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升了15点。 已经有25点了。 回到家后,潘金莲,小蝶,赵三他们也知道老爷职位坐实也很是激动。 潘金莲笑道:“大郎,皇上对你还不错呢,以后不是暂代职位了,大郎成了阳谷县真正的县尉大人。” 武植:“嗯,这一点我也没想到。不过虽然我有了官位,但还远远不够啊!” “这还不够吗?县尉在阳谷县很大了!”潘金莲愕然。 武植摇摇头。 本来这是高兴事,但武植想到宋徽宗,又算了一下时间,感觉不太妙啊。 为何? 因为根据时间,北宋就要遭难了。 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要不了几年。 到时候宋朝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体系崩溃,万民要陷入灾难之中,武植想到这个感觉自己在这世界有点不安全啊! 所谓靖康之耻。 是指靖康二年,金朝南下,宋徽宗见势危,便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最后金人攻取北宋首都东京(也称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 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 宋徽宗的妻女被金人所掳变成了女物。 随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建立了南宋。 这不由得让武植有种危机感。 现在宋江还没死,北宋距离灭亡,算算至少还有五六年时间。 本来一切和武植没关系,但万一到时候波及自己,金人到处杀戮,自己也很难周全。 所以,他的位置要越高越好。 到时候是帮助宋徽宗赶走金人,亦或者是提前站队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得到周全,就有了自主权。 不过一想,这赵构是投降派,主张投降议和金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先一步步看吧。 目前武植要多看书,有系统他成为上层人倒不难。到时候掌握主动权,可以多项选择。 而且想要提升自己,他也必须要更多的情绪值,只有身居高位才能大有作为,能源源不断获得属性。 武植想道:“在过三天就要科考了,先考个举人功名再说吧!” 第59章 宋朝是没有秀才制度的,直接就能考举人。 考中举人就有了功名,身份绝对光宗耀祖。 武植之前买书的时候就抽时间提前报名了,只等科考。 武植在系统中花费属性购买了古籍,野史,九经,五经等书便开始领悟。 书籍购买领悟后,根本不用看,选择学习,脑海就会出现很多感悟,众多文字信息自然知晓。 这比武植看书还猛。 融入新的书籍后武植脑袋有些疼。 由于这些书籍很便宜,每本才五六点属性,武植花费所有属性买书,脑袋有种炸裂的感觉。 除此之外,宋朝很多书籍比如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孟子,论语等等,武植已经在家都看过,凭借悟性也已经融会。 很多东西武植无师自通,不由感觉精妙。 他脑子已经成了古现代的宝库。 这也是系统功能提升后的好处。 如果是普通书生考举人,几率太小了,和中彩票差不多。 武植看了这么多书,又购买书籍领悟,配合他的悟性和才气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既然只有三天就要科考,武植得准备准备了。 好在之前科举消息来的时候,武植便提前悄悄报名了。 他若是中了举人,才算是真正的大老爷。 不但可以避税,甚至有些可以免税。 举人可拥有上百亩以上免田税,免数十徭役的权利。 徭役就是公家摊派下来的无偿劳作任务,百姓投身举人则可免除这种劳作。 到时候很多受不了税赋还有徭役的农民就会投身为奴,投来田地。 举人的好处太多,比如百姓见官要下跪,举人不用。甚至可以坐着一起交流。 而武植的这一想法,也没有隐瞒家里人。 潘金莲知道后,嘴巴成了凹形:“大郎,你要科考?” 武植:“嗯,考个举人。” 潘金莲面容震撼:“难怪你这段时间喜欢看书,原来大郎你要科考,可是……” “怎么,你担心我考不上?”