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小说

700小说> 魍魉之灯(1v1 SC 古言玄幻H) > 第120章

第120章

后,太后记恨了皇上一辈子,太后离开盛京一直是皇上心里的一根刺啊!” 第420章 皇上病情加重了 江凤华默默听着,她知道这位太后娘娘,也知道皇上驾崩后她都没有回来。 不过上一世皇上的陵寝的确修建在了衡阳,后宫嫔妃没有几个人见过这位年近八十的太后娘娘。 谢觞陪着皇上吃了一些面条,皇上又昏昏欲睡了,曹总管和谢觞又将他扶到床上去了。 江凤华道,“还是请梅太医来瞧一瞧吧!” 曹总管道,“皇上应该是累了,皇上睡一觉,梅太医就来了,太子妃陪了皇上一早上也回去歇着吧!” “曹总管看着父皇,孤先送太子妃回宫再过来。” “臣妾不累,自己回去吧,殿下留下来陪父皇。” 谢觞又道,“你身子不方便也需要休息。” 谢觞牵着她的手,心里想着事。 江凤华问他,“殿下在想太后娘娘吗?臣妾自嫁给殿下从没去拜见过她老人家。” “是父皇不允许,父皇和皇祖母,还有康王叔早就断亲了。”谢觞悄悄去过衡阳,也见过皇太后,更知道皇太后不愿意回来可能是因为父皇把康亲王贬去西北。 江凤华愣怔,“是什么样的恨意,让亲生母亲和儿子断亲。” 他轻声道,“是父皇和他们断亲,不是他们和父皇断亲,好像是因为皇祖母偏心康王叔,父皇做了皇帝后,直接把康王叔流放到西北苦寒之地,皇祖母就搬去了衡阳宫,也有传言说……” 只听谢觞徐徐道来,江凤华这才知道了原因,皇太后认为皇上不适合做皇帝,想让先皇废太子立康亲王为太子,也就是说想让康亲王继承皇位,太子对此意见很大,认为同为母亲的亲儿子,她为何要偏心,当时的太子使了某些手段和做法可能让皇太后看不上眼。 甚至还有传言,先帝后来也并不想传位给皇上,的确起了废太子的心思,太子是谋害了先帝才夺得了皇位,真相如何只有当时的太子和先帝知道。 不过当时的太子已经是储君,先皇驾崩,太子继位没有人敢有异议,朝中支持太子的人也很多,也是顺理成章的。 不管怎么说最后皇位还是落到了太子的手中,做了皇帝后他还使用了一些非常手段坐稳了帝位,几十年过去了,惠景帝到底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大家都不会关心了。 目前看来他的确守住了谢氏的江山,他在位的几十年并没有对不起谢家祖先。 “臣妾觉得父皇还是很想要修复和康王叔的兄弟情,甚至与皇太后的母子情,当年不管他们如何反对,或者不支持,父皇在这个位置上也算是稳稳地坐了几十年,难道几十年过去了,皇太后还能说父皇不适合做皇帝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不过是自圆其说罢了。” 谢觞微笑道,“父皇对阮阮总是与众不同的,所以阮阮才帮父皇说话。” 江凤华道,“不是,就算父皇不是个好皇帝,他结党营私也好,笼络朝臣也好,放到现在看不过也仅是成者王败者寇的关系,站在他当时的角度看,他去争去夺难道就能说明他有错吗? 就算杨家,苏家都不是好人,他们都是皇上扶持起来为他所用的鹰爪,他们做尽了坏事,难道就能说明皇上也如他们一样坏吗?然而事实上皇上至少没有昏庸无道,还惩处了他们。”这些恭维的话她说得脸不红心不跳。 就像谢觞做了太子,朱家或者唐家甚至彭将军都成了谢觞的宠臣,他们如果要做恶事,就能证明谢觞不适合做皇帝吗?她希望谢觞将来也能拨乱反正。 有些事情本身就不能在一个层面上来做比较,太后看到的可能是一个方面,就否定了皇上的另一个方面,直接否定而不去引导他正确的方向,难怪皇上要断亲,到了晚年却又只记得被他亲手断掉的亲情。 