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为爱鼓掌十八室 > 第52章

第52章

能还会被夫人怪罪没有照顾好公子。” “不如做贼拿赃,而后哭到夫人跟前去,再回去请了咱们夫人来帮忙,不仅丢的东西能找补回来,多的都有。” 这番话李氏是听进去了,她对陶家已经很不满,可以说没有一处是让她满意的,和陶家未成亲也不过是媒妁之言,如此当然是多抓点东西在自己手上才是要紧事。 无形中,辛安和唐陌多了个帮手。 此时躺下后的辛安怎么都睡不着,忍不住瞪了唐陌一眼,唐陌冲她尴尬一笑,本来想明日说的,那不是忍不住吗? 他都习惯有什么消息赶紧回来和辛安分享了。 “你深呼吸几下,平稳心绪。” 辛安照做,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唐陌伸手缓缓的拍着她的手臂,辛安无奈睁开眼,“你拍我干嘛?” “哄你睡,闭眼。” 辛安哭笑不得,还是闭上了眼睛,再睁眼的时候是被唐陌给摇醒的,“该起了。” 坐起来的辛安眼睛都睁不开,歪在唐陌肩膀上起不来,自从回来后她就没早起的经历,每日都是天亮才起的。 “什么时候了?” 唐陌笑着将人扶正,“五更了,你还要梳洗打扮,一早就得出门去宫门口等着。” 第194章 进宫见太后 今日早上唐陌要负责将老太太和辛安送到宫门口,为此专门告了假。 他也晓得辛安喜欢多睡一会儿,早前还说每日早上要起床监督他练功,也就是起过两次而已,但今日可不行。 “你洗漱好还得去春荣堂接祖母,再不起就来不及了。” 说罢就喊了门外候着的春阳春绿进来伺候,辛安这才打着哈欠下了床,脚步都是漂浮的,好在洗了脸人都清醒了,甚至还挺精神。 “真不吃了?” 见她就吃了一块绿豆糕,喝水也只喝半杯,唐陌让春阳带两块点心在路上,“再吃半块吧,宫里规矩多,坐不好吃不饱,要是再耽搁一下,下午才能回,还不得饿到头晕眼花?” 进宫请安看起来风光,实则就是受罪,尤其是遇到赏饭,可以说味同嚼蜡。 辛安表示不吃了,“一天不吃饭也不会怎么着,祖母都受得我还受不得?” 唐陌不再继续劝说,见时辰差不多便起身和她一起带着人出门。 到春荣院的时候天刚蒙蒙亮,老太太也刚用过点心,今日的她打扮的富贵,穿的是早前辛安送她的那块暗紫色料子做的衣裳,很是衬肤色,让人意外的是唐荣也在,唐陌打了招呼,“大哥的身子看起来已经大好了?” 唐荣面色带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这不,今日就要回礼部当差。” “二弟是要送祖母和二弟妹进宫?” “就送到宫门口。” 兄弟两人维持着表面的体面,辛安笑着上前,“祖母今日真是贵气。” “也是你这料子好。” 老太太见她打扮得体满意点头,“时辰不早了,走吧。” 天亮时分一行人到了宫门口,递了牌子就在外等着,这一等就是两炷香,宫人前来请他们进去的时候唐陌拉着辛安的手千叮万嘱让她少说话,别乱走,比辛安还紧张。 “你还怕我进宫一趟被打死了还是怎么的?” 辛安笑道:“放心吧,我没事。” 又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又不是第一回,里面的路还算熟。” 唐陌这才想着人家是有经验的,都怪昨日辛安在家练了半日的规矩误导了他,“还是要谨慎些。” 辛安笑着转身,等她进了宫门后唐陌才翻身上马离开。 宫门内有内侍抬了软轿等着,只有老太太一个人的,辛安跟在软轿后步行,又走了差不多两炷香才到了一处偏殿,这个时候都还没到凤梧宫大门。 太后正在接受各宫娘娘和皇子们的请安,祖孙两人还得要等等。 翠屏姑姑是宫里的老熟人,今日出门辛安给了她碎银子用作打赏之用,宫人们倒也客气,等待的过程茶水点心一样不缺,辛安只是端着茶润了下嘴皮,不敢喝。