武植笑道:“即便考不上,我又不损失什么。” “不是的,大郎,我相信你!只是我没想到大郎你还有科考的心思……” 嫁给武植之前,武植就是一个卖饼的,谁能想到还能有科考的一天? 小蝶她们知道后也是给他加油打气。 小蝶:“老爷你很有才,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 小舞笑道:“老爷一定行!” 根据消息,这次科考第一考是解试,由于一些原因,地点就在清河县。 所以武植要尽快赶往清河县。 这个地方武植还是比较熟悉,之前他和潘金莲就是在这里成亲,最后搬到阳谷县。 由于武植要赶路,他还有公职在身便告知了县令。 范严得知后很是惊讶,武植要科考? 这可是大事,当即让其放心去科考,衙门的事情不用他操心。 范严道:“武兄,以你之才日后必成一方人物,我在这里等你回来!另外我在送你一些盘缠路上用!” 范严立刻给了武植三十两,这是他私人掏腰包。这些钱已经不少了。 武植自然是拒绝,但范严说什么都要给。 万一真的高中,这可了不得。虽然考试很难,他其实也不太相信能考中。虽然武植很有能力,但考试是两回事,武植好像没读过书吧? 但表面上范严还是恭贺状态,不但是他,县衙的主薄,县丞得知也是赶过来给武植送了一些盘缠,早日巴结,万一以后此人飞黄腾达了,到时候就迟了。 其实他们知道武植不缺钱,这送的是人情世故。 而这消息很快传递整个阳谷县,当地的百姓知道后,引起了一片不小的震动。 武植好像没读过书吧? 这也能科考? 王干娘知道后,差点笑了,武植很厉害,很有能力她是承认的,也不能说武植就不行,实在是武植没读过几天书啊。 武植几乎快成这里的名人了,这点底细谁还能不知道。 一时间,阳山县议论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能行,一派觉得不行。 武植也没在意众人议论,告别县令之后,他将店铺交给了吴猛,武菜等人照顾。 如今吴猛,武菜,还有一个厨师负责主店的经营,武植没有继续开店,所以也给了他们股份分成,完全当了甩手掌柜。 由于主店生意最好,他们也能和郓哥他们一样分些钱,当然大头还是武植。 有了分成,这些人做起事来才有劲头,这也是武植想过的。 而武植也没多耽搁,收拾好东西就上路了。 离开阳谷县之前,县令范严,还有花子虚谢希大,应伯爵等人亲自来送。 花子虚拱拱手:“武兄,祝你高中归来!我在这里等你!” 花子虚也给了一些盘缠,而且数量还不小,足足五十两。 还说如果中了举人,手底下的田地想投在他身上。对此武植答应了。 武植坐上马车离开。 县令等人看着离去的背影,议论纷纷,其实这次能否考中,还是个未知数。 科考哪有这么容易,但县尉之才众人有目共睹,所以还是带着那么一丁点的期待。毕竟这些都是和他比较熟悉的人,武植中举,对他们只有好处。 马车上。 武植和潘金莲在,赶马车的是赵三。 赵三为人憨厚老实,而潘金莲一个人在家他也不放心,所以带上了。 要去清河县,必须经过景阳岗。 很快马车就到了这里。 看到一家酒店。 武植:“店家,上些酒菜来!” 赶车一会儿,众人也有些累了。 “好嘞,马上来!”店家儿子见有客人到来,赶紧出来上酒。 武植目光转了一圈,发现旁边有三碗不过岗的字样,这里就是曾经武松打虎的地方。 现在应该没老虎了。 咕噜,咕噜!…… 酒水上来后,武植一顿喝,不知道怎么地,体魄增强后,武植这酒量也是大的惊人。 几乎可以和武松相提并论。其实算来,武植体魄要比武松更强! 毕竟身怀八百多斤力量,绝非常人! 其实武植前世就喜欢喝酒,他若是不爱喝酒,也不会昏迷,自然也不会穿越过来。 店家儿子过来一看:“这位客官,三碗了,不能在喝了。我们这酒后劲很足,很烈,喝了就不能赶路了!” “不碍事!” 武植摇摇头,又上了几碗。 看到武植一连喝了七八碗也是有些震惊。 店家儿子一看,顿时摇摇头,随后想到了什么:“上次有一个客官,也是酒量惊人,一连喝了十八碗,还打死了老虎呢!……只要客官酒量好,喝多点倒也无妨。” 第60章 听到店家儿子的话,武植笑道:“你说的可是武松?” 这时店家老爹走出来笑道:“正是那打虎英雄武松。说来此人可是奇人呐,喝了十八碗还打死了老虎!” 武植笑道:“店家说的是我弟弟。” 听到这话,店家儿子和老爹一愣,又看到武植喝酒一碗接着一碗,这才恍然。 老爹惊道:“原来那位英雄是你弟弟,那想来您就是阳谷县的武县尉了?” “正是!” “幸会幸会,真是一门两英雄啊!” 