既然皇上和康亲王不对付,他为何在慢慢失去记忆时脑海里却只记得康亲王和他吃寿面的场景。 皇上心里肯定很孤独。 “孤现在终于知道父皇为什么喜欢你了。”谢觞道 “殿下也很喜欢臣妾。”江凤华朝他眨了眨眼睛,故意卖萌,无心告诉了她一些事情,怀疑谢觞心里还有别人。 谢觞抱着她,“对对对,孤也很喜欢阮阮。” 各宫也接到皇上突然晕倒的消息,过去的一年里,其实皇上察觉头晕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二王爷,三王爷,四王爷,六王爷,八王爷,十王爷等人纷纷进宫来要求见皇上,大家都想要知道皇上的情况到底如何说。 谢觞看着下面一堆人头,他知道他们都不是真正关心皇上的病情如何了,而是关心皇上病倒前有什么旨意留下来。 谢觞听说大家都进宫了又来乾清宫应付大家。 只听谢觞沉声道,“有梅太医在替父皇诊治,情况时好时坏,父皇现在记忆也模糊混乱,有时候连谁是谁都记不清了,所以大家先别急。” 大家在心里嘀咕:皇上好的时候也没见他记得谁是谁,大家都怕他,所以都不敢跑到他面前装什么父子情深,皇家没有父子情,没有亲情,只希望父皇能在驾崩前再赐他们点好东西。 或者赐点房产田产,封地什么的,皇上这些事都没有安排就病倒了。 于是,在皇上驾崩前,王爷们都住进了宫里,美其名曰替皇上侍疾。 谢觞虽然是太子,但同样也是儿子,王爷们也是儿子,所以谢觞是没有理由赶人的,他们愿意在乾清宫外面守着就守着吧! 与此同时,另一边,江凤华的晨曦宫也堵满了人。 二王妃,三王妃,四王妃,还有六王妃等人纷纷到了晨曦宫里,她们也想来打听情况,也是怕挤到乾清宫的人太多影响皇上休息,她们才找了个探望太子妃的借口到了东宫。 只听三王妃道,“听说最近父皇常常喊太子妃去陪他下棋,父皇下棋的时候精神如何啊,凤华也知道我们都住在宫外,没有你方便,所以也没有做到一个儿媳妇的责任。” 四王妃也殷勤道,“上次我身边的那个嬷嬷不懂规矩冒犯了太子妃的母亲,我已经将她赶出王府了,太子说得对,留在小皇孙们身边伺候的人必定要品行兼优,我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像太子妃这么有学问。” 六王妃最是老实,腼腆地笑了笑,“我的身体一直不好,鲜少进宫……” 二王妃赵云惠更是不知道说什么,欲言又止的模样坐在一边,她和谢彧进宫来,只是想要让皇上看在谢彧是他儿子的情份上恢复他的官职,还请太子妃到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这些话她在心里数了无数遍,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江凤华只听她们说,神色淡淡的,叫人看不出情绪如何。 她道,“几位王妃都别着急,父皇只是晕倒了,梅太医还在诊治,这次晕倒估计也没什么事的,父皇福星高照,吉人自有天相。” 大家听后,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的有用信息,于是王妃们也在宫里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一个月。 第421章 朱家在谋划机会 朱御史府。 天气渐冷,朱依依和雪姨娘躲在屋子里说悄悄话,雪姨娘忧心道,“宫里的事大小姐都知道了吧!” 朱依依十指纤纤淡描蛾眉,“姨娘觉得我画这种眉型如何?” 那日她见到太子妃时,也被她倾世容颜所惊艳到了,难怪得太子殿下十分宠爱,那气度当真宛如皇后娘娘一般尊贵,她学着画了一样的眉型,总觉得太过张扬。 她暗忖着:太子应该喜欢小家碧玉的女子吧,那日太子看她的眼神,她就觉得太子会喜欢她。 