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 第92章

第92章

就是流通的货币,忽然改掉,会让人不适应,而且金银是金属,纸币则容易损坏,天下百姓的钱财若是遭遇水灾和火灾都会摧毁,这百姓们也是不愿意的!” “微臣附议!” “臣附议!”…… 如今站出来反对武植的朝臣变得多了起来。 自从上次武植的新法,差点在大宋实行之后,让许多朝臣意识到了危机。 他们都不想武植得势。若是这件事情办成了,武植的功劳又增,无疑会让他的地位和威望更高! 如此一来,新法就更容易实现。 从而剥夺他们的利益。 这帮士大夫,都出来反驳。 太子赵恒,也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也觉得武相的纸币有待商榷,不如先暂且搁置,以后在考虑不迟,现在大宋需要管理辽国,稳固江山,事情得一件件做,之前让新法在辽国区域实行,现在又搞什么纸币,这一切发展的太快了,儿臣担心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诶!”宋徽宗看到文武百官纷纷议论反驳,他挥了挥手:“诸位爱卿,先不要着急,武相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也知道,武相为大宋做出的功劳,那是有目共睹的,他做的事情不会有错,你们在场的诸位,有谁比武植的功劳更大?” 说道这里,众人面面相觑,都没话说。 这…… 轮功劳,武植的确比他们强。 而且是强太多了,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赵恒不服:“父皇,诸位大人并不否认武相的功劳,只是任何事情还是要多方面考量,大宋用了金银这么多年,不可能一下转变过来。” “好了!……”宋徽宗打断了赵恒的话:“行不行,暂且不说,诸位爱卿先都来看看武相制造的纸币再说。武相,纸币带来了吗?” 第457章 武植笑道:“陛下,微臣将各种数额的纸币带在身上,可以给诸位大人看看!” 武植说话间,从怀中拿出了一叠纸币。 各种数额的,不同颜色的。 武植没有带一大箱子,就这种样板,不同数额的几张也就够了。 当武植将东西拿出来的时候,一道道好奇的目光在朝堂上扫视而来,注视在他手中的纸币上。 他们虽然不乐意纸币发行,但这纸币制造出来是什么模样,心里倒是有点好奇。 若是真弄的像纸一样的钱,岂不是跟烧给死人用的冥钱没什么差别了? 那不就是给亡人用的吗? 隔着一段距离,郭飞明看到了武植手中的纸币,稍微一瞥,他笑了,一张老脸如同树皮挤动,随后拱拱手:“陛下,我感觉武相手中的纸币和清明时期百姓烧给亡人的冥币差不多,这样的东西怎么能给活人用呢!” 王黼目光好奇:“这就是纸币?” 王黼,还有旁边的几个大臣看着都觉得晦气。 这玩意真的能给活人用吗? 他们不说用了,就是看一眼,也感觉多少有点不舒服。 还是金银这种实物拿在手中比较有感觉吧? 不少朝臣摇摇头,对武植的这玩意不太认同。 宋徽宗:“好不好,诸位爱卿先拿在手中看看就知道了!” 这时候,郭飞明也是过来拿了一张纸币端详。 他的眼神是嫌弃的。 是觉得晦气的。 不过当他将纸币拿在手中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同,虽然是纸币,却不完全是纸,有一种很好的手感。 仔细一看,纸币一些细节上还有金光显现,质感非常之好,而在上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数额,一百。 右边就是太祖威严的头像。 不同数额的纸币颜色不同,大小也有所变化,色泽和上面的一些细节图案都会改变。 而且在上面抚摸,会发现一张纸上面有许多不同的纹路,他不知道一张纸是如何制造的这么神奇的。 无法理解,的确很特殊。 最后郭飞明打量一张五块的,发现上面果然是武植的头像,他怎么看怎么别扭。 其他都是官家的头像,而这五块的居然是一个臣子。 呵呵。 这个武植本事还真是大,纸币图案除了历代官家,就只有武植一个是臣,想来真是荒唐。 上次他还没多么激烈的反对,经过燕云的事情后郭飞明越发觉得,武植的事情他们都要反对。 旁边太子赵恒,还有蔡京,李格非,王黼等人也都相继看了一下。 包括在场的其余大臣纷纷转呈,每个人看了一遍。 现场议论纷纷。 他们内心有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 觉得这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大宋朝。 