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程朱文官整死你啊! 众人有说有笑地向外走去,看得一众程朱文官咬牙切齿。 金忠眼瞅着解缙几人弹冠相庆的可恨模样,心中也难免生出了怒气。 继续这样闹下去,只怕朝堂会变得乌烟瘴气啊! “宜之(蹇义字),维喆(夏元吉字),汉王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现在该如何是好?” 蹇义听到这话,同样叹了口气。 皇上北伐,太子不出,面对无奈混账的监国汉王爷,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能怎么办? 讲道理吧,他跟你舌战群儒,动不动就拿剥皮实草与太祖《大诰》说事儿,骂得满朝文臣毫无脾气。 不讲道理吧,他这一拳一脚打过来,那兵部郎中李瑞差点被他活生生当朝踹死! 讲道理又讲不过,打又打不过,他们能怎么办? 夏元吉闻言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幽幽开口道:“我等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汉王新学与程朱之间尽力斡旋,维持朝堂稳固,等待皇帝陛下回京。” “太子殿下今日没有现身,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想来或许是因为杨荣吕震这两个蠢货做的事情,加上乡野间士绅兼并田地成风,太子爷对程朱也心生不满了。” 听到老夏头这话,金忠与蹇义都是一怔,随即摇头苦笑了起来。 “程朱登临神坛,一家独大垄断科举,以致于大明官场成了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 “汉王推出新学,想要将程朱拉下马来,这虽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可以给名教子弟一个警告,让他们不至于像以往那般猖獗跋扈,恣意妄为!” 夏元吉笑着摇了摇头,抬脚向前走去。 “寻沈粲沈民望去,此次春闱大考,务必让他出题,确保大考正常进行。” 三人打定了主意,当即直奔翰林院。 与此同时,王景邹缉曾棨三人,已经来到了礼部官署。 草草会见了礼部一众官吏,王景便让他们各司其职,继续忙着各自的事情。 三人来到尚书大人专属房间,神情凝重地开起了小会。 “二位,还记得陈济先生的教诲吗?”王景率先开口,“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二位想必都已经听说了,也都看到了。” “满朝文官大儒,除了胡俨胡公之外,偌大一个朝堂,再无人敢直面对抗汉王殿下。” “这样的程朱,还值得我们推崇吗?这样的文人,真的还是文人吗?” 风骨全无,堕落奢靡,骄奢淫逸…… 这就是如今的程朱文人,名教子弟! 曾棨(音同起)眼中精光闪烁,怒斥道:“他们不配称为文人,更不配称为名教子弟!” “陈济先生说的对,真正的名教,应是公羊!” “我三人应当扛起公羊大旗,与程朱、陆学三分天下,为名教正名!” 邹缉扫了他一眼,暗自慨叹年轻就是资本,总是那么热血澎湃。 他已经老了,但体内尚有热血犹存。 “子棨所言极是,老夫庸碌了一辈子,也想搏一个名垂青史的贤名!” 王景闻言大笑不止,当即拍板道:“既如此,那我三人,就与这程朱陆学斗上一斗!” “子棨,汉王爷命你出任此次会试主考官,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务必让汉王爷采用你的试题!” “至于试题题目,就定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闻听此言,邹缉曾棨连连点头。 儒家公羊三大核心思想: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 大一统:《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居正:故君子大居正! 大复仇: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朝堂之上的争斗,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师。 通政使鲁穆鲁铁面在汉王爷的授意下,当即刊印了一份邸报,将杨吕一案,以及学部新设主管天下学政等事,直接散播开来。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起一片哗然,随即以一种极其恐怖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汉王立学部,总管天下学政,主科举贡举之事! 