境去打仗。 举荐岳飞,岳飞越能他坐着就可以得到名声功绩。 还顺带提拔了岳飞。 岳飞可是他力派众议冒着很大风险举荐的。 岳飞此人秉性好,之后定然会更尊敬武植。 手底下这样的将领越多,武植就越轻松。 这段时间武植培养了不少工匠,还有商务司生意上的很多事情,都交给手下人去做。 自己在家里倒也自在。 潘金莲:“老爷,岳飞战胜,老爷也松了一口气,不如咱们庆祝一下吧!上次弄的那个烤鸡翅,我还想吃!” 嗯。 武植点点头,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于是,武植便去了一趟厨房。 在系统中购买了一些东西,准备放松一下。 系统中可以购买的东西很多,就是一些小玩意也能买到。 系统点开,武植脑海中密密麻麻的界面呈现。 买了一点烧烤要用的材料。 然后在一个烤架上开始用煤炭烤吃的。 李师师拿着一根白色的东西:“老爷,这是什么啊?” 武植:“这是金针菇,在放一点烧烤佐料,味道还不错!等会你尝尝!” 李师师看着烧烤架上烤着的各种奇怪东西也是有些好奇。 武植的烧烤架可不是自己做的,是在系统中购买的标准烧烤架。 上面放着辣椒,金针菇,鸡翅,香肠等等。 考完之后,放上一些特有的烧烤作料,反正武植有系统这些都方便,陪着自家人在院落中吃吃喝喝,也是非常愉快的。 “嗯,这金针菇不错!” 李师师也尝了一些,咧嘴笑道:“就是有些辣了啊!” 武植:“辣才好吃,还有这香肠也尝尝,刚烤好的!” 武植用竹签拿着一根香肠递了过去。 李师师盯着香肠打量,闻着很香,她拿着放在口中咀嚼了一下,味道非常独特。 庞春梅也尝了一下,小脸惊喜:“老爷,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些稀奇东西呢!老爷,汴京好像没这些东西啊,你怎么弄来的?” 庞春梅吃了一根香肠后,很是好奇。 她又吃了一根,除此之外,还有鸡翅,鸡腿之类的。 武植的夫人,几个小妾,丫鬟们都吃的很开心。 小蝶:“老爷这鸡腿好吃!” 小舞:“我喜欢金针菇!” “还有这韭菜也很好吃!” 小舞拿着烤好的韭菜吃了好几窜。 武植笑道:“小舞,这韭菜可不能多吃。” “为啥呀?”小舞疑惑道。 韭菜挺好的啊,为什么老爷说不能多吃呢? 第239章 武植笑道:“因为韭菜是刺激性的东西。吃一点没事,可不能贪多啊!吃多了身体会不舒服!” “刺激?刺激身体的吗?”小舞眨巴着眼睛。 “你还小,不懂,以后就知道了。” “哦!”小舞点点头。 潘金莲看着他们吃,自己也尝试了一些。 不过武植没让她吃太多。毕竟潘金莲怀孕了,少吃一点倒是没事。 一家人在院落中关门,在最内院其乐融融,下人们则是在外面,当然,小蝶小舞严格来说也是下人,不过由于她们是最早跟着武植的。 武植也没将她们太见外。 毕竟两个小丫头太小了。 不过吃归吃玩归玩,小蝶小舞很懂事,在伺候夫人潘金莲上也很周到。 这几天武植闲来无事,除了上朝在去商务司看看,主导一下辽国金国使者购买兵器的事情之外,都会在院落中陪着自己的家人。 尤其是对潘金莲非常好。 潘金莲怀上了武植的骨肉,武植格外关心。 这个事情李师师,庞春梅,即便是扈三娘她们也知道了。 也是比较羡慕。 也希望给武植生一个儿子,这样她们地位可以提升。 说来扈三娘虽然是武植的小妾,但她不是经常在府中。 她在军中还有职务,被武植安排了一个武官,管着几百人。 算是对她的一种磨练。 以后都能用的上。 这天,和夫人小妾们在府中游玩一会儿后,武植便回到了房间。 武植想到自己属性的增长,应该要消费一点了。 他的属性每天都在增长,尤其是最近岳飞成功后,增长不少。 他现在的属性值至少有24000点。 武植打算先将属性加在存储空间上。 他的属性已经很多了,还不算之前武植研究东西购买的各种打造图,技术领悟之类的花费。 “不过升级存储空间一立方米需要五千属性,倒是有点吓人啊!” 武植点开系统后,点开存储空间,还是将其提升了。 “嗡!包裹空间提升一立方!” “嗡!包裹空间提升一立方!” 武植的空间道现在有三立方米了。 武植打量了一下空间,四周黑乎乎的,看不到什么东西,面积倒是有了一点。 可以装很多东西。 在看属性现在还剩下14000。 “嗡!包裹空间提升一立方!” “嗡!包裹空间提升一立方!” 武植又花费了一万用来提升,现在空间有五立方米。 