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等太后召见的时候都快到午时。 “老夫人您小心脚下,太后老人家惦记着您今日要来,特意留了出了时间,今日早上各宫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得知二皇子妃有喜,心中高兴便多和谨妃娘娘多说了几句。” 太后身边的姑姑很是客气,解释了让她们久等的原因。 老太太一脸惊喜,“那可是天大的喜事,谨妃娘娘有福气,太后娘娘更是福泽深厚。” 谨妃是二皇子生母,二皇子和太子最近这几日不消停,二皇子妃这一胎可以说来的极是时候。 许是皇家又要添丁进口,太后心情很是不错,进殿后辛安飞快的扫了一眼,见她正满脸笑意的吃茶。 “老身请太后娘娘安。” “威远侯府辛氏请太后娘娘安。” 老太太欠身行礼,辛安则是行了大礼,太后开了口,“老夫人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老太太谢过后走到一旁坐下,辛安还老老实实的跪着,双手交叉于额前撑在地上,太后缓缓开口,“辛氏?侯府前几个月进门的二少夫人?” 辛安这才抬起了头,跪着回答,“回太后娘娘,正是臣妇。” “起来说话吧。” “谢太后娘娘。” 起身后的辛安垂眸站立不动,任由太后打量。 “抬起头来。” 抬头也不能抬眼看太后,辛安顺从的很,最后太后才满意点头,“是个懂规矩的,你父亲是盐商?” “是。“ 辛安低眉顺眼,“臣妇的父亲经营盐业买卖已经有二十多年。” “出嫁之前在家都做什么?” “管教弟弟念书,帮着父亲盘账,协助母亲管家。” 太后‘嗯’了一声,“你原该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却阴差阳错成了二少夫人,可觉得委屈?” 辛安福礼,“不敢欺瞒太后,事情发生后觉得万般委屈,好在祖母宽厚婆母劝慰,又与二公子同病相怜,慢慢的也就想开了,只当是天命如此,与二公子是前世的姻缘。” 太后乐呵呵的看向老太太,“是个通透的丫头。” 老太太也笑道:“这丫头明理懂进退,性子也讨喜,要不也不敢带到太后娘娘跟前来。” “是我那二孙子的福气。” 老太太的目光再一次回到辛安身上,“模样生的好,瞧着也是有福气的。” 辛安再一次福礼,“谢太后娘娘夸赞。” “嗯,一旁坐吧。” “是。” 在老太太旁边坐下,心里什么也不想,面上带着浅浅笑意,朝着太后的方向微微侧身。 “好些日子没见太后了,娘娘这些日子可好?” 老太太笑着开了口,太后能猜到她递帖子进宫请安的目的,但她不提太后也不会先开口,笑道:“咱们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多少有点毛病,倒是老夫人瞧着气色不错。” 老太太侧首看了一眼辛安,又朝太后道:“府中多了孙媳妇,没事的时候还能来陪我这个老太太解解闷,心头舒畅气色就好了些,方才听闻二皇子妃有孕,若论福气,京中是没人能和娘娘比肩。” 说到此时太后自然高兴,两个老太太互相客气寒暄,绕来绕去就绕到了陶怡然身上,老太太道:“那是个没主见的,偏胆子还大,跑到邀月宴去惹出这许多事来,实在不该。” 第195章 第一次和皇帝同桌 在太后跟前老太太并未袒护陶怡然,“惹出了乱子自己倒是躲回了娘家,家门不幸,让娘娘看笑话了。” 前朝事太后知道,陶怡然最近几日一直住在娘家的事太后也知晓,心想着事发当日老太太就递了帖子进宫,必定对太子妃有怨,陶怡然是不庄重,但若太子妃不将人带去,不让她抚琴,即便那陶怡然多想作妖也是没机会的。 “还在娘家?” 老太太说陶老夫人病重,陶怡然是陶老夫人带大的,这种时候该去尽尽孝心,“府中大小事有我那儿媳妇和这个孙媳妇料理,也让她没后顾之忧。” 