当然,此刻汇聚于帝都的举子学子,更加关心的事情,却还是会试主考官的变动! 原定两位主考官,翰林学士沈粲不变,另外一人却成了新任礼部侍郎曾棨! 帝都西南一间客房,参加会试的举子正拿着邸报高谈阔论,言辞极其激烈。 嘈杂声音中,大多数都是对汉王朱高煦的不满,甚至有胆大之人低声咒骂。 毕竟会试主考官变动,意味着他们先前做的猜题押题工作,很有可能全部白费。 人群中一处偏僻角落,一剑眉星目的英武少年郎,双眼炯炯有神,行为举止潇洒自如,似乎没有受到半分影响,正伏案大快朵颐。 “廷益,你怎么还吃得下,会试出现了大变动啊!” 英武少年郎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德遵兄,此次会试我不过是来见识见识罢了,本来就不抱太大期望,倒是德遵兄才学过人,此次定能一举高中,独占鳌头!” 少年郎这话不大,却清晰地响彻整个酒楼,瞬间吸引了所有举子的目光。 “嚯,好大的口气,这两个外乡人是谁?” “嘶,年长那位,是此次吉安府乡试解元,陈循陈德遵!” “陈循?那没事儿了,此子确有大才,另外一人呢?” “瞅着面生,应该没有什么名气……” “他呀,杭州才子于谦于廷益,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就是出自此子之手!” “哦?原来是他于廷益?名气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一众举子议论着二人,只是不知为何,语气显得那么酸溜溜的。 吉安府状元陈循名气极大,说是名动京师都丝毫不为过。 至于这于谦,不过因一首《石灰吟》扬名,这才落了个才子的名头。 但是众人羡慕嫉妒之处,在于这于廷益长得真是太……帅了! 剑眉星目,一身正气,坐在人群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真特么的帅! 第267章 汉王之命!朱棣心态崩了啊! 饮马河畔,中军大帐! 大帐内一片欢声笑语,陈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着自己的功绩。 就在不久前,他受命率为先锋大将,三千营铁骑不断推进。 在距离饮马河五十余里处,正巧撞上了前来搜寻大明斥候的一股瓦剌游骑。 虽然这游骑只是一个百户队,被三千营铁骑宰了个干干净净,但是架不住这是军功啊! 只是可惜,宰了这支百户游骑后,三千营便再也没有遇上其余瓦剌军,又不敢贸然度过饮马河,遂在南岸据守,等待皇帝陛下率主力大军亲至。 此次北伐大军,对外号称五十万,实际上的战兵数量不过十万,其余都是运输物资的辎重后勤兵种。 足足等了一个月之久,主力大军终于抵达饮马河畔。 陈大头也开始了日常炫耀,没事儿就拎着瓦剌百夫长的人头,在柳升、吴高等人面前晃悠,气得一众将佐咬牙切齿的。 就比如现在,陈大头又在不断吹嘘夸耀自己砍杀瓦剌蛮子时如何英勇,听得朱棣都有些烦了。 这尼玛的,带着一千铁骑,砍杀了一百个蛮子,你还能吹嘘一年不成? “陈大头,给朕闭嘴,再吵吵抱着你的人头去外面跪着!” 皇帝陛下一声低喝,陈懋立马就老实了,讪笑着抱起瓦剌百夫长的狗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人群里。 嗯,这瓦剌狗头可是军功证明,不能随便丢了。 朱棣剐了他一眼,随即看向薛禄,沉声道:“瓦剌军情探查得如何?有消息吗?” 薛禄心头一震,清楚皇帝陛下问的不是瓦剌军情,而是那两个好圣孙的行踪。 朱瞻基与朱瞻壑这两个小王八蛋,跟较上劲儿了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去当斥候,唯恐被对方给比了下去。 薛禄这个三军总管堪称铁面无私,你要去那就去吧,大不了给你调配些经验老道的斥候配合保护。 于是乎皇帝陛下的两位好圣孙,就这么胆大包天地摸过了饮马河,捅瓦剌大军的老巢去了。 “皇上,斥候昨夜才出发,尚未消息传来。” 听到这话,朱棣一愣,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两个小兔崽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瞻壑也就罢了,锦衣卫的卫镇抚,职责在身,率锦衣卫斥候前去刺探军情,也是应做的事情。 但是瞻基这个小兔崽子,一门心思地想要表现自己,这就让朱棣有些不高兴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你是当朝太孙,你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折在了瓦剌人手中,那大明岂不是威严丧尽? 