店家老爹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武县尉上次消灭蝗灾有功,听说还被皇上赏赐了,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您和那武松一样都是附近的名人啊,原来是亲兄弟,难怪酒量如此好!” 店家老爹和儿子都是唏嘘不已。 能这么喝的,还真没几个。 除了武松,就是眼前的武县尉了。 喝完之后,武植还能继续赶路,店家老爹和儿子望向武植他们离去的背影,也是久久无语。 他们怀疑自家的酒是不是有问题,但是自己喝了之后和原来味道一样,没问题啊? 店家老爹摇摇头:“这武松哥哥武植,也不是一般人呐……” 经过一段时间赶路。 武植他们也没遇到什么老虎。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武植他们很顺利回到了清河县。 说到清河县,潘金莲还是记忆犹新,这里的记忆并不好,是她作为丫鬟的经历。 如今能以武县尉的夫人身份回来,也颇觉感慨。 武植他们到清河县,便回了家里。 家里完好无损。 只是武植他们回来,被清河县的张老爷和张夫人知道了。 有丫鬟看到他们,并且禀报了张老爷。 武植没认出来,但潘金莲她们是认得的。 不过武植的名声已经传播到了清河县,说是病愈,身高和长相都变了,还成了武县尉。 就是不知道跟着潘金莲的那个男人,是不是武植? 想来也不太可能,人在怎么变化也不可能变成那个男人一样吧。 张老爷有些意外:“此事当真?” 丫鬟道:“老爷,千真万确,我看到了金莲,那旁边一个男人我倒是有些认不出来,但根据传闻武植生病变样的事情,这谁说的准是不是武植呢。如果不是,那金莲岂不是又找了一个夫家?” 丫鬟倒是比较倾向第二个可能。 张老爷眉头一皱:“快,给我备车,我要去看看!” 张老爷早就知道武植的事情,其实他关注很久了,一直在想要报复,只是没这个胆子。 如今武植成了武县尉,他弟弟打虎英雄也回来,张老爷根本不敢。 潘金莲如今回来,还带了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他说什么也要去看看。 若不是武植,那就是野男人。 张老爷马上就坐车到了武植的家门口。顿时看到一辆马车停在门口。 张老爷死死盯着房里的人,潘金莲看向门外,顿时一惊,躲在武植背后:“大郎!” “怎么了?”武植见状,朝着门外看了一眼,原来是张老爷。 张老爷武植有印象,当初他找了几个人过来找麻烦,被武植打跑了。 要不是周围有人认出这是张老爷的家仆,武植还不知道是谁找麻烦。 武植道:“张员外,你到我家门口做什么?” 武植大步走了出去,张老爷看到武植一脸震惊:“你是谁?” 毕竟眼前的武植个子不算矮,长相和武植也有区别。 武植:“我就是武植!” 张老爷震惊:“不可能!武植我又不是没见过,你不是武植……难道传闻是真的,你!” 张老爷想到传闻中武植病好了,和他弟弟无论是身材还有长相都有些接近。这……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真的不相信。 但此人不是武植又是谁? 他自己也承认了,而潘金莲在武植旁边。 武植道:“张员外,上次的事情我还没找你算账!” 武植再次走出。 张老爷反应过来,如今武植样子变了,还是武县尉,本身开了很多家店铺,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卖饼子的大郎了。 尽管难以置信,但看这架势在根据传闻,看来还真是了! 张老爷笑道:“上次,上次的事情是个误会,哈哈,我过来是亲自给武县尉赔罪的,这不是上次我的家仆冲撞了大人吗?” “其实上次是我那家仆不长眼,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已经教训了我那些不懂事的家仆,正想找个机会来赔礼呢,这不看到您回来就过来了嘛。 还请大人不要责怪,这是一点小意思。” 张老爷见势不妙立刻赔礼道歉,让身旁丫鬟递过来三十两银子。 他还真惹不起武植这个县尉。 何况此人武力强大,万一惹怒了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武植见状,让赵三将银子收下了。 