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水,说了一句:“比你有出息。” 苏姨娘此时也不禁泪眼婆娑,她比老夫人敢说,毫不忌讳道: “你只是守住了落日关,挡住西戎的入侵,玉儿却是率兵征服了整个西戎。替你报了仇,了了心愿。” 顾玉在一旁轻声唤道:“母亲,姨娘。” 苏姨娘用帕子把脸上的泪都擦了擦,而后收好,抽了一下鼻子:“瞧我,都在镇国公府二十多年了,还是学不会规矩,这是天大的好事,为娘不该哭的。” 老夫人也握着顾玉的手:“是好事,真是好事,你撑起了镇国公府门楣,让娘高兴极了。” 顾玉笑了笑。 老夫人看向窗外,低声问道:“他是不是也在?” 这个“他”指的当然是君泽,顾玉点点头。 老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按理说你们情谊相通,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他该过来给你父亲磕个头的,认个亲。但他毕竟出身皇族,身份高贵...” 顾玉道:“我明白母亲的意思,不妨事的。” 不但不妨事,君泽还巴不得过来认亲。 顾玉过去跟他说的时候,在战场上面对数万敌军面不改色的平南将军,在京都横行霸道的逍遥王,竟然紧张起来。 “这身衣服会不会不太正式?” “今天早上起来,头发好像没梳整齐。” “脸也没好好洗,要不然我沐个浴焚个香?” 顾玉嗔道:“废话多!难不成还要我父母和姨娘等你矫情吗?” 君泽当即道:“那当然不能!” 一番忐忑中,君泽总算踏入顾家祠堂,看着上面摆放的牌位,站在一旁的老夫人和苏姨娘。 老夫人和苏姨娘看到他很是拘束,皇室中人,自不能像普通女婿一样对待。 谁知君泽来到牌位前,毫无顾忌跪了下去:“小婿君泽给岳父、两位岳母请安。” 第833章 待给老镇国公的牌位叩拜之后,老夫人连忙拉起他道:“快快请起。” 君泽道:“早该过来给二位岳母请安,是小婿失礼。” 的确早该过来,倒也怨不得君泽,毕竟顾玉身份未明,他每次过来都是偷偷摸摸的。 就像季妙仙说的,他没有名分,便没有立场过来见家长。 老夫人和苏姨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道:“此事不能怪你。只不过你现在与玉儿在一起,怕是要辛苦许久。” 君泽坚定道:“能跟顾玉在一起,便是我此生之幸。二位岳母放心,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我身边都只会有顾玉一人。” 看到顾玉和君泽站在一起,二人眼中都有幸福,老夫人和苏姨娘也就安了心。 待他们离开祠堂后,苏姨娘搀扶着老夫人回去。 苏姨娘道:“玉儿这次回来,变了许多。” 老夫人道:“哪里变了?” 苏姨娘道:“从前她总是冷着一张脸,现在好似如释重负一般,脸上的笑也多了些。” 想了想,苏姨娘又补充道:“尤其跟那位在一起的时候。” 苏姨娘不知道原因,老夫人却是知道,这是因为仇恨已了,西戎已平。 老夫人眼神复杂,几分哀伤,几分愧疚,几分欣慰:“我们亏欠她的,好在现在有人替我们补回来了。” 苏姨娘听到这话,心情亦是和老夫人一样:“是啊,好在她遇见了心爱之人。” 顾琼出嫁,苏姨娘醒悟自己对顾玉忽略太多时,顾玉又忙着奔赴边关。 如今她重新回到镇国公府,苏姨娘惊觉顾玉已经不需要她了。 她身边有了全心全意,坚定不移爱她的人。 ... 顾玉挑了一个良辰吉日,在京郊选了一块儿山清水秀的地,用以埋葬顾家军的尸骨。 入葬当天,恰逢百官休沐,不仅百官毕至,连百姓都自发前来,个个表情肃穆,无一人身着艳色。 女帝开恩,特许昭皇贵妃顾玥出宫送葬,又派了逍遥王过来,追悼英灵。 天色阴暗,天空飘着小雨,夹杂着雪沫,落在人身上,自是寒意彻骨。 顾玉一袭雪白色丧服,身前是老夫人和苏姨娘,身边跟着顾玥和顾琼,身后是顾氏一族。 唢呐声响起,灵幡在风雨中飘摇。 顾玉和一众顾家人祭拜天地与英灵之后,百棺抬动,所有英雄入土为安。 不知是谁哭了一声,带动顾家人饮泣不止。 老夫人还撑得住,苏姨娘却是扑到顾玉身上,没哭自己的夫君,没哭顾家军的英灵,没哭那些家国大义。 她只是边关军镇的一个村姑,机缘巧合下入了老镇国公的营帐,对他为数不多的感情早在日复一日的守寡生涯下磨灭了。 她只是哭自己的女儿。 “怎么不早告诉为娘!我的玉儿啊!” 顾琼不知冷还是怎么样,身子微微颤抖,她和苏姨娘一起紧紧抱住顾玉,却是连一句“姐姐”都喊不得。 她哽咽半天,只能说一句:“哥哥,你也太苦了。” 