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匣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支奇形怪状的黑色管状物。 无论是萧燕飞,还是顾非池,都一眼瞧出了这是何物。 第182章 “这是, 火|枪?”顾非池微挑剑眉。 大景朝有火|枪营,顾非池也是见过火|枪的。 火|枪是凶器,像刀械铁器一样被朝廷所管制。 朝廷常用的火|枪称为火绳枪, 而这匣子里的火|枪明显与火绳枪有所区别。 顾非池把它从匣子里拿了起来,抓在手里掂了掂, 慢慢悠悠地把玩了一番,唇角微微翘了起来。 他用过火绳枪,觉得发射远不如弓箭便捷,射程也不如弩箭, 也因而, 如今在军队中,依然以弓箭为主。 火|枪营也才区区三千人, 尚不成气候。 这把造型奇特的火|枪虽说与火绳枪有所差异, 但顾非池稍稍把玩一下, 就大致明白了用法,手指若有所思地在扳手、上方的金属夹以及燧石上摩挲了两下。 “外祖父, 这火|枪没有火绳, 是不用点火吗?” 殷湛拈须, 哈哈大笑:“阿池,你果然目光如炬。” “你且试试。” 说着, 老爷子随手推开了一扇窗户,示意顾非池往院子里发射。 顾非池从匣子里取出了铁丸和火药, 先疏通了枪管, 接着往火药池填入火药,再将铁丸装入枪管…… 他的动作慢条斯理, 修长白皙的手指擦过那冷硬暗沉的枪管时,有种冰冷强势的美感。 若是火绳枪, 现在就该点火,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管内装的铁丸发射出去。 这把火|枪不用点火的话,那应该就是叩动扳机,令燧石击打火镰…… 见他举起枪,枪口对准了外头,萧燕飞兴致勃勃地指向了外头庭院里的一棵红梅树,道:“阿池,你就射那棵梅树吧。” 接着,她忙不迭地捂住了耳朵,也示意老两口赶紧捂住耳朵。 “好。”顾非池浅浅一笑,右手稳稳地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声响起,有什么东西从枪口急速地喷出,快得几乎肉眼难以捕捉。 就看到庭院里的那棵梅花树的树干上多了一个大孔洞。 长满红梅的花枝剧烈地抖动起来,片片红色的花瓣如雨般落下,纷纷扬扬,下起了一场花瓣雨。 枪口冒出丝丝缕缕的白烟,室内扬起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漂亮!”殷湛大力地击掌,浑浊的老眼灼灼发亮。 一旁的萧燕飞来回看着这一老一少,觉得有趣:这男人啊,无论什么年纪,果然都痴迷枪械啊。 顾非池将这里火|枪又把玩了一番,眸子也亮了几分,对殷湛道:“这火|枪用起来更简单,准头也更为精准。” “这不是大景的火|枪。”他肯定地说道。 殷湛笑着点头:“这是上个月海船从西洋带回来的。” 在前朝时,中原就已经有了火绳枪。 火绳枪传到了西方后,西洋人对它进行了一些改进。 “马管事在西洋的某个国家偶然见着,觉得我应该会感兴趣,就带回来给我看看。” “阿池,你觉得这种西洋的火|枪怎么样?”殷湛问道。 顾非池在那犹发着烫的枪管上摸了摸,缓缓道:“这把火|枪最大的缺陷仍是发射的步骤太繁琐,每发射一次,我至少可以射出十几箭,不过,相比朝廷目前持有的火绳枪,用起来确实更为便捷。” “这火|枪不错。” 火|枪的杀伤力极大,想必海外也该跟大景一样,对军械会有所管制,寻常人是拿不到的。 顾非池看着枪口的缕缕白烟,又道:“外祖父,这把火|枪想是得之不易。” 殷湛笑而不语。 窗外的那株红梅还在“簌簌”抖动着,几片零星的花瓣随风飘进了窗内。 顾非池眸中的亮光闪动了一下。 虽说只有这一把火|枪,但这把枪让他看到了一个可能性—— 火器的可用性。 西洋人既然可以改进火绳枪,那么他们也可以。 大景既有擅长使用火药的工匠,也有擅长机巧之术的奇人,绝对不会比西洋差。 要是能在这把西洋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让火|枪的发射步骤更为便捷,准头更高,甚至像连弩一样可以连发几枪,再让火|枪营的将士全都配上最新型的火|枪…… 顾非池脑子转得飞快,甚至想到了几种火|枪手与弓弩手配合的作战方式。 