还剩下四千属性,武植打开面板看了一下。 姓名:武植 等级:登堂入室 身高:180cm(可提升) 颜值:100(可提升) 体质:240(可提升) 力量:560(可提升) 速度:36米/秒(可提升) 武力:3047斤(可提升) 身高武植没加,体质武植花费了一百点。 武力值也随之提升。 然后又加点100点力量。 他的个人当前武力是3647斤! 武植对于力量,实际上也没有迫切想要提升到什么地步的想法。 因为武植到达几千斤力量后,已经很少有人能是他对手。 所以武植这段时间都没有加。 刚才烧烤买了点东西,便是想要提升包裹空间,才加了一下。 又看了一下属性变化。 姓名:武植 等级:登堂入室 身高:180cm(可提升) 颜值:100(可提升) 体质:340(可提升) 力量:660(可提升) 速度:36米/秒(可提升) 武力:3647斤(可提升) 武植:“三千六百多斤,即便是天生神力的人,恐怕也不会是我对手吧!” 武植看到数据,倒是颇为满足。 他感觉自己的肌肉充满了爆炸的力量。 身躯体质和力量提升,武植的饥饿感也来了。 他吃了一点东西,感觉浑身很胀,所以找李师师去发泄了一番。 李师师被武植镇压。 第二天。 他上朝之后,去殿前司看了一下,又去商务司查看一番。 闲来无事,他到了汴京街道上逛了一会。 现在岳飞那边还没有消息,辽国和金国在交战,武植其实是很轻松的。 没什么事。 他在街道上走走看看。 欣赏一下四周的热闹场面,很多人买东西,逛街,街道上摆摊的,店门卖东西的,各种小吃。 要说繁荣,其他国很少有能和宋朝相比的。 武植逛了很多地方,时间也不早了,他此刻准备回去。 就在这时,他停住脚步。 嗯? 武植看到前方走路的一个人很眼熟。 仔细一看,前方一个年轻人,好像是康王。 康王就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后来南宋的开国皇帝。 现在赵构还是很年轻的,身边带着个手下。 赵构身穿锦衣华服,认识他的人不多,显然是在逛街呢。 身为皇子,康王赵构自然是富贵傍身,地位显赫。 平日里没事在汴京逛逛也不是什么事。 不过毕竟赵构是康王,官家的儿子,武植看到之后也是要打招呼的。 显然,康王赵构也看到了镇国公,一看之下,赵构有些惊讶,也不敢怠慢,毕竟这位镇国公是朝廷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镇国公!真巧啊!” “殿下!”武植也笑了笑。 赵构笑道:“镇国公,咱们在这里就不要见外了,你看我们年纪相差不大,我这次是偷偷出来,我称呼你为叔如何?也免得被人认了出来!” “这样不太合适吧?” 赵构:“有什么不合适的?武叔乃是和我父亲称兄道弟的,关系不一般,按辈分我应该叫您叔,您就叫我赵侄就好了!” 其实赵构看中的是武植的影响力。 若是能拉拢到这样的人物,对他好处太大了。 不就是一个称呼问题么,多大的事。 武植一看,这康王赵构还挺上道。 得,白捡一侄儿。 还是皇帝的儿子,这感觉不错。 他的确和宋徽宗称兄道弟,但武植却是不会主动这么称呼宋徽宗的儿子,毕竟是皇帝的儿子嘛。 如果是赵构这样执意要求,那可就别怪他占便宜了。 “行!”武植:“赵侄这是……” 赵构笑道:“我准备去飘香阁,既然在这里碰到了武叔,要不咱两一起?叔,今晚飘香阁有很多人,我给你介绍一下,还有一位比较有才的女子。” “才女?” 武植连汴京的李师师都放家里了,汴京还有其他名女吗? 武植想不起来。 他想来也的确没什么事,被赵构热情款待,便被拉去了。 “我跟你说叔,这白天的飘香阁还没什么,但是到了晚上这里可热闹了!” 赵构拉着武植,很快就到了飘香阁。 这地方武植还是第一次来,毕竟汴京很大。 不过听这名字,康王来的这是烟花之地啊! 此刻天色渐晚,武植看到周围有一条河道,河道的旁边就有一座红灯笼高挂的高楼,就是飘香阁了。 赵构拉着武植去了三楼一处比较有格调的雅间。 里面很宽广,似乎被赵构给包下了。 第240章 赵构这次来可不是随意而来,和他一起的实际上还有十几个汴京的才子都相约到了这里。 许多才子和一些女子聚集在一起交流,充满了欢声笑语。 他们刚到不久。 这时,门口走进来了一个人。 女子看起来十八岁左右,很年轻。 