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会,依照我的推测,宋青燕目前应该还没有把饭馆里的员工给全部招齐,现在谢长兴既然已经决定到宋青燕的饭馆里工作,不管是出于帮宋青燕一起招人的公心,还是他也不想将来跟个不熟悉的人当同事的私心,他都不会直接拒绝你。” 谭孝民点点头。 隔天,谭孝民再次背着所有人找谢长兴说话。 说完,他认真观察着谢长兴脸上的表情。 跟谭岳预测得那样,谢长兴并没有直接拒绝,只说谭孝民:“跟我一起离开香丰?难道你跟我一样,也受了‘刺激’?,孝民,你可要想清楚,我们香丰可是国营饭店,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来,但是却找不到门路。” 谭孝民梗着脖子,一脸执拗,“谢师傅,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决定跟定了你。” 谢长兴伸手虚点了几下谭孝民,“你呀你。” 多余的话,他没有再说。 不过,他有把谭孝民的话,转述给宋青燕听,“这小子,平时看着挺憨,但脑子却挺灵活的,估计已经猜到,你准备开私营饭馆。” 其实在私心里,谢长兴也希望谭孝民也能够来宋青燕私营饭馆一起工作,毕竟俩人在工作上磨合得比较好。 谢长兴就在宋青燕面前,帮着说了几句谭孝民的好话。 饭馆这边,除了厨工,其他员工都已经招齐了。 虽然对于饭馆来说,厨工的位置远远比不上大厨师傅,但想要当好一名厨工,还是需要点技术含量的。 而且,厨工的工作是协助大厨师傅。 厨工把工作做好,大厨师傅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厨艺。 之前谢长兴还没有确定到底要不要来她家饭馆工作,宋青燕也就没有考虑厨工的事,现在谢长兴已经确定了,她也本来想跟谢长兴商量着,他有没有熟悉的厨工,结果还没等她开口,谢长兴却告诉她,谭孝民打定主意要跟随他。 宋青燕就说道:“他这脑子灵活得正是时候,我也正好不用发愁着该去哪里找能够跟你合得来的厨工了。” 既然双方都有意,宋青燕也没有耽搁,当天就去找谭孝民谈详细的工作待遇。 宋青燕:“跟谢师傅一样,只要到我家饭馆里工作,不仅工资翻倍,有半个月工资的过节费,如果能考出厨工证,甚至是厨师证来,我会另外再发一个月工资当奖金,如果将来我的饭馆不慎经营倒闭了,工资也会照常发。” 如果是从其他地方另外招得厨工,宋青燕自然不会开出等同于谢长兴的待遇。 但因为谭孝民跟谢长兴一样,也都是来自香丰国营饭店。 虽然算是谭孝民主动找上门来的,但为了能够让谭孝民好好工作,不把他的心给寒了,待遇方面自然是不能够相差太大。 何况,好的厨工也是能够逆袭成为大厨师傅的,就像当初的谢长兴一样。 宋青燕看着谭孝民,鼓励着他,“你不比任何人差,我相信你肯定可以把厨工证、厨师证都给考出来的。” 谭孝民还处在被宋青燕开得优渥待遇给深深震惊当中。 心里同时默默想着,怪不得谢师傅愿意舍弃掉国营饭店这口铁饭碗,原来他真的跟他大伯说得那样,捧上了宋青燕给的金饭碗。 不过,听到宋青燕对他的鼓励,谭孝民不可置信地愣了下,毕竟所有人都认为他憨,他大伯更是直接说他在厨艺上没有太大的天分,可眼前的宋青燕却相信他不仅能考出厨工证,厨师证也能够拿下,这不由在谭孝民心里激起千层浪。 “宋领班,你真的相信我不比任何人差?”谭孝民不太自信地向宋青燕求证。 宋青燕:“你相信我吗?” 谭孝民毫不犹豫地说道:“相信!” 他大伯可是从他一入职香丰国营饭店就让他紧紧跟随宋青燕。 宋青燕:“既然相信我,那你就应该相信,我说你不差,你就是不差,别人能做到的,你同样也能做到!” 谭孝民这回挺直了胸膛,声音非常坚定地说道:“好!” 