这话一出太后就什么都明白了,可人家只是处置了陶怡然,半句没提太子妃,像是什么都没说,但其实什么都说了。 受委屈的人都被赶回了娘家,始作俑者的太子妃若是安然无恙难免就要伤了这位老夫人的心,侯府虽不再掌军,但朝中不少老将都念着唐老太爷,想来有些人也在盯着这事。 “看来这个也是有孝心的,也幸亏是遇到了宽厚的婆家,老夫人疼爱后辈,是这些后辈的福气。” “是非曲直自有定论,你也莫要往心里去。” 老太太笑眯眯的点头,又将辛安夸了又夸,说她得了这么一个孙媳妇也是幸事,“也不觉得我这个老婆子无趣,每日都来陪着赏花用饭,变着花儿的哄我开心,开心果儿一般。” 太后的目光再一次落到辛安身上,顺着老太太的话夸了辛安几句,又当场给了辛安赏赐,老太太笑的更欢喜了。 话说着说着就到了午时,太后留饭,老太太自然不能推拒,都还没落座皇帝居然来了,老太太起身等待迎接,辛安少不得又行了大礼。 皇帝是听说老太太来了特意来看看,言语之间倒是很和蔼,还念及老侯爷当年的战场雄姿,颇为感慨。 “听廖直说您那二孙子在北衙军历练,很是刻苦,想来假以时日必有一番成就。” 老太太受宠若惊,一阵自谦,这话又说到了辛安头上。 皇帝抬眼看向辛安,莫名其妙的来了一句,“你爹不错。” 辛安很是紧张,都不晓得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不错,哪方面的不错? “朕听闻你爹要从盐商转为糖商?” 辛安忙福礼,惊讶于皇帝的消息网,又想徐夫人和二皇子妃都晓得,皇帝晓得也不奇怪。 “回皇上,淮江产湖盐,随着西北盐道的打通,西北的湖盐开始往外送出,西北的湖盐不仅产量极其的大,口味更纯,价钱也略低,是以淮江盐商都受到了冲击,家父也是无奈之下开始寻求新的生意。” 皇帝点头,“顺势而为也是好事,若是你父亲能寻得盐那般多的糖,辛家未来也就无忧了。” 辛安都来不及细想这句话的意思,但总归是个好话,忙道:“为家族长远计,只要糖业有利润,家父定然会想办法寻得糖原,大量出货。” “嗯。” 皇帝抬眼看她,想着唐荣舍弃璞玉捡了鱼目实乃自废功夫,“既然母后留膳,那便一道用吧。“ 和太后吃饭就已经十分不自在,现在还多了皇帝,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和皇帝同桌,辛安人都有些晕,幸好有专门布菜的宫人,要不然她这一顿饭大概也就吃十粒米。 可即便这样她还是什么味道都没品出来。 用过了饭老太太很识趣的提出了告辞,太后也没挽留,又给了一些赏赐后便命人送他们出宫,她自己则还要和皇帝说一说此事。 出宫的路上依旧是老太太坐软轿,辛安步行,出了宫辛安便迫不及待的长舒一口气,搀扶着老太太上了马车。 老太太笑道:“难为你小小年纪能稳得住,可累了?“ 对于辛安今日的表现老太太很是满意,原本以为她出身不高,年岁又不大,又是第一次进宫,定有不周全的地方,结果表现的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不冒尖稳得住,举止得当,规矩也是丝毫不差。 辛安道:“不算累,幸亏有翠屏姑姑昨日细心教导,今日又有她提点,我现在有些兴奋,没想到还能见到皇上。” 老太太对翠屏很满意,“也是你聪慧,否则临时抱佛脚也不能有这样的成效。” 辛家在皇上跟前也有了名号,这事倒是在她意料之外。 辛安拉着老太太的手,“最要感谢的还是祖母,祖母为我这般费心,我都不知道要如何回报,思来想去只能以后多多到祖母院中蹭饭了。” 无论老太太之前是什么样,但对她着实不错,今日也是极力在太后跟前夸她。 老太太乐呵呵的拍着她的手,“你是个聪慧的,当知道祖母对你有期望。” 什么期望没有说,但辛安却点了头。 