身穿的绿色长裙,略施粉黛,五官气质颇有一种惊艳之感,双眼乌黑清凉。气质过人。有一种仿佛仙女的气息笼罩。 “这是李清照吧!” “嗯,汴京的当代才女,诗词歌赋造诣很深!” 四周不少人议论起来。 李清照看到赵构之后,却是立刻行礼:“参见康王!” “康王?” 有些不认识的反应过来也是脸色一变,赶紧行礼。 虽然赵构是偷偷出来,但在这里他也没隐瞒身份。因为很多人都认识他。 赵构立刻让人去弄了一些酒菜过来。 此刻李清照和旁边不少人则是看向旁边的武植,感觉武植有些面生。 能和康王在一起的,应该不是小角色吧。 李清照:“康王,这位是……” 赵构则是介绍旁边的镇国公,他笑道:“这位就是当朝的镇国公!” 哦? 众人听到这话也是脸色一变,镇国公的大名谁没听过啊? 李清照目光看向镇国公,听说镇国公很年轻,多才多能,此刻一看李清照觉得镇国公果然仪表堂堂,整个人的神采不是一般人可比。 如此年轻吗? 李清照当然知道镇国公武植。 这可不是一般人! 光是收服燕云十六州,和改革了大宋的兵器就已经是很大的作为了。 何况前不久他举荐的岳飞更是在边境之中屡战屡胜。 李清照赶紧道:“小女子参见镇国公!” “参见镇国公!”旁边一群才子佳人都是恭恭敬敬。 其实从某种情况而言,武植的影响力比赵构要大的多。 赵构虽然是皇子,却并没有什么作为,但镇国公就不一样了。 虽然身份上还是皇子尊贵一些。 众人心中更尊敬镇国公。 虽然武植之前游街过,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见过武植,在场的这些才子佳人亲眼见到镇国公,感觉很是荣幸。 没想到康王将镇国公都请过来了。 “不必多礼!”武植笑道:“大家都是出来玩的,不用拘束。” 对于李清照,武植一看之下也是有些感慨。 李清照根据历史,现在应该已经嫁人了吧? 不过武植看去,这李清照还很年轻啊! 李清照笑道:“早就听闻镇国公大名,如今一见,小女子深感荣幸!听说镇国公不但能打仗,诗词造诣很深厚,是当代很多读书人学习的榜样!” 镇国公可是三元及第的人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她李清照自然如雷贯耳。 也是佩服已久,今日见到镇国公,其实也是李清照内心的愿景。 之前镇国公三元及第,她在家中就听父亲说了此人,之后更是在朝堂上力压蔡京,更是让李清照难以置信。 何况还有镇国公做出的一系列的大事情。 李清照仰慕已久,今日意外看到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接下来。 众人聚集在一起交流。 李清照容颜白皙,举止优雅,和一些公子哥们谈论诗词歌赋。 旁边多的是人赞叹她的才华。 李清照在和武植交流诗词,李清照提出了一些问题,没想到武植居然随意之间就能给出答案,还能指点她诗词中的不足。 让李清照格外的敬佩。 交流中。 这时,外面走来一个身穿锦衣华服的年轻人。 他名为赵明诚。 他道:“妹妹都不等我,我来迟了啊!” 赵明诚笑道。 “原来是赵兄来了!”许多公子哥看到赵明诚也很是恭敬。 毕竟这是吏部侍郎的儿子。 听到名字,武植暗道这不是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吗? 看样子现在应该还不是李清照的夫君,两人还没有那种感情。 赵明诚过来之后,首先给康王行了一礼,至于武植他没理会,李清照想要说什么,却也没说出来。 而且赵明诚有意挡在了武植面前,分开了李清照和武植的交流。 这让武植感觉这赵明诚好像是故意的。 他不过是和李清照交流一番而已,怎么搞的好像他在追求李清照,被赵明诚发现出来阻拦? 见到这一幕,武植也就是笑笑,没怎么理会。 但康王有些不悦,想要提醒一下赵明诚,武植却是摆摆手,阻止了康王。 康王无奈,只好和武植一起喝酒,热情招待。 接下来。 众人纷纷拿出了一些诗词来欣赏。 而李清照念出来一首诗词,也赢得众人叫好。 赵明诚点点头,目光看向李清照也充满了欣赏。 武植看着两人,知道如果没什么意外这两人会在一起。他也没介意。 赵明诚在现场中,除了他和康王,家世背景是排列在一列的。很受众人的恭维。 对于这两人武植还是很了解的。