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至于老三家的…… “嗯?赵王世子呢?在做什么?” “额……这个时间,按照幼军惯例,赵王世子估摸着应该在锻炼体能……” “成日锻炼体能有什么用?没有作战经验,还不是无用?给他配备一支斥候小队,扔到对岸刺探敌情去!” 朱瞻塙:“???”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撒气…… 恰在此时,大帐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喝声。 “报!应天府急报……” 来了! 又来了! 众人都麻了! 这尼玛的出来打个仗,十天就来一次急报! 咋滴汉王爷你一天天地闲出屁了啊,没事儿就给皇帝陛下发急报玩儿呗? 朱棣面容一僵,麻木地看着那锦衣卫冲进来跪倒在地,然后熟练地从他手中接过急报。 这急报一共有三封。 第一封。 “嗯?马琪被千刀万剐了?” 朱棣一愣,继续看了下去,下一刻气得脸都青了。 这个马琪,天杀的阉人,他怎么敢的,怎么敢的? 打着“采办”的名义搜刮交趾民脂民膏,凌辱交趾地方官员,鱼肉交趾地方百姓,恣意妄为,无恶不作,搅得交趾地区怨声载道,民愤四起! 如果不是黄福等人竭力广施仁政,只怕交趾地区已经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这个混账东西,活该他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转念想起他被自家老二给剐了,朱棣心中怒火瞬间消散,转而化作了舒爽。 如果不是老二及时揪出了这个害群之马,只怕交趾地区当真会出大问题! 老二这差事办得不错,当赏! 朱棣微微一笑,接着打开了第二封。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还未持续片刻,立马就变得僵硬了起来。 百官联名,借着马琪祸乱交趾一事,请求罢免各地镇守太监,署名人第一位,赫然就是兵部尚书金忠。 见到这一幕,朱棣又有些不爽了。 宦官虽然都是些阉人,上不了台面的残缺之人。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皇室更加忠心,比起这些个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不知好出凡几! 单论忠心而言,宦官阉人足以甩他们十几条街! 而且如郑和、王景、侯显、王狗儿等宦官,那都做出了显赫的功绩,比之满朝文武更加出彩耀眼。 因为一个马琪,就想罢免镇守太监,也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想着,朱棣冷哼了一声,直接在心中否决了百官的这个请求,将这第二封密信扔到了一边,不再理会。 打开第三封密信,朱棣顿时咧嘴一笑。 “爹啊,最近吃得可好?穿得可暖?儿子有一件事情,得跟您老人家提一下……” 看见这亲切的关心问候,永乐帝都忍不住心头一暖。 接下来密信的主要内容,则是汉王朱高煦关于岭北行省的长篇大论。 为了让永乐大帝清晰地感知到岭北行省的地缘价值,朱高煦引经据典,援引先例,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看得朱棣连连点头。 只是永乐帝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一直看到了结尾处,朱棣忍不住勃然大怒,气得拍案而起。 “爹啊,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反正你也开始北伐了,瓦剌那点小卡拉米,最多不过五万人,还不够您老人家宰的!” “这出去一趟,行军都得五六个月,也怪不容易的,要不您老人家就能者多劳,顺手把岭北行省给打下来,也方便我大明接下来执行牧羊计划……” “兵甲辎重、粮草物资这些您放心,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要是这都打不下岭北行省,您老人家恐怕也没好意思回京……” 怒了! 朱棣怒了! 难怪他总觉得怪怪的! 这尼玛的,老子这是被自己儿子给流放了? 老子是皇帝啊,不是将军啊,你特么的让老子去给你打岭北行省? 你个兔崽子,混账东西,你怎么敢的啊?! 朱棣勃然大怒,气得一脚踹翻了案桌,吓了众将一跳。 “逆子!这个逆子!” “凤阳!必须发配凤阳!” “这混账东西有逆骨,大逆不道,这兔崽子……” 众将:“???” 