殷湛捋着下巴的山羊胡,眸中闪着睿智深沉的光芒。 萧家的确是不争气,他们殷家又是商贾。 但就算是商贾,也不是毫无用处的。 他拿出这把西洋火|枪,就是想要告诉顾非池,告诉所有人,他可以为朝廷找到更便宜的粮草,可以为朝廷带来新的武器,不仅是这些,其它军用辎重、石料、矿产、药材乃至工匠……无论大景需要什么,他都有本事牵线搭桥。 他的宝贝外孙女,不是没有娘家可以靠的。 她不会比任何人差! 虽然殷湛没有直言,但都是聪明人,顾非池自然能够想得明白老爷子此番的用意。 顾非池将这把火|枪又放回到了匣子里,郑重其事地说道:“我这辈子,只会有燕燕一人。” 顾非池明白二老的忧心,目光坦然地迎视着殷湛苍老却锐利的眸光。 殷湛这一辈子走过大江南北,曾东游倭国,也远赴过西洋,他看过很多人,与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也会看人。 顾非池是不是真心实意,殷湛看得出来。 听他这么一说,殷湛的另一半心也放下了。 还是他们的燕儿好福气。 老者的脸上露出带着几分慈爱,几分欣慰的笑容,慢慢地喝了口茶,就听顾非池接着道:“等立后大典后,我会让岳母袭了沐恩公的爵位……” 殷湛老脸愣了愣,眼眸倏然睁大,嘴里的那口茶差点没喷出来。 “外祖父,快吐出来。”萧燕飞生怕老爷子呛到了,连忙抬手托住他手里的茶盅凑到他唇边,另一手又给他抚背。 殷湛低头把口里的那口茶吐在茶盅里,用一种出离震惊的表情看着顾非池。 这小子! 阿池这小子还真是绝了! 殷太太也是一脸惊愕,暗暗庆幸幸好自己没喝茶。 顾非池含笑又令廖妈妈去给老爷子重新沏茶,含笑道:“外祖父,外祖母,要是谁再在您二位跟前胡言乱语,不必客气,将人打出去就是了。” 顾非池完全可以想象,既然都有人敢弹劾燕燕来试探他的底线,那么自然也有人敢在岳母以及二老面前瞎嚼舌头,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殷湛还没完全回过神来,总觉得自己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 阿池是说真的? 把国公的爵位赐给皇后的生母,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怕是连戏本子也不敢这么写。 当他把手里的茶盅放在桌上时,便差不多想明白了。 殷家是商贾,属九流之末,阿婉已经与萧衍义绝,自然也归为了商籍,在那些个自诩名门的势利眼跟前,怕是觉得他的阿婉好欺。 他也听阿婉说了,她在外头巡视生意时,时不时地会与从前的一些旧识“偶遇”,那些人总借故让她见礼,又阴阳怪气地说着一些“女子不该善妒”,又或者“为人妇者当主动为夫纳妾,开枝散叶”云云的话。 这些话是冲着谁去的,又是什么意思,谁都懂。 这一个个都盯着东宫,想往东宫塞人呢! 这段日子,殷湛一直忧心忡忡,既担心外孙女,又替女儿觉得委屈。 此刻再看顾非池,老爷子眼里的慈爱又浓了几分,温情脉脉。 燕儿不止是个好福气的,也是个会识人的,阿池啊,这是不想让人怠慢了殷家,怠慢了燕儿的生母。 以后,但凡再有人敢在阿婉跟前再说些乱七八糟的,有了这沐恩公的身份,阿婉大可以一巴掌呼过去。 阿池这孩子能有这份心意,实在是…… 殷湛长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之前的不安真是庸人自扰了。 他随手把放火|枪的木匣子往旁边一推,笑得眼角皱纹更深,对着顾非池挥挥手:“来来来!” “下一盘要是你赢了,外祖父给你一样好东西。” 他露出了神秘兮兮的笑容,对着顾非池的态度更加自然。 萧燕飞若有所思地抿了抿嘴。 这些日子,顾非池不在,她一心顾着京城大局,倒是忽略了一些事。 她没说,只默默地放在了心上。 这会儿面不改色,她托腮,俏皮地凑趣道:“有什么好东西?外祖父,我也要。” “给了阿池,还不就是你的。”殷湛伸指点了点萧燕飞的小鼻头。 “那我不帮您了。”萧燕飞挪了一个位置,又往顾非池那边坐,一手挽着他,“我帮他!” 她转头凑过去,光明正大地对着顾非池说起悄悄话:“我们把外祖父的好东西都赢来!” 