马车很快到了侯府,辛安送老太太回了春荣堂便回了秋实院,一进房门便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倒了水,喝下去后才觉得好些。 见她如此王姑姑赶忙吩咐人给她端了燕窝来,歪在美人榻上的辛安发出了舒坦的声音,“姑姑不知道,今日可累了。” 若是单纯游玩走那些路或者半日不吃东西也没什么,可今日是全程都精神紧绷,尤其是太后和老太太说话的时候,她的屁股也就是挨着一点凳子,必须挺直腰背,还得聚精会神的听两人说什么,生怕下一句就提到了自己。 茶水点心倒是有,但不敢喝也不敢吃,吃个饭也紧张,生怕哪里做的不好,还得装的从容淡然,可太遭罪了。 王姑姑送上燕窝,“累是累,但这种累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了这次的经验以后就会从容许多,快,多吃些。” 辛安起身,“姑姑说的是。” 这样的机会若是给她爹,她爹能定会觉得渴死都甘愿。 “给翠屏姑姑也送一碗。” “已经送过了,老太太那里也送过了。” 王姑姑办事向来周全。 辛安吃着燕窝想着今日的事再一次感慨,上辈子那些求而不得的事这辈子却这般容易,“姑姑,我今日中午是和皇上还有太后娘娘一桌用的饭。” “虽然紧张到根本没品出菜的味道,但应该是无比美味的。” 第196章 咱们二公子招人稀罕 王姑姑得知今日之事,恨不得买一挂鞭炮来放,也是跟着辛安从辛家而来,当然明白能见皇帝意味着什么。 “若是老爷晓得,不知多羡慕。” 将空碗给她,辛安躺了下去,“我睡会儿。” 王姑姑忙替她盖上毯子,端着碗美滋滋的出门,心想着侯府门第果真不同,也不枉她家老爷每年大把银子的孝敬,若是二公子以后能当侯爷就好了。 这个想法一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心跳的咚咚的,又想着她家大姑娘本来就是要嫁给侯府世子,说起来还是侯府不讲诺言在先,如今不能换丈夫,那么换个人来当世子,合情合理。 二公子也是嫡子,凭什么就不行? 隔壁那个大少夫人哪里比得上她家大姑娘? 越想越激动,又想着这样的想法实在太大胆,忙深吸了一口回自己屋平复心境去了。 此时王氏也坐到了老太太跟前,说起了安置族中人的安排,“也不知道最终能来多少人,便将凝翠院和凝香院收拾了出来,凝翠院大屋子也多,就给儿郎们住,即便是多来几个人也住的开。“ “姑娘们就住凝香院。” 老太太‘嗯’了一声又叹了口气,“人来了还得辛苦你多照料。” “您多歇息吧,有老二媳妇帮衬不会有问题的。” 王氏虽然有些埋怨老太太,但平心而论,遇到这样的婆媳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在明面上也挑不出错处,“您宽心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大家伙儿都盼着您健康长寿。” 老太太勉强一笑,让甘露取了银票来,“这些你拿着,就当贴补府中用度。” 王氏并没推迟,府中账上虽有不少银钱,但年底本就花销大,若是年前那些人就来了,少不得又是一批极大的花销。 从春荣堂出来王氏就差人去了秋实院,儿媳妇能干那就不能闲着,总得要让她尽快上手才是。 辛安是半个时辰之后到的,王氏见她脸上就有了笑,细细问了她今日进宫的事后很是欢喜,“你祖母也是有意要多给你一些颜面,过一个月族中的人就要来了,到时候应是会来几个姑娘,还得你带着出门走动。” 辛安笑道:“有母亲在,哪里需要我呀。” “母亲到底上了年岁,哪有你们年轻人在一起自在。” 王氏说等人到了后看情况会请她出面帮衬,“你也不要担心,这担子落不到你头上来,带一带即可。” 