因为这实在是太精致了。 这虽然说是纸币,拿在手中,看在眼里却让人惊叹其细节和手感。 这些外行来看,实在想不出这么精致的纸张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他们看不懂,也着实是无法理解。 纸张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做的很好。 不过他们反对武植搞什么纸币,尽管这东西做的再好。 立场问题不可能改变。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郭飞明老臣又出来说话:“陛下,这还真是纸币啊!如果要让这种纸币发行,如此容易损坏的东西,肯定行不通!” “如果百姓家里若是不小心起火了,那这辈子的家当岂不是全部烧没了?” “微臣看,只有金银才是好东西啊,可以不惧怕水火,长期保存,放再久也不担心坏,即便是潮湿的环境,炎热的环境,亦或者是泡水,百姓的利益都不会受损,而纸币稍微沾上一样,就可能让百姓倾家荡产。纸币诸位大人也看过了,如此缺点是无法改变的!” 郭飞明说的有错吗? 他没错。 金银的确是比纸币更好保存。 但这只是保存,流通哪里有纸币方便? 不过他这样说也没毛病,你也找不出什么问题。 郭飞明就是看中了弱点来攻击。 但是,这只是他以为的弱点,武植怎么会没有准备呢。 不过他还没有说话,不远处的李格非走出来:“陛下,纸币虽没有金银易保存,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这才是纸币发行所要的结果。 至于保存问题,火灾水灾毕竟是少数情况,大局上还是更能利益大宋,所以郭大人说的问题并不大,相反纸币若是能普及,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 听到这话,武植点点头,目光看向李格非,暗道自己没白提拔啊,关键时候还是能站出来说话的。 别小看几个说话的,朝堂上的局势就是通过辩论,这话说的好,形势一到结果就出来了。 当然,对于武植这种说话份量重的人来说,只要宋徽宗信任,有人帮着说话可以有用,也可以无用,但总归多几个人说话也是好的。 武植看向了身后的人。 若是没其他人出来说话也无所谓,他一个人的话,就可以挡住一帮人。 这时,他目光看向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低下头。 户部尚书王玮犹豫了一下,看向太子赵恒,郭飞明,又看向武相的背影。 在两者之间有所取舍,太子是将来的官家,一旦太子登基,如此争锋相对的情况,武相官职难保。 若是站在武相一边,太子登基后,不说武相,凡是站在武相这边的人都会波及,可能还会有性命之难。 除非太子无法登基,或者官家能继续在位几十年,这样也没什么问题。 哎。 真是难以取舍啊! 他毕竟是曾布的人,本来他要好好跟着曾布,但曾布年纪毕竟大了,退休后,他是想要跟着武植对付蔡京他们。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武植杀了太子的老师张令铎,导致赵恒和武植站在了对立面。 和太子作对,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太子不出意外,绝对是未来的官家。 然而武植功劳巨大,权势,地位,还有他的能力,以及现在宋徽宗对他的信任,又让王玮犯难。 将来太子若是被武植弄下去,自己没有及时站在武植这一边,对自己的前途也是不好的。 他是户部尚书,哪天武植看他不顺了,可以将他随时弄下去。 至于如何取舍,王玮只好坚定内心的想法。 曾布是他的恩师,且武植有能力,不可能坐视太子的崛起。 他还是打算站在武植这一边。 王玮站出:“陛下,微臣觉得李大人言之有理,纸币发行,利国利民,宜早不宜迟,不能因为保存问题而耽搁,金银虽好,终究过于重了。微臣支持发行!” 此话态度明显。 王玮显然没有做墙头草,也没有中立,而是选择了武植这边。 武植点点头。 太子赵恒猛然看向王玮,之前王玮还没有这么明确的态度,如今选择站在武植那边了么? 赵恒瞪了一眼王玮。 王玮脸色瞬间苍白,拉拢着脑袋,不敢抬头。 意识到自己似乎过早站队了。 其实这并非明智,他应该说话棱模两可,保持中立观望的。 劣势就是自己可能不被武相看中。