你娘咧! 这又是咋啦? 汉王爷把你坟给刨了? 一众大将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吭声。 朱棣暴怒之后,插着腰来回踱步良久,最后却是气急反笑。 “老二啊老二,你个混账东西,可是真行啊,敢拿捏你爹我了!” 长叹了口气,朱棣随即下令道:“传令三军,即刻渡河,用最快的速度打掉瓦剌!” 众将闻言一脸懵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皇上,这是……” “瓦剌不重要,重要的是岭北,当年太祖高皇帝未毕的夙愿,将由朕亲自完成!” 众将:“!!!” 第268章 无价之宝?我家有很多啊! 岭北? 皇上要打岭北? 众将闻言一愣,随即欣喜若狂! 喜事啊! 大喜事啊! 皇上如果真想征伐岭北,那这可是一笔大军功啊! 对于柳升陈懋等武官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军功! 因为军功代表着爵位赏赐,代表着武官的一切! 但是瓦剌也就那么点人,算上老弱妇孺在内也不过四五万铁骑,还不够他们这些大将分的。 但是现在皇上要征伐蒙古的岭北行省,那可完全不一样了啊! 岭北行省幅员辽阔,而且其治所和林,更是昔日大蒙古国的帝都。 有着这么一层历史渊源在,游牧在岭北行省的蒙古部落不在少数,他们都是怀念大蒙古国荣光的怀旧分子。 这些蒙古部落,那可都是一笔笔军功,都是一个个爵位啊! 想着,众将眼睛瞬间红了,嗷嗷叫着支持陛下,打下岭北行省。 然而胡广金幼孜等文臣听到这话,却是瞬间亚麻呆住了。 打掉了瓦剌,还要打岭北?! 打个大西瓜啊! 几乎没有多想,胡广当即下意识地出列,高声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 朱棣听到这话,心中略微有些不爽,但他毕竟是永乐大帝,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笑着示意胡广接着说下去。 “陛下,岭北相较于中土而言,就是一块不折不扣的飞地,不但距离长城防线遥远,还处于群狼环伺之中,我大明征伐岭北,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暂且不提征伐岭北行省,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即便将岭北打下来后,朝廷派也遣大量驻军驻守此地,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却根本无法从岭北获得收益!” “当年蒙古朝廷为了开发他们这‘龙兴祖地’,在立行省、派驻军的同时,频繁调动内地人力财力、采取多项措施,支援牧区经济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不断派遣内地各族人民,给予牛具种子进入牧区,打井开渠,在和林、称海、谦州、吉利吉思、五条河及杭海、金山之北等地大力兴办屯田,但收益呢?微乎其微,几乎没有!” “岭北地广人稀,土地荒芜杂草丛生,屯田所获粮食还不够岭北驻军所用,甚至需要蒙古朝廷年年补给,每年岁秋都要投入数不尽的人力物力,以豢养此地驻军子民,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岭北行省虽然重要,但眼下的大明根本不需要这块飞地,更不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强行收复此地……” 胡广借助蒙古朝廷的历史教训,正在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丝毫没有注意到朱棣那越来越黑的脸色。 他没有注意到,薛禄却是注意到了,直接怒喷道:“胡广,你一介文人,不通兵事,你知道个屁!” “薛将军,尔等武夫不过是想攫取军功,难道就可以置家国大计于不顾吗?” “蠢货,叫唤什么?信不信老子揍你?!” 刹那间,柳升陈懋等人加入战场,凶狠地注视着一众文人。 不让老子打仗,那就是夺走老子军功,这是生死大仇! 再者说了,这是行军大帐,武夫的天下,你这几个文人在叽叽歪歪个什么? 眼瞅着文武开始对骂互喷,朱棣一张老脸顿时就更黑了。 恰在此时,金幼孜叹了口气,出言奏道:“皇上,即便要征伐岭北,那也必须从长计议。” “我北伐大军虽号称五十万之众,但真正的战兵不过十万,余者皆是辅兵民兵,负责运送粮草辎重。” “十万战兵,就想打掉瓦剌,横扫漠北,收复岭北,这未免太过儿戏了些!” “一旦深入草原,粮草辎重供给不上,那皇上的安危何人保证?” 听到他这话,众人顿时沉默了。 