武植:“既然是误会,算不得什么,张员外不说我都快忘了,张员外的好意我领了,我还有事,张员外自便。” 张老爷拱拱手:“哈哈,武县尉有事就先忙,以后有机会在请大人喝酒!” 张老爷有些尴尬,赶紧走了。 看到张老爷在武植面前这般模样,潘金莲目光一脸崇拜。 当初张老爷可是她心中极为害怕的人,却在自己相公面前赔笑,让潘金莲也是感慨。 “大郎,张老爷现在不敢惹你了!”潘金莲道。 武植点点头:“他一个土财主只是不愿自找麻烦,得罪我罢了,县尉好歹也是一个官。若是我考中了举人,身份地位还能高涨!” 武植和潘金莲在房间收拾了一下,住上几天他就要科考了。 所以在房间温习。 晚上赵三在楼下睡。 武植和潘金莲在二楼。 入夜,赵三睡的迷迷糊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整个天上地动山摇,嘎吱嘎吱的木板响声持续了好久,也许是赵三喝醉了,等醒来又没听到声音,觉得很奇怪。 昨天嘎吱的是真响,隐约还传来奇怪的声音,哎,也许是喝多做梦了。赵三摇摇头。 早上,潘金莲像个乖巧的小猫咪一样,武植说打虫,她很听武植的话。 这天。 武植在认真看书,他知道科考不能死考,得看主考官是何人。 揣摩主考官的心思,写出符合主考官的文章才能高中。 文章写的再好,若是不对口不讨喜,也会被刷下来。 武植不知道这次清河县的主考官是谁,所以他要运筹一番。 刚好这天张夫人听说潘金莲回来,想要过来看看潘金莲,心思很复杂,她不太相信潘金莲如今过的这么好。 顺带也是替张老爷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 又送来一些绸缎,银两等物。 张夫人看到潘金莲如今身穿华服,头戴华贵饰品,这才相信一切是真的。 当初她的那个丫鬟,已经是贵夫人了。 所以张夫人态度很好,不会将潘金莲当成以前的丫鬟对待。 武植和张夫人聊了几句,张夫人看到武植如今模样,也是震惊。 好一个武植,长的和以前很大变化,脸上多了一些英俊之气,倒是让张夫人意外之极。 难道世间真有传闻中武植的这种病?但想来武松高大威猛,能打虎,作为亲哥哥得一些怪病长的不太好,如今恢复了也许有可能。 而武植也告诉了她要科考,想要打探一下这次主考官是谁。 张家平日和县令有些瓜葛,听到这话,张夫人立刻回去告诉了张老爷,张老爷为了和武植言和,所以去了一趟衙门,打听到了。 然后告诉了武植。 武植得知主考官是一个叫做曾布的人,这才恍然。 知道该怎么写文章了。 也对张老爷感谢了一番,毕竟也算是帮了他大忙。 看到武植的态度变化,张老爷才松了口气。 知道武植要科考,其实张老爷也颇感震惊。心想这卖饼子的武植,这是想一步登天啊? 一个县尉难道还不够? 他们只是觉得意外,但科考人人有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没什么…… 这天! 科考开始了。 武植进入了科考的衙门。 外面潘金莲和赵三等待。 武植虽然满脑子书库文化,还是有些紧张。 这是武植穿越过来第一次经历古人的科考。 里面环境不是很好,一间一间的小阁房,他看到很多书生已经在这里了。 大家都很紧张。 第61章 关于举人的相关考试,内容还是很多的。 武植进入考试状态。 一共分为三场考试。 内容有五言八韵诗词一首,策问题目,经史,时务,还包括四书五经内容,诗赋,策论,经文篇幅。 除了三场考试之外还有复试。 第一场是关于诗词。 诗词是不能乱写的。 武植所知,只要能附和主考官的思想,基本上就妥了。 再好的文章,附和对方的胃口,准没问题。 武植对曾布有所了解。 他受到宋徽宗宠信,是王安石一派,主张变法的大臣。 还在前些年拥戴了宋徽宗上位。 如今曾布官职右仆射,乃是朝堂宋徽宗的左膀右臂,权利很大。 最近南府受水灾,曾布便过来这边主持科举,顺带安民心。 很快。 随着试卷发在每个考生面前,每个人都很紧张。 题目是,大宋礼制是否应遵循上古先贤,还是开创求新! 这样的一道题目,非常大胆,充满了争辩味道。 武植在想到曾布就是支持变革的一派。 想了想,他知道该怎么写。 既不能写的过于张扬,也要写的对主考官胃口。 武植脑海中有很多文章,思维一番,便有了主意,他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直接搬到试卷中。 大致意思是,赞扬年轻人敢于创新,有改革的进取精神,蕴意了希望家国强大,繁荣昌盛的伟岸精神。 