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柳生平日里有没有动静,辛桓道:“能有什么动静,我就觉得这小子内里藏奸,从来不出府门更没偷跑之举,大多时候就窝在大灶,不是吃喝就是睡大觉。” “要说不同就是最近往前院跑的勤了些,听说对京城很向往,最近总打听...” 辛桓忽然停下,眨了眨眼,“我去找他,说要将他送你,他挺高兴,该不是一在等这个机会吧?” “我们带他回来的时候他有些不安,后来是得知你要回来省亲他就老实了。” 辛桓无疑是个聪明人,一番自问自答就察觉出了不对,辛安更是奇怪,但熟悉的感觉想不起来也只能暂时作罢,辛桓又摸出一叠银票推到辛安跟前,“这个姐姐收着。” “这是做什么?” 辛桓说这是给她帮着周家人运作的钱,“周家虽有些产业但也算不得富贵,我那两个舅兄想来身上也没多少银钱,这个就算我当妹夫的一点心意。” “周家人可晓得?” 辛桓说他告诉了周玉檀,“我也不是什么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但此事也的确不适合宣扬,有机会让岳父岳母知道就成了。” “我岳父岳母对我不错,两个舅兄为人也正直,但他们不迂腐,姐见了他们后要是觉得也行,能帮就帮他们一把。” “你亲自开口我能不帮你?” 辛安将银票推还给了他,“回来这些日子爹也给娘也给,我手里的银钱够多了,家里看着繁花似锦但处处都需要花钱,留着吧。” “买卖虽刚好些,但徐家那里花费也不小,今年的糖看着赚了钱但投入了那么大的本钱,还没回本吧?” 辛桓坚持要给,辛安道:“你姐办事花不了这么多,爹到京城的时候还给了一大笔,你姐在京城也有买卖,手里的银子根本就花不完。” “收回去,姐要真缺钱不会和你客气的。” 她感觉自己回了一趟娘家颇有一次要将家搬空的架势,爹娘生怕她亏着自己。 辛桓无奈收起了银票,回去后就将银票交给了周玉檀保管,周玉檀心惊,“怎么,姐不要?“ “嗯。” 辛桓长长叹了口气,“姐说她手里有钱,说家里处处都需要花钱,不用再给她,她会帮两位舅兄的。” “这怎么行。” 周玉檀在一旁坐下,“请人办事就要花钱,我怎么能让姐自己贴钱呢,如此周家就太不懂事了,不行,我亲自去给姐送钱。” 辛桓拉住了她,“别去,姐说不要就不会要的,姐挺喜欢你,一家人有时候不能太客气。” 第423章 画地为牢 辛桓的意思是钱要给,但也不急这一时。 “家里最近两年花费太多,也的确有些周转吃力,如今都上了正轨,再有两三个月也就缓过来了,等缓以后再多多的给姐送就是。” “你得空回一趟周家,看看家里要不要给两位舅兄带什么,若是有差事下来只怕不会回来,会直接去任上,到时候聘请师爷各种打点,这个银子要周家自己准备。” 周玉檀点头,“姐姐在京城也挺不容易的,我看那位侯爷不是那么好相处。” 辛桓笑眯眯看着自己媳妇,“怎么就那么贴心呢?” 周玉檀闹了个大红脸,娇嗔了打了她一下起身去存放银票。 接下来几日淮江比早前募捐的时候还要热闹,姚家二老爷的传记写出来了,请了许多人去欣赏,不愧是翰林院来的人,写的传记辞藻华丽高雅,马屁拍的润物细无声,姚家二老爷看着那叫一个身心舒畅,还特意奉上了大红封表示感谢。 如此翰林院的那人写的更带劲,周围羡慕夸赞的人也一脸羡慕,那些之前捐的少也跑去补了一笔,就想自己的传记也能供奉在祠堂。 距离回京的时间越来越近,族中的辛悦带着两个妹妹陪着辛安各处选带回京城的礼物,走累了坐在茶楼吃点心,辛悦几个眼巴巴问起了京城怎么样,是不是又大又气派,一脸向往。 辛安都笑着回了她们,谁家的小姑娘不想出门走走? 家里父亲兄长都会因着买卖的缘由出门,回来时口中说的都是新鲜的趣闻,她们心向往之,可她们是女孩子,没有出门的机会。 “姐,我们能去京城看看吗?” 辛悦问的小心翼翼。 辛安笑着点头,“晚上你们回去问问,若是家中父母都答应就和我去住几个月,等家中有人到京城来的时候再跟着一起回来。” 姑娘家也就能趁着没嫁人之前出门走走,再说了,见见世面也是好事。 辛悦姐妹三个笑的眉眼弯弯,神色极为雀跃,已经开始幻想去京城后的事,“也不晓得京城的姑娘们穿什么,首饰是不是和我们戴的差不多,习惯是不是不一样?” “我听说京城很干燥容易上火,说几乎看不到山,特别的平坦......” 看着她们开怀的样子辛安也开心,她果然还是适合和姑娘们呆在一起。 次日辛悦的娘就登了门,她是辛安的三婶,生的小巧圆润,娘家也是书香世家,平日里规矩很好,“三个丫头回来说她们的姐姐要请她们去京城小住,我来问问,可是她们闹着要去的?” “三婶快坐。” 辛安笑着说是她邀请的,“我看妹妹们在家也没什么事,不如跟着我去京城小住,等家中有人到京城来再带回来。” 辛家三婶有什么不明白,定是家里那个不懂事的丫头开的口,笑着说她也愿意让孩子跟着去,“姑娘家见见世面也好,辛悦和辛愉都已经定了亲,再有两年也该出嫁了,见了世面以后做了他人妇也能帮着操持里外。“ “就是会不会太麻烦你?” “不麻烦,唐家族中也有三位姑娘在府中小住,到了京城可以和她们住一个院子,姑娘家凑在一起说话也热闹。” 辛家三婶说也不必住在侯府,省得唐家人不高兴,“就住辛家的宅子就好,你二叔和二婶带着她们。” “二叔二婶也要去?” 此事辛安还不知道。 辛夫人这才提及,“你唐家那位二叔想和你爹做生意,,再加上这次募捐后又有两位京城来的客商想要和辛家合作,家里商量了一下便让你二叔二婶去,你虽能帮忙但事也多,剩下几个管事很多事也不能做主,你二叔去将京城将路给铺上,咱们以后就将买卖往京城倾斜。” “姚家的生意早就在京城开花,好在我们也不算太晚,你二叔二婶去了,你在京城遇到事也有人帮你。” 这是辛家商议的结果,辛安自然没有意见,“辛家那宅子我让人照看着,也做了翻新,去了就能住。” 辛家三婶这才道:“所以我的意思是那几个丫头和你二叔二婶一道去,三婶知道你在侯府能说上话,但回一趟娘家就带几个妹妹回去,总有人会说不好他听的话,你听三婶的。” 辛安顺从的很,“家里人能去京城,我也不用那么想家了。” 几人坐着说了一会儿话周玉檀带着周夫人来了,辛家三婶起身告辞,辛夫人留下陪客,一阵寒暄周夫人将带来的匣子给了辛安,“少夫人的打算周家已经知晓,实在是太过为难你,这些是我们的心意,你收下。” 辛夫人替辛安客气了几句,两位当娘的一番拉扯后辛安才答应收下匣子,“伯母放心就是,还是那句话,辛家和周家是一家,理应相互扶持,我会尽力。” 周夫人一脸欢喜的点头,又道:“你要见到玉儿的两位兄长就告诉他们家里都很好,万一没考中也让他们莫要灰心,在京城找个学院苦读几年也行,回家来也好,万不可有太大负担。” “天下学子何其多,能取中的又有几人,不可太过强求。” “伯母真是通透。” 辛夫人笑道:“你和你周伯母多学学,你周伯母读过好多书,很有见识,要不然也不能养出你弟妹这般出色懂礼的姑娘。” 辛安忙起身,福礼道:“请伯母多提点教导。” “快别多礼,谈不上什么教导,你若有什么疑惑的地方问我就是,咱们无需客气。” 周夫人博学,告诉辛安人万不能故步自封,要走出去,所谓的走出去不是游山玩水,“有的人即便走过千山万水也只是到此一游,你得让你的眼界和你心胸都走出去,万不能画地为牢,一辈子活在自己画的牢里......” 辛安最开始还颇有兴趣附和,到了后面就不再言语,只用心倾听,回首过往,她重活一回好似也和上辈子没什么区别,要说有不同也只是唐荣和唐陌的不同,因为身份的不同有了不一样的婆媳关系...... 