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里需要装修,只字没有提关于开业的事情。 顾志勇再次要抓着宋青燕手去猛亲。 宋青燕狠狠瞪了眼顾志勇,“在外面呢,有人!” 顾志勇就只夸不亲,“我家的青燕见微知著,果然聪明得不行!昨天在发电报的时候,本来没想瞒你的,但转念想到,我好像从来没有给你过什么惊喜,在打算要把写好的电报交给邮局工作人员的时候,我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我觉得只用电报上的几个字告诉你,我们在京市的第一家馒头包子店开业了,显得太过敷衍,我想回来亲自告诉你,我们家的店开业了!非常的顺利!” 宋青燕迎着顾志勇灼灼的目光,笑着回应道:“知道了,你跟桂芝夫妻都辛苦了。” 顾志勇笑着用指腹来回摩挲着宋青燕的手背。 他的指腹因为从小在田里劳作,经过长时间的岁月沉淀,如今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茧子。 摩挲着宋青燕手背的时候,宋青燕难免觉得痒痒的,有种酥酥麻麻的感觉从手背上向四处散开。 不过,宋青燕并没有阻止。 小别胜新婚。 她的内心里,其实也渴望着跟顾志勇有着肢体上的亲密接触。 宋青燕是坐着公交车来火车站的。 回去,当然是要坐着公交车回去。 不过,夫妻俩人并没有回家,他们先去了梅花巷的曹玉琴家里。 宋青燕把顾志勇从京市那边带来的馒头包子给拿出来,“曹姨,这些都是桂芝做的。” 曹玉琴拿起放在她面前的包子,连连夸赞说道:“这个叫桂芝的,手可真是巧!看看这包子,做得可真是好看,每个都捏了18个褶子,看起来就像一朵花儿一样,怪不得你会找她当你的合伙人,你的眼光不错。” 宋青燕:“我也是凑巧碰上了。” 曹玉琴:“你不用谦虚,有时候想要做成一件事情,运气也是不可缺少的。”也问着宋青燕夫妻,“中午在我这里吃饭吧。” 宋青燕:“我们夫妻过来就是想在您这里蹭顿饭的,也算是提前陪您过元宵。” 明天宋青燕要上班,那是没有办法挤出时间过来曹玉琴这里的。 曹玉琴:“过元宵得要吃汤圆,我给你们包几个汤圆。” 宋青燕撸起袖子,“我来帮你。” 顾志勇也默默去洗手。 曹玉琴对顾志勇说道:“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也够累的,你去补个觉,休息下吧。” 顾志勇:“我现在不困,躺着也是干瞪着眼,不如跟你们一起包汤圆。” 宋青燕也说:“曹姨,他不想睡就随便他吧,多个人一起包汤圆也热闹一些。” 曹玉琴:“那好吧,既然不想睡,我就给你泡一壶枸杞蜂蜜茶。” 顾志勇没喝过这个。 宋青燕向顾志勇解释说道:“上次我刚从京市回来的时候,曹姨也给我泡了这个枸杞蜂蜜茶,说有补肝美容、抗疲劳的功效。” 顾志勇:“那我得多喝点。” 宋青燕喜欢吃小汤圆。 曹玉琴、顾志勇都不挑,他们就按照宋青燕的口味,全都给做成小汤圆。 午饭光吃汤圆肯定是不行的,曹玉琴蒸了几个顾志勇从京市那边带回来的馒头包子,也炒了几道家常菜。 三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 顾志勇给曹玉琴、宋青燕每人都挑了一个咸蛋黄馅的小笼包,“昨天店铺开业的时候,这咸蛋黄馅的小笼包是卖得最好的,才一个上午,咸蛋黄馅的小笼包就全部卖完了,直接成了我们店里的招牌小笼包。” 宋青燕:“我还在京市的时候,桂芝就说过,她要大力宣传这咸蛋黄馅的小笼包,让它成为我们店的招牌小笼包,她果然做到了!” 看曹玉琴已经三两口解决了手中的咸蛋黄小笼包,宋青燕就追问曹玉琴:“曹姨,您觉得这小笼包的味道怎么样?” 曹玉琴:“非常好!跟我之前在京市的一家招待所吃到的蟹黄小笼包味道非常相近,也可以说,如果不是专业的美食家,完全尝不出任何的区别,那家招待所的蟹黄小笼包非常的抢手,如果没有提前预定,压根就吃不到。” 宋青燕一听,笑了。 曹玉琴不解。 宋青燕问曹玉琴:“曹姨,您说得这家招待所是不是叫平安招待所?” 曹玉琴:“是呀。” 