而要站在太子这边,王玮想到武相的手段,他不敢…… 总之,被太子盯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他心里有些发慌。 太子的眼神明显就是威胁他。 此刻,武植注意到了这一幕。 第458章 武植出来,还未说话,那赵恒又道:“王大人,……有些话,你还是考虑清楚了再说!” 面对户部尚书的言语,赵恒显然警告了一番。 而且这应该是在私底下说的话,他居然当着武植的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然威胁起来。 在场不少文武百官面色变化。 王玮更是连连称是,不敢多言。 武植看不下去了。 武植不惧怕这什么太子。 既然王玮站出来帮助他说话,无论他话的份量对于武植有无作用,那都是他武植的人。 王玮选择他这边的阵营。 那就是武植的班子。 若是每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的人,太子都要这般威胁打压,以后谁还敢帮助他武植说话? 这人云亦云,有人帮着说话的作用在某些时刻也是很关键的。 所以武植必须站出来。 他立刻道:“太子殿下,这里乃是大宋朝堂,诸位大臣都有说话的权利,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如郭大人反驳纸币的政策,本相也并无和他红脸,王大人不过是说了几句话,殿下何必如此怒目而视,出言威胁呢?” 听到这话,王玮心中一动,他真没想到武相会出来维护他。 这种举动,也是让现场的气氛顿时微妙了起来。 要知道,武植虽然是宰相,但太子那可是将来的一国之君啊。 以后官家的继承人。 这可了不得啊! 武相虽然可以这么说,但有些话说出来,难免有些针对的意思。 武相和太子争锋,斗得过吗? 太子是宋徽宗的儿子。 武植只是臣子。 这两者在某种情况下还是有些区别的。 然而。 武植不在乎这些。 现在太子明显已经开始进攻他武植了,若是在不反击,怕是这太子想要骑在他头上去了。 赵恒索性心一横,反正大家都不可能和气,从武植杀了张令铎的时候,就不可能了。 赵恒道:“武相,本太子什么时候威胁了?诸位大臣都看着,我只不过是让他考虑清楚在说事情,何曾有过威胁?纸币有关大宋经济,自然要小心谨慎,马虎不得!” 武植:“朝堂是商议事情的地方,王大人自然是想清楚了才发言,大家不是三岁小孩,殿下连这几句话都容不下,将来如何坐这大宋的主人?” 武植转头笑着看向宋徽宗:“而当今陛下,心胸宽广,能容百家之言,最后结果自有定论,但这议事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殿下,想要当大宋未来君王,看来还得多磨练磨练才是啊!” 轰隆! 武植说的这些话,都是笑着说的,但言下之意,就是太子心胸还不够,还需要多磨炼。 这是在教育赵恒怎么做太子吗? 这是在教训太子吗? 不错。 作为大宋的宰相,武植的确有这个资格,毕竟他是宰相。 不是一般人。 他的话更是有份量。 此言一出,太子脸色难看,就如同吃瘪一样的面色,而宋徽宗笑了起来,连忙打圆场:“好了太子,朕觉得武相说的有理,朝堂中,容不得其他人的声音这可不行!既然武相提醒,你以后多多注意,切不可在出言威胁!” 赵恒:“父皇,儿臣没有!” “行了,这件事情就过去了,咱们在说说纸币的事情!”宋徽宗挥挥手。 宋徽宗的儿子有很多,这个赵恒是长子,而他最喜欢的并非是长子,而是一个喜欢诗词绘画的皇子。 他的三儿子赵楷。 而太子今日在朝堂上的言语,宋徽宗也觉得不妥,堂堂户部尚书发言,太子确实不应该如此威胁。 刚才赵恒的脸色他也看到了,作为未来的储君,对待臣子如此脸色,的确是威胁。 况且,王玮说的是正事,并非什么荒唐不可说的事情。 所以有些欠妥。 赵恒闻言脸色难看,内心憋屈,便是不在说什么了。 他知道自己刚才有些恼火了,因为这户部尚书居然敢出来帮腔,简直找死。 在场敢帮腔的除了武植的人,其余人可不敢。 这户部尚书不是武植的人。 但现在是了。 此刻,王玮背后流出一身冷汗。 感觉这种争夺太危险了。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抱紧武植的大腿,否则以后太子上位,他就完了!…… 现在太子旁边的老臣也在打圆场,这事一笔揭过。 其实太子这边的人也不少,一帮老臣都在,虽然之前武植处决了两个带头的老臣,其余的一些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但相比整个朝堂的老臣而言,那也不多。 