不能说她故步自封,是她没有完全从上辈子走出来,是画地为牢了..... 第424章 局势风云变幻 “伯母知道你的委屈,人总回头便是与自己为难,该要一直向前看,向以后看......” 周夫人虽对辛安了解的不算多,但她的事在淮江不是什么秘密,出嫁当天被换了新郎,由侯府的世子夫人成了二少夫人,这是侯府对辛安、对辛家极大的羞辱。 那一阵子辛家人在淮江都抬不起头,走到哪里都被人挖苦嘲笑,被人起哄着说要有血性就将姑娘接回来,再不和侯府往来。 可侯府哪里辛家能轻易得罪的? 还是侯府那位二公子频繁送礼来才逐渐平息了此事。 远在淮江的人都这般,留在侯府的辛安可想而知会多艰难,若非自身并非柔弱之人,又如何能有今日风光回来探亲? 刚刚还在想着画地为牢的辛安顺着周夫人的话又想着自己眼下的处境,有顺眼顺心对她好的丈夫,护着自己婆母,在侯府不敢说如鱼得水,那也是相当自在,外有林窈徐姐姐那样能说到一起的朋友,还有许多面上交好的人家。 娘家人也越来越好,说起来日子已经超过了许多人,她不应该总想着以前,不应该矫情,毕竟从重生睁眼到现在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一年,她和唐陌有了眼下的局面,其实应该骄傲的。 “伯母一席话让我心中豁然开朗,要多谢伯母不将我当外人。” 周夫人说她手里有几本处事文学方面的书,“人都有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一旦不能和自己和解便容易钻牛角尖,伤人伤己,每当那个时候我就看看书,让自己静下来,书中说的那些道理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领悟,回头我誊写一本给你送来。” “咱们女子也多看书,懂的道理多了,遇事才不显慌张。” 辛夫人觉得她说的真好,羡慕读了书的人说出来话就是好听,以前不知道这个道理,现在想来她大多时候生气可不就是看不开,和自己过不去? 想到前不久和辛宽吵架那次,笑着问了,“上个月我听到些消息,晚上就发作了我家老爷,吵架吵到一半才发现是我误会了,当时差点没能下得来台,亲家母,要是你,你怎么办?” 她想,读书人应该有很完美的解决办法才是。 周夫人还没说就捏着帕子笑了起来,“这种时候只需要拔高声音翻旧账就可以了,他若敢挺直腰杆以为自己占了上风,你便坐下掩面倒打一耙,说他吼你,定是有了二心。” 这和读没读过书无关,纯属生活经验。 辛安忍不住笑了起来,辛夫人怔了怔,像是没想到一肚子墨水周夫人也会这样的招数,顿时就觉得亲近了不少,周玉檀也没想到自己的婆母能问出来这样的问题,更没想到自己母亲会这样回答,尴尬中又带着点欢喜,而后默默竖起耳朵学习经验。 等到王氏听到笑声寻来的时候辛夫人拉着她坐下,见她们正在讨论夫妻相处之道,“这可真是相处到老学到老,说起来也极有意思。” 王氏面上笑着,听了她们说的话题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常挂嘴边的就是我就知道,我都明白,你就是这样开口的话,也算是一招鲜吃遍天。” 众人又笑了起来,只有王氏面上笑着心里却在琢磨如何榨干唐纲的价值,如何悄无声息的将人送走。 而此刻的唐纲正在清点这一次淮江之行的所得,将其分成了两份,一份留着自己用,一份准备回京后便差人给唐荣送去,对长子,他始终是惦记着的。 