有一样她可以肯定,那就是太子喜欢聪明的女子,太子妃是太傅之女,她派人悄悄去打听过,可是什么都打听不出来,只知道江凤华自幼饱读诗书。 江凤华在百姓中的声望也很高,她在太子面前体现善良的一面,说明太子喜欢善良且心思单纯的女子,她不能表现得太急功近利。 雪姨娘端详了片刻,“好看,不过大小姐如今是怎么打算的。” 朱依依不紧不慢,“还能怎么打算,自然是等着皇上驾崩,太子登基,日后再慢慢筹谋呗。” 雪姨娘道,“没想到二小姐还有些小聪明,就这么被她躲过一劫,大小姐想要进宫可能有些难度啊,就算太子登基再选秀女,咱们家也没名额了,历朝历代都没有先例,当初大小姐就该抓住机会……” “那个时候皇后点名要朱家嫡女,咱们抢破脑袋都挤不进去。”她是庶女的身份让她很受限制。 她道,“姨娘,现在女儿着急要的不是名额,而是太子的喜欢,就算有了名额,太子殿下不喜欢女儿,又有什么用,你看东宫的那些小主,她们都进了宫,太子是真心喜欢她们吗?” 雪姨娘点了点头,“也是,男人的心思不放在女人身上,做什么都没用。” 朱依依又去了大夫人的院子里请安,大夫人最近病了,一直卧床修养,自从接到刘嬷嬷秘密传给她的消息,她对朱依依就厌恶得要死。 只见朱依依缓缓走进屋子,恭敬行了礼,“女儿给母亲请安。” 朱夫人看她一眼,气质温婉,眸光清澈,清纯可爱得很,“大小姐怎么过来了。” “女儿给母亲熬制了雪梨膏,大夫说能治母亲的咳嗽。”朱依依满目真诚。 朱夫人却有些沉不住气,一把将她手中的碗推开,不知道是朱依依故意没拿稳还是朱夫人真的使力推重了,瓷碗摔在地上,雪梨膏也洒了一地。 朱依依轻声道,“母亲一定是误会依依了,如果母亲不相信依依,女儿这就去请父亲做主给依依定门亲事,把女儿嫁出去,女儿就不会进宫抢妹妹的夫君了。” 她声音柔柔弱弱的,她早就知道父亲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把她嫁出去的,她是父亲最优秀的女儿。 朱夫人这才正色看着她,“还好蓁蓁聪明,没亲自去下药,否则今天突然暴毙的小主就是蓁蓁了,你把药给蓁蓁时,你就没想到这一步?” 朱依依跪在地上发誓,“天地可鉴,日月可照,依依若有此心,依依不得好死。” 朱夫人愣住,心里动容。 朱依依再接再厉,“依依是真心想要帮蓁妹妹的,母亲又不是不知道父亲的脾气,蓁蓁再怀不上孩子,父亲对她只会更失望透顶,依依也是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以为只要蓁蓁抓住机会被太子宠幸,就会有机会怀孕,我都是为了蓁儿着想。” 朱夫人想也许是刘嬷嬷多虑了,朱依依拿给蓁儿的仅是男女助兴的合欢散,又不是谋害太子的毒药,如果蓁儿能够成功,不是也能往好的方面发展。 “起来吧!”朱夫人又道,“也不是你的错,我知道自从蓁蓁小产,老爷就不高兴,一直埋怨蓁蓁,所以才想让你也进宫。” “依依不愿意进宫。”朱依依以退为进,她知道朱夫人一旦防备着她,凭她一个庶女的身份就很少有机会参加宫中宴会,但是她若有夫人带着,往后她的机会才更多。 “只要蓁蓁能再得太子宠爱怀个皇嗣,你也不用进宫了。”朱夫人直接道。 朱依依藏于袖子里的手拽成拳头,暗忖着:所以她才不能让朱蓁蓁这么容易生下皇嗣挡了她的路。 “蓁妹妹这么聪明漂亮,一定会再得太子喜欢的。”她温声道,看来要逼一逼父亲大人早做决定了。 “依依的婚事还请母亲做主。”朱依依又道。 朱夫人皱了皱眉,“老爷不松口,我也不能私自为你议亲,再等等吧!皇上病重,老爷天天都在宫里侍奉没有回来,等他回来我会和你父亲说的,一定给你选一门与咱们朱家门当户对的郎君。” “谢母亲。”朱依依道。 