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地讥讽,“真是穷酸地方出穷酸人,这么寒碜的地瓜也要回去。” 顾志勇没有任何反应。 他是孤儿,从小听了太多难听的话,早就已经免疫。 宋青燕在家里从小是小透明,话也非常的不多,有委屈也向来选择默默承受,但自从答应代替宋爱燕下乡以后,她的心态就开始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能够敢主动表达她内心的真正想法。 从安城一路来到江城的时候,有同路的知青惹到她,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沉默,理直气壮地替自己讨回公道。 这会儿,听到这名来自京市的知青,这样当着大家的面讥讽她刚刚出手帮助了的本地村民,瞬间激发了她心中的怒火。 深深认为,这名京市知青,不仅是在讥讽本地村民寒酸,同样也在讥讽她。 她不顾别人的眼光,直接冲到这名京市知青面前,逮着她就一顿输出,怼得她是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直到在旁边知青们的劝说下,京市知青终于肯低头,向她跟顾志勇道歉,宋青燕这才停止输出。 在京市知青道歉的那一刻,宋青燕就跟骄傲的漂亮孔雀一样,微扬着下巴,非常大度地冲京市知青摆摆手,“算了算了,既然你已经知道错了,我也懒得再跟你这种人计较。” 也因为这件事情,宋青燕也算是一战成名,纷纷认为,宋青燕只是表面文静,实则是一点就炸的爆竹。 她的这个爆竹,在爆开绽放的时候,也在顾志勇心里留下了绚烂到永远都没有办法抹去的印记。 这抹印记促使他下意识去留意宋青燕,追逐宋青燕,借此希望有更多关于宋青燕的印记留在他心间,直到组合成一个完完整整的宋青燕。 第123章 私家饭馆 从前的事情犹如电影片段那般,一帧帧的在宋青燕脑海里浮现。 她趴在床上,忍不住感慨说道:“时间过得真快,竟然有6年多了。” 顾志勇揉捏着宋青燕的腰背,“这大概就是岁月如梭吧,当下不觉得,一回忆起来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宋青燕点点头。 正趴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回想起一件事情来,她扭着腰,侧头问顾志勇:“当年冬冬会对我特别亲近,一见面就往我怀里塞了俩个烤得特别香甜的番薯给我,其实这是你让她送给我的吧。” 那个时候,她才刚刚入住知青院。 打扫完晚上要睡得房间,在外面走走,准备熟悉熟悉接下来她要生活很久的长河大队时候,迎面碰到了个长相甜美的小女孩。 小女孩长得甜美,嘴巴同样也甜,冲着她姐姐姐姐叫个不停,还把她手里拿着的烤番薯,分了俩个给她。 当时她只以为自己人缘怪好的,刚入住长河大队,就有大队里的小孩待她这么亲近。 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是顾志勇私下嘱咐冬冬,让她把烤番薯送给自己的。 宋青燕也向顾志勇求证了。 顾志勇没有否认,“你帮了我一次,维护了我一次,我想着,总得要拿出点东西来好好感谢你。可那个时候,我家里唯有一筐番薯,我就挑出几个又大又好的番薯出来,把它们给烤得甜甜糯糯的,但我又不好直接把烤好的番薯给你,只好让冬冬帮了我这个忙。” 那个时候,如果顾志勇直接跑到知青院给她送烤番薯,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来。 只不过,这样一来,如果不是这个时候提起当年的事情,她兴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当年那俩个烤得特别香甜的番薯是顾志勇送的。 顾志勇轻摸了下宋青燕的脸,“你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吃到了我亲手烤得番薯就行。” 宋青燕顺势抓住顾志勇的手。 轻轻一拽,顾志勇就倒了下来,躺在她的身边。 宋青燕凑过去,双手捧着顾志勇的脸,笑着说道:“当年,我以为烤番薯是冬冬的,我就只向她道了谢。可现在,既然知道那俩个烤番薯的真正主人是你,我这么有礼貌的人,当然要把迟了6年多的道谢给补上去。” 顾志勇笑了笑。 他凑近宋青燕,俩人的额头互相抵在一起,“嗯,好,你说,我听着。” 