明白了,她们所有事情都明白了,一腔痛苦只能靠眼泪宣泄而出。 苏姨娘抱着顾玉,顾玉抱着顾琼,替她擦干眼泪,道:“别哭,对胎儿不好。” “一切都过去了。” 君泽站在雨幕中,遥遥看着顾玉。 她的背影清瘦挺拔,却是扛起了顾家门楣,担起了家国大义。 他担心顾玉过于伤心,好在结局已定,顾玉虽有难过,也不过是发出一声尘埃落定的幽叹。 同样看着顾玉的还有冷流,从边关回来后,他便有了打算。 他走不进顾玉的内心,青梅竹马,终归渐行渐远。 他也不想留在京都看顾玉跟君泽恩爱,往后余生,他会继承冷大夫的衣钵,走遍天下,悬壶济世。 有句话叫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顾玉成了大禹朝的良相,他便立志成为大禹朝的良医。 若有机会,有人能将他们二人一起提起,他便心满意足了。 待所有棺椁入土,一切是非恩怨便随之尘归尘,土归土了。 群臣和百姓渐渐散去,顾玉和一家人也都入了马车。 百里青转身回去时,察觉到有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他遥遥望去,看到一辆顾家马车内,有个一闪而过的身影。 百里青不知为何,对车内的身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还没等他有所反应,马车已经驶走了。 等百里青回府没多久,顾丞相便递过来一封请柬:请大将军上门还枪。 百里青眉头微皱,宫变之后,顾玉一直没提银枪之事,他念着银枪虽是假的,但仿的极好,便私心将银枪昧了下来。 今天落日关的顾家军都入土为安了,忽然要他还枪,让百里青很是诧异,心中又升起一种不祥之感。 不过人家都明说了,他也无法装聋卖哑,虽然不舍,还是将银枪擦干净后,带着枪前往顾家。 上门之后,百里青对还穿着丧服的顾玉道:“顾丞相,我来还枪。” 顾玉道:“先见一见故人吧,他快不行了,临终前,想再见你一面。” 百里青一肚子疑惑:“故人?” 顾玉没有回答,只是带着百里青到了一个屋子里。 屋内摆放着一个轮椅,顾玉将轮椅转过来,吓了百里青一跳。 那人满脸烧伤,全身肌肉萎缩,呼吸微弱,的确是将死之相。 那人道:“百里青,这么多年,你过得可好?” 百里青心口莫名一痛:“你是谁?” 似乎是回光返照,那人枯朽的嗓音,竟然莫名带着几分意气风发:“酒后赢你银枪之人。” 百里青摇摇头:“不可能!” 银枪小将顾飞柏,一骑绝尘定江山,绝对不是眼前这个将死之人。 那人道:“哦,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有酒吗?” 顾玉给他们摆上一坛酒,两个碗,默默退了出去,把时间留给这对故友。 一坛酒饮尽,百里青满脸泪水,那人却嘴角含笑,如枯木逢春。 执念了却,他便没了苟延残喘的力气。 四溢的酒香中,顾飞柏恍若看到随军出征时,意气风发的自己。 片刻之后,百里青端着空碗,将最后一滴酒落入喉咙。 他手上的银枪再也还不回去了。 第834章 顾玉成为顾丞相后,大多数人心中都觉得果然如此,但也有人觉得顾玉年纪太轻,担不起江山。 但张太师率先表态,大张旗鼓向镇国公府送去贺礼,又在朝会时跟顾玉表现得很是熟稔,这两年手上的人脉,也都毫无保留交给了顾玉。 顾玉回来之前,丞相之职一直是张太师暂时担任。 如今手握大权,自然跟着女帝一起,大刀阔斧改革。 朝堂上的利益纠纷太多,一不小心便会踩到旁人的雷区。 张太师的心腹便是被踩到的其中之一,暗中向张太师进言:“镇国公虽然有功绩在身,但年龄阅历摆在这儿。她不在这两年,您和咱家小姐可是为女帝做了不少事儿,并不差她什么,您为何放权放得这么快?” 张太师轻笑一声:“主动放权,总比被逼着放权体面一些。” 就像心腹说的,顾玉虽然屡建奇功,可论年龄阅历,她满打满算才入朝七年,朝中老臣居多,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当这个丞相。 但张太师看得明白,顾玉就是头饿狼,心狠。 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她想要什么,就没有得不到的。 仅仅七年,她从一个落魄世家的镇国公世子,一步步走到权利巅峰,这可不是年龄阅历就能压过的。 更别说女帝和逍遥王明摆着要抬举她。 心腹唉声叹气,为太师府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感到可惜,偏偏还是张太师主动放弃的。 此时张蓉下值回来,虽然面露疲惫,但眼中透露着神采。 