这曹玉琴也是聪明人,不等宋青燕再详细解释,她就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 她问:“你们店里的这咸蛋黄小笼包是从平安招待所的蟹黄小笼包上得到的灵感?” 宋青燕点点头,“他们家的蟹黄小笼包实在太好吃了,本来我们也想做蟹黄小笼包的,但是我们没有购买蟹黄的渠道,沈大姐夫妻提议说,可以用咸蛋黄来代替,说咸蛋黄不仅从颜色上,还是口感上,全都跟蟹黄非常接近,最关键的是,咸蛋黄比蟹黄便宜不少。” 曹玉琴:“一分钱一分货,蟹黄价格高,连带着做出来的蟹黄小笼包也会比咸蛋黄馅的小笼包高不少,在口感差不多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去选择你们家比较经济实惠的咸蛋黄小笼包,除了那些对口感有较高要求的食客。不过,能抓住大部分的食客已经足够支撑起你们这家店,一个人的双手就这么点大,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抓到自己手里的。” 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在教宋青燕该要怎么开店,也更是在教她该怎么做人。 宋青燕收敛神色,严肃应下。 曹玉琴也对宋青燕说了,关于他们夫妻这家店的前景,“有了这咸蛋黄小笼包作为你们店的招牌小笼包,今后只要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地好好经营,你们这家馒头包子店肯定会在京市立住,即使今后私营遍地,也不会冲击到你们这家店。” 宋青燕郑重应下,“好,谢谢曹姨对我们的忠告,我们会守住初心的。” 第198章 夫妻心有灵犀 吃好饭,洗好碗,再陪着曹玉琴聊了会儿天,宋青燕夫妻就赶在傍晚之前回家了。 刚到家门口的时候,正好碰上也刚好回家的万玉芳。 她气喘吁吁的,满头大汗,跟宋青燕夫妻说话的时候,也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志,志勇,你回来了呀,京市那边都顺利吗?” 顾志勇:“挺顺利的,店已经开起来了,这是我从京市店里带来的馒头包子。” 闻言,万玉芳伸手去接顾志勇手中装有满满馒头包子的行李袋。 顾志勇撇了眼万玉芳伸过来的手。 她的手跟她的脸一样,也是汗涔涔的。 可现在还没有出正月,风刮在身上仍旧冷飕飕的,顾志勇就关心地问了句万玉芳,“妈,您这是又重新找到了工作?” 自从年前没有在南门国营饭店当临时洗碗工以后,万玉芳就一直待在家里。 顾志勇见万玉芳似乎很累的样子,以为她又找到了工作。 想提醒万玉芳几句,如果工作太累就算了,毕竟宋保旺当时鼓励她出门工作,本来也不是指望她赚多少钱,主要是怕她一直蹲在家里会跟外面的世界脱节了,继而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会给宋青燕拖后腿。 万玉芳顺着顾志勇的视线,也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 她笑着解释说道:“没呢,我只是出门锻炼了下。” 顾志勇:“锻炼?” 万玉芳:“是呀,你爸说了,这年纪越大,越要把身体给保养好,你爸现在也戒烟戒酒了,每天上下班也不再骑自行车,直接走路。” 顾志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挺好的。” 不过,在万玉芳提着装有馒头包子的行李袋去了厨房后,顾志勇还是有些奇怪地问宋青燕:“这老两口怎么了?怎么突然想起锻炼了?”他还在家里的时候,宋保旺夫妻对锻炼可没有这么热衷,出门是能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能坐公交就坐公交,绝对不走路。 宋青燕耸耸肩,“我也不知道,突然就喜欢上锻炼了。不过,喜欢锻炼也算是好事,起码能少生病。” 生病不仅折磨生病的病患,也折磨照顾病患的家属,因为得要付出不少的时间、精力,以及钱财来照顾。 目前钱财方面上,宋青燕夫妻的手头是比较宽裕的。 可时间跟精力上,他们是有限的。 