谁料,朱御史只是回府换一身衣裳,顺便沐浴一番,朱夫人得了信就找了过来。 此时朱御史新纳的小妾正在屋子里伺候他洗澡,小妾也是懂事的,会哄老爷开心,朱夫人却打扰了他的雅兴将她骂了一通。 朱夫人也不怕他直接将小妾打发,沉声道,“我是当家主母,总是要为府中小姐们的婚事多操心才像一个主母的样子,蓁蓁已经出嫁,依依也十六岁了,该嫁人了,老爷整天不在家时,府中大小事务都是妾身在管……” “你是觉得尽早把依依嫁了,我就不会让她进宫了,然后就没有人抢你女儿的富贵了是不是。”朱御史厉声道:“她抓不住富贵,我能怎么办,难道要让咱们朱氏一族都跟着她被太子厌恶。” “我看你也只是一个没有远见的后宅女人,把女儿教成这样,你就不羞愧。”朱御史损起人来也是半点不留情面,“你不在朝中当官,你不知道朝中的竞争有多激烈,唐尚书家女儿进宫了,现在生了一位小公子,就连不在京都做官的宋家,他家女儿进宫了也生了一位小公子,你可知他们两家将来有何种富贵等着他们,愚昧无知的蠢妇……现在蓁蓁需要依依的帮衬,你这都不知道吗?” 朱夫人一个字都发不起来,就算这样,蓁蓁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她不疼她,谁会疼她。 只等朱夫人走后,朱御史才觉得要尽快让依依进宫,朱蓁蓁进宫时还只有十四岁,现在两年过去了,两个女儿都十六岁了,太子妃有孕在身,现在正是依依抓住机会的时刻。 皇上的身体已经是大限了,只等皇上驾崩,大周朝就会迎来新皇登基,普天同庆,新皇定会再次选秀。 朱御史心里打着小九九,朱依依也在盘算如何能再次见到太子,上次她只是在他面前露了一面,并没有过多纠缠。 第422章 皇帝驾崩 乾清宫。 太子及皇后等人全都等在皇帝的寝殿外面,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在替皇上诊治,皇上再次晕倒大家心情都很沉重。 几位王爷已经在宫里守了一个月了,什么赏赐都没有守来,大家都有些不耐烦了,只想说皇上今天再不死,他们就出宫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皇上对他们的母妃都没有什么感情,所以皇上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感情,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业,其他父子亲情他们都没有体会到。 其实谢觞也没有从皇帝身上体会到什么父子亲情,不知道为什么他见到父皇无力的样子,他心里满是悲痛,痛到呼吸都觉得难受,他一直想要的就是皇位,父皇却轻易给了他,他不知道父皇需要的是一个继承人,还是他这个儿子。 这时,梅太医出来,所有人都凑上前去,“梅太医,皇上怎么样了?” “梅太医,父皇如何了?” 大家脸上都挂着泪水,纷给上前关心,梅太医脸上满是忧愁看向江凤华的方向,“陛下请太子妃进去。” 所有人都看见江凤华,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父皇……” 梅太医又道,“皇上对大家的嘱咐全都写在圣旨里了,皇上最后想见的人是太子妃,请皇后王爷王妃们耐心等待。” 谢觞上前,没等他开口,曹总管满眼通红,“陛下让老奴出来等候,太子殿下勿急。”意思是说太子和曹总管都不能进去。 江凤华提着裙摆缓缓走了进去,曹总管亲自替她关了门,又亲自守在门边,他要为皇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江凤华进了寝殿,看着床上垂垂老矣的皇帝,大周朝的天子,人人都羡慕的皇帝陛下,谁会相信他临死时会是这样一副无能为力的病容,无半点威严可言。 