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乃是未来的宰相,就是在曾布被蔡京搞下去之后,他的父亲会上位。 赵挺之自身名气不大,被人提及常常是因为他是李清照公公。崇宁五年,拜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没几个回合就被蔡京拿下。翌年出任佑神观使,死于任上,属于蠢愚之相。 可以说他父亲上位不久,就被蔡京搞下去了。 可见那蔡京还是有些手段。 别小看蔡京,曾布,赵挺之都是被蔡京搞下去的,没什么好下场。 也就是现在武植样样都压制蔡京,让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对抗的机会,也对抗不了,所以才显得蔡京很是无能。实际上蔡京手段很强。 现在赵挺之还并不是宰相,担任的是吏部侍郎,还有御史中丞职位。 也算不错了。 而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门当户对,李清照的父亲也是官,属于吏部员外郎。 根据历史,刚开始这两人感情很好,只是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期间,发生了一次叛乱事件。原来当时御营统治官王亦心生不轨,赵明诚的部下曾将此事汇报给了他。 而赵明诚非但不以为意,还在王亦叛乱的时候弃城而逃。 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查办,此时的李清照万没有想到自己丈夫在国难当头竟然是个如此懦弱之人。 对于赵明诚的失望是难以言表,从此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态度渐渐疏远起来。 最后李清照夫妻因为靖康之难逃亡到南方,赵明诚则是病死了。 说来,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也不是很好。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随战乱的南宋朝廷辗转江南各地,平生所收集的金石书画在颠沛流离中几乎丧失殆尽。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舟。 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舟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 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的官职来源于谎报举数,便状告张汝舟。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 李清照入狱后,由于翰林学士綦崇礼援手,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她的遭遇起起落落,并不得意。 但李清照一生创作的诗词文化却是广为流传,在历史上名气很大。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这时。 李清照又吟了一首诗,得到众人叫好之后,李清照目光却是看向武植,请教了一番自己的诗词问题。 武植随口指点了一番,惹得众人一片叫好,恭维。 看到这一幕,赵明诚有些不爽,看武植的目光也不善起来。 毕竟你什么玩意,就指点清照妹妹? 但他也没说什么。 武植在旁边并未上去交流,和康王正在喝酒。 赵明诚看到武植和康王在一起,也是有些疑惑。 他想了想,不由问道:“这位是谁,居然能和殿下在一起喝酒!关系应该不浅吧!” 旁边一公子哥小声道:“此人乃当朝镇国公!” 听到这话,赵明诚脸色狂变。 “你说什么?他是镇国公?” “是的!” 在得到确认之后,赵明诚感觉有些不妙。 这……镇国公怎么会在这里?不应该啊! 想到刚才自己对镇国公的举动,赵明诚不由感觉心中一寒。 第241章 在家中的时候,父亲赵挺之就一直告诉他。 现在朝廷出了一名新贵。 就是镇国公。 