且随着唐荣离开京城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以前做的那些事在唐纲眼中就渐渐的淡了,比起长子不在身边,那些事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押送善款回京的唐陌他是半点不担心,只想着唐陌回京只怕要抢功,到时候次子坐大长子又鞭长莫及,他该要如何才能压制住次子的成长。 脑子里想太多,加上最近接连生气,没一会儿就觉得心口堵得慌,呼吸不畅,躺下歇着去了。 又过了半月,淮江慈善捐款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翰林院那些人挥舞笔墨,最后统计出来一共筹得善款八百多万两,和辛宽当初的预计差不多,唐纲也准备启程回京。 这个时候唐陌押送着善款抵达京城,第一时间进宫将善款交给了皇上,单膝跪地抱拳,“末将父子不辱使命,押送善款四百万两白银回京,请皇上过目。” 皇上龙心大悦,“差事办的不错。” 他想要一百万,若是这父子俩真就给他带回来一百万他才会失望,作为帝王,有些事不能说的太清楚,需臣子多体会。 皇帝询问了一番淮江的情形,唐陌没有隐瞒,说淮江地形得天独厚,百姓富足,商户们原本对捐钱没什么热情,得知西北起了战事便纷纷慷慨解囊,“世家门以文家为首,商户们以姚家为首,都说愿助朝廷平了西北战事,换百姓安宁。” 他的话和皇帝那些探子传回来的并无太大差别,皇帝满意的点了头,“西北战事已起,这批银子到了正是时候,你此行辛苦,回去歇息一日,朕会再有差事给你。” “是,末将告退。” 唐陌前脚刚回府,都还没来得及和唐豫说上话廖直就来了,才一两月不见,唐陌就发现廖直身上的杀伐之气重了不少,两人刚坐下廖直让唐陌换身衣裳就去当值,“最近乱子不少,事情积压太多,吴坤死了。” “死了?” 唐陌面色额严肃,吴坤和他一样是北衙军副指挥使,“他才三十二岁,身强体壮,怎么就死了?” 廖直最近死的不仅仅是吴坤,还有他手下的一位副将,都是跟着他一起去追讨各家欠款之人,“这是报复。” 唐陌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京城不会太平,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我家老头子得知了此事,说皇上要追讨国库欠款,猜测可能会是你领了这个差事。” “这差事不容易啊,可有世家还钱?” 第425章 京城要变天,盼辛安归 所谓债多不用愁,何况还是大家都欠债的情况下,以往即便有仇怨的人家此刻也抱成了一团,说什么都不还,闹的厉害。 有些人家四五十年欠下了七八十万两,都用在日常挥霍上,就算抄家也不可能还得上,有两家的老人上吊,有早致仕的白发老大人跪在皇上跟前磕头,逼迫皇上宽限。 “所谓宽限就是想不了了之,皇上差点就要下令不再追讨,可那大人回去后居然咽气了,城中就有传言说皇上逼死老臣,皇帝怒不可遏,强行追讨,限期一月,若不归还半数以上欠款便抄家,最近城门口查的严,不允许这些人离京。” “皇上是铁了心要收拾这些世家,幸亏你们家没欠。” 唐陌深吸了一口气,“还要多谢我岳父。” 是辛家年年送钱来,侯府才不至于手紧。 “也是你祖父有先见之明。” 廖直说距离一月之期就剩半个月了,有些人家狗急跳墙,不敢将怒气对准皇上便恨上了他,“他们对付不了我才对上我手下的人,你要小心,这些日子你将吴坤的那一摊子事一并接手,我给你派些人手,必要时候可用非常手段。” 唐陌点了头,刚喝了一口茶廖直又让他减少和徐家往来,唐陌不解,廖直解释,“太子欠了国库一百三十万两,全京城就是他欠的最多,最开始也哭穷,又典当了出手了许多物件儿还上了六十万,闹的沸沸扬扬。” “二皇子欠了五十万,他还的最积极,皇上对二皇子很是满意,说他做了极好的表率,最近给了他几样不错的差事,之前和太子争抢的户部也落到了二皇子头上。” “如今两位正在斗法,你莫要被波及。” 