顾非池:“好。” 殷湛的棋瘾犯了,赶紧从棋盒里抓了把白子,急急催促道:“阿池,快猜子。” 这时,知秋掀帘进来了,禀道:“殿下,太子妃,梁公公来了。” 梁铮没一会儿就跟着一个小丫鬟进了屋,他是带着折子来的。 折子上的是礼部拟的登基大典的仪制。 顾非池从棋盒中拈了一枚黑子放在棋盘上,猜了子。 若老爷子手里的棋子为奇数,则顾非池执黑,反之执白。 “我执黑,你执白。”殷湛乐呵呵地放开了手,露出掌心的四枚白子。 顾非池微微一笑,一手整理着棋盘,另一个手随意地翻了翻那道折子,就直接把它丢了回去。 只给了梁铮一个字:“改。” 于是,梁铮二话不说,捧着折子走了,对着礼部尚书好好敲打了一番。 等第二天他在文华殿,再递上折子的时候,顾非池终于不是整个儿打回去了,而是直接勾了几条,让礼部接着改。 顾非池白天在文华殿处理政务,等忙完了,黄昏就回殷家住,就如同民间在媳妇娘家住对月一样。 朝野上下,都在暗暗地观望着,思量着。 然而,还不等他们悟到点什么,就有几家诰命夫人得了太子妃派人送来的帖子。 不是宣到东宫,而是宣到了殷家。 这帖子来得有些莫名其妙,可被太子妃召见是一种荣耀,谁也没有多想,就一身大妆去了殷家。 到了后,一直从上午巳时直等到了午后未时,都没人叫她们进去。 她们也不敢乱动,就只能这么眼巴巴地站在正厅的廊下等着,盼着。 这些夫人也个个都是人精,长着七窍琳珑心的,这会儿她们也都看得出来,太子妃传唤她们,不是召见,而是敲打。 只是一时间,她们也没想明白自己这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几个人转弯抹角地相互打听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她们几个,都不约而同地曾在外头“偶遇”过殷婉,并劝她好好教教太子妃,应谨守女德,不嫉不妒,如此才为世间女子的表率。 说为人妇者要大度,要为夫家广开枝散叶,这才是女子的本分。 “不会吧。”一位身段丰腴的圆脸夫人讷讷道,有些不敢置信,“就为了这等小事?” 其她几人也是心有戚戚焉,面面相觑。 她们不过就是让殷婉给她们见个礼,一个没有品级、没有诰命的商贾女对着她们这些诰命夫人,难道不该见礼吗? 而且,女子本就该为夫家开枝散叶,她们也没说错啊。 另一个鹅蛋脸的夫人撇了撇嘴,小声说:“总不能等太子登基了,‘她’也霸着,不让新人进宫吧。” 她口中的这个“她”指的当然是太子妃萧燕飞。 就是就是。那圆脸的丰腴夫人连连点头。 她们都知道,太子确实重视太子妃,连兵符也可以交给太子妃,颇有几分当年太|祖皇帝与皇后的情谊,可就是太|祖的后宫中也是有好些妃嫔的。 大行皇帝宠爱柳氏,这宫中的皇子皇女也不少。 皇后之位她们家要不起,嫔妃的位置他们总能一争吧! “李夫人……”那圆脸的丰腴夫人正想说什么,却见那位鹅蛋脸的李夫人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目光望着另一边,笑着轻唤道:“祝嬷嬷。” 其她几位夫人也都望了过去。 祝嬷嬷是废后柳氏身边的老嬷嬷了,很多人都认得。 李夫人朝祝嬷嬷走近了一步,露出熟稔的笑容:“好些日子不……” 她话没说完,就见祝嬷嬷目不斜视地在她身边走过,给眼色都不给一个,径直地进了正厅。 “……”李夫人脸色一僵,略有点尴尬。 下一刻,进屋后的祝嬷嬷翻脸像翻书似的换了一张乐呵呵的笑容,对着坐在罗汉床上萧燕飞屈膝禀道:“太子妃,养心殿已经打扫出来了。” “依您的吩咐,乾清宫,凤仪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和承乾宫都封了宫。” 候在外头廊下竖着耳朵听的几位夫人也隐约听到了一些。 封宫? 这些夫人们一头雾水地蹙了蹙眉。 眼看着再过几天太子就要登基了,来年就要选妃纳新,宫里头很快就会再有皇子皇女们出生,宫室只怕会不够住,怎么就要封宫了呢? 几位夫人又把头往门口凑了凑,想再听听,“吱呀”的一声,门就被丫鬟给关上了。 关闭的屋门隔绝了外头窥探的视线。 萧燕飞对着祝嬷嬷点了点头,赞了一句:“嬷嬷做事一向爽利。” 