说完话王氏拿了府中的账册给辛安看,她有意要开始教辛安管家,自然要将府中各处的花销以及外头的人情往来和她说一说,辛安虽然有上辈子的经验,但那也是她摸索出来的,上辈子王氏这个婆母可什么都没教她,是以听的也很认真。 时间一晃就都到了晚上,回来的唐陌问起了她宫里的情况,得知差点被累死还笑道:“不是说有经验?” “我吹牛了啊。” 辛安说上辈子的她哪里有过太后留饭以及和皇上一桌吃饭的荣耀,都是跟着一群人进去,而后跟着一群人出来,也没什么风光的时候,“路熟人不熟。” “不过我今日有个收获,我说给听,我们一起想想。” 皇帝今日说的话辛安已经翻来覆去的想了好几回,但因对局势不太了解,并不能很好的把握。 “是不是鼓励我爹去做糖生意?” 将皇帝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唐陌听,“朝廷缺糖?” 这个事唐陌也不晓得,“我明日问问廖直就知道了,如果皇上真有这个想法,那是岳父的机会啊,若是岳父真能成为大糖商,咱们就想办法让岳父见一次皇上,这地位一下就不同了。” “到时候还靠什么侯府?” 辛安挑眉,“你舍得?” 唐陌知道她什么意思,“这话说的,岳父好了我也能跟着好不是?我们翁婿就不能相互扶持?” 辛家有做大的机会为什么要压着,如今都绑在一条船上,自然是要大家都好。 辛安笑了笑,唐陌虽然没有一个十分好用的脑瓜子的,但心眼不坏,“心胸是越发的宽广了。” 唐陌道:“利益得失如何抉择我还是分得清的,还指望着岳父发达后多多提携我。” 辛安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咱们二公子越看越招人稀罕了。” “多亏辛大美人提点的好。” 两人说笑两句后辛安就说明日要给徐将军府送拜帖,唐陌好奇,“不去二皇子府了?” “二皇子妃有了身孕,这个时候少往她跟前凑,我想了想,开口买糖的是徐夫人,就该直接去徐家,一样的。” 唐陌觉得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出游的事你有时间就张罗一下,我这里今日已经将要办的事都吩咐了下去,最迟明日张家少夫人就能得到消息,不耽误后日她去秋日宴没有话说。” 秋日宴在后日,距离下一次休沐还有五日,唐陌一直算着日子,准备给唐荣来一个连环打击。 辛安倾力配合。 次日一早辛安的帖子就送到了徐家,徐夫人并没有拿架子,而是当即就让送帖子的人转达辛安,她随时都在府上,如此,辛安用过午饭之后收拾一番就去了徐家。 侯府和徐家曾经都是将门,如今侯府从文徐家依旧掌军,不同于侯府门口的小厮,徐家门口将士颇有几分威风。 “可是威远侯府二少夫人?” 有管事前来迎接,得知人没错脸上的笑意更盛,“知道二少夫人要来,夫人早已经等着了,二少夫人里面请。” “烦请引路。” 进了大门,只是略微感受就能发现徐家和廖家的不同,不同于廖家的杂乱,徐家给人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威严,那种权势沉淀出来的底蕴说不清道不明,只有切身体会过才能知晓。 “已经差人去请夫人,二少夫人您请稍等。” 到了偏殿,有丫头奉上茶水,而后退到了门外候着。 茶水入口辛安唇角轻勾,淮江的银花茶,她并没有给徐家送过,想来是二皇子妃差人送来的。 “二少夫人久等了。” 人未到声先到,辛安忙起了身,见到人后便行了礼,“徐夫人。” “二少夫人是难得的稀客,我可是等你许久了。” 两人落座,徐夫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进入了主题,“今日二少夫人前来可是辛老板有消息来?” “夫人当真是料事如神。” 