张蓉曾说,她能担任女帝身边的随侍,仰赖顾玉在女帝身边进言,亦是顾玉心怀宽广,不与她计较。 今日他放了权,算是还了顾玉的人情。 以后朝中风云变幻,顾玉会怎么走,他和张蓉又能走到哪一步,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张太师抚摸着胡子:“甘罗十二岁为相,顾玉如今担丞相之职,并没什么不妥。” 一锤定音,心腹听见张太师这么说,只能收起脸上的灰心丧气,暂且歇下心思。 张太师笑道:“这天下到底是年轻人的天下,一些事情,你就算计较也没有用。真有本事的话,就自己去争。” 明着劝解,暗中敲打,告诉心腹他不会因为他跟顾玉对上。 心腹只能咽下不满。 说话间,张蓉已经来到他们跟前,张太师让心腹下去,对张蓉问道:“有什么话想说?” 张蓉道:“在宫里听了几句闲话。” 张太师道:“什么闲话?” 张蓉道:“落日关万人坑。” 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张太师自然知道,再联想到宫变时看到的场景,张太师自然明白。 张蓉道:“若这件事是真的,那顾丞相...” 张蓉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觉得顾玉心思深沉,竟凭一己之力搅动朝堂局势,来为顾家军报仇,这些年朝廷的诸多变动,可是都跟顾玉有关。 张蓉受过顾玉的恩惠,一时竟不知是该恐惧,还是该敬佩。 张太师站在楼阁,仰头看着白日昭昭,叹息一声:“不容易啊。” 张蓉有些奇怪道:“原以为顾丞相跟逍遥王不清不楚,女帝心里会有些介意,但是她一回来,女帝对她格外偏重。连这种皇室私密,都放任流传。” 张太师也觉得奇怪:“的确奇怪得很。” 若非知道顾玉和君泽有些关系,张太师甚至都想猜顾玉是女帝的入幕之宾了。 不过张太师道:“你也不必忧心,左右她回来,是在前朝当丞相,你在女帝身边当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不用我教。她既然向女帝举荐过你,只要你不逾规,她就不会为难你。” 张蓉的心思更细腻些,她总觉得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是被她忽略了的,但没有丝毫头绪。 随着顾家军的骨骸入葬,有关落日关万人坑的流言,比众人想象中传播的还要快。 有人说,这些尸骨从落日关挖出来时,是跟西戎人埋在一处的。 有人说,当年绍无极带领朝廷军,行至拥雪关,便停滞不前。 有人说,绍无极率领援军前往,击退西戎,是踩着顾家军的尸身,捡了功绩。 还有人说,绍无极挖的第一个万人坑,便是为了将冻死、饿死的顾家军毁尸灭迹。 ... 或真或假的说法太多,令人心惊胆战。 然而这些流言蜚语,没有一个人敢问到顾玉跟前,顾玉也从未承认过,那就做不了真。 茶馆里的说书人再次提到顾家军在落日关的英勇一役时,荡气回肠的同时,却是在结尾含糊其辞,面露悲痛。 居子石端着茶盏,里面的碧莹莹的茶水晃荡着波纹。 居子石是爱茶之人,一杯好茶总要品上几品,此时却牛嚼牡丹,一口吞下,任由苦涩的茶水划过舌身,品不出一点儿甘甜。 一向笑呵呵的连老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听着说书人的话,心情压抑。 一个茶客问道:“说书的,你把结局说清楚啊,顾家军守下落日关后,都去了哪里?” 说书人惊堂木一响,眼睛一瞪,令满堂茶客不由紧张起来。 可下一瞬,说书人却是笑了起来:“自然是天下太平,解甲归田。” 这样引得一些茶客不满,纷纷要求他把话说个明白。 涉及皇家私密,说书人哪里敢真的说清楚,便讨饶道:“诸位客官,还有什么结局比这结局更好的呢?” 居子石放下茶杯,失魂落魄离开茶馆。 茶馆外行人如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居子石仰头看天,白日昭昭,刺得人眼睛发疼。 他一直知道人间大道,不是非黑即白,但是他仍然坚守在纯白领域。 破公案,明冤情,呕心沥血,兢兢
相关推荐: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爸爸,我要嫁给你
他来过我的世界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病娇黑匣子
掌中之物
蚊子血
皇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