也就是说,站在太子这边的老臣还是很多的,至少有三十几个。 他们大多都是上一代的老臣,在朝堂中担任一些不高却也不低的职位,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威望。 他们站在太子这边,是因为他们是张令铎一起的人。 他们看好太子,加上和太子也比较熟悉,也被太子拉拢,时间长了自然团结一起共同对外。 再者,太子是将来储君,站在这一边准没错。 除此之外,朝堂中的大臣也有不少在太子那边,这是暗地里的。 至于蔡京,他并非是太子的人,却也不是太子的敌人。 蔡京被武植拿捏的死死的,他不敢说话。 而武植这边,李格非,王玮,还有宋江,岳飞,武松他们都是武植的人。 包括一些武植都不怎么熟悉的,也会出来说话。 只是经过太子刚才这么一弄,倒是让一些人不敢多言。成了中立派。 武植知道自己这边说话的人,有一部分人是曾布的。 武植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少。 但他相信,一旦政务司在大宋建立进入了朝堂,那么整个大宋朝堂他的势力凝成团,到时候局面不可想象。 接下来。 武植也没有继续纠缠,他开始说纸币的事情了。 他笑道:“刚才郭大人说的纸币问题,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李大人,麻烦你找一个火盆来!对了,还有一个水盆,要装水的。” 武植看向远处的总管李彦,李彦是北宋奸臣之一,不过他现在并未站队。 李彦点点头,然后让人拿来了一个火盆一个水盆。 众人不太明白武植想要做什么。 只是看这架势,莫非武植是准备试验? 不太可能吧? 人家都说真金不怕火炼,哪有纸经得起这种考验的。 他们觉得武植应该不是做这种事情。 当盆子被拿来的时候,摆放在地上。 武植看着水盆,淡定自若的从怀中拿出一张红色的百元出来,目光又转移到在场纷纷有些好奇的朝臣们身上,他笑道:“诸位大人看好了!” 然后,在众人惊愕中,武植将手中的纸币就这么扔到了水盆中。 不错,就这么扔进去了。 第459章 宋徽宗一愣:“武爱卿这是为何?这些纸币做工精细,扔在水中岂不是浪费了!” 武植笑道:“陛下,等下就知道了,诸位请看!” 说话间,武植右手指着放在地上装有满满一盆水的铜盆水面,众人目光也聚集而来。 在水中的纸币是呈现飘浮的状态,沾染水之后的纸,并没有如同一般的纸那样浸水下沉,出现一拉就断的迹象。 反而是武植伸手将其拿了起来,还当着众人的面甩了两下,上面的水珠居然纷纷洒落了出去,掉落在地上滴答直响。 原来水根本就没有沾染纸币,呈现的是一种圆珠形态附在表层,轻轻一甩或者是抹掉,水珠就不见了。 纸币还是原来的纸币,并没有什么损害。 要知道这是纸币,却有如此功效,已经是极大的增强了保存力。 宋徽宗起身,好奇过来将其拿在手中端详,抚摸,发现上面光洁整齐,颜色未曾改变,没有褪色,也没有水,都已经干了。 这就让宋徽宗面色古怪了。 旁边郭飞明也看了一眼,包括其余大臣都好奇打量。 他们几乎难以置信。 宋徽宗惊讶问道:“武爱卿,这是为何?为何纸币不沾水?” “是啊,奇怪了!” “简直奇闻啊,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纸,有点不可思议啊!” 朝臣们也是调动了好奇心。 这时候武植笑道:“陛下,其实很简单,因为这纸币在制作的时候,我加工了一些细节,在纸币的两边表层封了一层蜡。 这种蜡在纸的制作中有好几层都做过处理,经过化学作用后,在用火轻微的烤灼,将其依附,这样纸币上就有防水蜡。 而纸也并非一层,里面有薄薄的好几层,基本上都做过这样的处理。即便纸币浸泡在水中多日,也不会损害其中的颜色,图案,结构,即便有所损害,那也依然能辨认出来有多少数额,百姓们若是遭遇水灾,这些钱还是可以在大宋银行兑换新的纸币,所以基本解决了水泡的问题。” 武植的话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面色变换连连。 如此技术,他们听都没听过。 一张纸币居然能做到如此? 武植还没说完,他接着道:“不仅防水,这纸币的蜡层可以保存很久!” “半年,还是一年?”郭飞明立刻问道。 武植摇摇头。 “难道能保存两年以上?” 武植道:“如果只有这几年,防水的效果就没必要了,本相制作的纸币防水蜡层至少可以保存一百年以上!” 斯……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很难想象一张纸保存这么长时间。 