唐陌问,“二皇子妃可生产了?” “生了个女娃。” 听到这个消息唐陌心里就踏实了不少,因为辛安说二皇子妃生女娃,最后二皇子会兵变坐上那个位置,他怕事有变化。 “发生了这么多事,难怪我今日见皇上见他精神不太好。” “永安公主出事了。” 唐陌抬眼,觉得这让人惊诧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我就离开了不到两个月,怎么就发生这么多事,永安公主不是跟随驸马去了西北吗?” 永安公主出嫁后便随驸马去了西北,驸马来自张家,是张老将军的三儿子,也是张家最为出色的子孙,是西北军的副将。 廖直说西北的事一直就没传过来,最开始皇上只怀疑公主和驸马也同流合污,直到袁将军到了西北才晓得袁将军出了事,“他早被架空,消息也传不出来,西北战事一起那些人便对公主和驸马出了手,驸马护着公主逃了出来,再后来驸马点齐了兵马掉头回了战场。” “公主呢?” 廖直摇头,“驸马安排了人手护送公主和小公子回京,路上遇到追兵小公子不知道所踪,公主不愿前行,皇上和张家都已经派人去寻。” “西北的战事早就起了,一直被西北军压着消息,若不是袁将军到了只怕朝廷现在都不知道。” 唐陌倒吸一口凉气,“西北军...哎...” “这是为了钱财上下一心的瞒着,出了这样的事其他地方的驻军只怕也不好过了。” 廖直说此事唐陌是有功的,若不是他从自家岳父那里知道西北的事,袁将军就不会被派去西北,还不知道西北会闹成什么样,“历朝历代不是没出现过将领带着兵士做买卖的事,但这种全军一起的简直闻所未闻。” “这天眼看着就变了,不过你岳父不错。” 唐陌一脸苦笑,“我岳父是大商户,和他谈买卖的都是各家的当家人,他为人又很谨慎,自然知道的就多一些。” 要不是辛安回忆起,他也不知道。 可惜还是晚了。 “若是可以给你夫人去消息,请她早些回来,这个局势她回来你才能多一双眼睛。” 唐陌的夫人是得用的,这一点他很清楚,唐陌走到今日他夫人功不可没。 廖直又说了几件事便匆匆离开,没等唐陌将这几件事都消化下去唐豫而后赵氏就来了,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他们的大儿子唐郡,“京城最近乱的不行,你这是不能歇息了?” 唐陌说他换身衣裳就要去当值,“原本该一家子吃顿饭欢迎堂哥来,只怕是吃不成了,还请堂哥莫要介怀。“ “陌弟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不需要这样的虚礼,倒是陌弟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唐陌朝赵氏道:“还请大伯母帮我收拾出来一处住的地方,我媳妇回来之前就不住后院。” 赵氏点头,“就你魏家舅舅之前住的院子,我让人给你收拾出来,你媳妇何时回来?” “估摸着一个月后,她难得能回去一趟,多住几日。” “你母亲也是那个时候回来?” 赵氏说京中发生了这么多事,需要女眷张罗打听,侯府这般关门闭户不是一回事,主要那陶怡然也指望不上。 “大伯母不用担心,京城之都晓得我母亲和夫人在不在,自然不会讲究她们,以我看这个时候不在也好,省得麻烦找上来。” “堂哥若是遇到什么时候定要记得和我说,最近局势复杂,只等半个月后再看看。” 这京中眼下血雨腥风,不在也是好事,他甚至都希望等事情平息了再回来。 春华院里,已经准备待产的陶怡然得到了消息,这些日子赵氏关门谢客,再有陶夫人亲自来侯府小住了十来日,穆家那位少夫人来了几次都没见到人,便不再来了。 