所以,宋保旺、万玉芳这对老两口能够自觉注重锻炼,保养身体,对于宋青燕夫妻来说的确算是非常好的好事。 临近傍晚时候,宋保旺也从面包厂那边步行回家。 接连几天都是走路上下班,刚开始宋保旺还觉得挺累,不过坚持下来以后,身体倒是逐渐适应下来。 在跟顾志勇说话的时候,声音似乎都变得比从前浑厚有力不少,“京市那边的店已经顺利开起来了?” 顾志勇:“昨天是第一天营业,大家都非常喜欢咸蛋黄小笼包,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店里的招牌小笼包。” 晚饭万玉芳把顾志勇从京市那边带来的馒头包子都给蒸了起来。 在万玉芳把蒸好的馒头包子给端上桌时候,宋保旺问顾志勇:“哪一个是咸蛋黄的小笼包?我也来尝尝。” 顾志勇把咸蛋黄小笼包给挑出来。 行李袋不大,还得塞其他口味的馒头包子,带来的咸蛋黄小笼包也就总共没有几个。 中午宋青燕他们又吃了一部分的咸蛋黄小笼包。 剩下的,宋青燕夫妻就都没有吃,全放在了宋保旺、万玉芳的面前。 宋保旺、万玉芳第一次品尝咸蛋黄小笼包,瞬间就被小笼包的鲜美给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连吃了两三个。 全部吃完以后,他们仍旧意犹未尽。 宋保旺:“怪不得这咸蛋黄小笼包会成为你们店里的招牌小笼包,味道的确不错。” 万玉芳:“哪里只是不错呀,我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小笼包。” 宋保旺又问了几句关于京市那家店的经营情况。 顾志勇全都一一回答了。 宋保旺又问了宋青燕,曹玉琴对他们这家店的看法。 宋青燕把曹玉琴的话,一句不漏地说给宋保旺听。 宋保旺;“在做生意方面上,你曹姨的经验比我们都多,她的话,你得要多听。” 宋青燕:“知道。” 万玉芳还在回味咸蛋黄小笼包的味道,她问宋青燕:“这咸蛋黄的小笼包味道这么好,如果在我们安城里卖,生意肯定也不会差的。青燕,等将来我们安城放宽了私营的政策,你有没有想着在我们安城也开一家馒头包子店?” 宋青燕:“回来之前,我已经跟桂芝商量好了,让她把京市的馒头包子店做大,然后开回我们安城这边来。” 万玉芳:“你自己不开?” 宋青燕:“我只想开饭店。” 万玉芳:“等那个桂芝把店开回我们安城,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何况等她开回来,这店也不是独属于你一个人的。” 宋青燕:“中午曹姨跟我说,一个人的双手就这么点大,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抓到自己手里,我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不说我不会做咸蛋黄小笼包,就算会做,如果我开了跟京市那边同样的店,我哪里还有剩余的精力去开饭店?可开饭店才是我的最终目标。” 话听着虽然挺有道理的,但万玉芳仍旧觉得不在安城也开家馒头包子店怪可惜的。 刚想开口,再劝一劝宋青燕的时候,宋保旺在桌子底下轻轻拉扯了下万玉芳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再给宋青燕瞎出主意。 万玉芳只好闭嘴。 不过,等吃完饭,宋青燕夫妻也都回房的时候,万玉芳有些埋怨地对宋保旺说道:“你刚才干嘛要阻止我?” 宋保旺瞥了眼万玉芳,“不阻止你,你会继续劝说青燕在我们安城也开家馒头包子店吧。” 万玉芳:“我也是为她好,这咸蛋黄小笼包” 话还没有说完,在宋保旺听到“我也是为她好”的这句话时候,他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厉声呵斥万玉芳,“你少说这句话吧!” 万玉芳不明所以,“这句话怎么了?我的确是为青燕好呀。” 宋保旺:“还怎么了,你不会以为你说了这句话,青燕就得不管什么事情都得听从你的意见吧。” “我告诉你,你越说这句话,青燕就会越烦你,到时候别说不会听你提出来的意见,甚至连理都懒得搭理你。” 