回家以后,谭孝民先兴高采烈地捧着宋青燕刚发的工资给谭岳看,然后再拉着谭岳教他厨艺,“宋领班,不,现在她是我老板了,宋老板说,除了双倍工资,半个月工资的过节费,只要我每考出一本证书,她再奖励一个月的工资给我。” 谭岳跟谭孝民一样。 也被宋青燕开出的优渥待遇给震惊到了,“她可真是舍得呀。不过,怎么这么早就发工资?你现在就已经离开香丰国营饭店了?” 谭孝民:“宋老板说,只要签订了入职协议,我就是她饭馆里的员工。谢师傅也是跟我一样,一入职就发了这月的整月工资。” “不过,关于我要离开香丰国营饭店这件事,宋老板让我先不要对外说,一来我跟谢师傅突然都要离开香丰国营饭店,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二来大厨师傅的工作岗位比厨工更加不好招,我晚点透露辞工的事,也不会耽误香丰国营饭店重新招人。” 谭岳点点头,“你这新老板考虑得挺周到。” 谭孝民催促谭岳,“大伯,你赶紧教我厨艺,我要拿奖金,一本等级证书可有一个月工资的奖金,我得全部拿到。” 谭岳:“厨工的证书,你应该是可以的,但厨师证的证书” 换做平时的时候,谭岳这么的说,谭孝民会微微垂下脑袋,默认谭岳对他厨艺的否定。 可他相信宋青燕。 宋青燕都相信他能考出厨师证,那他肯定就可以。 谭孝民就直视着谭岳,把宋青燕跟他说得话,也转述给谭岳听,“大伯,你也是信任宋老板的,不然也不会想办法让我跟着宋老板。现在她都相信我能考出厨师证,你怎么就不相信了?” 谭岳无话说了。 也想着,自家侄子现在这样的信心满满,说不准在厨艺上真能开窍了? 其实谭孝民也不是没有一丝丝的厨艺天分。 只是离大厨师傅的距离比较远。 谭岳:“相信,相信的,我现在就教你。” 第243章 双向选择 关于员工的培训计划表,宋青燕已经给拟定好了,但她并没有立即召集员工培训。 因为没有场地。 饭馆还在装修,乱糟糟的,也不可能领这些员工回家里。 在这几天里,金花也并没有找到适合当宿舍的房子。 宋青燕就把希望寄托在了田婆婆身上。 田婆婆:“你来得正好,我也正要找你呢。” 宋青燕:“房子找到了?” 田婆婆:“算是吧。” “嗯?”宋青燕不明白,“什么是算是吧,有房子,但房主要价太高?” 田婆婆:“一句两句的也说不清楚,我带你去看房子,我们边走边说。” 宋青燕:“好。” 田婆婆帮忙找到的房子离龙兴街也不远,只跟龙兴寺隔了一座百米来高的小山。 龙兴寺在小山的西边,房子在龙兴寺的东边。 走出龙兴街,绕了半座小山,田婆婆带着宋青燕来到了建在小山山脚下的小村子。 不过,田婆婆所说的房子在小山的半山腰上。 龙兴寺那面的小山都是长着郁郁葱葱的大树,小村子这边的小山,除了山顶地方长着茂密的大树,下面都被开垦成了农田。 田里大部分种得都是当季蔬菜。 有田,自然也会有路,修得整整齐齐,杂草都没有多少。 宋青燕没有来过这里。 村里人看到田婆婆、宋青燕这两个陌生人,也并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有些村民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因为随着附近龙兴街的兴旺,有些游客不想绕着小山走半圈,他们会选择穿过村落,从小山上翻过去。 走得游客多了,村里人也就习惯有陌生人在村里进进出出。 田婆婆指着半山腰上的三间砖瓦房,说道:“这就是我给你找得房子。” 宋青燕看过去。 黑瓦白墙,看着挺新的。 “这房子是谁的?”宋青燕问:“收拾得这么好,怎么会愿意往外出售?家里出事了?还是想折腾着出国?” 田婆婆:“房子不是个人的,是属于集体的,这房子本来不是住人的,曾经是庙,后来因为破四旧,这庙里的东西就给打砸了,但房子给保留了下来,附近村落当年来知青,实在没地方安排这些知青入住时候,曾经在这房子里借住过,为此还扩建了两间。” “现在外地知青们都回去了,村子里自家的知青从全国各地回来了,家家户户的住房都紧张,自然都盯上了这三间砖瓦房。” 