金幼孜很聪明,并未如同胡广那般,直接逆着朱棣的心意,叫嚣什么岭北不该打。 他是反其道而行之,顺着打岭北的思路去想,而后抛出一个个难题,尤其是皇帝陛下的安危。 你是大明皇帝陛下,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要是换作旁人将军,想打就打,就算吃了败仗,死在了岭北,那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你不一样啊,你是大明皇帝啊! 这万一你要是出了什么闪失,谁能担当得起这个责任? 现在在场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阖家团圆地上路下去给太祖高皇帝谢罪! 薛禄等大将听到他这话,兴奋激动之情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惶恐与不安。 打岭北,就要深入草原,这么一来,作战时间会长达好几年,短时间内是结束不了的! 但是让皇帝陛下孤悬在外,一打仗打个好几年,这像什么话? 想着,所有人都沉默了,等待着皇上裁决。 朱棣扫了一眼文臣武将,随即笑道:“粮草辎重不必担心,一批一批地都在赶来的路上。” “汉王已经命户部主事周忱赶到了北平,组织商人准备接收蒙古子民,开启牧羊计划!”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肃清整个漠北,将这些部落子民强制送往长城附近,届时周忱会接收安置。” “最后打下岭北治所和林,此次作战任务也就完成了……” 众人:“???” 啥? 作战任务? 谁敢给皇帝陛下安排作战任务? 不会吧不会吧,汉王爷你不会这么勇的吧? 饮马河北岸。 一片肥美牧场。 朱瞻基与朱瞻壑正缩在一个小土坡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堂弟啊,这差事不好办啊,瓦剌人的斥候游骑越来越多了。” “谁说不是啊,要是遭遇了,宰了一支,你我等人必死无疑。” 毕竟瓦剌驻地就在眼前,心高气傲的兄弟二人,也不敢在老虎屁股上拔毛。 瓦剌人早些年被称为西部蒙古,不少贵族与蒙古本部并列,同黄金家族世代通婚,男尚公主,女适皇胃,可谓“世联戚碗”,权势显赫。 这就导致瓦剌军与蒙古军一样,作战生活方式都差不多,斥候编制也一样,汗庭驻地百里之内,密密麻麻地充斥着斥候游骑,随时随地确保汗廷的安全。 “堂兄,要不撤了吧,瓦剌防守如此严密,我们渗透不进去啊!” 朱瞻壑有些无奈地开口,他虽然胆子大,但是不等于没脑子。 朱瞻基闻言微微一笑,淡淡道:“不急,我准备了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 朱瞻壑一愣,随即兴奋追问道:“啥秘密武器?赶紧拿出来啊!”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这东西可是价值千金,皇爷爷最心爱的宝物,为了借用一下,我没少被老爷子臭骂……” 这么一说,朱瞻壑兴趣更浓了。 究竟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值得老爷子那么喜爱? 只见朱瞻基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危险后,这才从怀中取出了一物,甚至还用锦帕给包好了。 “这宝贝名为千里镜,全世界就这一副,被二叔献给了皇帝陛下……” 朱瞻壑:“???” 啥? 千里镜? 这不是望远镜吗? 这玩意儿我家里还有很多啊? 怎么就全世界仅此一副…… 朱瞻壑立马捂住了嘴巴,满脸骇然之色。 我尼玛啊! 我的亲爹啊,你可真是个大孝子啊你! 朱瞻基看着他这副震惊的表情,顿时觉得舒爽不已。 堂弟啊堂弟,我就喜欢你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第269章 瓦剌人要跑?那可都是军功啊! 麻了! 彻底麻了! 朱瞻壑都没想到,自家亲爹胆子这么大,竟然敢拿老爷子开涮! 那什么他娘的“千里镜”,什么他娘的“价值千金”,根本就是成本不高的望远镜! 年前汉王府的顶尖工匠,就在自家老爹的亲自指导下,经过多次尝试攻坚,烧制出了什么“无色玻璃”…… 当时皇甫先生还兴奋得不得了,想要立马将这玻璃推入市场,以此赚取惊天暴利。 毕竟这玻璃在大明可是个稀罕玩意儿,而且那无色玻璃更是价值不菲。 因为那无色玻璃晶莹剔透,表面光滑如镜面,只要稍微加工一下,那可就是完美的镜子! 是的,玻璃镜子! 自古以来,人们用的都是铜镜,清晰度不高,只能勉强能够照出面容。 但是铜镜的清晰度与玻璃镜子相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根本不用怀疑,一旦这玻璃镜子推入市场,瞬间会引起达官显贵的疯狂争抢! 