她诚心诚意行礼,“儿媳参见父皇。” 皇帝突然朝她伸出了手,“凤华。” “唉!”江凤华眼眶通红,满是伤感和悲痛,上一世她也为眼前的皇帝尽过孝,只是他不知道罢了。 “父皇有一件事要嘱托你,朕所有的儿孙当中,恐怕也只有你能为朕办到了。” 只见皇上拿出一个陈旧的虎头娃娃递给江凤华,“如果有机会替朕把它交给她。” 江凤华接过,“好,儿媳若能见到皇太后,一定转交给她老人家,并告诉她父皇念了她一辈子,念了康王叔一辈子,相信他们都不会再生父皇的气了。” 皇上唇角突然扬起了一丝笑意,“朕没有想到朕所有的儿女中,最懂朕心意的人只有凤华。” 在皇上最后的日子里,是江凤华宛如女儿一般陪着他走了最后一程,“去让太子及诸位王爷进来吧!” 谢觞擦掉眼角的泪痕,努力平复心情才沉稳地走到皇上面前,他以为他应该要在父皇面前表现出他稳重成熟的一面,他亲手把江山交到他手上,好叫父皇放心。 到皇上的床榻前,看到这样虚弱的皇帝,他的威严,他的霸气全都荡然无存,他还是那个在金銮殿上游刃有余的天子吗?他仿佛只是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老人,谁会想到眼前之人曾经指点江山,呼风唤雨,一代天子到了最后也不过如此。 谢觞心情沉重跪在皇上床榻前,他的声音都在颤抖,主动握住了皇帝的手,“父皇,儿臣在。” 江凤华恭恭敬敬跪到一边,各王爷和王妃,还有皇后都跟着太子的脚步缓缓进入了寝殿,所有人都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谢氏的江山就交给太子了,朕自知大限已到,你要牢记朕的嘱咐,开创谢氏盛世山河。”帝王最忌讳的是感情,不要被感情冲昏头脑,帝王最缺的也是感情,太过重情便会生出太多羁绊,有了羁绊便有了束缚,一个帝王被感情牵绊住手脚是万万不可取的。 “儿臣记住了。”谢觞眼角的泪水终于包不住。 父皇对他说过的话还言犹在耳,他在想父皇的意思是不做皇帝才能彻底解脱,才能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父皇现在是解脱了吗? 他曾无数次问他是否爱母后,然而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父皇是觉得他身为帝王就不应该去爱任何女人吗? 只见皇帝缓缓闭上了眼睛,梅太医连忙过来替皇上把脉,他悲声道,“启禀太子,皇上驾崩了。” 紧接着便是一众皇子皇孙跪拜哭泣,一时间哀声一片。 程皇后冲到皇上的床榻前,“陛下,您睁眼看看臣妾啊,臣妾是你的琅儿啊!” 皇后哭了一会儿,喜嬷嬷等人连忙将她扶起。 很快就早就等候的宫人过来替皇上收拾遗体等事宜。 乾清宫外也跪了一众官员,皇上驾崩的消息传来,官员们也是一阵哀思哭泣,官员们知道皇帝再次病倒,早就来到乾清宫等候。 曹总管拿出传位遗诏,“请太子殿下听旨。” 紧接着,由太子带头齐刷刷跪了一地,“儿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太子谢觞,朕之五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长篇遗诏念完,传国玉玺也落到谢觞手中,从此大周国的新一代帝王宣宗帝接任皇位。 只等传位诏书念完,以朱御史,乔太尉及六部尚书带头朝新皇磕头,“臣等参见新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曹总管又跪在谢觞面前,“启禀陛下,先帝留有遗诏。” 