万玉芳皱眉,“可我是跟那个曹玉琴一样,真心实意在为青燕着想呀。” 宋保旺:“刚才青燕已经把不在我们安城开馒头包子店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你还要用你所谓的好一定让青燕在安城开馒头包子店,你到底是真的为青燕好,还是只是想让青燕听你的?可关键是,你有让青燕听话的资本吗?我们现在每天坚持锻炼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我们对青燕的助力越来越小了?为了不成为她的拖累,不被她嫌弃,这才努力锻炼自己的身体?” “你也不要觉得,只要自己开口了,你就跟曹玉琴一样,也是真心实意在为青燕着想。” “人家曹玉琴可没有像你这样,打着为青燕好的名义,一定强迫青燕要按照她的意愿来做事,人家每次可都只是提建议,到底要不要去做,得由青燕自己来做决定,这也是你跟人家曹玉琴最大的区别。” 宋保旺的这几句话下来,瞬间说得万玉芳哑口无言。 好半响,万玉芳才叹着气,轻声说道:“以后在青燕面前,我会注意我的说话方式。” 宋保旺宽慰地拍拍万玉芳肩膀,“青燕跟宋爱燕、宋紫燕都不一样,她看着闷不吭声,不爱说话,可实际上,她非常有主见。可我们从小太过忽略她,她又在乡下待了整整六年,对于该怎么跟她相处,你在逐渐适应中,我也同样。” 其实刚开始宋青燕带着顾志勇回城的时候,是他们夫妻俩适应着该怎么跟宋保旺、万玉芳相处。 只是宋青燕夫妻太能干。 不过大半年时间,他们已经在安城稳稳站稳了脚跟,即使脱离宋保旺、万玉芳也能够活得很好,甚至可以说,如果宋保旺、万玉芳稍微有些什么头痛脑热,反而会成为宋青燕夫妻的拖累,宋保旺、万玉芳在宋青燕面前自然就没有了拿乔的底气。 想起从前对宋青燕的亏待,他们还会因此心虚得不行,很担心宋青燕哪天会翻起旧账。 只不过,这些也都只是宋保旺、万玉芳他们自己在私下的担心。 实际上宋青燕才没有这个闲工夫去翻什么旧账,她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没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宋青燕夫妻回到房间里。 虽然在曹玉琴,以及宋保旺夫妻面前,顾志勇已经把京市那边的情况,全都说得清清楚楚。 不过,关于店铺的具体进出账目,顾志勇并没有详说。 现在房间里只有他们夫妻俩,顾志勇拿出账本,递给宋青燕,“装修费用总共花了120块,包括砌灶台,买厨具,在我离开京市的时候,我给桂芝夫妻留了600块,昨天第一天营业的具体进出账目,账本上给标注清楚了,每月月初,桂芝都会把上月的具体账目邮寄过来。” 顾志勇带回家的账本记录得非常详细。 连每做一个馒头包子,需要多少面粉,多少馅料都给记录得清清楚楚。 昨天虽然是第一天营业。 不过,刨去成本,净利润也有17块。 别看只有17块,但却能够抵大部分人半个月的工资。 顾志勇在旁边补充道:“因为昨天是第一天营业,我们也不知道到底会来多少顾客,为了避免食材上的浪费,准备得馒头包子也就不是很多。不过,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营业的时候准备得会更加充分,净利润也会比昨天更多。” 路要一步一步走才能够走得稳。 开店也一样。 第一天营业没有亏本,反而还有17块的赚头,宋青燕对此已经很满意了。 宋青燕埋头,继续翻阅账本。 顾志勇坐在旁边。 见宋青燕看得认真,他也没去打扰。 正准备起身给宋青燕倒杯水的时候,余光扫到桌角上方摆放了两本陌生的书籍,他好奇地拿起来。 翻看了几页,顾志勇语气笃定地问着宋青燕:“以后你打算开家比较古色古香的
相关推荐:
芊芊入怀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挚爱
南安太妃传
玩笑(H)
我在末世养男宠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交易情爱(H)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