别说女人,男人都会抢,谁还没有个爱美之心呢? 毕竟物以稀为贵,无色玻璃的制造工艺,仅有汉王府独此一家。 只要将玻璃镜子推入市场,汉王府光凭借这一门工艺,就足以世世代代吃喝不愁了。 但是不知道自己亲爹怎么想的,好不容易捣鼓出了这么个宝贝,又令匠人全力生产玻璃镜子,却始终严禁推入大明市场,甚至为此还杀了一个试图偷买玻璃镜子的匠人立威! 整个汉王府,也只有自己娘亲用上了这宝贝,其他的玻璃镜子都堆积在仓库里面。 明明是一座金山银山,自家亲爹却宁愿让它们在仓库里吃灰! 有时候,朱瞻壑是真搞不懂自家亲爹的想法。 再比如眼前这千里镜,汉王府仓库里也堆了不少,结果他倒好,就拿出一副献给了皇爷爷,还张口就来世间仅此一副,价值连城…… 也不知道老爷子知道真相后,会不会把他吊在树上毒打…… 朱瞻壑正神情麻木地想着,他这副表情落到朱瞻基眼中,却是“震撼莫名”,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堂弟,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匠人的确技术卓绝,巧夺天工!” “单论这千里镜,如果成本再低一点,给我大明王师的斥候全都配备上,人手一副,那会是何等美妙的场面……” “只是可恨,这核心镜片是极品琉璃,世间独此一份,可遇不可求啊!” 朱瞻壑:“……” 极品琉璃? 啊对对对! 世间独此一份…… 可遇而不可求…… 老子能怎么办,总不可能坑爹吧? 眼瞅着朱瞻基还在哔哔赖赖个没完,朱瞻壑有些不耐烦地提醒道:“行了堂兄,赶紧看看瓦剌大营的情况吧!” 听到这话,朱瞻基也不发怒,而是误以为这位堂弟在眼红嫉妒。 他也想试试这大宝贝! “堂弟,不要着急,让为兄先看看,这大宝贝可不敢弄坏了,得小心……” 朱瞻基按照老爷子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转动着千里镜,可是转了半天,却是没见到人影,顿时就慌了。 怎么感觉一点拧不动? 这尼玛的,不会行军途中硌坏了吧? 那老爷子还不得废了我? 一时间,朱瞻基有些慌了。 正当这个时候,朱瞻壑幽幽开口道:“堂兄,你方向转反了。” 朱瞻基:“???” 啥? 你懂? 你懂个屁! 要真是方向的问题,我这个太孙给你…… 嗯? 卧槽? 真转反了? 朱瞻基下意识地反转方向,结果眼前豁然开朗,瓦剌大营的情况清晰可见。 太孙殿下放下了千里镜,满脸狐疑地看着朱瞻壑。 “堂弟啊,你怎么对这大宝贝这么熟悉?难不成……” 听到这话,朱瞻壑心头一惊,立马意识到要遭。 “难不成皇爷爷也借给你玩过了?” “啊对对对……” 朱瞻壑无语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瞧见他这模样,朱瞻基心里就很是不得劲。 以前皇爷爷最宠我,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我,现在多出了一个堂弟…… 爱被分成了两半…… 长叹一声,朱瞻基随即认真观察起了瓦剌军情。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堂弟,这不对啊,瓦剌准备撤军了!” “什么?撤军?让我看看!” 朱瞻壑一惊,急忙接过望远镜,熟练无比地转动角度。 只见瓦剌军守备森严,不少营地里的士卒正在牵马备鞍,整理辎重,把一大批车辆的车头都转向北方,这明显是准备转移迁徙,离开饮马河这片肥美牧场! 瓦剌人当真想逃! “堂兄,他们真想逃,必须尽快把军情传递给主力大军!” “放心好了,我已经命人去了,估摸着大军再过几日就能杀到。” 听到这话,朱瞻壑放下了心。 朱瞻基却是杀气腾腾地看向他,笑问道:“堂弟,有没有血性,跟我杀进去?” 朱瞻壑:“???” 杀进去? 杀你大爷啊! 我们这几十个人,还不够人家砍瓜切菜的…… “堂兄,那你去吧,明年今日,堂弟给你上香烧纸……” “……” 没好气地剐了他一眼,朱瞻基低声道:“整合北岸的斥候力量,趁夜色袭扰,只要拖住他们,减缓他们的撤军速度即可!” 听到这话,朱瞻壑眼睛顿时一亮,笑道:“那我们计划一下啦!” 瓦剌大营,高高矗起的苏勒定傲然挺立,闪闪发光。 金顶大帐之内,华丽穹庐之下,是一宽阔的大厅。 大厅正中央,一面相凶鸷、身形魁梧的中年男人坐于主位之上,正是瓦剌贵族首领,马哈木! 在他身边一张位置上,坐着他亲手册封的傀儡大汗,原蒙古可汗孛儿只斤·本雅失里之子,孛儿只斤·答里巴。 永乐八年,大明皇帝亲征鞑靼,鞑靼大汗本雅失里与鞑靼太师阿鲁台仓皇逃窜,东蒙古势力受损,瓦剌趁机崛起并日益强大。 