谢觞接过,打开看了一眼,他瞳孔变色又扫视了一眼江凤华的方向,父皇竟如此看中江凤华,下旨册封太子妃江氏皇后位,并永不废后,并册封程氏为太后。 谢觞其实本就要册立江凤华做他的皇后的,父皇此举未免多此一举。 只听谢觞沉声道,“尊父皇遗诏,惠景帝皇后程氏尊太后位,册封太子妃江氏为新帝皇后。”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江凤华的方向,一般情况,新皇继位后自然会册封皇后,这道诏书该由新帝下诏。 大家都来不及思考连忙行礼,“臣等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声音响彻整个皇宫。 先帝驾崩,举国皆哀,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按照大周朝祖制,先帝的遗体会在皇宫中放置一个月,先帝又留有遗诏皇陵设置在衡阳宫,所以一个月后新帝会将先帝遗体送往衡阳安葬。 只等惠景帝丧事办完,新帝才会举行盛大的登基大典及封后大典等事宜。 江凤华怀有四个多月的身孕,她也不敢轻易离开,直到天黑她身体实在支撑不住才被送回晨曦宫休息。 第423章 三王妃来找她去吹枕头风 晨曦宫 一回来,汪嬷嬷就连忙让人去打热水来。 江凤华将身子靠在软榻上,她才觉得脚还是她的脚,腿也还是她的腿,整个人都轻松了,她衣袖里一直藏着先帝交给她的东西。 此时,她却陷入了沉思,没想到这一世她能得父皇这么多偏爱,太子妃之位,皇后之位都是他亲自下旨册封的。 她以为离她很遥远的东西,这般轻易得到了,难道是因为先帝交给她的嘱托,所以他算是投桃报李册封了她新帝的皇后之位。 扪心自问,她重生以来,除了找苏家和苏婷婉报仇,她的确是一直在帮谢觞立威,她知道皇家需要一个怎样的皇家媳妇,知道太子需要一个怎样的太子妃,甚至她也能权衡后宫,她自诩的确是做到了一个称职皇家媳妇,或许先帝也看到了她的这些优点。 认为她可以做好大周朝新一代的国母,所以才立了遗诏,不管怎么说,这一世没有苏婷婉,没有权倾朝野的苏家,由她坐上后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江家的荣耀现在才真正开始。 “娘娘先泡个脚,洗把脸,奴婢给你按摩,松散一下筋骨,娘娘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虽然正式的册封大典还没有举行,但是先帝留了遗诏,汪嬷嬷现在也可以改口了称她一声“皇后娘娘”,差的不过是一个仪式罢了。 天气越来越冷,她的寝殿里却很暖和,江凤华脱掉鞋袜和外袍也不觉得冷。 她将脚伸进了热水里,只觉得全身都暖和起来了。 她道,“还好有汪嬷嬷帮本宫,否则本宫真的会手忙脚乱。” “这些都是奴婢们应该做的,娘娘现在身子重,奴婢们自然应该想得周到一些。”她本就是太后娘娘身边教导礼仪的嬷嬷,国丧的事宜她自然应该清楚。 这时,莲叶也将她的膳食送了进来,“娘娘饿了吧,奴婢熬了粥,先喝一点垫垫肚子。” 江凤华见是用鱼肉熬制的,“父皇丧礼期间给本宫换成素吧!” “可是娘娘肚子里还有小皇子,现在正是需要营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浪剑集(H)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Black Hole   一梦三四年   迷踪(年下1v1)   花花游龙+番外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