当然,还需要将文字改变一番。 既不张扬,过于夸张,也蕴含了其中的改革之意。 而这篇文章,就是少年钟国说。 武植写了好一会儿,看到试卷上黑压压的清晰字体,又仔细翻阅四五遍,确定没问题后才松了一口气。 武植写文章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停顿,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武植搬过来的这少年国说,是前世经典文章,自然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现在它变成了武植考试的文章。 试卷上的书法写的也很好。 武植这段时间练习书法,悟性和才气加点,导致武植书法进步很多,当然他不会在试卷上写瘦金体。 毕竟他不知道现在宋徽宗有没有研究出瘦金体。 在一个,考场有规定书法要统一,为了防止考官通过字迹看出文章作者。 即便如此,试卷上的字写的端正清晰,有一种优美之感,却也不失苍劲上进之意。 如果不看文章,仅是看字迹,就有一种迎面而来的特殊观感,让人印象深刻。 此刻武植看了一下,旁边许多考生急的流汗,正在思虑如何答题,而武植已经写好了。 包括诗词部分,总之感觉也不是很难。 后续考试主要写好变法和夸赞宋朝即可。 三天过后。 武植考完了。 不得不说,提前答题之后显得很无聊。 其他考生不觉得三日很长,因为他们答题还嫌时间太短。 武植提前写完着实很难熬这么长时间。 考试中是不能交流的,写完只能自己待着,看着前方的隔板。 偶尔听到前后方书生在小阁中方便的噼里啪啦声。 考场书生一切急事都得在这小阁间中。所以有些臭气熏天。 好在终于出来了。 武植出了考场之后,长呼一口气,外面的空气真新鲜啊! “大郎!” 武植刚刚出来,潘金莲便跑了过来,后面跟着一脸激动的赵三,这几天可累坏了,他们在外面等的也是无聊。 潘金莲:“大郎,考试发挥的怎么样?” 武植点头:“还行吧!” 赵三激动了:“老爷厉害啊,我看其他考生出来都很焦虑,只有老爷你云淡风轻,嘿嘿,不愧是老爷!” 赵三可劲的拍马屁。 赵三跟随武植,因为武植对这个家仆很好,所以赵三一心跟着武植。俨然成了他的跟班。 考试完之后,武植和潘金莲便回去了。 当晚,武植和潘金莲一阵翻滚,赵三睡的迷迷糊糊。 第二天。 主考官看着眼前堆积的考卷。 许多考官都在忙,曾布也在审阅考卷。 他所要看的是那种,能从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的好文。所以要求很高。 不过看了一会儿,大致他不太满意。 就在这时,旁边有考官惊呼:“这文章妙啊!” 第62章 听到这话,曾布留心了,既然那考官说是好文章,他倒是想看看如何好。 于是,等文章审核过来后。他便打开看了一下。 首先曾布注意到了字迹。 即便规定有统一书法,考卷上的字迹还是让曾布惊叹。 统一的书法,考生能写的如此工整,清晰,却也是非常难得。 没有一定的功底,写不出这样的字体。 限制能如此,若是让这位考生随意发挥,那写出的字岂不是更加放荡不羁,恢弘大气? 他能看出这字中有一种深厚书法功底的味道。 一般人写不出。 当然,仅仅是书法只是加分项,真正要看的还得其中的内容。 曾布怀着期待的心情,开始阅读其中的文章。 曾布本来平淡的脸,随着阅读表情变得震惊起来。 文章开头中规中矩,随后下面文意变换,转入革法之上。 创新的词句,改革的突破之意。 整个文章浑然一体,上下呼应,以至于曾布一口气看完还意犹未尽。 内心深处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顿时好像有一股火焰在胸膛燃烧,直涌脑海,让人精神一震,顿时生出了勇猛的变革意念。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大宋,与天不老!壮哉我大宋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强则国强……妙,实在是妙啊!……” 若不是看到这文章之精妙,曾布还无法理解刚才那考官为何如此失态。 即便是曾布阅读无数考卷,看到这一张考卷也是难以平静。 这文章绝对写出了他的心声。 他自己都不曾写出如此精妙表达自己思想的文章,这考生居然完全表达了出来。 此乃大才啊! 