永乐八年底,被明军大败的本雅失里孤身几人逃亡到瓦剌马哈木处,马哈木根本不顾及亲属关系,毅然将本雅失里处死,并且立其子答里巴为傀儡大汗,试图效仿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毕竟蒙古国崩裂不久,蒙古子民还是保持着只有黄金家族后裔才能合法继承蒙古大汗汗位的正统观念。 所以马哈木只能拥立孛儿只斤·答里巴这个黄金家族后裔做傀儡大汗。 主位两侧,一左一右分别坐着两个魁梧汉子,分别是阿木古朗与把秃孛罗,加上马哈木,三人共理政事,分领瓦剌诸部。 此刻明军强势来袭,三人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毕竟明军的战力,谁都心知肚明,与之正面对抗,无异于自取灭亡! 此刻只见一个鹰嘴鹞目的年轻男子,正在大厅中央侃侃而谈。 这个外貌奸诈凶狠的年轻人,脸上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疤痕,正是马哈木之子,也先之父,日后瓦剌霸业的奠基人,脱欢! 第270章 脱欢之谋!对不起,我是老六! 撤军。 迁徙驻地。 这是必然的。 瓦剌三位首领,对于脱欢的这个提议,都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大明朝廷的战兵锋芒太盛,战力太强,根本不是他们现阶段可以抵挡的。 如今瓦剌可战的兵力,不过三个万户,由马哈木、阿木古朗与把秃孛罗三人分别统领。 然而据他们侦查到的消息,明军此次北伐号称五十万大军! 虽然这“五十万”水分很大,但是至少明军有十万战兵打底。 以三万铁骑对战十万明军精锐,傻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想那鞑靼阿鲁台先前如何嚣张跋扈,先是拥立元裔本雅失里为可汗,自称太师,紧接着又杀明使郭骥,甚至一战全歼明将丘福所率十万明军,威震整个漠北草原! 可是之后呢? 大明皇帝震怒之下,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征,连战大破鞑靼,阿鲁台被打得仓皇逃窜,远遁千里。 如日中天的鞑靼部落,也至此元气大伤,没有个几十年是恢复不过来了。 要不是如此,瓦剌也没有机会趁势崛起,拥兵入主漠北草原,甚至进驻胪朐河,逼近黄河,窥视中原。 然而还未等他们南下劫掠,大明皇帝又引兵杀了过来。 这他娘的,狗日的大明皇帝,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啊! 所以,撤军是肯定要撤军的,至于怎么个撤退法,那可就有讲究了。 脱欢说了半天,无非就那么个意思,采取蒙古人的惯用打法。 那就是先示弱,吸引明军追击,拉长明军的补给线,拖延战事。 别的不说,只要把战事拖至冬天,那明军最大敌人就不是蒙古人而是寒冬了。 只不过现在才是开春,想要将战事拖入冬天,那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 不过这常用战术却是可以延续,当年大明的名将徐达,在岭北之战中,也是被扩廓帖木儿用类似战法击败了。 不过脱欢这小子野心极大,还准备设下一个包围圈,将明军主力吸引过去,然而再像阿鲁台那样,一战全部歼灭! 马哈木三位瓦剌首领交换了一下意见,算是同意了脱欢等人计划。 全不全歼明军不重要,主要是受不了这个鸟气! 自己刚刚率部落入驻胪朐河,你丫就率五十万大军杀来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虽然撤退是要撤退的,但是总要漂漂亮亮地打一仗,不然以后瓦剌还怎么在蒙古草原混? 撤退计划商量完毕,三位首领各自离开汗帐,回到了自己的帐篷。 这汗帐毕竟是傀儡大汗答里巴住的地方,虽然他只是个傀儡,但也要给人家一点面子。 一回到帐篷,马哈木就突然转身,给了身后的脱欢一个大嘴巴子。 “你这个蠢货,你觉得自己很聪明是不是?” 脱欢被这一巴掌给打蒙了,他没想到马哈木不但不夸奖自己,反倒是还要教训自己。 一时间,脱欢满脸茫然不解,心中委屈至极。 “蒙古人的常用战术,我瓦剌又不是不会,需要你这个蠢货提醒?” “你在阿木古朗与把秃孛罗面前展露出了不该有的野心和心计,他们将来只会提防你,一旦有了机会,绝对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新年快乐(1v1h)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虎王的花奴(H)
桃源俏美妇
猛兽博物馆
神秘复苏:鬼戏
过激行为(H)
深宵(1V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