第197章 再见徐夫人,敲定新生意 “昨日收到家书,我爹的意思是只要于国有利的事都要做,徐家若是需要便不问缘由,只用说个数就行,若是辛家手里的货不够,会尽量想办法凑齐。” 辛安是来谈买卖的,何况这桩买卖本身并没有太多可谈的地方,说话很是直白。 徐夫人虽然一早就料定辛家不会拒绝这桩买卖,此刻依然觉得高兴。 “辛老板大义。” “我也不瞒你,徐家买糖主要用在军中将士身上,要的量不少,且每年都要,早前不是没有找过糖商,但却不能稳定供货,往往一点糖要找好几家糖商才能买来,若是辛老板能大量供货,求之不得。” 辛安说糖这种东西本来就稀罕,价钱高还不易得,又不好保存,天热或是受潮都会化,“若是没有稳定客商,谁家也不愿囤积在手里。” 重点是不像盐随时都有,糖是有季节性的。 这些事徐夫人自然知道,只要求尽力,“若是辛老板能吃下,我们可以不用再找旁人。” 辛安笑道:“真要如此我爹就该忙起来了,不过他目前手里不太多,若是要得急怕是没办法,若是明年要便一切都有可能。” 糖是由甘蔗而来,若是能吃下军中的生意就可以寻到适宜甘蔗种植的地方,找到当地县令让其下辖的百姓多开地多种甘蔗,并在当地建作坊,如此才能有更多的糖。 这些都需要时间。 徐夫人轻笑,“军中的买卖你放心,要的量绝对不会小,只要徐家在一天,这买卖辛家就能做一天,只一点,价钱上希望能更合理些。” 一个糖的买卖就能将辛家拉拢到徐家,且还是长期的利益往来,辛家也可以拿徐家当靠山,徐夫人料定辛家不会拒绝。 这一点辛安已经和唐陌商议过,她既然来了就很痛快,“有夫人这句话我心里就放心了,我会即刻书信回淮江,明年开春后我父亲会亲自到京城商议其中细节。” “糖今年就能先给一批,价钱等明年定下后再结算。” 这是辛家的诚意。 徐夫人非常满意她的态度,“明年太晚,且辛老板是买卖人,赊账不过年的道理我们都懂,二少夫人既然代表辛老板点了头,军中会即刻派人前往淮江和辛老板商议细节,同时带走现有的糖。” “听夫人安排就是。” 过程的顺畅都在两人的预料之中,军中要如何谈徐夫人不管,辛安也不插手他父亲要如何看待其中的利润,两人看重的都是经此一事拉近两家的关系,谋求各自的利益。 “上次见二少夫人还是在水华宴,如今再见二少夫人和之前变化甚大。” 说完了正事徐夫人便开始闲话家常,“比早前更加沉稳从容。” “让夫人见笑了。” 辛安自然说是自己刚到京城不适应也不熟悉,“好在有林姐姐她们照拂,愿意带着我吃茶听戏,要不然也不能这么快熟悉。” “可是钦侯府上的二少夫人林窈?” “是的。” 徐夫人笑道:“那可是个爽利人,京都城的事就没有她不知道的。” 辛安又顺道感谢了二皇子妃,又笑着说昨日陪老太太去宫里得知二皇子妃有了身孕,“这可是大喜事,原本想前去恭贺,又想着二皇子府怕是都紧张着,二皇子妃也要静养,便只能过些日子再去了。” 这话一出徐夫人的笑声里是止不住的欢喜,“宫里的太医都直接住了进去,再过两个月稳当了你就能见到她了,这些日子可要将她憋坏咯。” 她闺女有孕那是天大的好事,今日一早监管户部的差事就落到了二皇子头上,同时皇后申饬太子妃的懿旨也到了太子府,太子妃幽闭府中半月,当真是可喜可贺。 辛安陪着笑,心想没有贸然前往二皇子府是对的,二皇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可是寄托着好些人的期望,是万万不能出岔子,这

相关推荐: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小人物(胖受)   深陷   莫求仙缘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切切(百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