曾布属于变革的一派,又是新党,看这文章简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何况此文章也的确充满了锐气。 当然,这文章若是落在保守旧派的眼中,怕是要当场跳起来抓住考生关押。 “好文章!” 曾布不由如此想道。 他曾布不知道见识过多少文人墨客,士大夫的文章内容。 唯独这一份考卷,写到他心里去了。完全符合他内心的思想,引起他的共鸣。 曾布暗道此人若是在朝为官,岂不是新派之中又增一员猛将? 曾布又仔细看了两遍,还觉得不够。 不由好奇这是谁写的。 看到曾布一口连赞,旁边其余考官有些坐不住了。 “大人,这文章……” “拿去自己看吧!”曾布知道众人所想,将考卷递了过去。 其余众考官看了之后,恍惚了半天。 且不说他们自己的思想是如何,仅仅是从字迹,文章格调,内容,那种慷慨的激昂就不是一般人能写出。 “难怪大人如此赞叹,此乃大才之文,非一般文人所作。” 众考官相互阅卷之后,都是惊叹。 这天下之人,谁不希望自己家国强大,不受外人欺负? 这一份大才热血,应该为朝廷效力,否则就可惜了。 在场的考官都承认此文章非常好,即便有和文章思想冲突的考官,也看的很有激情。 当然,即便有少许冲突,他们还是会顺着曾布的话说,这文章也的确是好。 一考官道:“大人,此卷是目前所有考卷中最为出色的一份!” 又一考官道:“不错,此考卷的确不凡,可列第一!” “嗯,先不着急,其他的考卷还没看完,等阅完之后在做定夺!” 接下来。 珠玉在前,后面这些考卷相比之下,都有些乏味。 当然,也有揣摩到主考官心思的,但和武植的考卷比起来也差了三分。 许多考官选出来的好文章,到了曾布手中,都落选了。 曾布选了些考卷,然后和众人开始准备排名。 此刻,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腾起来。 真正公布结果,还需要几天时间。 曾布也是尽心尽力,不敢马虎。 此刻曾布在武植的考卷上画了一个圈。 他很满意这位考生,若是将来他在朝堂之上,绝对是他们新党的顶梁柱! 若是有了此人加入他们的变革队伍,大宋未来何愁? 要知道,人才是非常难得的,有一位新进成员在朝廷掌握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与保守派进行争夺,会有很大的动摇力。 有时候一些竞争只需要一个人才,哪怕是一个,也可以撼动风云帮助他们完成变革。 曾布想道:“王老虽然已经出了朝堂,但心系改革变法,若是我们这一派能完成王老的变革,他老人家即便是他日入土,恐怕也能瞑目了,若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那一天,王老一定很欣慰吧!” 曾布是王安石的门生,王安石早已被罢官,因为变法不利归了老家。 也是他毕生的遗憾。 他的变法是以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兵为中心,涉及各个方面。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国库,提高了防御力量,对地主和大商人不法得利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因为动了上层人物的利益,很多人阻拦。 其次变法实施途中,变成某些官吏用来敛财的理由,打着变革旗号大肆搜刮钱财,压榨百姓,不予配合导致完全弄混了。 所以变法想要贯彻下来,从上到下是很困难的…… 几天后。 一份榜单已经列了出来,悬挂衙门口。 外面早已等待许多考生和观看热闹的百姓。 自古以来,科考便是所有百姓关注的大事! 谁落榜人生低落。 谁又高中一飞冲天,辉煌腾达,都看今日之榜了! 第63章 武植,潘金莲,赵三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四周还有许多考生。 武植没有和那些书生一样聚集交流,因为他没读过书,也没有同窗。 看到那些人议论纷纷,武植很淡定。 书生会因为这次考试而改变命运。 如果不中需要在好好学习,过几年在考,如此反复,岁月蹉跎。 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书生伤春悲秋的故事上演。 所有人心情不安。 