宋青燕:“这村子既然都是个村了,怎么还要下乡?” 田婆婆:“习惯性叫法,当年是村的,但因为村里的位置属于我们安城划分的区域里,整个村子的户口就都是商品粮户口。” 商品粮户口就是城市户口,的确需要下乡。 宋青燕跟着田婆婆来到半山腰。 向山下眺望。 建在山脚下的小村子虽小,可看着也有二十来户。 但半山腰的砖瓦房却只有三间。 僧多粥少,分给谁都不是。 田婆婆:“大家都在争这三间砖瓦房,可不管谁争去了,没有人会服气,村长觉得这事拖着,迟早会出大事,他就想出了个主意,打算把这三间砖瓦房给卖了,卖出去的钱再平分给每户人家,这样就彻底公平了。” 这三间砖瓦房大概能值七八百块钱。 就算卖了,按照二十户来算,每户最多也只能分到40块钱。 可这40块钱能干什么? 完全不能解决各家各户的住房问题。 田婆婆:“所以呀,卖房这事又这么耽搁了。” “不过,对于村长卖房的这个提议,村里的人也不是全都反对,有些想着,如果这三间砖瓦房最终会被村里的某户人家给拿走了,不如把房子给卖了,好歹能够分到卖房的钱,也有部分人坚决不同意,除非能把自家的住房问题给彻底解决了。” “你如果能够说通村里人把房子卖给你,我觉得用这三间砖瓦房做宿舍是非常合适的。” “离龙兴街近,员工上下班方便,房子也新,不用粉刷修整,就连员工需要的上下床也有,可以直接拎着行李入住。” 宋青燕也非常满意这三间砖瓦房。 她站在院子里,再次往山脚下的小村子俯瞰。 过了会儿,宋青燕对田婆婆说道:“您跟这村子的村长应该交涉过了吧,您带我过去找他,我要跟他面谈。” 此时的村长正在家里发愁,该怎么妥善处理半山腰上的这三间砖瓦房。 再不处理,村里真的要出人命了。 昨晚就有两户人家为了争这三间砖瓦房直接动起了手。 “老虞,你在家吗?” 院子里突然传来了叫他的声音。 “又有谁家打起来了吗?”村长老虞边不耐烦地应着,边快速地往外面走。 这些日子,只要有人找,肯定是为了找他劝架的。 “这又是哪个王八羔子在闹事?一天天的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喋喋不休地抱怨着。 走出屋外,一看是昨天向他打听过买卖半山腰上三间砖瓦房的田婆婆,老虞顿时心里一喜。 虽然卖房这事,村里的人并不是全都同意的,但好歹有买房意向的买家上门了,勉勉强强算是看到了能够解决村里人纠纷的曙光。 田婆婆向老虞说明了来意。 老虞看向宋青燕,“是你想买?” 宋青燕:“是的。” 老虞瞥了眼田婆婆,再问道:“你既然是田婆婆带来的,我们村对半山腰上那三间砖瓦房的纠纷,你也应该知道的吧。” 宋青燕:“知道。” 老虞:“既然知道,如果这个纠纷不给解决了,就算我同意,村里的其他人也不会同意的。” 宋青燕抓住重点,“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纠纷,房子是能够卖给我的?” 老虞收敛神色,认真打量宋青燕,“听你的语气,我们村的纠纷,你能够解决?” 宋青燕:“如果不能解决,我也不会上门了。” 老虞一听,赶紧热情地迎宋青燕、田婆婆进门,忙前忙后地给她们端茶倒水。 宋青燕喝了口水。 在老虞期待的眼神下,爽快地说出她的解决方案,“村里的纠纷源自家里的住房不够,如果各家各户的住房够了,也就没有人会为了半山腰上的那三间砖瓦房闹起来。刚才我站在半山腰俯瞰了下你们村,各家各户的房子都没有挨着,邻里之间有着非常宽的过道,如果把这些过道给利用起来,重新给自家盖间两层楼的小房子,各家各户的住房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实在没有适合盖房子的过道,也可以在自家原先房子的基础上往上加盖,同样也能解决住房问题。” 老虞有些失望,“你的这个主意,我原先也不是没有想过,可盖房子这事,哪里是我们想盖就盖的。” 