宋青燕凝视着顾志勇的双眼,轻轻呢喃了四个字我很喜欢。 这四个字,表面上是在说我很喜欢当年的那俩个烤番薯,但顾志勇知道,这四个字的下面其实蕴含着其他的意思。 顾志勇搂紧了宋青燕。 他没有说话,但他用炙热的行动来向宋青燕表示,他非常非常喜欢这四个字的道谢。 宋青燕夫妻计划着下午要给亲友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 不然等晚上回去的时候,万玉芳看顾志勇提着大包小包出门,又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不好向她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夫妻俩缠绵了会儿,又小睡了会儿,收拾收拾了下就提着土特产出门了。 来到一楼大厅,这回庆云英在。 看到宋青燕,庆云英激动地冲她招手,“青燕,我跟你说” 话还没有说完,看到宋青燕身边跟着顾志勇,夫妻俩人手上都拿着东西,庆云英咽下原先的话,问道:“你们要退房?” 宋青燕往上提了提手中的东西,解释说道:“现在不退,打算出门去给亲友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 庆云英:“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离开招待所,宋青燕夫妻先去了曹玉琴家里。 曹玉琴在家里,每天忙着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之前从白云国营饭店门口移栽过去的蔷薇花全都存活了下来,只是入冬以后,好不容易抽长出来的叶子全都掉落了下来,到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几根杆子,曹玉琴担心明年春天的时候,这几根杆子一样的蔷薇花会熬不过寒冷的冬天,她就每天忙碌着给它们御寒保暖。 天气好的时候给搬到阳光下晒晒,到了晚上时候再给搬到屋子里。 宋青燕夫妻到的时候,曹玉琴正在费力搬动着花盆。 今天的天气虽然还好,有太阳出来了,但阳光可不会固定照射一个地方,它是会缓慢移动的,曹玉琴就搬着种植有蔷薇花的花盆,努力去追逐着冬日里的暖阳,虽然每天得付出不少的力气,但这样活动活动下,气色看着却是比从前变红润不少。 宋青燕夫妻放下手中提着的土特产,赶紧过去帮曹玉琴一起搬动花盆。 曹玉琴去给他们夫妻倒水。 宋青燕夫妻忙完以后,坐在曹玉琴身边闲聊,也把顾志勇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给曹玉琴。 曹玉琴很是高兴。 不过,当顾志勇拿出他从外地搜罗来的各个品种蔷薇花种子时候,曹玉琴脸上的笑就变得更加灿烂了,“你真细心,这是我这辈子收到得最称心如意的土特产,我很喜欢,非常喜欢。” 顾志勇没有独揽功劳,“这是我在去外地之前,青燕提醒我的。” 宋青燕:“我也就提了这么一句,说您喜欢蔷薇花,看看外地有没有不同品种的蔷薇花种子。” 曹玉琴笑,“行了,你们夫妻俩就别谦让了,我知道你们夫妻俩都想着我。” 问了问顾志勇,他跟车到外地的时候都去了哪里,一路上顺利不顺利。 顾志勇从早上凌晨回来,宋青燕都没来得及问他这些,她坐在旁边,跟着认真听着。 顾志勇只挑了几件外地有趣的见闻说给曹玉琴、宋青燕听,至于他在外地跟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麻烦,以及冲突,他并没有说,但不管是曹玉琴,还是宋青燕都知道,出门在外哪里都会顺顺利利的,只是顾志勇报喜不报忧而已。 曹玉琴提醒顾志勇,“出门在外的时候小心点,也千万不要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今年大批知青回城,有不少人都没有找到工作,在大街上到处晃悠。这闲的人多了,很容易就会聚众闹事。小打小闹没事,可一旦闹大了,上面的人就会出手,一个都不会放过。” 宋青燕听着,不得不佩服曹玉琴对风向的敏锐性。 虽然在原小说里,大部分描述得都是陈振河跟林素云之间的情情爱爱,但在番外时候,也有用寥寥几笔描述过关于严打的事情。 顾志勇又说了在京市时候,他看见在偏僻小弄堂里,有人开了私家饭馆,“隐蔽是隐蔽了点,但生意还挺不错。” 