潘金莲此刻比武植还激动。 她希望老爷中。 也知道几率太小了。如果大郎不中,她也不会失落,会宽慰武植让他想开点。 若是中了自然更好,皆大欢喜了。 赵三此刻也很激动。 榜单已经出来,众人一拥而上。 武植内心也是有点紧张的,因为这次失败,武植以后也懒得考了。 现场很快传来了哭天喊地的声音。 有的人跌倒在地哭泣。 有的人高兴的脑袋晕眩,正在慰问他的祖宗,喊爹喊娘。 武植被吓坏了,暗道这也太恐怖了,看到这么多人神情因为落选和高中表现出来的姿态,武植也是小看了科考。 很多落选的甚至恨不得当场撞死了才好。 而在榜上的考生,看到自己的名字恨不得激动的撞墙。 他死死的盯着第一的位置,便看到了他的名字。 饶是武植早有心里预期,此刻看到也是浑身一颤,真的是第一名! 他中了第一名? 旁边不少人感受到武植激动的神色,顺着目光看去。 他们看到了第一名。 “第一名是武植,此人是谁?” “不认识!” “我认识,他是清河县的人,小名武大郎,听说此人跑到了阳谷县,如今已经成了武县尉,还听说此人得病之后好了!” “你说的可是那被皇上赏赐的武县尉?” “不错,正是他!” 众人纷纷看向武植,听到武植念叨自己是第一名,不少见过武植的人惊讶:“武植中了第一名,又不是你,为何你说自己是第一名?” “对啊,莫非是眼花了?” 武植:“我就是武植!” 听到这话,旁边几个人目光呆滞。 “武植不是很矮吗?你当我没见过,你不是武植!” 现场沸腾了。 主要是武植外貌变化有些大,这些人不认识也不奇怪。 但现场也有阳谷县的人:“他就是武县尉,我见过,他长相是变了,据说是病好了!” “不错,我也认识他,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他的确是武县尉啊!” “没想到这次武县尉中了榜首!恭喜武县尉高中啊!” “恭喜武县尉!” 旁边有几个阳谷县看热闹的人拱拱手。 四周轰隆一声,直接炸锅了。 他居然是武植? 我滴个娘额! 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而且他还高中了第一名,榜首啊! 现场所有人知道是眼前的武植中了之后,沸腾了。 所有人交头接耳,纷纷将不可思议的眼神投过来,有人见过武植,不曾想武植变了模样,也是震撼的无言。 更有人过来恭贺他。 “大郎居然是第一,太好了!”潘金莲看到榜单,一张小嘴已经合不拢了。 赵三更是蹦了起来,他家老爷中了,这,这什么概念? 还是榜首? 武植以后要是高升,他赵三是跟班,还能差了? 赵三比谁都兴奋,仿佛是他高中一样。 潘金莲更是激动的抱住武植。 毕竟自家相公高中,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这时有人赶紧过来拱手:“恭贺解元公!” “解元公!” 许多人开始称呼武植为解元公。 解元公就是第一名的意思。 更多的人知道武植中了解元,过来打招呼的除了一些乡绅百姓,还有就是些中榜的考生了。 那些落选的考生倒是没这个心情,在一边待着惆怅。 中了的,赶紧过来和武植拉好关系,至少混个脸熟,万一以后在朝为官也好有个照应。 尤其是第一名解元,官职前途肯定比他们大。 必须抱大腿。 武植拱拱手,给他们回礼,也恭贺其他中榜的书生。 现在的武植已经是举人身份了。 可以让其他百姓将田挂在他名下免税,获得很多财富。比普通人赚钱快多了。 许多考生他们也不是真正想要中举做官,他们只是想要当一个有钱地主,从穷苦百姓,变成有钱有地位的人。 许多人苦读书为的就是这一天。 何况武植中的是第一名。 如果在进一步就是进士了。 更是不一样。 所以有很多人提前讨好,巴结他。 此刻,武植成为了整个清河县的焦点人物。所有人在议论纷纷,羡慕不已。 由于人太多,武植带着潘金莲和赵三离开了这里。 然而,武植走到哪里这些人跟到哪里,如同明星一般呐喊,告知所有人武植高中。 此刻武植是被人群簇拥的。 张老爷也注意到这一幕。 他也好奇来看榜了,首先是看谁能高中,其次是看那武县尉如何。 结果得了第一名。 这可把张老爷震撼了! 第一名榜首? 张老爷呼吸都不平了,他赶紧回家将消息告诉张夫人。 “什么?”张夫人惊的从板凳上坐起:“武植中了榜首?这怎么可能!!!” 她之前觉得武植科考也就是好玩而已,他能有什么文化,科考哪有这么容易。 张老爷带回来的消息让张夫人好久回不过神来。 “快,带上银两田契,恭贺解元公!” 