这只是纸,并非金属,若是能保存这么长时间防水,的确可以解决水害对纸币的影响。 百姓们用的也放心。 武植笑道:“这种蜡层乃是一种天然矿物制造而成,一百年都不可能化掉,所以防水效果极好。之前诸位大人质疑的防水问题,现在解决了。” 郭飞明:“武相,你怎么能保证这纸币可以防水这么多年?纸币才刚刚制造出来,没有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用,根本不知道效果。” 对啊! 没用这么长时间,怎么知道有这种效果呢? 这不是明显的漏洞吗? 难道是武植胡说? 武植:“这一点郭大人不用质疑,这种蜡层,在专业认定中就是这么长时间,与纸币无关,郭大人您对有些东西不了解,难免会不知情,不信可以找一个这方面的行家去了解就清楚了! 我们纸币厂主要研发的是如何将石蜡融合在纸币中,至于石蜡这种东西,本身就已经经过了考验,不是现在才出的。” 就在这时,一位朝臣道:“刚才武相所言,石蜡效果的确是真的,下官有一个老乡,便是做这种东西,确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这位大臣说了一句公道话,给其他人科普了一些常识,以至于不懂专业知识的郭飞明顿时闭嘴了。 当然,石蜡在高温状态下时间长了也可以蒸发,但是在古代这样的气候达到四十几度的不多,所以其实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武植说的只是保守估计。 宋徽宗脸上表情精彩,觉得这纸币真是有趣。 郭飞明这时候又道:“既然防水有如此效果,那这防火呢!” 对啊! 防火呢? 武植笑道:“既然能防水,火也是可以防的!诸位请看!” 武植说话间,他将手中的纸币直接扔在了火盆中。 此刻火盆中有火焰燃烧。 扔进去,一些火焰还溅射了出来,众人屏住了呼吸,尤其是赵恒,郭飞明,王黼等人死死的盯着火盆。 他们对于纸币防水的事情,如果觉得震撼的话,那么这防火在他们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水和火在对待纸币问题上,那绝对是火焰占据了绝对的毁灭力。 就是金属在火焰燃烧下都可以化为一滩水,纸币能经得起火焰的燃烧吗? 过了大概一分钟的时间,众人感觉这纸币应该是烧没了。 里面是炭火,郭飞明心中还有些惊喜,期待武植出丑。 如此火焰,不说纸币了就是木头也早就化成碳了。 武植啊武植,这次我看你怎么收场! 不过想到堂堂武相不可能做这种蠢事,他一定是试验过,所以才拿出来这么做。 念至此,郭飞明一颗心又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武植伸手,快速的将纸币给拿了出来,还有些烫手。 拿出来的时候,纸币有些黑。 郭飞明一喜,如果烧成这样,大概率是不可能用了,也就是说,这基本等于废掉了。 然后武植用手在上面一抹,神奇的是,纸币表面上的一层黑色碳灰抹掉后,纸币光洁如新的色泽重新呈现在众人眼中。 即便是太祖的头像在纸币右上角也历历在目,保存的完好无损。 这…… 郭飞明:“居然没事?” 赵恒目光狐疑,这是如何做到的? “这真是怪事啊!纸币水火不侵,莫非是有人对纸币施展了什么法术吗?” 不少大臣都唏嘘起来。 武植笑道:“法术?哪有什么法术,我若是会法术,大宋岂不是早就荡平了天下,成为唯一大国了!” 第460章 郭飞明:“那这纸币为何会防火?” 不应该啊! 众人着实无法理解,有些大臣过来继续查看这纸币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打量半天,却也是没有头绪。 这摸起来虽然和平常的纸张有少许差别,但绝对让人想不到这东西可以防火防水,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要知道,将这纸币折叠起来,并没有什么妨碍,很软,也就是说这真是纸。 一张纸,如何能如此厉害? 让人有些诧异。 这还是纸吗? 纸那是极为容易被水毁坏或者是被火焰燃烧的,然而刚才武植亲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试验,给他们演示了一遍,没有任何问题。 让人无法琢磨的透。 也希望武植能给出一个答案。 武植笑道:“这其实很简单,如果你们细看,就会发现这一百块钱虽然还是纸,但上面除了防水的石蜡之外,实际上里面还镀了一层金箔。” “金箔?” “是的!” “不是加上了石蜡吗,怎么还能加上金箔?” 