此人手段强大,连蔡京都要礼让三分,不是一般人。 虽然他不可能碰到这样的人,如果遇见肯定要小心。 父亲警告过。 赵明诚此刻一看,赶紧走了过来。他的这一幕变化看在李清照眼中。 刚才赵明诚风光无限,现在立刻跑到武植面前行礼:“参见镇国公!” 他弯腰行礼表达自己的歉意,显得过于害怕和卑微。 和之前拦截在镇国公和李清照面前的模样,判若两人。 武植闻言,点点头:“嗯。” 赵明诚:“刚才不知道是镇国公,失礼了!” “无妨,你们玩好,我今日过来就是和康王喝杯酒!” 说完,不在理会赵明诚,让赵明诚有些尴尬…… 武植和康王喝酒交流,其余众人则是聚集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甚至是交流金国和辽国的事情。 以及镇国公如何如何。 不过他们声音很小。 说话间会看向镇国公,发现镇国公和康王交流并未留意他们这边,所以小声议论的起劲。 众人交流之中,忽然有一公子哥提议作男女情谊歌颂的诗词。 众人纷纷拿出好诗出来,而李清照作诗一首之后,她实在是忍不住,想要看看镇国公对于诗词方面到底有多高深,便是询问了一句: “不知道镇国公可否助兴一首诗词,小女子听闻镇国公乃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很是仰慕,希望能有幸听到镇国公作诗,小女子也想向镇国公的诗词揣摩学习。” 李清照知道武植三元及第,文才乃当世少有,若是能亲眼目睹一番,那真是她的荣幸了。 李清照知道这要求人家镇国公可以不用理会她。 毕竟她什么人,镇国公什么人? 让镇国公献出诗词,她李清照还不够这个资格。 李清照这话让在场的人纷纷看了过来,暗道李清照胆子太大了。 他们在现场讨论这些诗词,文化人嘛这是在所难免,但让镇国公献诗他们没一个人有这个胆子。 万一惹得镇国公愤怒,这后果谁承担的起? 而且这诗词不是一般的东西,需要讲究感觉,若是此刻镇国公无感,做不出诗词丢了人,这事可就大了。 搞不好震怒下,对李清照家族生出反感之心,那么她李清照的家族就完蛋了。 镇国公的能量,没有人怀疑。 李清照虽然是汴京才女,这样是不是太唐突了? 众人看向李清照,又看向武植。 如果是一个普通女子,武植根本就不会了她,既然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李清照,武植想来也是有些有趣,便是给了她几分面子。 武植笑道:“关于男女情谊之事的诗,倒也不难,既然你想听,也罢,我就作诗一首助助兴吧!” 此话一出,众人松了一口气。 李清照微微鞠躬:“多谢镇国公赏脸!” 她也是微微一笑,目光看向镇国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就在这时,武植站了起来,赵构也好奇武植能在这种场合下做出什么诗词呢? 不过还没作诗词的时候,这时一道女子声音传来:“镇国公作诗,怎么能少了我福金呢!” 忽然门外走进来了一位身穿红色长裙的少女。 来人面若桃花,笑容满面,正是赵福金。 赵福金旁边跟着两个宫女。 赵福金怨道:“弟弟,这种风雅之地你怎么能不叫我呢?” 赵福金听说弟弟和镇国公来此,也是兴致勃勃赶来。 毕竟赵福金对于镇国公那是一向仰慕的,言语中还怪自己这个弟弟没叫上她。 作为公主,赵福金还是有些消息的,听说后便来了。 赵构无语:“姐,我和镇国公也是偶遇啊!” 赵福金过来后,瞪了一眼赵构,随后道:“镇国公!” 首先是和武植打了一个招呼。 看到赵福金略施粉黛,在看看旁边的李清照,武植有些惊讶。 这下大宋的帝姬公主和汴京有名的才女李清照都来了? 一个是千古才女,一个是大宋第一美人,且身份高贵的公主,齐聚一堂。 武植也没想到。 李清照一愣:“参见公主!” “参见公主!”其余人都行礼。 武植也要遵守这个规定,赵福金却是伸出白皙的小手示意镇国公不用多礼。 赵福金笑道:“说来镇国公是赵恒的老师,我是赵恒之妹,按理我还要称呼您一声老师。” “刚才我听了一些,镇国公要献出诗词,正巧有幸赶到,只是,我来倒是打扰了大家的雅兴……” 说完赵福金来到旁边一个板凳上坐下,众人则表示不敢。 公主驾到,荣幸之至,谁敢责怪她呢。 很快,现场气氛又热闹起来。 不过一些才子佳人内心有些忐忑,这一下康王,公主,还有镇国公齐聚于此,让人压力很大啊。 