指向半山腰上的那三间砖瓦房,“别看这房子挺新的,当年为了安排那些知青,可是附近好几个村落互相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砖瓦。” 是的,砖厂、瓦厂都属于国营单位。 国营只跟国营对接。 私人想弄点砖瓦出来,那是非常难的,求爷爷告奶奶都未必有用。 这只扩建两间知青的宿舍都这么艰难了。 何况给全村盖房。 宋青燕看着老虞,“我既然提出了这个解决方案,自然想到了砖瓦的问题。” “放心,下午我就给你们村先拉一车的砖头来。” “价格按照市场价来算,如果你们村里都同意的话,需要的砖瓦数量就会在明后天全部到位。” 顾志勇干着装修。 只要跟房子有关的建材渠道,他自然都给走通了。 给村子弄几车砖瓦,完全不在话下,还能从中赚点差价。 老虞激动得来回搓手,“如果你真能够给我们村解决盖房子的问题,半山腰三间砖瓦房的买卖问题,也不是问题。” 宋青燕:“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回家后,宋青燕跟顾志勇说了这事。 当即,他就去办了。 亲自开着拖拉机,拉着满满一车的砖头去了村子。 老虞看砖头真的给拉来了,高兴得眉飞色舞,立即召集村里人说盖房,以及把半山腰房子卖给宋青燕的事。 给自家盖了房子,这房子就永远是自家的。 村里人没有人不同意。 也都不再去在乎半山腰的三间砖瓦房。 买卖房子没有纠纷了,宋青燕顺利跟老虞把房子给过户了。 价格也不贵。 老虞给了最低价680元。 他看出宋青燕在各个渠道上是有些能耐的,卖个好,以后方便好说话。 拿到房子,宋青燕带着金花等人去看员工宿舍。 大家都非常高兴。 在三间屋子里来回窜,来回看。 “这房子真好,有砖有瓦,可比我娘家都亮堂。” “还有厨房呢,以后我们可以自己烧饭。” “宋老板,我可以在院子里种菜吗?这么大的院子,空着太可惜了。” 宋青燕:“这是你们的员工宿舍,只要不把房子给拆了,具体怎么分配、安排这房子,由你们自己来定。” “屋子后面有口水井,这水井也是属于我们员工宿舍的,你们可以随便用。” “电的话是从村子里拉上来的,每月初村长会来收上月的电费,电费你们自己平摊。” “今天给你们放假一天,收拾东西入住宿舍。” “从明天开始,我会过来组织你们培训。” “在培训期间,希望你们能够好好认真对待,如果到时候培训结束,培训考核不过关,我将会立即解除劳动关系。” 金花她们都是回城女知青。 有些是单身,有些是拖儿带女。 她们都非常需要这份工作。 何况,这份工作高薪、待遇好,老板也和善,她们恨不得干一辈子,哪里敢不认真对待。 一个个赶紧表态,她们不仅会认真对待培训,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将来饭馆开业了,也会拿出百分百的认真态度来工作。 宋青燕:“我们是双向选择,你们相信我能够给你们一份好工作,我也同样相信你们会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第244章 营业执照 其实培训内容也不难。 服务员主要培训服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服务素质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面对顾客要有素质,不能像国营饭店里的那些服务员一样,对待顾
相关推荐:
认输(ABO)
召唤之绝世帝王
妄想人妻
失身酒
痛之花(H)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实习小护士
满堂春
玩笑(H)
双凤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