陶怡然倒也习惯冷清的日子,只听到唐陌一个人回来唇边又有了笑意。 “二公子是押送善款回来的,想来接下来会比较忙。” 瘦了一大圈的刘姑姑不似以往对她掏心掏肺,“夫人传话来说抱琴那丫头和府中马夫看对了眼,已经允了二人的婚事,以后便不能再到少夫人跟前伺候,过两日会重新送人过来。” 陶夫人的到来解救了刘姑姑,刘姑姑自然将她眼中的穆家少夫人和抱琴两个祸害给告了,穆家少夫人被拒之门外,抱琴被带走,再没人在陶怡然跟前作妖。 再加上她月份着实大了,也作不动妖。 第426章 大少夫人闻不得男人味 秋实院传来动静,刘姑姑转身出去打听,得知唐陌会住在前院狠狠的松了口气,就怕他住回来,要不然她们春华院的琴声只怕是又要开始躁动。 少夫人是闻不得男人味的。 “住前院?” 陶怡然觉得有些遗憾,“为何?” “说差事忙,住前院方便。” 陶怡然轻笑,“是弟妹交代的吧?” 倒是防着她。 刘姑姑忍不住再劝了一下,“少夫人,二公子和以前不一样了,他眼中只有少夫人和前程。” “你以为我想做什么?” 陶怡然抱着肚子,“不过是觉得日子无趣想要消遣一二罢了。” 刘姑姑无语,她这性子当真是生错了地方,“穆家少夫人打着你的旗号频频和许公子接触,许夫人说了好些不好听的话。” “和我有何干系?” 胎动袭来陶怡然眉头轻蹙,等缓和了才开口,“不过是在寺庙里偶然见到了他,也不曾说什么做什么,他挨不着我。” “一切都是他一厢情愿,谁知道表妹和他是什么关系,这水泼不到我身上来。” 主打的就是一个勾了逗了但概不负责。 刘姑姑更是无语,事到如今也只能顺着她的话说,将一切的过错都推到穆家少夫人身上去,左右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唐陌匆匆换好衣裳便去销假,开始当差,当日几乎是半夜才回,次日一早天不见亮又出了门,随行的还有两个护卫,他还是很爱惜自己这条小命的。 远在淮江的辛安也已经开始在准备回京城的事,本想再多住些日子,但唐纲催着的急,有什么脏活累活有唐陌先行一步,他安全了不少。 辛宽夫妻舍不得闺女,总觉得昨日才回来,今日怎么就又要走了,很是长吁短叹了一阵,再然后就是将好东西一股脑的往自己闺女院里搬,还专门安排了马车装这些东西。 出发的前三天,得到消息的淮江大小官员和富商开始轮流登门给唐纲送拜别礼,各种淮江土仪堆了满满一院子根本就带不走,辛桓和辛安说起此事,道:“我猜侯爷根本就认不清那些送礼的人都是谁。” 辛安道:“他根本就不用知道谁来送了,但他一定知道谁没来送。” “还真是。” 大人物们都是自己的眼睛。 那些东西太多,王氏做主留给了辛家,还让唐纲肉痛了一阵,这可都是些好东西,光是辛安去年在京城开道的淮江银花茶就有好多。 “再安排一辆马车就是了。” 王氏淡淡看向他,“要是按照我的意思侯爷应该什么都不带,要知道侯爷奉命来这里筹集善款,回京带这么多东西,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说你来淮江捞好处?” 老东西也好意思,筹钱的主意是儿媳妇给出的,儿子跑腿亲家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综影视]寒江雪
浪剑集(H)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地狱边境(H)
外婆的援交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切切(百合)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