随后众人继续安静下来。 知道镇国公要作诗了。 李清照笑道:“镇国公请!” 众人看向武植。 这一刻,无论是李清照还是赵福金,赵构,赵明诚都看着武植。 武植沉默少许,众人不在说话,武植笑了,因为他要做的诗词就是李清照的。 因为现在李清照估摸着才十七八岁,这首诗还没作出来,不知道念出这首诗词李清照会是如何感想呢? 武植也不在多想,而是缓缓道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诗无论说的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否符合情之一字。 很显然,这非常符合。 而且很有意境。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这是以女人的角度写的诗。 你可以理解为一名独居深闺的李清照,很是孤独寂寞,内心充满了相思之苦,心中惆怅,是在百感交集离愁别恨时写出的诗词。 武植对于诗词,大多数就是装逼而已。 若是能用别人自己的诗词拿出来念给当事人听,武植觉得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武植将这首诗词念出的时候,不但满场中人细细品尝。 李清照喃喃自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知道怎么的,李清照感觉这首诗词很是熟悉,但是要说哪里熟她又说不上来。 总之触动了她内心的情感,感觉是什么样的有情人,才能作出这样的诗词啊!!! 估计李清照都不知道,这首诗词是她自己写的。 而且此诗懂得人都能看出来,用的是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 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其中眉头与心头对应,才上与却下成起伏,十分工整。 赵福金站了起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镇国公之作,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出自镇国公之手!” 赵福金很是激动,甚至当场拿着笔墨将其记录了下来。 不过其中的一些字是否正确,赵福金还亲自问了一下。 直到整首诗出来,众人在看字和诗词,越发觉得镇国公之才的确非常人。 不然也不可能位列朝堂镇国公了! 四周一群才子佳人目光敬佩。 相比之下,之前他们拿出来的诗词就显得有些弱了。 武植拿出李清照本人的诗词出来显摆,震惊了李清照和赵福金。 众人都说好。 武植也知道,这可是非常有名的诗词,能流传下来自然是好。 武植的脸皮也是相当厚。 俗称不要脸。 反正李清照现在还没写出来,谁知道呢,对吧? 李清照和赵福金这两个对诗词造诣本来就超越普通人,对于有才能的人,更是有一种崇拜的心思。 在看到武植的诗词后内心更为尊敬和仰慕。 李清照不用说,武植的地位,才能,做的功绩本身历历在目,此刻在看武植诗才,若说不欣赏,不喜欢,那是不可能的。 这样对诗词文化情有独钟,多愁善感的人,她们喜欢的就是能和她们心灵频率一致的人。 这首诗词触动了李清照的心灵,她对武植生出了一种仰慕之情。 而赵福金之前就有所见闻,现在更是再受震撼。 对武植越发心生敬佩。 甚至是很喜欢。 旁边的赵构看到这里,他感觉带着武植出来是没问题,但偏偏赵福金来了。 赵福金的心思他多少是知道的,姐姐这般爱慕镇国公,这可如何是好啊! 镇国公有家室妻妾,赵福金贵为公主,这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的麻。 哎! 赵构也是有些忧愁,他和姐姐从小一起长大,希望姐姐过的好,可姐姐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他能怎么办? 难不成告诉父皇,姐姐喜欢镇国公,提议将镇国公的妻子给休掉,娶了赵福金? 首先不说镇国公干不干,宋徽宗也不一定同意啊! 赵构内心有些发愁……这镇国公,太有才华了。 