众人有些愕然。 闻言,武植为这帮古代不懂现代文化的人普及道:“加上石蜡,并不意味着不可以融合金箔,只要在添加石蜡的过程中,将金箔也溶解进去,以及在整个纸张的每一面和角落,都在成型的制造中,加上一层金属薄膜就可以了!” “别小看这一层金箔,融合了这一点点,便是可以在火焰中长时间保存,虽然时间过长也可能毁坏,但不至于那么脆弱。 纸币达到这样的防火效果,只要不是超高温溶解都可以保留,对于纸币来说完全够了!” “我发行的这纸币,就有这样的效果和作用,所以才适合天下百姓使用!” 不少朝臣点点头,似懂非懂。 武植这边的人立刻附和,开始帮着说话。 众人也惊叹造纸厂的技术。 太厉害了! 若不是武植告诉他们还可以这么操作,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这点。 好好的一张纸,居然可以做的如此玄乎。 就是郭飞明此刻也不知道该质疑什么,真的太出乎意料了。 武植接着道:“刚才诸位大人说这纸币不易保存,现在已经证明了纸币流通的质量都不存在问题,诸位大人还有什么疑惑的可以提出。 不过,这是利国利民的事,纸币解决了防火防水的问题,我相信诸位大人没谁会反对了吧!” 之前他们不是说防水防水的问题才不让发行吗? 现在呢? 武植解决了这些问题。 那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武植目光扫视在郭飞明和其余大臣身上。 郭飞明硬是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尽管纸币做的再好,但他们还是不想让武植这么轻易通过。 但确实也不好在反驳什么。 而且即便反驳,官家也未必会答应。 宋徽宗见众人没刚才那么激烈,顿时笑道:“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之前武植和朕聊的时候,朕得知这样的纸币已经储备好几个仓库,现在便可以发行了!” “只是这纸币是什么价格呢? 对比黄金,应该如何定价,这个还需要诸位来商议一番,武爱卿有什么看法?” 所有物品都有价格,尤其是现在纸币替代黄金白银,那纸币一百块,五十块,二十块的也应该有相应的价值。 闻言,武植笑道:“这个不难,纸币上面的数额代表的是不同的购买力,比如咱们大宋,西瓜是非常稀少的,之前卖的时候就很贵,咱也不说那么高的价格,比如现在西瓜贵点的一个卖一两三银子,而这纸币就需要四百。” 武植说道。 当然,西瓜在现代中并没有这么贵,顶多就是一二十块就可以买,在古代这东西稀少,所以才卖四百块。 四百块相当于古代的一两三银子购买力。 若是买其他的一些饼子,小吃之类的,可以用几块钱,五块,或者是十块来进行购买。 一百块的购买值还是不少的。 宋徽宗想了想:“一两三,四百,差不多了!” 众人见事情已定,其实什么价格他们也懒得关心。 武植规定的这些价格,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武植笑道:“这一两二两的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如果百姓们做生意,或者购买价值高的东西,动则几百两,若是有铜钱在其中的话,那就得用箱子,还得去银行兑换,一来二去交易太浪费时间!” “如果换成纸币就很轻松了,不用马车,就提一个小袋子就行。” “尤其是在市场上,每天频繁的交易来往,这些重物带在身上非常麻烦,如果有了纸币,减轻了交易成本,节约的物力人力,时间,是非常惊人的。” 武植:“既然陛下同意纸币发行,微臣觉得,大宋朝廷要发行新的纸币,那么大宋的朝臣,理应以身作则,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 若是大宋朝臣在用,百姓们没有理由不用,若是官员都不用,百姓们知道就不会用了,所以这些纸币第一批兑换的,还需要诸位大臣来带头。而微臣,可以先兑换一百万两银子!” 武植说出一百万的时候,在场的人惊呼。 暗道武相这么有钱的吗? 一百万两啊? 武相绝对是大财主啊! 不少朝臣面色变化。 当然,他们也知道武植建立了什么商务司,之前和陛下都有合作,赚这些钱不难。 而且这是明面上的钱,拿出来也不会有什么。 本来郭飞明他们见纸币发行已经无法阻拦,也就懒得多管了,谁知道武植这话说出之后,众人才明白。 这事情还是要拉上他们一起。 