武植当场就收到了很多人的热情橄榄枝,想要投田给他避税,不过武植根基在阳谷县,在清河县倒是没必要。 都推辞了。 不过听闻消息的武村人,一个个都赶了过来。 一群武村的人听说武植中了榜首,个个激动的赶到清河县。 其中有许多武村老乡,武植堂系亲属,大伯,大伯儿子,旁系亲属等等这些人。 他们纷纷恭喜。 还说什么打小就看武植有出息,不一般。 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武村的人全部炸锅了。 毕竟解元出在他们村。而且是最不可能成为举人的武植。 很多武村的人宁愿相信狗能当状元,都从未想过武植能有这一天。所以听到消息后震的如遭雷击,太不可思议了。 武植拉着潘金莲回到了阳谷县。 既然已经中了,也没久留。主要是人太多了! 而当武植回到阳谷县的时候,消息早就传了回去。 好家伙。 武植他们的马车刚到阳谷县,顿时便看到远处县令范严,主薄,县丞,曹恒,花子虚,应伯爵等人在门口迎接武植。 还有许多围观的百姓,密密麻麻拥挤在一起,黑压压的人头,凑着脑袋望向这边。 看到武植的马车过来后,全城百姓县令都呐喊起来,一排锣鼓队在前面噼里啪啦吹拉弹唱,唢呐和锣鼓声远远传来,充满了喜庆,震耳欲聋。 看到这一幕,武植有些傻眼。 他只是考了一个举人啊,这阵仗…. 第64章 看到武植来了后,县令范严亲自过来,拱手:“恭喜武兄高中解元!恭喜恭喜啊!!!” 主薄也是赶紧拱手:“武县尉真乃大才啊!之前我就猜测以武县尉的才能一定能高中,果然,武县尉不但高中了,还是榜首啊!” 县丞笑道:“能高中就很好了,武县尉能得到榜首解元,真是了不得啊!” 旁边的曹恒也恭维了几句。 曹恒都头当初和武植有些小冲突,好在花子虚出面解围,才没有将武植彻底得罪。 曹恒旁边还有曹豹这个小混混,如今胆战心惊,额头泌出冷汗,要不是曹恒拉他过来,曹豹都不敢出现在武植面前。 曹豹也是在旁恭贺。 曹恒想来也是有些后怕。 且不说武植现在是举人老爷,即便不是,县尉也属于他的上司,也是得罪不起的。 一张笑脸说着好话,希望能缓解之前他和武植的关系。 而花子虚也恭喜道:“武兄高中榜首,是我们阳谷县的大事啊!恭喜恭喜!” 众人围绕武植恭贺连连,四周百姓也是呐喊不断。 潘金莲在旁边心情有些忐忑,这阵仗太大了。 武植拱手:“多谢诸位抬爱了,只是中了一个举人,诸位如此迎接,着实是有愧啊!” 范严笑道:“诶,武兄这是哪里话?你可是我们阳谷县的科举解元,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就连我们阳谷县也跟着沾光啊。” “是啊,解元公就不要谦虚了,这可了不得啊!他日武兄若是高中进士,到时我们在场诸位还得仰仗武兄呢!” “对对对,以后武兄一定能高中进士,以武兄榜首之才,进士指日可待!” 众人纷纷恭贺,言语多蕴含对武植的抬举。 这也的确不夸张。以武植榜首成绩,中进士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一个举人虽已不是普通人,但前途终究有限。 如果能高中进士,那以后绝对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对象,都是京官,前途无量啊! 而在回来的途中,花子虚道:“武兄,你我也算是认识很久,都是兄弟,如今兄弟你高中举人,我也没什么好送给你的,我在阳谷县有一套三进房子,大致还算整洁,还有八十两作为武兄高中的贺礼,还请武兄收下才是!” 武植一听,赶紧推了,这房子可不是小数目,送这么大礼,武植也有些惊讶。 一个举人的名头,想来还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花子虚更看中武植以后高中进士的潜力。 这点钱不算什么。 若是他日武植真中了进士,绝对是朝廷的重臣。能提前结交这样的人物,花子虚觉得这点东西还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交流_御书屋
篮坛大亨
乡村透视仙医
过激行为(H)
NTR场合_御宅屋
淫魔神(陨落神)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乡村桃运小神医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