那谁和谁住过的地方,不止是顾非池嫌晦气,她也是,该封的还是趁早封了得好,还能节省点开支。 得了夸奖的祝嬷嬷喜笑颜开。 “嬷嬷来得正好。”萧燕飞随手拿过了一旁的花名册,交给了祝嬷嬷,“你看看这个。” 这是宫人们的花名册。 整座皇城有内侍、宫女足足四千人,再加上数千守卫宫禁的侍卫,简直相当于一座小县城了。 “过年后,我打算把宫人放出去一半。”萧燕飞道,“至于那些年岁大了又无家可归的内侍和老宫女,就让他们去皇庄养老吧。” 京幾一带就有好几个皇庄,只需每年从内库里拨些银子,又有皇庄的田地可以自给自足,养养这些年老孤苦的宫人也不费什么钱。 按她的想法,只要这些宫人安分,从宫里退休后也是可以在皇庄颐养天年的。 “只要他们当差时安份,无论是养老送终,还是日后的祭奠,自会有宫里安排操持。” 祝嬷嬷捧着那本花名册,一时呆住了。 他们这些宫人,大都孤苦无依,没有家人,他们最怕就是老了之后,被赶出宫去。 运气好的宫女嬷嬷,会有一些勋贵或官宦人家请回家去,充作教养嬷嬷,教府里的姑娘们规矩。 这运气不好的,就是流落街头,甚至于曝尸荒野。 太监内侍们更惨,出宫后,根本无人会再看他们一眼,也正因为此,那些老太监才会在宫中收义子,拼了命的揽银子,就是为了老有所依。 若是他们这些无根之人老了后,真能由宫里养着,等故去后,还有人给他们送终,烧个纸钱,那这简直再好不过了。 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祝嬷嬷心潮翻涌,两眼发红地说道:“太子妃,您真是仁慈!” 她是老了,何曾能想到这辈子最大的福气这会儿才来了。 幸好姑娘当初没有嫌弃自己!祝嬷嬷抹了把泪,正想好好表一番忠心,就听萧燕飞又道:“这件事就交给嬷嬷了。” “这具体的章程该怎么定,嬷嬷先参详参详,再与我说。” 萧燕飞以食指点了点那本足有砖头厚的花名册,“嬷嬷在宫里久了,这些人是不是身家干净,背后有没有人,有没有抱团结党,嬷嬷应该最是清楚。” “嬷嬷辛苦一下,把那些要放出去的和送去皇庄养老的名册都整理出来。” “该留的留,该放的放。” “主子言重了,奴婢不辛苦。”祝嬷嬷两眼发着光,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了花名册。 “嬷嬷是知道的,我初来乍到,对这宫里的人不熟悉,”萧燕飞轻轻拍了拍祝嬷嬷的手背,温柔地笑了笑,“这件事也只能靠嬷嬷了。” “这宫里上下,像嬷嬷这样的三朝老人是不少,可这知根知底的人也唯有嬷嬷了。” “我想来想去,谁也没有嬷嬷这般可靠。” 这一字字一句句令祝嬷嬷分外妥帖,祝嬷嬷的眼睛越来越亮,到了最后,已是热血沸腾,觉得自己肩负着无比的重任。 她在宫里头活了大半辈子,最是知道这宫里头有多腌臜,藏着多少阴谋陷阱,多少会吃人的人。 她曾亲眼见过数之不尽的人不明不白地死在这深宫中,无论是贵人,还是卑微的奴婢,这宫里的人命都不值钱。 自家太子妃这般柔弱,这般美好,又没什么心眼,如何对付得了那些个豺狼虎豹。 而且,太子爷与太子妃新婚燕尔,很快就会有小主子了。 想到这些年宫里头折了多少孩童,祝嬷嬷悚然一惊,暗道:可不能让小主子被那些阴险小人给算计了! “太子妃放心,这件事奴婢一定好好办!”祝嬷嬷福了福身,郑重地说道。 太子妃把这些事交给自己,而不是知秋那丫头,说明在太子妃的心里,还是自己最能干,最值得托付! 她斗志高昂地给一旁的知秋递了个挑衅的眼色。 知秋:“……” “太子妃,那奴婢就先回宫了。”祝嬷嬷连忙又道。 她刚得了新差事,心里是激动,又有那么一丝丝忐忑:这宫里有心眼、有手段的老人可不少,他们怕都一个个望着东宫,想在太子妃跟前卖好呢。 自己可得好好表现,万不能让那些人得了机会! 萧燕飞点了点头,又道:“你下去吧。” “顺便出门代我传个话,让外头那几位可以回去了。” 祝嬷嬷屈膝领命,捧着这本厚厚的花名册又出去了。 她迈出正厅,昂着脖子,对廊下的几位夫人道:“传太子妃口谕,几位夫人可以回去了。” 太子妃把她们召来罚了一会儿站,就这么打发她们回去了?李夫人等几位夫人再一次面面相觑。 刚刚,她们在外头就隐约听到里头说宫里已经封闭了近一半的宫室,如今又要遣走近半的宫人,这太子妃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夫人们心里都有些没底。 “请。”祝嬷嬷伸手作请状,领着那几位夫人往二门方向走去。 瞧着四下没有殷家的下人,李夫人悄悄地给祝嬷嬷塞了个金镯子,小声地打听起消息来:“嬷嬷,太子殿下马上就要登基,这宫里头正是破旧立新的时候。” “怎么反而关了这么多宫殿?” 她还藏了半句话,这些宫殿要是全关了,待日后,有新人进宫,住哪儿呢? 破旧立新?祝嬷嬷细细地咀嚼着这四个字,一下子明白了。 她们原来打得是这种腌臜的主意! 呵,这些人啊,也就是仗着年纪大,见太子妃性子好,一个个就蹬鼻子上脸了! 难怪太子妃没见她们,肯定是被气哭了。 祝嬷嬷眯了眯老眼,回想起来,刚刚太子妃的眼圈好像是有点红。 她不喜的目光朝这些夫人扫了过去,觉得眼前这一个个的全是吃人的鬼。 李夫人她们见她不说话,还以为她是嫌一个金镯子不够。 那圆脸的丰腴妇人赶紧摘了自己身上的翡翠玉佩也塞给了祝嬷嬷,其她三位夫人也很是大方,玉镯子、金锁、金钗一股脑儿地全塞给了祝嬷嬷。 历来,像这等在宫中贵人身边近身伺候的嬷嬷,她们这种诰命夫人也得赔笑,免得对方在贵人跟前给她们上眼药。 她们不怕她贪,只要她够贪就行。 在夫人们灼灼的目光中,祝嬷嬷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外命妇行贿宫人,意图打听宫闱之事,这可是皇家大忌,当夺诰命。” 她重重地一拂袖,把方才这几位夫人亲手给的“证据”一揣,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夫人等几位夫人傻眼了,如遭雷击。 不对! 等等! 给宫人塞银子打听些小事哪朝哪代都有,也是为了避免不小心别触了贵人的霉头,这怎么就要除诰命了呢?! “祝嬷嬷!”李夫人率先反应了过来,花容失色,拎着裙裾赶紧追。 其她几位夫人慢一拍地也反应了过来,也火急火燎地去追祝嬷嬷。 这些养尊处优的夫人们平日里哪有这样跑过,没一会儿就跑得气喘吁吁,连发髻和发簪都乱了,瞧着狼狈不堪。 可她们一直追到二门,都没追上。 祝嬷嬷已经走得没影了,只看到她们的马车停在二门那里。 李夫人跺了跺脚,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这老嬷嬷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腿脚这么好?” “李姐姐,”另一个夫人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大冬天的,额角还跑出了一头汗,但她还是勉强振作起精神,安慰起其她人,“没事的。我看祝嬷嬷只是随口说说,她也就是个宫中的下人,怎么敢真就得罪了我们?” 没错,她们这些人可都是有诰命在身的! “我看啊,她指不定是想以此多讹点银子呢。”圆脸的丰腴夫人咬牙切齿道。 她这么一说,好几个夫人纷纷附和。 嘴上是这么说,她们心里却都有些忐忑。 然而,事已至此,她们也只能在各自嬷嬷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一上马车,李夫人脸上的佯装镇定就消失了,她慌张地催促车夫赶紧回去,有些心神不宁的。 一开始,太子妃宣她觐见的时候 ,她跟自家老爷都觉得,兴许是前些天的“规劝”有用,太子妃是来问问自家姑娘的。 按旧例也该是这样,先有个共识,待将来新帝过了孝期,再行册封。 可是现在,她发现自己大概是错了。 李夫人越想越是不安,她要赶紧回去和老爷商量一下。 殷家在城西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镇痛
致重峦(高干)
蔡姬传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醉情计(第二、三卷)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总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