对于金银他们用习惯了,绝对不愿意换成纸币。 但是宋徽宗道:“诸位爱卿,武相说的很有道理,诸位大臣要带好这个头啊,这是关乎大宋经济的重要事情。” “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宋徽宗扫视在场的人。 武植忽然又看向蔡京。 蔡京硬着头皮站出来,既然事情无法阻拦,这是势在必行的,他道:“陛下,微臣可以带头,先兑换三万两白银!” 三万两对于蔡京来说并不是很多,但他这个带头作用就很有效果了。 蔡京都站出来了,加上武植也表示过,气氛到这里,在场的其余朝臣也不得不做出表率。 首先是武植这边的人。 比如王玮,拿出了两千两,岳飞拿出了五百两,宋江拿出了两千两。 武松也有五百多两。 李格非也拿出两千两。 实际上这些只是兑换成纸币,并不是说让他们捐出来,纸币也是钱啊! “武相,我要五百两!” “下官没多少钱,就兑换三百两吧!……” “我要一千两……” 众朝臣都开始上来报出自己的数额。 没什么钱的官员可以少弄点,而有的品级高的官员,上面官家和武相的眼睛都看着呢,他们也不太好意思兑换的太少。 武植这边的人无条件支持,再说他们也不亏。 还有蔡京的人马,蔡京都做了他们自然也不能落后,也纷纷表示愿意兑换成纸币。 随后,武植现场就让人搬过来了一大箱子纸币,打开之后全部都是一堆堆的纸钱。 再让太监,宫女,大臣们一起出来数钱,至于大臣们手中没这么多银两,需要回家去拿,这个问题不大,这是朝廷的钱,给了纸币他们自然会将银子上缴国库。 于是乎,现场如同菜市场,你一点我一点,大家都手捧着一堆纸币,尤其是郭飞明脸色古怪。 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啊? 他内心真是无语,今儿个早朝,居然稀里糊涂的领了一堆纸钱,真是晦气! 没想到老夫居然有用冥币的一天! 没错。 在他眼中,这就是给死人用的! 偏偏他又无法阻拦这样的事情,关键武植纸币做的太好了,官家也愿意发行,事到如今他尽管不情愿,也只能兑换了三千两。 他心疼的滴血啊! 虽然他有钱,但这三千两总感觉打水漂了。 满朝文武都乱作一团,虽然是纸币,但也是金银兑换而来,一些大臣们生怕少了一张两张,将自己要兑换的纸币点清楚。 有的大臣觉得这纸币挺有意思,也比较新鲜,有的觉得就换来一堆纸,也很无语。 无论他们怎么想,但这钱还是要点清楚。 一叠纸币有一根细绳捆绑,比如一百块一叠的就是一万块,但大臣们还是一张张清点,有的手拨弄不开,还吐了口唾沫,活脱脱的菜市场大爷数钱的场景。 郭飞明老臣此刻就在一个角落拿着一堆钱在数,一百,两百,三百,四百…… 反复好几次,最后确认没问题这才罢休。 就是咱们的体育司司主,干啥啥不行,逃跑第一名的高俅也兑换了两千两,数的正认真呢。 还别说,高俅感觉这纸币数起来挺得劲啊! 高俅暗暗想道:“武相也真是个人才啊!纸币很精致,手感很好,啧啧,反正也没多少钱,就当玩玩得了。” 他其实不缺钱,兑换一些看着新鲜的东西也不错的。 现在的高俅还是蛮认真,也很听话的,刚才在朝堂上没说任何反对意见,老老实实的,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和武植作对没好下场,自己安静的做个体育司主得了。犯得着冒着被踢出朝堂的风险么? 玩玩蹴鞠,平日养养花鸟也挺有滋味不是? 真要出局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高俅日子还是非常舒服的。 此刻。 看着众人数钱的样子,武植也觉得有趣,不过他又想到了什么,觉得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 所以打算提出来,让宋徽宗通过。 第461章 就在朝臣们数钱的时候,武植又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大额交易更为方便!” “哦?难道这纸币还不够方便吗?” 宋徽宗问了起来,其余朝臣也将目光纷纷看来。 按理说,就这些纸钱兑换的金银数额替代下去,就已经很方便了,武植居然说还有更方便的? 武植笑道:“是的,纸币固然方便,金银无法与之相比。 但如果是那种巨额交易,一大堆的钱还是显得有些繁琐了。面对这种情况,咱们就得用新的方法!” “什么方法?” “那就是支票!” “支票?这是何物?” 宋徽宗问道。 武植:“陛下,支票,就是一种大额的纸张,一张可以代表上千万的钱,或者是上亿的钱,可以在各大银行兑换成现金。 