若非他是男人身,若是个女人怕也是有些遭不住吧? 女人喜欢有钱的人,英俊的人,有才能的人,这无可厚非吧? 偏偏武植全部都占了。 连他姐姐都喜欢镇国公,他实在是不知道姐姐这样下去,结果是如何。 这件事情很严重,不是小事。 而此刻,虽然欣赏镇国公的诗词,但目睹李清照看武植的眼神都变了,赵明诚内心感觉到有些不妙。 李清照是他喜欢的人,若是李清照喜欢上了镇国公,他岂不是要失去李清照? 不过想来也不可能。 赵明诚又释怀了。 毕竟镇国公怎么可能和李清照在一起,这万万不可能! 第242章 赵明诚虽然觉得他们也不可能,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爽。 毕竟李清照乃是他所看中的。 他已经眼馋李清照很久了。 李清照无论是长相,才貌,那都是当世少有的。 这镇国公地位高崇,万一李清照有什么其他想法怎么办? 所以赵明诚内心有些不悦。 但他不敢说。 此刻,李清照道:“镇国公此诗我记住了,不过如此好的诗词应该有一个名字,不知镇国公想给这首诗取一个什么样的题词呢?” 李清照这样一说,旁边众人也是来了兴趣。 武植想了想,这首诗词是李清照所写,还是不要改文的好,所以道:“就叫做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吧!” “一剪梅……”李清照内心一震,这名字好像不错。 赵福金也是笑道:“镇国公的诗词我已经收集了不少,这首诗我也已经收录,今日我没有白来啊!” 赵福金有些开心。 众人寒暄一番,无论是出自于对镇国公的尊敬,还是对诗词的佩服,总之武植在聚会中是很耀眼的。 众人又玩了一会儿,时间也不早了,武植便离去。 李清照将武植送到门口,这才告别。 “世间有如此诗才之人,还位列镇国公,此人不简单啊!”李清照喃喃自语。 可惜,这样的人有家室了,自己身份也着实配不上。 不然李清照还真有一点想法。 他看了看旁边的赵明诚,发现赵明诚不知道什么时候,看武植的目光是一种阴冷的眼神。 武植可是李清照欣赏的人,赵明诚这般眼神是什么意思? 这不由得让李清照对赵明诚有些惊讶。 在历史上,赵明诚本身就是一个弃城逃亡之辈,之后李清照就有所厌恶。 此刻,她仿佛提前发现了这个赵明诚是心胸狭隘之辈般。 她希望这是自己的错觉。 现在的李清照对于赵明诚有所欣赏,而且两家也是门当户对,是很有可能的。 武植出现之后,让李清照知道了什么叫做才华横溢。 像武植这样的人才符合她内心愿景。 她也没有奢望,毕竟武植地位高崇,不是她能所想象。 在看赵明诚,虽然有所不如,自己也知足了。 也就是说,即便她欣赏武植,也知道自己身份卑微和武植不可能。 赵明诚还是有机会的。 欣赏是一会事,自己未来的夫君是另外一回事。 然而,赵明诚又做了一件让李清照为之不悦的事情。 赵明诚此刻盯着武植,小声道:“清照妹妹,我怀疑此人作的是别人的诗词!” 赵明诚这么一说,李清照有些意外的看向赵明诚。 要知道现在的李清照对于武植那是极为崇拜的,容不得他人如此污蔑。 即便这个人是赵明诚。 她说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其实赵明诚猜的是对的,但猜对了也得有人信啊! 显然李清照就是不相信。 赵明诚不屑道:“清照妹妹你想啊!你整首诗词读下来,难道就觉得没有问题吗?这说的都是一个女人的心思,他一个男人哪有这么细腻,所以我认为这首诗词绝对不是男人作的!一定是某个女人作出,他道听途说之后抄来的!” 赵明诚一番话说出来,很有道理。 他自己都觉得一定是这样。 一个男人哪会写出这般女子的思念细腻之意。 绝对是他搬来的。 不得不说,这赵明诚也是一个人才。 他居然说中了。 李清照目光显现出思维的神色,又重复想了刚才的诗词,的确,赵明诚说的有几分道理。 不过李清照还是道:“这首诗词,你可曾从其他人那里听说过?” 赵明诚摇摇头:“没有!” 李清照:“你既

相关推荐: 篮坛大亨   红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深宵(1V1 H)   蝴蝶解碼-校園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