第124章 私营冒头的机会,也是她宋青燕的机会 闻言,宋青燕的眼睛顿时一亮。 不过,下一瞬间,宋青燕激动的心情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现在推行的是统购统销的政策,不管什么东西,全都是国营单位在经营,私营的都是投机倒把,一旦被抓住,那得要进去。 至于顾志勇提得那家京市私家饭馆,之所以敢开,估计也是被生活给逼得没有办法,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试着在偏僻地方,偷偷摸摸开起了这家私营饭馆,估计饭馆里的大厨师傅也不是花钱特意请来的,应该是他们的自家人。 她这边的情况呢,饭馆店面买在了街道口。 人来人往的,非常扎眼。 就算重新找家隐蔽的店面也没用,因为不管是她,还是顾志勇,全都没有能够把一家饭馆给撑起来的厨艺。 曹玉琴留意着宋青燕的反应。 看她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又平静,曹玉琴主动问她道:“青燕,你对京市这家私家饭馆有什么看法?” 宋青燕:“很大胆,也很有胆量,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曹玉琴再问:“那你想在我们安城做这个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吗?” 宋青燕坚定地摇摇头,“我们安城还没有到这个时候。” 曹玉琴脸上浮现笑意,满带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不急不躁,够稳得住。这一家店想要开起来,的确需要一定的胆量和魄力,但想要开得长久,做得足够大,光有胆量和魄力却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自知之明,以及一颗求稳的心。你先安心地在你们香丰国营饭店上着班,多学习、积累怎么管理一家饭店。有机会的时候,也多多去了解下,后厨那些食材来源的渠道。” 因为现在是统购统销,后厨的食材来源也非常透明。 比如后厨的大米、面粉等东西由国营粮店提供,油盐酱醋等调料由国营副食店提供,瓜果蔬菜则是国营菜市场。 这国营粮店、国营副食店、国营菜市场都不是直接跟各家的国营饭店接洽的,他们都是根据商业局那边开出来的单子,再按照单子上的明细,每天早上给各家国营饭店送货。所以,不管是国营饭店里的领班,还是经理,他们都跟这几家的供货渠道没有任何的交集。 如果饭店里需要单子上以外的物资,或者是某几样物资需要另外加量,得由后厨的大厨师傅开单子,再由领班确定,经理审核,然后再上交商业局,商业局那边再审核,等审核通过的时候,再给各家供货渠道提供明细单子,让各家供货渠道明早的时候送去指定国营饭店。 将来宋青燕想要自立门户,自己开饭馆,这几家供货渠道肯定得要给提前熟悉起来的。 宋青燕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曹玉琴又问了宋青燕,她在香丰国营饭店当领班的近况。 宋青燕:“高志华走后,我们香丰国营饭店上下都挺齐心的,之前被高志华重创下来的营业额,今天也已经逐渐回升。” 也详细跟曹玉琴说了,她是怎么把他们香丰国营饭店的营业额给重新拉起来的,同时也说道:“我想,在香丰招待所的餐厅装修没有完成之前,他们家的住客应该都会到我们香丰国营饭店来用餐。” 曹玉琴听完以后,点评了几句香丰招待所的内部情况,“上下不齐心,各自有各自的打算,长久下去,经营不了长久的。” 其实不止香丰招待所,其他家国营单位的情况也差不多,仗着是铁饭碗,懒懒散散的。 “不过,这也是将来私营冒头的机会。” 私营冒头的机会,也是她宋青燕的机会。 宋青燕认真听着,郑重应下。 因为宋青燕夫妻还要给其他亲友送土特产,他们就没有在曹玉琴这里多待。 离开曹玉琴家里,宋青燕让顾志勇骑着自行车,先去了龙兴街街口,他们夫妻买得那座房子。 有段日子没有来了,但房子的门口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儿垃圾,以及附近大树飘落过来的树叶,宋青燕知道,这肯定是田婆婆帮着定期打扫的,看看后面那座好久没人居住的房子就知道了,因为没有人定期打理,门口堆积了不少尘土、树叶等东西。 “走,我们去看看田婆婆。” 