如果遇上大额交易,短时间也无法筹集到这么多现金,便可以签订一种协议,将各大银行联合起来,制定一种专有的支票,而这样的支票要有银行才能知道的防伪标志,只要谁拿着这样的支票,若是钱庄存储了足够的钱财便可以进行兑换。 当然,支票制定也要更细致,在纸币的技术上更进一步,让人无法仿造。” “有了支票,这样就更方便了。支票可以最低五十万起,或者是一百万,小额交易不用支票,大额交易咱们有支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交易都方便。” 宋徽宗在龙椅上听着,非常起劲。 不过他听的不是很懂。 宋徽宗:“若是按照爱卿所言,一张支票就可以代替上亿的金钱?” 武植:“是的,有了支票,在大宋任何大型交易都可以用,交易过程简便,节约成本,提高大宋交易效率,也只有这种大额支票才能做到。 而小额纸币可以节省普通交易,这样上下兼顾,大宋在纸币的流行下经济一定会一路高涨。预测明年税收会翻倍。” 宋徽宗别的没听到,这税收翻倍他听到了,顿时嘴角笑开了花。 这时候李格非道:“武相这个法子太好了! 普通百姓交易,只需要带上少量纸币,好比五百两银子,带一个轻便的袋子即可,而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的规模则可以用支票,只需去当地银行兑换便可以得到钱,这真是极为方便了!” 郭飞明:“武相,你说的这个老夫还是不懂!” “是啊,什么支票?这要如何运作咱们才能让支票拥有这样的价值,恐怕没这么简单吧!” “武相能不能说的更简单一点,老臣还是没听懂。” 一些大臣听的云里雾里。 没办法,武植又道:“这么说吧,就好比咱们要从汴京朝燕云运送一批瓷器,首先这批物资需要缴税,其次,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如果这批货价值一百万两银子,而燕云的钱庄如果只有二十个,凑不齐这么多钱怎么办?” “这时候支票就可以派上用场,只要银行发行支票,到买主手中,他们可以在支票上写数额,到时帮对方可以拿着支票在大宋任何一家银行兑换即可,而支票上也要将用途写的一清二楚,这边的钱庄盖章之后,在回去的时候去另外一个钱庄进行盖章确认,进行兑现。这样支票想换多少就换多少。这便是行走的金钱。一张足以。” 众人隐约听出了支票的用途就是银行认定的一种媒介,而各大银行联合发行,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兑换的那种。 如果燕云这边不够,可以直接在大宋那边兑换。比如燕云的大商人在燕云有很多资产,也存了很多钱在钱庄或者是银行,但一下拿出恐怕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拿着支票去大宋的连锁大银行直接兑换,这样双方交易一张支票就可以了。 当然,这只有大宋银行才能做到,分行要开在每一个地方。 银行武植之前和宋徽宗提起过。 也在大宋,燕云有所建立,不过就是换了一个名字,增加了一些新的物业。 而现在又多了支票和纸币发行,问题不大。 纸币发行和支票都是依靠银行流通,银行没问题,其余的就没什么问题。 现在对于支票和纸币大臣们都议论了好久,最终算是明白武植的意思。 对于现代化的东西,在古代也并非不可以,甚至古代交易繁琐,这样节约的成本是不可估计的。 宋徽宗此刻非常高兴,他忽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大宋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而这一切都是武植做的,他这个君王可以躺赢。 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大宋新的时代要来临了。 要知道,颠覆固有的金银媒介,重新计算钱币和代替新的交易货币方式,形成大宋独有的,要在这其中把握平衡,顺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我的风骚情人   山有木兮【NP】   蝴蝶解碼-校園H   弟弟宠物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过激行为(H)   万古神尊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