宋青燕绕着房子转了一圈以后,她重新坐在自行车后座,让顾志勇载着她去找田婆婆。 田婆婆跟往常一样,搬着椅子坐在自家门口前晒太阳。 看到宋青燕夫妻过来,田婆婆笑眯眯的,“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 顾志勇去停车。 宋青燕提着东西走向田婆婆,“想您了呗。” 田婆婆扫了眼宋青燕手中的东西,伸手点了点她,“不老实。” 不过,嘴上是这么的说,田婆婆却乐呵呵地起身从屋子里搬出两把椅子来,热情地请宋青燕夫妻坐下。 宋青燕在田婆婆身边坐下,从网兜里拿出顾志勇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今早凌晨的时候,我家志勇从外地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些东西,我瞧着有几样是您比较爱吃的,好比这从京市带来的糕点,从隔壁市带来的蜜橘。” 田婆婆仔仔细细看了,笑得脸上皱纹更加深刻,“果然都是我爱吃的。” 宋青燕再说道:“您安心收下,我们夫妻虽然重利,可也不至于只看重利。” 田婆婆:“知道,知道,是我老婆子不会说话,你们夫妻是专门来看我这个老婆子的。”从网兜里拿出一个蜜橘,并剥开,分了一大半给宋青燕夫妻,“我也借花献佛一下,请你们夫妻吃我亲手剥得蜜橘。” 蜜橘不愧是蜜橘,非常的甜。 不过,大冬天的吃蜜橘,也挺冷的。 宋青燕冻得牙齿打颤。 田婆婆却丝毫不受影响,一口气吃了两个蜜橘。 宋青燕瞪大了眼珠子,“您不冷呀。” 田婆婆骄傲轻哼,“冷什么?如果不是怕吓到你,我能够把你们夫妻带来的蜜橘,一口气全部都吃完。” 宋青燕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您的身体可真好!” 田婆婆:“那是当然,我还想活到长命百岁,再干一番大事业的!”提起干事业的时候,田婆婆左右看了看,随后神秘兮兮地凑近宋青燕,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听说,你们夫妻对面房子的龙兴寺,打算明年要重新整修一下,也打算把旁边的古城楼也好好修修。” 在之前的时候,因为这里有龙兴寺、古城楼在,人流量就不少。 现在再给好好整修整修,弄得更好看了,以后的人流量就更加不愁。 有人流量,代表着这块区域兴旺。 兴旺了,在这里开店,也就不怕没有生意。 宋青燕静静听着,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125章 青燕,期待你打脸! 有些话不好深谈,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田婆婆也不管宋青燕到底有没有理解进去她话中的意思,直接转移话题,说起其他比较家常的事情。 宋青燕陪着田婆婆闲聊了几句。 田婆婆:“知道你们夫妻俩忙,你们能够抽出时间,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我已经很高兴了,你们有事情就先忙你们的去吧。” 宋青燕也不跟田婆婆推辞。 她道:“那我们先走了,下次过来的时候,我再好好陪陪您。” 田婆婆:“好好好,我等着你。” 离开龙兴街,宋青燕让顾志勇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去了白云国营饭店。 现在不是白云国营饭店营业的时间,饭店里照常只有杨丽芳在。 看到宋青燕过来,杨丽芳高兴得连连尖叫,她紧紧抱住宋青燕,“青燕,青燕,我真是快想死你了!” 宋青燕:“我也想你呀。” 杨丽芳抱着宋青燕又高兴了好一会儿。 等杨丽芳激动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以后,宋青燕问她:“怎么样,最近过得好吗?荷珠怎么样?” 杨丽芳:“
相关推荐:
芊芊入怀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挚爱
南安太妃传
玩笑(H)
我在末世养男宠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交易情爱(H)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